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综合治理设计_第1页
水环境综合治理设计_第2页
水环境综合治理设计_第3页
水环境综合治理设计_第4页
水环境综合治理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xxxx 县县 xxxx 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设设计计方方案案xxxx 公司公司xxxx 年年 xxxx 月月目目 录录( (一一) )、概、概 述述.11.1 项目设计方案的总体思路.11.2 项目设计的指导思想.11.3 项目概述.21.3.1 自然环境状况.21.3.2 社会经济状况.41.3.3 环境现状及问题.51.4 项目总体目标.61.4.1 总体目标.61.4.2 指标要求.6二、设计依据及原则二、设计依据及原则.62.1 设计依据.62.2 设计原则.7三、工程设计三、工程设计.73.1 设计内容.73.2 工程设计说明.83.2.1xx 湖及 xx 洲

2、曝气复氧工程.83.2.2xx 湖半人工湿地建设工程.93.2.3 底泥疏挖清除工程.103.2.4 生态护坡建设工程.113.2.5 生物膜法净化工程.133.2.6 xx 山矿区修复工程.13( (一一 ) )、概概 述述1 1. .1 1 项项目目设设计计方方案案的的总总体体思思路路xx 河全长 xx 公里,是 xx 河的一段,河流由北往南,流经 xx 县城东,北岸纳入 xx 河、xx 河、月桥河、xx 河,向南汇入 xx 湖。xx 河全段长 47 公里,系常流河,河宽一般在 2030 米,最窄处仅 5 米,最宽处达 60 米,平时水深 0.8 米,涨水时2 米左右,最大流量 66.5

3、立方米秒,流域面积 76.6 平方公里。这条河是解决县东北地区洪水入湖的一条主要河道。xx 河担负着泄洪灌溉、调节区域气候、观光旅游等多项功能,在区域生态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多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加之市政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每年有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 xx 河,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目前,该河流水质已不能满足相应水质标准的要求,环境容量十分有限,严重威胁了区域居民的饮用水安全,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xx 县“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及xx 县市总体规划的要求,xx 河主要水体功能为灌溉和城市排涝,规划水质管理目标为 III 类。目前的监测结果表明,x

4、x 河水质综合评价为 V 类,未能达到水质目标的要求。因此,为保护 xx 河,使水质达到环保规划要求,保障当地居民的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对 xx 河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是非常必要的。全面进行 xx 河的环境整治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本方案根据 2012 年度 xx 县的安排部署,就 xx 河目前较突出的 xx 山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截污工程、内源污染治理工程和水生态修复及面源污染削减工程和畜禽养殖污水治理工程等几方面,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综合整治项目顺利实施,发挥长效,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 1. .2 2 项项目目设设计计的的指指导导思思想想a)

5、坚持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地区总体规划相协调的原则;b) 坚持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 年)、xx 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生态规划和xx 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区域发展情况采取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综合治理 xx 河,以改善周边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城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 xx 县投资环境,为 xx 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c)尽可能选用目前国内较为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处理工艺;d)整治工程实施后,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e)对污染源的治理做到杜绝污染源头,不留后患;f)尽量采用当地施工技术、尽

6、量利用当地材料,采取合理的工程治理措施;g)尽量做到工程投资省,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少,管理维护方便,以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1 1. .3 3 项项目目概概述述1 1. .3 3. .1 1 自自然然环环境境状状况况1.3.1.1 地理位置1.3.1.2 地形地貌 xx 县位于 xx 省东南端,大别山山尾南缘山脉 xx 山西面,长江中下游结合部北岸,地势北高南低,高低相差 1234.5 米,山地、丘陵和平原、湖区面积各半,呈三级阶梯倾斜。主要为山前冲积平原、漫滩和冲积平原地貌 。全县地势北部为低山区,海拔 51m 高程以上的面积有 355.7km2,中部属丘陵垄岗,海拔 21m51m

7、 高程面积为 340.6 km2,南部属长江冲积平原和滨湖地区,海拔高程为 20m 以下,面积为 943.7km2。xx 地域形成经历了多期地壳演变,境内地层出露比较齐全,地质构造地处扬子淮地台和大别山台隆两个大地构造单元的接合部位,构成了以平原丘陵为主的地貌结构。北部一隅为连绵起伏的低山,中、西部为丘陵,南部和东南为平原。地势北部高而东南部低,自北向东南倾斜。在低山、丘陵中分布着盆地和谷地。平原中分布一些洼地。1.3.1.3 气象气候 xx 县城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易受内陆和海洋的冷暖气流影响,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根据城区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城区年最大降雨量 2256

