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劳动法 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章 劳动经济学 第四章 统计学知识 第五章 计算机知识 第六章 写作知识3第一章 劳动法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 劳动法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中国劳动法的发展 第四节 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劳动法律关系 第六节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4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作用一、劳动法的概念 1、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关 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 2、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 3、劳动法所调整的其他关系5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作用二、劳动法的内容 现代劳
2、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制度组成: 1、就业促进制度 2、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 3、劳动标准制度 4、职业技能开发制度 5、社会保险制度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7、劳动监督检查制度6集体合同制度的内容集体谈判是指,员工代表(通常是工会代表)和单位行政部门或者雇主之间就劳动条件的改善和劳动关系的处理问题进行的谈判制度。集体谈判在我国目前被称为集体协商。当谈判达成一致时,双方达成的协议称为集体合同。集体合同制度主要包括集体合同的订立、变更和解除,以及集体合同的形式和效力等内容。7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作用三、劳动法的作用 1、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 3、对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具有不可
3、替代的作用劳动法中劳动者的权利有:劳动者有就业、获得劳动报酬、休息、安全健康、享受社会保险、接受职业培训、组织工会、参与企业管理等权利。8第二节 劳动法的发展历程非 考 试 内 容(略)9第三节 中国劳动法的发展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劳动立法(略)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劳动法制建设10第四节 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一、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1、偏重保护和优先保护 2、平等保护 3、全面保护 4、基本保护三、劳动者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 1、双重价值取向 2、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置 3、劳动力资源的微观配置11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劳动是公民权利的含义:我国每一个由劳动能
4、力的公民都有从事劳动的同等权利。对公民来说,意味着享有包括就业权和择业权在内的劳动权。对用人单位来说,意味着应当平等地录用符合条件的职工,履行提供失业保险、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等方面的职责。对国家来说应当为公民实现劳动权提供必要的保障,如保障公民有均等的就业机会,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来创造就业条件。12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 劳动是公民的义务的含义: 这是从劳动尚未普遍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现实和社会主义制度固有的反剥削性质所引伸出的要求。13偏 重 保 护偏重保护是指,劳动法在对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都给与保护的同时,偏重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弱者地位的劳动者,也就是向保护劳动者倾斜
5、。14第五节 劳动法律关系一、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2、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二、劳动法律关系要素 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2、劳动法律关系客体 3、劳动行政法律关系15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所形成的,实现劳动过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也就是说它是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它是按照劳动法律规范的具体要求形成的,体现着国家的意志。 2、它是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所缔结的,体现着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志。 3、国家意志处于首位,当事人意志只能在符合国家意志或国家意志允许的范围内才能发挥作用。16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6、的主体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劳动行政主体和劳动行政相对人双方。