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物贸易法_第1页
国际货物贸易法_第2页
国际货物贸易法_第3页
国际货物贸易法_第4页
国际货物贸易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国际货物贸易法(一)一、国际货物贸易法概说一、国际货物贸易与国际货物贸易法的概念(一)国际货物贸易的概念通常,根据国际贸易的标的不同,可以把国际贸易分为三个部分,即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国际货物贸易即以货物为标的国际买卖交易。(二)国际货物贸易法的概念国际货物贸易法是指用以调整国际货物贸易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广义的国际货物贸易法是指调整国际货物贸易关系以及附属于国际货物贸易关系的其他法律关系,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关系、国际货物运输关系、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关系、国际支付与结算等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的国际货物贸易法,也称国际货物买卖法,是指调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2、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本书采用狭义国际货物买卖法的观点。二、 国际货物贸易法的特征第一,国际货物贸易法是调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关系的私法性质的法律规范。第二,国际货物贸易法调整的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关系,具有国际性。第三,国际货物贸易法范围包括国际法规范与国内法规范,有新的特点。三、国际货物贸易法的渊源国际货物贸易法的渊源是指国际货物贸易法的形式渊源。国际货物贸易法的渊源包括:国际贸易惯例、国际条约和有关于国际货物贸易的国内法。(一)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惯例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形成的、有确定内容的、对一般的国际贸易活动或其一特定领域的国际贸易活动具有调整作用的行为规范。国际贸易惯例作为国际货物

3、贸易法的重要渊源,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1、国际贸易惯例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2、为有关的国家所认可;3、为有关的当事人所接受;(二)关于国际货物贸易的条约从现在的情况看,关于国际货物贸易的条约主要集中于三个领域中:其一,是国际货物贸易合同领域;其二,是国际货物运输领域;其三是国际支付领域。(三)关于国际货物贸易的国内法由于国际贸易的进行主要是通过本国当事人和外国当事人之间的货物买卖合同来完成的,所以国家从私法方面对贸易关系进行法律调整,也就是通过制定民法、商法或货物买卖法等法律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关系进行调整。美国统一商法典(Uniform Commercial Code

4、,简称UCC)是由美国统一州法委员会和美国法学会等民间团体在吸收美国1896年统一票据法、1906年统一买卖法、1933年统一信托收据法等7个成文法的单行法规内容基础上所起草的,该法典于1952年公布,供美国各州自由选用。所以,实质上统一商法典并非法律,而是一部法律样本。但由于统一商法典能适应当代美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故至1990年止,美国各州均以立法程序采用了统一商法典,使之成为本州的法律(路易斯安纳州仅部分采用)。统一商法典颁布之后,几经修改,目前为多数州所采纳的1994年文本。1995年该法典的制订者对涉及到信用证部分的第五篇进行了修改。统一商法典的第二篇专门是调整买卖关系的,包括:简称、

5、解释原则和适用范围,合同的形式、订立和修改,当事人的一般义务和合同的解释,所有权、债权人和善意购买人,履约、违约、毁约和免责,救济等,共计七章104条。凡是该篇中未作规定的事项,均适用普通法的一般原则处理。在中国,关于国际货物贸易的法律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民法通则中的有关规定。此外,在国际货物贸易管理法律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等亦是重要的法律渊源。1988 年我国参加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这样,我国公司、企业通过合同进行国际货物买卖时,主要受我国合同法的调整;如果符合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

6、约的适用条件,则要受该公约的支配。二、国际货物买卖公约简介一、调整国际货物贸易关系的主要国际条约1、海牙公约国际货物贸易是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间进行的,由于各国货物买卖(或贸易)的立法规定的不同,给国际货物贸易带来了诸多障碍,严重阻碍了国际货物贸易的顺利进行。制订一项有关国际货物贸易的统一法,势在必行。1924在当时国际联盟的主持下,在罗马设立了一个有40多个成员国参加、专门从事制订统一法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罗马国际统一私法协会。该协会于1930年4月做出决议,决定在该协会下设一个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起草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负责拟定一项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统一法。1934年10月委员会提出最初草案国际货

7、物买卖统一法草案,交各国政府评议。后来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项工作一度中断。二战后,罗马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继续进行这项工作。经过30多年的准备,1964年4月25日,在海牙外交会议上审议并正式通过了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The Uniform Law on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简称ULIS)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The Uniform Law on the Formation of Contract for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简称ULF),这两个公约因在海牙签署,故简称两个海牙公约。这两个海牙公约在试图以国

8、际统一实体法形式调整国际货物贸易方面是一次创举,是国际货物贸易法向法典化方向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两个公约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局限与不足伴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日益明显的暴露出来:首先,该公约的国际性是极其有限的。由于该公约基本上是欧洲大陆法系的产物,主要反映了欧洲国家的外贸实践和大陆法的传统习惯,参加国数目少且多是欧洲国家,ULIS参加或核准国仅有比利时、冈比亚、联邦德国、以色列、意大利、荷兰、圣马利诺、英国;ULF参加或核准国为上述除以色列以外的7个国家。其次,公约缺乏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考虑。最后,公约某些条款表达不清楚,形式不简洁,一些条文过于繁缛。这些局限在客观上削弱了两个公约作为

