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貌建筑形态与景观设计相融合设计研究——以天津五大道为例_第1页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与景观设计相融合设计研究——以天津五大道为例_第2页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与景观设计相融合设计研究——以天津五大道为例_第3页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与景观设计相融合设计研究——以天津五大道为例_第4页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与景观设计相融合设计研究——以天津五大道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历史风貌建筑形态与景观设计相融合设计研究以天津五大道为例摘 要天津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60年间,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天津作为第一批开埠城市,先后出现了九个国家的租界,这在世界城市的发展史上足空前的,九国租界遗存的历史风貌建筑及其建设过程中派生的多元文化,已成为今天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历史文脉和宝贵的文化资源。这些历史风貌建筑既是建筑文化的集中反映,也是天津市城市特色的主要特征和宝贵的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好历史风貌建筑,对于传承天津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造展示天津的对外窗

2、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历史风貌建筑形态和景观设计的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如何相互结合设计出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建筑景观环境,以期满足现代人们对功能性和审美性的多种需求。同时结合天津五大道为例,通过对项目位置地理、人文要素的综合考量,探讨如何合理的进行建筑景观再生设计。关键词:历史风貌;建筑形态;景观设计;融合Analysis on the Historic Architecture Form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Landscape Design- take Tianjin Five Avenue for exampleAbst

3、ractTianjin is one of the four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our country, the Bohai sea area at the center of the city, the important economic center in north China. From the opium war in 1840 to 1840 the g8 coalition invaded China 60 years, the Qing government to sign a se

4、ries of treaties, Tianjin as the first batch of open port city, a series of nine countries followed the concession, this unprecedent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city, the remaining nine countries concession to historic buildings and its derived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process of c

5、onstruction, has become today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historical context and valuable cultural resources. These historic buildings are a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also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ianjin city features and valuable cultural resour

6、ces. Protection, development, and make good use of historic buildings, for passing on Tianjin historic context and improve the culture grade of the city and make show Tianjin foreign window, all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of t

7、he system analysis, summarized the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and how to combine design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environment that both practicality and view and admire a gender,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modern people a variety of requirements of 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In combination with project ex

8、ample, and through the project location geography,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discusses how to reasonable to design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regeneration.Key words: Historical style and features; Architectural form; Landscape design; Fusion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

9、究现状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21.4研究内容和方法2第二章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概述32.1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的定义32.2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的类型和实例32.3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的保护情况42.4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的特征4第三章 景观设计概述53.1 景观设计的定义53.2 中西方对景观设计的理解53.3 景观设计的功能和价值63.4 景观设计需把握的原则63.4.1多元化原则63.4.2生态化原则63.4.3艺术性原则73.4.4整体性原则73.4.5经济性原则7第四章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与景观设计相融合84.1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84.2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与景观设计相融合的

10、实现方式84.2.1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融合84.2.2城市区域改造与景观的融合84.2.3建筑形态与景观的融合84.3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与景观设计相融合需注意的问题94.3.1在融合中注重实用性94.3.2在融合中体现文化性94.3.3在融合中重视差异性94.3.4在融合中注重整体性104.4历史风貌建筑形态与景观设计相融合实例分析以天津五大道为例10第五章 结束语13参考文献14致谢15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历史风貌建筑是天津保护历史建筑的法定名词,按照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的定位,历史风貌建筑是:“建成五十年以上,在建筑样式、结构、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上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价值;反

11、映本市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特点,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具有异国建筑风格特点;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在革命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纪念意义;在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名人故居及其他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建筑。”而历史风貌建筑集中的街区为历史风貌建筑区。1.2 研究现状英国景观学派的重要人物约瑟夫·爱迪生提出了农业与园艺相结合的思想,认为“玉米地可以产生出迷人的景色”。将耕作、种植与愉悦感相结合的思路使景观设计有了崭新而深刻的美学意义,使美与实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景用结合”的思想强化了西方对自然的利用与征服的倾向。如在法国凡尔赛宫,大片的橘子树郁郁葱葱,硕果累累;而中国

