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专业组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GCP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3/f25b857a-06a5-47f8-9fdf-f30f22a67edc/f25b857a-06a5-47f8-9fdf-f30f22a67edc1.gif)
![肿瘤科专业组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GCP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3/f25b857a-06a5-47f8-9fdf-f30f22a67edc/f25b857a-06a5-47f8-9fdf-f30f22a67edc2.gif)
![肿瘤科专业组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GCP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3/f25b857a-06a5-47f8-9fdf-f30f22a67edc/f25b857a-06a5-47f8-9fdf-f30f22a67edc3.gif)
![肿瘤科专业组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GCP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3/f25b857a-06a5-47f8-9fdf-f30f22a67edc/f25b857a-06a5-47f8-9fdf-f30f22a67edc4.gif)
![肿瘤科专业组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GCP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3/f25b857a-06a5-47f8-9fdf-f30f22a67edc/f25b857a-06a5-47f8-9fdf-f30f22a67ed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肿瘤科专业组目 录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情况3一、管理制度31药物临床试验运行管理制度42试验药物管理制度43其他药物管理制度44仪器设备管理制度45研究人员培训制度56文件管理制度57合同管理制度68财务管理制度69申报伦理委员会批件制度710药物临床试验洽谈管理制度811档案室管理制度1212制订临床试验设计方案与知情同意书制度1213研究人员组成制度1314药物临床试验不良反应的报告制度14二、质量保证体系与制度三、试验设计技术要求规范15四、标准操作规程(sop)1制定阶段201)标准操作规程设计与编号sop242)制定标准操作规程的so
2、p2.试验前准备阶段273)人员培训的sop294)试验药品使用记录表设计的sop335)知情同意书设计的sop346)原始资料记录sop407)病例报告表设计的sop448)更改试验方案的sop469)临床试验方案审查的sop4710)准备临床试验启动会议的sop4911)临床试验启动会议的sop5012)报送伦理委员会批准的sop5113)准备试验用药品及资料的sop5214)应急信件的保存和紧急情况破盲的sop5315)盲底保存的sop5516)试验文件整理的sop5617)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的sop5718)实验室检测和质量控制的sop3.临床试验启动阶段5919)开始临床试验的so
3、p6220)临床试验接受监查的sop64 21)内部质量监查员工作的sop6622)受试者筛选和入选的sop6823)临床试验招募受试者sop6924)受试者知情同意的sop7025)试验药品管理和记录的sop7126)试验药物接收、发放、回收及销毁sop7327)治疗给药sop7528)试验用药物的给药说明sop7629)试验数据记录的sop7730)填写病例报告表的标准操作规程7831)更正病例报告表sop8032)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处理的sop8133)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记录和报告的sop4.中期协调会议8234)中期协调会议的sop5.临床实验结束8735)数据管理与数据统计的
4、sop8936)试验用药品的清点、处理的sop9137)临床试验文件归档与保存的sop9238)临床试验结束会议的sop9739)临床试验结果分析报告sop9840)撰写临床试验总结报告sop9941)临床试验保密sop10242)结束试验项目的sop5.临床处置10343)体温测量的sop10444)脉搏测量的sop10545)呼吸测量的sop10646)血压测量的sop10747)肌内注射术的sop10848)静脉采血sop11049)口服给药sop11150)picc置管sop11351)picc维护sop11452)深静脉穿刺置管sop11753)气管插管术的sop11954)气管切开
5、术的sop6.仪器设备管理使用12255)仪器设备使用的sop12656)抢救车管理sop12857)呼吸机使用的sop13058)心电图机使用的sop13359)多参数心电监护仪使用的sop13660)电动吸引器使用的sop13961)中心吸氧sop14162)血糖监测仪sop14463)除颤仪使用的sop14664)微量注射泵使用的sop14865)多功能微波治疗机使用案sop15066)高频治疗机使用sop15267)模拟定位机使用sop.15468)陀螺刀使用sop15869)直线加速器使用sop16070)外挂mlc使用sop7.急救预案16271)药物临床试验急救预案sop1657
