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_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_第1页
第4章_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_第2页
第4章_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_第3页
第4章_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_第4页
第4章_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第四章第四章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第四章第四章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l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l第二节 行为学习的理论l第三节 认知理论l第四节 人本主义理论l第五节 心理生物学理论l第六节 其他有关理论各有道理,各有道理,侧重点不同侧重点不同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精神分析学说(psychoanalysispsychoanalysis)又称心理)又称心理动力理论,弗洛伊德在动力理论,弗洛伊德在1919世纪世纪末创立。末创立。 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流派之一。Freud S,18561939(一)潜意识理

2、论(一)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最重要的发现就是潜意识。弗洛伊德最重要的发现就是潜意识。 心心理理活活动动三三个个层层次次 意识意识前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潜意识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的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的部分是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是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包括本能冲动、痛苦经历。是动,包括本能冲动、痛苦经历。是整个心理活动中最具动力性的部分整个心理活动中最具动力性的部分是指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以意是指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以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缓冲地带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缓冲地带“深层无意识” “动力无意识”“被压抑的无意识”(二)人格

3、结构理论(二)人格结构理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l1本我本我(id,伊的,原我),伊的,原我) l存在于潜意识,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生物性存在于潜意识,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生物性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l性本能性本能也称为力必多(也称为力必多(libido,意指欲力或性力)对人,意指欲力或性力)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全部能量的目的格发展尤为重要。全部能量的目的追求快乐。追求快乐。l2自我自我(ego)l婴儿期由本我产生,与外部世界交往的通道,是人格婴儿期由本我产生,与外部世界交往的通道,是人格中

4、最重要部分,一部分是意识的,一部分处于潜意识。中最重要部分,一部分是意识的,一部分处于潜意识。自我的适应体现着心理健康的水平,标志人格成熟的自我的适应体现着心理健康的水平,标志人格成熟的水平。水平。l3超我超我(superego)l类似于良心与道德,具有良知、理性等含义,大部分类似于良心与道德,具有良知、理性等含义,大部分属于意识的属于意识的心理活动水平与人格结构的关系心理活动水平与人格结构的关系(心理)(社会)快乐原则至善原则现实原则各种欲望和冲动(生理)人格是在企图满足本我欲望和争取符合超我标准间相互作人格是在企图满足本我欲望和争取符合超我标准间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用中发展和形成的。“

5、自我自我”在在“本我本我”和和“超我超我”中间起协调作用,保持平中间起协调作用,保持平衡。衡。 “ “自我自我” ” 无法调节时,会产生各种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无法调节时,会产生各种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三三)性心理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阶段:性心理发展阶段:1.口欲期(约至口欲期(约至1岁)岁)2.肛欲期(约肛欲期(约2岁岁4岁)岁)3.性器期(约性器期(约4岁岁6岁)岁)4.潜伏期(约潜伏期(约6岁岁10岁)岁)5.生殖期(约生殖期(约10岁岁20岁)岁)1.口欲期口欲期 口腔构成了满足欲望以及进行交流的最重要身口腔构成了满足欲望以及进行交流的最重要身体部位。体部位。 母亲通过喂

6、奶等躯体接触和情感交流,建立起母亲通过喂奶等躯体接触和情感交流,建立起安全的母子关系,形成信赖感、安全感。只有在经安全的母子关系,形成信赖感、安全感。只有在经历了与母亲间固定的、安全的紧密相连的体验,个历了与母亲间固定的、安全的紧密相连的体验,个体化过程才能顺利发展。体化过程才能顺利发展。 2.肛欲期肛欲期 肛门成为快感集中区。同时,肛门和膀胱括约肛门成为快感集中区。同时,肛门和膀胱括约肌的使用也是对权利和意愿的一种躯体表达方式。肌的使用也是对权利和意愿的一种躯体表达方式。父母定时、定点大小便的习惯,孩子则根据快感需父母定时、定点大小便的习惯,孩子则根据快感需求决定,是保留还是排泄。此期,婴儿

7、通过与父母求决定,是保留还是排泄。此期,婴儿通过与父母的斗争,发展了灵活性、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斗争,发展了灵活性、独立性和自主性。 肛欲期留下问题的人,在成年时表现的人格特肛欲期留下问题的人,在成年时表现的人格特点是:洁癖、刻板、施虐和受虐、过分注意细节、点是:洁癖、刻板、施虐和受虐、过分注意细节、嗜好收集和储藏、强迫、权利欲强等。嗜好收集和储藏、强迫、权利欲强等。 3.性器期性器期(性蕾期)(性蕾期) 儿童开始表现出对生殖器刺激的兴趣。男孩会儿童开始表现出对生殖器刺激的兴趣。男孩会幻想父亲要阉割他,产生阉割焦虑;女孩则潜意识幻想父亲要阉割他,产生阉割焦虑;女孩则潜意识地感觉到来自母亲的焦虑和