12、园林除了受道家思想影响有少许药用植物外,鲜有经济作物:西方园林对自然采取加工、征服的处理方式,将建筑与园景相结合以求得秩序;将喷水、雕塑组成壮观的巨型喷泉,用巨大而密集的树木围合空间。这与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艺术倾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的设计,从传统的审美思想和历史发展文脉来看,其设计理念和创作思想基本体现在追求自然山水的美感,强调的是诗画般的意境,这与中国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文人的追求和喜好左右着造园,因而中国的传统园林在实际意义上是文人园林,是与山水诗画相生相长、相辅相成的文化。中国绘画一贯讲究“气韵生动”的美学原则,绘画的美不仅在于

13、形式的美、结构的美,而且在于形式结构中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世界。反映到造园手法上,则以迂回曲折、曲径通幽的布局和情境,以对自然的模拟和刻画为目标,形成含义隽永、趣味盎然的人工自然环境。园内空间或畅通或阻隔,路径变化无常,常常出人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同时借助于园林游览者的视觉、听觉和环境时令的变化所引起的感官刺激,结合其心理感受而达到诗画的意境,从而可以调动游者更多的想象和情感。中国园林的具体表现手法是挖池叠山,杂以园林建筑,用各种造景手段将自然山川美的精华浓缩于一园,这种集山水泉池于一园、模拟自然山水意境的形式是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色。1.3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将主要以天津市五大道历史

14、风貌建筑区的历史沿革、区域特色、街区现状、单体建筑安全现状、单体建筑的使用现状等进行了分析,认真研究了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的管理问题、保护问题和利用问题。1.4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通过对历史风貌建筑形态和景观设计的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如何相互结合设计出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建筑景观环境,以期满足现代人们对功能性和审美性的多种需求。同时结合天津五大道为例,通过对项目位置地理、人文要素的综合考量,探讨如何合理的进行建筑景观再生设计。第二章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概述2.1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的定义近代历史风貌建筑的设计理念、应用技术与西方社会同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先进的设计理念:20

15、世纪20年代,正值英国“花园城市”规划理论盛行之时,英租界新区(即现在的五大道地区)基本按照该理论进行规划与建设,居住区规模适中,配备了学校、教堂、花园、体育场等完整的公共配套设施,形成了宜人的空间尺度和舒适的居住环境。新型公寓建筑、联排住宅等也直接从其诞生地移植到了天津。完善的公共配套和室内设施:各租界的建设注重整地筑路,建设完善的市政设施,如路灯、绿化、上下水等设施的建设,在住宅中引进推广了水冲式厕所,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卫生水平。先进的房地产开发观念:各租界的建设引进了西方的房地产开发观念和模式。如英、法租界将地块按照四方块划分,周围用道路围合,利于分期出让土地。现代生活方式和城市空间

16、:各租界的建设引进了西方的现代生活方式,如以起居、餐厅、舞厅为中心的家庭生活方式,以公园、教堂、市政厅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方式,以电车、汽车代步的现代交通方式。这些开放的生活方式与封闭的中国传统方式迥然不同,同时也带来了迥然不同的城市空间。2.2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的类型和实例风貌条例规定历史风貌建筑区是指历史风貌建筑集中成片,街区景观较为完整、协调的区域。目前天津经市人民政府确认的历史风貌建筑区共包括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区、一宫历史风貌建筑区、中心花园历史风貌建筑区、解放北路历史风貌建筑区、劝业场历史风貌建筑区、古文化街历史风貌建筑区等六个。2.3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的保护情况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

17、例(以下简称“风貌条例”)规定,历史风貌建筑是指建成五十年以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人文价值,反映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建筑。历史风貌建筑首先具备历史性,所以要求建成 50年以上。在此前提下,历史风貌建筑还应具备下列条件: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价值;反映本市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具有异国建筑风格特点;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在革命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纪念意义;在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等;名人故居;其他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建筑。2.4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的特征天津的城市建筑独具特色。既有雕梁画栋、典雅朴实的古建筑,

