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南经济与温州经济模式的差异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长三角地区出现了两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地区苏南和温州地区,以苏州和温州做对比,泉州市作为民营经济发展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在当前处于经济转型和区域竞争异常激烈的关键时期,更应对当前的发展态势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分析,认真寻找差距,谋划对策,积极借鉴苏州快速发展的有益经验,尽量规避温州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既有优势,不断挖掘潜力,加速推进泉州市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苏州、温州经济发展态势 (一)历年经济增长情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苏州、温州和泉州三市基本上保持两位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存在着明显的三个经济增长阶段,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20
2、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快速发展期(1983年至1986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以后的90年代初期高速发展期(1992年至1994年)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稳步增长期(1999年至今)。在90年代初期,泉州市经济增速明显高于苏州、温州和全国的平均水平,1993年经济增长率高达67.6,但由于基数不断增大,增速逐步回落,至1999年与温州、苏州等地经济增速持平,达12.1。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外向型经济增长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2003年苏州、温州和泉州三市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增势明显、经济总量继续位列全国“千亿城市”行列,财政收入均超百亿元;特别是近几年苏州外向型经济增势很好,2003
3、年经济增长 率达18,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经济总量与深圳市(286051亿元)相当,遥居全国地级市首位,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400亿元,正逐步拉大与温州、泉州等地的差距。 (二)经济增长差异 2003年苏、温、泉三市经济增长速度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1)8.9个、5.4个和4.9个百分点,GDP增幅均创2000年来最高水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三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苏州与温州、泉州等地的差距也日益扩大。2003年苏州市经济总量达2802亿元,高出温州、泉州的一倍多,而人均GDP分别是温州的近3倍、泉州的2.5倍。从产业发展情况看,苏州市正处于重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高新技术产业
4、发展势头良好,外向型经济发达,无论是高新技术产值、重工业比重,还是规模工业比重等指标都明显好于温州、泉州两地,电子、精细化工、钢铁成为全市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十分明显。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优势突出,无论是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还是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苏州市都明显高于温州市、泉州市。中心城市规模与实力优势明显,已成为苏州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二、苏州与温州经济增长差异原因分析 区域经济增长是多种因素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区域所处的地域环境优劣、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资金投入的多寡、城市经济实力等是决定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因素。 (一)区位条件与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
5、 区位条件、历史传统和文化基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和依托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差异的根源所在。苏州地处长三角核心区,距沪、于、杭特大城市近,交通发达、信息便捷、人才众多。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历次大发展都是与其良好的区位条件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之初,上海产业升级必然会使一部分产业、富 余资金、技术转移到就近的腹地。“近水楼台先得月”,苏州理所当然地在当时制度的约束下大办乡镇企业,迎来了乡镇企业的大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浦东的开发开放又使上海成为外资在中国甚至东亚的发展根据地,但由于上海市内土地、劳动等成本过高,制造业基地不可能设在上海,比 邻而居的苏州自然成了首选。为此,苏
6、州市紧紧抓住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凭借区位优势,主动接受上海辐射,带动和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苏州依靠其独特的区位条件、既有的经济与产业基础、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吴文化的包容性,成为跨国公 司新一轮投资的热土,迅速成为国际资本、人才、技术的集聚地,迎来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高潮。 温州市地处浙南一隅,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距离上海、北京、广东等地较远,在300公里范围内也无省会城市,由于浙南山区的天然阻隔,104国道和330国道路况不佳,与周边省份以及中原地区的交流与联系较为不便,交通条件直到近年来才逐步改善。但由于温州人富有商业传统历史的禀赋
7、,形成了务实、开拓的性格,改革开放之初,温州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偏僻的特点,灵活地运用和贯彻中央的政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气候,促进了当地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造就了温州模式,成为当时乃至目前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然而正是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等原因,阻碍了外来资本、人才的进入,温州本地的企业为了做大做强必须寻找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异地投资办厂或到上海等国际性都市建立企业总部成为温州经济发展的必然;雄厚的民间资金为获取更多的利润,纷纷进入一些获利丰厚、投资周期较短的行业,因而平抑了温州经济近年来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 (二)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服务理念的差异 优质的政府服务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
8、条件。改革开放之初,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政府就坚持把“学习上海、服务上海、接轨上海、依托上海”作为全市重要的发展战略,大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全面树立“亲商、富商、安商”理念,与国际接轨实行“朝九晚五”工作时间制表,制定并实施苏州 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纲要,大力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设立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摘“一站式办公”,试行网上审批,在全省率先向社会公布政府的“红头文件”、追究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干部的考核提拔任用制度化、规范化、实绩化、能力化,对于工作能力突出的年轻干部实行越级提拔,充分调动丁政府工作人员的 积极性。及时出台各种引资优惠措施,一视同仁地对待内外资和民营企业,有效地吸引国内外投资
