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刚性连接刚框架力学模型分析_第1页
半刚性连接刚框架力学模型分析_第2页
半刚性连接刚框架力学模型分析_第3页
半刚性连接刚框架力学模型分析_第4页
半刚性连接刚框架力学模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半刚性连接刚框架力学模型分析摘要:众所周知,节点的刚度影响着钢框架的结构性能。要准确的确定节点的刚度值需要对节点采用复杂的数值模拟方法(如有限元)。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个力学模型以分析节点刚度对框架性质的影响。力学模型是基于用三个弹簧和一个不产生变形的节点模拟来描述相关节点和单元之间的平动位移和转动位移。由此模型可以得到梁构件的刚度矩阵和受弯时的荷载向量。本文举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简洁性和实用性。关键词:刚接;半刚接;连接;计算模型;框架;塑性铰1.引言传统的钢结构分析和设计过程中,框架连接通常简化铰接或者刚接的。理想的铰接意味着梁柱之间不传递弯矩,理想的刚接意味着连接该节点的构件之间不发生相

2、互转动1,2。但是,这两种情况是实际通常所用的大多数部分传递弯矩的连接的极端形式。为评估框架的实际性能,有必要考虑连接柔度对框架性能的影响。连接的柔度取决于紧固件的变形,连接的类型,它们的位置和连接构件的局部变形7-9。连接细部构造涉及结构不同构件间的连接,因此,连接细部构造的任何改变都可能导致连接性质的明显变化10-12。一些研究者如Kishi和Chen9收集了现有的实验结果并建立了钢结构连接的数据库,不但能提供给用户实验数据还能给出一些预测性的方程。但是并不所有的结构工程师都可以接触到这些实验结果,并且当框架分析中连接的细部构造与现有的实验有明显的不同时,通过数据库得到的连接性质并不能正确

3、的反映实际的连接。De Lima13等人利用神经网络的概念来确定梁柱连接节点刚度的初始刚度。但是这种方法使用范围有限,故作者并没有用实验数据对该方法的正确性加以验证。Lopez14等人分析单层网格时基于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建立了一种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节点的刚度。Del Savio等人也建立了半刚性连接节点的一种参数化的模型用来分析空腹梁。梁柱连接实验结果1,7,8,10_13,16表明,在所有连接形式中,弯矩转角关系都是呈非线性的并且随着连接刚度的变化而变化,两者的关系可用以下公式17,18表示:(1)由于有大量的参数影响连接的性质,故准确的模拟连接的性质就变得困难起来。总的来讲,初始刚度和极限

4、弯矩是确定节点性质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2,17,182.力学模型由于有大量的参数影响连接的性质,故准确的模拟连接的性质就变得困难起来。总的来讲,初始刚度和极限弯矩是确定节点性质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2,17,18选用的力学模型17是基于用三个弹簧和一个不产生变形的节点模拟来描述结构的相关节点和单元之间的平动位移和转动位移。(a)半刚性节点 (b)不变形节点 (c)杆单元和不变形节点图1. 力学模型.图1(a)中结构的节点在图1(b)中用不变形的节点表示,该节点是用平动弹簧单元和转动弹簧单元连接到杆单元上来模拟的,见图1(c)。因此,杆单元端点处有相对的位移和转动。建立力学模型的目的是以一个简单的

5、方式导出其刚度矩阵和节点荷载向量。为此,模型考虑了半刚性节点(图2(b)对应的杆单元承受的横向荷载,见图2(a)。符号记法:kc,ks:分别表示连接的割线刚度和割线柔度(对应弯矩M与转角函数)。k1,k2:节点处转动弹簧的弹性常数,分别对应i,j端。k(i) :第i阶段的柔度。nl,ml:分别代表重心处距左边支座和右边支座的距离。:单位长度的抗弯刚度,:i,j节点之间相对的垂直位移。Vi,Mi,Vj,Mj:局部坐标系下的节点反力。:局部坐标系下的荷载向量。:简支梁弯矩图面积。:第i阶段的荷载增量2.1平衡方程和旋转变形平衡方程可表示为:(2a)(2b)建立力学模型的目的是以一个简单的方式导出其