8、威胁,为了解决这种冲地感觉到来自母亲的焦虑和威胁,为了解决这种冲突,男女儿童只好认同父亲和母亲,将父母形象内突,男女儿童只好认同父亲和母亲,将父母形象内化发展出成熟的超我,并在心理上进入潜伏期阶段。化发展出成熟的超我,并在心理上进入潜伏期阶段。 恋母情结恋母情结,也叫,也叫“俄底普斯情结俄底普斯情结”(恋母和弑父都恋母和弑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在一场比赛中失手杀死了父是俄狄浦斯,他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在一场比赛中失手杀死了父亲,又娶了自己的母亲,后来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亲,又娶了自己的母亲,后来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刺瞎了双眼,流放了自己。心理学用来比喻有恋母情结

9、的人,有刺瞎了双眼,流放了自己。心理学用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恋父情结恋父情结,也叫,也叫“伊莱克拉情结伊莱克拉情结”。(。(相传古希腊相传古希腊神话,爱烈屈拉公主因母亲与其情人谋杀了她的父亲,故决心替神话,爱烈屈拉公主因母亲与其情人谋杀了她的父亲,故决心替父报仇与其兄弟最后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弗洛伊德借此来说明儿父报仇与其兄弟最后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弗洛伊德借此来说明儿童性心理的特征。认为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潜意识中

10、有一童性心理的特征。认为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潜意识中有一种取代母亲位置的愿望。特别是到了性器期发现自己没有男性生种取代母亲位置的愿望。特别是到了性器期发现自己没有男性生殖器,故埋怨并妒忌母亲占有父亲的爱。殖器,故埋怨并妒忌母亲占有父亲的爱。)4.潜伏期潜伏期 儿童的性心理活动进入一段安静的时期。儿童儿童的性心理活动进入一段安静的时期。儿童对动物、运动、自然界的好奇心和学校的学习、对动物、运动、自然界的好奇心和学校的学习、同伴的交往等活动日益增加。同伴的交往等活动日益增加。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时期的基本经历、未解决的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时期的基本经历、未解决的冲突和精神创伤,在成年期重新活跃起

11、来,对神冲突和精神创伤,在成年期重新活跃起来,对神经症、心身疾病甚至精神病发生有重要致病作用。经症、心身疾病甚至精神病发生有重要致病作用。 人的心理疾病,大部分是岁前自我意识没得人的心理疾病,大部分是岁前自我意识没得到健康发展留下的隐患。到健康发展留下的隐患。5.生殖期生殖期 此期躯体和性发育成熟,与家庭客体产生心理此期躯体和性发育成熟,与家庭客体产生心理社会性分离,建立家庭外的亲密客体关系,个性已社会性分离,建立家庭外的亲密客体关系,个性已初步形成,认知功能继续得以发展,这些心理功能初步形成,认知功能继续得以发展,这些心理功能与文化和社会价值观进行同化和适应。与文化和社会价值观进行同化和适应

12、。(四四)防御机制理论防御机制理论 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为了对抗来自本能的冲是自我为了对抗来自本能的冲动及其所诱发的焦虑,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突动及其所诱发的焦虑,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突困扰,而形成的一些无意识的、自动起作用的心困扰,而形成的一些无意识的、自动起作用的心理手段。理手段。1.压抑压抑2.反向作用反向作用3.置换作用置换作用4.退行退行5.投射投射6.升华升华1.压抑压抑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每当自我受到来自本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每当自我受到来自本我的冲动的威胁时,就通过压抑这些冲动来保护自己,我的冲动的威胁时,就通过压抑这些冲动来保护自己,即它强迫某些具有威胁的情感(如性

13、心理活动)进入即它强迫某些具有威胁的情感(如性心理活动)进入潜意识。潜意识。2.反向作用反向作用通过采用某种与它本来面目完全相反的伪通过采用某种与它本来面目完全相反的伪装。装。 如一个怨恨自己母亲的女孩因社会要求儿女必须爱如一个怨恨自己母亲的女孩因社会要求儿女必须爱双亲,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为了避免焦虑,这个女双亲,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为了避免焦虑,这个女孩就会表现出相反的冲动孩就会表现出相反的冲动爱。但是她对母亲的爱爱。但是她对母亲的爱是不真实的。这种爱往往很做作,很夸张和过分。是不真实的。这种爱往往很做作,很夸张和过分。3.置换作用置换作用 是指将不能接受的欲望转移到其他各种各样的人和物是

