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音 乐 校 本 教 材编写:王德军目 录 1、葫芦丝爱好者的一封信1 2、葫芦丝的吐音方法3 3、循环换气练习课程与应用54、吹奏方法、指法表75、吹奏中的节奏问题9 6、如何解决音域窄的问题107、如何提高视奏能力11 葫芦丝初学必读给葫芦丝爱好者的一封信葫芦丝在民族乐器大家园中,无论从形式还是演奏上都属于较为简单的乐器,通过近十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它并喜欢它,到目前已经成为一件普及型的乐器,尤其是在现在的大中小学、老年大学,甚至在幼儿园中作为提高音乐美育和普及音乐教育的首选乐器,因此“葫芦丝教学”作为一个命题亟待研究。现在很多学习葫芦丝的人很盲目,从乐器的选择到学习都没有很好的定位
2、与把握,因此,笔者从专业的角度及葫芦丝的教学经验出发,与葫芦丝爱好者做一下交流。 一、乐器的选择 作为初学者,乐器的选择十指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入门的时候,选择何种掉的乐器则是入门的基础,葫芦丝常用的调有降b调、小c调、小d调、大f调、小f调、g调等,葫芦丝虽然形制相同、指法相同,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调高的不同,其中降b调属于中音型,小c调、小d调、小f调属于高音型,大f调、大g调、大c调、大d调属于低音或倍低音型。笔者认为初学者应根据年龄段而定,一般成人选择降b调葫芦丝为宜,因为降b调葫芦丝两孔之间的间隔适合成年人手指按孔的宽度,而且用气适量,便于练习气息和控制气息。中小学生根据手指长度和宽度的
3、不同可选择小c调或降b调,小c调葫芦丝两孔之间的距离较降b调略窄,适合手指短而细的人群,并且小c调和降b调用气相当,适合气息的练习。至于其他诸调,则是在练好以上两种调的基础上,有了一定得功底后才能拿来练习,所以,初学者选择乐器要科学合理。 二、练习基本功要持之以恒 葫芦丝的基本功有三方面的练习,一是气息的联系,二是指法的练习,三是吐音的练习,三者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吹奏任何一首曲子,无论是练习曲还是乐曲,三者的训练都缺一不可。 1、气息的用气方法及控制力训练 气息是一切吹管乐的基础,一般认为吹管乐的用气方法有三种,一是胸式呼吸法,即肺部气息呼吸,二是腹式呼吸法,即用丹田气息呼吸,三是胸腹式交替
4、呼吸法。笔者认为演奏葫芦丝必须先学会腹式呼吸法,因为葫芦丝属于闭口吹奏乐器,主要用口来完成呼吸吐纳过程,运用丹田气息不仅气息充足,而且也符合生理规律,如果单纯的用胸式呼吸,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肺部的功能,腹式呼吸的方法是用口吸气,气息下沉,同时腹部扩张,肌肉拉紧,呼气时腹部肌肉收缩、放松在一张一合、一松一紧中完成呼吸过程。在筒音作5的情况下,低音区的5、6、7和中音区的1、2、3的用气较中音的5、6强,吹奏中音5、6时气息相对较弱才能够吹响、吹好,因此要做好气息控制力的训练。 长音的练习是气息运用到吹奏实践的初级过程,练习长音不宜盲目,要严格控制好节拍,首先要以四拍为宜,按音阶上行、下行,当四拍
5、的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改为八拍的训练。但是笔者认为气息并不是越长越好,而是应当把握好尺度,这里的尺度即拍数、小节数,还有在吹奏乐曲时要按照乐句的长短去控制好气息的长短及强弱。 2、指法的训练 指法就是运指能力,首先做到的就是手指的绝对放松,才能够提高手指的速度,一般情况下,初学者要从音阶练起,熟悉每一个音的音位,按照练习曲逐步练习,从专业的运指练习上去讲,从简单的音阶指法起步,然后是小度音程与大度音程的强化训练,指法联系的核心是运指速度。笔者的观点是吹奏任何一首指法练习都不能急功近利,而是先固定好一个速度节拍,逐步加速练习,同时要做好气息的搭配。 3、吐音的训练 吐音是靠气息冲击舌尖发出t或k
