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商贸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_第1页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_第2页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_第3页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_第4页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方案(申报“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辽宁商贸职业学院2011年10月10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方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围绕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要求,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服务能力,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引领生产服务型相关专业群建设、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为企业发展和我省经济建设服务,特制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一、 专业建设基础与行业背景辽宁商贸职业学院成立于2005年4月,前身是始建于1984年的辽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是公办省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被教育厅评为就

2、业工作先进单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91人,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秘书、律师、营销策划师、土地评估师等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以上,直接从企业外聘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0%以上。学院坚持“立足辽宁、服务全国、面向社会”的服务定位,形成以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法律事务等省级示范(品牌)专业为核心,有机辐射相关产业领域,带动25个专业共同发展的,体现现代服务业特色的专业群。“十二五”期间,学院将对生源稳定、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五个专业,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重点投入、重点建设,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被列入其中。近两年,我院成功申报了中央财政支持的物流实训基地项目

3、、省财政支持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基地项目,这两个项目的建设,不仅使我院教学设备得到整体改造,教学资源得到整体优化,而且使我院在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管理制度、保障措施、资金管理等方面获取了更多经验,为财政支持项目的规范化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一)专业建设基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立于2003年,已连续招生9届,现有在校生318人,向社会输送毕业生391人。是我院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被评为院级品牌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成立以来,始终按照国家教育部和辽宁省教育厅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的精神,并根据学院总体发展规划和专业建设规划的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不断探索高职教育的办学规律,把为企

4、事业单位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专业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专业培养目标。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带动了相关专业的共同发展。1.专业发展规划合理、教学内容整合程度高我们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主、以素质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基准”的办学理念,成立了由系部领导、专兼职教师、实际从业人员、专家顾问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了专业发展规划,调整了教学内容,对课程进行整合,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块,形成了工作分析、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目标岗位相对接,其中员工招聘与录用、组织行为学两门课程被评为院级品牌课程。为提升学生的求职成功

5、率,新增设了“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课,开展专业技能岗前练兵。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专业横向交流能力强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入企业项目培训的方法,加大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教学、角色扮演、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比重。邀请兼职教师为学生进行企业培训的移植、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操作指导、开展职业素质养成训练等,增强教学效果的操作性和趣味性。通过举办培训演讲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设计大赛,以赛代练,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近年来,逐步开展与文秘、市场营销等兄弟专业的跨专业模拟招聘活动,同时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仿真居委会模拟招聘社区干事,为居委会模拟组织设计、培训社区干事等等。上述活动增强了专业间的横向交流,实现了教

6、学资源共享,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本专业对专业群发展的引领辐射作用。3.建设一流教学团队,创建优质校内外实训基地本专业现有教师13人。几年来,逐渐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职教师队伍。在8名专职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助教1人;88%为硕士以上学历;100%具有“双师型”资格。同时,积极发掘社会资源,逐步拓展与有实践经验的兼任教师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先后从企业聘请了兼职教师5人,开展对兼职教师的任职资格、教学效果的评价和筛选,实现优胜劣汰,目前已形成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先后投资105万元用于校内实训条

7、件建设,目前拥有实训设备98台套。建有ERP人力资源实训室(配备K3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和OA办公自动化软件);办公自动化实训室(速录室);ERP企业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拓展训练基地,配备部分拓展训练器材,可以开展模拟拓展训练。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建有校外实训基地22家,其中利用率较高的10余家,基本满足了本专业实习实训的需要。开启校企协议、订单培养以及教师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员工培训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了校企对接。4.以教研促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专业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教研活动。近年来,编写教材10余部,其中人力资源实用文本获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科研及教研论文30余篇;主持辽

8、宁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辽宁省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研究等5项省级教研课题,上述教研成果已在教学工作中得以应用。开展教研活动对于教师把握学科发展规律,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综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成效明显:教学内容与目标岗位接近,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对专业群引领辐射能力强,教学设施设备基础较雄厚,校企合作模式多样,社会需求量大,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空间。(二)专业发展行业背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属于新兴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最重要特点是单个组织需求数量小,但行业分布广、整体需求量大。从国家层面看,近年来企业员工流动量大增,企业人才短缺、用工荒现象十分普遍,通货膨胀导致人工成本增长迅

9、速,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劳动纠纷发生率直线上升,企业迫切需要通过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降低人工成本,推动企业的发展。从我省经济发展战略看,“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要求组织不断寻求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人力资源需求量大,人力资源管理层次和管理水平都有待提高。人才强省战略目标的提出,从政策导向上显示出我省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视。相对于东南沿海地区,我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起步晚,规范程度低,一些中小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岗位需求较多,但专业人才较少,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培养相对滞后,就业前景十分看好。从我院的招生和就业状况

