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带盾构施工总结_第1页
破碎带盾构施工总结_第2页
破碎带盾构施工总结_第3页
破碎带盾构施工总结_第4页
破碎带盾构施工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施工三标 构造破碎带盾构施工总结构造破碎带盾构施工总结 宁夏银川 郭建军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首期工程(鱼珠至象颈岭段)【施工三标】土建工程施工内容为文园站庙头站区间(其中包括:盾构隧道单线全长4218.621米、联络通道4个、14#盾构井及中间风机房),区间起点里程ZDK43+078.161/YDK43+078.161,终点里程ZDK45+259.761/YDK45+259.761,左线短链1.14m,右线短链3.437m。14#联络通道起点里程ZDK44+336.754/YDK44+328.168,终点里程ZDK44+376.754/YDK

2、44+368.168.区间左线长2150.459m,区间右线长2147.022m。14#盾构井文园站区间左线全长1258.593m,盾构掘进起点里程ZDK44+336.754,终点里程ZDK43+078.161;区间右线全长1250.007m,盾构掘进起点里程YDK44+328.168,终点里程YDK43+078.161。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自14#盾构井始发向西掘进,依次下穿广裕仓码头北侧绿化带进入黄埔东路,沿黄埔东路向西下穿双岗BRT车站,在双岗牌坊处右线进入双岗密集民房区,左线沿黄埔东路南侧人行道向西延伸,到达文园站。线路最大埋深21m(1#联络通道处),最小埋深12m(文园站东端)。1

3、.2构造破碎带分布情况14#盾构井文园站盾构区间构造破碎带分布情况主要为:左线里程ZDK44+254.57ZDK44+287.39(33环55环)、ZDK44+53.65ZDK44+203.64(89环189环)及ZDK44+328.0ZDK44+336.54(1环6环)处均为构造破碎带,埋深约17.6m;盾构区间右线里程ZDK44+79.69ZDK44+154.54(116环165环)为构造破碎带。 1.3地质特征14#盾构井文园站盾构区间穿越构造破碎带段的顶部地层主要由<1>人工填土、<5Z-1>可塑性残积土、<5Z-2>硬塑性残积土、<6Z>

4、;全风化混合花岗岩、<7Z>强风化混合花岗岩等组成,地质条件复杂、裂隙水发育良好,且渗透系数高,坡度大,施工难度大。 图1.1 盾构区间左线构造破碎带地质图 图1.2 盾构区间右线构造破碎带地质图根据地质详勘及补堪相关资料显示,构造破碎带区段沿线所揭露地层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特征、风化程度等特征分类如下: <1>人工填土层(Q4(ml)):呈褐黄色、紫红色等,组成物主要为人工堆填的粉质粘土、中粗砂、碎石等,局部含有机质土,顶部0.20.3m为砼路面。<5Z>残积土层(Q(el)):根据母岩性质、残积土的状态和密实程度,划分为两个亚层,其特征分述如下:&

5、lt;5Z-1>混合花岗岩可塑状残积砂质粘性土,呈薄层状或透镜体状分布。土性:褐红色,可塑,粘性一般,由粉粒、粘粒及砂粒组成,韧性及干强度中等,由下伏基岩残积而成。标贯实测击数为820击,平均击数13击;修正后标贯击数为715.2击,平均击数11击,渗透系数为0.21m/d。<5Z-2>混合花岗岩硬塑状残积砂质粘性土,呈薄层状或透镜体状分布。土性:褐黄色、灰黄色,硬塑,粘性一般,由粉粒、粘粒及砂粒组成,韧性及干强度中等,由下伏基岩残积而成。标贯实测击数为1637击,平均击数23.5击;修正后标贯击数为14.330.2击,平均击数19.2击,渗透系数为0.24m/d。<6