6、的声音,主要有三种:单吐、双吐、三吐,葫芦丝音乐整体上讲究轻与柔,所以吐音不宜太重,要以轻巧为主,葫芦丝的三个基本功练习是相辅相成的,每天都必须加以训练,而且要持之以恒,葫芦丝初学者不要往往急于吹奏乐曲,忽略了基本功的联系,这事不可取的。 三、乐曲的选择 当今葫芦丝乐曲可谓是琳琅满目,各种风格的乐曲如雨后春笋,整体上可分为传统乐曲与现代派乐曲。传统乐曲多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简短的民歌小调或是经过作曲家改编的民间乐曲或歌曲,也有部分创作的乐曲,这些乐曲演奏技法较为简单、篇幅较小。现代派乐曲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篇幅较长,风格广泛,而且技法运用较多,需要演奏者要有很好的功底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作为初学者应
7、从传统乐曲入手,掌握简单的吹奏方法和技巧,在对传统乐曲有一定的掌握能力后方能演奏现代派的乐曲,就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 综上所述,葫芦丝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从乐器的选择、基本功的训练及乐曲的选择上不能盲目,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要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学习,尤其是乐器演奏,没有一步登天的可能性,只能有很好的基础才能有很好的进步提高。葫芦丝吐音方法 “竖着吹”的葫芦丝与“横着吹”的巴乌在许多地方是相同的,难怪有人说“会吹葫芦丝就会吹巴乌”。其实它们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二者最关键、最明显的不同是吹奏气息入口处的位置和结构,从而导致吹奏口型和吐音方法不一样。 1、结构位置不一样 二者气息入口结构不同
8、,葫芦丝“突起”,由此得名“吹嘴”,巴乌“不突起”,由此得名“吹口”。二者气息入口位置不同,葫芦丝吹嘴位置在顶端,决定了葫芦丝必须竖着吹,巴乌吹口位于左端,决定了巴乌必须横着吹。 2、吹奏口型不一样 由于葫芦丝“吹嘴”和巴乌“吹口”结构不同,决定了二者的吹奏口型亦有很大区别,因而在傣族民间才有“噘嘴吹葫芦,咧嘴吹巴乌”的说法。二者的标准吹奏口型是: 葫芦丝:吹奏口型类似汉字“屋(噘嘴)”的发音口型。 巴 乌:吹奏口型类似汉字“七(咧嘴)”的发音口型。 3、吐气方法不一样 二者正确的吐音吐气方法分别是: 葫芦丝:“t”表示汉语拼音平声“tu”;“k”表示汉语拼音平声“ku”。 巴 乌:“t”表示
9、汉语拼音平声“te”;“k”表示汉语拼音平声“ke”。 仔细品味后可以体会到:“噘着嘴”很难准确发出“te” 和“ke”,同理“咧着嘴” 也很难准确发出“tu”和“ku”。因此,二者在吐音吐气方法上不做区别是不科学的。 4、强调口风无意义由以上分析我们还可获得一个题外收获,那就是在学练葫芦丝巴乌时,不必考虑口风、嘴劲、风门等吹笛子才涉及的一些概念。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每一位爱好者,无需在这方面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葫芦丝循环换气的练习课程与运用 循环换气是葫芦丝演奏上的一项高难度技巧,它是指演奏者在吹奏的过程中,用鼻子迅速地吸气,而在鼻子迅速吸气的同时,将口腔中保留的余气挤出,以达到演奏者吹出
10、的气流在吸气时不中断的目的。在长笛、唢呐、萨克司等乐器上,均可以使用这一技巧。要掌握并在葫芦丝上熟练的运用这一技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练好它,首先在平时的基本功练习中就要重视起来。 在平时练习长音时主动将口腔后部及喉头打开,能储存较多的空气给口腔挤,民间艺人所说的“含着一口气吹”就是这个道理。保持良好的风门及嘴劲,良好的风门可以使循环换气的训练中有固定的口形,良好的嘴劲可以在循环换气的训练中起到支撑嘴唇的作用,并可以使嘴唇不易有疲劳的感觉。注意初学者一定要在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后才可以开始循环换气的训练! 循环换气的训练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在进行葫芦丝上的练习之前,大家可以做一些准备练习