6、2)心肺复苏sop16873)过敏性休克急救预案的sop17074)重症药疹急救预案的sop17275)脑出血急救预案的sop17476)脑梗塞急救预案的sop17677)脑疝急救预案的sop17878)癫痫持续状态急救预案的sop18079)低血糖诊疗的sop18280)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救预案的sop18381)上消化道出血急救预案的sop18482)急性心肌梗死急救预案的sop18983)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的sop19284)重型哮喘诊疗的sop2028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疗的sop86)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sop87)放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抢救sop88)试验期
7、间受试者发生猝死护理的应急预案sop89)消防紧急疏散患者的应急预案sop 8.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设计90)药物临床试验方案设计sop91)常见恶性肿瘤化疗药物临床试验方案设计sop92)癌性疼痛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方案设计sop93)放化疗后骨髓抑制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方案设计so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情况一、管理制度药物临床试验运行管理制度药物临床试验工作由机构办公室统一管理,接受临床试验任务、布置给有关专业组承担,常分三步程序进行管理,现分述如下:一、试验前管理1. 进行药物临床试验,申办者必须提供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文。2. 进行药物临床试验,申办者必须提供药物临床试验前的有关资
8、料或文献,以供承担者制定方案时参考。3. 申办者填写申请表。4. 机构办公室对申办者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填写药物临床试验审批表,药物临床试验审批表经机构办公室及院领导签署意见后,通知有关专业组负责人接受任务,研究主持人进行文献查阅或复习。5. 申办者组织召开临床试验协调会,机构办公室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及专业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会议,对临床试验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并协商相关事项。6. 机构办公室主任、专业负责人与申办单位签订协议书一式二份(机构办公室一份申办单位一份),由机构办公室加盖机构公章生效。7. 接收试验样品,填写接收单,申办者必须提供试验用药品(对照药、试验药)的药检证明。8. 若专业组担任项目
9、组长,研究主持人制定试验方案和伦理委员会审批表,方案经伦理委员会讨论批准后方可实施;若专业为参加单位,由申办者负责提供伦理委员会批件。9. 研究参加者学习gcp及与本项目有关的sop。10. 作好受试者选择,进行正常体检,准备好入选者填写用的知情同意书。11. 检查试验用药物,做到药名、规格、剂型、质量检验报告、厂名核对无误。二、试验中管理1.由专业组负责人将批准的正式试验方案和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件交给试验人员施行。2.研究者招募受试者,填写知情同意书。3.试验前作好仪器、药品、人员、经费准备。4.试验中保证试验记录及时、完整、正确、严格执行sop。5.试验中出现问题,主持人应及时报告和处理。6
10、.试验完成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写出报告域小结初稿。三、试验后管理1. 试验完成后,由专业组主持人对写出的报告初稿进行数据核对和结果结论的核对,认为无误后交专业组组长审查;2. 对试验中所用的申办登记表、协议书、申请表、审批件、知情同意书、体检表、原始记录本、各种图谱、计算机记录资料收集整理,以备存档;3. 研究报告经机构办公室盖章,申办单位付款后,方可将报告交给申办单位。4. 试验终结,试验资料按照文件管理制度整理归档。5. 申办者申报生产时,如需调阅有关试验资料,必须有申办者的正式调阅函,且该资料应至少有两个试验人员进行核查。调阅函归档。档案管理负责人须如实记录。6. 申办者申报生产
11、时,如需到审评会议答辩,试验者有义务对所提问题答复。参加会议人员的食宿、交通等费用完全由申办者负责。试验药物管理制度试验用药物(investigational product)是临床试验中用作试验或对照的药物或安慰剂。包括试验药物及对照品(安慰剂或阳性对照药物)。试验用药物由专人负责。一、试验用药物的接收:1. 申办者负责提供试验用药物。2. 研究者接收试验用药物时检查。3. 所提供试验用药物的包装与标签是否适当,是否标明为临床试验专用。4. 试验用药物与对照药物或安慰剂在外形、气味、包装、标签和其他特征是否一致。5. 药物检验合格报告。6. 接收人在接收记录上登记并签名。二、试验用药物的记录
12、:1. 试验用药物的计数应当包括以下记录:2. 试验用药名称、数量、接收时间。3. 剂型与剂量、批号及有效期。4. 保存条件及注意事项。5. 破盲信封及破盲原则。6. 新收到及退回申办者的药物计数。三、试验用药物的分发:1. 研究者或药房对试验用药物的分发作详细记录:2. 接收药物受试者的姓名缩写及代码。3. 分发的数量、包装编号及日期。4. 开始及停止时间。5. 用法与用量。6. 受试者收回的用药后的空包装及未用包装数量。7. 分发药物时的其他情况记录的解释,如药物的误用、损失等。四、试验用药物的使用:1. 试验用药物的使用由研究者负责。2. 须保证所有试验用药物仅用于该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其