10、看,近几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新生报到率均达到90%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以上,专业对口率达70%左右,普遍高于其他同类专业。综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导向;有良好的办学基础,专业特色鲜明,生源稳定,就业率高。加大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使其在生产服务类专业中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势在必行。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发展目标为推动我省实现人力资源强省战略,适应我省经济发展和本区域各类组织(以企业为主)的经营管理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宗旨,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1、改革和完善教学体系,调整课程内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特别是在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创建高规格实训基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努力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成为人才培养水平高、行业服务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大的区域内生产服务型专业的龙头,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具体目标分解为:1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技能与通用能力并重,职业道德与综合素质共同培养,通过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提高师资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企业认可、家长满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2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实施学做一体培养;开展各类学生技能竞赛,搭建教学资源信息平台,推动学生自

12、主学习。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合作形式,开展“项目实训”等人才培养模式。 3建设专兼职教学团队。重点提升专职教师实践能力,加强兼职教师的聘任、管理和评估,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4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提供足够的实训岗位,满足实习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教师参与企业管理活动,为企业管理提供咨询服务,实现校企对接。5提升社会知名度。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创新培养模式,突出办学特色,加强日常管理,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努力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成为教学水平高、行业服务能力强、社会知名度高的本区域生产服务型专业的典范。(二)人才培养目标 以学生为本,能力为重

13、,素质为核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和理论,熟悉国家劳动人事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具备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拥有组织设计、招聘、培训、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能够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职业中介机构等各类组织(以企业为主)中人事专员、招聘专员、培训专员、薪酬专员、绩效考核员、办公室文员等岗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事代理服务以及行政事务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胜任力分解表理论知识综合素质专业技能

14、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经济学心理学劳动人事法律法规及政策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工作分析、招聘、培训、薪酬、绩效、劳动关系管理、人员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规划等专业知识诚实、正直、热情的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有效的激励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能力招聘能力培训能力薪酬管理能力绩效管理能力人员素质测评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公文撰写、文书档案管理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劳动纠纷的解决能力办公管理软件操作能力(三)教学质量目标及其监测指标1.主要质量目标:(1)教学质量输入性指标。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改善师资结构;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完善教学环境;建立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的课程标准

15、;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2)教学过程运行与管理指标。制定与职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教学计划;创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融合的教学环境和手段;完善教学计划运行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运行,全面提升整体教学水平。(3)教学质量输出性指标。学生获得双证书,即学历证书以及与专业就业岗位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达到上岗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2.监测指标:(1)学院教学质量评估中任课教师优秀率;(2)教师为行业和企业提供人员培训和服务咨询量;(3)校内实习实训场所达到模拟仿真要求;(4)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数量和利用率;(5)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数量和效果;(6)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衔接程

16、度(学生职业资格证书持有率);(7)数字化信息资源利用程度;(8)外语A级、计算机二级考试通用率;(9)学生课程考试及格率、优秀率;(10)实习单位的满意度;(11)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12)用人单位满意度;(13)毕业生回访率。三、专业建设内容(一)推进校企对接。深化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教学资源。1.校企合作,按职业标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以能力为主,以素质为核心的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计划。3.制定专业课程标准,修订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4.主干专业课程导入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推行“双

17、证书”制度。5.选取3-5门专业主干课,与企业共同开发,形成自编教材等形式的教学材料。(二)探索系统培养。探索系统培养,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管理制度。实施“四阶段”培养模式。 即新生专业认知和职业意识导入主干课程教学和校内实训顶岗实训毕业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设计,完成学生在学期间的系统化培养。(三)强化实践育人。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1.深化传统的教师、学生、校外实训基地三位一体的“四模块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即专业基础技能训练,注重学生通用技能及专业基础技能的训练;专业单项技巧训练,注重特定专项技能的强化;专业综合技能训练,设置综合实训课程,充分锻炼其专业核心能力;毕业实习训练

18、,学生顶岗实习,校内老师指导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就业指导,校外实训基地指导老师为学生提供工作实务指导。实现学生向职业人身份的转变。2.改善校内实训条件,改造现有的“ERP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增加拓展训练设施和器材,新建“人员素质测评实训室”和“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仿真实训室”,满足校内实训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校内实训条件,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师资,指导学生进行校内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3.增加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求。4.探索新型校企合作机制,选取典型企业合作,把其日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项目化、方案化,以真实企业为背景,开展“项目实训”。

19、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调研和讨论,通过提供解决方案、咨询服务等方式,使学生在教师和企业一线人员的双重指导下,参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促使其向职业人身份的转变。5.制定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完善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安全保障措施。(四)转变培养模式。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1.制定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方案,每年定期举办学生专业技能大赛。2.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建立专业教学资源信息库,包括教学文件信息库、职业资格考试训练题库、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仿真案例库。3.改革教学模式,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五)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稳定的专兼结合

