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输导层及二次运移_第1页
第七章 输导层及二次运移_第2页
第七章 输导层及二次运移_第3页
第七章 输导层及二次运移_第4页
第七章 输导层及二次运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输导层及二次运移本章内容提要: 石油、天然气运移是形成油气聚集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二次运移的结果是油气聚集,受储层物理性的影响较大。 因此,二次运移的相态、动力、距离、方向、时期等问题是研究的主要内容。 不同输导层类型是主要通道,运移距离有所不同。第一节第一节 石油和天然气的二次运移石油和天然气的二次运移 油气经初次运移进入到储层,就开始了二次运移。初次运移和石油生成密切有关;二次运移与石油的聚集密切相关(油藏的形成);环境是孔、渗都较大的多孔介质;一般以连续游离相进行运移。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层的一切运移,二次运移紧接初次运移而发生。包括储层内、沿断层、不整合面等通道的运移,聚集与成

2、藏。一、二次运移的相态一、二次运移的相态 油气的次运移进入储层后,条件发生变化,油气逐渐释放出来。目前主要认为温度、压力起作用:压力降低气态烃释放;温度降低液态烃释放。 因此,相态应是以游离相为主,由分散的油滴油线油片油气藏。二、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和阻力二、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和阻力(一)受力分析 单位质量的石油质点受到以下4种力的作用:1.重力,大小为g,方向下向;2.浮力,石油质点排开水体的重力,方向向上;3.水动力,静水状态下为零;动水状态下,水动力为(1/owEw),方向为Ew(水力场强度);4.毛细管力,大小为(2/c),方向与运移方向相反(阻力)。1.重力,方向下向;2.浮力,方向向

3、上;3.水动力,静水下零;动水下,水动力为(1/owEw)4.毛细管力,与运移方向相反(二)二次运移的动力浮力、重力和水动力的合力为二次运移的动力。1.净浮力,将浮力与重力代数和称为净浮力。 Fr= -w/o g + g = -(w-o )/og 静水条件下 :油(0.65-1.0),气(0.15-0.5),水(1-1.2)总是按密度分异,就是浮力作用的结果。单位面积(S=1),高度为Z的油柱净浮力(Fr)为:Fr=Z1o(w-o)/og = - Z(w-o)g 显然连续油柱高度(Z)大到一定程度,净浮力才能克服毛细管阻力而使石油运移,即净浮力的大小取决于油柱高度。即: F = V(w-o)g

4、2.水动力单位质量石油质点运移的水动力值为: Fo=w/o Ew净浮力和水动力的矢量和(Eo)是动力,因此:Eo= -(w-o)/og + w/oEw(三)二次运移的阻力 油气在多孔介质中最主要的阻力是孔隙介质对油气的毛细管力。概念:毛细管力,在水润湿系统中毛细管油气界面所产生的指向石油的压力。其大小取决于孔隙半径,烃、水界面张力、润湿角。 润湿角,是固体表面与液体空气或液体液体界面之间夹角。()润湿角在0-90之间的岩石为水润湿。(并规定从密度大的液体方算起)。=0为完全润湿;90液体不润湿固体(非润湿相)=180完全不润湿大于90为油润湿(相对于水) 沉积岩中,碎屑颗粒表面有一层水膜,因而

5、角可看作为零度,即,cos=1由毛细管压力方程: Pc=2cos/ rc 可看出, rc三个变量的任何变化都会改变对二次运移的阻力。 显然,只有排替压力大于毛细管力时,油气才能挤入水所占据的孔隙喉道中。 实际上岩石孔隙形态、结构是十分复杂的,当油气从大孔隙进入小孔隙或穿越喉道时,将在油体两端形成毛细压力差(Pc)。由毛细压力差(Pc): Pc= Pt- Pp= 2cos/rt-2cos/rp = 2cos(1/rt-1/rp)= 2 (1/rt-1/rp)rt喉道半径(小孔隙半径),rp孔隙半径(大孔隙半径) cos=1,界面张力 显然喉道越细,界面张力越大,界面弯曲程度越高,排替压力越大。对

6、油气的阻挡、封闭能力越强,油气也越难运移。三、油气二次运移的一般规律三、油气二次运移的一般规律(一)油气二次运移的条件1.孔隙中油气饱和度So、Sg必须不小于临界含油气饱和度;2.二次运移的动力必须大于阻力(毛管压力差);即, 净浮力+水动力毛细管力假设:(油滴、油丝、油片)油柱的载面积为1(单位面积),长度为L,倾角为,二次运移的条件可表达成: o LSinEo 2(1/rt-1/rp)即, Z(LSin) 2(1/rt-1/rp)/ o Eo 也就是说,油气必须累积到一定的长度或高度,才能克服毛管阻力进行二次运移。二次运移油柱的临界高度:(静水条件) 净浮力=毛细管力由,Z=(LSin)

