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防控相关技术探索_第1页
猪瘟防控相关技术探索_第2页
猪瘟防控相关技术探索_第3页
猪瘟防控相关技术探索_第4页
猪瘟防控相关技术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猪瘟防控相关技术探索猪瘟防控相关技术探索 主要探讨如下几个方面问题主要探讨如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猪瘟简单概述一、猪瘟简单概述 二、猪瘟在我国目前的流行特点二、猪瘟在我国目前的流行特点 三、猪瘟的临床症状三、猪瘟的临床症状 四、猪瘟的病理变化四、猪瘟的病理变化 五、猪瘟疫苗的种类及发展史五、猪瘟疫苗的种类及发展史 六、猪瘟免疫的特点六、猪瘟免疫的特点 七、猪瘟疫苗参考免疫程序七、猪瘟疫苗参考免疫程序 八、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八、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 九、猪瘟防治展望九、猪瘟防治展望一、简单概述一、简单概述 猪瘟(CSF)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和高度传染性疾病,各种年龄的猪均可

2、发病,只能引起家猪和野猪自然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该病可分急性、慢性、非典型性或不明显性和迟发性猪瘟,急性猪瘟由强毒株引起,能导致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其特征呈急性败血症经过,而弱毒感染则症状表现不明显,呈慢性经过,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二、流行特点二、流行特点 目前已经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消灭猪瘟,我国尚未消灭,其流行呈现以下特点: 1.典型猪瘟和非典型、温和型或亚急性猪瘟共存。 2.持续感染、胎盘垂直感染和隐性感染共存。 3.初生仔猪免疫耐受和母猪带毒综合征共存。 4.发病日龄的范围明显扩大。 以上4种复杂的形势给猪瘟的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三、猪瘟的临床症

3、状三、猪瘟的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分为下面临床症状分为下面4 4中情况介绍:中情况介绍: 1. 1.急性型急性型 2. 2.慢性型慢性型 3. 3.非典型非典型 4. 4.迟发型迟发型1.1.急性型急性型 体温:体温升高4042,精神沉郁。 粪便:初期便秘,随后腹泻,大便恶臭。 溃疡或出血:口腔黏膜、齿龈、唇及舌面上有溃疡或出血斑,后期鼻、唇、耳、四肢及腹部皮肤上有出血斑点。 继发感染:常继发细菌感染,以肺炎或坏死性肠炎多见。急性猪瘟的症状 猪瘟病猪发热怕冷聚集在一起急性猪瘟的症状 猪瘟病猪皮肤出血发红2.2.慢性型慢性型 体温:体温升高不明显,贫血消瘦和全身衰弱。 粪便: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 皮肤

4、坏死或脱落:耳尖、尾根和四肢皮肤坏死或 脱落。 发育不良:存活者严重发育不良,成为僵猪。3.3.非典型非典型症状:非典型猪瘟又称亚临床猪瘟,顾名思义症状不典型,由低毒力毒株引起。感染率:新生仔猪感染率和死亡率较高,大猪一般能耐过。病死率: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降低,但病程延长。繁殖异常:怀孕母猪出现流产、干尸、死胎和畸形胎。4.4.迟发型迟发型 先天感染:是先天感染的后遗症。 后遗症装:感染猪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不表现症状,数月后 出现轻度厌食、结膜炎和后驱麻痹,体温正常,有的可存活半年左右后死亡。 生殖异常:怀孕母猪感染低毒力毒株可表现流产、死胎、干尸、畸形和产出震颤的弱仔或外观健康但实际已经感染的

5、仔猪。四、猪瘟病理变化四、猪瘟病理变化1.1.淋巴结大理石样变:淋巴结大理石样变: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红白相 间的大理石样花纹。2.2.脾脏边缘梗死:脾脏边缘梗死:脾脏的边缘出现红黑色出血性梗死, 突出于被膜表面。3.3.肾脏麻雀蛋样:肾脏麻雀蛋样:肾脏表面有密集或散在的出血斑点, 像麻雀蛋样。4.4.回盲瓣扣状肿:回盲瓣扣状肿:回肠、盲肠瓣口及结肠粘膜出现大小不一的、圆形的类似纽扣状的溃疡(扣状肿)。5.5.粘膜和浆膜出血斑点:粘膜和浆膜出血斑点:在喉头、会厌软骨、膀胱粘膜以及心外膜、肺膜、肠膜等浆膜上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 猪瘟肾脏脾脏肺脏病理变化图片猪瘟肾脏脾脏肺脏病理变化图片 猪瘟淋巴