11、。首先可将循环换气的动作做分解练习,保持吹奏时的口形,口腔打开舌头先放在口腔的后部,然后将舌头向前推,面部颊肌、下颔肌及舌骨肌同时收缩,将口腔中的空气挤出。注意这个动作练习时腹部处于自然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使面部口腔肌肉相互配合、习惯这种动作。然后练习挤气与吸气同时进行,在舌头向前推肌肉收缩使空气挤出的一瞬间,用鼻子快速的把空气吸入体内,此时应保持鼻腔到肺部的畅通,吸气量越多越好。在练习了上面两个分解动作之后,就可以进入到吹塑料管的阶段了,这个曾经有网友介绍过,这里再详细的说一下,这是一种民间的练习方法,用一根吸饮料的塑料吸管,一头含在嘴里一头插在水中,根据分解动作的要领,吹出气泡,并且
12、使气泡大小均匀,连续不断。一般练习者在做分解动作的时候,可以将它完成的很好,而在练习吹气泡时,却很难保持气泡的连续不断,这是因为口腔的空气挤出之后,肺部的空气接不上来还有一个时间差,需要对口腔中的软腭进行训练,使它在挤气后能迅速地将气管到口腔的通道打开,让口腔能在挤气后又迅速地充满空气。对软腭的训练是吹气泡连续不断的关键,也是循环换气练习中的重点练习。 循环换气的具体运用循环换气是一种非正常的呼吸,所以当练习者刚开始运用它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如气口太明显,换气时音不准等。这需要我们在运用时采取一些技法去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也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好之后,我们才可以称得上真正掌握了这一技巧。循环换
13、气时气口很明显,这是因为口腔的气挤尽与肺部的气接上来时,演奏者很难将这两股气接得圆滑。当气息的连接练习到一定的程度后,我们可以在手指上想办法,如采用虚指颤音可以掩盖气口,给听众以特长音的感觉,用虚指颤音的方法配合正确的腹式呼吸,还可以解决音准的问题,另外,在换气位置方面,我们如果采用在音头位置换气,比在一个长音的中间位置换气效果要好的多。因为音头一般需要轻吐,在肺部的气息接上来的一刹那,气流速度很快,力度很强,正好起到了软吐的效果,所以一般采用音头的位置换气。初学者喜欢在等到肺部的气息用尽了之后再开始换气,这是错误的。在一般情况下,演奏者在肺部只有三分之一的气息量就应该开始换气,因为肺部气息过
14、多的情况下换气会使进气量很小,达不到换气的效果,肺部气息如果过多,就会造成生理缺气,心里感觉憋得慌,从而是肌肉高度紧张,达不到换气的目的。循环换气具体运用中应该还有很多技巧,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和发现,如果演奏者在运用时做到一气呵成,游刃有余,那就表示已经掌握了这门技巧。葫芦丝吹奏方法|葫芦丝指法表葫芦丝吹奏方法1.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个音孔,拇指拖于主管下方。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第五、第六音孔,拇指开开位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2.深呼吸、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吸气后、气息下沉,使气流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的均匀向外呼出,气息要平
15、稳、不可忽强忽弱。3.吹奏中, 高音时要用缓吹法(气流减小)低音时要用急吹法(气流加强)。葫芦丝演奏基础指法图 发 音 5 6 7 1 2 3 4 5 6 本调开第三孔作“do”,“1”(简音作5).表中表示开孔-表示合孔葫芦丝简介葫芦丝(又叫葫芦箫、筚朗叨、泼勒翁、布赖、米伦、比格宝、渥格宝、拜洪廖或同格满),是傣、阿昌、德昂、佤、布朗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属簧管乐器,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傣语称“筚朗叨”,“筚”是傣族气鸣乐器的总称,“朗”是直吹,“叨”是葫芦,意为带葫芦直吹的筚。阿昌语称“泼勒翁”,“泼勒”是箫,“翁”是葫芦,意为葫芦箫。德昂族称“布