13、剂量与用法应遵照试验方案。3. 余的药物退回申办者,并作记录。五、试验用药物的保存:1. 药物保存于专用储藏室或储藏柜。2. 药物严格按照其保存条件进行储藏。六、试验用药物的管理由研究者指定专人负责并记录在案。七、不得把试验用药物转交任何非临床试验参加者。八、监查员负责对试验用药物的供给、使用、储藏及剩余药物的处理过程进行检查。其他药物管理制度建立其他药物的管理制度,以确保临床试验受试者的安全。1. 建立抢救药物制度,指定专人专柜管理。2. 抢救药物的品种及数量清单由专业组确定,专人管理。如抢救药物需要更改或调整时,须专业组负责人同意并签字。3. 毒、麻及精神药物的使用管理要严格按卫生部门与药
14、监部门以及医院的相关制度执行。研究结束时,剩余的毒、麻及精神药物必须及时退回药剂科。4. 对于普通的药物,随时从药剂科领取。填写领药单,便于药物数量金额的核算。5. 管药专人每月定期检查药物的有效期,距有效期6个月以内的药物及时退回药剂科。如因不及时退还所造成的药物积压、过期等损失由管药人负责。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 本专业的仪器设备均应由张乾管理和保养,保养人应全面熟悉仪器、设备性能,进行常规保养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转、工作;每月定期检查,若发现故障,应及时申请维修并有维修记录。2. 使用人必须熟悉与掌握仪器设备的相关知识,并应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使用,仪器使用后,应按规定关闭、切断电源,
15、盖好仪器罩,进行登记,确保安全。3. 重要及贵重仪器设备除有专人保管外,定期校验,并要求备有书面标准操作规程。本科室人员在征得科室主任或保管人许可后方能使用,并应在使用前后对仪器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登记、签名和记录使用日期。4. 若因使用不当造成仪器设备损坏,应追究使用人责任,并视情节轻重予以教育和适当经济处罚。5. 若使用人在使用前即发现仪器设备不正常,应及时向保养人和科室主任说明情况,以追究原因和责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和维修。若不正常情况下继续使用,并于使用完毕才向保养人或科室负责人报告,则责任由使用人承担。6.任何贵重设备的更换或报损须上报机构主任批准。7. 实验室的设备管理遵照实验室的
16、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研究人员培训制度1.专业组组长以及作为药物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均需经过临床药理和gcp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2 专业组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培训,使医、药、护、技各类研究人员了解和熟悉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和有关的标准操作规程,不断提高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3 试验开始前对研究人员和协调员进行培训。每年召开协作会一次,总结工作,交流情况,纠正问题,提出要求。4 临床试验开始前,研究者应对参加人员进行培训,使所有研究人员对研究的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从而可以按统一的标准执行。培训的具体内容包括:4.1 介绍中国gcp的发展、ich gcp的原则、受试者的权益保障、研究者的职责、申办者的
17、职责、监察员的职责、质量的保证。4.2 试验方案:试验设计介绍,入排除标准,试验流程,筛选评估程序,治疗期间的评估,伦理要求,揭盲程序,疗效判定。强调研究者遵从方案,严格执行入选排除标准,避免违反方案的情况发生。4.3 一般不良事件的记录与严重不良事件的汇报:一般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记录要求;严重不良事件的定义、记录,报告程序。4.4 病例报告表填写说明:填写要求,易出现的问题,修改说明。4.5 试验文件的保存与归档要求:保管原则,原始资料定义以及相关填写表格说明。强调原始资料完整,可靠。4.6 药物管理:药物保存、发放、回收具体要求。4.7 讲解血清标本制备和运输的标准操作程序。4.8 临
18、床试验时间安排:试验启动时间,入组时间,入组结束时间,中期统计时间,中期会议时间,所有病例完成时间。5 试验人员在使用仪器前,需进行仪器使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6 每位研究人员均需以试验参加者的身份参加过多个药物临床试验后才能作为主要研究者承担药物临床试验。7每年举行一次药物临床试验学术交流会以利交流经验,提高水平,促进发展。文件管理制度1 科室设置专用档案室保存药物临床试验资料,并有专人负责管理。2 保存的文件可采用卷宗盒或打孔夹的形式保存。为了避免遗失,文件柜应上锁。3 试验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将相关资料档案整理后送机构办公室验收、签字,并交机构档案室保管。4 保存的文件有:4.1
19、sfda药物临床试验批件;4.2 病例报告表;4.3 研究者手册;4.4 试验方案;4.5 与申办者签订的合同书;4.6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4.7 伦理委员会批件;4.8 实验室记录;4.9 试验用药记录;4.10 试验监察报告;4.11 受试者筛选表;4.12受试者入选表;4.13 不良事件及报告的记录;4.14总结报告。5 受试者的病例档案由医院病案室集中保存。6 临床试验数据保存到临床试验结束后至少5年。7 归档的数据可以缩微成胶片或电子记录的方式保管,但必须保存备份和在需要时能够方便地得到打印件。8 建立文件借用登记制度,借用人必须在此登记表(附件5)上填写借用日期姓名,归还时记录归
20、还日期和接收人姓名。附件:临床试验保存文件一、临床试验准备阶段临床试验保存文件研究者申办者1研究者手册保存保存2试验方案及其修正案(已签名)保存原件保存3病例报告表(样表)保存保存4知情同意书保存原件保存5财务规定保存保存6多方协议(已签名)(研究者、申办者、合同研究组织)保存保存7伦理委员会批件保存原件保存8伦理委员会成员表保存原件保存9临床试验申请表保存原件10临床前实验室资料保存原件1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件保存原件12研究者履历及相关文件保存保存原件13临床试验有关的实验室检测正常值范围保存保存14医学或实验室操作的质控证明保存原件保存15试验用药品的标签保存原件16试验用药品与试
