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程地质课程实训报告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入学时间: 试点单位: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制工程地质课程实训要求一、实训内容(一)实验:总计四个实验,实验2学时。实验一 常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实验二 岩浆岩的肉眼鉴定实验三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实验四 变质岩的肉眼鉴定四个实验具体的实验做法见附件1。(二)野外地质实习(选做)有条件的试点单位可安排进行。二、实训形式(一)实验:课程实验并写实验报告。(二)野外地质实习(选做):野外实习并写地质实习报告。三、实训的教学要求(一)实验:通过实验理解常见岩石特征,理解岩石的特性和鉴别方法指标及工程分类,并当堂完
2、成实验报告。(二)实习(选做):巩固课堂所学工程地质知识,联系野外实际,识别各种岩石及其工程特性,实习报告不少于1500字。四、实训的组织方式(一)实验:在实验室,以班组形式。由实验指导教师和管理教师带队完成。(二)野外地质实习(选做):在野外,以小组形式。由实习指导教师和管理教师带队完成。五、实训的管理要求 (一)实验: 1对学生:搞好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好此项实验任务,遵守实验室纪律,爱护实验设施。 2对实验教师:根据实验要求备课,并带队实验。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后,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后,评出学生实验报告成绩(合格与不合格)。每个实验都必须达到合格成绩,实验总成绩才算合格。3验收要求:各试点单
3、位的专业管理教师应妥善保存学生实验报告,组织指导教师认真批改学生实验报告,将实训成绩造册,期末随课程平时作业成绩一起报市电大验收。验收成绩记入“实践环节登记表”。凡未按规定完成课程实训者,当期形成性考核成绩无效;课程实训考核验收不合格者,不予毕业。(二)野外地质实习(选做):由实习指导教师及管理教师带队完成。1对学生:()注意安全,如实习区在复杂危险地形、在公路上,来往车辆较多,容易发生事故等。() 遵守学校规定的实习纪律,搞好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好此项教学任务。 (3 )爱护实习用具、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2对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地质地貌备课,并带队实习指导学生完成实习报告,认真批改实习报
4、告后,评出学生实习报告成绩(合格、不合格)。3验收要求:各试点单位的专业管理教师应妥善保存学生实验报告,组织指导教师认真批改学生实验报告,将实训成绩造册,期末随课程平时作业成绩一起报市电大验收。验收成绩记入“实践环节登记表”。六、实训报告的书写格式要求(一)实验: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要求见附件1。(二)野外地质实习(选做):地质实习报告的书写格式要求见附件2。实 训 成 绩 登 记 表内 容成 绩总 成 绩实验实验一 常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实验二 岩浆岩的肉眼鉴定实验三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实验四 变质岩的肉眼鉴定野外地质实习(选做)指导教师(签名): bridge, service levels
5、and even end on the intersection of rongzhou bridge f. 3.1-5 network saturation and intersection service level (3) the operation of the bridge over the river connecting downtown five bridges, bridge traffic flow at least, morning and evening peak bi-directional flow of 3358pcu/h and 3191pcu/h, respe
6、ctively. bridge traffic most of the minjiang river, morning rush hour two-way traffic to 4362pcu/h, the evening rush hour附件1:实验一 常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一、实验内容、要求1观察矿物的形态:(1)单体形态:、(2)集合体形态,2认识矿物的物理性质:(1)形态:(2)颜色,;(3)光泽,(4)硬度,(5)解理,(6)断口 3根据矿物特性鉴定矿物,并描述正长石和斜长石,石英和方解石,角闪石和辉石,云母和绿泥石的区别。掌握常见造岩矿物的鉴定方法与步骤,准确无误定出常见造岩矿物
