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_第1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_第2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_第3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温度 t :表示物体的。【是一个状态量。 】2.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性质。3.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 摄氏度的规定:把的温度规定为0 度,在1 标准大气压下,把规定为 100 度,在0 度和100 度之间分成100 等分,每一等分为1 摄氏度( 1) .4. 实验室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量程,最小刻度,玻璃泡、弯曲细管,使用方法。5. 用实验室温度计测液体温度:( 1)、( 2)、( 3) 温度计玻璃泡与待测液体体充分接触玻璃泡接触容器的底和侧壁、( 4)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读数时把温度计取出来读、( 5)6.

2、 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体温计 离开人体读数实验温度无计寒暑表无同上7. 熔化和凝固物质从态变成态叫熔化,熔化要热物质从态变成态叫凝固,凝固要热t/ 8. 晶体和非晶体: (1)熔化时温度的固体是晶体。如:( 2 )熔化时温度的固体是非晶体。如9. 熔点和凝固点( 1)熔点:,叫熔点吸热放热( 2)凝固点:,叫凝固点t/min( 3)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晶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10.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右图)11.汽化: . 物质从态变为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和,这两种方式都要热。12. 蒸发现象( 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

3、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液体,。13. 蒸发有作用。14. 沸腾现象( 1)定义: 沸腾是在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的汽化现象。( 2)液体沸腾的条件:;。( 3)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体表面上方的气压越,沸点越;气压越,沸点越。(海拔越,气压越)15. 液化: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液化现象如: “白气”、雾等)。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 1);( 2)。16. 升华和凝华现象( 1) 物质从态直接变成态叫升华,从态直接变成态叫凝华( 2)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17. 升华热,凝华热第二章 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一、长度测

4、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常用单位有,。t/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m 1m=km1m= dm1dm=m1dm=cm1cm=dm1cm=mm1mm=cm1mm= m 1 m=mm1m=t/min m1m=nm1 m=nm 1nm= m 1nm= m非晶体熔化曲线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 “系数不变,等量代换”。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课桌高 0.7、篮球直径 24、指甲宽度 1、铅笔芯的直径 1、一只新铅笔长度1.75、手掌宽度1、墨水瓶高度 6 。第二教育网5、特殊的测量方法:A> 、测量

5、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C、“放”用刻度尺

6、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F、“记”:测量结果由和组成。(也可表达为:由、和组成)。7、误差:1、 定义:叫误差。2、 产生原因:。3、 减小误差的方法:。4、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二、质量:1、定义:叫质量。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常用单位:。对质量的感性认识: 一枚大头针约 80 ; 一个苹果约 150 ; 一头大象约 6 ; 一只鸡约 2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

7、体的、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4、测量: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计算出物体质量。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看”:观察天平的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使指针指在,这时横梁平衡。“称”:把被测物体放在盘里,用镊子向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记”:被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事项: A 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称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C。 方法: 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三、密度:1、定义: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8、2、公式:变形、。3、单位: 国际单位制: 主单位,常用单位。这两个单位比较:3 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 1g/cm 3= kg/m 3 1kg/m 3= g/cm 3水的密度为,读作,它表示物理意义是:4、理解密度公式同种材料,同种物质, m与 V 成正比;( 2 )物体的密度 与物体的无关,但与物质的和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5、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可用密度鉴别物质。求质量求体积 判断空心实心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假定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任何物体都

9、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第二教育网物体的运动, 常选为参照物, 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二、机械运动1. 定义:物理学里把叫做机械运动。2. 特点: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比较的大小;相同,比较的长短。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 匀速直线运动:A.匀速直线运动: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B. 速度:(1)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2)物理

10、意义:速度是的物理量。(3)计算公式:变形,。(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运输中单位两单位中单位大。换算: 1m/s=km/h。人步行速度约1.2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合km/hC. 速度图象: S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v是个恒量与路程 S时 变速运动:tA. 定义:运动变化的运动。B. 平均速度: 表示运动物体在(或)的快慢程度。平均速度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测量:( 1)原理( 2)方法:用测路程,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 v2、 v 则 v2

11、>v>v1( 3)常识:人步行速度1.2m/s,自行车速度4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 108m/sC.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或的速度。第四章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的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就。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

12、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第二教育网( 1)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s 以上人耳能把跟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m。( 2) 低于 0.1 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4.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1). 音调:声音的叫音调。 它是由发声体振动决定的,越大,音调。(2). 响度:声音的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远近有关(3). 音色: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能够辨别乐器或区

13、分人。5. 噪声(1) 定义: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和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 噪声的大小用表示,单位是( dB ),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0 dB,15dB 45dB 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 50dB 就会影响睡眠,70dB 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3)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处、和减弱。6.人耳的听觉范围:频率在Hz范围内的声音才能引起人的听觉。7. 超声波:高于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利用超声波可以测距离、医学上做“ B 超”或击碎结石、工业上探伤等。第五、六章光现象和

