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高考分类解析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_第1页
十年高考分类解析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_第2页
十年高考分类解析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_第3页
十年高考分类解析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_第4页
十年高考分类解析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年高考分类解析 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总题数:63 题第1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新课程))题目 15.红光和紫光相比,A.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B.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C.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D.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答案 B解析:红光的频率比紫光的频率小,由, 可知红光的能量比紫光小,红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比紫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小,由 ,可知在同一种介质中红光的传播速度比紫光大。所以B选项正确。 第2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

2、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新课程))题目 19.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v0, A  当用频率为2v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B  当用频率为2v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v0C  当照射光的频率v大于v0时,若v增大,则逸出功增大D  当照射光的频率v大于v0时,若v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 答案 AB解析: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就会发生光电效应,A选项正确。由于金属材料一定,极限频率一定,逸出功一定,为极限频率,增大,逸出功不变,C选项错误。由爱因斯坦光电

3、效应方程,得时,当增大一倍,时,所以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所以A、B选项正确。 第3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新课程))题目 6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以频率为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有光电子产生由于光电管K、A间加的是反向电压,光电子从阴极K发射后将向阳极A作减速运动光电流i由图中电流计G测出,反向电压U由电压表V测出当电流计的示数恰好为零时,电压表的示数称为反向截止电压U0在下列表示光电效应实验规律的图象中,错误的是 答案 B 第4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题目 6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

4、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  (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   (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答案 BCD第5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四川卷(新课程))题目 15.现有a、b、c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abc。用b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分别有a光束和c光束照射该金属,则可以断定A.a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B.c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

5、效应C.a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数目最多D.c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答案 A解析:用b光束照射金属,该频率等于极限频率,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因为光束a的频率小于该极限频率,不能发生光电效应,A选项正确。光束c的频率大于该极限频率,能发生光电效应,B选项错误。光电子数目由光强来决定,不知三束光的光强,无法确定释放出的光电子数,C选项错误。由光电效应方程,c频率最大,金属的逸出功一定,则c光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动能最大,D选项错误。所以A选项正确。第6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北京卷(新课程))题目 15.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A.光

6、的折射现象、色散现象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偏振现象D.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电效应现象答案 C解析:衍射、干涉现象是波的特有现象,而横波具有偏振现象,均能反映波的波动性,所以C选项正确。 第7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天津卷(新课程))题目 17某光电管的阴极是用金属钾制成的,它的逸出功为2.21eV,用波长为2.5×10-7m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已知真空中光速为3.0×108m/s,元电荷为1.6×10-19C,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求得钾的极限频率和该光电管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应分别是

7、(不定项选择)A  5.3×1014Hz,2.2J           B  5.3×1014Hz,4.4×10-19JC  3.3×1033Hz,2.2J          D  3.3×1033Hz,4.4×10-19J答案 B 解析:W=h0,0=5.3×1014 Hz,由光电效应方程,h=W+Ekm,

8、Ekm=hW=hW=6.63×1034×W=4.4×1019 J,所以B选项正确。 第8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新课程))题目 2.为了强调物理学对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并纪念爱因斯坦,2004年联合国第58次大会把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爱因斯坦在100年前发表了5篇重要论文,内容涉及狭义相对论、量子论和统计物理学,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某人学了有关的知识后,有如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不定项选择)(A)所谓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C)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入射光强度增大,光电

9、子的最大初动能随之增大(D)质能方程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它的质量有简单的正比关系答案 BD解析:布朗运动本身不是分子运动,而是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C错.正确选项是BD. 第9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新课程))题目 6.在中子衍射技术中,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近。已知中子质量m=1.67×10-27kg,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可以估算德布罗意波长=1.82×10-

10、10m的热中子动能的数量级为(不定项选择)(A)10-17J     (B)10-19J      (C)10-21J       (D)10-24J答案 C解析:据=;Ek=mv2=m()2即Ek=·()2,代入数据可得动能数量级为1021 J,故C项正确. 第10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综北京卷(新课程))题目 17.有关红、蓝两束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的波长红蓝B.在水中的光速v红<

11、;v蓝   C.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n红n蓝  D.蓝光光子的能量大于红光光子的能量答案 D 第11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新课程))题目 19.下表给出了一些金属材料的逸出功。材  料铯钙镁铍钛逸出功(1019 J)3.04.35.96.26.6现用波长为400 nm的单色光照射上述材料,能产生光电效应的材料最多有几种(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光速c=3.0×108 m/s)(    )A.2种     

12、;                 B.3种                C.4种               D.5种答案 A 

13、0;   第12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新课程))题目 15.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  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  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A.                    