7、的名称;二、目的意义 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则是由矿物组成我们要了解地壳的组成和演变即随之而来的地质现象,就必然首先要了解矿物。同时矿物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来源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在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矿物,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及工程建设服务。 三、实验准备工作实验前,教师分组发放矿物标本,实验用的小刀、放大镜,稀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观察矿物的形态矿物的形态是由矿物自然晶体组合而成,晶体的形状很多,从矿物结晶的单体形态来说可分为两种:即单形和聚形。聚形是由两个以上的单形所组成的晶形,其种类繁多。而单形晶体目前发现的只有47种(见图1),矿物晶体的外
8、形主要由矿物生长环境和内部构造所决定的。矿物常见的外形分为三类: 1一向延长的矿物;外形呈柱状、针状,如角闪石、辉石、石英等;2二向延长的矿物;外形呈片状,板状,如云母、正长石等3三向等长的矿物:外形呈粒状,块状。如黄铁矿,橄榄石等。(2)观察矿物的颜色 颜色时应看矿物的新鲜面,识别矿物固有的颜色,分清他色和假色。(3)察看矿物的光泽 矿物的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反光的能力。按其强弱程度可分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非金属光泽三大类,根据矿物复杂性还可细分,如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珍珠,光泽,丝绢光泽等。应注意有些矿物同时具有不同的光泽,如云母,一般为玻璃光泽,也常见珍珠光泽。石英晶体表面为玻璃光泽,而断
9、口表面又常呈油脂光泽。 (4)鉴别矿物的硬度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能力。其硬度:比较固定,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般以下列十种矿物作为鉴定矿物相对硬度的标准即摩氏硬度计: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萤石; 5磷灰石; 6正长石;7石英; 8黄玉; 9刚玉; 10金刚石。 在测定矿物硬度时用上述标准硬度的矿物与要测定的矿物进行(对刻)比较。其硬度是相对而言,如石英能刻划的一种矿物,而该矿物又能刻划正长石,则说明该矿物的硬度在67度之间。 (5)观察矿物的解理 结晶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叫解理。其裂开面称为解理面。解理面常与晶面平等,解理是结晶矿物特
10、有性能,不同的结晶矿物其解理性能均多有不同,根据矿物受力后裂开的难易程度,解理片的厚薄及解理面的平整光滑程度,可将解理分成五级即极完全解理, 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无解理。 (6)观察矿物的断口 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所产生的不规则的裂开面,解理和断口互为消长;解理发育的矿物断口不发育,无解理的矿物则多出现断口。 (7)其次还可根据矿物的透明度,比重、韧性及放射性、吸水性、磁性等某些矿物特有的性质来鉴定矿。五、注意事项在测定矿物硬度时应选好晶面轻轻刻划即可,切记勿用矿物相互敲击。六、实验报告 学生提交常见造岩矿物肉眼鉴定的实验报告一份(直接在下页填写)。报告应描述矿物的名称,化学成份,形
11、态,颜色、光泽、硬度,解理;断口等主要特征,并从特征上区分正长石和斜长石,石英和方解石,角闪石和辉石,云母和绿泥石 注:常见造岩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的物理性质见课本p9表22。造 岩 矿 物 实 验 报 告实验日期_ _ 实验成绩_ _ 指导教师 编 号名称化学成分形 状颜 色光 泽硬 度解理、断口 其 它 特 征1白云石camgco32菱面体,呈块状、粒状集合体白色玻璃光泽3.5-4解理完全硬度稍大,在冷稀盐酸中反应缓慢2绿泥石y3z4o10(oh)2·y3(oh)6单斜晶体,板状 浅绿色玻璃光泽2-2.5一向最完全解理绿泥石与云母极相似,但前者具有特征的绿色,有挠性而无弹性3方解石c
12、aco3块状乳白色玻璃光泽3三组完全菱面体解理菱面体完全解理,硬度不大,加稀盐酸剧烈起泡4云母xy2-3z4o10(oh)2片状浅灰玻璃光泽2-3具一组极完全的平行底面解理薄片富弹性,具高度的不导电性和耐火性实验二 岩浆岩的肉眼鉴定一、实验内容、要求 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与构造,分析岩石的矿物组成;对典型岩石进行鉴定和描述,掌握观察的方法、步骤。 根据岩层产状及岩石的结构、构造区分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再根据矿物颜色,晶形及外表物理特征确定几个主要及次要矿物,视其百分比含量定出岩石的名称。二、目的意义岩石是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由矿物组成的有规律的集合体,是自然生成的产物。认识、鉴别岩浆岩,
13、掌握它内在的、复杂的规律性,以利于分析它们的地质意义及工程性质。 三、仪器设备 常见岩浆岩标本一套,岩浆岩分类鉴定表格挂图一张、小刀,放大镜等。 四、实验准备工作: 实验前,教师分组发放岩浆岩标本,放大镜、小刀等实验工具。 五、实验步骤 (1)描述岩石的颜色 岩浆岩颜色的深浅可以反映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含量的相对比例。因此描述时应从岩石的总体颜色进行描述,如灰白色、棕黄色,黑绿色等。同时应注意区分风化面和新鲜面的颜色。 (2)描述岩石的矿物成分 能用肉眼辨认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并分别估计其百分比含量主要矿物的性质、颗粒大小,形态特征等应作详细描述,次要矿物作简单描述。 (3)描述岩石的结构和构造