21、验相关物资的运货单保存保存17试验药物的药检证明保存原件18设盲试验的破盲规程保存原件19总随机表保存原件20监查报告保存原件二、临床试验进行阶段临床试验保存文件研究者申办者21研究者手册更新件保存保存22其他文件(方案、病例报告表、知情同意书、书面情况通知)的更新保存保存23新研究者的履历保存保存原件24医学、实验室检查的正常值范围更新保存保存25试验用药品与试验相关物资的运货单保存保存26新批号试验药物的药检证明保存原件27监查员访视报告保存原件28已签名的知情同意书保存原件29原始医疗文件保存原件30病例报告表(已填写,签名,注明日期)保存副本保存原件31研究者致申办者的严重不良事件报告
22、保存原件保存32申办者致药品监督管理局、伦理委员会的严重不良事件报告保存保存原件33中期或年度报告保存保存34受试者鉴认代码表保存原件35受试者筛选表与入选表保存保存36试验用药品登记表保存保存37研究者签名样张保存保存三、临床试验完成后临床试验保存文件研究者申办者38试验药物销毁证明保存保存39完成试验受试者编码目录保存保存40稽查证明件保存原件41最终监查报告保存原件42治疗分配与破盲证明保存原件43试验完成报告(致伦理委员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存原件44总结报告保存保存原件合同管理制度一、任何药物临床试验开始前必须签订书面合同。二、合同的签订1. 合同签订前,审核申办者提交的文件
23、是否齐全、合法。2. 根据gcp要求,与申办者商定双方的职责。3. 根据财务管理制度,与申办者商定临床试验费用。4. 根据药物临床试验合同式样,与申办者拟定合同,合同中的内容应完整、明确、具体,并严格遵循gcp原则,在需要书写时,应用钢笔或碳素笔,字迹应清楚、工整、无错字。5. 与申办者法人或法定委托人签订合同书,经双方代表签名(我方须由机构主任或机构办公室主任、专业组负责人共同签署)、盖章后方生效。三、合同的管理l. 合同书一式二份,申办者和研究者各保存一份。2. 合同双方应严格履行合同义务,不得单方面修改、涂抹、或删除其中内容。如有错误、遗漏必须修改补充时,应采取书面形式,在原双方留存的合
24、同上改正、补充,并签字、加盖公章方可视为有效。需要废止合同时,应由双方共同协商确定。3. 合同书原件交机构办公室保管,专业组保留合同书复印件。4. 合同中其他未尽事宜或试验中如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时,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则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办理。5. 存档时间:保存至临床试验终止后五年。财务管理制度1所有临床试验费用必需按照国家财务制度执行。2研究费用的收取标准由专业组、机构办公室和申请单位共同协商确定,并办理合同协议书签字盖章生效。3临床试验费用包括临床试验观察费(完成例、中途退组例、随访例的观察费)、检查费(完成例、中途退组例、随访例的检查费)、检查质控劳务费、文件(临床试验方案、病例报
25、告表、致受试者说明书、知情同意书)修订或复印费、伦理委员会审核费、培训费(根据gcp规定,临床试验开始前应按临床试验方案从技术和法规两方面培训参加该试验的研究者)、临床资料统计费、聘请研究护士和质控员的劳务费、临床试验小结或总结费、机构管理费等。4申办者需全额提供:5临床试验费用。 受试者因参加临床试验而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死亡时的治疗费用或保险费用,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受试者补偿费用。 申办者必须在临床试验开始前支付临床试验的全部费用的50%;试验结束交出试验小结或总结的同时,申办者应付清剩余费用。6临床试验所有费用由医院财务处专项管理。收到试验费用后财务处将发票出具给申办者。因严重不良反应等问题中
26、止临床试验时,应将剩余的临床试验费用退还申办者办者。7试验费用的70%由参与研究的科室用于临床试验,项目临床研究经费的10%提留作为医院管理费,10%提留作为基地管理运行费用,10%作为基地工作人员劳务费。8报销经费时,需经机构办公室领导签字同意,才可办理报销手续。9专业组和个人不得私自接受申请研究单位的研究费、劳务费、加班费等。10.其它财务行为,参照医院财务制度执行。申报伦理委员会批件制度必须向伦理委员会提交相关文件,临床试验必须在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方可进行。报送伦理委员会审查的基本文件包括:1. 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申请表。2. sfda的临床试验批件。3. 知情同意书。4. 临床试验
27、方案。5. 病历记录表(case report form,crf ) 6. 临床试验样品检验合格证书。7. 研究者手册。药物临床试验洽谈管理制度1. 由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及秘书会同本专业组负责人与药物临床试验申办者进行项目洽谈。2. 必须是具有sfda批准临床试验批件的药物临床试验。3. 由本专业组负责人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汇报有关项目的研究内容、要求及接受意向,并征求机构办公室的同意。4. 在机构办公室同意接受试验项目后,按机构管理制度要求进行试验项目的准备与实施。5. 与申办单位洽谈试验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签定协议。档案室管理制度1. 有关药物研究的技术资料档案也是我们