8、mm(1954 年),日最大降雨量 301.1mm(1998 年 7 月 22 日),年平均气温为 l6.7,最高气温 39.5,最低气温-12.6,年平均相对湿度 77%,年平均气压 1010.6hpa,年平均降雨量 1373.9mm,年平均风速 l.8m/s。常年主导风向 ESE、频率为 13%,次主导风向 WNW、频率为 12%。城区范围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417.0mm,年平均降雨日数为 150 天左右,由于受季风变换强弱影响,年降水量分布不均,特别是 5 月至 7 月,强大而又潮湿的南方季风和北方南下的冷空气遭遇,形成降水集中的“梅雨期”,这一时间,降雨一般占全年降水的 1/3,个别地

9、方高达 2/3。1.3.1.4 自然资源xx 县是全国商品粮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全县耕地面积 64.3 万亩,水域面积 59万亩(其中可供养殖水面 23.6 万亩)。农作物品种丰富,xx 青虾驰名中外,挪步园云雾茶曾获国家优质奖和省一等奖。县城东南约 15 公里处的 xx 湖,是全省四大淡水湖之一,已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xx 湖总面积 21 万亩,可供开发水面 12 万亩,盛产天然名贵水产品,鱼肥水美,荷香菱甜。xx 湖建有国家青虾繁育基地,年产青虾 5 万公斤,远销江浙沿海和东南亚一带。高背鲫、鲈鱼、毛蟹、牛蛙、黄鳝等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全县水产品产量居湖北十强县市之列,被誉为“鱼米之乡”。

10、xx 县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磷矿储量 1300 万吨;铁矿储量 5800 万吨;重晶石储量约 50 万吨;硅石储量约 1000 万吨;钾长石储量约 5000 万吨;石膏储量约 2.6亿吨;滑石粉储量 2000 万吨;瓷土、石灰石、花岗岩分布较广,储量甚为可观。xx 林木类共有林木树种 64 种,其中用材林 48 种,经济林 16 种。乔木主要树种有杨、柳、榆、桑、杉、金钱松、马尾松、银杏、梧桐、八角、茴香、广玉兰、楠木、合欢、苦楝、楠竹、淡竹、荆竹、水竹、桃、李、栗、枣、梅、杏、柿等。灌木主要树种有白栎、毛栗、黄荆、油茶、石榴、野山楂、猕猴桃、山鸡椒、牧荆等。1.3.1.5 水系概况xx 县城以

11、北有古角、垅坪、小溪、悠悠、考田五条河流总长 710km。县城以南河港纵横交错,主港道有东西港,外有长江、内有 xx 湖、太白湖两座较大的湖泊,是鄂东著名的水袋子。xx 县有龙坪、永安、古角三座大中型水库。xx 河为 xx 河的一段,xx 河发源于 xx 县柳林乡,流经柳林乡,入龙坪水库,再由水库南坝脚,经五祖镇至杉木乡,纳古角河,经 xx 镇入 xx 湖,太白湖、xx 湖、华阳河可与长江连通。xx 河全段长 47 公里,系常流河,河宽一般在 2030 米,最窄处仅 5 米,最宽处达 60 米,平时水深 0.8 米,涨水时 2 米左右,最大流量 66.5立方米秒,流域面积 76.6 平方公里。

12、1 1. .3 3. .2 2 社社会会经经济济状状况况2008 年 xx 县国民生产总值为 67.7 亿元,同比 2007 年增长 19.98%,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 25.3 亿元,第二产业为 22.9 亿元,2008 年度财政总收入为 96160万元,城乡居民存款 595160 万元。xx 是全国商品粮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全县耕地 64.3 万亩,水面 59 万亩(其中可养水面 23.6 万亩)。农作物品种丰富,xx 青虾驰名中外,天然香稻、挪步园的云雾茶曾获国家优质奖和省一等奖。2008 年 xx 全县生产油料 52097 吨,种植蔬菜 5.43 万亩,出栏牲猪 31.16 万头,水