14、指将不能接受的欲望转移到其他各种各样的人和物上,从而使原始冲动伪装或隐藏起来。上,从而使原始冲动伪装或隐藏起来。 例如,一个对室友生气的女子会将她的愤怒转移到她的例如,一个对室友生气的女子会将她的愤怒转移到她的雇员、猫或玩具上。她对她的室友仍然很友好,但与反向雇员、猫或玩具上。她对她的室友仍然很友好,但与反向作用不同的是这种友好并不夸张也不过分。作用不同的是这种友好并不夸张也不过分。4.退行退行 力比多在通过某个发展阶段之后,如果遇到紧张和焦力比多在通过某个发展阶段之后,如果遇到紧张和焦虑,还可能恢复到早先的阶段。虑,还可能恢复到早先的阶段。 5.投射投射 当一种内部的、本能的冲动太令人焦虑时

15、,自我可能当一种内部的、本能的冲动太令人焦虑时,自我可能把这种冲动归之于某个外部对象,用这种方式摆脱焦虑。把这种冲动归之于某个外部对象,用这种方式摆脱焦虑。 投射的本质是在别人身上看到实际上存在于自己心理上投射的本质是在别人身上看到实际上存在于自己心理上那些不能接受的情感或念头。那些不能接受的情感或念头。6.升华升华 是一种以文化的或社会的目的代替对性爱的生殖目的是一种以文化的或社会的目的代替对性爱的生殖目的的压抑。的压抑。 升华是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的防御机制。升华的目的升华是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的防御机制。升华的目的最明显地表现在诸如艺术、音乐和文学等创造性文化造诣最明显地表现在诸如艺术、

16、音乐和文学等创造性文化造诣上。上。(五五)心理病理学理论心理病理学理论 精神分析认为潜意识里的冲突是导致神经症性精神分析认为潜意识里的冲突是导致神经症性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潜意识冲突主要指童年时形成的,没有得到解潜意识冲突主要指童年时形成的,没有得到解决的冲突。决的冲突。 当本能的冲动不得不以伪装的和歪曲的形式当本能的冲动不得不以伪装的和歪曲的形式释放时,就是以神经症的症状形式表现出来释放时,就是以神经症的症状形式表现出来“躯体性语言躯体性语言”。 精神分析理论评述精神分析理论评述 1.开辟了无意识的研究领域开辟了无意识的研究领域2.开辟了新的心理学的学科领域开辟了新的心

17、理学的学科领域3.对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主要的批评:主要的批评: 首先,该理论过分强调性本能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首先,该理论过分强调性本能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性本能的满足与否直接影响着人格的发展。他认为性本能的满足与否直接影响着人格的发展。 其次,弗洛伊德提出人格发展理论的依据主要来自其次,弗洛伊德提出人格发展理论的依据主要来自他个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很难重复验证。他个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很难重复验证。第二节第二节 行为学习理论行为学习理论l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史上的第二思潮心理学史上的第二思潮l研究重点是易于观察的

18、研究重点是易于观察的外显行为外显行为而非主观的而非主观的深层心理活动深层心理活动。l开创者:美国心理家华生(开创者:美国心理家华生(Watson)主要理论内容主要理论内容对人的行为的理解要点:对人的行为的理解要点:行为就是人们所说和所做的;行为就是人们所说和所做的;行为具有一种以上的测量尺度;行为具有一种以上的测量尺度;行为可以观察和记录;行为可以观察和记录;行为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行为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行为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行为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 理论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理论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19、共同点共同点学习华生(华生(J.B.Watson,18781958,美国人)美国人)l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1912l标志:标志: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l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人格: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人格: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华生华生l “ “给我一打健康的和天资完善的婴儿,并在给我一打健康的和天资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可保证: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可保证:任意挑选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任意挑选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的祖先的

20、种族如何,我都可以能力、天资和他们的祖先的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强盗。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强盗。”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行为主义行为主义l旧行为主义代表:华生旧行为主义代表:华生l新行为主义代表:认知因素和社会因素新行为主义代表:认知因素和社会因素斯金纳斯金纳NO.1出名之处:出名之处:“斯金纳箱斯金纳箱” “高度勤奋高度勤奋”斯金纳(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美国人)美国人) “我相信,我的生命既没我相信,我的生命既没有显示弗洛伊

