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丽水农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_第1页
2011年丽水农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_第2页
2011年丽水农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_第3页
2011年丽水农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_第4页
2011年丽水农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年丽水市农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丽水调查队兰际明2011年,我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继续实施农民增收六大目标(6+1)工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09元,比上年增加1272元,增长1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5%,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3.23:1缩小到3.00:1,城乡收入差距连续四年缩小。一、农村居民收入主要特点(一)增幅持续居全省首位。今年我市农民收入名义增长19.5%,是全省增长速度最快的市,连续三年增幅居全省首位,名义增长速度和增加额双创撤地建市以来新高。九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全部达到18.8%以上,

2、均高于全省(15.6%)和全国(17.9%)的增长速度。 表1:2011年分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单位2011年2010年同比+_%全市元7809 6537 19.5 莲都区元9551 8032 18.9 青田县元8063 6722 19.9 缙云县元7995 6678 19.7 遂昌县元7962 6659 19.6 松阳县元7255 6064 19.6 云和县元7570 6370 18.8 庆元县元7143 6012 18.8 景宁县元7412 6202 19.5 龙泉市元8025 6704 19.7 (二)工资性收入是增收的主要增长点。2011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3353元

3、,比上年增加658元,增长24.4%,拉动纯收入增长10.1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比重越来越大,由2005年的35.0%上升到42.9%,是今年农村居民增收的最主要增长点。(见表2)。 表2 2011年农村居民纯收入构成比重(%)2011年2005年合 计1001001、工资性收入42.935.02、家庭经营收入45.050.83、非经营性收入12.114.2(三)第一产业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2011年农村居民来自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人均2810元,比上年增加397元,增长16.4%,拉动纯收入增长6.1个百分点,从全年的农民纯收入结构看,第一产业收入占比36.0%,虽然较往年有所减少

4、,但仍然是我市农村居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四)非经营性收入继续增长。2011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非经营性收入944元,比上年增加131元,增长16.1%,拉动纯收入增长2个百分点,其中,财产性收入人均243元,比上年增加24元,增长11.2%;转移性纯收入人均701元,比上年增加107元,增长18.1%, (五)低收入农户比重下降明显。2011年,农村居民总体收入增长较快,低收入家庭比重下降,高收入家庭比重上升,人口的众数由低收入组向高收入组移动。其中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比重由2008年的17.8%下降到5.9%;人均纯收入2500-5000元的家庭比重由2008年的38

5、.4%下降到20.7%。二、促进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三农”投入明显加大。2011年以来,我市把增加要素投入作为推动“三农”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按照“三个重点、三个确保”的要求,切实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力度,抓住难得发展机遇,确保资金落实,各级财政投入涉农资金74.1亿元,全市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三农”增长达到26.21%。(二)农业生产得到稳步发展。2011年,全市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同时农业生产自然灾害较少,农产品价格上涨明显,农业生

6、产实现增产增收,农业生产增长速度创多年来新高。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种植业产值72.82亿元,增长12.1%;林业产值17.34亿元,增长14.5%;牧业产值18.02亿元,增长28.2%;渔业产值2.15亿元,增长5.0%。(三)深入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我市以农村“两创”实用人才为重点,创新培训方式、拓展培训内涵、提升专业水平,推进农民培训从数量型、普及型向质量型、提高型转变。创建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实训基地,进一步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培训实效。全面完成农村实用人才统计调查和数据库建设任务,制定农村实用人才管理办法,建立农村实

7、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开展“十杰百优”农村实用人才评选等活动,全市组织培训农村“两创”实用人才1.36万人,完成农村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2781人,激励广大农村群众创新创业、共同发展。调查显示,2011年我市农村居民在本乡镇地域内劳动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553元,增长24.0%,本乡镇以外从业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人均654元,增长51.5%,说明人才培训效果日益显现,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四)拓宽渠道,加快农村新型产业培育。编制了丽水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2011-2015),出台了丽水市农家乐管理办法,评选并编印丽水农家乐百菜谱,按照 “月月有活动 ,季季都精彩”的工作要求,围绕“春暖”、“夏

8、凉”、“秋实”、“冬闲”四季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农事参与、风俗体验和节庆主题活动,进一步打响了“生态丽水、快乐农家”的品牌。2011年,全市农家乐接待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32 %,直接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83%。着力推进来料加工重点专业村(基地)建设,重点推进边远山区、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移民安置点、下山脱贫点等区域的来料加工发展,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带动更多的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2011年新发展来料加工专业村51个,加工费达到8.6亿元。(五)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开发的力度。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浙委201129号文件精神的责任分工方案的通知,进一步强化了相关部门的职能扶贫责任。认真规划,

9、狠抓落实,扎实推进省特扶项目实施,6个省特扶县(市)开工建设项目181个,其中完成建设107个,完成投资31.17亿元,完成三年规划投资目标的36.89%。进一步创新帮扶形式,完善健全结对帮扶机制。扩大扶贫互助基金会建设试点,发挥好扶贫小额贷款的作用,提高村集体和农户自身发展能力。探索建立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化“六个双百”和“一户一策一干部”活动,进一步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帮困,共同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继续推进“农民异地转移工程”,加快偏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水库库区群众异地转移步伐,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2011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取得了19.5%的快速增长,增速持续居全省首位,对丽水来说实属不易。但应该看到,由于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我市农民收入水平一直处于全省的末位,绝对值与全省的差距仍然很大,不是短时期可以赶上的。即使是和倒数第二的衢州市相比, 绝对值今年相差1826元(去年相差1733元),差距依然在扩大,因此,今后一段时期,要赶上和超过衢州水平,难度相当大,丽水农民增收依然任重而道远。 附表:2011年全省各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2011年全年纯收入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