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介语石化现象与母语负迁移的关联性_第1页
浅析中介语石化现象与母语负迁移的关联性_第2页
浅析中介语石化现象与母语负迁移的关联性_第3页
浅析中介语石化现象与母语负迁移的关联性_第4页
浅析中介语石化现象与母语负迁移的关联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中介语石化现象与母语负迁移的关联性摘要:中介语的石化是二语习得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母语负迁移是中介语石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从母语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四个层面对中介语石化的负迁移影响的探究、分析,对于二语学习者避免或减少母语负迁移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影响,提高二语的习得能力有重要启示。论文关键词:中介语,石化现象,母语负迁移,关联性分析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二语习得理论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最早是由语言学家Selinker(1969)在题为Language Transfer的论文中提出来的,后来Selinker(1972)又在题为Interlanguage的论文

2、中将中介语定义为第二语言学内在的独特的语言系统,此语言系统既不是第一语言,又不是目的语,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并随着语言输入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向目的语靠拢的语言。在实际的二语学习中,绝大多数语言学习者因为受到母语的干扰,即使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学习,二语水平也无法达到目的语这个最终目标,这就形成了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本文简介了中介语的发展、石化现象及母语负迁移,重点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对母语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层面来探究、分析了中介语石化现象与母语负迁移的关联性,以此来引起二语学习者对中介语石化现象受到母语负迁移影响的足够重视,从而达到避免或减少母语负迁移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影响的目的。二、中介

3、语的发展及石化现象:2.1中介语的发展:Brown(1986)把二语学习者中介语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随意性错误阶段(random errors),在此阶段中,二语学习者只能模糊地感觉到目的语有一种特殊的系统知识需要学会,但自身却缺乏这种知识,学习者在目的语输出时大部分时间是错误的,比如同一个学习者在较短时间内会说出 “Mary will dances.” “Mary will dancing.”等错误的句子。2)中介语突出阶段(emergent state of interlanguage),在此阶段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逐渐趋向前后一致,并已经开始辨识系统并内化某些规则。但是在此阶段,当学

4、习者的错误被指出时,他却没有能力及时去改正。3)系统形成阶段(systematic stage),在此阶段中,学习者的语言运用有了更多的一致性,但是依旧会出现错误,只要稍加提醒,便能自行更正。4)稳定阶段(stabilization stage),在此阶段中,学习者已经掌握了目的语系统,对语言运用的错误相对较少,语言运用开始流利,能更好的表达意义。即便在语言运用中出现错误也无需他人指出,自己便能更正。例如:Brown对中介语发展的四分法,充分体现了中介语开放性的特征,除了开放性特征,中介语还具有灵活性、系统性以及石化性等多种特征。其中,中介语的石化性特征最让学习者和语言学家们感到困惑。2.2

5、中介语石化现象:“中介语石化现象”这一概念是由Selinker在1972年首次提出的。Selinker在1989年又指出,语言石化是指学习者可以在一种语境中正确使用第二语言形式而不能正确使用于其他语境中的现象,即使学习者能够和目的语充分接触,但这种现象如果持续一段时间(一般25年),就可以视为石化。1996年,Selinker将石化现象定义为:“语言的石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对改变这种固定状态不起作用。石化结构一般以潜在的方式存在,甚至在表面上似乎已经清楚了以后,还是会在过渡语的使用中出现。”依据Seli

6、nker 的观点,石化现象从形式上可分为:个体石化(individual fossilization)和群体石化(group fossilization);从性质上可分为:暂时性石化(temporary fossilization)和永久性石化(permanent fossilization)。产生石化现象的原因很多,Selinker将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纳为五个方面:1)语言迁移;2)对目的语规则的过渡概括化;3)培训迁移;4)学习策略;5)交际策略。而Ellis(1994)认为,语言石化形成的原因的内因方面有:年龄因素(年龄论又被称作“生物论”)、缺乏与目的语社会文化融合的欲望。Ellis

7、还总结了石化现象产生的外因方面:即交际压力、缺乏学习机会、反馈性质(又被称作“相互作用论”)对学习者第二语言使用影响。在影响石化现象的众多因素中,母语负迁移(即母语干扰)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可以从母语对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层面的负迁移影响来探究、分析中介语的石化现象。三、中介语石化现象与母语负迁移的关联性分析:3.1母语负迁移:迁移(transfer)原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学习者将已习得的知识、经验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的过程。根据Rod Ellis(1997)的观点,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已经存在的语言知识影响二语的习得和发展的现象,如果这种迁移来自母语,那就是母语的迁移,母语迁移可分为正迁

8、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两种,如果母语对二语的习得起到帮助、促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反之,如果母语阻碍二语的习得,它就是负迁移(也叫干扰)。母语负迁移是影响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的母语负迁移对二语的习得产生严重的干扰,甚至会把母语中的语言形式错误地运用于目的语,这些母语中的语言形式经过长期地积累,就形成了中介语的石化。3.2 母语负迁移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影响:对中介语石化现象与母语负迁移的关联性分析,可以从母语负迁移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影响入手。母语负迁移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多个层面均有影响,此处主要分析其对以下四个层面的影

9、响。3.2.1 对语音层面的分析:不同的语言有属于自己的语音系统和发音规则,在语音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二语学习者因为受到方言的干扰,导致他们在二语的习得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困难。例如,很多学生分不清“l”和“n”的发音,这使他们很难掌握有“l”和“n”并需发音的单词,如“light”和“night”。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声调。例如,用四种不同的声调来读同一组声音组合wang,就会得到不同的汉字:wng(汪)、wáng(王)、wng(往)、wàng(忘),汉语中声调的不同有区分汉字和其意义的功能。英语是语调语言,有降调、升调、降升调和升降调四种语调类型。不同的句型有不同的语调,除正常的语调之外,还有带各种感情色彩的语调。另外,还有可以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