6、结肿胀出血大理石样 猪瘟回肠盲肠圆形纽扣状溃疡五、猪瘟疫苗的种类特点及发展史 第一类:传统疫苗 第二类:新型疫苗第一类 传统疫苗 传统疫苗是采用传统技术生产的疫苗,包括最早将自然发病动物的组织、脏器经过研磨和不同理化方法灭活制备的组织脏器和由人工培养病原体制备的细胞培养苗。1.猪瘟结晶紫灭活疫苗 上世纪60年代,各国学者推出了许多灭活苗,其中福尔马林和结晶紫灭活苗被广泛应用,如用我国早期研制成功的猪瘟结晶紫甘油灭活疫苗预防猪瘟效果良好,但灭活疫苗接种量大,且产生免疫力慢、免疫期短、不能引起局部免疫、生产成本高,还要繁殖强毒用于制苗,存在散布病原的危险。2 猪瘟弱毒活疫苗 国外情况国外情况 自1

7、946年开始,国外相继有Raker、Kopramskc、和Hadson等培育兔化弱毒,但对猪仍保持有一定的毒力而诱发重反应及流产死胎。这些弱毒不能单独注射,要与抗猪瘟血清共同注射,难以推广应用。国内情况国内情况 我国是较早开展猪瘟弱毒苗研究并取得成功的国家。由我国培育出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HCLV)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国内唯一应用的猪瘟弱毒苗。中国兽药监察所从1950年开始摸索培育猪瘟兔化弱毒株,将猪瘟强毒通过非宿主异源动物传代,可以减弱病毒的致病力,建立新的遗传特性,成为弱毒变异株。 从1954年开始系统传代测试,经过长期试验和系统验证,终于选育出一株适应于家兔的猪瘟病毒变异毒,已充分

8、减弱对猪的致病力,但保持坚强的免疫原性。国内情况国内情况 于1956年开始将猪瘟兔化弱毒用于制造猪瘟弱毒疫苗,在全国推广应用。在农村或基层就地制造湿苗,利用家兔淋脾组织,随制随用。多年来,对控制猪瘟的发生起到决定性作用。 1958年研制成功冷冻干燥疫苗适于工厂化生产。在全国兽医生物药品厂投入了批量生产,投产初期采用家兔淋脾组织制苗,每兔所制疫苗可供300头猪使用。国内情况国内情况 1964年将兔化弱毒接种35日龄乳兔,接种后3648小时,用乳兔的肝脾及肌肉组织,制成的乳兔组织苗对猪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力,平均每只乳兔制的苗可供1500头猪使用,大大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1965年在全国推广。 猪

9、瘟兔化弱毒接种牛,病毒可在牛体内繁殖,采取感染牛的淋巴、脾脏,可制造牛体反应苗。国内情况国内情况 1974年黑龙江省兽医研究所用乳猪肾细胞培养猪瘟兔化毒获得成功,1975年开始由中国兽药监察所组织有关厂进行扩大中式,利用大瓶旋转培养猪瘟兔毒。所制冻干苗对猪安全有效。19781980年有13个厂生产乳猪肾细胞苗,在全国大量使用。国内情况国内情况 由于用猪肾同源细胞生产疫苗有带猪瘟强毒的危险性,因此,1980年又研制成功绵羊肾细胞苗,1982年和1985年分别研制成奶山羊肾细胞苗和犊牛睾丸肾细胞苗等,这些异源细胞苗的投产,不但提高了疫苗的产量,在质量上也有了进一步提高。羊肾和犊牛睾丸细胞苗接种猪后

10、3天可产生免疫力,5天可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均测定到一年。根据成都、广东等生药厂的调查,犊牛睾丸肾细胞苗羊肾细胞苗在大面积使用10数年后,证明安全,免疫效果良好。中国株猪瘟兔化弱毒在国外的应用1957年后,我国将350代左右的猪瘟兔化弱毒相继转赠朝鲜、匈牙利、前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越南等国家应用。从60年代至80年代近20年来,几乎全部欧洲国家及少数拉美国家都采用了中国株猪瘟兔化毒,综合19621978年匈牙利、意大利等国家已经发表的资料,一致证实中国株猪瘟兔化毒没有残余毒力,而具有免疫力坚强的突出优点。注射疫苗的猪,即使用强的松或抗胸腺血清做免疫抑制处理,提高对猪瘟的易感性,也不发生