9、国际货物买卖统一实体法的作用。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为了实现上述两个海牙公约没有达到的目的、扩大国际经济合作、促进国际贸易向深层次发展、减少法律冲突,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成立了一个国际货物买卖法工作组对1964年的两个海牙公约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拟订了一项新的国际条约,力求使之能获得不同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国家的广泛承认。该工作组成立了一个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分别代表大陆法系、普通法系和社会主义国家法律体系的大卫(David)、施米托夫(Schmitthoff)和巴布斯库(Tudor Popescu)组成。工作组于1978年完成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草案)的起草任务。62个

10、国家的代表参加了1980年3月11日至4月11日在维也纳召开的外交会议,与会代表采取对草案逐条讨论和表决的方式通过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s of Goods,简称CISG或销售合同公约)。1988年1月1日,包括中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在内的11个国家完成了该公约的批准、参加手续,公约正式生效。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在国际货物贸易领域中达成的最重要的国际公约。截止于1999年5月11日,全世界共有56个国家批准加入了该公约,其中既包括大陆法系德国、法国

11、、意大利等国,又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普通法系国家。3、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代理公约。该公约原为罗马国际统一私法协会起草,1983年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通过。在CISG通过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旨在补充CISG没有涉及的代理问题,因而将其置于联合国管辖下。该公约限于调整代理中的外部关系,即代理人或本人与第三人的关系,而代理中的内部关系留给国内法调整,无论代理人是否以自己名义实施代理行为,该公约都适用。该公约规定了代理的成立和权限范围、代理人行为的法律效力、代理权限的终止。该公约亦由当事人选择适用。该公约需10个国家批准或加入始能生效,截至1999处4 月只有5个国家批准或加入,即意大利、

12、法国、南非、墨西哥和荷兰。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1980年3月10日至4月11日,联合国在维也纳举行了关于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的会议。62个国家的正式代表,以及1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这资会议。包括中国代表在内的54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从而通过了该公约。中国于1986年12月11日递交了该公约核准书。1988年1月1日,该公约生效。至2001年11月15日,公约共有60个缔约国。公约除序文外,共包括四个部分计101条。第一部分:适用范围和总则;第二部分:合同的订立;第三部分:货物销售;第四部分:最后条款。根据公约的有关规定,公约的适用范围

13、是由以下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1、适用公约的合同主体的范围公约第1条第1款明确规定:本公约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a)如果这些国家是缔约国;或者(b)如果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2、适用公约的销售范围公约第2条对不属公约管辖的销售作了归纳,明确规定公约不适用于以下销售:(1)购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的销售,除非卖方在订立合同前任何时候或订立合同时不知道或没有理由知道这些货物是购供任何这种使用。这种销售交易一般被称作消费品买卖交易,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货物进出口交易,因此,不在公约的适用范围之内。(2)经由拍卖的销售。这种销售交易通常是处于拍卖地

14、法律的实际控制之下的,因此,亦不受公约的支配。(3)根据法律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的销售。这种销售交易不是由当事人的销售合同规定的,所以,自然也就不能适用旨在确立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统一规则的公约了。(4)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的销售。此类销售不是货物销售,亦不在公约的适用范围之内。(5)船舶、船只、气垫船或飞机的销售。此类商品的销售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例如在销售合同的履行上通常没有包装和装运等内容,因此,亦不宜适用公约的规定。(6)电力的销售。电力的销售亦有明显的特殊性,例如其传输无须通过船舶等运输工具,而是通过导线,因此,亦不宜适用公约的规定。3、加工、装配合同和服务合同不适用公约4、

15、公约在实体上的适用范围根据公约第4条的规定,公约只适用于销售合同的订立和卖方和买方因此种合同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公约除非另有明文规定,与以下事项无关:(1)合同的效力,或其任何条款的效力,或任何惯例的效力。由于各国法律对合同的有效性存在不同的规定,而有的规定属于国内法中的强行法范畴,例如,受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为无效合同,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或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无效,无行为能力的当事人签订的合同无效等等。涉及合同效力的诸项问题,各国法律分歧极大,难以弥合,故公约明文规定不涉及有关合同的效力问题。(2)合同对所售货物所有权可能产生的影响。货物买卖合同所产生的所有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

16、为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二为买卖合同能否切断第三人对已出售的货物固有的权益问题。鉴于各国立法存在根本差异,无法统一,故公约亦对此不作规定。5、产品责任不受公约管辖根据公约第5条的规定,公约不适用于卖方对于货物对任何人所造成的死亡或伤害的责任。这种责任通常被称作产品责任,属于产品责任法或者消费者保护法调整的范畴,在性质上应当属于特殊的侵权责任,而并非合同责任,各国对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赔偿标准、买卖合同免责条款的效力等规定均不相同,公约也未涉及这些问题。6、公约的任意性根据销售合同公约第6条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不适用该公约,也可以在第12条的前提下,减损公约的任何规定或改变其效力。即使双方当事