劳动行政主体是指,劳动行政机关、兼有劳动行政职能的其他行政机关。另外经授权具有一定劳动行政职能的机构,如职业介绍机构等,在代理一定劳动行政职能时,也属于劳动行政主体。劳动行政相对人是劳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被管理者地位的一方当事人,主要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17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即劳动行政主体和劳动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主要是劳动行政相对人按照劳动行政主体的管理要求实施的行为以及所支配的物和无形资产。例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行为,即订立、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又如,用人单
7、位使用劳动力的行为,即用人行为。18第六节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一、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 1、录用、调动和辞退 2、企业行政和职工的基本职责 3、工作时间 4、处分 5、劳动部发布的关于对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劳动规章制度 备案制度的通知(劳部发1997338号)中将用人单位内 部劳动规章的内容规定为,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 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 理规定。19第六节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二、企业实行内部劳动规则的实践 1、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历史发展 2、企业内部劳动规则中存在的问题三、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制定程序和效力 1、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制定程序 2、企业内部劳动规则
8、的效力 劳动规则的效力是以合法为前提的。20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总论 第二节 人力资源规划 第三节 工作分析 第四节 员工招聘与配置 第五节 绩效考评 第六节 培训与开发 第七节 薪酬福利管理 第八节 劳动关系21第一节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总论一、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的定义及特征 2、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和任务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22第二节 人力资源规划一、人力资源规划 1、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 2、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与目标23第二节 人力资源规划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 1、核查现有人力资源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3、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9、4、起草计划匹配供需 5、执行规划和实施监控 6、评估人力资源规划24第三节 工作分析一、工作分析概述 1、工作分析的定义 2、工作分析的作用25第三节 工作分析二、工作分析的程序 1、准备阶段 2、计划阶段 3、分析阶段 4、描述阶段 5、运用阶段 6、运行控制26第四节 员工招聘与配置一、员工招聘与配置概述 1、招聘的原因及要求 2、人员调配27第四节 员工招聘与配置二、员工的招聘与录用 1、人力需求诊断 2、制定招聘计划 3、员工的招聘与录用 4、招聘测试与面试 5、录用人员岗前培训 6、试用员工上岗试用28第五节 绩效考评一、绩效考评概述 1、绩效考评的定义 2、绩效考评的目的与作用
10、3、绩效考评种类二、绩效考评的工作程序29第五节 绩效考评三、绩效考评效果的评估 1、短期效果的评估 2、长期效果的评估 3、绩效考评效果评估的方法和来源 4、给予员工考核反馈的注意事项30第六节 培训与开发一、培训与开发概述 1、培训与开发的定义 2、企业培训部的任务与职能 3、企业培训与开发工作的特性31第六节 培训与开发二、培训与开发的需求分析 1、工作任务需求分析 2、人员需求分析 3、组织需求分析32第六节 培训与开发三、培训的方法 1、讲授法 2、操作示范法 3、案例研讨法33第七节 薪酬福利管理一、岗位评价 1、岗位评价的定义 2、岗位评价的原则 3、岗位评价系统34第七节 薪酬
11、福利管理二、薪酬福利制度的制定 1、薪酬的定义 2、薪酬福利制度制定的步骤 3、影响薪酬设定的因素35第八节 劳动关系一、劳动关系概述1、劳动合同2、集体合同二、劳动争议1、劳动争议范围2、劳动争议处理机构3、劳动争议处理程序36第三章 劳动经济学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基本内容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第三节 劳动力需求第四节 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第五节 工资与收入分配第六节 政府与劳动管理37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基本内容一、劳动与劳动力 1、劳动是生产要素的主体 劳动要素所寄托的实体是人,是人的劳动能力,因而 劳动要素也被称为劳动力或人力要素。人的劳动能力 又存在于一个社会一定时期的劳动适龄人口之中,从 这个