11、临床症状或死亡;但在同样条件下,使用其它欧美兔化毒疫苗,则要引起5%以上猪的死亡。中国株猪瘟兔化弱毒苗的优点及作用 已被世界公认的突出优越性是中国兔化毒疫苗接种猪不产生病毒血症和脑炎病变,可安全地免疫预防任何怀孕期母猪和吮乳仔猪,不影响受精率、产仔率、存活率,不诱发流产、死胎,已广泛用于猪群的免疫接种。 1976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召开的专家会议,一致认为“C“株弱毒疫苗对消灭和控制欧洲国家的猪瘟,作出了重大贡献。猪瘟弱毒疫苗对控制猪瘟的作用 猪瘟病毒疫苗的问世,对于控制猪瘟的流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弱毒疫苗目前在临床应用中仍是首选的疫苗。尤其是中国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HCLV)

12、以产生免疫力快,免疫力强,免疫谱宽,遗传稳定,不返强,无残余毒力及不引起胎儿畸变等优点在世界许多国家广泛应用,对全球猪瘟的预防、控制及消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猪瘟弱毒疫苗的不足之处 第一 免疫猪和自然感染猪难以区别,直接影响进出口贸易的检疫、猪瘟的诊断及猪瘟的最终消灭。 第二 用此类疫苗所产生的保护力并不能彻底阻断猪瘟的传播途径,其野毒仍然存在并以低水平传播。 第三 弱毒疫苗的长期使用,在大剂量免疫接种压力下,使猪瘟野毒产生变异或导致疫苗毒与野毒发生重组而造成毒力返强,这一事实被近年来分离的流行毒株与疫苗毒株及二十世纪60年代前后流行的毒株有所差异所证明。第二类 新型疫苗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

13、展,使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目前已经有10余株强毒株和疫苗毒株RNA全序列公开发表。使得我们可以在基因水平上研究猪瘟的流行趋势、病毒基因变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疫苗进行研究和开发。新型疫苗主要包括下面几种 活载体疫苗 标记疫苗 DNA疫苗 近年来出现的DNA疫苗是疫苗领域的一枝新秀,它不同于以往疫苗用蛋白质类诱导免疫系统的概念。DNA疫苗被称为继完整病原体疫苗和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疫苗后第三代疫苗,即将编码目的抗原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经各种转移途径转入机体细胞借用宿主细胞的表达加工合成抗原分子。可见DNA免疫综合了减毒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精髓,即象接种了活的病毒体可以不断表达抗原蛋白,又可方

14、便的精选所需基因片段,以激发理想的免疫应答。六、猪瘟的免疫学特点 1. 1. 产生抗体种类:产生抗体种类:感染猪瘟病毒康复猪具有坚强持久的免疫力,含有沉淀和中和抗体,哺乳仔猪可获得初乳抗体(母源抗体)。 2. 2. 抗体与抵抗力的关系:抗体与抵抗力的关系:猪体内中和抗体与对抗猪瘟感染的抵抗力有相关性,也就是说,抵抗力与循环抗体的存在或与其快速产生有关。高水平的抗体(32倍以上)可以抵抗强毒攻击,低水平的抗体(32倍以下)可以部分中和感染病毒,并使其致病力受到不同程度削弱。 3. 3.新生仔猪的免疫反应:新生仔猪的免疫反应:新生仔猪初生初级免疫应答反应负期较长,形成的抗体滴度也较低。当病毒通过黏

15、膜表层侵入时,血液中的抗体水平与抗此感染的能力关系不大。只有局部产生的抗体才有意义。黏膜上的淋巴细胞产生IgA对蛋白酶的作用比较稳定,病原体入侵部位有高浓度的IgA,分泌型IgA与抗原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使病原不能通过黏膜侵入机体,而局部免疫中,除IgA外,还有其他免疫球蛋白、胸腺依赖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尽管仔猪免疫系统不够完善,调理活性和抗感染强度较弱,不能具备相当的免疫应答能力。但如果抗原活性较好,接种方法和剂量恰当,是能建立起免疫的,只是免疫持久性差一些。 4. 4.母源抗体来源母源抗体来源:一般动物的母源抗体免疫球蛋白,可以在子宫内通过胎盘屏障到达胎儿,或者经过初乳传递给新生动物,称为母

16、源抗体或转移抗体。猪胎盘是上皮绒毛类型,母体的免疫球蛋白不能通过,所以仔猪只能从吸吮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 5.影响仔猪母源抗体的因素:影响仔猪母源抗体的因素: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及持续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母猪免疫时间(频数)、疫苗免疫源性(质量)、疫苗注射剂量,以及母猪个体差异等都对母猪免疫效果产生影响。母猪的免疫效果直接传递给仔猪。据资料显示,一年免疫一次的母猪产的仔猪66.25%携带母源抗体, 一年免疫两次的母猪产的仔猪100%携带母源抗体,且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前者。 七、猪瘟疫苗参考免疫程序 现在我省政府招标采购的猪瘟疫苗有下面2种,用量后者多于前者1.猪瘟弱毒脾淋组织活疫苗:是采用猪瘟