21、德式的人格有显示弗洛伊德式的人格类型,也不具有荣格的原类型,也不具有荣格的原型模式,也没有按艾里克型模式,也没有按艾里克森说的发展顺序成长。森说的发展顺序成长。”斯金纳斯金纳坚信环境的力量在人行为中的作用坚信环境的力量在人行为中的作用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l巴甫洛夫(巴甫洛夫(Pavlov)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l斯金纳(斯金纳(Skinner)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l班杜拉(班杜拉(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内容:实验、概念、相应的治疗方法内容:实验、概念、相应的治疗方法观点:行为通过学习获得或消除(1)食物(US)唾液分泌(UR) 非条件反射(3)

22、铃声(CS)唾液分泌(CR) 条件反射(2)食物(US) 铃声(CS)唾液分泌 强化强化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三个阶段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三个阶段经典条件反射特征经典条件反射特征获得;消退;恢复;泛化。获得;消退;恢复;泛化。以上以上4种特征在行为疗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种特征在行为疗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结论结论l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斯金纳认为虽然人类学习行为的性质比发生的。斯金纳认为虽然人类学习行为的性质比动物复杂得多,但也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操动物复杂得多,但也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操

23、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强化刺激既不与反应同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强化刺激既不与反应同时发生,也不先于反应,而是随着反应发生。有时发生,也不先于反应,而是随着反应发生。有机体必须先作出所希望的反应,然后得到机体必须先作出所希望的反应,然后得到“报报酬酬”,即强化刺激,使这种反应得到强化。,即强化刺激,使这种反应得到强化。l斯金纳认为一些精神疾病和病态行为都是通过操斯金纳认为一些精神疾病和病态行为都是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获得的。作性条件作用获得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l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另一种学习形式,称作观察学习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另一种学习形式,称作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的获

24、得不是通过或模仿学习。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的获得不是通过条件作用的途径进行的。条件作用的途径进行的。l宣称模仿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主要途径。宣称模仿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主要途径。l观察学习四个具体过程:观察学习四个具体过程:l1.注意过程,注意过程,集中观察所要模仿的行为示范,是基础;集中观察所要模仿的行为示范,是基础;l2.保持过程,保持过程,把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并储存在记忆中的把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并储存在记忆中的活动;活动;l3.运动再现过程,运动再现过程,通过自己的运用结合再现被模仿的行为;通过自己的运用结合再现被模仿的行为;l4.动机确立过程,动机确立过程,多数有目的的模仿行为都需某种

25、动机力量多数有目的的模仿行为都需某种动机力量的支持。观察、记忆和重现,如果没有动机推动和支持,都有的支持。观察、记忆和重现,如果没有动机推动和支持,都有可能不发生。可能不发生。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与应用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与应用l观点:人的正常或病态行为都可以通过观点:人的正常或病态行为都可以通过 学习而获得和形成。学习而获得和形成。l行为治疗方法:行为治疗方法:l暴露疗法或冲击疗法,厌恶疗法暴露疗法或冲击疗法,厌恶疗法 阳性强化法,示范法阳性强化法,示范法l目的:矫正病态行为目的:矫正病态行为如恐惧症如恐惧症第三节 认知理论一、主要理论内容一、主要理论内容 心理学中凡是侧重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学派

26、心理学中凡是侧重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学派都称之为认知心理学派。都称之为认知心理学派。 主要是对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主要是对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认知认知行为情感艾里斯合理情绪理论艾里斯合理情绪理论lABCABC理论理论 ABC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理论理论是合理情绪理论RETRET的核心。的核心。lEllisEllis借助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的一句借助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的一句名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名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人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扰。事物的看法所困扰。”换个角度看问题,从换个角度看问题,从不合理到合理不合理到合理艾里

27、斯艾里斯ABC理论理论ABC理论理论lA(activating event):唤起事件或情境):唤起事件或情境lB(private belief):个人的信念):个人的信念(认知和评价认知和评价)lC(emotional consequence):情绪的后果情绪的后果ABC的关系的关系1.A不是不是C的直接原因;的直接原因;2.B不合理的信念不合理的信念导致情绪困扰和神经症;导致情绪困扰和神经症;3.治疗核心治疗核心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来改变、控制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来改变、控制情绪及行为结果。情绪及行为结果。A中介因素:中介因素:B直接引起了直接引起了C一般认为一般认为:A直接引起了直接