14、光学仪器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m/skm 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的形成、小孔成像。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

15、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2、 光的反射定律:与、在同一平面上;和分居在法线的两侧;等于。(可归纳为: “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3、 理解:( 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 2)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而,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4、两种反射现象( 1)镜面反射: 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 在光的反射中

16、光路可逆6、 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2)7、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像和物到镜的距离( 4)像物左右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8、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 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 不第二教育网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 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9、 平面镜的应用: (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三、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

17、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与、在同一平面上,和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在折射中光路可逆。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 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于入射角。3、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四、透镜1、 透镜( 1)分类:凸透镜:边缘,中央。凹透镜:边缘,中央。( 2)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通过两

18、个球面的直线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 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焦距:焦点到的距离叫焦距,用“f ”表示。每个透镜都有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2、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F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F五、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 u)成像大正立与倒像的虚像物位像 距 ( v )应 用小立实置u > 2fu = 2ff < u <

19、2fu = fu < f1.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2.注意: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使烛焰中心、 凸透镜中心、 光屏中心在。3. 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插。4.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镜头。5.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它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6. 正 常 眼 睛 的 明 视 距 离 是cm 。 近 视 眼 的 明 视 距 离 小

20、于 25cm , 戴制作的近视镜矫正。远视眼的明视距离大于25cm,戴制作的远视眼睛(又叫老花镜)矫正。7.眼睛的度数 =1/f× 100( 公式中焦距f 必须用 m作单位 ) 。第七章运动和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2)力可以改变。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用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第二教育网6、力的测量:测力

21、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的 与所受的 成正比。7、力的三要素:力的、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有关。8、力的表示法:力的图示: A 、定义: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B 、注意:有标度。力的示意图:不需要严格的表示出力的大小,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简易图示。9、力的合成:( 1)合力:一个力产生的根两个力共同产生的相同这个力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2)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规律:若两个力方向相同,则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 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若两个力方向相反,则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方向跟较

22、大的那个力方向。口诀:同向相加,异向相减,方向随大二、重力:1、重力: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而受的力 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2、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其中 g=9.8N/kg它表示 质量为 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3、重力的方向:。 其应用是重 垂线、水平仪 分别检查墙 是否竖直 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 均匀 外形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 它的。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静摩

23、擦摩擦力动摩擦滑动摩擦3、摩擦力的方向:滚动摩擦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同条件 (压力、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6、滑动摩擦力:( 1)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2)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接触面的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7、应用: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接触面变粗糙、 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接触面变、变滑

24、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四、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状态或状态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两个力大小( 2)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3)方向( 4)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等、一、反、一”。第二教育网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方向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个物体上。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不受力静止力不是产生(维持)合力为 0运动状态不变受平衡力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合力不为 0运动快慢改变运动状态改变 态的原因五、惯

25、性和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说明: A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而概括出来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3、惯性:定义:物体保持不变

26、的性质叫惯性。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 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 是否运动、 运动速度等皆无关。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B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第八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力压强1.压力 F: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2.压力产生的效果用表示,跟、有关。3.压强 P:物体叫做压强。4.公式:【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

27、分;单位:米2】压强单位:牛 / 米 2;专门名称:帕斯卡,简称帕(Pa)5.改变压强大小方法:减小或增大,可以减小压强;增大或减小,可以增大压强。6. 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 使用液体压强计 ( U 型管压强计) 。】( 1)产生原因: 由于液体有,对容器产生压强; 由于液体流动性,对产生压强。( 2)特点:液体对和都有压强液体内部都有压强,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深度越大,压强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 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 3)公式:(h:单位:米; :千克米 3;g=10 牛千克。)7. 连通器:的容器。连通器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

28、器中的液面总。应用:船闸、自动饮水器、锅炉水位计。8. 大气压强:( 1)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并且具产生压强。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 3)最先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长度。( 4)测量工具:气压计,常见的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5)标准大气压:支持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 标准大气压=mmHg=cmHg=Pa(相当于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第二教育网( 6)沸点与压强: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气压增大时。(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7)体积与压强: 质量一定的气体,

29、 温度不变时, 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气体体积越大压强。(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 8)应用:和离心水泵。二、浮力1. 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的托力叫浮力。2. 浮力方向:,施力物体:液(气)体3. 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即浮力。4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所受重力。即 F浮。 ( V排 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5物体的沉浮条件:F浮F浮F浮F浮GGGG下沉悬浮上浮漂浮F浮< GF浮= GF浮> GF浮= G液 < 物 液 = 物 液 > 物 液 >

