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系统防雷方案_第1页
消防系统防雷方案_第2页
消防系统防雷方案_第3页
消防系统防雷方案_第4页
消防系统防雷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消防系统防雷方案日益繁忙庞杂的事务通过高速电脑 ,自动化设备及通讯系统得以井然有序,而这些敏感电子设备工作电压却在不断降低,其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它们受到过压特别是雷电的袭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受雷击引起设备损坏已占硬件维护相当的比重。仅以广东省为例,1995年“雷电灾害”225起,1996年猛增1197起,1997年则为1465起,而且大部分事故发生在电子电器设备被损坏。因雷电袭击导致系统运行中断,其间接经济损失难以估算,雷电和浪涌电压成了电子化时代的一大公害。安装合适的避雷过电压保护装置,已成为现代电子计算机房、网络中心、通讯系统安全运行的必要措施。 一、雷电的基本理论 雷电入侵设备通常

2、有三种形式: (1)、直击雷直接击中线路,雷电高电压沿线路直接入侵设备。这种情况在高山通信站、乡村较常发生;闪电直接落在野外或山上的电源线、电话线、天馈线上。雷电能量非常大,严重时会导致导线熔化,设备的元器件烧焦、炸裂。(2)、感应雷。雷击可通过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的形式,在各种导线中感生几千伏到几万伏的高电压,感应高电压沿线路入侵设备。感应雷是直击雷的二次效应,所以能量比直击雷要小得多,往往设备受感应雷袭击后,其元器件外观无明显损坏痕迹,而用仪表测量才发现内部击穿。这种情况表现最突出的是一些脆弱的集成器件、晶体管,例如近年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受雷电击坏的多为网卡、收发器、调制解调器(modem

3、)、集线器等。(3)、由于建筑物避雷针接闪,在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地网入地的瞬间,引起建筑物附近地电位急剧变化,通过各种分立接地线引入高电位,对设备造成反击而损坏。这种情况相对前两种雷击发生较少,但对设备损害最为严重。 从雷电入侵设备的三种形式看,雷电入侵主要有三种途径: 电源线; 信号线; 接地线。二、 接地重要性 现代防雷工程从技术设计到施工,接地问题是首要项目,尤其是现代电子通讯系统。接地是分流和排泄直接雷击和雷电电磁干扰能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感应雷电压可达几千、几万伏,有时可达几十万伏,没有接地装置或接地不良时,电子设备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摄像镜头、控制镜头转换角度的电源线等电子设备耐压较低

4、,受到雷电脉冲的冲击其过电压瞬间击坏其内部电子元件。接地是电力、电子、无线电工程技术中为保证各类信号的传输质量,保护设备和操作人员安全的一种措施,同时也是电子工程技术中电位的参考。 三、消防系统的防雷一般方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电源防护;第二个方面是信号防护。1.为消防系统主机作三级电源的防护。所谓的电源的三级防护,即为总配电房为第一级电源防护、楼层的配总开关为第二级电源防护、消防系统主机的电源供电为第三级电源防护。在电源附近安装电源过电压防护避雷箱,必须保证避雷箱的地线与电源地线(或建筑物梁内主筋)可靠连接在一起,一般要求接地电阻必须达到10欧姆以下为合格。 2.消防系统主机与其他连接

5、设备之间的信号防护。与消防主机连接的设备主要有火灾报警探头、自动喷淋装置、联动控制、24伏直流电源装置、火警电话、火警广播等,其两端的数据线路都必须串接信号避雷器,而音频信号线路则必须串接音频避雷器,直流电源则要用直流电源避雷器,注意:火灾报警探头往往传输的是模拟感应信号,在定做避雷器时注意不要在信号通过避雷器时发生衰减。3电源及信号线路的布线系统屏蔽及其良好接地屏蔽是利用各种金属屏蔽体来阻挡和衰减加在电子设备上之电磁干扰或过电压能量。具体可分为建筑物屏蔽、设备屏蔽和各种线缆(包括管道)之屏蔽。建筑物之屏蔽可利用建筑物钢筋、金属构架、金属门属、地板等均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法拉第笼,并与地网