28、的机密,是科学研究的核心之一,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档案资料管理要求建立资料档案管理制度。2.所有研究资料包括研究计划,合同,方案,申办登记表,样品登记表,知情同意书,体检表,原始记录,各种记录图谱,微机记录资料,管理部门批件,总结报告重要的来往信件等均列入本资料档案管理范围。3.查阅档案需请示研究室负责人,获批准后,才可查阅。涉及受试者隐私的资料,仅有伦理委员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申办者,在工作需要时,按规定可以查阅。除法规、制度类档案文件可复印外,其余档案均不可随意借阅或复印。设立档案查阅登记表,由专人负责管理。4. 如发现有人破坏原始记录,泄露实验机密要追究责任,情节严重者按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29、。5. 项目主持人应在项目终结后及时将资料档案送交档案室,在移交时办好交接手续。试验结束后项目主持人和主要参加者将科研项目研究资料按编目要求,整理归档。6. 相关研究人员因工作需要借用院档案室的资料档案,必须遵守档案管理制度。制订临床试验设计方案与知情同意书制度1. 由本专业组负责人及pi与申办者讨论临床试验方案的起草、设计,crf的设计、知情同意书的起草。2. 遵守申办者要求的保密原则。3. 按gcp原则执行及按sop操作。研究人员组成制度1. 由本专业组负责人组织试验项目组成员与分工。2. 确定项目的主要研究者(pi)、协助研究者(ci)与项目协调人的资格要求和职责。3. 保证临床试验需要
30、的技术条件、设备条件、审查条件。4. 确定试验药品的登记管理人员。药物临床试验不良反应的报告制度1. 药物试验中的不良反应多指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资料不得作为医疗纠纷、医疗诉讼的依据。为避免不必要的混乱,报告内容应予保密。2. 临床试验单位发现不良反应应做详细记录,观察其表现、程度、发生日期、采取何种措施,填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由各专业组秘书送交机构办公室,在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则应中断试验。3. 机构办公室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定期向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人员报告,并进行因果关系的评价和处理。4. 试验药品的不良反应监
31、察工作应在各专业组组长的领导下进行,各专业组的试验研究人员应责任心强,作风严谨,以科学的态度及时认真地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凡上报合格 应予以适当奖励。5. 临床试验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须在24小时内向试验申办单位及机构领导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6. 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不良反应要在试验的总结中如实反映,分析判断,为新药上市提供资料。 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保证体系为了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本专业组专门成立了相应的质量保证委员会,同时明确了各级组员的相应的职责(组长(专业负责人)的职责、观察医生的的职责、质量监督员的职责、药物保管员的职责、药物发放员的职责和生物标本采集员的职责)。这些构成了本
32、专业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保证体系,从而确保药物临床试验高质量的进行。1.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1.质量保证委员会2.组长(专业负责人)的职责3.观察医生的的职责4.质量监督员的职责5.药物保管员的职责6.药物发放员的职责7.生物标本采集员的职责2. 质量保证委员会人员组成:组长:孙建海(主任医师,专业负责人)组员:观察医生:李黎、刘艳霞 (主治医师)质量监督员:晏菲(主治医师)药物保管员:张敏(护士长)药物发放员:李莹(护士)生物标本采集员:周俐言(护士)3. 质量保证委员会的宗旨:质量保证委员会各级组员以“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为试验的准则,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遵循临床试验方案,采用标
33、准操作规程,从而使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权益受到保障,同时保证所有药物临床试验数据完整、准确、真实、可靠,具有科学性和可重复性。4.组长(专业负责人)职责组长必须符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对专业负责人的要求。(1)药物临床试验开始前,组长严格审阅申办者提供的材料:sfda的批文、研究者手册、试验药物所有相关资料、药物质量检验报告和初步的临床试验方案。(2)组长向机构办公室主任和机构负责人汇报有关情况。获得他们的同意,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在方案规定的期限内负责和完成临床试验。(3)必须详细阅读和了解试验方案的内容。 (4)配备相应的医疗设施、实验室设备、人员配备以确保试验顺利进行。(5)
34、配备处理紧急情况的一切设施,以确保受试者的安全。(6)向参加临床试验的所有工作人员说明有关试验的资料、规定和职责,确保有足够数量并符合试验方案的受试者进入临床试验。(7)同时组织质量保证委员,根据试验方案,研究我们相应的sop是否完备,如果不完备,组织人修改完善。(8)了解并熟悉试验药物的性质、作用、疗效及安全性(包括该药物临床前研究的有关资料),同时也应掌握临床试验进行期间发现的所有与该药物有关的新信息。 (8)向受试者说明经伦理委员会同意的有关试验的详细情况,并取得知情同意书。 (9)作出与临床试验相关的医疗决定,保证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出现不良事件时得到适当的治疗。
