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0hdt-c5高速给水泵6.3.1技术规范: 型号: 50hdt-c5流量: 493米/时扬程: 1900m轴功率: 3330 kw转速: 5600r/min效率: 82%进口流量: 526 t/h出口流量: 493 t/h进水温度: 165中间抽头压力: 4-8mpa中间抽头流量: 30t/h(额定工况)6.3.2结构概述:50hdt-c5型是高速给水泵,作用是将除氧器水箱内的热水经高压加热器送到锅炉汽包,整台泵分为静子和转子两部分。静子部分主要有滑动轴承、轴承座、大端盖、中段、导叶、低压端等组成。水泵外壳为圆筒形,壳内的泵芯由泵轴、叶轮、导叶、泵段等组成,泵壳间夹层的空腔是水泵出口流道的
2、一部分。泵芯从给水泵的高压侧端盖(大端盖)处装入泵壳。低压端为传动端,通过联轴器,中间轴连接液力偶合器。中间轴的作用是维护、小修、大修、(抽出泵芯)时预留检修空间。在大端盖、泵壳的结合面圆周均布16只紧固螺栓,提供密封力。在泵壳与泵座之间设有纵销、横销(猫爪处),靠近低压侧的泵座上有两只横销,纵销在泵壳轴线垂直对称平面的下方。以保证泵体受热时能向两侧及高压端自由膨胀,高压端两侧猫爪螺栓拧紧后,垫圈保持0.100.15毫米的膨胀间隙。转子有轴、叶轮、平衡鼓、轴套等组成,5级叶轮全部为单侧吸水,热装在轴上,各级叶轮与轴配合紧力0.050.07mm,靠卡环轴向定位,每级叶轮配有轴向键,轴成阶梯形结构
3、;各级叶轮直径依次递减0.2毫米,轴承由轴承座、盖、乌金轴瓦等组成,采用#32透平油润滑为了调整个轴承的进油量,在各轴承的进油管法兰连接处装有不同孔径的节流孔板,在高压侧轴承外侧设有推力轴承,推力间隙为0.50mm。平衡装置由平衡鼓、平衡衬套组成,平衡鼓用键固定在轴上,用螺母加柔性石墨密封圈、压圈,锁紧垫压紧在轴肩上。在平衡鼓、平衡衬套间隙两侧的表面上,开设有卸荷螺纹槽。 油系统由主油泵、辅助油泵、润滑油泵、冷油器、油滤网、油箱、调压阀及油管道等部件组成。油从油箱经油管被吸入主、辅油泵。再经油管及滤网进入冷油器。油被冷却后经油管进入各轴承,再由轴承室流回油箱,构成油路循环。6.3.3设备检修:
4、6.3.3.1检修周期:大修周期:23年小修周期:1年6.3.3.2检修项目及内容:(其中第2.3、2.6、3.15、4.8、4.9、4.10、5.2、6.1第7项、8项为小修项目)序号项目及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1. 水泵拆卸1.1 拆下密封水管、冷却水管、导暖管、平衡管、减温水管、放水管及压力表管。 确定泵内无压力,存水放尽,且温度降至80摄氏度以下,拆下的管道要摆放整齐,且将管口封好,防止杂物进入管内。1.2 拆联轴器保护罩,取下中间轴膜片,取下联轴器螺栓。 所有螺栓及垫片要放在专用油盘内1.3 拆出口法兰螺栓,并吊起出口管。 1.4 低压侧拆离,拆卸低压端分半拉力环,用专用螺栓将支撑
5、板固定在轴承室端面,在拆卸管正下方固定滚轮支架,支架与拆卸管垂直。滚轮支架应固定牢固,防止滑落。 1.5 拆下高压端轴端堵头,用专用的双头螺栓穿过堵孔,旋进泵轴中心螺纹孔,堵孔外用螺母拉住泵轴。注意:推力盘与推力瓦不要碰坏。序号项目及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1.6用专用工具拆卸大端盖紧固螺栓,拆去螺栓保护罩,螺母应按垂直对应的位置成对拆卸,依次拆卸其它,螺母及垫圈。拆前用专用工具测量低压端至大端盖间的距离,以便安装后于拆前测量数值一致。1.7 高压侧支撑轴心,用四只专用螺栓将泵芯拆装工具中的托架装在大端盖上,滚轮装在托架上,滚轮下安设轨道、支架。用顶丝顶出端盖,将专用工具起顶螺栓,拧紧,支起芯
