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构建_第1页
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构建_第2页
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构建_第3页
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构建_第4页
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构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构建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的初步构建通过对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的处理,本研究总结归纳出大学生面对网络信息时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常出现的异常问题,进而将各个因素层面总结出的问题重新定义名称,组成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各因素的子因素,如表一所示。据此,初步构建了由三个因素、十五子因素构成的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如图1所示。  探索性因素分析为了进一步修正初步构建的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的因素结构,本研究设计了81道题目,通过实证调查对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的因素进行

2、分析和修正。这81个题目采用五点评分法,按照危机严重程度将每个题目都划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严重”5个等级并按04计分。分数越高表明网络信息危机越严重。研究选取300名被试大学生进行测验,并利用spssl6.0软件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修正该模型的结构。(一)一阶因素分析本研究构建的大学生网络信息评估模型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由三个因素和多个子因素构成,因此对该模型要通过多阶因素的分析。首先要对该模型进行一阶因素的分析。在因素分析之前,先要进行因素分析的可行性检验,即kmo检验。kmo的值与变量间的因素数量有关。根据kaiser(1974)的观点,kmo系数在0.9以

3、上非常适合于作因素分析,在0.80.9之间为比较适合作因素分析,在0.70.8之间为可以作因素分析,在0.60.7之间为一般,但在0.6以下则不适合作因素分析(转引自:吴明隆,2000)。除此之外,还要进行bartletts球型检验,球型检验的值大,且与之相关的显著性水平小,表明可以进行因素分析。kmo检验测度以及球型检验的结果如表二所示:kmo的系数为0.937,大于0.6,表示非常适合做因素分析;bartletts球型检验统计量的值为1.240e4,自由度为3240,显著性水平为0,达到显著性水平,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中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通过对该模型81道题目进

4、行一阶因素的抽取,共抽取出三个公共因素。如表三所示,公共因素的排列是按照特征值由大到小排列的。从特征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出这个公共因素与所有的原始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特征值越大,表示所有的原始变量在这个公共因素上的负荷越多。由表三得知,第一个公共因素的特征值为25.827,累计解释变异量为14.740%;第二个公共因素的特征值是3.326,累计解释变异量为27.313%;第三个公共因素的特征值为2.815,累计解释变异量为39.467%。三个因素总解释变异量为39.467%,表明结构非常明确,与之前设定的三个因素完全拟合。 接着进行因素旋转。转轴使得原始变量在每个公共因素的负荷量不是变得

5、最大就是变得最小,不像转轴前在每个公共因素的负荷量大小差不多。这样就能看出这个原始变量与哪个公共因素的相关最大,转轴的目的就在于将与某个公共因素相关最大的题项归为同一个因素,以完成因素的划分。转轴后,各题项与所归属因素的相关系数如表四所示。 将表三中每个与公共因素相关最大的题项归为同一个因素,因素一大部分是以b开头,因素二大部分以c开头,因素三则是大部分以a开头,只是在小范围内对个别题项的归属进行了调整,这与原先拟定的因素以及题项的划分基本符合,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构建的模型的合理性,并且提取的因素一是情感危机层面,因素二是行为危机层面,因素三是认知危机层面。(二)二阶因素分析由于本研

6、究构建的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因此有必要对该模型进行二阶因素分析,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子因素,从而验证并完善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1.对认知危机因素的二阶因素分析通过对认知危机因素进行二阶因素分析,由表五所示,共抽取出三个公共因素,将原始认知危机拟定的6个子因素总结归类为三个子因素。从表五中可以发现,第一个子因素包含11个题项,内容主要涉及思维障碍、注意力匮乏和消化不良,这三个层面所包括的内容属于认知障碍的不同方面,因此可将三个层面归为一类,命名为认知障碍。第二个子因素包含5个题项,内容主要涉及信息崇拜。这与原先拟定的信息崇拜因素的题项基本一致,因此子因素

7、二仍旧命名为信息崇拜。子因素三包含7个题项,内容涉及感知麻痹和意识缺失。感知麻痹和意识缺失在含义上有些重复,可归为一类,命名为认知麻痹。  因此,通过对认知危机因素进行二阶因素的分析,本研究将认知危机因素划分为三个子因素,分别是认知障碍、信息崇拜和认知麻痹。2.对情感危机因素的二阶因素分析通过对情感危机因素进行二阶因素分析,我们共抽取出四个公共因素,这和原先情感危机因素拟定的四个子因素,即信息检索焦虑、安全焦虑、信息恐惧和情感异化基本符合。通过查看表五得知,情感危机因素的子因素一包含10个题项,内容涉及信息检索焦虑,为了简化名称,可将子因素一命名为信息焦虑;子因素二包含4个

8、题项,该因素题项的划分与原先情感异化因素的题项基本一致,因此我们将子因素二命名为情感异化;子因素三包含6个题项,其中题项b49和b52涉及的内容是关于信息恐惧的,其余四个题项原本属于行为危机因素的信息饥渴层面,这四个题项的语言组织也主要偏向情感方面,因此将这四个题项归为情感类是比较合理的,故将信息恐惧这个因素更加充实;子因素四包含6个题项,与原先拟定的安全焦虑因素的题项基本上是一致的。通过对情感危机因素进行二阶因素的分析,本研究将情感危机因素划分为四个子因素,分别是信息焦虑、情感异化、信息恐惧和安全焦虑。3.对行为危机因素的二阶因素分析通过对行为危机因素进行二阶因素分析,我们共抽取出三个公共因