30、 物6. 计算浮力方法 :读数差法:F 浮 =G F(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压力差法: F 浮 = F 向上 F 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平衡法:漂浮、悬浮时, F 浮=G ( 二力平衡求浮力; )公式法: F 浮=G 排 或 F 浮 = 液 V 排 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7. 浮力的应用:( 1)、轮船: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2)、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第二教育网( 3)、气球和飞艇: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

31、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原理:利用 来进行工作。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第九章简单机械一、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的硬棒叫杠杆。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l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用字母 O 表示。l2动力:的力。用字母F 1表示。O阻力:的力。用字母F 2表示。F1动力臂:从支点到的距离。用字母l1 表示。F阻力臂:从支点到的距离。用字母l2 表示。力臂的画法 : 找支点 O;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标力臂(大括

32、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写成公式也可写成:。4、应用:(杠杆的分类)名称结构特征特 点应用举例省力动力臂、轮轴、杠杆阻力臂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动力臂缝纫机踏板、起重臂杠杆阻力臂人的前臂、等臂动力臂,定滑轮杠杆阻力臂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 ,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l 2l1F2F1二、滑轮:2、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的功1.定滑轮:3、总功:等于。公式:定义:固定不动的滑轮。4、机械效率: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

33、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但是能改变。公式: =W 有用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 或速度W 总 =GhvF) = 重物移动的距离 SG (或速度 vG )斜 面:F1FL2.动滑轮:= Gh =Gh =Gl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滑轮组:FSFnhnF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lF2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但不能改变。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G;只忽略轮轴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

34、摩擦。间的摩擦则拉力F=(G 物 +G 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 vF)=2 倍的重物移5、机械效率的测量:动的距离 SG(或 vG)原 理:3.滑轮组:应测物理量:、。定义:、组合成滑轮组。器 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又能。步骤:必须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G 。只小不变。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则拉力 F=(G 物 +G 动 )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 vF)=n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 SG (或 vG )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

35、则额外功相对就多。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 物 +G 动 ) / F 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C、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三、功:D、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二是。五、功率: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1、定义:3、功的计算:功等于跟物体在力的方向的乘积。公式:4、功的单位:焦耳, 1J= 1N·m 。 把一个鸡蛋举高 1m ,做的功大约是 0.5 J 。5、功的原理:人们使用机械时所做的功,都不会

36、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对人们的功。公式:(提升重物)2、物理意义:表示的物理量。3、公式:P=4、单位:主单位:瓦( W) 常用单位 kW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s 内做功 66000J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第二教育网第十章能及其转化8.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和。一、机械能9.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1.一个物体能够,这个物体就就有能量。10.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2.一

37、个物体具有的能量的多少,用这个物体所能够的多少来衡量。11. 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的3.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运动物体的越大,越内能的多少。【是过程量】大,动能就越大。12物体吸收热量,内能,温度可能升高;物体放出热量,内能,4.势能分为势能和势能。温度可能降低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物体越大,被举的,13. 热量计算:重力势能就越大。三、内能的利用 -热机6.弹性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物体的1.内能的获得燃料的燃烧(燃料燃烧:能转化为。)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2.内能的利用方式:7.和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

38、能 =+)单位是:焦( J) 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过程。8.动能转化为势能,能要减小,能要增加;势能转化为动能,能要减 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能转化为能。小,能要增加。3.热机:利用燃料的燃烧来的装置。二、内能能的转化:能转化为能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组成;(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蒸气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停息地做。(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4.内燃机:将燃料燃烧移至机器内部燃烧,转化为内能且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2.扩散: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器叫内燃机。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散说明 :5.内燃机大概

39、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冲。程、冲程、做功冲程、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冲程、冲3.固体、液体不易压缩分子间存在很大的;固体很难被拉伸分子间有很程和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大的。外做功的冲程,是由能转化为能。另外压缩冲程将能转化4.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的总和叫内能。为能。内能单位:焦耳6.热机的效率: 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不可能为零)做热机的效率。5.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和质量有关。物体升高,内能增大;( 1)公式: =W有用 / Q 总 = W 有用 /qm降低内能减小。( 2)

40、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6.比热容 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 温度每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 叫做这种物a.使燃料燃烧 b. 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c.机件间保持良好的质的比热容。润滑、减小摩擦。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四、热值7.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 水读1、定义: 1kg 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法:。2、单位: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水温度升高吸收热量为。3、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第二教育网能转变成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3、公式: Q( q 为热值)。

41、 Qvq实际中,常利用Q吸 Q放即 cm(t-t0)= qm联合解题。4、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它表示:。5、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6、炉子的效率: 定义: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公式: =Q 有效 / Q总= cm(t-t 0)/ qm 五、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也不会,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而在和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第十一章简单电路一、 电路的组成:1.定义:把、用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 ( 1)电源:提供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 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 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3.电路的状态: ( 1)通路:的电路;( 2)开路:的电路;( 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决不允许出现)。4.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5. 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电流流向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