14、60;       B.               C.                     D.答案 B 第13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北京卷(旧课程))题目 18.已知一束

15、可见光a是由m、n、p三种单色光组成的。检测发现三种单色光中,n、p两种色光的频率都大于m色光;n色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而p色光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那么,光束a通过三棱镜的情况是() 答案 A 第14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天津卷(新课程))题目 19.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v与二次曝光时间间隔t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实验中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t、双缝到屏之距离l以及相邻两条亮纹间距x。若所用激光波长为,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表达式是()A.v=

16、0;                B. v=        C. v =        D. v =答案 B 第15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天津卷(新课程))题目 20.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 nm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普朗克

17、常量为6.63×1034 J·s,光速为3.0×108 m/s,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是()A.2.3×1018 W                                   

18、0; B.3.8×1019 WC.7.0×1048 W                                     D.1.2×1048 W答案 A 第16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

19、江苏卷(新课程))题目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波是一种概率波B.光波是一种电磁波C.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子的能量改变D.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的波长不变答案 AB 第17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新课程))题目 6.分别用波长为和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 A.            &

20、#160;       B.                                   C.        &

21、#160;                        D.答案 B 第18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广东卷(新课程))题目 3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红光的波长比紫光的小B.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比对紫光的大C.在玻璃中红光的传播速度比紫光的大D.红光光子的能量比紫光光子的能量大答案 C 第19题(2

2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题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大(C)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0×108 m/s答案 AD 第20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综北京卷(旧课程卷))题目 16.对于某单色光,玻璃的折射率比水的大,则此单色光在玻璃中传播时, ()    A.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大,其波长比在水中的长   B.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大,其波长比在水中的短&

23、#160;  C.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小,其波长比在水中的短   D.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小,其波长比在水中的长答案 C 第21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题目 16.近年来,无线光通信技术(不需光纤,利用红外线在空间的定向传播来传递信息的通信手段)在局域网、移动通信等多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关于红外线和光通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光通信就是将文字、数据、图像等信息转换成光信号从一地传向另一地的过程 光纤通信中的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无线光通信的光信号在空气中传输 红外线的频率比可

24、见光的频率高 红外光子的能量比可见光子的能量大A.               B.                C.               

25、                                 D.答案 A 第22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新课程))题目 21.如图,当电键K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调节滑线变阻器,发现当电

26、压表读数小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A.1.9 eV            B.0.6 eV                         

27、C.2.5 eV                   D.3.1 eV答案 A 第23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旧课程))题目 17.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则其() A.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28、;               B.频率变大,波长不变C.频率不变,波长变短                                D.频率变

29、小,波长不变答案 C 第24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广东卷(新课程))题目 2.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不定项选择)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C.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          

30、;    D.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答案 AC 第25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广东卷(新课程))题目 10.如图,a和b都是厚度均匀的平玻璃板,它们之间的夹角为.一细光束以入射角从P点射入,>.已知此光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则当光束透过b板后()(不定项选择)A.传播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方向向左偏转角B.传播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方向向右偏转角C.红光在蓝光的左边D.红光在蓝光的右边答案 D 第26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题目 3.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

31、)(不定项选择题)A.等效替代                                               

32、60;        B.控制变量C.科学假说                                        &#

33、160;               D.数学归纳答案 C 第27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题目 8.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1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如图2所示.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1)任意一条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2)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现若在图1装置

34、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垂直入射到新的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观察到的干涉条纹()(不定项选择题)A.变疏                                         &#

35、160;              B.变密C.不变                                   

36、;                     D.消失答案 A 第28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江苏河南卷(旧课程))题目 27.已知一束单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则()A.这束光在水中传播时的波长为真空的B.这束光在水中传播时的频率为真空中的C.对于这束光,水的折射率为D.从水中射向水面的光线,一定可以进入空气中答案 A 第29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

37、广西卷(旧课程))题目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不定项选择)A.光子射到金属表面时,可能有电子发出B.光子射到金属表面时,一定有电子发出C.电子轰击金属表面时,可能有光子发出D.电子轰击金属表面时,一定没有光子发出答案 AC 第30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广东、广西卷(旧课程))题目 28.已知一束单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则()A.这束光在水中传播时的波长为真空中的3/4B.这束光在水中传播时的频率为真空中的3/4C.对于这束光,水的折射率为3/4D.从水中射向水面的光线,一定可以进入空气中答案 A 第31题(2002