12、角度看,劳动者以生产要素也就是劳动力资源或 人力资源。 2、劳动要素的特点 动力性、自我选择性、个体差异性、非经济性38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基本内容二、劳动关系 1、劳动者与雇主的对立关系 对立关系既有平等性又有不平等性 2、劳动者与雇主的共存关系 双赢39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一、人力资源劳动力的供给实体 1、人力资源的含义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间、地点范围内人口总体所具有 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也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 资源”。在现行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中,人力资源作 为一种劳动力供给实体、作为一个统计对象,是指以 国家或地区为范围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 人力资源总量=劳动力人口数量(人力
13、资源数量)质量 2、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40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二、劳动力供给的内容 1、微观劳动力供给 微观劳动力供给即发生在个人身上的劳动力供给。从 经济学原理来看,微观劳动力供给取决于经济单位 (社会、地区、部门、用人单位)的工资水平。一般情 况下,工资水平高,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就多,既要就 业的人多,每个人从事劳动的时间也长。2、中观劳动力供给(产业和部门的劳动力供给)3、宏观劳动力供给41宏观劳动力供给影响宏观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因素 人口因素、劳动参与率、劳动时间影响宏观劳动力供给质量的因素 遗传、其他先天和自然生长因素 教育因素 人力投资数量 人力投资的动力 取决于自身投资所付出的成本与取
14、得的收益二者的比例 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体制 社会文化与观念因素42第三节 劳动力需求一、劳动力需求的由来 劳动力需求是由社会消费所引起的,是一种派生性需 求,因而也称为“引致需求”。二、劳动力需求的存量与增量43第四节 就业与劳动力市场一、劳动力供求关系 1、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类型 供过于求、供不应求、供求平衡 2、劳动力供给过剩 劳动力总量过剩、劳动力结构过剩44劳动力总量过剩总量过剩是指劳动力供给数量的总额大于需求数量总额,这是一般意义上的供过于求。在劳动力总量过剩的情况下,不同的资源个体因其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形成下列不同状态: 正常就业状态 显在的公开性失业 不充分就业 潜在性失
15、业或在职失业 隐蔽性失业45劳动力结构过剩劳动力结构上的过剩,由以下原因造成:某种教育发展过头,生产出的劳动力品种(专业类别和等 级)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产业结构的变动造成对劳动要素需求结构的改变,在夕阳 产业中不免出现劳动者过剩;个人择业行为的过分,“高不成低不就”;人口老化、劳动力老化与知识更新,造成一部分劳动力退 化和废弃。46第四节 就业与劳动力市场二、劳动就业的基本分析 1、就业的概念 2、失业的类型: 总量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 技能性失业、技术性失业、选择性失业 3、失业的社会经济代价47总量性失业及其表现总量性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与社会对他的需求数量,即处于供过于求
16、状态的失业,也称为需求不足性失业。总量性失业的直接表现是大量求职人员找不到工作,一些已就业的人员被辞退。其间接表现是就业人员过剩,人浮于事、开工不足、在职失业等。48结构性失业及其原因结构性失业是在劳动力供求总量平衡的条件下,又与劳动力的供给与社会对他的需求之间结构不对应、不统一所造成的失业。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 求业人员不具备从事社会有需求的职业岗位的能力。 求业人员对某项职位评价不高,不愿从事该类工作。49第四节 就业与劳动力市场三、劳动力市场 1、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2、劳动力市场的划分 3、劳动力市场运行的要素 劳动力市场主体、客体、中介、过程、规则 劳动力市场规则可以概括为公平、等价
17、、合法。 4、政府的劳动力市场管理50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劳动力市场有大小不同的三种含义:劳动力市场是经济要素配置场所。劳动力市场是经济交换关系。劳动力市场是一种经济运行体制。51第四节 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四、政府的就业服务体系 就业服务也称劳动服务或劳动就业服务,他是政府专 职劳动管理部门对与就业人员提供的各项帮助和服务 工作的总和。 1、就业服务的重要性 2、就业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 立足于社会、立足于经济、立足于人、立足于科学 3、就业服务体系的内容 职业介绍、提供就业训练、发放失业救济、 组织生产自救52第五节 工资与收入分配一、工资的基本概念 工资是指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完成规定的劳动
18、任务而作为劳动报酬领取的、由该用人单位支付的一 定数额的货币。53第五节 工资与收入分配二、工资原理 1、早期的工资学说 生存工资论、工资基金论 2、边际生产力工资论 3、供求均衡工资论 4、工资谈判论 5、分享工资论 员工的工资不再按工作时间确定固定的工资,而是把 员工的工资与某种能够恰当反映企业经营的指数相联 系的制度。就是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经营效益挂钩。54第五节 工资与收入分配三、工资政策与收入政策 1、工资调控政策 工资导向政策 工资导向政策的手段包括: 拨款、贷款 税收减免 工资补贴 对一些特殊岗位如科学家、企业家给予高工资待遇等 保护政策 最低工资政策、行业保护政策55第五节 工