17、病毒兔化弱毒C株原代毒种,接种易感健康家兔,收获感染家兔脾脏与淋巴结,经高速匀浆、离心、纯化、加适宜稳定剂、冷冻真空干燥等工艺制成的高免疫力活疫苗。国家标准要求每头份疫苗含脾淋组织应0.01g,与普通猪瘟细胞苗相比,猪瘟脾淋组织活疫苗免疫原性强,注射机体后,可产生高水平抗体,能有效增强机体对猪瘟病毒野毒株的抵抗力,价格较猪瘟细胞苗贵。(实际情况是?) 正常情况下,接种猪瘟脾淋组织苗4天后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免疫期1年6个月。2.猪瘟传代细胞源(STTM)疫苗:用猪瘟兔化弱毒株接种易感细胞即猪睾丸细胞培养,基础细胞传到第3代,在液氮罐中保存,生产疫苗传到810代,收获细胞培养物,加适宜稳定剂,

18、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每头份细胞毒液不少于0.015毫升。在猪瘟流行不严重地区或者小规模饲养场或散养户在猪瘟流行不严重地区或者小规模饲养场或散养户仔猪 首免:2530日龄 脾淋苗或传代细胞源 (STTM) 苗 12头份肌肉注射 二免:6065日龄 脾淋苗或传代细胞源(STTM)苗12头份肌肉注射后备猪 配种前 (68月龄)免疫一次 脾淋组织苗或传代细胞源(STTM)苗12头份种公猪 4个月6个月免疫一次(每年23次) 脾淋苗或传代 细胞源(STTM)苗 12头种母猪 每次于所产仔猪断奶后空怀期接种脾淋苗或传代细胞源(STTM)12头份2 在猪瘟流行严重地区或较大规模饲养场 新生仔猪 首免:超前免

19、疫(乳前免疫) 即仔猪出生后吃初乳前 立即接种脾淋苗或传代细胞源(STTM)苗2头份,间隔12小时后再吃初乳,以防母源抗体的干扰。 二免:间隔2030天,再进行加强免疫。以后可以通过抗体监测进行加强免疫。 后备猪和种猪 免疫同1。 八、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1.免疫程序的影响2.母源抗体的干扰3.低毒力猪瘟毒株引起猪瘟持续感染对免疫效果的影响4.疫苗效价的影响5.免疫抑制疾病的影响 6.饲养管理和饲料质量的影响 7.药物的影响1.免疫程序的影响 免疫程序存在缺陷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养猪场户一般采取种猪集中免疫、断奶时母猪与仔猪同时免疫和超前免疫等免疫程序。但每种免疫程序各有利弊

20、,关键是了解掌握猪的抗体水平。无论是按照哪种免疫程序接种,都应避开母源抗体的干扰,又不给猪瘟野毒提供感染机会。2.母源抗体的干扰 母源抗体对初生仔猪有保护作用,但也会影响仔猪的免疫效果:即母源抗体的双重性。仔猪接种猪瘟疫苗(抗原)与存在体液内的母源抗体中和,抗体吸附在抗原表面,阻止抗原穿入多能干细胞,抗原发生降解,不能或降低诱发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反应,不产生抗体或抗体很低。因此,在实施免疫接种时要考虑母源抗体效价和母源抗体的整齐度,具体做法是免疫接种前测母源抗体效价,调整母源抗体的整齐度,保证空怀母猪的猪瘟抗体水平不低于164,分娩母猪猪瘟的抗体水平不低于132。对反复接种抗体水平仍然很低的母猪

21、以及带毒母猪彻底淘汰。 3.低毒力猪瘟毒株引起猪瘟持续感染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由低毒力株引起的持续性感染猪瘟(非典型猪瘟),接种猪瘟疫苗后,呈现应激反应,发生猪瘟。其表现在隐性或呈繁殖失败型猪瘟。母猪垂直传播给胎儿和肉猪常表现胴体带毒。其原因可能是疫苗病毒(抗原)与猪体液内抗体中和,使猪只原来处于相持状态的动态平衡被打破,使既带毒又免疫的猪只潜在病毒得到扩大增殖的机会。4. 疫苗效价的影响 有些疫苗的效价达不到规定的标准,还有些疫苗在运输保管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稀释液中含有影响疫苗的活性物质,稀释后的疫苗未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或置于高温环境下,这些都可以影响疫苗的效价,因而影响免疫效果。5.免疫抑制疾病的影响 传染病是引起免疫力抑制的主要原因,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