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孔乙己课件2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孔乙己课件2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孔乙己课件2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孔乙己课件2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孔乙己课件2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孔乙己鲁 迅第2课时九年级语文下 新课标人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孔乙己一文创作的时代背景,明确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也熟悉了故事情节。今天我们着重分析人物形象,并试着分析造成人物悲剧的原因,理解本文的创作意图。找关键句寻找有关描写孔乙己的关键句子,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人物形象的。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身份、地位) 2.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外貌描写)找关键句 3.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语言描写、动作描写)4.孔乙己

2、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神态描写、语言描写)5.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神态描写、语言描写)找关键句 6.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语言描写) 7.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社会地位)8.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动作描写)探究内容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这一外形的整体描写,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预示了悲剧的必然

3、性。2.肖像描写 揭示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刻画了一个穷愁潦倒不得志,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的形象。 探究内容 3.衣着细节描写写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点。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说明他很懒;只此一件长衫,说明孔乙己很穷;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唯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4.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探究内容5.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显示孔乙己既迂腐又善良的心地。孔乙己教“我”识字表现了他善良的心地。孔乙己的性格特点: 孔乙己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但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遭人嘲

4、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同时又有质朴善良的一面。分析原因1.对孔乙己来说,是悲剧,为什么文章自始至终贯串的却是笑声呢?有几次笑声?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1)文中四处写众人的哄笑。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众人也都哄笑起来。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分析原因 (2)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同处于社会底层,对孔乙己这样一个不幸者不但没有同情与帮助,相反只知哄笑取乐,在劳累而苦闷的生涯中寻求片刻的快乐,写出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麻木不仁,自私冷酷。 (3)用众人的笑声贯串全文,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

5、现了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更加深刻了。分析原因2.孔乙己死了,至死也没有脱下他身上的长衫,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孔乙己的悲剧呢? 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1)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 (2)“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文化的糟粕毒害了读书人的灵魂,使他们鄙视劳动。在读书这条道路走不通的时候,孔乙己宁死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最终走向偷窃,直至死亡。 (3)封建等级制度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分不清压迫者和受压迫者。 (4)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横行霸道,残暴地摧残了孔乙己,把他推上了死路。对比阅读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

6、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

7、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对比阅读篇目人物结局人物形象周围人的态度孔乙己死亡悲众人嘲笑范进中举 喜极而疯丑众人帮忙(中举后)对比阅读 两篇文章都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孔乙己和范进都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孔乙己坐着用手爬进“坟墓”,范进光着一只脚走进“天堂”,可以说,他们虽结局不同,但却是“殊途同归”。范进中举写科举使人狂迷,孔乙己写封建科举吃人,揭示封建末世的病态,意义更深刻。范进的形象是丑,孔乙己的性格是悲。两篇文章不同的批判角度,主人公不同的遭遇和结局,周围人对主人公不同的态度,显示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不同的批判力度。布置作业1.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写一个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