6、有可靠之电气连接,形成初级屏蔽网。设备之屏蔽应在对电子设备耐过电压水平调查之基础上,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划分之雷电防护区(lpz)施行多级屏蔽。屏蔽之效果首先取决于初级屏蔽网之衰减程度,其次取决于屏蔽层对于射电磁波之反射损耗和吸收损耗程度。对入户之金属管道、通信线路和电力线缆要在入户前进行屏蔽(使用屏蔽线缆或穿金属管)接地处理。4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是内部防雷装置中一部份,其目的在于减少雷电流所引起之电位差。等电位是用连接导线或过电压(电涌)保护器将处在需要防护之空间内之防雷装置,建筑物之金属构架、金属装置、外来之导线、电气装置、电信装置等连接,形成等电位连接网络,以实现均压等电位,防止需要

7、防护空间之火灾、爆炸、生命危险和设备损坏。5防雷器接地这是散泄雷电流和有效降低电位之措施。接地有多种类型,有通信之信号地、电源之交流地、人身之保护地、计算机系统之逻辑地,再加上防雷接地。由于用途不同,对地线之要求也不相同,防雷地之物理要求是:一旦有雷电流发生,尽快把雷电散发到大地。因而其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越低、等电位装置与接地装置间连接距离越短,相对而言,设备受雷电损坏之机率越低。消防系统防雷方案 消防系统主要有其主机、感应探测器、执行系统和对讲系统四部分组成, 探测器与主机之间通过总线方式进行连接,信号通信格式多数采用rs-485的格式;执行系统依靠电磁阀动作来驱动相应机构,主机与执行系统多数

8、采用线缆24v直接驱动。 消防系统的防雷应在做好防直击雷基础上进行感应雷防护设计。一、消防系统雷电入侵的可能途径分析 消防系统雷电入侵设备通常有三种形式: (1)直击雷在消防系统附近直接击中消防供给电线缆,雷电高电压沿线路直接入侵设备。这种情况的雷电能量非常大,严重时会导致导线熔化,设备的和元器件烧焦、炸裂。 (2)感应雷。雷击可通过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的形式,在各种导线中感生几千伏到几万伏的高电压,感应高电压沿线路入侵设备。感应雷是直击雷的二次效应,所以能量比直击雷要小得多,往往设备受感应雷袭击后,其元器件外观无明显损坏痕迹,而用仪表测量才发现内部击穿。这种情况表现最突出的是一些脆弱的集成器件

9、、晶体管。 (3)由于建筑物避雷针接闪,在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地网入地的瞬间,引起建筑物附近地电位急剧变化,通过各种分立接地线引入高电位,对设备造成反击而损坏。这种情况相对前两种雷击发生较少,但对设备损害最为严重。 消防系统 从雷电入侵设备的三种形式看,雷电入侵主要有三种途径:电源线;信号线;接地线。二 、消防弱电系统的接地与防雷的一般要求 1、消防控制室的接地 (1)为保障人身安全、供电的可靠性及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现代智能建筑中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都要求必须有一个完整、可靠、有效的接地系统。因此,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接地系统的设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设备需要设置直流工

10、作接地,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可采用专用接地或共用接地装置,一般尽量采用专用接地为好,但因为难以满足间距的要求,建筑物中各种用电设备往往采用的是共用接地。设计中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应注意接地干线的引入段不能采用扁钢或裸铜排等,以避免接地干线与防雷接地、钢筋混凝土墙等直接接触,影响消防电子设备的接地效果。接地干线应从接地板引至建筑最底层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柱基础作共用接地点,而不能从消防控制室上直接焊接钢筋引出。 (2) 消防弱电系统应设防雷击电磁脉冲 建筑的防雷设计也非常重要。根据近年来统计资料表明,由雷电造成的信息系统损坏呈上升趋势。国家标准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