3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题目 14.如图所示为一显示薄膜干涉及现象的实验装置,p是附有肥皂膜的铁丝圈,S是一点燃的酒精灯.往火焰上洒些盐后,在肥皂膜上观察到的干涉图象应是下图中的答案 D 第32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全国卷(旧课程))题目 3.在X射线管中,由阴极发射的电子被加速后打到阳极,会产生包括X光在内的各种能量的光子,其中光子能量的最大值等于电子的动能.已知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势差U、普朗克常数h、电子电量e和光速c,则可知该X射线管发出的X光的() (不定项选择题)A.最短波长为      &

39、#160;                         B.最长波长为hC.最小频率为                      

40、60;          D.最大频率为 答案 D 第33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浙江、江苏等13省卷(旧课程))题目 16.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表示此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 A.    &

41、#160;                    B.                  C.             

42、     D.答案 B 第34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河南卷(旧课程))题目 4.在X射线管中,由阴极发射的电子被加速后打到阳极,会产生包括X光在内的各种能量的光子,其中光子能量的最大值等于电子的动能.已知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势差U、普朗克常数h、电子电量e和光速c,则可知该X射线管发出的X光的() (不定项选择题)A.最短波长为                 &

43、#160;              B.最长波长为hC.最小频率为                                 D.最大频率为答

44、案 D 第35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题目 14.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紫外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B.用红色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C.锌板带的是负电荷D.使验电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正电荷答案 AD 第36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全国卷(旧课程))题目 6.图为X射线管的结构示意图,E为灯丝电源.要使射线管发出X射线,须在K、A两电极间加上几万伏的直流高压,_ (不定项选择题)A.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P点,X射线从K极发出B.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P点,X射线从A极发出C.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Q点,X射线

45、从K极发出D.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Q点,X射线从A极发出答案 D 第37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全国卷(旧课程))题目 8.A与B是两束平行的单色光,它们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角分别是rA、rB,若rArB,则(不定项选择题)A.在空气中A的波长大于B的波长B.在水中A的传播速度大于B的传播速度C.A的频率大于B的频率D.在水中A的波长小于B的波长答案 AB 第38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天津、江西卷(新课程))题目 6.图为X射线管的结构示意图,E为灯丝电源.要使射线管发出X射线,须在K、A两电极间加上几万伏的直流高压()(不定项选择题)A.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

46、P点,X射线从K极发出B.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P点,X射线从A极发出C.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Q点,X射线从K极发出D.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Q点,X射线从A极发出答案 D 第39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天津、江西卷(新课程))题目 8.A与B是两束平行的单色光,它们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角分别为rA、rB,若rA>rB,则()(不定项选择题)A.在空气中A的波长大于B的波长B.在水中A的传播速度大于B的传播速度C.A的频率大于B的频率D.在水中A的波长小于B的波长答案 AB 第40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山西卷(新课程))题目 18.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下列说法

47、正确的是(n为自然数,为光波波长)()在距双缝的路程相等的点形成暗条纹在距双缝的路程差为n的点形成亮条纹在距双缝的路程差为n的点形成亮条纹在距双缝的路程差为(n)的点形成暗条纹A.                                   

48、                     B.                      C.         

49、;                                               D.答案 D 第41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

50、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旧课程))题目 8A与B是两束平行的单色光,它们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角分别为、,若,则(不定项选择题)(A)在空气中A的波长大于B的波长(B)在水中A的传播速度大于B的传播速度(C)A的频率大于B的频率(D)在水中A的波长小于B的波长答案 AB 第42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广东卷(旧课程))题目 六、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蛇与老鼠和其他生物通过营养关系构成食物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蛇是老鼠的天敌,它是通过接收热辐射来发现老鼠的.假设老鼠的体温约37 ,它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的波长为m.根据热辐射理论,m与辐射源的绝对温度T的关系近似为Tm

51、2.90×103 m·K。 25.老鼠发出最强的热辐射的波长为()A.7.8×105  m                                     B.9.4×106 

52、60;mC.1.16×104  m                                          D.9.7×108  m26.老

53、鼠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属于()A.可见波段                     B.紫外波段        C.红外波段              D.X射线波段27.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54、)A.大米鼠蛇人                                   B.阳光青草鼠蛇人C.青草鼠蛇鹰            