13、产品产量 70500 吨。近几年来,xx 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产业 xx 建设为重点,以培育产业集群为核心,紧扣招商引资狠抓“进规”工程,加大“进规”企业的考核力度;大力培植骨干支柱,支持重点工业增加投入,实现产业扩张,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科技含量,鼓励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强强联合,使全县工业经济实现了每年以 20%以上的发展速度递增。到 2008 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95 家,比上年净增 28 家。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三大产业共聚集规模企业 62 家,占全县企业总数的 64%,三大产业的年产值分别达到 10 亿元,已成为 xx 县的支柱。与

14、此同时,新型矿业、机械电子、商贸物流业初具规模。目前,工业经济在全县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由 2005 年的 35%提高到 46%,xx 工业企业已开始挺起发展的脊梁,成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1 1. .3 3. .3 3 环环境境现现状状及及问问题题1.3.3.1 水功能区划根据 xx 县“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及 xx 县市总体规划的要求,xx 河主要水体功能为灌溉和城市排涝,规划水质管理目标为 III 类。1.3.3.2 水环境质量现状底泥,即河流湖泊中的沉积物,是历年污水排放污染物的聚集。底泥对水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释放各类污染物,使其在水体中的浓度增大,从而导致水质的下降、

15、甚至恶化。底泥中的污染物一般以溶解形态和悬浮微粒结合形态,通过孔隙水扩散和沉积物再悬浮作用进入上覆水。由于这一过程在底泥和上覆水之间持续不断地循环进行,因此,即使所有的外污染源全部消除,底泥这一内污染源仍将在较长时间里影响上覆水水质。当底泥未被扰动时,污染物的释放主要通过孔隙水向上覆水扩散,由于释放通量较小,对水质影响不大。而一旦底泥被扰动、再悬浮后,溶解于孔隙水和吸附于悬浮微粒上的污染物,将在短时间内向上覆水体大量释放,则对水质影响较大。目前,xx 河、xx 河及 xx 河河底部淤泥、塑料袋大量存在,至高温季节,底泥发酵,塑料袋上浮,污染水体。底泥淤积一方面减少了河流及湖库的槽蓄量,造成输水

16、储水能力的降低;另一方面,底泥中污染物质的释放,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降低河流的环境容量,对水质产生不利影响。xx 河、xx 河及 xx 河底泥部分重金属超标,这主要是上世纪流域内小冶炼、小电镀的无序发展造成的,而 xx 山尾矿的遗留问题也是底泥污染物累积的因素之一。xx 县根据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对小冶炼和小电镀进行了“关停并转”。目前,在xx 河上游有一家电镀厂,xx 河上游有一座钢铁厂,一家建陶厂,月桥河周边有一家釉料厂(位置见图 2-1),这些工厂虽然有环保处理措施,但是工艺和管理较落后,其处理后的排放重金属总量仍较大,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有较大贡献。对于 xx 山尾矿,xx 县规划对

17、其进行生态恢复,以解决 xx 河污染的重要源头。xx 河、xx 河、月桥河、xx 河及 xx 河由于长期接纳了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周边农村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水,水体黑臭,挥发酚、NH3-N, TN, TP 超标,有机污染较为严重,水质恶化严重,为 V-劣 V 类水,水体呈现中、重度富营养化状态,已严重影响到 xx 城区人居生活环境和城市景观、形象品质。1 1. .4 4 项项目目总总体体目目标标1 1. .4 4. .1 1 总总体体目目标标本项目总体目标是:通过对 xx 河流域污染源的治理,有效地改善 xx 河流域水体水质,使其达到相应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为 xx 河流域的社

18、会、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1 1. .4 4. .2 2 指指标标要要求求1、对 xx 河河道中已淤积多年,造成严重内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风险的富营养底泥进行清淤并对清理出的淤泥做妥善处置,改善因底泥中的氮、磷营养盐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消除重金属污染风险。2、通过实施人工湿地、曝气复氧、截污管网、xx 山尾矿区生态修复等项目,结合该流域即将实施和正在实施的乡镇污水收集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垃圾转运及填埋、工业点源治理等项目,使 xx 河水质逐步改善并预计在 2017 年最终达到黄冈市水功能区划的水质要求(III 类标准)。二二、设设计计依依据据及及原原则则2 2. .1 1 设设计计