28、引起了CBC不合理信念的特征不合理信念的特征1.绝对化要求绝对化要求l“必须必须”,“应当应当”2.过分概括化过分概括化l对自己或他人的以偏概全对自己或他人的以偏概全3.糟糕至极糟糕至极l一件不好的事易导致灾难性想法一件不好的事易导致灾难性想法结果:易产生结果:易产生情绪困扰情绪困扰适用对象:受教育程度较高,领悟能力较强的正常人适用对象:受教育程度较高,领悟能力较强的正常人Ellis的ABCDE理论 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与不合理信念置辩(咨询师指导与干预)与不合理信念置辩(咨询师指导与干预)effect,指治疗或咨询效,指治疗或咨询效果果范例:改变认知范例:

29、改变认知l一个失恋者的心理治疗过程一个失恋者的心理治疗过程(以下(以下A A代表医生,代表医生,B B代表失恋者)代表失恋者)A A:你很爱你的女朋友吗:你很爱你的女朋友吗:B B:是的。:是的。A A:她也很爱你吗:她也很爱你吗:B B:不象我爱她那么深,不过以前还勉强过得去。:不象我爱她那么深,不过以前还勉强过得去。A A:她要离开你,你为什么很苦恼甚至恨她呢?:她要离开你,你为什么很苦恼甚至恨她呢?B B:因为我那么爱她,可她一点情义都不讲,太没良心了。:因为我那么爱她,可她一点情义都不讲,太没良心了。A A:在认识她之前,有别的女孩喜欢你吗?:在认识她之前,有别的女孩喜欢你吗?B B:

30、有。不止一个。:有。不止一个。A A:为什么没有与她们其中一位建立恋爱关系?:为什么没有与她们其中一位建立恋爱关系?B B:因为我不喜欢她们。感情是复杂的,我不能勉强自己。:因为我不喜欢她们。感情是复杂的,我不能勉强自己。A:这是不是说你有选择的权力?:这是不是说你有选择的权力?B:是的。:是的。A: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吗?: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吗?B:应该都有。:应该都有。A:包括你的女朋友吗?:包括你的女朋友吗?B:当然包括。:当然包括。A:那为什么她行使这个权力,你又很恨她呢?:那为什么她行使这个权力,你又很恨她呢?B:因为她忘恩负义。:因为她忘恩负义。A:她的做法与你拒绝喜欢你的女孩子

31、,有本质的区别吗?她的做法与你拒绝喜欢你的女孩子,有本质的区别吗?B B:没有。:没有。A A:那为什么你能做而她就不能做呢?:那为什么你能做而她就不能做呢?B B:(答不上来)(答不上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失恋,女友离开自己和别人好。:失恋,女友离开自己和别人好。B:我那么爱她,可是她却不再爱我,做出这样的:我那么爱她,可是她却不再爱我,做出这样的 事,真是太不公平了,太让我伤心了。事,真是太不公平了,太让我伤心了。C:伤心、抑郁、恨:伤心、抑郁、恨D:“我有理由要求她必须爱我?难道仅仅是因为我有理由要求她必须爱我?难道仅仅是因为 我爱过她?我爱过她?”E:“感情上

32、始终如一是值得赞赏的,但人的感情感情上始终如一是值得赞赏的,但人的感情也也 会变化,不能要求事情必须按自己的希望的那会变化,不能要求事情必须按自己的希望的那样样 始终不变地发展下去。始终不变地发展下去。”第四节 人本主义理论一、主要理论内容一、主要理论内容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20世纪中期美国兴起的世纪中期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被认为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一种心理学流派,被认为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第一精神分析、第二行为主义)。(第一精神分析、第二行为主义)。 自我实现论自我实现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 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和罗杰斯等是主要代表人物。等是

33、主要代表人物。 来访者中心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马斯洛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是人的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是人的需要需要。他把。他把人的需要称为人的需要称为“似本能似本能” ” ,需要有先天的遗传基础,但,需要有先天的遗传基础,但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取决于后天的环境。 Maslow A. 生理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安全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生理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匮匮乏乏性性需需要要成成长长性性需需要要需需要要 马斯洛认为,长期处于基本需要缺失状态中的人会产生心理疾病,而缺失性需要的满足则可以避免疾病。 马斯洛的心理治疗的基本观点是,满足基本需要对成功的治疗或减轻神经症具有首要的作用。 罗杰斯的主要理论 卡尔卡尔兰塞姆兰塞姆罗杰斯(罗杰斯(1902-1987)人本主义心)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和发起者、心理治疗家,被心理学理学的理论家和发起者、心理治疗家,被心理学史学家誉为史学家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罗杰斯强调人的主观性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罗杰斯强调人的主观性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要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