6、包。这时在大端盖顶部拧入吊环,吊出泵芯。抽出泵芯时应由专人指挥起吊应缓慢。2 泵解体 解体前先放好水平支架2.1 拆卸低压端的径向轴承,用专用扳手退出联轴器压紧螺母(螺纹右旋与水泵的转向相反)用专用工具拉下联轴器、膜片、螺栓平键等一起存放。拆卸低压端上轴承室,冷却水室间的紧固螺栓定位销,拆卸上下轴承室结合面紧固定位销,用顶丝顶起上轴承室,拆卸轴承室内压盖压紧螺栓、定位销,取出上瓦。方法:在轴瓦外球面最顶部放一圈1mm的软铅丝,在瓦座水平结合面放0.5毫米的铜皮,扣上瓦盖,插入定位销,均匀拧紧瓦盖紧固螺栓。然后松开瓦盖紧固螺栓,取下瓦盖,测量铅丝的厚度(一般取35点),取平均值。铅丝的厚度平均值
7、减去垫片的厚度,如果是正值,则说明是间隙;如果是负值,则说明是紧力。假若紧力不符合标准,需要通过调整垫片的厚度来完成。 轴瓦压间隙示意图 1-轴颈,2-下瓦 a/、b/-放在轴颈上的软 铅丝。 a、b-分别为轴瓦两侧结合面铜皮的厚度。 单位均为毫米。 拆卸时应当保护轴端中心孔 序号项目及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压完紧力后,压轴瓦间隙(顶部间隙)。在下轴瓦结合面处放置0.5毫米厚的铜皮,轴颈顶部放1毫米的软铅丝两块。将上瓦、轴承盖合上,放入定位销,均匀拧紧轴承盖螺栓。然后松开螺栓,取出定位销,揭开轴承盖,取出上瓦。用千分尺测量铅丝厚度(取35点),取平均值。轴承的顶部间隙: a=c(
8、a+b)/2 式中:a实际顶部间隙; c软铅丝的平均厚度 a、b分别为轴瓦两 侧结合面铜皮 厚度。 单位均为毫米。 然后用塞尺测量两侧间隙。 轴瓦顶部间隙为0.110.18毫米。 两侧间隙为0.090.11毫米。 测量时,塞尺要塞入2530毫米。序号项目及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22 拆卸高压端径向轴承,推力轴承,拆卸轴承室端盖密封垫上下轴承室结合面螺栓,定位销,拆卸轴承压盖,推力轴承压盖,取上上瓦,上半油封环。 2.3 测量抬轴 方法是:取出上瓦,将百分表触头指向轴颈处(表头要指向轴心),对好表,轻轻抬起轴至最高位置,记下百分表读数变化。此数值即为转子的上抬数。取出下瓦,下半油封环,测量转子
9、的总抬值转子的抬量=转子间隙÷2+0.10mm 1、表座要安设牢固。 2、抬轴时要轻轻用力,用力过大会出现假读数。 3、抬轴时,应以泵轴接触泵芯为准。2.4 拆卸低压侧轴承室螺栓,定位销,甩油环,橡胶圈,拆卸低压侧冷却水压盖,将静止部件拉出,旋下轴套右旋螺母,拉出动环部件,轴套。取下推力瓦块防转销,取出支承环,瓦块,调整块,分组存放。 拆前和对, 定位销,甩油环,做好记录分组存放,2.5 拆卸大端盖间的紧固螺栓,定位销,拆卸下轴承室,旋下推力盘左旋螺母,加热推力盘至200摄氏度,拉下推力盘。用同低压侧同样方法,拆卸密封组件。推力盘拆卸时,专用工具拉在推力盘的非工作部位2.6 吊出大端
10、盖,与端盖连接的平衡衬套、冷却水室(有的冷却水室与端盖焊接)密封垫压紧弹簧,拆卸下来。 起吊时速度不能太快,以免碰伤轴。序号项目及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2.7 拆下平衡鼓螺母,用专用工具拉出平衡鼓,取下键。2.8 用专用工具顶起泵轴记录总窜动量,转子抬到中心位置,表杆指向轴端,轻轻来回窜动,记录百分表的读数变化值。 1、窜动试验时,要轻轻窜动,不要使转子转动,否则回产生较大误差2、用百分表测量窜动时,起始读数应调到零位。2.9 拆卸末级导叶,取下定位销,用加热法取出末级叶轮,定位卡环,两只平键。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取下中段,各级叶轮,各级叶轮测窜动,取下首级隔板 1、 导叶、定位销装配标记核对
11、后存放。2、 叶轮、中段要编号放置。3、 定位卡环要编号。3 清理检查 清理检查主轴 3.1 清理检查主轴进行探伤 用细纱布清理干净各部位,轴颈处用#180以上的水砂纸轻轻研磨。3.2 测量主轴弯曲。 将轴放在v型铁上(v型铁放在大平板上,v型铁的v型口支在两端的轴颈处),轴颈处加润滑油,百分表触头指在要测的点上,缓慢盘动主轴一圈,其表上读数变化值,即为该点的晃动度。晃动度的一半即为该点的轴弯曲度。轴晃动度要求: 联轴器处0.03毫米 轴颈处0.02毫米 轴套处0.03毫米 次级叶轮处0.05毫米 平衡鼓处0.03毫米 推力盘处0.03毫米1、 主轴找弯曲时,v型铁要放在平整的台板上且牢固不动