18、又有众多新颖别致的西洋建筑。有英国的中古式、德国的哥特式、法国的罗曼式、俄国的古典式、希腊的雅典式等,天津人通常把这些西洋建筑称之为“小洋楼”。全市现有英、法、美、俄、意、奥、比、德等国的历史风貌建筑872幢、156万平方米。这些建筑都饱含着中国近代史的底蕴,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在一座城市中,保存着大量民族风格的古建筑和如此众多的西洋建筑,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中都是不多见的。故天津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第三章 景观设计概述3.1 景观设计的定义城市街道景观反映一个城市的面貌特征。作为城市设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已成为自然景观及建筑景观等各种人工景观与城市道路之间的“软”连接,因

19、此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其创作手法的独特性、内容的丰富性,给城市景观带来了理念与文化、艺术的融合。城市园林景观街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优秀的园林景观街景,是时代性、地域文化性、自然环境性的综合反映,尽管它依附于城市结构骨架,然而它所表现出的魅力,正是园林景观艺术本身的特色所在。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新城区的园林景观街景同新的建筑形式、城市建筑物取得协调相对容易。在老城改造中,园林景观街景的建设,则要从多方面考虑,既要体现出园林景观街景的时代性,又要把老城市景观中的不利因素加以屏蔽,即采用“佳者收之,俗者摒之”的园林景观创作手法。这样,园林景观街景在不同的城市环境中,才能

20、表现出独特的景观内涵。一般人们很少从城市形态、城市发展史这些专业角度来熟悉一座城市。一座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城市街道上的景观、街道上的尺度;街道两侧建筑物的体量和风格,色彩各异的广告牌匾和指示标牌;独具特色的绿化、小品、设施;街道上穿梭的车流,或漫步或急行的人们,或驻足聊天或看热闹的市民等,这些城市情景往往成为这座城市景观的代表。3.2 中西方对景观设计的理解从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过程和审美思想可以看出,传统园林景观的设计思想是对于自然的认识,是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完美结合。中国原始的景观概念是“道法自然”,崇尚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念,它反

21、映了中国人朴素的生态保护观念。从另一方面来看,对自然的尊崇也反映出古代人敬畏自然、维护自然的神学意识,从而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对自然场所的认识和对人与环境因素的考虑更甚于其他方面的考虑,这一点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景观美学的发展。西方对自然的基本态度是“超越自然”,与中国人对自然景观眷恋、依赖以及寻求自然庇护的行为不同。对西方人来讲,经过人工征服的田园美景比荒凉未开化的自然景观更具有吸引力,因而将愉悦感与功利性相结合一直是西方传统的景观观念。3.3 景观设计的功能和价值景观设计思想总是在定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存在。在人类历史上千年的发展中,景观设计思想的快速变化以及设计手法的不断推陈出新,恰恰是在工业

22、革命以后,与整个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相致,工业革命可以说是园林景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工业革命以前,园林景观发展相对缓慢,这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当时的同林,不论自然式还是规则式,抑或有着两者相互交融的设计风格,都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园林也与当时的社会和技术条件相一致,当时的社会阶层在历史上呈现出相对的稳定,因此对园林的要求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园林的设计思想基本保持稳定。这时候的园林景观是以区域划分为主要特色。3.4 景观设计需把握的原则3.4.1多元化原则强调每一地方都有其自然和文化的历史过程,两者相适应而形成了地方特色及地方含意。在城市发展过程

23、中,景观绿地是地方精神的保护地,对地方精神的表达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身心的体验,一种历史的必然。3.4.2生态化原则强调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构建城市及环境绿地系统,如养分和水分的循环利用、自然能源的利用,而避免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利用。3.4.3艺术性原则景观设计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以及恢复的科学与艺术。它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人文与艺术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提出涉及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3.4.4整体性原则景观环境不是独立的游赏空间,而是城市与

24、大地的结合体,应作为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过程的连续体系来设计与管理,即建立“自然人类生态系统”景观环境规划生态体系。3.4.5经济性原则强调用最少的人力(资金、能源)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满足人类身心再生功能,强调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实现上述功能。第四章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与景观设计相融合4.1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分区规划阶段中,景观专项规划主要涉及城市中景观特征相对独立的和具有相对环境整体性的街区。其目标是基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中景观专项规划所确定的原则,分析该地区景观对于城市整体景观的价值,为保护或强化该地区已有的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特点和开发潜能,提供并建立适宜的操作