7、;F = V(w-o)g ;V=Z1(单位面积)有 Z(w-o)g = 2(1/rt-1/rp)或 Z=2(1/rt-1/rp)/ (w-o)g (动水条件) 净浮力+水动力=毛细管力 Z(w-o)g + dh/dZ Z = 2(1/rt-1/rp) Z(w-o)g - dh/dZ Z = 2(1/rt-1/rp)式中 dh/dZ垂直方向的水势梯度; dh/dZ Z高Z油体上受到的水动力。A.水动力与浮力方向垂直 L dh/dL= 2(1/rt-1/rp)式中 dh/dL水平方向的水势梯度; Ldh/dL长Z油体上受到的水动力。B.水动力与浮力方向斜交 Z(w-o)g = h wg 化简得,

8、Z=w /(w-o)h或表示为, Z=w /(w-o)dh/dXX考虑水流方向: Z= 2(1/rt-1/rp)/(w-o)g+dh/dxx Z= 2(1/rt-1/rp)/(w-o)g-dh/dxx导出石油上浮(二次运移)的临界油柱高度(Zo)公式(Berg,1975) : Zo= 2(1/rt-1/rp)/(w-o)g (净水) Zo= 2(1/rt-1/rp)/(w-o)g+dh/dxxo (动水) Zo= 2(1/rt-1/rp)/(w-o)g - dh/dxxo 二次运移油柱的临界高度:(静水条件) 净浮力=毛细管力由,Z=(LSin) ;F = V(w-o)g ;V=Z1(单位面积

9、)有 Z(w-o)g = 2(1/rt-1/rp)或 Z=2(1/rt-1/rp)/ (w-o)g (动水条件) 净浮力+水动力=毛细管力 Z(w-o)g + dh/dZ Z = 2(1/rt-1/rp) Z(w-o)g - dh/dZ Z = 2(1/rt-1/rp)式中 dh/dZ垂直方向的水势梯度; dh/dZ Z高Z油体上受到的水动力。 水动力与净浮力方向一致取负值;不一致(相反)时取正值; 油柱实际高度超过Zo时,石油可以上浮(二次运移),如果储层发生倾斜,则石油积累到大于临界高度(长度)时可加上(减去)流向上倾方向的浮力分力,克服阻力前进(二次运移)。此外: (伯格的公式也被用来计

10、算毛细管压力封闭时所允许的油藏高度和圈闭封闭烃(油、气)柱的最大高度) 无论各点绝对地层压力如何,水的流动方向总是从折算压力高向折算压力低的方向流动。当测压面呈倾斜状时,折算压力都沿测压面倾斜方向有规律地递减,水从供水区向泄水区流动。 所以,储层内液体流动方向,并不决定于层内的绝对地层压力,而是受折算压力所控制。 构造运动力也能促使油气运移,但只是给油气运移创造有利条件。(二)二次运移的通道 二次运移沿着毛细管阻力最小的位置进行。渗透性砂岩以孔隙型通道为主;致密碳酸盐岩以裂缝型通道为主;断层可成为良好运移通道,张性断层好于压性断层,高角度断层有利于运移,断层面有角砾岩且胶结不紧,有利于作通道;

11、不整合面分布具区域性,又能把不同时代、不同岩性的地层勾通起来,有利于运移。 (三)二次运移的时期 一般说是初次运移之后即开始二次运移。二次运移时期受初次运移控制,(因油气进入储层之后超过临界油柱高度之后不可能不流动);大规模二次运移时期,在主要生油期之后发生的第一次构造运动时期,此时:油气已大量生成;构造运动使地层发生形变,产生构造(褶皱、断裂),原压力平衡打破,流体压力重新分配。(四)二次运移的方向 总趋势总是沿阻力最小的途径由高能区流向低能区,高势区流向低势区。从盆地构造分析:与生油凹陷相邻的斜坡和隆起是主要指向;长期继承性隆起,且在主要通道上,更有利;在生油凹陷中的局部隆起尤其有利(距离