12、。 2、 盘动主轴时尽量不要使其轴向窜动。序号项目及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3.3 清理检查叶轮。 1、 用砂布将叶轮打磨光。 2、 检查叶轮键槽与键的配合。 3、检查测量叶轮内孔与轴的配合。 4、检查测量叶轮与卡环的径向间隙。5叶轮做磁性探伤。6 检查首级叶轮的汽蚀情况。 1、 叶轮打光后作宏观检查无严重磨损,叶片无严重汽蚀及冲刷,前后盖板不鼓起,整个叶轮无裂纹。键槽与键配合两侧不松动,顶部间隙为0.150.20毫米。次级叶轮套装紧力为0.050.07毫米。3.4 清理检查泵壳1、检查低压端与首级隔板吸入室密封情况。1、 泵壳结合面光滑平整,无麻点。2、 大端盖紧固螺栓完好,无滑丝。低压端与
13、首级隔板吸入室间,密封面无磨损,冲刷。序号项目及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3.5 清理检查密封装置1、 检查机械密封、动环、静环的磨损。2、 检查迷宫式密封与泵轴的间隙。 1、 动环硬质合金表面易磨出环形纹路,静环浸锑石墨 易大量磨去,若继续使用,应当研磨,检查静环弹簧是否歪斜,损坏。2、 检查迷宫式密封套梳齿与轴的间隙,过大时应 换新。 (1) 动静环用清水丙酮擦洗,忌用碱性水。(2) 金属零件用肥皂水清洗,清水冲净,最后用丙酮洗净 。3.6 清理检查导叶、密封环、导叶套:1、 检查导叶结合面是否平整光滑,流道无冲刷、汽蚀2、 检查密封环与各级叶轮配合情况,、导叶套与叶轮轮毂的配合。1、 导叶
14、结合面光滑,流道无严重冲刷。2、 密封环、导叶套磨损间隙过大时应更换,且沉头螺栓不滑丝,不高出平面。有的泵型为点焊,更换新密封环、导叶套时,配制好沉头螺栓,再加热至80-120摄氏度点焊。1、各级密封环、导叶套与叶轮、叶轮轮毂测量时,应逐级测量有专人做好记录。3.7 清理检查轴套:1、 检查轴套外圆是否有磨损,端面与轴是否垂直。2、 测量轴套与轴配合间隙。3、 检查键与轴键槽配合间隙。1、 轴套表面光滑,无严重磨损,端面与线要垂直,其不垂直度小于0.03毫米,两端不平行度小于0.03毫米,轴套与轴配合直径间隙为0.025-0.035毫米。2、 键与键槽配合不松动,顶部间隙为0.15-0.20毫
15、米。序号项目及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3.8 平衡装置清理检查。 平衡鼓、平衡衬套工作面无严重磨损及拉毛。 平衡鼓内孔与轴配合间隙为0.030.05毫米。平衡衬套与出水端装配间隙为±0.02毫米。 平衡鼓与平衡衬套工作面接触在80%以上。3.9 轴承清理检查检查推力瓦块合金层磨损情况,用红丹粉检查推力瓦与推力盘接触情况,接触点每平方厘米不少于3点。用浸煤油法检查轴承合金层的脱胎、裂纹。3.10 密封环检修与装配。1、清理密封环及中段内孔。2、中段与密封环结合面均匀涂一层密封涂料。3、用木棒轻轻地将密封环敲入中段,均匀紧上螺栓。1、密封环迷宫槽内光滑,无毛刺及砂眼。2、固定螺栓平整且不
16、高出平面3、密封环与中段配合紧力为0.000.03毫米。4、密封环与叶轮配合直径间隙为0.550.65毫米。3.11导叶套装配与检查 1、清理导叶内孔与导叶套。 2、在导叶与导叶套结合面涂一层均匀的密封涂料。 3、用木棒轻轻地将导叶套装入导叶,均匀用力紧好紧固螺钉。1、导叶套内孔及表面光滑无毛刺。 2、导叶套与导叶配合紧力为±0.02毫米。 3、导叶套与轮毂配合直径间隙为0.550.65毫米。 4、导叶套紧固螺钉不松动,不滑丝,不高出平面。序号项目及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3.121、 导叶与中段组装2、 中段、导叶、密封环、导叶套找同心。方法是:先找好中段中心,以中段中心找密封环、