20、的教学团队。1制定并实施专职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方案、资助专职教师参加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学习,及时了解专业发展动态。要求专业教师每年参与企业工作实践不少于4周,通过顶岗工作经历达成实践经验累积。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教师企业工作流动站。2.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明确兼职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确定教学质量评估的标准和程序,保证其教学质量。设立校内企业大师工作岗,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提高兼职教师的授课比重。(六)实施第三方评价。结合我院原有教学质量监控管理要素,全面引入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建立

21、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七)带动相关专业群建设。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率先突破,坚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特色,实现办学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本专业对文秘、法律事务等生产服务型专业群及学院整体发展的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学院专业发展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四、 改革举措及保障措施(一)改革举措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采取的主要办法包括:1.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创建新型校企对接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最重要特点是单个组织需求数量小,但行业分布广、整体需求量大,因此学生顶岗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受限。基于此,要继续深化“校企协议”合作模式,秉承“扩大合作数

22、量,拓展合作深度”的校企合作方针。即,在增加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的同时,选取其中的典型企业,把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方案化,开展“项目实训”。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调研和讨论,通过提供解决方案、咨询服务等方式,使学生在教师和企业一线人员的双重指导下,零距离参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促使其向职业人身份的转变。同时,进一步深化“订单式培养”模式,对照职业标准,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教材,企业参与教学,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院要积极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员工培训。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培养方式。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管理和操作的双重属性,从业人员既要具备技能性操作

23、的专业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分析、计划、组织、协调和沟通等通用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中要把专业能力培养与综合能力提升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要针对本专业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打破各门课程之间的界限进行分解和整合,按目标岗位的工作特点和作业流程重新进行设计。在教学中大量采用情景模拟、项目设计的方式,通过训练达成能力的培养。要调整学院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办法,为学生获取职业资格创造良好的平台和管理机制。3.加强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按照职业标准,制定专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方案,创建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为教师挂职锻炼、参加企业培训、企业调研、参与企业咨询等提供平台,采取配套措施,鼓励教师开展横向咨

24、询服务,提升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引导其成长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同时为采集信息编写教学案例准备资料。创建校内技能大师工作岗,完善兼职教师评聘管理办法,实施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监测。4.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加大以模拟仿真工作环境为主体的校内实训场所的建设力度,完善ERP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拓展训练基地建设,新增人员素质测评实训室、人力资源管理仿真模拟实训室。把企业工作任务、工作场景、工作流程、工作质量评价体系、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直接引入校内实训室,实现教学环境仿真化。5.建设教学资源库,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利用学院现有教学设备、设施,搭建专业学生教学资源库,具体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仿真案例库

25、、职业资格考试训练题库、教学文件信息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空间。6.学生素质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强调专业能力与通用能力并重,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共同培养,启动学生课外培养计划,增加学生社会服务内容,开展义工服务,举办拓展训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7.确立质量监控指标体系要素,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了保证整体规划的实施和质量,要制定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定期自评和聘请第三方人员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项目的计划、落实及时进行调整和修订,保证整个专业建设质量。(

26、二)保障措施1.学院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为“项目”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2.组织保障。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总体负责该项目的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调整专业指导委员会、落实各项工作的责任人。3.制度保障。完善或制定教学过程管理制度、专兼职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制度、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学生实习等各项管理制度,使教学活动规范、有序。4.经费保障。制定专业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做好经费预算,做到独立核算、专款专用,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定期跟踪检查。5.质量控制。由学院牵头,成立项目建设督查小组,制定相关奖惩制度,按照项目建设的计划进程,对专业建设质量进行全程跟踪督查,根据建设情况实施奖惩措施。五、 绩效考

27、核指标(一)绩效考核指标分解1方案与制度建设。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总体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方案、专职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方案、专业教学资源信息库建设方案、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专业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办法。2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职业资格考试训练题库、主干课程教学文件信息库、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仿真案例库、主干课程校内实训辅助材料编写、校企合作开发3-5门主干课程,形成自编教材等形式的教学材料。3实习实训条件改善。增加校外实训基地数量、设立一个校内企业大

28、师工作岗、新增人力资源管理仿真模拟实训室和人员素质测评实训室,完成ERP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改造、增加拓展训练基地设备。4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设立一个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到企业参与生产经营活动,每名教师每学年不少于4周。教师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学习次数。教师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员工培训次数。 5.教学质量监控。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职业资格证书持有率、实习单位满意度、企业满意度。(二)项目建设进程1.2011年底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完成企业调研、专家论证,修订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总体规划。2.2012年1-3月(1)设计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职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方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方案、专业教学资源信息库建设方案;(2)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专家小组”,完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3)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4)调整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计划;(5)启动“专职教师实践能力提升项目”,资助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