17、人营业地分处公约的两个缔约国,只要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不适用公约,就可以排除对公约的适用。然而,若当事人并未明确约定法律适用问题,则公约就应自动适用于营业地分处不同缔约国的当事人的货物买卖合同。此外,当事人还有权部分地排除公约的适用,或者以合同条款改变公约中任何一条规定。在此情况下,当事人的自主权受到其所在国在批准加入该公约时所作的保留的限制。例如,如果一缔约国在批准公约时,对合同的订立、修改的形式要件的声明保留,那么,当事人就必须遵守缔约国所作出的此种保留,不得通过合同约定予以改变,即必须以形式订立或者修改合同。7、对公约的保留根据条约法的一般原则,如果缔约国对其所参加的条约中的某项规定作出了

18、保留,那么,该缔约国就不受该项规定的约束。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规定了缔约国可以对下述事项作出保留:(1)根据公约第92条的规定,缔约国可以对公约的第二部分合同的订立或第三部分货物销售,做出保留。(2)公约第93条规定了领土保留,即如果缔约国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领土单位,而依照该国宪法规定,各领土单位对公约所规定的事项适用不同的法律制度,则该国得在签字、批准、接受、核准或加人时,声明公约适用于该国全部领土单位或仅适用于其中的一个或数个领土单位。(3)公约的第94条规定了缔约国之间的保留,即:第一,对属于公约范围的事项具有相同或非常近似的法律规则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缔约国,可随时声明公约不适

19、用于营业地在这些缔约国内的当事人之间的销售合同,也不适用于这些合同的订立。此种声明可以联合作出,也可以相互单方面声明的方式作出。第二,对属于公约范围的事项具有与一个或一个以上非缔约国相同或非常近似的法律规则的缔约国,可随时声明公约不适用于营业地在这些非缔约国内的当事人之间的销售合同,也不适用于这些合同的订立。(4)根据公约第95条的规定,缔约国可以对公约的第1条第1款b项的保留,即对关于在国际私法规则导致某一缔约国法律的适用的情况下,以适用公约来代替适用缔约国国内法这一规定的保留。(5)公约的第96条规定缔约国可以对非书面形式的保留,即缔约国可对公约关于合同的订立、修改或终止等关于合同的意思表

20、示得用非书面形式作出的规定,加以保留。中国政府在核准加入公约时,按照公约上述第95条和第96条的规定,作出了两项保留。即对公约第1条第1款(b)项以及第11条合同的形式作了保留声明。我国不同意扩大公约的适用范围,公约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当事人的营业地位于不同缔约国之间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如果中国当事人与营业地位于其他国家(该国未参加公约)的当事人之间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约定适用第三国法律,而该第三国亦为公约的缔约国,不能援用该第三国之国际私法转而适用公约。销售合同公约第11条规定:“销售合同无须以书面订立或书面证明,在形式方面也不受任何其他条件的限制。销售合同可以用包括人证在内的任何方法证明。”在我

21、国核准公约时,调整涉外经济合同关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明确规定一切涉外经济合同必须采取书面形式。这样,就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形式而言,因我国政府声明对合同形式作了保留,故我国当事人与营业地位于其他缔约国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或者对合同进行修改,必须采用书面形式。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生效后,对于涉外合同的形式做了与涉外经济合同法截然不同的规定,合同法第10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该法不区分国内合同及涉外合同,对合同形式适用同一标准。同时在分则中,并未规定买卖合同必须以书面方式订立。这样,基于该法的

22、精神,我国的涉外货物买卖合同也可采用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鉴于我国已参加了销售合同公约,并在核准公约时对涉及合同形式规定的第11条、第29条等声明予以保住。在此情况下,我国当事人与营业地位于销售合同公约其他缔约国境内的当事人进行贸易时,以及与其他国家当事人进行贸易往来时,必须解决合同形式问题。因此,在合同法生效后,我国当事人与营业地处于其他缔约国当事人达成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时,将面临以下四种情况:在合同法生效后,而我国政府尚未宣布撤销核准书中所作之合同形式保留之前,我国对公约所作的保留仍然有效。如果国际货物买卖另一方当事人之营业地所在国为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仍然必须采用书面方式。对于我国当事人与非

23、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的货物买卖合同,如果依据国际私法规则确定应适用我国法律,则有关的合同可采用口头形式。如果今后我国政府宣布撤销对销售合同公约所作的保留,则我国当事人与营业地在该公约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的货物销售合同亦可采用口头形式,但下述第四点所列的国家除外。阿根廷、白俄罗斯、智利、匈牙利、乌克兰等国在参加销售合同公约时,也就与合同形式有关的条款作了类似于我国的保留。这样,如果我国当事人与营业地位于这些缔约国的当事人进行货物买卖时,则有关的买卖合同仍然必须采用书面方式。 第三章 国际货物贸易法(二)第三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基本内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包括一个序言和四个部分,共