35、60;(10)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障受试者的安全,并记录在案。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如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研究者应立即对受试者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同时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申办者和伦理委员会,并在报告上签名及注明日期。 (11)组织参加临床试验的所有工作人员学习各项临床试验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sop。(12)试验进行中,派质量监督员每周2次,对crf表的填写进行检查和指导。(13)实验进行中,积极配合上级行政部门的视察,申办方的督察和检查。5. 观察医生的职责(1)参加院里组织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培训,熟悉掌握“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2)在专业负责人的组
36、织下,学习有关试验的资料、规定和职责。(2)必须详细阅读和了解试验方案的内容,严格按照研究方案执行各项试验。 (3)掌握并熟悉试验药物的性质、作用、疗效及安全性,同时也应掌握临床试验进行期间发现的所有与该药物有关的新信息。 (4)完善我们相应的sop,使我们的临床试验顺利进行。(5)学习各项临床试验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sop,确保试验规范进行。(6)试验开始时,首先按照“招募受试者的sop”和“受试者入选sop”选择受试者,同时严格执行“受试者知情同意的sop”,保护受试者的权益。(7)严格按照研究方案,下医嘱给受试者发药,以及提检各项检查。(8)观察受试者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
37、,严格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对crf表进行记录。完整保存病历。病例报告表中的数据来自原始文件并与原始文件一致。(9)试验中的任何观察、检查结果均应及时、准确、完整、规范、真实地记录于病历和正确地填写至病例报告表中,不得随意更改,确因填写错误,作任何更正时应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辩,由更正者签署姓名和时间。(10)对于患者出现的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严格按照相关sop进行及时处理和记录,同时2小时以内通知专业负责人。(11)实验进行中,协同专业负责人,积极配合上级行政部门的视察,申办方的督察和检查。6.质量监督员的职责(1)质量监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权益受到保障,试验记录与报告的数据准确
38、、完整无误,保证试验遵循已批准的方案和有关法规。 (2)质量监查员是观察医生与专业负责人之间的主要联系人。其经过省级gcp培训,熟悉药品管理有关法规,熟悉有关试验药物的临床前和临床方面的信息以及临床试验方案及其相关的文件。 (3)在试验前,确认本科室是否设备齐全、运转良好,是否具备各种与试验有关的检查条件,估计是否有足够数量的受试者; (4)在试验过程中监查观察医生对试验方案的执行情况,确认在试验前是否取得所有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了解受试者的入选率及试验的进展状况,确认入选的受试者是否符合研究方案的要求; (5)每周两次检查:确认是否所有数据的记录与报告正
39、确完整,是否所有病例报告表填写正确,并与原始资料一致。是否所有错误或遗漏均已改正或注明,经研究者签名并注明日期。每一受试者的剂量改变、治疗变更、合并用药、间发疾病、失访、检查遗漏等均应确认并记录。核实是否入选受试者的退出与失访已在病例报告表中予以说明; (6)确认是否所有不良事件均记录在案,严重不良事件在规定时间内作出报告并记录在案; 核实试验用药品按照有关法规进行供应、储藏、分发、收回,并做相应的记录; (7)协助专业负责人进行必要的通知及申请事宜,向申办者报告试验数据和结果; (8)清楚如实记录观察医生未能做到的随访、未进行的试验、未做的检查,以及是
40、否对错误、遗漏作出纠正; (9)每次访视后作一书面报告递送专业负责人,报告应述明监查日期、时间、监查员姓名、监查的发现等。(10)实验进行中,协同专业负责人,积极配合上级行政部门的视察,申办方的督察和检查。7.药物保管员的职责(1)负责试验用药以及相关的抢救药物的保管。(2)参加院里组织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培训,熟悉掌握“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3)在专业负责人的组织下,学习有关试验的资料、规定和职责。(4)必须详细阅读和了解试验方案的内容。 (5)掌握并熟悉试验药物的性质、作用、疗效及安全性,同时也应掌握临床试验进行期间发现的所有与该药物有关的新