19、依依据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矿产资源法4)xx 市城市圈生态与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5)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6)xx 县 xx 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水土流失防治条例8)xx 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x 政办发200010 号)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范(GB/T 16453.116453.6-1996)1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1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4)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条例2 2. .2

20、2 设设计计原原则则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根据“可研报告”和“实施方案”的要求,所选人工复氧和生态修复工艺力求技术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便于管理及维护、高效节能、经济合理,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本工程中某些关键设备拟择优选型。三三、工工程程设设计计3 3. .1 1 设设计计内内容容1、xx 湖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工程设计(1) 曝气复氧工程(2) 半人工湿地建设工程(3) 局部底泥疏挖清除工程2、xx 洲曝

21、气复氧与生态修复工程设计(1)曝气复氧工程(2)两岸生态护坡建设工程(3)水生植被构建工程(4)生物膜法净化工程(5)底泥疏挖清除工程(6)溢流坝3、xx 河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工程设计(1)两岸生态护坡建设工程(2)生物膜法净化工程(3)高效净化景观型漂浮湿地构建工程(4)底泥疏挖清除工程4、xx 山矿区修复工程3 3. .2 2 工工程程设设计计说说明明3 3. .2 2. .1 1x xx x 湖湖及及 x xx x 洲洲曝曝气气复复氧氧 工工程程污染严重的河道水体由于耗氧量大于水体的自然复氧量, 溶解氧很低,甚至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向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的河道进行人工充氧(此过程称

22、为河道曝气复氧)可以增强河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改善或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河道曝气技术是根据河流受到污染后缺氧的特点,人工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或氧气),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曝气充氧技术综合了曝气氧化塘和氧化渠的原理,有利于氧的传递、液体混合,是一种有效地污水处理方法。河道曝气技术是一种基建费用少、运行费用低、占地少、见效快的河流原位治理工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常用的河道曝气方法有:鼓风曝气法、纯氧曝气法、机械曝气法等,这些曝气设备针对不同的河流都有优缺点。(1) 鼓风曝气即在

23、河岸上设置一个固定的鼓风机房,通过管道将空气或氧气引入设置在河道底部的曝气扩散系统,达到增加水中溶解氧的目的。一般由机房(内置鼓风机)、空气扩散器和管道组成。(2) 纯氧曝气纯氧曝气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纯氧一微孔布气曝气系统,由氧源和微孔布气管组成;纯氧一混流增氧系统,由氧源、水泵、混流器和喷射器组成。纯氧曝气系统的氧源可采用液氧(LOX)和利用制氧设备(PSA)制氧。(3) 机械曝气即将机械曝气设备直接固定安装在河道中对水体进行充氧。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叶轮吸气推流式曝气器,由电动机、传动轴、进气通道和叶轮组成;水下射流曝气设备,由潜水泵、水射器组成;叶轮式增氧机,由叶轮、浮筒和电机组成。依据招

24、标文件的要求及本公司综合比较,采用鼓风机-微孔曝气器系统的方案对 xx 湖及 xx 洲进行曝气复氧。相关参数的确定:根据苏州河曝气复氧需氧量为 612gO2/m2d,根据 xxxx 河水质情况,选取需氧量为 6gO2/m2d,xx 湖曝气段 140m,xx 洲曝气段 460m。为保证 6gO2/m2d,xx 湖设计选用罗茨风机 2 台,29.52 m3/min,风压 24.5kPa,运行电机功率为 22KW,xx 洲设计选用罗茨风机 4 台,51.52m3/min,风压 24.5kPa,运行电机功率为 37KW。其中设计 xx 洲安装 32 台曝气器,xx 湖安装 8 台曝气器。3 3. .2

25、 2. .2 2x xx x 湖湖半半人人工工湿湿地地建建设设工工程程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为微生物提供了生活空间和碳源,其主要作用如下:(1)湿地植物使其根部周围的基质处于氧化状态,而且也可以增加湿地床其他厌氧区域的氧含量。(2)在湿地植物的生长期,有助于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虽然植物吸收不是营养物质去除的主要途径,但研究发现,植物也可去除 1675%的 TN 和 1273%的TP。植物的选择应按照以下条件:(1)当地土著植物,最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2)有较高的生产力,对营养物质有较快的吸收能力(3)根须发达(4)移植后易成活,抗冻、抗热、抗病虫害能力强(5)多年生植物(不需每年种植)(6)容