11、0057-94)在原基础上新增加了“防雷击电磁脉冲”部分,把计算机、通信设备和控制系统定义为信息系统,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联动控制、消防通信等均属于这个范畴。 2、spd的设置部位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应当在电源进线处和电子设备供电处根据设备耐过压的能力装设多级防雷击电涌保护器(spd)。可在建筑物的总进线配电柜安装一级spd,在消防控制中心的配电盘上安装第二级保护,以避免雷电及过电压防护不当给消防弱电系统造成损失。三、 解决方案 (1)供电电源防护 为消防系统主机作三级电源的防护。 所谓的电源的三级防护,即为总配电房为第一级电源防护、楼层的配总开关为第二级电源防护、消防系统主机的电源供电

12、为第三级电源防护(详细见附图一)。在电源附近安装电源过电压防护避雷箱,必须保证避雷箱的地线与电源地线(或建筑物梁内主筋)可靠连接在一起,一般要求接地电阻必须达到10欧姆以下为合格,(详细请参考电源三级防护一文) (2)消防系统主机及其他连接设备防护。 a、主机 部分: 1,与探测器(温感、烟感)连结的rs-485总线(或模拟感应信号线)的防护可采用rep-x04系列的信号避雷器; 2,执行系统i/o接口的防护,可采用rep-dl24v系列的控制电源避雷器; 3,对讲系统输出接口的防护,可采用rep-x02系列的通信线路避雷器; b、探测器部分: c、 执行机构部分:消防系统防雷措施点击次数:2

13、53 发布时间:2008-6-27 10:15:16第一章 概 述随着计算机技术computer、控制技术control、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显示技术crt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各系统集数据采集、信息传送于一体的网络形成,随之引入了大量设备。由于这些设备大量采用高度集成化的cmos电路和cpu单元,其对瞬间过电压的承受能力大幅降低,将成为受雷电损害的主要设备。所以对于雷雨多发地区各系统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明析瞬间过电压产生途径和危害是正确采取防护措施的前提。据美国通用研究公司提供磁场脉冲超过0.07高斯,就可引起计算失效;磁场脉冲超过2.4高斯就可以引起集成电路永久性损

14、坏。那么如何设置防雷措施和接地、有效抑制雷击过电压及电磁干扰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大多数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它是保障网络畅通,设备运行完好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和环节,是众多信技术产人员在网络维护及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方案制定的目的是考虑实际环境因素和用户实际需要而做出一套比较完整而易于操作的防雷设计及安装技术的防雷方案,从而达到网络设备和电子设备安全地运行。第二章 雷电破坏途径 击雷一般防直击雷是通过外部避雷装置即: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线)、引下线、接地装置构成完整的电气通路,将雷电流泄入大地。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导通只能保护建筑物本身免受直击雷的

15、损毁,但雷电仍然会透过多种形式及途径破坏电子设备。2-2:雷电波侵入系统电源线、信号传输或进入设备的金属管线遭到雷击或被雷电感应时,雷电波沿这些金属导线侵入设备,造成电位差使设备损坏。2-3:雷电感应当雷击中避雷针时,在引下线周围会产生很强的瞬变电磁场。处在电磁场中的设备和传输线路会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当有带电的雷云出现时,在雷云下面的建筑物和传输线路上都会感应出与雷云相反的电荷。这种感应电荷在低压架空线路上可达100kv,信号线路上可4060kv。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研究表明:静电感应方式引起的浪涌数倍于电磁感应引起的浪涌。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称为感应雷,又叫二次雷击。它对