19、资与收入分配三、工资政策与收入政策 2、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及其作用 收入差距衡量的指标基尼系数(见教材71、72页) 收入政策措施 最低工资和工资差距56工资差距工资差距包括以下内容: 产业部门差距、地区差距、职业差距、教育程度差距、 年龄性别差距工资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当其存在不合理成份时,往往需 要进行调整工资政策。57第六节 政府与劳动管理一、政府的劳动管理职能 1、政府劳动管理的内容 2、政府劳动管理的手段二、劳动政策 1、政策的含义 2、劳动政策基本分析58劳动政策的范围从宽的角度来讲,政策更趋向原则性,如我国的改革开放、控制人口、富民政策等。当政策更具体化时,他又有特定的指导范围,
20、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吸引国外留学人员创办高科技企业等。59劳动政策的内容劳动供需调节政策。就业政策(公平就业、就业扶助、就业服务、再就业工 程、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有序化工程);工资收入政策(工资调控、工资保护、物价指数、收入差 别调节等);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险、社会救济、职工福利等);劳动力市场政策(市场管理、处理劳动争议、集体谈判、 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等);人事政策(政府机关及企事业改革等)。60第四章 统计学知识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二节 数据分析处理技术61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统计的意义 1、统计的含义与特点 统计一词有三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
21、是指利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经济和 自然现象的总体数量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等工作 过程的总称。 统计学是指根据统计的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和论述 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统计数字资料的理论和方法 的一门学科。 2、统计在社会经济工作中的职能和作用62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统计的工作过程 1、统计的认识过程 2、统计的工作过程63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三、统计数据的搜集 1、调查方案的设计 明确调查目的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制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选择调查方式和方法 规定调查的时间标准和空间标准 全盘制定组织计划64调查目的的含义和衡量标准确定调查目的就是明确在调查中要解决哪些问
22、题,通过调查要取得什么样的资料,取得这些资料有什么用途等问题。衡量一个调查方案是否科学的标准,主要就是看方案的设计是否体现调查目的的要求,是否符合客观实际。65调查问卷和调查表调查项目一般采用调查问卷或调查表的形式。调查问卷是将调查项目已答卷形式提出,由被调查者自愿填选答案的调查表。调查表示将调查项目按一定的结构和顺序排列制成的表格。他一般由表头、表体和表脚三部分组成。表头是指调查表的名称,表体是指调查的具体内容,表脚包括调查者或填表人的签名和调查日期等.66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三、统计数据的搜集 2、搜集资料的方式和方法 统计调查的方式: 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统计报
23、表制度 搜集资料的方法 初级资料搜集的方法:访问法、观察法、报告法等 次级资料的搜集方法:文案调查67抽样调查及其优点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来进行观察,并根据其观察结果,从数量上推断总体指标。抽样调查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资料的时效性,又能推断出比较准确的全面资料,还因其原理和方法以数学理论为依据,故有较高的科学性,因而这种调查方法在产品质量检验和产品质量控制以及市场调查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68典型调查及其优点典型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出个别或少数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的周密的调查研究。在统计活动中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一般说来主要不在于取得
24、社会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统计数字有关的生动的具体情况,给予社会现象数量有关的社会条件及其相互联系,以便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69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四、数据的整理 数据资料的整理就是运用科学方法,对调查所得的各 种原始资料进行审核、检验和初步加工综合,使之系 统化和条理化,从而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 象总体情况的工作过程。 1、统计数据的审核 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及时性、完整性、正确性 正确性审核又叫真实性审核,它主要是看数据资料的 口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是否符合要求。 正确性审核的主要方法有:逻辑审核、计算审核70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四、
