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创新实践_第1页
中学德育创新实践_第2页
中学德育创新实践_第3页
中学德育创新实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学德育创新实践 一、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成因 1、中学生自身生长发育的特点。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的反应较为敏感,同时,他们对新生事物往往采取直接吸收并主动适应的态度,缺乏成人那种先用已有知识系统去审视,然后再逐步认识和承认的过程。同时,作为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文化传媒的空前普及化、现代化、复杂化,又促进了他们部分生理和部分心理的超前发育;另一方面,娇宠又使许多孩子的部分心理滞后发育。这样急于参与而又缺乏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中学生必然对其所感兴趣的事物兼收并蓄,从而受到消极反面因素的污染。 2、学校教育的缺陷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一个原因。一方面,由

2、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重智轻德。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心理,这是德育问题产生的又一因素。另一方面,教学上,内容单调,本本主义,加之教材要求高,难度大,学生感到压力大,且枯燥乏味,无形中拉大了教育要求与学生之间的差距,难于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有的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只教书不育人,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不良的社会文化也会导致中学生的德育问题。一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对中学生进行教唆、引诱,使中学生的德育行为失之规范;二是某些低级、庸俗的社会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网络环境的不良影响。部分学生

3、由于长期处于某种不良环境,耳闻目睹社会消极的反面现象,久而久之,误认为黄、赌、毒以及坑蒙拐骗抢等违法犯罪行为是社会的主流,甚至是非不分,从而形成扭曲的思维坐标。 4、家庭的不良影响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重要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培养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有的家长的极端个人主义等影响、甚至违法犯罪活动,使其子女耳濡目染,有的家长甚至还给子女灌输整人害人、损人利己的思想和手段,使孩子潜移默化,上行下效。此外,一些家长对子女放纵护短,娇生惯养,使之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称王称霸的个性品质。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粗暴,对子女动辄就拳脚相加,孩子为免遭皮肉之苦,采取哄骗办法以求平安,更有甚者,与家长产

4、生敌对情绪,弃家出逃。 二、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高师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老师要每时每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向学生传达好的品德,这样,才能给学生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首先,教师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增强为社会主义献身的力量和勇气,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新生事物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主流,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去教育他们、鼓舞他们,激发他们投身学习的热情,自觉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加强课堂德育理论学习。学生除了在学校组织举行的各类活动中可以

5、感受与学习到良好的品德,还有一部分知识的来源是在课堂上学习来的。课堂上的教育传输的是理论知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不具有可实施性,但是,理论知识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学生只有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后盾,在实践中才不会出现盲从以及错误的事情。 3、制定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学校一方面要教育学生的品德,另一方面也要制定相关的鼓励措施,使学生有动力、有激情向好的方面学习。这里的鼓励措施针对的一方面是学生,一方面是班级。学校对于思想品德好、同时做过好人好事的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这种奖励对于鼓舞身边的同学是很有帮助的。 4、加大投入,优化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

6、的过程,而中学生所处的时期在德育的形成中是关键时期。它不能单靠课堂的教育方式来解决问题,德育与整个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要加大投入,使学校成为学生生活的乐园、求知的学园、温馨的家园、美丽的花园。同时还应重视创造德育环境,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净化校园育人环境。校园与社会联手,坚决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大力着手校园周边“绿色网吧”的建设。 5、家校联合,共同教育。学校虽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但是仅仅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因素。学校的管理体系往往是很难衍生到家庭中的,只能为家长提供教育方面的建议与指导,使家长能够更好的教育孩子。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树立教育子女“要成人,先做人”的正确思想。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言行思想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禁止家长的不良行为和思想传播给子女,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设置障碍。让黄、赌、毒远离家庭。家长应当平等对人,规范自己的行为,净化家庭环境,让孩子耳濡目染,一开始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总之,中学德育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我们具有全局意识和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