16、设备的损害没有直击雷来的猛然,但它要比直击雷发生的机率大得多,按原邮电部的统计感应雷造成的雷击事故约占雷击事故总和的80%。 第三章 防雷措施3-1:内部防雷 内部防雷即为感应雷防护,其分为屏蔽,接地,等电位连接,及安装spd(浪涌保护器)。3-2-1:屏蔽空间屏蔽:无论是网络,还是通讯机房等,其所有建筑均基本为框架式建筑,故建筑本身的梁与柱构成了大型格栅屏蔽,对建筑以外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有着很好的空间屏蔽,即将空间磁场作了一次大的衰减,从而将系统设备保护在lpz1区的范围内。线路屏蔽:为了避免线路上发生耦合现象,及线路之间产生互感电流,建议弱电各系统布线均采用金属屏蔽线槽架设,并将线槽金属两

17、端做接地处理,金属线槽接头处需做跨接处理。另外,所有电源线路与信号线路应分线槽布线,且之间间距应大于30cm。如果线路上安装防雷器,要求其地线应单独走线,与其它线路间距大于30cm,而且地线应尽量避免走直角。设备屏蔽:所有系统重要设备,应考虑设备屏蔽。最好将重要电子设备放置在机柜内,且机柜外壳应做接地处理。3-2-2:接地针对各项系统的电子设备,应做好接地系统。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第6.3.3条要求,机房接地应符合本规范其它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每幢建筑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二、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宜将其接地装置互相连接。接地方式:联

18、合接地(三套法接地方式),应取系统最小接地电阻值。各系统接地电阻应满足下列要求:功率接地(接零及n热地): rn4 (电力供电系统要求)系统安全保护接地: rpe4 (人员安全性要求)直流(逻辑)工作接地(冷地): rdc1 (设备零电位参考大地)建筑物(钢筋)接地: rj10 (建筑防雷要求)屏蔽接地: rp4 (电磁屏蔽要求)通讯抗干扰地: rg1 (抗emi干扰要求)防雷接地 rf10 (雷电接闪后泄流要求)3-2-3:均压等电位连接按照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第6.3.4条要求,穿过各防雷区界面的金属物和系统,以及在一个防雷区内部的金属物和系统均应在界面处做符合要求

19、的等腰三角形电位连接。对机房所有金属设备外壳需做等电位连接,并在静电地板下做均压环设施,让设备地就近接地,避免机房内因建筑物柱筋在泄放雷电流时,引起周围金属物件感应电压不一致,造成设备之间金属放电现象。同时要求均压环与机房柱筋进行连接。这需要根据各系统所在其建筑内的空间决定均压环的大小和平面布置。3-2-4:设备安全距离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第6.3.2条要求,设备安放位置应远离建筑物的梁、柱、壁顶等有金属的地方,避免其内钢筋在泄放雷电流时对金属产生较强的磁场,形成电磁脉冲电流,造成设备损坏,各系统电子设备安放位置的安全距离应大于83厘米。3-2-5:安装spd(过电压保

20、护装置或浪涌保护器)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第六章第四节要求,在线路进入不同的防雷分区界面上需做等电位连接,即采用电涌保护器。第四章 设计依据依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和中国gb标准与部委颁发的设计规范的要求,大楼和大楼内之计算机房、程控机机房等设备都必须有完整完善之防浪涌保护措施,保证该系统能正常运作。这包括电源供电系统、不间断供电系统,电脑网络、卫星通信设备等装置,均应有spd防护装置保护。设计依据包括有:(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5版) gb50057-94(2)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3)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iec 6i312(4

21、) 过电压保护器 iec 61643(5) spd 通讯网络防雷器 iec 61644(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7)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 gbj 64-83(8)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gb 7450-87(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9-92(10) 建筑物防雷 iec 61024(1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第五章 方案设计5-1:现场查勘及分析 5-1-1:勘察记录我公司人员于2008年06月在贵公司工