6、Z>混合花岗岩全风化带(Pz1):呈褐黄色,岩石风化剧烈,原岩组织结构已基本风化破坏,但尚可辨认,岩芯呈坚硬土柱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局部夹强风化碎块。标贯实测击数为3266击,平均击数43击;修正后标贯击数为29.149.1击,平均击数33.2击,渗透系数为0.05m/d。 <7Z>混合花岗岩强风化带(Pz1):呈褐黄色,岩石风化强烈,原岩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及碎块状,遇水软化崩解。标贯实测击数为55104击,平均击数72.3击;修正后标贯击数为48.976.5击,平均击数57击,渗透系数为0.8m/d。 构造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岩石

7、强度不均且较低、性质差,呈碎石状镶嵌结构或松软状散体结构,围岩不稳定,断裂带钻孔岩心呈半岩半土状,属软弱(岩) 带。 图1.3 构造破碎带芯样图1.4水文条件本区段的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强中风化基岩裂隙水,也主要靠大气降水通过土层的渗流补给,补给多少除与季节的变化有关外,也与基岩的裂隙发育程度及其连通性有关。(1)地下水位 勘察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405.40m,平均埋深为2.4m,标高为4.6320.73m,平均标高为6.4m。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002.50m。场地地下水位同时会随临近珠江潮汐水位涨落而起伏变化。(2)地下水类型本线段位于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沿线地下水类

8、型以及赋存方式有以下几种:第四系孔隙水、构造裂隙水。1.5地面情况描述地面建筑物为广裕仓办公楼南侧5m左右,地面为黄埔东路南侧人行道及快速车道第二车道。1.6构造破碎带地层特征瘦狗岭断裂分布于文园站至庙头站区间,总体走向近东西向,大约在SE90110°之间。该断裂往东进入工作区后被北西向的文冲断裂右旋错移,在远离设计线路南侧双岗村出现与文冲断裂斜截,然后向东延伸至文船东路后被次一级北东向断裂所错断,左旋往北约100米后继续往东,在YCK44+100、ZCK44+175与文园至庙头区间线路小角度斜交后远离线路近平行黄埔东路往东(G107)至新塘以东。破碎带中取岩石样单轴抗压强度2.25

9、11.25Mpa,属极软岩至软岩,力学性质差,强度较低,对工程影响大。其特征主要表现如下:a.断层泥遇水易软化,属不良地质现象。b.断裂构造切割破坏使地基岩石完整性受到影响,呈碎石状镶嵌结构或散体状松散结构,结构面结合差,围岩级别为级,胶结不良的破碎带自稳能力差;除影响场地整体稳定性外,还造成破碎带与两侧围岩的工程地质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并可能引起不均匀沉降。c.断裂破碎带的存在增加了储水空隙,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导水通道和富水带。d.由于断裂经过多次构造运动挤压,带内岩体破碎且不均一,局部存在硅化岩,断裂构造因挤压破碎、蚀变以及胶结差、富水强等因素,地基不均匀,则其工程性质差,岩土工程设计参数远

10、低于正常围岩。二、施工准备 考虑到构造破碎带地层强度不均且较低,裂隙发育较好,地下水丰富。盾构机通过后,成型管片易出现渗水漏水情况,为了防止成型隧道地表发生失水沉降、工后沉降及管片渗水等,确保盾构施工“安全、顺利、平稳”通过构造破碎带,专门成立二次补强注浆小组。具体情况如下2.1人员组织 左右线隧道二次补强注浆人员组织如下表所示:名称右线左线白班夜班白班夜班操作手杨勇杰高虎黄宗海王龙龙拌水泥人员杨震赵国帅方克伟史安岗张培冲刘长欣徐小伟徐卫博钻孔及看孔人员王全林徐金伟王学东王迎辉土建工程师林立程魏强梁博朱小敬2.2机械材料配制表:机械材料配置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双液注浆泵SYB-70

11、/4台22水玻璃35Be53水泥P.O42.5T204小型浆液拌和桶0.5m3个25球阀50mm个56三通50mm个21个备用7钻机钻杆HZ15根48注浆软管32根415m9注浆头个510聚氨酯桶5010L/桶11双快水泥包5050kg/包 图2 SYB70/4双液变量注浆泵示意图三、盾构施工工艺3.1做好穿越前准备工作 若盾构推进过程中,长时间的停机将会造成盾构机刀盘前方土体遇水软化崩解,强度、自稳性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地面大量的沉降。为了确保盾构机连续推进,穿越构造破碎带前选择合理位置保压停机,对盾构机及其它设备进行全面检测修理。在确保各项条件允许情况下,对盾尾密封装置进行检查更换,并对可能

