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一生要读的 60 首古诗【作者简介及作品赏析】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注释宣州:今安徽省 宣城县。谢眺楼:南北朝时齐朝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在 宣城外陵阳山上所建的一座楼,人称谢眺楼,也称北楼。校 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云:李云。弃:抛弃。酣高 楼:在谢眺楼上畅饮。蓬莱: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传 说仙府图书都集中藏在这里。蓬莱文章:即汉代文章,这里 只指李云所写
2、的文章。建安:东汉献帝年号(公元 196 年 公元 214 年)。建安骨:建安时期,曹操父子、孔融、陈琳 等人的诗作,反映了当时动乱时代的社会现实,诗作风格刚 健清新,后人称为 “ 建安风骨 ” 。小谢:指谢眺。 世称刘宋时代的诗人谢灵运为大谢,称谢眺为小谢。清发: 指清新秀发的诗风。这两句虽是赞美建安诸子和谢眺,但也 有暗喻李云和自己的意味。览:同“揽” o 作者简介李白 (701-762) ,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 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 “ 诗仙&
3、;#8221; 之称。他经历坎坷, 思想复杂, 既是一 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 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功成身退 ” 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留 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 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 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 、书情赠蔡舍人 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 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 侠客行是此类诗的 代表作。在长安 3 年经历的
4、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 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 愤怒出好诗, 于是, 便写下了行路难 、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 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 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 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 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 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 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 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
5、开想象的翅膀,写 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 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 我不得开心颜! ” 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 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 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 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 (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 (如 战城南、丁都护歌等) 。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 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 行、子夜吴歌 等)。 李白的诗具有 “ 笔落惊
6、风雨, 诗成泣鬼神 ” 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 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 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 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 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比如,他入京求官时,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想念长安时, “ 狂风吹我心, 西挂咸阳树。 ” 这样一些诗句都 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 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 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 “ 抽
7、刀断水水更 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 个长 ” 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 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 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诗中常将 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 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 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 句诗所说,“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 ,明朗、 活泼、隽永。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唐的韩愈、
8、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 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 大影响。作品赏析文 /不详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 年)游宣城时所作。诗人从自己被放还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 朝政治日趋腐败,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而心情苦闷。这首诗 就抒发了这种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之情。开始四句郁闷之情 喷薄而出,五、六两句转到饯别,七、八、九、十等句以赞 美建安及谢眺等人的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十一、十二两 句由于理想不能实现而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最后两句以放 舟江湖、 远离现实来解除精神上的苦闷。 全诗感情沉郁奔放, 跌宕起伏,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蜀相杜甫(唐)丞相祠堂
9、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者简介杜甫 (712-770 ), 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 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 会见李白, 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 (746 ), 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 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 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 755 ),才得到 “ 右 卫率府胄曹参军 ” 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 安
10、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 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 ,只身投奔 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 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 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 757 )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 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 ,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 救房琯, 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 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 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 建成了一座草堂, 世称 “ 杜甫草堂 ” 。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 郎。
11、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 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太宗 大历五年( 770 ),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他的诗 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 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 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 “ 为人性癖耽 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 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 “ 诗圣” 之称。他的 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 杜甫草堂 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成都