22、人员的陪同下对现场整体进行了勘测,具体情况如下:5-1-2:项目分析现场环境的勘测:贵公司所位于广州市萝岗区,广州市年均雷暴日在90天左右,属于强雷区,极易遭受雷电的侵害和打击,根据现场勘测:贵公司的外部防雷设施现已做得很完善,对建筑物及人员的保护有很大的保证,但保安室的消防主机防雷却是一片空白,对电源及办公的电子设备或机器在雷雨季节中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所以做好必要的内部感应雷防护措施势在必行。(平面图如下图所示)5-2:弱电防雷设计在雷击发生时,有50的能量通过完好的外部防雷设施泄放到了大地,另有40左右的能量通过感应到电源线路上形成浪涌,其他10左右的能量感应到信号线路、其他金属管道等。所

23、以电源线路上的防护分外重要。5-2-1:电源系统雷电及过电压防雷保护根据iec61312防雷及过电压规范中有关防雷分区的划分,针对重要系统的防雷应分区,分别加以考虑。只做单级防雷可能会带来危险,因雷电流过大而导致泄流后残压过大破坏设备或者保护能力不足引起的设备损坏。电源系统多级保护,可防范从直击雷到各级过电压的侵袭。根据防雷评估和电源分级防雷要求,对重要用电设备应充分防护,需加装四级电源防雷器,使通过第一级防雷器后的雷电流的残压限制在(25004000v),通过第二级防雷器的雷电流的残压应限制在(18002500v),通过第三级防雷器的雷电流的残压应限制在(12001800v),通过第四级防雷

24、器保护后,使雷电流的残压进一步限制在用电设备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范围内(8001200v左右)。根据电器设备设计标准,当浪涌电压达到1670v以上时,就会有内部线路绝缘被击穿的可能性,并导致设备的直接损坏。可见如果电源防雷保护不充分,可能会使用通过用电设备的电流残压过高而导致设备的损坏。5-2-2:电源第一级防雷:本工程内不考虑。电源第二级防雷: 具体防雷措施:作为系统电源进线端的主级防雷器,在雷击多发地带至少应有60-100ka的通流容量,可将数万甚至数十万伏的雷击过电压限制到数千伏,防雷器可并联安装在建筑物内低压总配电箱双回路电源总开关处电源出线端。采用三相四线制接线方式。在门卫窒的总配电箱

25、安装一套pps-c040-3df4pps-c040-3df4性能简介:依照iec标准设计。防雷箱配备电源指示、防雷指示、缺相报警、相零反接及接地不良报警指示、雷击计数器、防雷熔断丝等,spd模块采用asp一体化mov模组。防雷箱并联在线路中,适用于三相电源配电系统的防雷,对后接设备的功率无限制。最大持续运行电压320v/385v,8/20s最大放电电流40ka,限制电压1800v。小计pps-c040-3df4浪涌保护器1套。 第三级电源防雷:在消防主机前安装a6-420ns电源防雷插座共2个。5-3:消防主机系统雷电及过电压防雷保护在雷击发生时,产生巨大瞬变电磁场,在1km范围内的金属环路,

26、如网络线、电话通信线路、视频监控线路等都会感应到雷击,将会影响各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彻底破坏各系统的重要电子设备。对于网络、通信、门禁、监控方面的防雷工作是较易被忽视的,往往是当系统受到巨大破坏、资料损失惨重时才想到应该做预先的防范。本方案中对上述各系统设备防护,考虑的防护对象为消防主机的线路过电压防护。具体措施:? 在消防主机柜内每组电源线前串联一套sr-p24v/2s浪涌保护器,设备做等电位连接,作为消防电源系统的雷电防护。共6个。小计sr-p24v/2s浪涌保护器6套。 srp24v/2s性能简介:依据iec电涌保护器的标准设计,适用于大功率信号或交直流低压电源的防雷保护。标准螺丝固定卡