12、出现的故障预先做好修理准备,对主要设备零件的备件在施工前配备齐全。为穿越构造破碎带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其中物资保障包括:管片储备与供应,注浆材料粉煤灰、水泥、膨润土、砂子、水玻璃以及钢轨、轨枕等进场及时性与合理储备;设备保障包括:确保盾构设备本身良好状态,施工现场龙门吊、搅拌站、电瓶车、发电机等设备的完好与良好工作状态,电闸箱等供电设施的安全与稳定,以此确保了盾构“安全、顺利、平稳”地穿越构造破碎带。3.2盾构掘进参数在穿越构造破碎带时严格落实盾构施工生产管理制度,经过充分准备,精心施工,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施工现场人员围绕穿越构造破碎带施工展开工作,确保了盾构施工“安

13、全、连续、平稳”地穿越构造破碎带。掘进过程中,合理科学的掘进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面沉降或隆起量,进而保证地面及建筑物安全可控。根据前期总结掘进参数,14#盾构井文园站构造破碎带段:左线里程ZDK44+254.57ZDK44+287.39(33环55环)、ZDK44+53.65ZDK44+203.64(89环189环)及ZDK44+328.0ZDK44+336.54(1环6环)处均为构造破碎带,埋深约17.6m;盾构区间右线里程ZDK44+79.69ZDK44+154.54(116环165环)均为构造破碎带;各项参数初步统计为:推力宜在800t1200t,掘进速度1830mm/min,刀盘转速

14、1.11.5r/min左右,出土量6166m3/环,土仓压力根据地面监测数据控制在0.71.2bar之间,同步注浆量不小于7 m3/环。3.3渣土改良在构造破碎带地层的盾构施工中,渣土改良是保证盾构施工安全、顺利、快速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渣土改良具有较好的土压平衡效果,利于开挖面的稳定从而控制地表沉降;使渣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流动性,切削下来的渣土易于快速进入土仓并顺利排土,可有效防止土渣黏结刀盘而产生泥饼;可有效降低刀盘扭矩,改善土体对刀盘、刀具和螺旋输送机的磨损。在本段构造破碎带地层中,为降低对刀具和螺旋输送机的磨损,采取向刀盘前及螺旋输送机内注入含水量较大的泡沫,注入泡沫剂和水

15、可以冷却刀具,又可以改良渣土,使渣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注入的泡沫量一般为100L-120L/环,发泡率控制在3%左右,每环注入水量为810m3,可视渣土流动性情况进行加水量调整。在泡沫剂作用下,刀盘作用在掌子面上的有效扭矩得以降低,同时可以减少刀具连续工作状态下的磨损量。3.4严格控制出土量按照设计要求,盾构每环掘进长度为1.5m,每环原状土出土为46.46m3,根据前期现场盾构掘进经验以及该段地质实际情况,考虑取1.3倍松散系数,即每环所需运输土方量为60m3。在下穿密集民房区过程中,盾构司机与土建工程师必须做到“每斗必看,每斗必量”,按照每掘进30cm记录一次出土量的原则进行卡控。3.5同

16、步注浆盾构推进中的同步注浆是填充土体与管片圆环间的建筑间隙和减少后期变形的主要手段,也是盾构推进施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浆液压注做到及时、均匀、足量,确保其建筑空隙得以及时和足量的充填,将地表变形和管片偏移控制到最小,并防止管片接缝渗漏水。同步浆液可以迅速、均匀地填充到盾构间隙的各个部位,使施工对土体扰动减少到最小。同步浆液的具体配比如下表:(Kg/m3)浆液配比表水泥(kg)粉煤灰(kg)膨润土(kg)砂(kg)水(kg)外加剂801402413815060710934460470按需要根据试验加入经多次试验确定,按以上配合比进行拌浆,其稠度值为105120,比重为1.89kg/L,初凝时间为