16、赖”,“布”是吹,“赖”是葫芦,意为吹葫芦。德昂族各地方言又称“米伦”、“比格宝”、“渥格宝”等。佤语称“拜洪廖”,“拜”是簧管乐器的泛称,“洪廖”是葫芦,意为带葫芦的簧管乐器。西盟佤族又称“背板”。布朗族称“同格满”。 葫芦丝代表作月光下的凤尾竹。温柔的倾诉哦 ! 苏珊娜葫芦丝吹奏中的节奏问题节奏是音乐构成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在音乐语言中,节奏就好比是骨架。音乐离开节奏将成为杂乱无章的音符罗列,就更无从谈起塑造音乐的形象了。因此,在演奏中,掌握好节奏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艺术的表现。有很多人离开了伴奏或在练习过程中把握不好节奏,欢迎大家就这个问题把自己的心得发布出来,以供大家学习参考,达到互
17、相交流的目的!在演奏中有些朋友喜欢用脚打拍子或数拍子,如果在练习中用这种方法作为加强对拍子的感觉,暂时采用一下是可以的,但是数拍子所体现的只是一种机械的数次,而不是具有轻、重、缓、急、富于表情的音乐率动。数拍子将使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感觉不到音乐的生动节奏,并有损于培养演奏者内在的节奏感。培养内在的节奏感关键是要通过分析旋律,了解各种节奏在刻划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只有结合音乐内容,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生动的节奏,才能在演奏实践中逐步加强内在的节奏感!我认为在演奏中,在节奏中容易发生的问题有音符的时值奏得不够准确,节拍或节奏重音安排不得当。关于葫芦丝的音域窄的问题葫芦丝是定调、定音乐器,而且不像
18、竹笛、洞箫这样大部分音可以超吹,所以传统的葫芦丝音域相对较窄,基本是刚好在一个八度的范围。以筒音作低音5为例,最高音是6,最低音为低音3。有的流行乐曲需要演奏高音1就超过了她的音域范围。这是很多葫芦丝爱好者反映的情况。但葫芦丝真的是音域窄吗?我想用以下几点回答大家:1、葫芦丝乐曲比较多葫芦丝最早是流传于云南的彝、傣、佤等少数民族之间的乐器。主要是用来演奏以五声调式(12356)为主的乐曲。由于葫芦丝现今流传面广、演奏者众多。很多作曲家以民族音乐元素创作了很多适合葫芦丝演奏的曲子,保守估计有四五百首之多。3、葫芦丝乐曲的魅力葫芦丝近年来能被大家所喜欢,因为她有细腻如丝、柔润平和的音色。作曲家们在
19、创作葫芦丝乐曲的时候是充分考虑了葫芦丝的音域及音色特点。所以希望学员们在学习葫芦丝时立足于演奏葫芦丝乐曲。如果希望有所创新和打破音域问题,可以排练一些合奏乐曲。4、加键葫芦丝为了解决音域窄的问题,很多演奏家和制作师花了很多精力研发加键葫芦丝。竹管不容易加键,所以制作师把竹管换成了木管。音增加到了高音3,但是演奏方法更加复杂,接近萨克斯了。我不反对这种大家认为有益的改良。但是经常会因此想起另一件事:很多年前,当我们走进彝族村寨经常随处可听到彝族歌声。当进入了大家认为的有益的经济快速发展后,再走入村寨听到的是青年们唱通俗歌曲。然后我们就开始怀念当初在村寨中听到原生态歌曲时的感觉。如何提高视奏能力要很快并较为满意的奏出一首新接触的乐曲,不仅需要有较高的吹奏能力,还应该有较强的视谱能力。如果一个爱好者在葫芦丝的吹奏上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却因为不识谱,或不懂必要的乐理知识,而影响到自己吹奏水平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理经销合同代销合同和经销合同
- 材料设备采购合同
- 高端酒店预订服务协议
- 人工费承包合同(12篇)
- 承包荒山荒地协议书
- 砂石采购的合同
- 旅游出行行业意外伤害保险免责协议
- 企业绩效评估与改进方案
- 房地产项目投资合作合同
- 房地产居间合同正式
- 2025年中国国投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部编(统编)版语文+四下第四单元教材解读课件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 GA/T 1133-2014基于视频图像的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
- 《数学趣味活动》PPT课件.ppt
- 铜冶炼渣选铜尾矿还原焙烧—磁选回收铁工艺研究
- 交接班制度.ppt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奖学金考试数学试卷
- 台球俱乐部助教制度及待遇
- 医师聘用证明.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