25、技术和设计程序。此外,通过分区级的景观规划研究,又可指明下一阶段优先开发实施的地段和具体项目。4.2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与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实现方式4.2.1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融合城市景观设计是一个过程的设计,它是城市发展不同阶段产生的价值观的反映,是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相协调、相平衡的过程,是建立在城市整体、宏观的背景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经济和环境的相对分析,结合社会价值标准和人的行为模式及公众参与性的设计。所以城市景观的设计是一项宏观的,专业的和综合的工作。而作为具体工程的没汁者往往不具备研究城市整体形态的精力和能力。所以需要有相对完整的规划设计控制体系来保证对城市景观的整体控制。4.2.2城市区域

26、改造与景观的融合城市规划对于具体建设项目的设计控制主要体现在规划条件中,设计师应该在规划条件所限定的范围内按要求进行设计。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还要经过规划部门的审批核准后,才能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规划许可证。而设计方案的审定过程,也是规划管理中设计控制的一部分。4.2.3建筑形态与景观的融合在我国目前的规划管理体系中,对建筑项目设计的控制主要在于规划管理部门给定的规划设计条件。规划条件是规划管理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详细规划中对建设项目所在地块的要求,逐层逐步地提出的。它对于建设项目的土地使用、建筑布局及其与道路、地块界线内其他建筑物的关系:建筑退红线、容积率、绿地率等都给

27、出了明确的量化指标。对建筑物的风格、高度、体量环境也有倾向性要求。4.3 历史风貌建筑形态与景观设计相融合需注意的问题4.3.1在融合中注重实用性景观设计对具体建设项目的设计控制有很大作用,是城市景观的规划控制中的重要内容。景观设计的重要特征就是它的整体性,它将各个元素加在一起综合分析比较取其优势,对城市的地块街道进行有主从、有重点的整体的综合设计。 人类的聚居点最早就是通径加住所,它形成了城市的肌理、结构状态和城市的形态。城市可以看作由点单幢或一组建筑,线街道、沿河、湖岸及建筑轴线构成的景观线,面城市分区用地、绿地、公共建筑群体、城镇聚居地、城市旧区改造、新开发区等来组成的。而景观设计作为对

28、体形环境的综合设计,既可以在总体规划中运用,作为对面的设计,也可以针对一组建筑和一个广场进行设计,即点的设计。4.3.2在融合中体现文化性永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类的生存,是人类生存的底线,和谐发展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存方式,不仅满足于基本的生存和发展,还可以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得到尽可能的满足。追求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建立永续、和谐的城市生活环境。4.3.3在融合中重视差异性景观规划的实践性在于规划要充分反映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和要求,按规划方案进行建设是实现规划的唯一途径。规划的实践不仅要在时空层面上安排各项建设,而且要积极协调各项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矛盾。城市建设实

29、践是检验规划是否符合客观要求的唯一标准。4.3.4在融合中注重整体性历史风貌建筑是天津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资源,也是天津作为国家级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天津长期以来都高度重视对保护工作。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修旧如故,安全适用”的原则,对历史风貌建筑进行了及时有效的修缮,确保了建筑安全,恢复了昔日风采,凸显了城市风貌特色。在维修工程中,主要的绿色节能做法有:提升外檐窗保温隔热性能,增设屋顶保温材料,更换节能卫生设备,采用地采暖技术等。4.4历史风貌建筑形态与景观设计相融合实例分析以天津五大道为例由于天津靠近北京,开放较早,经济繁荣,社会各界名流涌居天津,天津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近代中国上演的历史活剧给天津留下了珍贵的遗迹。经考证,近代有200余位名人政要曾在天津留下了寓所、足迹和故事:革命先驱孙中山、周恩来、邓颖超、张太雷等在此留下了革命斗争的历史;爱国将领张学良、吉鸿昌、张自忠,曾将这里作为人生的重要舞台;文教科技界人士梁启超、李叔同、严复、张伯苓、侯德榜等在天津留下创办新学、宣传新文化、实践科技救国的史迹;末代皇帝溥仪、庆亲王载振在天津做过复辟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