25、数据的整理 2、数据资料的分组与汇总 3、汇编、制表和制图 汇编技术 制表和制图 制表:表格比文字表达更清晰、更简明,便于显示数 字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 制图:图示法能使复杂的调查信息数据简单化、通俗 化、形象化,因此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 具体等特点,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具有 较强说服力和吸引力。71第二节 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一、数据处理的概念和内容 1、统计数据处理的概念 统计数据处理是指使用计算机对常规的统计报表、专 项统计调查表和其他统计资料等载体上的数据进行录 入(读入)、审核编辑、汇总、制表、打印和计算等 操作的过程。 2、数据的表现形式和统计数据文件72第二
26、节 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二、数据分析处理技术 1、数据处理设计 数据处理设计的内容: 数据的信息标准化 准备机器载体并进行检查 数据处理所用算法、软件的设计与选择 整个数据处理设计要考虑延续性,要有利于调查资料 数据库的管理。73第二节 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二、数据分析处理技术 2、信息标准化及数据质量控制 信息标准化 数据处理功能划分和模块设计的标准化 输出和输入设计的标准化 编码设计 编码设计的原则:标准编码、被调查单位的编 码、指标和分组标志编码 数据质量控制 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防止被调查单位错录、平衡 检测法、预值控制。74第二节 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二、数据分析处理技术 3、数据录入 4、数据
27、汇总制表75第五章 计算机知识第一节 计算机安全使用常识第二节 操作系统第三节 办公软件76第一节 计算机安全使用常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是指应当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计算机安全的范围主要包括: 硬件安全、软件安全、数据安全及运行安全等。主要措施有: 非技术性措施法律法规等。 技术性措施安全保密、病毒的检测与防治等。77第一节 计算机安全使用常识一、电脑病毒及其特点计算机病毒实质上是一种人为蓄意制造的、以破坏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为目的的程序。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寄生性、传染性、
28、潜伏性、破坏性。78第一节 计算机安全使用常识二、电脑病毒的种类按传染方式分为: 引导型病毒、系统型病毒、应用程序型病毒。按表现性质分为:良性病毒、恶性病毒。 恶性病毒就是指人为地恶意破坏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的数据和硬件的一种计算机病毒。其破坏力和危害极大。如:删除文件、格式化硬盘、攻击bios等。三、病毒感染的检测和清除 计算机病毒的一般检测方法有:人工检测、自动检测79第二节 操作系统一、windows98基本操作 1、 windows98桌面与窗口的组成和操作 2、开始菜单 3、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4、磁盘管理 5、管理应用程序 6、附件组中的应用程序二、 windows2000简介80
29、第三节 办公软件一、office2000概述二、word2000基本操作三、excel2000应用基础四、数据计算五、工作表的格式编排和数据处理81第六章 写作知识第一节 语言知识第二节 实用文体知识第三节 写作基本规律82第一节 语言知识一、文字 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八种字体演变。 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就是删繁就简、简略笔画、规范字形的过程。二、词汇83第一节 语言知识三、句子 1、句子的分类 按照句子的语气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一般称之为句类。 按照句子的结构和格局可以分为单局、复句。单句又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等,一般称为句型。84第一节 语言知识三、句子 2、单句 主谓句、非主谓句、叹词句、变式句、省略句、 双宾句、连谓句、把字句、被字句。 3、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分句间有一定 的联系和各种关系,这些联系和关系是通过语序或 关联词语两种语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学校维修合同书
- 2024年度网站域名合作契约
- 新建住宅购买合同样本
- 药品销售代理合同范例
- 高中生宿舍管理规定范本
- 建筑机械租赁合同简易格式
- 2024年资产抵债协议书
- 房屋房基流转协议书-合同范本
- 制造企业员工合同样本
- 产品加工合同典范
- 第16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 机器学习 课件 第10、11章 人工神经网络、强化学习
- 北京市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书籍小兵张嘎课件
- 氢气中卤化物、甲酸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编制说明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机械制图》一平台在线形考(形成性任务四)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2024年黑龙江哈尔滨市通河县所属事业单位招聘74人(第二批)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私募基金管理人-廉洁从业管理准则
- 房地产估价机构内部管理制度
- 艺术哲学:美是如何诞生的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