14、 首先描述岩层的产状,结构是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或者是粗粒,中粒还是细粒;构造上是块状、气孔状或杏仁状等。其次描述气孔的大小、多少、外形、矿物排列的方向等。 (4)岩石定名 在肉眼鉴定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定出岩石的基本名称;一般在基本名称前面加上颜色,结构特征,如:肉红色中粒花岗岩。六、实验报告 学生提交岩浆岩鉴别实验报告一份。岩 浆 岩 实 验 报 告实验日期_ _ 实验成绩_ _ 指导教师 编号矿 物 成 分主 要 特 征定 名 1橄榄石(85%)透闪石(10%)组成,可见少量辉石与磁铁矿岩石浅黄绿色,均一块状构造,全晶质细粒等粒结构,粒径0.51mm。橄榄石粒状、黄绿色,受微弱的蛇纹石
15、化。透闪石为长柱状,长约28mm,长宽比1:51:10,无色,玻璃光泽,杂乱分布并穿过橄榄石,是后期生成的。浅黄色细粒透闪石化纯橄岩2黑绿色短柱状辉石(40%左右)、黄绿色细粒橄榄石(约10%),褐黑色片状黑云母(约5%)及灰白色板状斜长石(约45%)岩石为深灰色,块状构造,全晶质中粒等粒结构,粒径24mm。岩石新鲜,断口参差。深灰色中粒云母橄榄辉长苏长岩3灰色宽板状斜长石及黑色长柱状角闪石,斑晶粒度13mm,角闪石可长达5mm。岩石紫红色、块状、斑状结构,斑晶含量约15%,岩石紫红色、块状、斑状结构,斑晶含量约15%,灰色中粒角闪安山岩实验三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一、实验内容、要求观察、鉴别常见
16、沉积岩的特征。 要求学生根据沉积岩的物质组成区分出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和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并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和胶结物等特征确定出各种岩石的名称, 二、目的意义 土壤是岩石风化、分解的产物,所以在广义上讲土壤也是一种岩石沉积岩是地表或地表以下不太深的地方由先前存在的岩石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等作用形成的层状岩石。据统计陆地表面约75的面积被沉积岩所覆盖人类的生活及工程建筑绝大部分都在沉积岩上进行。所以它有极大的实践意义。学习、掌握沉积岩的特征及工程地质性质,更好地为人类生活和工程建设服务。 三、仪器设备 常见沉积岩标本一套,放大镜、小刀、稀盐酸等。 四、实验准备工作 实验前,
17、教师分组发放沉积岩标本,放大镜、小刀及稀盐酸等设备。 五、实验步骤 沉积岩划分为三大类;即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 (1)碎屑岩类的鉴定 由碎屑物质组成的岩石称为碎屑岩,如:集成岩、凝灰岩、砾岩、砂岩等。其鉴定方法是观察岩石的颜色、岩石的成分,岩石的结构、构造,以及岩石胶结物的成分。如:灰黄色粗粒厚层状铁质胶结的长石石英砂岩。 (2)粘土岩类的鉴定 由母岩化学分解后的产物所形成的岩石称为粘土岩,其中常含有少量的细碎屑物质。如:页岩,泥岩。 粘土岩的肉眼鉴定方法是观察描述岩石颜色,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生物化石,结核等。 粘土岩颗粒细小,肉眼无法鉴定其成分,通常以固结程度和构
18、造特征来分类定名。如有页理构造的叫页岩:无页理构造且致密块状的叫泥岩。 (3)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 本类岩石是母岩化学分解所形成的溶解物质,呈真溶液或胶体溶液搬运,且通过化学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观察描述步骤:1岩石颜色,2岩石成分:3结构、构造;4加盐酸起泡的剧烈程度。如石灰岩的特征为灰白色,具参差状斯口,结晶颗粒大小不等,滴稀盐酸剧烈起泡,致密块状,层理不明显。即可定名为灰色中粒隧石条带石灰岩。 六、实验报告学生提交实验报告一份,其内容应根据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胶结物及其独有的特征描述砾岩,砂岩,泥岩,石灰岩和白云岩等。沉 积 岩 实 验 报 告实验
19、日期_ _ 实验成绩_ _ 指导教师 编号矿 物 成 分主 要 特 征定 名 1主要为石英>90%,长石,风化后呈高岭土。新鲜面为白色,风化面为灰白色;具层理构造,粗粒砂状结构,粒度一般为1mm左右,有5%>2mm的砾石,磨圆较好,多呈浑圆状,分选也较好,硅质胶结。白色含粗粒石英砂岩2云母片,三叶虫和圆货贝化石碎片,黄绿色,带少量褐色亮点,泥质结构,硬度低,指甲可刻动,断口粗糙,表面光泽暗淡,可见细小云母片,具有平行的薄层状页理构造,滴盐酸起泡。黄绿色含生物钙质页岩3灰白色,泥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具有贝壳状断口,固结致密,小刀可刻动,局部有粗品德方解石颗粒,直径1-2mm左右,解理面闪闪发光,加盐酸剧烈起泡。灰白色泥晶灰岩实验四 变质岩的肉眼鉴定一、实验内容、要求认识、鉴别常见的变质岩特征。要求学生根据变质岩的颜色、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等特点鉴别常见的变质岩。二、目的意义 构成地壳的岩石在不断地发生、发展和变化着。一部分原来已经形成的岩石,由于再次受到高温高压及外来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改变了原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及构造而形成一种新岩石即变质岩。识别变质岩,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