26、易获得,价格低廉(7)对高营养浓度污水有耐性(尤其要对 NH3-N)(8)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隐患或威胁,具有生态安全性根据生态规律,遵循物种多样化、再现自然的原则,综合考虑湿生水生植物的生物习性,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多种、复层人工植物群落,体现陆生湿生水生生态环境的渐变特点。可选高草植物为芦苇、芦竹、莎草、苔草、伞莎草、美人蕉;可选湿生植物为红端木、海棠花、木芙蓉、迎春、金莲翘等;可选挺水植物:宽叶香蒲、菖蒲、水葱、灯芯草、花叶芦竹、慈姑、旱伞草、芦竹、芦苇、千屈菜、莎草、水烛、黄菖蒲、水芹、美人蕉、茭白。3 3. .2 2. .3 3 底底泥泥疏疏挖挖清清除除工工程程由于河湖底质中

27、聚集着历年来沉积的氮、磷、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即使在截污和点源治理工程发挥作用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底泥释放和动力作用下的再悬浮、溶出,也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据对巢湖、太湖内源污染的有关研究,内源污染负荷可占污染总负荷的 20%以上,这就意味着底泥是河道中的一个长期存在的,重要的污染源,必须清挖处理。值得提出的是,底泥疏浚并不是改善水质的充要条件,有时是必要的条件,也只能说是一种修复水生态系统、改善水质的辅助和补充方法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外污染源,疏浚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前功尽弃,不可能取得稳定持久的治理效果比如广州东山湖和麓湖虽曾分别耗资 1lO 万元和 70 万元进行疏浚,但因未采取有效的湖外截

28、污措施,而疏浚并未取得预期效果。(1 1)清淤施工方法)清淤施工方法河道清淤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准备工作、场地清理、施工期排水、挖掘机清淤、完工验收前的维护以及将开挖可利用或废弃的土方、淤泥运至监理人指定的堆放区并加以保护、处理等工作。根据我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前期勘察,设计本工程河道平均清淤 20cm,具体施工开挖前,采用花杆法水下测量法进行水下地形复核测量,确定各区段实际清淤深度。原则上不应有欠挖,超深、超宽不应危及堤防、保坎和岸边建筑物等的安全,且超深、超宽值在设计允许范围内。一个河道断面的挖泥作业完成后,再移至下一个河道断面。(2 2)淤泥处理)淤泥处理河道清起的淤泥运至储泥池,按 5%的比

29、例投加固化剂,将泥浆固化至可堆放状态,直接销售或用于填土,含水率为 30%,流程如下。 固化剂 污泥 投药搅拌池 排水固化场 干泥利用 絮凝剂 混凝沉淀罐 尾水排河 3 3. .2 2. .4 4 生生态态护护坡坡建建设设工工程程传统的河道护坡工程常采用抛石、干砌块石、浆砌块石、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土工膜袋混凝土护坡和绳索铰链混凝土板块护坡等。这些形式的护坡方式多注重河道本身的岸坡稳定性和河道行洪排涝的基本功能,很少考虑对生存环境、景观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传统的河道护坡方式在保持岸坡的结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以及防洪排涝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防护效果立

30、竿见影。但工程造价相对较高,水下施工难度较大,且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需要定期维护、不断修复。同时传统的护坡工程对破坏了河道生态系统,加速了人们生存环境的恶化。它将整个河岸表面封闭起来,隔绝了土壤与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原先生长在岸坡上的生物不能继续生存,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断开,使土壤和水体中的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是:用水泥石料修葺的河道中,具有净水功能的水生生物生长非常困难,河水自净能力将大为降低,水质可能恶化;会导致河水受阳光影响而水温变化过大,不利于维持水中生态平衡,特别是高温季节,容易使传染病菌孳生;随着水流流速的增大,水中一些生物会被水流冲走,使水中生物减少,岸上又缺乏