24、101条。1、订立合同的形式销售合同无须以书面订立或书面证明,在形式方面不受任何其他条件的限制。销售合同可以用包括人证在内的任何方法证明。2、要约(1)要约的概念公约第14条对要约的概念作了规定: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如果十分确定并且表明发价人在得到接受时承受约束的意旨,即构成发价。一个建议如果写明货物并且明示或暗示地规定数量和价格或规定如何确定数量和价格,即为十分确定。(2)要约生效的时间和要约的撤回发价于送达被发价人时生效。一项发价,即使是不可撤销的,得予撤回,如果撤回通知于发价送达被发价人之前或同时,送达被发价人。(3)要约的撤销公约第16条对要约的撤销作了如下规

25、定:在未订立合同之前,发价得予撤销,如果撤销通知于被发价人发出接受通知之前送达被发价人。但在下列情况下,发价不得撤销:A发价写明接受发价的期限或以其他方式表示发价是不可撤销的;或B被发价人有理由信赖该项发价是不可撤销的,而且被发价人已本着对该项发价的信赖行事。在要约已经生效,而合同尚未订立之前,要约人可以撤销业已生效的要约,但条件是撤销通知必须于被要约人发出接受通知之前送达被要约人;在此时间之后,要约不得撤销。(4)要约的终止公约第17条是关于要约的终止事项的规定:一项发价,即使是不可撤销的,于拒绝通知送达发价人时终止。3、承诺(1)承诺的概念和承诺生效时间公约第18条第1款对承诺的概念作了规

26、定:被发价人声明或做出其他行为表示同意一项发价,即是接受,缄默或不行为本身不等于接受。根据公约第18条第2款和第3款对承诺生效时间的规定,承诺于其通知送达要约人时生效。但承诺通知必须在要约规定的承诺期见内,或者(在本规定此种期限的情况下)在一段合理的时间内,送达要约人,方为有效;在确定何为“一段合理的时间”时须考虑到交易的各种具体情况。而对口头要约,则必须立即接受,方为有效,除非交易情况表明应另当别论。如果被要约人并非以通知的形式表示其对要约的同意,而是通过一定的行为作此种表示,则该行为亦须在上述期限内做出。(2)承诺与反要约根据公约第19条第1款的规定,对要约虽表示接受,但却同时对要约作出了

27、添加、限制或其他更改者,并非是对要约的承诺,而是反要约(亦称“还价”)。(3)承诺时间的确定按照公约第20条的规定,要约人在电报或信件中规定的承诺期间,从电报交发时刻或信件上标明的发信日期起算;如果信件上未标明发信日期,则从信封上所载明的日期起算。在要约人通过电话、电传或其他快速通讯方法规定承诺期间的情况下,承诺期间从要约送达被要约人时起算。(4)逾期承诺逾期承诺可以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在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限时,被要约人的承诺通知是在承诺期限后送达要约人的;其二,是在要约中未规定承诺期限时,被要约人的承诺通知是在一段合理的时间后送达要约人的。(5)承诺的撤回承诺的撤回是指在承诺通知已经发出后,

28、但尚未生效时,由被要约人将撤回承诺的通知送达要约人,从而收回通知。按照公约第22条的规定,承诺得予撤回,但条件是撤回通知须于承诺原应生效之前或同时送达要约人。4、合同成立的时间公约第23条规定:合同于按照本公约规定对发价的接受生效时订立。这表明,承诺的生效时间,也就是合同的成立时间。(三)公约关于货物销售的基本规则1、总则公约第三部分的第一章题目为“总则”。在该章中,对若干一般性事项作了规定。(l)根本违约“根本违约”是公约中一个特殊的重要概念。根据公约第25条的规定,凡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至于实际上剥夺了后者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为根本违约,除非违反

29、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并不预知而且一个同等资格、通情达理的人处于相同情况中也没有理由预知会发生这种结果。构成根本违约,有三个要件:其一,当事人一方有违约行为;其二,该当事人违约行为的结果已经严重到了在实际上剥夺了对方当事人根据合同规定而有权期待得到的利益的程度;其三,违约方当事人自己对其上述违约结果是预知的,或者,即使他没有预知,但与其具有同等资格、通情达理的第三人处在与其相同的情况中是能够预知的。(2)通知及其效力公约第27条对通知及其效力作了规定:除非公约本部分另有明文规定,当事人按照本部分的规定以适合情况的方法发出任何通知、要求或其他通知后,这种通知如在传递上发生耽搁或错误,或者未能到达,并不