27、接式接口,可保护一对线路,标准模块化35mm导轨安装方式。维护极为方便,反应速度皮秒级,可充分保护采用最新半导体器件的设备。额定电压24v,最大持续运行电压30v, 额定负载电流1.5a,标称放电电流5ka,最大放电电流10ka,限制电压42v,插入损耗0.2db。 ? 在消防主机柜内每组信号线前串联一套sr-e24v/2s浪涌保护器,设备做等电位连接,作为消防电源系统的雷电防护。共2个。小计sr-e24v/2s浪涌保护器2套。 sre24v/2s性能简介:依据iec电涌保护器的标准设计,适用于通讯专线/遥测信号/遥控信号等设备的防雷保护。标准螺丝固定卡接式接口,可保护一对线路,标准模块化35

28、mm导轨安装方式。维护极为方便,反应速度皮秒级,可充分保护采用最新半导体器件的设备。额定电压24v,最大持续运行电压30v, 额定负载电流0.5a,标称放电电流5ka, 最大放电电流10ka,限制电压42v,最大传输速率2mbps,插入损耗0.1db。 ? 在消防主机柜内每组广播线前串联一套sr-d120v/2s浪涌保护器,设备做等电位连接,作为消防电源系统的雷电防护。共1个。小计sr-d120v/2s浪涌保护器1套。 srd120v/2s性能简介:依据iec电涌保护器的标准设计,适用于广播系统和背景音乐系统的防雷保护。产品的接口形式为标准螺丝固定卡接式接口,可保护一对线路,标准模块化35mm

29、导轨安装方式。维护极为方便,反应速度皮秒级,可充分保护采用最新半导体器件的设备。额定电压120v,最大持续运行电压150v, 额定负载电流10a,标称放电电流5ka,最大放电电流10ka,限制电压200v,插入损耗0.2db。 5-4:接地处理: 为了让雷电流更快更有效地泄放到大地,各防雷器必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要求小于4欧姆。目前专门为单个防雷器做人工接地网难度比较大,而且成本也相对高;能够更好的接地,又不用加大施工难度,可采用驳接防直击雷的地网,我们将根据贵工地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作简易的措施。消防系统防雷设计方案作者:  一、概述雷电灾害是世界上十大严重自然灾害之一,我

30、国雷电灾害频发,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尤其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国每年因雷电造成人员伤亡达三四千人,财产损失约50100亿元人民。消防系统主要有其主机、感应探测器、执行系统和对讲系统四部分组成, 探测器与主机之间通过总线方式进行连接,信号通信格式多数采用rs-485的格式;执行系统依靠电磁阀动作来驱动相应机构,主机与执行系统多数采用线缆24v直接驱动。这些电子设备的耐压水平都相当低,雷电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lemp)在这些电子设备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通常都在千伏以上,足以导致消防设备工作异常或损坏。消防系统的防雷应在做好防直击雷基础上进行感应雷防护设计。 二、雷

31、电入侵途径分析 1、雷击造成危害的五种途径:   (1)直击雷:带电雷云直接对消防设施所在的建筑物或其上的尖端物体发生猛烈放电,雷电高电压沿消防供给电线缆直接入侵设备。这种情况的雷电能量非常大,严重时会导致导线熔化,设备的和元器件烧焦、炸裂。   (2)感应雷。雷击可通过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的形式,在各种导线中感生几千伏到几万伏的高电压,感应高电压沿线路入侵设备。感应雷是直击雷的二次效应,所以能量比直击雷要小得多,往往设备受感应雷袭击后,其元器件外观无明显损坏痕迹,而用仪表测量才发现内部击穿。这种情况表现最突出的是一些脆弱的集成器件、晶体管。&#

32、160;  (3)雷电电磁脉冲:在发生云地或云内放电时,强大而瞬变的电流会在周围空间感应出巨大的电磁场,架空导线或室内的环路线路会因此而感生雷电波和过电压,沿线路传入室内的信息设备,从而造成损害。(4)操作过电压:因带负载而进行断路器或者电力中负荷以及感性负荷的投入和切除,突发性的带负载切断电源而产生的内部过电压,即暂态过电压会最终以波的形式侵入电子设备,造成损害。(5)地电位反击:由于建筑物避雷针接闪,在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地网入地的瞬间,引起建筑物附近地电位急剧变化,通过各种分立接地线引入高电位,对设备造成反击而损坏。这种情况相对前两种雷击发生较少,但对设备损害最为严重。 