17、4小时左右,符合施工工况需要,此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具体施工中可根据天气原因以及岩土含水量、出土量,对粉煤灰以及膨润土使用量做出合理调整;在特殊情况下,还可考虑添加外加剂。推进单环管片造成的理论建筑空隙为: 1.5p(6.2826.02)/44.05(m3)实际的压注量为每环管片理论建筑空隙的130180,即每推进一环同步注浆量为5.277.29m3。考虑到构造破碎带段裂隙发育良好,建筑空隙取175%则同步注浆量为7m3,全断面硬岩段建筑空隙取159%同步注浆量为6.5m3,泵送出口处的压力一般控制在0.3MPa左右,实际施工压力还应视地面沉降进行调节和控制。在穿越构造破碎带期间,同步注浆系统

18、4组注浆泵、4路注浆管路畅通,一旦发生堵管现象,在最短时间内疏通管道使盾构机恢复掘进。在做到“掘进与注浆同步”情况下,原则构造破碎带段每环注浆量不得小于设计量7m3,根据注浆压力和盾尾密封情况,适当增大注浆量。3.6严格控制管片拼装质量 管片拼装质量直接影响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所以必须控制管片拼装质量: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管片防水材料粘贴,安排专人进行监督与验收;根据盾尾间隙、铰接油缸行程及推进油缸行程合理选择管片类型;管片拼装手必须熟悉各类管片特征,拼装过程中,必须保证管片环向与纵向接缝平整、无错台、无漏水;3.7控制好盾构姿态,确保盾尾间隙均匀盾构推进过程中的同步注浆及二次补浆是控制地面沉降的

19、主要因素,以往的经验显示,盾构推进过程中的盾构姿态不好易造成盾尾处漏浆,地面沉降,因此在盾构下穿建筑物期间,确保盾构推进轴线与设计轴线相吻合,盾尾四周间隙均匀。另外通过加大盾尾油脂压注量来防止浆液通过盾尾流失,同时要采用性能良好的盾尾油脂。3.8保持盾构机测量系统正常工作(备用一台全站仪) 在盾构下穿双岗密集民房区期间,必须保证全站仪随时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VMT状态良好,在盾构掘进过程中,测量系统一旦发生问题必须停机检查,尽快解决故障,及时恢复掘进,严禁“盲推”。四、构造破碎带盾构施工风险及应对措施14#盾构井文园站盾构区间14#盾构井文园站构造破碎带段:左线里程ZDK44+192.57ZD

20、K44+82.0(97环166环)、ZDK44+288.050ZDK44+258.986(33环52环)及ZDK44+328.0ZDK44+336.54(1环6环),盾构区间右线里程ZDK44+79.69ZDK44+154.54(116环165环)均为构造破碎带地层。4.1盾构施工风险构造破碎大埋深在1030m范围内,岩体破碎,原岩的强度大,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最大可达154Mpa,而且强度不均匀,稳定性差。由于构造破碎带地层裂隙发育良好,形成了地下储水空间,同时加之地下水比较丰富。盾构掘进易出现以下风险:a、掘进难度大,刀具磨损严重;b、渣土改良不良,发生喷涌及刀盘结泥饼现象;c、管片已拼装完成

21、成型隧道发生渗水、漏水现象;d、由于裂隙发育良好,同步注浆不密实易发生工后沉降;e、长时间停机掌子面遇水软化崩解,施工风险大;4.2应对措施 为了应对盾构施工在构造破碎带出现的施工风险,主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管理措施通过集团公司“预警平台软件”现场将沉降数据反馈公司技术专家进行分析,对风险进行预测、预判。做好各项预案的交底工作,并在作业前向作业层人员进行施工风险交底和培训。(2)技术措施根据地层埋深及水位高度,提前建立土压动态平衡,参考地质图,在进入构造破碎带前35环建立土压平衡,压力波动控制在0.2bar内。若地质图不准确,则通过渣样分析提前建立土压平衡;穿越上构造破碎带地层前,选择合