30、使该当事人丧失依靠该项通知的权利。显然,对于通知的效力的一般原则,公约的第三部分采取的是“发送生效原则”,这与公约第二部分中所采取的“送达生效原则”是迥然有别的。(3)实际履行的法院判决按照公约第28条的规定,虽然如果依公约的规定,一方当事人有权要求另一方当事人履行某一义务,但法院并没有义务一定要作出关于此种实际履行的判决,除非法院依照其本身的法律对不属于公约范围的类似销售合同愿意作出此种判决。(4)合同的修改与协议终止公约第29条第1款对合同的修改与协议终止的规则作了一般性的规定:只需双方当事人协议,即可更改或终止合同。但该条第2款又对书面合同的修改与协议终止的规则作了特殊规定:如果书面合同

31、中规定了任何对合同的更改或据协议终止合同都必须以书面作出,那么,就不得以任何其他方式更改或协议终止合同。但是,一方当事人的行为如被另一方当事人寄以信赖,那么,在此范围内,就不得坚持必须通过书面形式修改或协议终止书面合同的规定。2、卖方的义务(l)交付货物和移交单据对于货物销售合同的卖方而言,交付货物和移交货物单据是其最基本的合同义务。A交货地点公约第31条规定,如果根据合同,卖方没有义务在其他特定地点交货,那么,他的交货义务如下:a如果销售合同涉及到货物的运输,卖方就应当把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以由后者运交给买方;b在不涉及货物运输的情况下,如果合同指定的是特定货物或从特定存货中提取的或尚待制造

32、或生产的未经特定化的货物,而且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这些货物是在某一特定地点,或将在某一特定地点制造或生产,那么,卖方就应当在该地点把货物交由买方处置;c在其他情况下,卖方应当在他于订立合同时的营业地把货物交由买方处置。B运输义务公约第32条规定:如果卖方按照合同或公约的规定而将货物交给承运人,但并没有通过在货物上加标记,或通过装运单据或其他方式清楚地将货物注明在有关合同项下,那么,卖方就必须向买方发出列明货物的发货通知。如果按照合同卖方有义务安排货物的运输,那么,卖方就必须订立货物运输合同,以按照通常运输条件,用适合情况的运输工具,把货物运至指定地点。如果按照合同,卖方没有义务对货物

33、的运输办理保险,那么,卖方就必须在买方提出要求时,向买方提供一切现有的必要资料,使买方能够办理这种保险。C交货时间公约第33条规定,卖方必须按以下规定的日期交货:a如果合同规定了交货日期,或者,虽合同宋明确规定交货日期,但从合同中可以确定交货日期,卖方就应当在该日期交货;b如果合同规定有一段时间,或从合同中可以确定一段时间为交货期,那么,除非情况表明应由买方选定一个日期以外,卖方就应在该段时间内的任何时候交货;c在其他情况下,卖方应在订立合同后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交货。D移交单据公约第34条规定,如果按照合同的规定,卖方有义务移交与货物有关的单据,那么,卖方就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移交

34、这些单据。如果卖方在合同所规定的交单时间以前已经移交了这些单据,卖方可以在合同所规定的交单时间到达以前,纠正单据中任何不符合合同规定的情形,但是,卖方的这种权利的行使不利使买方遭受不合理的不便或承担不合理的开支。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买方仍然保留根据公约的规定其所具有的要求损害赔偿的任何权利。(2)货物相符与第三方要求就货物相符而言,公约第35条第1款规定,卖方交付的货物必须与合同所规定的数量、质量和规格相符,须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方式装箱或包装。该条第2款进而规定,除双方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货物必须符合以下规定,否则即为与合同不符:a货物适用于同规格货物通常的目的;b货物适用于订立合同时曾明示或默示

35、地通知卖方的任何特定目的,除非情况表明买方并不依赖卖方的技能和判断力,或者这种依赖对他是不合理的;c.货物的质量与卖方向买方提供的货物样品或样式相同;d货物按照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如果没有此种通用方式,则按照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箱或包装。(3)卖方的品质担保义务就卖方对其所交付的货物的品质担保义务而言,公约第35条第1款规定,卖方交付的货物必须与合同所规定的数量、质量和规格相符,须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方式装箱或包装。该条第2款进而规定,除双方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货物必须符合以下规定,否则即为与合同不符:a货物适用于同规格货物通常的目的;b货物适用于订立合同时曾明示或默示地通知卖方的任

36、何特定目的,除非情况表明买方并不依赖卖方的技能和判断力,或者这种依赖对他是不合理的;c.货物的质量与卖方向买方提供的货物样品或样式相同;d货物按照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如果没有此种通用方式,则按照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公约中上述的规定,通常被称为卖方对其所交付的货物的品质担保义务。 (3)卖方的权利担保义务卖方不仅对其所交付的货物有品质担保的义务,而且还有权利担保的义务。公约第41条规定了卖方的一般权利担保义务: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提出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除非买方同意在这种权利或要求的条件下收取货物。公约之所以作出这一规定,原因在于国际货物买卖交易中卖方向