41、信息。 (6)学习各项临床试验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sop,确保试验规范进行。(7)临床试验用药品不得销售。 (8)严格按照药物管理的相关的sop,对试验用药进行记录和保存。使用记录包括数量、装运、递送、接受、分配、应用后剩余药物的回收与销毁等方面的信息。(9)不得把试验用药品转交任何非临床试验参加者。(10)试验用药品的供给、使用、储藏及剩余药物的处理过程应接受质量监督员的检查。(11)实验进行中,协同专业负责人,积极配合上级行政部门的视察,申办方的督察和检查。 8. 药物发放员的职责(1)负责将试验用药的分发给受试者。(2)参加院里组织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42、”培训,熟悉掌握“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3)在专业负责人的组织下,学习有关试验的资料、规定和职责。(4)必须详细阅读和了解试验方案的内容。 (5)掌握并熟悉试验药物的性质、作用、疗效及安全性,同时也应掌握临床试验进行期间发现的所有与该药物有关的新信息。 (6)学习各项临床试验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sop,确保试验规范进行。(7)临床试验用药品不得销售。 (8)严格按照药物管理的相关的sop,将试验用药发给受试者。注意只有在得到观察医生的医嘱时才能将药物发给受试者,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9)不得把试验用药品转交任何非临床试验参加者。(10)试验用药品的
43、使用过程应接受质量监督员的检查。(11)实验进行中,协同专业负责人,积极配合上级行政部门的视察,申办方的督察和检查。9. 生物标本采集员的职责(1)负责受试者的生物标本采集和送检。(2)参加院里组织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培训,熟悉掌握“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3)在专业负责人的组织下,学习有关试验的资料、规定和职责。(4)必须详细阅读和了解试验方案的内容。 (5)掌握并熟悉试验药物的性质、作用、疗效及安全性,同时也应掌握临床试验进行期间发现的所有与该药物有关的新信息。 (6)学习各项临床试验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sop,确保试验规范进行。(7)熟悉并掌握
44、我院的标本采集手册以及“生物标本采集和送检的sop”。严格按照上面要求进行操作。(8)生物标本采集和送检过程应接受质量监督员的检查。(9)实验进行中,协同专业负责人,积极配合上级行政部门的视察,申办方的督察和检查。三、临床药物试验设计技术要求规范药物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规范(一)试验背景试验背景是对试验药物的潜在风险和收益相关的非临床和临床资料进行简要综述,说明本次试验的必要性和合法性。(二)试验目的阐明该项临床试验的研究目的。(三)总体设计总体设计是试验采用的设计类型、随机化和盲法、对照的选择、试验周期、试验需要完成的样本量及其在各个中心的病例分配等。(四)方案内容要点1药物临床试验的受试例数受
45、试例数的数量应当根据临床研究的目的,符合相关统计学的要求和药物注册管理办法所规定的最低临床研究病例数要求。罕见病、特殊病种及其他情况,要求减少临床研究病例数或者免做临床试验的,必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2受试者的选择和纳入受试者的选择和纳入应根据试验目的制定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其依据是药物针对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一般应为诊断明确的住院病人,除仅用于儿童的药物外,应为1865岁的成人,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就诊顺序连续入组,并按设定的相应随机号给予药物治疗。受试对象的排除标准应考虑以下因素:年龄、重要器官存在器质性疾病、肝肾功能异常(除非是研究疾病本身)、妊娠、依从性差和可能退
46、出等因素。3受试者的脱落终止受试者的脱落终止是指受试对象在研究期间发生与试验药物无关的病情变化、疾病再发或并发其他疾病等不宜继续治疗;或发生肯定或可能与药物有关而需终止治疗的不良事件者;受试者依从性差,试验过程中发现违反了入选和排除标准中的条款;或应用了方案中不允许合用的药物等。注意终止治疗与脱落的病例,都应记录终止或脱落日期、理由、处理过程等,尽可能完成评估项目,并填写在crf上,记录最后一次服药时间,有负责医师的意见和签名;终止时应进行各项预定检查,评价并记录,以便试验结果的最终评价。4受试者的依从性(patientcompliance)在药物临床试验中,依从性是指受试者对规定的临床试验方
47、案和措施所接受和执行的客观行为及其程度。如果受试者严格遵守临床试验方案,表示依从性好,否则,为依从性不好或不依从。受试者的依从性将直接影响临床试验结果,门诊病人的依从性明显不如住院病人,因此,试验方案设计中应尽量减少门诊病例。另外,对如何提高门诊病人的依从性也应在方案设计中考虑到,提出具体的措施。衡量受试者依从性的常用方法:(1)以疗效为目标:用受试者达到治疗目的与否,确立依从性的程度。此法适用于慢性病的治疗,且药物事先认为有效,病情可恢复,依从性好者治疗结束达到痊愈和缓解,依从性差者达不到上述要求。(2)应用问卷方式测定依从性:受试者随访复诊时,采用问卷方式,测定依从性。测定依从性的问卷,要
48、求简明准确,通过问卷可用公式计算依从性。以口服药物为例,举例如下:a你在试验中服药有困难吗?是(如果是请回答c。),否(继续下一问)b如无困难,你是否从未遗漏或停服药物?是(如是跳过c继续问),否(如否请回答c)c你未服何种药物?剩了多少量?未服用药物的原因?d你还服其他药物吗?如服,是什么药物?多少剂量?依从性=(实际药物量/应服药物量)×100%(3)体内药物浓度测定评估依从性:受试者服用药物经吸收后,血液中有一定的药物浓度水平,通过测定受试者的血药浓度,可评估受试者是否用药或是否按规定剂量用药。该方法评估依从性从理论上讲是科学的,但实际操作困难很大。5给药方案的设计给药方案的设
49、计应根据药物此前的研究结果,充分考虑是否需要联合用药或进行基础治疗。联合用药中一般不应使用具有相同作用药物,基础治疗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辅助性用药应完全一致。试验药物的剂量疗程应参考i期研究结果及同类药,根据不同适应证和病情的需要决定给药途径与次数。必要时可进行预试验。对仅以商业和宣传为目的所提出的不符合临床药理原则的给药方案如一剂治疗或过大、过小的治疗剂量等,应要求申办者提供科学实验数据,并应经过充分讨论,对方案提出修改意见。6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列出主要疗效指标、次要疗效指标的定义、判定标准和计算方法。(1)主要疗效指标:临床意义上最重要的变量,其与试验的主要目的直接相关。一般应该只有一个主要疗