12、近,油来源方向多,油源足); 具体到一个地区,运移方向到受到多种因素控制,如生油区位置,构造起伏,岩性变化,裂缝发育,水动力条件等。(五)二次运移的距离 各个盆地很不一致,变化范围大。主要取决于:通道的畅通程度;烃源岩供给的富集程度;盆地的大小及构造的格局、展布等; 我国陆相地层特定环境,一般在在50km之 内,最大约80km(克拉玛依)。海相地层在油源充沛及水动力条件有利情况下,可有较长距离的运移。如美国堪萨斯隆起的一个古潜山带 (六)二次运移的相态 油气初次运移进入储层后,条件发生变化,油气逐渐释放出来。目前主要认为温度、压力起作用:压力降低气态烃释放;温度降低液态烃释放; 因此,相态应是

13、以游离相为主,由分散的油滴油线油片油气藏。(七)二次运移的结果(变化) 二次运移的最终结果是停止运移,在圈闭中聚集成藏。油气在通过岩层运移中,可看作是穿过一个天然的色柱层,产生色层效应。(主要是某些矿物表面吸付作用) 因此,油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都产生一定的变化规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用地球化学方法研究油气运移的方向。 以吸付为主的二次运移,表现出随运移距离增加:非烃化合物含量减少,轻组分相对增加;烃类内烷烃相对增多,芳烃相对减少;高分子化合物减少,低分子烃类相对增加;密度、粘度降低,颜色变浅;碳同位素变轻(即13C/12C减少);有机包裹体反映的信息也有相应的变化。 应当指出,如运移中有氧化

14、作用参加,则在运移方向上会出现与上述规律相反的变化。第二节第二节 地下流体势分析地下流体势分析一、流体势的概念 地层水被局限在隔水层之间,它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即自发地从机械能高的地方流向机械能低的地方。 机械能包括压能、动能、位能三项,可用伯诺里方程表示:vdp+1/2mq1 2+mgZ1=vdp+1/2mq22+mgZ2+w Huabbert(1940)将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之和,定义为流体的热()。即: = gZ+ dp/+q2/2 由于地下流体的渗流速度极其缓慢(1cm/s),故动能项可看作零。密度可视为定值,压能项中的积分号可取消。因此上方式可简化为: =gZ+P/在静水条件

15、下, P =whg w=gZ+P/w=gZ+whg/w=g(Z+h)=gHh为某点A到测势面的距离(深度),Z为某点到基准面的高程,H为测势面到基准面的距离(水头)通常根据定义式,水势、油势、气势分别为: o=gZ+P/o g=gZ+P/G w=gZ+P/W水势w可由hw表示, Hw= Z+P/gW水势w可改写为, w=gZ+P/W=g hw同样, o=gZ+P/o =g ho g=gZ+P/G =g hg二、势梯度与流体运移方向 Hubbrt把单位质量流体受到力定义为力场强度,用E表示 E= - grad由上式得 Ew=g- grad p/w Eo=g- grad p/o Eg=g- gra

16、d p/g静水条件下, Ew=g- grad p/w= g- g w /w=0 Eo=g- grad p/o= g- g w /o = -(w-o)g/ o Eg=g- grad p/g = g- g w /g = -(w-g)g/ g动水条件下, Ew=g- grad p/w+Fw Eo=g- grad p/o+(w/o) Fw Eg=g- grad p/g +(w/g) Fw三、相对流体势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 E.C.Dahlberg(1982,1995)在流体势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流体势概念,并用来分析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方向和部位。即UVZ方法:由水势得: P=o(w-gZ)代入油势为

17、:o=gZ+ w(w-gZ)/ o = o/w(w)- (w-o)/ o gZ)将水头与水势、油头与油势代入分别为: hog = (w/o) hwg - (w-o)/ o gZ或 o/ (w-o) ho= w / (w-o)hw-Z令 Uo = o/ (w-o) ho Vo= w / (w-o)hw 则, Uo = Vo Z Ug = Vg Z就是所谓的UVZ公式。第三节第三节 油气输导层的型式 根据生、储、盖组合类型,输导层型式和运移距离,可分为以下几种型式:孔隙型输导层裂缝型输导层断层型输导层不整合面型输导层 根据生、储、盖组合类型,输导层型式和运移距离,可分为基本型式加复合型:1.短-中距离侧向运移连续组合内的短-中距离侧向运移 如果在成烃范围内存在有利的组合及良好圈闭,油气经过较短距离(几几十公里)侧向运移,形成较大特大规模的油气聚集,如大庆长垣。不连续组合内的短-中距离侧向运移 油气沿不整合面和断裂经短-中距离侧向和垂向运移,聚集于潜山高部位的储集体中,如冀中油田。2.较长距离的侧向运移连续型组合内较长距离的侧向运移 一般储层横向较稳定,侧向输导能力强,油气均可向上倾方向作较长运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