22、适位置保压停机,提前对刀盘所有刀具进行量测检查,对磨损超标滚刀进行更换,更换完毕后将滚刀螺栓及保护帽全部进行多次复紧。构造破碎带地层掘进过程中,根据掘进度、掘进速度、刀盘转速、刀盘压力变化波动大小,及时对刀盘刀具磨损程度做出判断。在构造破碎带地层中掘进,为保护盾构机刀具,不宜过于追求施工进度。在此地层掘进必须控制掘进参数,相关参数设置如下;推力控制在1100t1300t,掘进速度2032mm/min,刀盘转速1.5r/min左右。为确保管片均匀受压,推进千斤顶油缸压力每次调整不超过10bar,同时进行合理的管片选型以此保证了盾构机掘进姿态,减少了盾构机蛇形掘进情况发生;从而减少对盾构施工区域土

23、体扰动,避免因扰动地层而造成地面建筑物沉降。当盾构机处在构造破碎带地层换刀,避开在上部地质差、岩石分界线前后5m地段进行带压作业,以此确保了安全顺利地完成刀具检查更换。在构造破碎带地层中,为降低对刀具、螺旋输送机和皮带的磨损,采取向刀盘前及螺旋输送机内注入含水量较大的泡沫,注入泡沫剂和水可以冷却刀具,又可以改良渣土,使渣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注入的泡沫量一般为100L-120L/环,发泡率控制在3%左右,每环注入水量为810m3,可视渣土情况进行注水量调整。在泡沫剂作用下,刀盘作用在掌子面上的有效扭矩得以降低,同时可以减少刀具连续工作状态下的磨损量。 严格控制出土量,结合地面沉降监测双重控制沉降

24、。土建工程师通过油缸行程严格计算每斗出土量与行程吻合,同时渣斗吊至地面时,由地面值班队长记录出土量,并监督门吊倒土时渣斗尽可能的干净,避免渣斗内残余渣土影响出渣量的判断。由于构造破碎带地下水丰富且水位较浅,盾构区间又处于下坡,已成型隧道管环背后极易形成渗水、流水通道,在盾构掘进中极易造成喷涌、失水沉降等;因此除加大同步注浆量,同时对成型管环脱出盾尾5环后,立即注双液浆形成密闭止水环,防止成型隧道后方水进入开挖面造成出渣困难;4.3二次补强注浆因构造破碎带岩石破碎,且由于构造破碎带裂隙发育良好,为以第四孔隙水、构造裂隙水为主地下水提供良好储存空间。且已成型隧道管环壁后易形成流水通道,加之盾构区间

25、正好处于下坡阶段,盾构穿过时易发生喷涌、掌子面坍塌等情况。故盾构经过构造破碎带时除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通过构造破碎带的每环管片均需要进行壁后二次注双液浆,以进一步填充超挖空隙和封堵管片背后的渗水通道,保证管片与围岩间填充密实。据二次注浆记录显示,左线里程ZDK44+254.57ZDK44+287.39(33环55环)、ZDK44+53.65ZDK44+203.64(89环189环)及ZDK44+328.0ZDK44+336.54(1环6环),盾构区间右线里程ZDK44+79.69ZDK44+154.54(116环165环)均为构造破碎带,每环需要二次注浆约6方,左线有121环属于构造破碎带,共

26、需注浆726m3,右线有229环属于构造破碎带,共需注浆1374m3,左右线二次注浆累计注入量为2100m3 。 4.3.1施工工艺 图4.2 隧道内二次注浆图二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图4.1 二次注浆工艺流程图 4.3.2二次注浆配合比采用水泥浆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材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水玻璃(浓度35Be),浆液配合比初步确定:水泥浆液:水玻璃溶液=1:1(体积比),其施工拌料配比如下:水泥浆液(质量比)水玻璃液(体积比)水泥水水灰比水玻璃(L):水 1001001:11:3经过多次实验,按上述配合比注浆,凝固时间为35s,满足施工需求。4.3.3注浆点位 位于构造破碎带的管片,每环管片