17、导叶套中心,需在大型车床上进行,由车工配合完成,若同心偏差过大,需用切削方式达到。 1、导叶与中段配合直径间隙为±0.02mm。 2、密封环与中段的不同心允差(盘动转子一周读数变化值)为0.08 mm。 3、导叶套与中段的不同心允差为0.08 mm。1、 导叶与中段组装时要对准记号,并结合面涂以密封涂料。2、 新密封环与导叶套换新时,留0.5mm加工余量,装入中段后,加工到标准尺寸。3.13转子校装1、 主轴清理后,将轴放在支架上,装上低压侧o型密封圈、轴套紧固螺母均装上。2、 装上末级叶轮、平衡鼓,o型密封圈、平衡鼓紧固螺母、轴套,推力盘及推力盘紧固螺母。3、 将组合后的转子吊上专
18、用的支架(或v型铁上),测量晃动值。4、 测量工作分为四部进行:第一步:把低压侧轴套紧固螺母拧紧,把百分表触头垂直置于各测量点,调整百分表读数为零位,缓慢盘动转子,记录各测量点百分表读数。第二步:将平衡鼓紧固螺母拧紧按第一步方法测量各点读数并记录。第三步:将推力盘紧固螺栓拧紧,按第一步方法测量各点,读数做记录。第四步:最后将推力盘紧固螺母拧紧,再测读数一次,如晃紧好并紧螺母后, 各轴相结合面用0.02毫米塞尺塞不进。转子较晃动标准: 低压轴套处0.05毫米 转子中间一段轴的晃动值:0.05毫米 叶轮密封环处0.08毫米 轮毂处0.05毫米 平衡鼓处0.05毫米 高压套处0.05毫米推力盘飘偏0
19、.03毫米平衡鼓瓢偏0.03毫米盘动转子前应在轴颈处加以适量润滑油。序号项目及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3.13动值超出标准,应检查有关部件垂直结合面,合格后,将各处紧固螺母与零件打上相对标志,再解体转子。此时再复测一下转子中间部分是否与原轴的晃度相同。列出差值,填入表中。注意转子每转动一周回到原来位置时,两只百分表读数应相同。否则说明百分表稳固不良。 3.14 测量平衡盘瓢偏。 方法: 将两只百分表放在平衡盘直径相对180°的方向上,注意必须放在平衡盘的同一侧。表触头指向平衡盘的工作面上,这样转子发生轴向窜动时,两只百分表的读数同时增加或减少,而差值不变。 事先把平衡盘分为八等分,将
20、百分表读数定在同一刻度值上。然后盘动转子,记录转子在各位置时两只百分表的读数,算出差值,填入表4-1-1中。注意转子每转动一周回到原来位置时,两只百分表读数应相同。否则说明百分表稳固不良。 若瓢偏度不合格,应进行修整,直至合格为止。 序号项目及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3.15 清理检查轴承室。 用汽油清理轴承室内的油垢、杂质,然后用白布擦净,用和好的面团将轴承室内的杂质粘出。轴承室内无杂质,无锈蚀,进回油孔畅通无堵塞。 不要将白布、面团等遗留在轴承室内。3.16 清理检查轴承室。 用汽油清理轴承室内的油垢、杂质,然后用白布擦净,用和好的面团将轴承室内的杂质粘出。 轴承室内无杂质,无锈蚀,进回油
21、孔畅通无堵塞。 不要将白布、面团等遗留在轴承室内。4 水泵组装。4.11、 泵轴水泵放置,核对装配标记,放入两只平键。2、 按记号装好隔板。3、 将叶轮与中段打扫干净,用加热法装上叶轮,将套好的首级叶轮的主轴穿过首级泵壳内孔,用千斤顶调整主轴。将第二级泵壳装上,用拉紧螺栓将泵壳拉紧,然后测量转子窜动量,通过调整千斤顶上、下移动,使转子与泵壳的接触来实现。4、 然后热装第二级叶轮,按上述方法逐级依次组装,并测量各级窜动值(均应与第一次测的数据相符)最后旋入螺栓,将整个芯包拧紧。叶轮加热温度为250摄氏度300摄氏度, 全部组装后窜动量为10.5毫米。偏差允许正负1毫米。紧好小穿杆螺栓后,前后段平