50、效指标。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试验中的死亡率、高血压治疗试验中的舒张压、避孕药临床试验中的妊娠率等。(2)次要疗效指标:可以是有关主要目的的辅助测量,也可以是关于次要目的的测量。对次要疗效指标的数目应当限制。安全性评价指标应包括如不良事件、具体的各项实验室检查、生命体征、体格检查等方面的。(3)有效性评价:评价指标通常包括临床状况的评价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观察指标的选择应遵守4个原则。关联性:选择的观察指标是否能最好的说明和反映试验目的;普遍性:能否在所有受试者均能观察其变化;真实性:是否能灵敏并无偏倚地反映所要观察的生理病理现象;依从性:受试者和医务人员是否乐意接受。应在方案中用流程图表示选定的
51、观察指标与标本采集次数和时间,结果记录尽可能用数字表示,便于统计学分析。7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中应详细、准确和真实地记录所有不良事件,由研究者对该不良事件是否与试验所用药物(试验药与对照药)有关进行判断,并对其与药物曝露量的关系和意义进行说明。值得指出的是,严重不良事件和重要不良事件无论是否与药物有关,均应及时采取针对性医疗措施,以充分保障受试者的权益。(1)不良事件的类型:试验中受试者发生的不良事件有严重不良事件、重要不良事件和一般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按照gcp的规定包括以下几种死亡;威胁生命;致残或丧失部分生活能力;需住院治疗;延长住院时间;导致先天畸形。重要不良事件(significa
52、ntadverseevent):指除严重不良事件外,发生的任何导致采用针对性医疗措施(如停药、降低剂量和对症治疗)的不良事件和血液学或其他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一般不良事件:指试验中受试者发生的不具临床意义的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异常等不良事件,不需要采用针对性医疗措施即可缓解或恢复。(2)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关系的判断标准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的关系评定标准5级评定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肯定无关5级标准较常采用,按1与药物有关、2很可能与药物有关、3可能与药物有关、4可能与药物无关和5与药物无关作出评价,以1+2+3按不良反应统计,将其病例数总和作为分子,全部可供不良反应评价的人选病例作为分母,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7级评价标准中1,2,3,4项与5级标准间,5为很可能与药物无关,6为与药物无关,7为不可评价,仍以1+2+3的病例数统计不良反应率。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关系判断5级标准表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不可能与用药有合理的时间顺序已知的药物反应类型停药后反应减轻或消失±±再次用药后反复出现?无法用受试者疾病来解释±(3)严重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必须按gcp的要求,明文规定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如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研究者应立即对受试者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同时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申办者和伦理委员会,并在报告上签名及注明日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防水尼龙白胶浆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重负荷滚珠丝杠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合同样本企业扩股合同
- 企业法律顾问聘任合同
- 全职快递员劳动合同示范合同
- 实验室技术开发合同范本
- 小区充电桩安装项目合同范本
- 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劳动合同范本
- 电影导演聘用合同
- 《群力湿地公园》课件
- 潍坊2025年山东潍坊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上半年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限公司招聘6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大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
- DZ∕T 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正式版)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10000道)(A4直接打印-每页100题)
- 文献检索教案
- 五线谱打印用(共4页)
- 10kV环网柜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机加工质量控制计划范例-HT
- 通信工程概预算培训教材(共68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