6、刚度矩阵和节点荷载向量。为此,模型考虑了半刚性节点对应的杆单元承受的横向荷载,见图2(a)。受弯时,转动弹簧单元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此时,转动变形可以表示为:(3a)(3b) (a)横力作用下的杆单元 (b)各种因素影响的节点转动图2.半刚性节点连接节点2.2刚度矩阵框架构件用基于刚度矩阵的位移法分析。用直接法建立考虑连接刚度后的修正刚度矩阵,即刚度矩阵的kij元素代表由于i方向的单位位移引起的j方向力。用直接法建立考虑连接刚度后的修正刚度矩阵,即刚度矩阵的kij元素代表由于i方向的单位位移引起的j方向力。局部坐标系的刚度矩阵Ke为:(4)表1 各类连接形式框1梁节点代表在端点处不变形的框架。

7、正如采用的力学模型中所表示的,梁在节点i,j两端的刚度是不同的,分别为k1和k2。确定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度矩的每一个元素都考虑了平衡方程和转动变形。例如刚度矩阵的元素就是通过令公式(3a)和公式(3b)中,;,得到的。中时为线性情况,此时(5a) (5b)(5c)(5d)其它局部单刚可以通过同样的步骤得到。对于弹簧刚度不同的节点形式,矩阵元素见表1。值得指出的是,对于一般的普通钢结构建筑,两端连接形式一般是理想化的。在总体坐标系下,刚度矩阵由下式得到:(6)其中刚度矩阵的变换矩阵,形式如下:(7)角度定义了总体坐标系下单元的方向,其中矩阵在框1中给出。2.3节点荷载向量如图3所示,梁两固定端点

8、柔度不同,分别为和,并且受到外部力q的作用。得到节点荷载向量需要考虑i,j节点的不同形式。图3. 单元刚度矩阵中元素局部坐标系下的荷载向量见图4(a),可表示为:(7) (a)局部坐标系下的杆单元 (b)半刚性节点支撑的梁图4.杆单元和半刚性节点固端处Mi ,i和Mi,Mj见图4(b),计算公式如下:(8a)(8b)这两个公式是通过节点转动位移的边界条件设为(见图4(b)),由公式(2a),(2b),(3a)和(3b)推导出的。表2 反力和对不同类型的节点(不同的约束条件),表2列出了反力和的计算公式。节点i和节点j对应的竖直反力和计算公式,则可通过分别将公式(8a)和(8b)代入公式(2a)

9、和(2b)得到,如下:(8c)(8c)当对称框架受对称竖向荷载作用时,分析只考虑一半的刚架。因此,反力和可通过在图5所示的j节点加竖向滑动支座以后计算得到,约束条件为:图5.支撑的悬臂杆单元此时公式(2a),(2b),(3a)和(3b)变为如下公式:(9a)(9b)(9c)(9d)表3 固端和竖向滑动支座对与竖向滑动支座相关的其它支承情况,表3列出了反力和的计算公式。总体坐标系下的节点荷载向量可由下式得到:(10)单元内力可由公式(11)计算得到。(11)2.4实例分析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需要计算得到一些结果以与文献进行对比。为此,本文研究了一跨度为16m,高度为6m的框架,该框架承受一大小为

10、10KN的水平集中荷载和一大小为100KN竖直集中荷载。通过对刚架采用不同的连接刚度值进行分析,初步提出半刚性连接与梁的刚度相关。图6.门式刚架19表2 反力和由现有公式计算得到的弯矩值(见表4),可以推出分析结果与文献19结果类似。3.非线性分析梁柱连接的柔度是通过弯矩转角曲线表现的,在整个实际的加载过程中,由于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小于弯曲变形,所以弯矩转角曲线是非线性的。这种非线性的关系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连接10-12,7-9,16,20,并且随连接的柔度的变化而变化。图7提出了几种模型以拟合弯矩转角曲线。图7. 弯矩转角曲线拟合模型单调加载情况下,弯矩转角间的非线性关系可表示为:(12)在每