37、买方交付的货物必须是无瑕疵所有权的货物。货物买卖交易不仅需要转移货物的占有权,而且还需要转移货物的所有权。买方从卖方购买并收取货物,有权对货物享有不受任何干扰的权利。因此,卖方有义务保证其所交付的货物是第三方不能提出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4)卖方违约的救济方法公约的第45条一第52条对卖方违约的救济方法作了详细规定,其主要内容如下:卖方违约的救济方法分以下几种:a实际履行合同义务;b交付替代货物;c.修理、补救不符合同规定的货物;d买方宣告合同无效;e减低货价;f.拒收货物;g损害赔偿。(5)卖方违约的救济方法公约的第45条一第52条对卖方违约的救济方法作了详细规定,其主要内容如下:卖方违约

38、的救济方法分以下几种:a实际履行合同义务;b交付替代货物;c.修理、补救不符合同规定的货物;d买方宣告合同无效;e减低货价;f.拒收货物;g损害赔偿。3、买方的义务作为货物销售合同的买方、其基本的合同义务是按照合同与公约的规定支付货物的价款和收取货物。(l)支付价款A买方有义务履行付款的预备步骤公约第54条明确规定,买方支付货物价款的义务包括根据合同或任何有关法律和规章规定的步骤和手续,以便支付价款。B付款地点根据公约第57条的规定,如按照合同的规定,如果买方没有义务在其他特定支付货物价款,那么,买方就必须在以下地点向卖方支付价款;a卖方的营业地;或者,b在凭移交货物或单据支付价款的场合,移交

39、货物或单据的地点。如果在订立合同后,卖方的营业地发生了变动,那么,卖方就必须承担因其营业地变动而使买方增加的与支付价款有关的费用。C付款时间公约第58条对买方的付款时间规定了3条规则,即:第一,如果按照合同的规定,买方没有义务在任何其他特定的时间内付款,那么,买方就必须于卖方按照合同和公约的规定将货物或控制货物处置权的单据交给买方处置时付款。卖方可以将买方的付款作为其移交货物或单据的条件。第二,如果合同涉及到货物的运输,卖方可以将在买方付款后,才把货物或控制货物处置权的单据移交给买方,作为发运货物的条件。第三,买方在未有机会检验货物前,无义务支付货款,除非这种机会与双方当事人所约定的交货或付款

40、程序相抵触。与买方的付款义务有关的一个问题是:在合同中求规定货物价格的情况下,应当如何确定货物价格?公约第55条对这个问题的规定是,如果合同已经有效地订立,但却没有明示或暗示地规定货物价格或规定如何确定货物价格,那么,在没有相反表示的情况下,应当视双方当事人已经默示地引用订立合同之时,合同项下所销售的同种货物在有关贸易的类似情况下销售的通常价格。(2)收取货物买方的第二项基本合同义务是收取货物。按照公约第60条的规定,买方收取货物的义务有以下两个方面:A采取一切理应采取的行动,以期卖方能交付货物;B接收货物。(3)买方违约的救济方法概括言之,公约所规定的买方违约的救济方法有以下几种:A实际履行

41、,即卖方可以要求买方支付货物价款、收取货物或履行其任何其他合同义务;B卖方可以规定一段合理时限的额外时间,让买方履行其义务;C宣告合同无效;D损害赔偿。第四节 国际货物买卖的风险防范1、风险转移(l)风险转移后的货物灭失或损害根据公约第66条的规定,即使货物在风险转移到买方承担后发生遗失或损坏,买方支付货款的义务也并不因此而解除,除非这种遗失或损坏是由于卖方的行为或不行为造成的。这表明,公约对货物风险转移的后果如何划分和承担作了规定,即货物风险一旦转移,即使发生货物的遗失或损坏,买方仍须履行其付款义务;但是,尽管货物的风险已经转移至买方,若因卖方的行为或不行为造成货物遗失或损坏,买方即得不履行

42、其付款义务。(2)涉及运输的货物风险转移的时间国际货物销售交易通常是包括货物运输事项在内的。公约第67条规定了确定涉及运输的货物风险转移的时间规则:如果货物销售合同涉及到货物的运输,但卖方并无义务在某一特定地点交货,那么,自货物按照合同交付给第一承运人以转交给买方时起,风险就转移到买方承担。如果卖方有义务在某一特定地点将货物交付给承运人,则在货物于该地点交付给承运人以前,风险并不转移到买方承担。即使卖方授权保留控制货物处置权的单据,也并不影响风险的转移。然而,在货物通过在货物上加标记,或以装运单据,或向买方发出通知或其他方式清楚地注明有关合同以前,风险并不转移到买方承担。即是说,在货物特定化于

43、合同项下以前,货物的风险仍由卖方而非买方承担。(3)路货风险转移的时间所谓“路货”,通常是指运输途中的货物。公约第68条对路货风险转移的时间作了规定:对于在运输途中销售的,从订立合同时起,风险就转移到买方承担。(4)在其他情况下,货物风险转移的时间从买方接收货物时起,或者,如果买方不在适当时间内接收货物,则从货物交给买方处置但其并不接收货物,从而违反合同时起,风险就转移到由买方承担。但是,如果买方有义务在卖方营业地以外的某一地点接收货物,那么,当交货时间已到,而买方知道货物已在该地点交给其处置时,风险即转移到由买方承担。如果销售合同所交易的货物是在订立合同时尚未特定化于合同项下的货物,那么这些