55、;                       D.营养物质鼠蛇鹰28.上述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可与其他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食物网。在该食物网中()A.有些生物的存在只是为了别的生物的存在提供食物B.生物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客观联系C.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都将导致其他生物的消失D.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都将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答案 六、25.B26.C27.C28.B 第

56、43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题目 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题)A.在真空中红光波长比紫光波长短.B.红光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小.C.红光和紫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D.红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紫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也有电子向外发射.答案 BD 第44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题目 17.单色光源发出的光经一狭缝,照射到光屏上,可观察到的图象是答案 A 第45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物理京皖卷(旧课程))题目 1.某种金属在单色光照射下发射出光电子,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不定项选择题)A.随照射

57、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B.随照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C.随照射光波长的增大而增大                     D.与照射光的照射时间无关答案 BD 第4

58、6题(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题目 (1999年上海,1)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则下述措施中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是(A)延长光照时间                        (B)增大光的强度 (C)换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         &

59、#160; (D)换用频率较低的光照射答案 答案:C 第47题(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题目 (1999年上海,8)一束复色可见光射到置于空气中的平板玻璃上,穿过玻璃后从下表面射出,变为a、b两束平行单色光,如图16-9所示.对于两束单色光来说 (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B)a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C)b光每个光子的能量较大(D)b光的波长较长           图16-9答案 答案:AD 第48题(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全国卷)题目 (1998年

60、全国,8)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三束光,分别照射到相同的金属板a、b、c上,如图17-8所示.已知金属板b有光电子放出,则可知 (A)板a一定不放出光电子(B)板a一定放出光电子(C)板c一定不放出光电子(D)板c一定放出光电子        图17-8答案 答案:D 第49题(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题目 (1998年上海,1)下列实验中,能证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A)光电效应实验        &#

61、160;             (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C)光的圆孔衍射实验                  (D)粒子散射实验答案 答案:A 第50题(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全国卷)题目 (1997年全国,5)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

62、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他颜色的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屏上无任何光亮答案 答案:C 第51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新课程))题目 13(1)人们发现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和对各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的规律。请问谁提出了何种学说很好地解释了上述规律?已知锌的逸出功为,用某单色紫外线照射锌板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为,求该紫外线的波长(电子质量,普朗克常量,) (2)风力发电是

63、一种环保的电能获取方式。设计每台风力发电机的功率为40kW。实验测得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约为20%,空气的密度是,当地水平风速约为,问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长度约为多少才能满足设计要求?答案 2×107m    10m 第52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题目 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3A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的正极应接在        端(填“a”或“b”);若电流表读数为8A, 则每秒从光电管阴极发射的光电子至少是 

64、60;      个(已知电子电量为1.6×10-19C)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3B下图为包含某逻辑电路的一个简单电路图,L为小灯泡光照射电阻R时,其阻值将变得远小于R该逻辑电路是         门电路(填“与”、“或”或“非”)。当电阻R受到光照时,小灯泡L将      (填“发光”或“不发光”)。答案 3A.a,5×10133B.非,发光 第53题(2005年普通

65、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新课程))题目 15. 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了光波的性质。1834年,洛埃利用单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1)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S为单色光源,M为一平面镜。试用平面镜成像作图法在答题卡上画出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与直接发出的光在光屏上相交的区域。(2)设光源S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和到光屏的垂直距离分别为a和L,光的波长为,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写出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距离x的表达式。答案 15.答案:见解析 解析:(1)(2)   x=因为d=2a,所以x=第54题(2005年普

66、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理科使用))题目 2004年6月,联合国第58次大会通过决议,确定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 (此大题其它小题不属于本学科)31下图是2005年“世界物理年”的徽标。观察这个徽标,提出一个问题;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例:为什么把2005年确定为世界物理年?)   _33“世界物理年”决议的作出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有关。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一把米尺,在它与观察者有不同相对速度情况下,米尺长度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关系见下图。由此可知,当米尺和观察者的相对速度达到0.8c(c为光速)时,米尺长度大约是_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法察觉到米尺长

