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输变电配套线路工程中间接头井防雷接地施工方案._第1页
110kV输变电配套线路工程中间接头井防雷接地施工方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0kV 西大坦输变电配套线路工程110kV 西大坦输变电配套线路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方案批准:审核:编写:东莞市输变电工程公司目录一、工程概况及范围 .1.二、编写依据 .2.三、作业准备和条件 .2.四、作业方法及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5.六、放热焊接工艺作业的优点 . 9.七、安全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项: .1.0防雷接地施工方案1一、工程概况及范围1、工程概况及范围110kV 西大坦输变电配套线路工程位于东莞市沙田镇境内,线路基本沿着沙田大道及进港中路人行道走线。从 220kV 培厚站 110kV 侧间隔出线后左转,沿着变电站围墙绕 行至沿河路东侧,电缆路径沿着沿河路东侧人行道边往南,接着沿

2、着规划中的明珠路南侧走线,后再往东敷设至沙田大道西侧的人行道上,沿着沙田大道人行道往南敷设行至进港中路路口,以顶管施工方式穿过进港中路行至进港中路南侧,沿着进港中路南侧人行道预留的位置往西走线,穿过现有道路及规划路后以顶管方式穿过穗丰年河道后从进港中路左 转行至穗丰年路东侧,然后接入 110kV 西大坦变电站。新建电缆通道长约 5.04km,其中新建三回路中间接头井 5 座,分别为:规划明珠 路 5号接头井;沙田大道 4 号接头井;进港中路 1、2、3 号接头井。2、 作业项目概况本工程采用14X1220mm 勺钢镀铜接地棒作为垂直接地体,垂直接地极沿中间接头 井直线布置,极间距为 5 米,水

3、平接地带采用 185mm 勺铜绞线水平连接(CADWEL 放热 焊接)各个接地极,另用 2 根 185mfr 铜绞线分别连接相邻两接地极并引出中间接头井井底 面 1 米以便与接头连接,后沿中间接头井底再敷设一根 185mm 勺铜绞线水平连接,并与首 末两垂直接地极及井内两垂直接地极连接。接地电阻不大于4 欧姆。3、 作业项目范围110kV 西大坦输变电配套线路工程 #1、#2、#3、#4、#5 中间接头井防雷接地施工等。1.2 工程量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约)备注1垂直接地极14X1220mm 的钢镀铜接地棒m60钢镀铜2连接器CR58m400/3尖头CT58m600/4抗冲击螺栓DS5

4、8根44/5水平连接带185mm 勺铜绞线只22铜绞线防雷接地施工方案2二、编写依据2.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 20062.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21-19972.5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2.6安徽滁州龙山 110kV 变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7110kV1000kV 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Q/GDW 182008)2.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

5、管理规程(Q/GDW 248-2008)2.9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2012 年版2.10输变电工程质量工艺控制手册第 2 部分:变电土建2012 版2.1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国网(基建/ 3) 187-2014)2.12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部分)(Q/GDW 665-2011)2.13 施工图:防雷接地(B0086S-D0006三、作业准备和条件3.1 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对接地网施工技术要求,熟悉接地网施工规范3.2 作业人员3.2.1 作业人员配置序号职务或工种数量备注1项目经理1负责本工程施工的全面管理工作2技术员1施工

6、技术管理工作3安全员1负责工程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工作4质检员1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检杳施工工作5材料员1负责材料供应工作6测量员1负责测量工作防雷接地施工方案37电工1现场施工用电工作8电焊工2焊接作业9普工5现场施工工作322 人员分工序号姓名职务备注1黎福驱项目经理负责本工程施工的全面管理工作2陈伟华技术员施工技术管理工作3谭志咼安全员负责工程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工作4苏永辉质检员工程实体质量验收5罗沅泉测量员负责测量工作6胡莲花材料员负责材料供应工作3.3 材料、设备准备3.3.1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规格和型号,结合工程用量进行接地网用材料准备;对到达现 场材料的规格、质量、外观等进行必要的

7、检查,同时必须具有出厂质保资料、镀锌质保资 料等;焊接用的焊条等辅助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工程施工机械计划表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2CADWEL 放热焊具套14铁锹把35钢卷尺5 米把16钢卷尺50 米把17接地摇表一一套18水准仪台13.5 作业条件3.5.2 场地材料堆放于生产加工区,以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规定。3.5.3 上道工序现场场地平整已经完成,接地主网区域已经按照图纸要求放线到位,具备下一道工序施工。防雷接地施工方案43.5.4 工作环境防雷接地施工方案5施工过程中随时了解天气等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保证工程顺利进行3.5.5 临时工作设施本作业项目无临时工作设施。3.5.6