44、货物在未清楚地确定于合同项下以前,不得视为已交给买方处置。因此,亦不发生风险的转移。(5)卖方根本违约对货物风险转移的影响在卖方根本违约的情况下,风险是否发生了转移?应当认为,卖方根本违约既不必然阻碍风险转移,更不必然致使风险转移。卖方根本违约不妨碍买方因卖方根本违约而可以采取的各种救济方法:卖方可以采取宣告合同无效这一救济方法,亦可以放弃该救济方法。如果买方采取了宣告合同无效这一救济方法,那么,就应当自然阻止风险由卖方转移至买方。反之,如果买方并未采取宣告合同无效这一救济方法,那么,就不能阻止风险由卖方转移至买方。2、卖方和买方义务的一般规定(l)预期违约和分批交货合同公约第71条规定:如果

45、在订立合同以后,另一方当事人由于以下原因显然将不履行其大部分重要义务,一方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义务:第一、对方当事人履行义务的能力或他的信用有严重缺陷;或者,第二、对方当事人在准备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中的行为。此外,如果卖方在前述的理由明显化以前已将货物发运,那么,即使买方持有其有权获得该项货物的单据,卖方亦可以阻止将货物交付给买方。中止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否认是在货物发运前还是发运后,都必须立即通知另一方当事人,如果该另一方当事人对履行义务提供充分的保证,则中止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必须继续履行义务。(2)损害赔偿与利息损害赔偿是公约规定的一项重要救济方法。按照公约第74条的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应负的

46、损害赔偿数额,应与另一方当事人因其违约而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额相等。不过,这种损害赔偿不得超过违约一方在订立合同时,依照其当时已经知道或理应知道的事实和情况,对违约预料到或理应预料到的可能损失。按照公约第75条的规定,如果合同被宣告无效,而在宣告无效后一段合理时间内,买方以合理方式购买替代货物,或者卖方已经以合理方式把货物转卖,那么,要求损害赔偿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取得合同价格和替代货物交易价格之间的差额,以及按照第74条规定可以得到的任何其他损害赔偿。(3)免责公约中虽然没有使用“不可抗力”等类似概念,但是,公约中具体地规定了免责条款。按照公约第79条的规定,如果任何一方当事人当事人能够证明

47、其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是由于某种非他所能控制的障碍,而且没有理由预期他在订立合同时能考虑到或能避免或克服这种障碍或其结果,那么,该当事人对于其未履行合同义务,不承担责任。如果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是由于其所雇用履行合同的全部或部分的第三方不履行义务所致,该当事人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得免责:第一、该当事人根据上面的规定应当免责;第二、假如上面的免责规定适用于该当事人所雇用的人,该被雇用的人亦应当免责。为使自己免责之目的,不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必须将存在障碍及其对他履行义务能力的影响通知另一方。如果该项通知在不履行义务的一方已知道或理应知道这一障碍后一段合理时间内仍未为另一方收到,则该不履行义务的一方当

48、事人应当对由于另一方当事人因未收到通知而遭受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上述免责规定在障碍存在期间均有效。但是,上述免责规定并不妨碍任何一方当事人行使公约规定的要求损害赔偿以外的任何权利。尽管有上述免责规定,但是,按照公约第80条的规定,如果任何一方当事人因其行为或不行为而使得另一方当事人不能履行义务,那么,该当事人无权指控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4)宣告合同无效的效果宣告合同无效是公约规定的一项重要救济方法。按照公约第81条的规定,宣告合同无效解除了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的义务,但应负责的任何损害赔偿仍应负责。宣告合同无效不影响合同中关于解决争议的任何规定,也不影响合同中关于双方在宣告合同无效后权利和

49、义务的任何其他规定。在宣告合同无效后,已经全部或部分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可以要求另一方当事人归还他按照合同供应的货物或支付的价款。如果双方都须归还,他们必须同时归还。(5)保全货物保全货物是公约对不同情况下的买方和卖方规定的一项非常富于实务性的义务。公约第85条规定了卖方保全货物的义务:如果买方推迟收取货物,或在支付价款和交付货物应同时履行时,买方没有支付价款,而卖方仍拥有货物或仍能控制货物的处置权,那么,卖方必须按情况采取合理措施,以保全货物。在这种情况下,卖方有权保有货物,直到买方把卖方所付出的合理费用偿还给卖方为止。公约第86条规定了买方保全货物的义务:A如果买方已经收到货物,但打算行

50、使合同或公约规定的任何权利退货,买方必须近情况采取合理措施,以保全货物。在这种情况下,买方有权保有货物,直到卖方把买方所付出的合理费用偿还给买方为止。此外,B如果发运给买方的货物已经到达目的地,并交给买方处置,而买方行使退货权,则买方必须代表卖方收取货物,除非这样做需要买方支付价款而且会使其遭受不合理的不便或需承担不合理的费用。如果卖方或受权代表他掌管货物的人也在目的地,则上述规定不适用。如果买方根据本款规定收取货物,那么,买方的权利和义务与A款中规定的相同。第三章 国际货物贸易法(三)五、国际货物买卖惯例的形成和作用一、 国际商业惯例概述国际商业惯例,或称国际经济贸易惯例(简称国际经贸惯例)