31、天然植物,直接影响沿河野生生物种类生存。据统计,目前城市河道衬砌后,沿河生物种类减少了 60-70以上,而水生物也只相当于原来的 50左右。传统的混凝土护坡在施工中均不同程度地使用了一些添加剂,如早强剂、抗冻剂、膨胀剂等,这些添加剂在水中发生反应,对水质和水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岸坡没有天然植物作为屏障,会使岸边的垃圾轻易入水,造成污染。这些虽然不是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但它们对水质的恶化起到了促进作用。现代都市的河道断面整齐划一、走向笔直,虽然有整洁美,也富有现代都市的气息,但是它违背了现代人们追求的回归自然、反璞归真的需要。而且一旦这些结构遭到破坏以后,就更显得斑斑驳驳、破乱不堪,极大的影响了

32、整个城市的市容市貌。生态护坡是指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形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生态护坡概念的内涵包括两个要素:一是河道护坡满足防洪抗冲标准要求,要点是构建能透水、透气、生长植物的生态防护平台。二是河道护坡满足边坡生态平衡要求,即要建立良性的河坡生态系统,由高大乔木、低矮灌木、花草、鱼巢、水草、动物沿滩地、迎水边坡、坡脚及近岸水体组成河坡立体生态体系。生态护坡应是“既满足河道体系的防护标准,又利于河道系统恢复生态平衡”的系统工程。前一个要素是人

33、对自然的要求,即人们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安全改造自然;后一 个要素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即改造自然但不破坏自然的平衡。二者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环境协调发展”理念。与传统的河道护坡方式相比,生态护坡技术除了具有增强岸坡稳定性,满足城市河道防洪排涝、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外,还体现了水土交换、减少人为硬化河道带来的生物灭绝、河道发臭,增强了河道天然净化污水的能力,体现了现代城市“亲水”的概念,对于营造城市生态景观,改善人居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国内外生态护坡的成功经验,结合 xx 县河道的特点,生态护坡的设计和建设应兼顾如下原则:生态护坡应满足渠道功能和堤防的稳定要求,并降低工程造价;尽量减少

34、刚性结构,增强护坡在视觉中“软效果”,美化工程环境;进行水文分析,确定水位变幅范围,结合植物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植物;设计在 xx 河生态护坡 33000 平方米,种植挺水植物以美人蕉为主,每平米种植 8-10 丛。3 3. .2 2. .5 5 生生物物膜膜法法净净化化工工程程生物膜即人工水草为一种藻菌生物膜载体,是当前河湖治理水质改善较常用的一种技术和手段,国内外多个生态修复工程中已使用了该技术,均取得良好的水质改善效果,由于 xx 河及 xx 洲上游沿岸居民将生活污水排入其中,也有工业污水的流入,导致水体污染严重,为保证治理工程的效果,缩短水质改善时间,设计在 xx河及 xx 洲采用该技

35、术。生物膜净化工程属于生物接触氧化工程,生物接触氧化是利用生物膜技术为微生物提供生境,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来净化水体,即在河道一定范围内布设活性菌藻膜载体(又称人工水草藻菌生物膜),用以净化水质。xx 河及 xx 洲人工水草安装方式为通过杉木桩河道上漂型布设,人工水草规格为每条 1 米长、0.05 米宽。每排人工水草由绳子将每条人工水草穿成,每条人工水草的间隔为 0.1 米,由于河道宽度不等,每排需要人工水草的数量也不等。每排人工水草通过杉木桩固定。具体设计安装工程量为:(1)在 xx 河内安装 6200m2的下飘式生物膜载体(即下飘式“人工水草”)(2)在 xx 洲内安装 1200m2的

36、下飘式生物膜载体。3 3. .2 2. .6 6 x xx x 山山矿矿区区修修复复工工程程xx 山矿区露天开采需剥离表面土层和风化层,由于开采过程中环境意识差,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较大规模开挖地表,造成矿区的表土大多遭到严重的破坏,表土被翻起、雨水冲刷,最后被随意推弃在山坡上,表土原有的结构被破坏殆尽,土体由原来的密实稳定状态变成松散和不稳定状态,在强降雨雨水的冲刷下,矿区水土流失非常普遍和严重,土壤肥力亦随之大幅降低矿山由于露天开采地段和炼矿场内的植被已全部铲除。原来坡度较缓的坡地、生长茂盛的植被已荡然无存。对沿路风景、环境形象有较大不良影响。本次 xx 山矿区修复治理工程的设计遵守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