8、 安全防护设施和用品a)安全防护设施布置基坑开挖后及时采用红白栏杆维护,防止高空坠落b)主要安全防护设施和用品配置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安全帽顶1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带好安全帽2工作鞋双2一3工作手套双44防护眼罩副45电焊面罩副26焊接工作服套2防雷接地施工方案6四、作业方法及安全、质量控制措施4.1 作业主体方案施工工艺流程接地施工工艺流程防雷接地施工方案74.2 放热焊接操作及注意事项(一)、放热焊接的含义是利用化学反应(燃烧)时产生的超高热来完成的焊接法。由于化学反应速度非 常快,产生的热量极高,且可以集中有效的传导至熔接部位使导体连接起来;更无需 其它任何外加热能,因此是用于

9、连接金属导线的最佳的方法。 放热反应的一般公式是:3C12O+2AZAI2Q+3CU热量(2735Q在这里主要介绍水平接地极为 180 平方的铜绞线的连接,连接方法采用放热焊接。其连接主要包括下面几种方式的连接:如图一1、防雷接地施工方案82、水平接地极之间的 T 接,如图3、水平接地极之间的+接,如图三图三4、水平与垂直接地极的连接,以上几种焊接方式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放热焊接利用活性较强的铝把氧化铜还原,整个过程需时很短(仅数秒),反应所放 出的热量足以使被焊接的导线端部融化形成永久性的分子合成。防雷接地施工方案9(二) 放热焊接的操作步骤第一步:将导线及熔模用专用的工具清理干净,再将导线熔

10、接处用喷灯加热,然后安置导线于熔模内用(五)放热焊接施工质量的判别:1 形状必须完全包裹在接头内,连接头的凹面不得低于导线-如果凹面过低则不能使用,其原因为:1) 焊药量不足;2) 过多铜水泄漏;3) 导线在模内未固定牢固;4) 在熔接过程中导线有移动。防雷接地施工方案10-如果凸面过高(可以使用),其原因为:1) 焊药使用过量;2) 因为导线或熔模有污垢而导致表面体积增大。2颜色在正常情况下放热熔接产生的接头是古铜色,偶尔顶部也可能有少量银色。 如放热连接到铸铁材料,接头表面常常会是银色的,这是因为接头已成为金 属合金。3. 表面放热熔接头的表面应该平滑而没有过多的熔渣。如果熔渣占表面20%

11、以上或熔渣除去后导线有外露的情况,该接头不能使用。4. 气孔放热熔接头应没有过多的气孔。过多气孔是因为有污垢(水、油、污物等等)在连接导线表面或熔模内。在凸出的表面有可能出现少量的针孔。如果针孔 的深度伸展至连接头中间(露出导线),则该接头不能使用。(六).放热焊接常见质量通病的处理方法1)选择适宜的模具,在施工中应注意将模具放在干燥、不会碰撞的地方;2)经常检查熔模内的情况。熔模内不应该有缺口损坏,并且应经常对熔模3)清理,清理时可用毛巾、报纸或毛刷。绝对不能使用钢刷清理,因为钢 刷会使得熔模损坏;4)隔离铁片上不应有缺口,隔离片及熔模必须密合;5)注意铜导线的干燥,且不可以将铜导线放入水中

12、施工。空气中的湿度大 时或下雨不能施工。六、放热焊接工艺作业的优点(一)放热焊接工艺的优点:1.焊接点的载流能力(熔点)与导线的载流能力相等。2.因为焊接点是焊接而成的,所以是永久性的,不会老化3.焊接是一种永久性的分子结合,不会松脱。4.焊接点象铜一样不受腐蚀性产物的影响。防雷接地施工方案115.焊接点能经受反复次的大浪涌(故障)电流而不退化。6.焊接方法简单,培训容易。7.供焊接用的材料很轻,携带方便。8.进行焊接时,无需外接电源或热源。9.从外观便能检验焊接的质量。10. 可用于焊接铜、铜合金、镀铜钢、各种合金钢(二) 放热焊接接头的优点:1.可靠性强:由于放热焊接是分子间的连接,能够消

13、除表面接触,电解质等不会渗 透到导体交界面上从而导致导体氧化和随时间老化。2.能承受大电流冲击:由于放热焊接材料的熔化温度要高于铜的熔点(1083)。所以,在由于大的故障电流导致的非正常温升时,接头处不会先于导体本身熔化(各种连接方式的熔断点请参看表一)3.导电率高:由于放热焊接是真正的分子连接,导体不会被破坏并且没有接触面, 导体交界面整体有效性没有改变。连接方式TmC)K(X10-3)铜线本身10833.55放热焊接接头10833.55铜银焊接头4504.65压缩接头3505.12螺栓接头2505.90锡焊接头(50/50)2206.26铜线绕扎10010.00七、安全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在现场流动吸烟、有烟蒂,对施工人员以教育为主,各级管理人员做好 榜样,并巡查制止此类现象,效果不佳应采取处罚措施,集中整治。2)进入现场不戴安全帽或佩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