22、面之间四角间距偏差不大于0.100.15毫米。4.2 穿装泵芯:在吸入室法兰,大端盖顶部装上吊具,装上高压侧拆装托架,滚轮。低压侧装上支撑板、延长管。将泵芯推入泵体,拧紧大端盖螺母。 大端盖螺母对称均匀带紧后,用液紧装置,第一次液紧油压为32兆帕,第二次液紧油压为64兆帕,每次加压后全部螺母通紧一遍。带上螺栓防护罩。序号项目及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4.3 将入口段下轴承室用紧固螺栓、定位销固定在冷却水室端面法兰上,结合面密封胶紧固。将下瓦放进轴承室内,再装复上瓦,调整间隙紧力,合格后,吊入轴承室。组装密封部件,注意静环弹簧预紧螺栓装配后与动环间隙合适。在高压侧装上平衡鼓,高压套、调整垫用螺母
23、拧紧,测量平衡鼓窜动量,如工作窜轴不合适,通过加减调整垫片厚度来实现。工作窜轴为5.5mm偏差±0.1mm1、核对装配位置记号不要把轴瓦装反。2、紧螺母前要在各结合面处加润滑油,以防结合面起毛刺。3、螺母不宜过紧4.4 高低压测做抬轴试验,抬轴合格后,用塞尺测量,高低压端轴套,在迷宫套或机械密封内的左右间隙,通过调整瓦座侧调整螺栓进行调整。 两侧间隙应相等,用0.250.30mm塞尺插入80120毫米。 高低压测做抬轴试验,抬轴合格后,用塞尺测量,高低压端轴套,在迷宫套或机械密封内的左右间隙,通过调整瓦座侧调整螺栓进行调整。4.5 新轴瓦的研磨方法 4.6 球面研磨:将轴瓦及瓦座球面
24、擦净油污,在轴瓦球面上抹上适量红丹粉,放入瓦座来回研磨,动作不宜过大,来回转动角度以3045°为宜。这是更换新轴瓦时必须进行的项目。1、 轴瓦无脱胎、无赶瓦、化瓦等情况。2、 球面无碰伤,内外球面接触面积70%以上,两侧用0.030.05毫米塞尺塞不进4.7 侧轴瓦间隙电机轴瓦顶间隙0.280.36毫米,两侧间隙为0.140.18毫米。塞尺测量两侧间隙时,塞尺塞入3035毫米。序号项目及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4.8对轴瓦进行研磨。 经过刮削,直至合格为止。下瓦与轴颈接触角为6065°,接触面积达70%以上,接触点每平方厘米不少于三个,且分布均匀。4.9 轴瓦压紧力。 轴瓦顶部紧力为0.00.03毫米。 瓦盖结合面垫子最多不能超过三片。1、轴颈与轴瓦要清理干净。 2、盘动转子时,轴瓦不能转动。 3、轴瓦在放入和取出时,尽量避免两侧靠在轴上,以免出现假的接触点。 4、拆装球铁时,要做好记号,以防装错。序号项目及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4.10 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组装。1、 结合面垫子要平整。 2、 内油挡到轴瓦两端的距离为5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预结算合同范本
- 明星商业合作代言合同范本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1.1.3 古代印度 教学设计
- 10 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 八上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绪论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 宁波市海域使用权出让合同(官方范本)(7篇)
- 2025年借用轿车合同范本
- 2025年借款合同标准格式证明
- 2025年原材料配送合同样本
- 毕业设计钢筋弯曲机的结构设计
- 工程结构质量特色介绍
- 巴马格纺丝控制系统软件说明书(共46页)
- 肺结核患者管理ppt课件
- 清华大学MBA课程——运筹学
- 《计量经济学》超全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湿法冶金浸出净化和沉积PPT课件
- 生产现场作业十不干PPT课件
- 雨污水管网劳务施工分包合同
- 通信杆路工程施工
- 初中物理光学经典题(共23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