27、除了K块注浆孔不注外,其它5个注浆孔都可以钻孔注浆,每环止水环之间注浆孔选择呈交错布置。4.3.4注浆量及压力在构造破碎带段由于地质的特殊性需及时加大双液浆注浆量,以确保地层的稳定及盾构的安全进行,同时根据现场的涌水量、涌水压力等实际情况调整注浆液的配比,控制好注浆压力;注浆压力为0.20.4Mpa,注浆量最少为7m³,实际注浆量通过现场试验来确定;同时也应加强各方面的监测,以便指导注浆。4.3.5注浆步骤 (1)在注浆孔上先安装逆止阀,再装上带有D50球阀的注浆头。(2)打开球阀阀门,使用冲击钻打穿管片壁后保护层或将钢钎插入孔口管内部,用大锤击打钢钎,打穿管片,拔出钻杆或钢钎,关闭

28、球阀。(3)接上三通及水泥浆管和水玻璃管。(4)先注纯水泥浆液1min后,打开水玻璃阀进行混合注入。(5)封孔时,用纯水玻璃液与水泥浆液混合注入。(6)封孔后,立即清洗注浆管并清洗注浆设备。(7)在一个孔注浆完结后应等待510分钟后,打开阀门确认有无渗漏水现象,如果水很大,应再次注入浆液,至无水流出时可终孔,方可拆下管片注压浆口上的球阀,并将注浆孔用手孔盖封严。4.4刀具磨损情况14#盾构井文园站区间盾构穿越构造破碎带期间,部分刀具磨损情况如下所示构造破碎带刀具磨损情况统计表序号日期切口里程换刀环号刀具编号磨损量(mm)12015.6.2ZDK44+069.25417035#中:8 边:122

29、27#中:8 边:15329#中:6 边:15423#中:5 边:17519#中:4 边:12615#中:5 边:10711#中:3 边:10828#中:7 边:15938#中:5 边:121022#中:4 边:151118#中:4 边:111214#中:5 边:121336#中:6 边:151432#中:5 边:121534#中:5 边:151624#中:8 边:151720#中:4 边:91812#中:4 边:121939#中:7 边:15202#中:4 边:132125#中:4 边:132221#中:4 边:112317#中:3 边:102413#中:3 边:10259#中:2 边:72

30、637#中:7 边:132733#中:5 边:122810#中:5 边:122916#中:4 边:15 以上刀具磨损情况,为14#盾构井文园站盾构区间左线ZDK44+82.15ZDK44+239.64(65环170环)刀具磨损情况统计表。在穿越构造破碎带期间,左线累计更换刀具63把滚刀,右线累计更换刀具34把滚刀,刀具最大磨损量为30#(中:18 边30#)。五、盾构施工监测5.1监测目的(1)通过监测信息及时反映盾构施工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2)根据监测成果,优化施工参数,指导施工生产。(3)根据前一步的观测结果,预测下一步的沉降对周围建筑物及其它设施的影响,以合理的代价采取保护措施。(4)

31、检验施工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5)动态信息化监测,确保工程施工安全。5.2地表沉降监测点的埋设方法地面沉降点的埋设方法:水泥路面及沥青路面监测点埋设具体为(图7.3),将路面钻透进入原状土,直径120mm,在圆孔中间打入直径为20mm,长1.5m2m的钢筋桩,钢筋桩进入原状土深度不小于1m。钢筋桩顶部加工为半圆球形,监测点低于地面5cm。孔的上部埋设有活动盖板的钢铁加工件。 图7.3 水泥路面沉降监测点埋设示意图5.3区间横断面监测点的布设正常掘进段隧道埋深1523米,沿隧道中线每5m布设一个沉降监测点,每30m布设一个沉降监测横向断面,每个沉降监测断面监测点间距5米,断