11、一个加载阶段,这种关系通过以下关系表示:(13)其中为第j阶段的极限弯矩: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其中,如图8所示。图8. 节点极限弯矩在刚架实际设计中弯矩转角曲线的双线性理想化模型是保守的也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因为实际设计中节点的总体变形特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当用弯矩转角曲线来定义整个节点的特性时,转动变形代表着连接的总体响应。3.1解决过程:分步方法根据弯矩转角曲线的形状(双线性和三线性)和结构的状态,分析过程可以分为若干步骤。第一步,在弯矩转角曲线的初始阶段,所有节点具有相同的刚度。外部荷载逐渐增加直到荷载增量达到节点j允许达到的图8所示的极限荷载。第一阶段荷载增量对应的弯矩增量被认为是第

12、二阶段的残余弯矩。第二阶段的曲线中,节点j的柔度变为,其它节点柔度不变。荷载继续增加直到荷载增量达到,此时j节点总弯矩达到或者,见图8。荷载继续逐渐增加直到施加的总的荷载值达到结构所要承受的荷载值。(14)因此,结构的最终弯矩等于每一阶段残留弯矩增量的总和。(15)3.2范例考虑半刚性节点的重要性将在下面的范例中说明。图9所示的框架是用来对比梁柱受弯时刚性节点和半刚性节点的不同,总共考虑了三种情况,刚接情况,半刚接弯矩转角关系数为线性(对应)情况和双线性(对应和)情况。刚架每米抗弯刚度为=15067KN m,受均布荷载W作用,其中W=35KN/m。第一步,在弯矩转角曲线的初始阶段,所有节点具有

13、相同的刚度。(a)范例 (b)节点弯矩转角曲线图9.文献4中示例第一阶段,所有节点具有相同的刚度。外部荷载逐渐从零增加直到任意节点荷载增量达到达到这一步的极限荷载=135.6KN m。图10第一阶段弯矩图(单位:KN m)图10所示的弯矩图显示节点2最先屈服弯矩达到164.36KN高于=135.6KN,因此第一步的荷载增量也达到了,见表5,表5的第一行给出所有节点的相应的弯矩增量。在第二阶段,节点2第二部分曲线对应的柔度为,其它节点的柔度保持不变。荷载逐渐从增加到,这样给定节点的总弯矩即两个阶段弯矩增量的和,达到了j点第二部分曲线的极限弯矩或者。这种情况下,残留的外部荷载低于。残留的荷载引起的

14、框架关键点的弯矩增量在表5中给出。框架的最终弯矩等于两个阶段的增量的和:。表5 弯矩增量值表5得到的结果和之前的假定结合起来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为显示出刚性节点和半刚性节点的明显的区别,同样的框架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节点形式进行了分析。图11所示的弯矩图显示了刚性节点和半刚性节点的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接近30%。可得出结论,框架连接对框架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图11 弯矩图对比(单位:KN m)(a)杆单元 (b)节点单元图2.模型采用的弯矩转角曲线4.塑性分析框架特性在塑性形成后退化。由于刚架的平衡路径是非线性的,分析需分步进行,逐渐的增加荷载。当采用塑性铰的概念时,节点和构件都可以用图12(a)所

15、示的非线性的弹塑性弯矩转角曲线表示,对不同的节点对应不同的。假定框架构件和节点分别能承受和的塑性弯矩。该方法分布分析结构在每一阶段的特性和状态。计算结果是通过一系列步骤结果的线性叠加得到的,荷载也是逐渐加载直至结构的破坏。最终的塑性荷载是所有荷载增量的总和:。分析假定结构在两个加载阶段的是特性的线性的,每个阶段的内力可以通过基于位移模型的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为了详细说明这个方法的步骤,本文分析了图13所示的一个一跨一层的门式刚架。在这个例子中,弯矩转角曲线假定是弹塑性的,梁柱采用IPE330钢。图13.半刚性节点框架图14.示例节点和框架构件的塑性弯矩分别为: =114.13KN m和=192

16、.96KN m,其计算公式见面几节。表6 计算过程表7 各个阶段单位荷载增量在框架关键截面产生的弯矩第一阶段,如表6和图14所示所有节点具有相同的刚度。由于弯矩=-74.58KN m(见表8第一行),节点2达到了第一部分的极限弯矩,刚度开始变为,见表6第一行。荷载继续增加,节点2处产生第一个塑性铰(见表6第5行),这个荷载增量产生的结果在表8第5行给出。在接下来的加载过程中,随着荷载的逐渐施加,塑性铰会一个个出现,并且其出现有一特定的次序,如图15所示。图15.框唱采用不同节点类型对应的塑性铰出现次序发生塑性破时的塑性破坏荷载的值即就是每个阶段荷载增量的总和和此时柱顶的水平位移分别为=91.2