12、西门外的浣花 溪畔,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杜 甫(公元 712 年 -770 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 部校检郎,而又被称做杜工部。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 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 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 "诗圣 ",诗作流传至今约 1400 多首。 公元 759 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 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 一座茅屋,便是他诗中提到的 "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 "的 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 240 余 首,如春夜喜雨
13、、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更是千古绝唱。 杜甫在成都寓居交游,赋诗题画, 精彩之作层出不穷。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 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 这首绝 句四首(其三)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勃一 家子春色。 765 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忍 痛告别成都。 今日的杜甫草堂是经多次修复而成, 面积 240 余亩,是成都游客最集中有观光胜地之一。 草堂内楠木参天, 梅竹成林,溪水婉蜒,桥亭相间,花径柴门,曲径通幽,园 林格局典雅而幽美。建筑从正门始,依次递进是大庙、诗史 堂、柴门、工部祠。其中大庙
14、、柴门是杜诗中提到的草堂原 有建筑,诗史堂正中是杜甫立像,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 的楹联、匾额。工部祠内供奉有杜甫画像,并有杜诗传人陆 游、黄庭坚陪祀。 1985 年,杜甫草堂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 馆,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 3 万余册,文物 2000 余件。包括 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 的各种铅印本,还有 15 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 的汉刻本 120 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 最完好 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 其中著名的有 三吏、 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丽人行、春 望等。杜甫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 建社会剥削者
15、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 “ 朱门酒 肉臭,路有冻死骨! ” 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 代的中国人所铭记。 “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 这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这一点使他 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杜甫的这种爱国热枕,在春望 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现得非常充沛。而 在三吏、三别中,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 出自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统治阶级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祸 国殃民的罪行,必然怀有强烈的憎恨。这一点在不朽的名篇 兵车行、丽人行中更
16、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一个 伟大爱国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必然在其它方面也有所表现。 杜甫的一些咏物、写景的诗,甚至那些有关夫妻、兄弟、朋 友的抒情诗中,也无不渗透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总之,杜甫的诗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艺术记录。杜甫以积极 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 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在 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 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 自身去打动读者。例如丽人行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去斥 责杨氏兄妹的荒淫,然而从对他们服饰、饮
17、食等方面的具体 描述中,作者的爱憎态度已显露无遗。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但却极见功力。他还常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 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杜诗在刻画人物时,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写,如北征中关于妻子儿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 常突出的例子。 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 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 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所有这一切,确 立了杜甫在三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上至高无上的 “ 诗 圣” 的地位。作品赏析文 /不详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西 南时,为追怀诸葛亮所作。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一是 抓住祠堂典型环境的
18、特征,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 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真切。二是对诸葛亮的政治活 动作概括的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的形象。结尾 两句,更从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了对诸 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这两句苍凉悲壮,是千古传诵的名 句。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力扶王室,志清宇内,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的伟大形象,成为后世忠君爱国的士大夫们崇 拜学习的榜样。每逢国家动荡之秋或偏安之时,总有一些诗 人们将诸葛亮形诸笔墨,通过热切地呼唤英灵来寄寓自己希 望当代英豪站出来平定天下的理想。杜甫此诗作于上元元年 (760)初到成都之时。 这时持续了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尚未平 定,国家命运仍在
19、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杜甫到 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去凭吊,写作此诗,自然不单是发思古之 幽情,而是含有忧时忧国的深心的。读着这首诗,我们脑际 浮现的,决不只是往古英雄诸葛亮的形象。还有抒情主人公 伤时感事、叹息哭泣的荧荧泪光。这是一首感情极为浓烈的 政治抒情诗,它的悼惜英雄、感伤时事的悲痛情绪渗透在每 一句每一字之间,但表现手法却颇有奇特之处。它既不直言 抒情,也不婉转托意,而是采取前半描写景物,后半纯乎用 事与议论的办法,以写景时的心理活动线索开启出对于凭吊 对象的精当评论,从中自然透发出诗人满腔的激情。诗的前 四句,描写祠堂之景,在描写中隐然流露出同样是忠君爱国 者的杜甫对于诸葛亮的迫切仰慕之情。 首联二句, 自为问答, 记祠堂之所在,但目的不是为了交代地理位置,而是为了寄 寓感情,故用“ 何处寻 ” 以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 切。次联二句,写祠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集中教育活动常规
- 护理面试技巧和注意事项
- 作为部长如何管理好部门
- 怎给孩子们讲民航知识
- 共同出资购房协议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古人计数(一)》教学课件
- 战略合作协议履约金条款
- 关系操作技巧讲解课件
- 工程项目评定与造价咨询合同
- 地震安全教案大班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大全带答案
- 广汽埃安高压快充技术应用介绍-2024-05-技术资料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 π型RC/LC滤波电路-电路
- 《纸质文物修复与保护》课件-38纸浆补书实训
- 刑事报案材料模板(涉嫌诈骗罪)
- 水利工程(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方案(达标所需资料全套汇编)
- 科普志愿服务知识讲座
- 《二次供水一体化智慧泵房》
- 档案扫描方案
- 体育公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