32、面宽度>2倍的隧道埋深+6米。见下图7.4施工影响区域地面沉降监测点布设示意图。图7.4施工影响区域地面沉降监测点布设示意图。· 监测点布置图15.4地下管线的沉降布点原则及方法盾构施工必然引起不同程度的土体扰动,从而造成地下管线产生变形,对隧道穿越的砼结构类管线DN1200自来水管作为本次监测对象。管线沉降点的埋设方法:首先确定管线的走向,埋深、材质以及与隧道交叉的位置,然后在该交叉口位置上方埋设测点,此处隧道上方有检查井的,可直接采用检查井内管线上的制高点作为测点,无检查井且条件允许可挖开管线上方土体的,将测点直接埋设于管线上,然后回填并对测点做保护措施,在不具备上述条件之

33、一的情况下则采用土层近似法,采用钻孔的方式将测点沿管线纵向埋设于管线上方地面,此种布点方法同地面监测点埋设方法。 图7.5管线沉降监测点埋设示意图5.5巡视检查我方将配备专门人员和相应的巡视检查设备,按不同的项目制定相应的巡视检查措施执行。雨季、测值异常期间为了确保数据准确性、及时性缩短了巡视间隔时间和加强巡视。巡视检查的方法除依靠目视、耳听、手摸外,可辅以简单工具进行检查。巡视检查的主要项目如下:a 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有无不均匀沉降;b 周边建筑物原有裂缝是否有扩大、延伸的趋势,是否存在新增裂缝;c 安全监测设施有无损坏。d加强对沿线建筑物的巡查,用目测的方法随时进行,发现裂缝后将裂缝宽度

34、统一编号,并详细记录其所在的房屋编号。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有裂缝的建筑物,盾构施工时除对这些建筑物的裂缝进行量测外还要随时观察。盾构下穿构造破碎带地面建筑物巡视值班表序号班组姓名联系方式负责区域范围1白班黄文斌186-3820-6756盾构掘进前后50m且盾构正穿及鉴定为一般损坏建筑物的重点巡视2白班李洲186-3857-16813夜班张锋189-3547-56094夜班赵刚刚152-9190-8981除专门地面巡视人员,值班副经理每天对盾构掘进区域房屋进行检查巡视;5.6监测频率盾构掘进施工监控量测频率序号监控项目名称方法及工具测点布置量 测 频 率1地表沉降水准仪纵断面测点间距5米;横断面每个

35、断面间距30米,测点间距5米;必要时需加密掘进面前后20m时测4次/d掘进面前后50m时测4次/d掘进面前后50m时测3次/周2隧道隆陷水准仪、钢尺510米设一断面掘进面前后20m时测12次/d掘进面前后50m时测1次/2d掘进面前后50m时测1次/周3建(构)筑物沉降、倾斜,裂缝观测水准仪、钢尺、高精度倾斜仪、光学观测仪、可伸缩量尺施工影响区域掘进面前后20m时测4次/d掘进面前后50m时测4次/d掘进面前后50m时测3次/周4周围地下管线变形水准仪施工影响区域掘进面前后20m时测12次/d掘进面前后50m时测1次/2d掘进面前后50m时测1次/周当遇到下列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1) 监

36、测数据异常或变化速率较大;(2) 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且影响工程安全;(3) 地表、建筑物等周边环境发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4) 盾构始发、接收以及停机检修或更换刀具期间;(5) 矿山法隧道断面变化及受力转换部位;(6) 工程出现异常:(7) 工程险情或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8) 暴雨或长时间连续降雨;(9) 邻近工程施工、超载、振动等周边环境条件较大改变;(10)当监测数据达到预警标准值时;5.7 监测信息的采集分析及监测控制值、报警值每次监测完毕后及时整理分析测试数据,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提供监测简报。如果监测数据出现大的突变时,我单位按要求通知监理单位,并增加观测次数,防止事故发生。见图5.1监测预警流程和表5.1、表5.2。区间隧道施工监测报警值(表5.1)序号监测项目允许变形范围变形速率控制值监测报警值1隧道上方地表的沉降监测+10mm-10mm2mm/d将地表和建筑物报警值减小到10mm为报警值。其它极限值得70%为报警值2隧道周边建筑物的沉降监测+10mm-10mm2mm/d3地下管线的沉降监测依据产权单位提供的数据进行监测(如自来水管变形范围为+10mm-10mm)1mm/d4管片沉降监测和管片的变形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