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11工程”建设与高等学校的发展定位 摘要:“211工程”建设的启动实施为高等学校明确自身发展定位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并直接推动了高等学校办学目标的转型。经过15年的建设,高等学校的发展定位有了较大的提升,也相应地对“211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和更新的要求:一要注重推动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二要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支撑,三要为高等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提供条件等。就当前而言,迫切需要提高“211工程”建设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为高等学校的机制体制创新提供空间,推动高等学校发展目标的顺利转型。关键词:“211工程”,高等学校,发展定位自199
2、5年国家启动“211工程”建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若干所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明显缩小,部分学科已经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回顾长达15年的建设过程,不难发现,这一过程既是高等教育形势变化最为迅猛的时期,也是高等学校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时期。就后者而言,一方面,“211工程”建设直接为高等学校明确自身发展定位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并由此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另一方面,“211工程”建设从规划思路到实施机制也在不断地适应高等学校办学目标转型的要求。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211工程”建设已经历经了三个阶段,与建设初期相比,高等学校(限指“211工
3、程”建设高校)现今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具有的发展条件等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发展目标和定位也出现了较大的调整。因此,“211工程”建设存在一个如何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高等学校发展目标的问题。基于此点考虑,笔者将在简要说明“211工程”建设与高等学校发展目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形势变化,就如何提高“211工程”建设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等问题提出思考,以推动科学决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一、“211工程”建设推动了高等学校发展目标的整体提升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学校的发展具有浓厚的行政计划色彩,除了由国家确定办学类型和办学方针外,高校几乎没有办学目标的自主权。直至20世纪80年代,随
4、着改革的深入,各省市自治区开始划定地方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许多院校面临如何跻身于重点大学行列的问题。一些高校按照学科自行进行分类定位,争取通过国家或省市自治区的重点学科点的突破实现自身位置的前移,这是我国大学自主定位的初始,但这只是就学校地位的定位1。真正意义上高等学校根据自己的历史和发展状况自主确定发展目标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首先与国家实施“211工程”战略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211工程”建设直接驱动了高等学校第一次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1993年,原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若干意见,决定设置“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1995年11月,经国务院
5、批准,由中央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开始实施“211工程”建设。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正式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211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以及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2。在申请立项的材料中,各个学校必须围绕“211工程”建设的宗旨明确各自的总体建设目标,因此,这就直接推动了相关高等学校思考发展定位的问题,并在
6、“211工程”建设方案中直接体现出来。“211工程”建设实施之前,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偏低,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办学质量,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很多学校学科结构较为单一,高水平科研成果不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陈旧,国际交流与合作层次不高。在这种背景下,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的高等学校纷纷立足于各自的现状,着重从整体提高办学基础能力的角度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如,清华大学的定位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同济大学定位为“理工结合、文理交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功能型现代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定位为“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云南大学的定位是“处于全
7、国同类高校先进行列,部分学科在国内具有优势和特色,立足边疆,服务云南,成为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之一”;南京农业大学定位为“以农为主,农理结合,农、理、经、工、文多学科协调发展,教学与研究并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综合性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定位为建设“新型一流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定位为“成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等等。这个阶段高等学校发展定位的基本特征是,依据原先学校的所属类别,突出强调行业色彩和学科特色。经过“211工程”一期和二期的建设,“211工程”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
8、科水平等方面的实力得到大大提高。特别是在学科方面,加大了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的力度,基础学科得到加强,应用学科得到较快发展,产生了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基本形成了布局结构较为合理的重点学科体系。“211工程”学校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和提高。据统计,2005年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规模分别是1995年的2.5倍和6.2倍2。由于这一阶段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扩招、高校大合并的阶段,因此,在办学规模扩大、学科结构不断优化的背景下,许多“211工程”学校重新开始对办学目标进行调整或新的定位。与“211工程”建设初期相比,“211工程”学校的发展定位出现了明显的提升:一是几乎所有的“211工程”学
9、校都定位为综合性大学,这是学校类别上的定位;二是大部分学校都明确提出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的建设目标,这是办学类型上的定位;三是大都对学校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提出了诸如世界一流或国内一流的明确要求,这是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上的定位。如清华大学的发展目标为“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同济大学的发展目标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现代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目标为“以电子信息学科为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云南大学定位为“西部一流、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区域性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定位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定位为“综合性有特色
10、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苏州大学定位为“成为具有学科、区域和国际化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等。限于篇幅,这里不能系统地罗列各个高等学校发展定位变化的情况,但通过上面的简要回顾可以看出,“211工程”建设不仅推动了高等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办学层次提升、办学特色彰显、学科布局优化,并且直接推动了高等学校面向21世纪、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从另一个角度看,高等学校的发展定位主要受到了政府政策的引导,由政府确定的“211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直接规范了各个高等学校的发展目标。如一期建设的重点是基础条件的整体提高,二期和三期建设则突出了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这对于高
11、等学校办学目标转型具有直接的指导性,当然政府引导的背后是资金和资源的大量倾斜。二、高等学校发展目标的提升对“211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15年的建设,目前“211工程”大学的发展目标从宏观上说大体上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世界一流大学,二是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这两种发展目标既与各个学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相关,同时也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的“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的任务相一致。新的发展目标与建设初期的目标相比显然有了极大的提升,也就相应地对“211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从高等学校新的发展定位角度来看,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2、1.“211工程”建设要注重推动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整体教育质量高是世界一流大学或者高水平大学的基本要求。“211工程”一期建设的重点放在办学基础条件的改善和提高上,二期和三期突出强调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学科的整体推进,但从实际操作的情况看,重点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非重点学科发展的情况不尽人意,特别是省属“211工程”学校,仍然存在不少的薄弱学科,影响到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例如,对于工科学校来说,没有一流的理科就很难有一流的工科;对于文理科学校来说,没有较强的工科就很难说是名副其实的综合性院校。另外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三期建设首次进行了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立项,这是一个重要