67、度变化的现象,是因为观察者相对于米尺的运动速度_。34爱因斯坦是历史上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1905年发表的五篇论文涉及到了分子动理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日后的诸多技术奠定了基础。关于爱因斯坦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学的动机,以下组合是最为可能的是(      )A.  B.C.     D.35.为纪念“世界物理年”,各国联合举办了全球性的“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递活动。4月19日19:00,中国区的光束传递活动正式开始,下图描绘了传递路线及终了时间。从图中可知:中国区光束传递活动的首站是

68、_。光信号在每个城市平均停留的时间最接近(   )。A.1分钟                  B.3分钟          C.5分钟               &

69、#160;  D.7分钟36.“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递中国区的活动受到了全国主流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十万学子踊跃参加,这有助于“让物理走进大众,让世界拥抱物理。”下表选自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    类别基本科学观点正确率错误率不知道第一类热气流上升,冷气流下降(对)59.36.433.8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对)65.311.622.6光速比声速快(对)74. 42.422.8第二类所有的辐射都是人为造成的(错)46.09.9 43.6地心非常热(对)39.09.351.2第三类激光因会聚声波而产生(错)15.88.974.5发射火箭等

70、空间探索活动影响气候(错)20.125.753.6电子比原子小(对)24.214.161.1由表可知_。    公众对不同类别的基本科学观点的正确理解差异很大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大,对基本科学观点的理解情况越好第一类属于日常,传统的科学观点,大部分公众都能理解第二类科学观点和现代高科技相关,公众的理解情况较好37由上题的表格可以看出,目前公众在理解基本科学观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 答案 31徽标中的沙漏(上、下圆圈、中间的叉、整体的锥形等)有什么样的物理含义?330.6;远远小于光速或速度很小34B35上海;C36、37公式对与现代高科技相关的基本科学

71、观点认知水平偏低31.解析:对于图形的形状可以提出其所表示的物理含义。33.解析:由图可知当横坐标为0.8c,长度为0.6 m,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者相对于米尺的运动速度远远小于光速或速度很小。34.解析:爱因斯坦是一位具有好奇心、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究的伟大的科学家,所以B选项正确。35.解析:由图中的传递路线箭头方向可知中国区光束传递活动的首站是上海,又由t=可计算出光信号在每个城市平均停留的时间最接近5分钟。36.解析:通过图表中所给数据可发现,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分属于不同类别,公众对于日常、传统的第一类和第二类的科学观点的答对率较高,而对于和现代高科技相关的第三类的科学观点的答对

72、率相应要低,说明公众对不同类别的基本科学观点的正确理解差异很大,所以正确。37.解析:有数据中的差异可得到公众对与现代高科技相关的基本科学观点认知水平偏低。    第55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题目 9.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实验仪器及线路完好,当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 9.入射光的

73、波长太大(或反向电压太大) 第56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广东、广西、河南卷(旧课程))题目 正常情况下,大气中含有约78%的N,21%的O,还含有少量的CO、水蒸气以及稀有气体和杂质。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增加,就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请完成3739题。 37. (1)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它的电子式可表示为_。(2)实验室中检验CO气体最方便的方法是将CO气体通入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相应的反应方程式为_。(3)在宇宙飞船和太空站上工作的宇航员,在密闭的工作舱内需要吸入氧气,呼出CO,飞船内可以使用一种物质,它能吸收CO2并产生氧气,该

74、物质是_,其反应方程式为_。38.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红外长波辐射,这种长波辐射的波长范围约是1.4×103 m,相应的频率范围是_,相应的光子能量范围是_。“温室效应”使大气全年的平均温度升高,空气温度升高,从微观上看就是空气中分子的_。(已知普朗克恒量h=0.6×1034 J·s,真空中的光速c=3.0×108 m·s1结果取两位数字。)39. (1)读图7,在图示各项内容中,由于_,_(填写代表的英文字母)的存在,使大气具有“温室效应”(保温效应)。图7(2)请阐述地质历史上大气“温室效应”在地表环境形成中的作用。(3)从生物地化循环的角度

75、,指出降低“温室效应”的措施是_和_。答案 37.(1)(2)产生白色沉淀(或白色混浊)。           Ca(OH)2+CO2=CaCO3+H2O(3)Na2O2;2Na2O2+2CO2=2Na2CO3+O238.2.1×10131.9×1013 s1(写成1.9×10132.1×1013 s1同样给分。)1.4×10201.3×1020 J(写成1.3×10201.4×1020 J同样给分。1.3写成1.2的也同样给分。)无规则运动(或热运动)更剧烈    或:无规则运动(或热运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