17、93KN,=9.57cm,见表8。表8 荷载增量作用下框架关键截面的弯矩表9 与文献17对比为评估半刚性节点对对框架弯矩分布和塑性铰出现次序的影响,本文对前面提到的框架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节点形式进行了分析。每个阶段的荷载水平位移关系以及采用不同节点时框架塑性铰出现的次序见图15。得用静态和动态的理论得到的真解分别作用分析的上限和下限可以验证由本文力学模型推出的公式和方法的正确性。可以看出,在相同的荷载作用下,半刚性节点框架的水平位移大于刚性节点框架的水平位移。实际的节点特性改变了塑性铰出现的次序和之前预期的的塑性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破坏的机制发生了变化,结构的承载能力也有所降低。最终,结构在低于

18、平常结构分析中采用的破坏荷载时发生破坏。5.结论本文研究了钢框架连接柔度对框架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由一个简单的节点力学模型提出了其分析和设计方法,更精确的分析节点的实际结构性能沿待研究。计算实例表明,考虑节点柔度对内力分布和构件变形的影响是有必要的。节点的柔度不但影响梁和柱中内力的分布还影响框架中塑性铰的出现次序和结构的失效荷载。相比较其它复杂的模型和繁琐的非限线计算程序,本文研究建立了一个简单直接灵活的分析半刚性节点结构的方法。参考文献1 Jones SW, Kirby PA, Nethercot DA. The analysis of frames with semi-rigidconnect

19、ions: A state of the art report.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1983;3(2):2_13.2 Bjorhovde R, Colson A, Brozzetti J.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beam-to columnconnection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990;116(11):3059_77.3 Davison JB, Kirby PA, Nethercot DA. Rotational stiffness charact

20、eristics of steelbeam-to-column connection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1987;8:17_54.4 Gerstle KH. Effect of connections on frame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Research 1988;10:241_67.5 Lui EM, Chen WF. Steel frame analysis with flexible joints. Journal of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

21、ch 1987;8:161_202.6 Saidani M. The effect of eccentricity connection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xialforce and bending moments in RHS lattice girder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Steel Research 1998;47(3):211_21.7 Jaspart JP. Etude de la semi-rigidité des n÷uds poutre-colonne et son influence sur

22、 la résistance et la stabilité des ossatures en acier. Ph.D. thesis, Universityof Liège, Belgium; 1991.8 Jaspart JP, de Goyet Ville. V. Etude expérimentale et numérique du comportement des structures composées de poutres à assemblages semirigides.Construction M

23、3;tallique 1988;2:31_49.9 Kishi N, Chen WF. Semi-rigid steel beam to column connections: Data base and modeling.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989;115(1):105_19.10 Yongjiu S, Gang S, Yuanqing W.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moment_rotation behaviour of stiffened extended and-pla

24、te connections.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07;63:1279_93.11 Sang-Sup L, Tae-Sup M. Moment-rotation model of semi rigid connections with angle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02;24:227_37.12 Pucinotti R. Top-and-seat and web angle connections: Prediction via mechanical model. Journal of Con

25、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01;57:661_94.13 De Lima LRO, Vellasco PCG, De Andrade SAL, Da Silva JGS, Vellasco NMBR. Neural networks assessment of beam-to-column joints. Journal of theBrazili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2005;27(3):314_24. Rio de Janeiro.14 Lopez A, Puente I, Ser

26、na MA. Numerical model and experimental tests on single-layer latticed domes with semi-rigid joints.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2007;85(7_8):360_74.15 Del Savio AA, Martha LF, De Andrade SAL. Structural modeling of Vierendeel beams with semi-rigid joints. In: Proceedings of the XXVI Iberian Latin-American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_ CILAMCE 2005, Brazilian Assoc. for Comp. Mechanics (ABMEC) & Latin American Assoc. of Comp. Methods in Engineering (AMC), Guarapar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