33、2、雷电过电压(浪涌)对消防系统设备造成损害的主要途径:(1)网络数据线路在远端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沿网络线路进入设备;(2)有线通信线路在远端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沿通信线路进入设备;(3)建筑物内的各种线路,通过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进入设备;(4)电源供电线路在远端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击,沿供电线路进入设备;(5)地电压过高,反击进入设备;(6)天线遭受直接雷击或感应雷击;(7)避雷针引下线,在避雷针接闪泄放雷电流时,产生lemp电磁脉冲辐射;(8)临近建筑物或附近地面、树木等遭受雷击,同时带来lemp和附近地面的跨步电压(地电位反击)。 三、方案设计1、设计依据iec61024建

34、筑物防雷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4-93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2887-89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xq3-2000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2、防雷设计原则(1)应考虑环境因素、雷电活动规律、系统设备的重要性、发生雷灾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2)应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优化设计、多重保护、技术运用、经济合理、定

35、期检测、随机维护的原则,进行综合设计及维护。(3)应采用直击雷防护、等电位连接、屏蔽、合理布线、其用接地系统和安装电涌保护装置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4)应根据所在地区雷暴等级、设备放置在雷电防护区的位置不同,采用不同的防护标准。  3、消防供电系统防护方案对消防系统主机应作三级电源的防护。(1)电源第一级防护:由于室内电源线路受太大雷击的机会较少,对于建筑物,室内第一级电源防雷可省(如果供电线路为架空敷设,则应考虑在总配电箱前端安大通流容量的防雷器,如选用翌丰品牌yf-x380b120,作为第一级防护);(2)电源第二级防护:在消防控制

36、中心所在楼层的总配电箱安装箱式三相电源防雷器,型号:yf-x380b40,作为电源第二级防护,保护消防系统设备的安全;(3)第三级电源防护:在消防主机所在的电源配电箱处安装箱式单相电源防雷器,型号为yf-x220c20,作为电源第三级防护,将雷电波限制在消防设备真正能承受的范围,从而保障设备不受损坏; 电源系统三级防护示意图4、消防系统主机及其他连接设备防雷设计  (1)在直流消防电源配电盘的直流电源系统安装翌丰yf-m24系列的低压电源防雷器。(2)在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报警主机、联动控制盘、火警广播、对讲通信等系统的设备前端的信号传输线路安装翌丰yf-xh系列的

37、信号防雷器。 (3)消防控制室与本地区或城市“119”报警指挥中心之间联网的进出线路端口安装翌丰yf-dh系列的通信线路防雷器。 (4)对进出消防广播功放盘、背景音乐功放盘的信号线路安装翌丰yf-xh/au音频信号防雷器。 5、屏蔽与等电位连接在建筑物入口处,即lpz0b与lpz1区交界进行总等电位连接后接地,在后续的雷电防护区交界处按总等电位连接的方法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连接主体包含系统设备本身(含外露可导电部分)、pe线、机柜、机架、电气和电子设备的外壳、直流工作地、防静电接地、金属屏蔽线缆外层、管道(水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屏蔽槽、电涌保护器spd的接地等均以最短的距离就近与这个等电位连接带直接连接。在消防机房防静电地板下面沿墙四周分别加装等电位铜排,规格30mm*3mm。机房内的安全保护接地,信号工作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和防雷器接地等均应连接到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机房内金属设备、机柜外壳等均连接到等电位铜排上做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线用6mm2多股绝缘铜地线。防静电地板支架与等电位铜排的接地采用软铜带。等电位铜排与层接地端子的连接,采用不小于35mm2多股绝缘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