9、素,将原始行为危机因素拟定的五个子因素归类为三个子因素。表五中,行为危机因素的第一个子因素包含11个题项,内容主要涉及网络依赖、控制能力亏空,这两个层面从不同的方面诠释了大学生面对网络信息所遭遇的自主能动性缺失的危机。因此这两个层面可以归为一类,命名为能动性缺失。第二个子因素包含6个题项,内容主要涉及信息关注失衡和网络行为异常。这两个层面都是在表达大学生在应对网络信息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适应当前网络信息污染状态的麻痹行为,可以归为一类,命名为应对麻痹;第三个子因素包含4个题项,与原先拟定的信息饥渴因素的题项基本上是一致的。通过对行为危机因素进行二阶因素的分析,本研究将该因素划分为三个子因素,

10、分别是能动性缺失、应对麻痹和信息饥渴。至此,经过一阶因素分析、二阶因素分析等一系列实证分析,本研究完成了对构建的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初步模型的修正,将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修正为由三个因素构成,即认知危机因素、情感危机因素、行为危机因素。其中认知危机因素又由三个子因素组成,即认知障碍因素、信息崇拜因素和认知麻痹因素;情感危机因素由四个子因素构成,即信息焦虑因素、情感异化因素、信息恐惧因素和安全焦虑因素;行为危机因素则由三个子因素构成,即能动性缺失因素、应对麻痹因素和信息饥渴因素。修正后的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如图2所示。 验证性因素分析本研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建立了大学生网

11、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的结构,但是对于构建的模型是否合理,模型中各因素之间是否拟合还需要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安德森建议,在理论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可通过探索性分析建立模型,再用验证性分析检验模型(王畅,2010)。本研究对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做验证性因素分析,利用amos7.0构建模型,具体的模型如图3所示: 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性评价需要考虑以下检验标准:2检验,用以考察理论模型与观察模型的拟合程度,由于2与样本大小有关,因此不直接作为验证模型的指标,而是用2/df作为检验指数,2/df值越接近0,观测数据与模型拟合得越好,一般认为2/df5,则可以认为模型拟合较好;gfi(拟合优度指

12、数)、agfi(调整后的拟合优度指数)、cfi(比较拟合指数)和nfi(相对拟合指数)检验,这些检验指数的取值范围均在0至1之间,越接近1,表示模型拟合的越好,如果取值0.9,则认为模型得到较好的拟合;rmsea(近似均方根误差)是评价模型不拟合的指数,一般认为rmsea=0,表示模型完全拟合;rmsea0.05,表示模型接近拟合;0.05rmseao.08,表示模型拟合合理;0.08rmsea0.10,表示模型拟合一般;rmsea0.10,表示模型拟合较差。通过表六可以发现,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标准化模型的数据表明,所构建的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存在非常好的拟合度。其中2/df=2.2185

13、,说明模型拟合较好;gfi、agfi、cfi、nfi的取值均在0.9以上,说明模型得到很好的拟合;rm-sea=0.066,符合取值范围(0.05rmsea0.08),同样也表示模型拟合合理。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在各项拟合度指标上都有较理想的分数,从总体上看,该评估模型具有良好的构建效度,能够作为评估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的有效工具。 应用展望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为网络信息危机尤其是网络信息带给大学生精神世界隐性的危害提供了切实的评估工具,弥补了该领域目前没有满意的评估工具的缺憾。该模型是运用多学科综合视角和理论设计的,涉及心理学、教育学、逻辑

14、学、统计学等相关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得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的评估更加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可以有效地对大学生遭遇的网络信息危机进行诊断,基于该模型,我们进一步设计了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量表。该量表从大学生面对网络信息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反应进行测量,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各方面的情况。并且,该量表的设计与应用将网络信息危机定量化和可测量化,大学生通过量表的测试可以诊断其是否遭遇到网络信息危机、遭遇的网络信息危机已经达到了什么严重程度,从而帮助大学生和学校快速有效地建立网络信息危机预警,对大学生开展针对性的网络信息危机干预活动。参考文献:1 dai w

15、eimin(2004).introduc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optimization(in chinese) m. shanghai:fudan university press:52-124.(戴伟民(2004).网络信息优化传播导论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52-124.)2 han zijing(2008).study on information ecology & the balance of information ecosystem(in chinese)d.hangzhou:master degree

16、thesis of zhejiang university.(韩子静(2008).信息生态学与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研究 d. 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 hao wenqing(2003).a study on cyber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in chinese)d.nanjing.master degree thesis of hehai university.(郝文清(2003).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研究 d. 南京: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 james,r.k.(1997).crisis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17、in chinese) m. translated by gao shenchun. 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8-41.(理查德·詹姆斯(1997).危机干预策略(第五版) m. 高中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8-41.)5 roszak,t.(1986).information worship:computer myth and thinking art(in chinese) m. translated by miao huajian. beijing:china translation press:34-97.(西奥多·罗斯扎

18、克(1986).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 m. 苗华健.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34-97.)6 shenk,d.(1998).data smog:surviv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in chinese) m. translated by huang peijian. nanchang:jiangxi education press:20,27,92-101.(戴维·申克(1998).信息烟尘:在信息爆炸中求生存 m. 黄培坚.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27,92-101.)7 wu minglong(2000).spss statis

19、tical applications practice(in chinese) m. beijing:china railway press:7-10.(吴明隆(2000).spss统计应用实务 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7-10.)8 wurman,r.s.(2001).information hungry:information selection,expression and dialysis(in chinese) m. translated by li yinsheng. beijing:electronics industry press:94-240.(理查德·索尔·沃尔曼(2001).信息饥渴:信息选取、表达与透析 m. 李银圣.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94-240.)9 wang chang(2010).the establishment of inform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