51、,是指国际货物贸易合同的当事人在长期的国际商业实践中,经常并反复使用的、通用的习惯做法或通例,用以确定他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标准和准则。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在长期的国际商业实践中,为了有效地规范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当事人之间权利和义务,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国家逐渐起草了一些标准合同、示范合同或商事合同,希望能够为参与国际商务实践的当事人在签署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时提供一个可供借鉴、参考、使用的范本和一些基本规则。(一)国际货物买卖标准合同概述关于国际货物买卖的标准合同的类型,目前使用较多的示范合同或标准合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是国际经济组织制定的标准法律文本。如1994年5月由罗马统一国际私法

52、协会制定的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它不仅适用于一般货物贸易,也适用于特许经营和服务贸易。在货物销售合同方面,则有国际商会的国际销售示范合同,以及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负责制定的示范合同。这些合同涉及有关成套设备、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买卖合同等。第二类是各类行业贸易协会制定的标准合同。例如由国际毛纺织品组织、伦敦可可协会等制定的标准合同。第三类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共同制定的有关双边货物买卖的标准合同。如,中日两国共同制定的中日两国一般货物销售合同条款集和中德共同起草的中德标准合同研究委员会一般货物销售合同示范条款等。(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1、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概述。罗马统一国际私法协会在1980年成立了一个特别

53、工作组来准备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草案起草。该工作组的成员是由合同法和国际贸易法领域的主要专家组成,同时它也吸收了世界各主要法律体系国家的代表。草案的起草工作从1980年开始,一直到1994年5月,罗马统一国际私法协会通过了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的特点主要在于,通则的目标是要制定一套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均衡的规则体系,而不论它们被适用的国家的法律和政治条件如何。因此该通则的大部分内容在许多法律体系中可以见到,并且有意避免使用任何现行法律体系的特定术语。由于该通则融合了各种法律体系和国际商业惯例的一些基本法律原理、规则,因此,目前它正在为国际货物贸易法律统一进程发挥着重

54、要的作用。2、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基本内容。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由前言和主文两部分组成。三、国际销售示范合同目前在国际货物贸易领域里影响较大的当属国际销售示范合同,它是国际商会于1997年6月6日通过的。该示范合同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统一化和规范化。六、几种常用的国际贸易术语简介一、国际贸易术语的概念国际贸易术语亦称“交货条件”或“价格条件”,是国际贸易惯例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用来表示国际货物贸易当事人双方在交接货物过程中的具体责任、费用和风险等权利和义务内容的专门术语。 二、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所规定的

55、贸易术语共有13种,按其顺序分为E、F、C、D四组:(一)E组术语E组中只有1种术语,即EXW(工厂交货)。该术语全称为EXWORKS(named place),其中文意为:工厂交货(指定地点)。该术语指卖方在其所在地(工厂或仓库),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将货物交付给买方,即履行了其交货义务。货物的风险亦于此时从卖方转移至买方。买方则从这时起承担将货物从交货地亦卖方工厂或仓库运至目的地的一切风险、责任和费用,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办理货物的出口和进口手续、支付进口出口关税、签订运输合同和保险合同、支付运费和保险费、货物装运前的检验费用等。此外,买方还应偿付卖方在自己的义务范围外应买方的请求并为其所做的工

56、作而支付的费用。(二)F组术语 F组术语中共包括3种术语,即FCA、FAS和FOB,分别述之如下:l、FCA(货交承运人)该术语全称为FREE CARRIER(namedplace),其中文意为: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该术语指卖方须自负风险和费用办理货物的海关出口手续,并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将货物交至合同指定地点由买方指定或选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照管,即履行了其交货义务。货物的风险亦从此时从卖方转移至买方。但是,如果由于买方未能及时指定或选定承运人或其他接货人,或者其所指定或选定的承运人或其他接货人未能按约定时间接收货物;或者,如果由于买方未能及时向卖方发出适当的装运通知,从而致使卖方不能履行其交

57、货义务,则从约定的交货期限届满之日起,买方即须承担货物的一切风险。不过,这须以有关的货物已正式划归于合同项下为条件。在装货与卸货义务上,该术语简明地规定:若卖方在其所在地交货,则卖方应当负责装货;若卖方在任何其他地点交货,则卖方不负责卸货。这是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对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做出的重大修改之一。该术语可以适用于包括多式联运在内的任何运输方式。2、FAS(船边交货)该术语全称为FREE ALONGSIDE SHIP(named port of shipment),其中文意为: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该术语指卖方在指定的装运港码头或驳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船只的船边,即履行其交货义务,这意味着买卖双方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均以船边为界。在办理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