13、转变,但建设的内容只限于研究生的培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本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大都被排除在立项之外。从国外世界一流大学或者高水平大学的基本标准来看,本科人才的培养恰恰是办学质量最为重要的核心指标之一。因此,“211工程”建设在突出重点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2.“211工程”建设应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支撑。“世界一流”或“国际知名”都要求高等学校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人力资源的国际化,也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吸纳优秀科研和管理人才。在欧洲和美国,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常常是来自各个国家的学者的汇聚地。国际化的人力资源不仅体现在各种短期项目上,在中长期科研聘任中也很
14、普遍3。这不是形式上的要求,而是科研本身发展的要求,因为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操作需要集思广益,需要吸纳多种思维模式,国外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早已说明了这一点。另外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的数量和接受教育的层次,这标志着学校整体学科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知名度4。“211工程”建设应更好地适应“面向世界”办学的要求,注重提高学术队伍的国际化程度和培养国际化的人才。3.“211工程”建设要为高等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提供条件。经过多年的探索,“有特色”作为一种目标定位已经成为各个高等学校的共识。所谓“有特色”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5。这也就
15、意味着,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有差别化的发展,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形成为社会承认的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和管理模式特色。如,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特色,工程技术院校的技术研发特色,文理院校的基础研究特色,等等,这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如果每一所高校都办出自己的特色,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就能呈现群芳争艳、色彩斑斓的景象,这是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前提。在“211工程”建设的实践中,同质化的倾向还较为明显,这是不利于高校特色的凝练和发展的。在今后的建设中,应注重适应高等学校的特色发展要求,服务于高校“有特色,高水平”的发展目标。三、提高“211工程”建设的灵
16、活性和针对性,推动高等学校发展定位的顺利转型到2011年年底,三期建设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四期建设也将进入规划阶段。针对当前高等教育新的形势变化,以及高等学校发展定位的变化,笔者认为,“211工程”建设需要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改革,使建设本身成为推动高等学校实现“世界一流”或“高水平”目标的主要抓手。就当前而言,在继续贯彻“211工程”建设总的方针的基础上,要注重提高建设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以切实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推动高等学校发展定位的顺利转型。1.适应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要求,赋予高等学校更多的建设自主权,为高等学校的机制体制创新提供空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7、强调了三个一批任务,即“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要完成这些任务,必须以改革为动力,着重从机制体制上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三期建设中,明确要求进行机制体制创新,但是由于建设管理的整齐划一,客观上造成机制体制创新的空间较小,模式单一。下一阶段的“211工程”建设应注重宏观决策和管理,赋予高等学校更多的自主权,使高等学校能够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科学地确定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在项目设置、经费配置、经费调整等方面能够根据发展的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自主确定,增强建设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目前各个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存在多渠道、多途径投入(如一些省
18、的优势学科建设经费等)的情况,出现了学科经费大量堆积在少数学科,资金效益出现了边际递减的现象。因此,赋予高等学校更多的建设自主权,使“211工程”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实验区,这是高等学校整体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2.针对学科发展的规律,按照一级学科建设的思路进行项目设计。过去的重点学科建设立项大都局限于二级学科的层面上,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从科学发展的历程来看,学科的分级是19世纪科学专门化和学科分化的产物。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认识的需要,学科综合化趋势日益增强,特别是在当代,学科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科研创新的源泉。因此,“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要注重按照一级学科建设的思路凝练研究方
19、向、整合学术队伍、统筹学科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着力点就在于适应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打破二级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从而形成优势和特色。在研究方向上要认真规划,注重从一级学科层面规划前沿研究方向,注重从综合的角度并运用综合的手段去研究和把握学科中的重大问题;在学术队伍上,着眼于一级学科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引进学术人才;在人才培养上,要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探索一级学科范畴下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等。这些都是“211工程”建设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方面。3.针对科技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需求,更加突出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学科布
20、局。“211工程”学校大都定位为综合性大学,但很多学校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却尚待完善,新兴学科、应用学科亟待快速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系统集成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需要依托原有基础,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许多新兴学科目前可能还不是国家重点学科,进行投入也不一定能够马上见效,但它们具有发展的潜力,代表的往往是未来20年甚至更长远的科技发展趋势。“211工程”建设要有前瞻性,在立项上应进一步放宽条件,鼓励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发展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推动学科综合,打造新的生长点,更好地服务国家与地方建设。4.进一步完善“211工程”建设的评估机制,注重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进行评价。“211工程”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这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多种要素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统筹、协调发展。“211工程”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建设工程,建设工程的对象通常是物,但教育工程大量涉及的是人的因素,如研究方向的凝练、学术队伍的聚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等。不能简单地用工程思维来预先框定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建设中的数量与质量、规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水产加工行业需求状况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2年大学法医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模拟考试试题B卷-附解析
- 2022年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月考试卷D卷-附解析
- 2023年高考全一轮微专题16-等压面及其判读(解析版)
- 2022年大学森林资源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题-附解析
- 2022年大学仪器仪表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月考试卷D卷-附解析
- 高校学生餐厅外卖方案
- 企业办公区隔音屏优化方案
- 电子产品供应商质量协议书
- 快递公司员工绩效积分激励方案
- 中医外治治疗风湿病
- 美国实时总统大选报告
- 外贸业务与国际市场培训课件
- 信创医疗工作总结
- 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 灭火器的规格与使用培训
- 2024《中央企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 纪录片《园林》解说词
- 《民间文学导论》课件
- 《输血查对制度》课件
- 拳击赛策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