9、,加速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从2004年1月1日开始,苏州市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市直各有关部门和县(市、区)政府接人全市电子政务局域网,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实现无纸化办公,有关文件发放、工作任务布置等全部通过电子政务网完成,政府工作效率全面提速。2003年苏州市位列“台机电”投资软环境排名全国第四,连续多年届“台机电”极力推荐的投资城市。 改革开放之初,温州市政府也积极采取各种扶持措施,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特别是当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温州信用危机之时,果断地整顿市场秩序,重塑温州产品形象,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和发展环境的变化,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使得温州市投
10、资软环境不如苏州、上海等国内其他城市。不少企业反映,在温州“最困难的是用地、最麻烦的是审批、最头疼的是检查”。据中共温州市委政研室对近年来外迁的85家企业调查,属自身发展需要而外迁的企业有21家,占总数的247,属用地制约而外迁的企业有21家,占总数的247,属人为原因造成“软环境”影响而外迁的企业有43家,占总数的506。2003年温州位列“台机电”投资软环境排名全国倒数第四,并从2002年的勉予推荐城市退为暂不推荐城市。 (三)产业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异 合理的产业定位是加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近年来,苏州市大力实施“错位”扬长和“特色”发展战略,全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加速
11、,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大大增强。通过实行“错位”扬长战略,上海后花园的区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在上海大力发展软件时,苏州却专攻硬件,使苏州成为国内最大的电脑硬件和电子基础材料生产基地之一。同样是发展钢铁业,苏州不碰宝钢的强项,而是用新产品打开市场,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电炉钢、螺纹钢、硬质高速线、冷轧不锈钢薄板生产基地。通过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全市各地围绕跨国公司的不同重大项目布局地方经济,在“错”中扬长,“错”中出特色,着重发展汽车、电子、精细化工等一批各具特色、附加值高的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特色园区,如张家港搞国际化工园,常熟就搞氟化学
12、工业园。200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高达37.4,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1566.1亿元,增长77.5;科技进步对工业、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9.7和57.1;工业百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2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比重达51.3。 服装鞋帽、皮革毛皮羽绒、低压电器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温州市的主导产业,轻工业所占比重过大,先进制造业发展不快,全市产业升级缓慢,缺乏经济带动力强的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较低,“小、低、散”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区域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综合竞争力正在弱化。2003年全市经济总量达1220
13、亿元,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但在浙江省内,与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宁波市和以IT等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杭州市相比,苏州市经济发展的速度还是相对缓慢。 (四)资金投入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 资金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苏州市大力实行“双龙并进”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金,通过产业链配套,形成关联度高的企业集群来吸引和留住外资。以政府投资为主向企业投资为主的投资增长动力机制已开始形成,社会投资自主增长机制初步建立。200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408.93亿元,仅次于北京、上海两市,总量跻身全国三甲。国有、外资、私营、个体经济并驾齐驱,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2003年引入
14、内资337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81亿美元,增长414,位列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占全国利用外资总 额的127。目前已有20多家国家大中型企业和91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先后落户苏州,台资企业已逾4400家,台资占苏州吸引外资的13。内外资齐头并进成为推动苏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双引擎”,有力地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相比之下,温州市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实际利用外资都远不及苏州市。2003年温州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445亿元,不足苏州市的13,实际利用外资为119亿美元,只有苏州市的l60,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正在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温州大量的民营资本开始外流,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1998年至
15、2001年,温州累计在外投资达1050多亿元,目前在外温州人总数达到154万人。由于目前民间资金投资渠道不畅,大量民间资金涌入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市场。民间资金大量外 流,利用外资严重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本地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使得全市产业升级步伐缓慢,又加上土地资源有限、价格节节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加速了企业外迁,产业外移,本地产业“空心化”趋势初显,减缓了温州经济的快速增长。据统计,温州外迁企业中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 达1000多家,其中整体外迁的企业有250多家,就连年产值占国内市场70、占国际市场17的温州市不锈钢厂家也外迁到上海、江苏等地落户。德力西集团在上海青浦
16、投资20亿元打造上海“德力西”工业园区,奥康集团在重庆投资10亿元打造“中国西部鞋都”。 (五)中心城市与工业园区发展状况的差异 中心城市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2003年苏州市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13906平方公里,工业产值达2468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5.2% ;财政收入达17269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人的4212,中心城市已成为苏州经济的增长极。目前,温州市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也已步人大城市行列,2003年中心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5876亿元,占全市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3,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力。 其次,高水平的工业园区也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的有效载体。目前
17、,苏州市共有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1个省级开发区,高水平的工业园区、开发区已经成为苏州经济发展的体制创新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苏州工业园区在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直接推动下,具备“不特有特、特中有特”的政策优势,通过借鉴新加坡的先进管理经验,建立了“亲商、富商、安商”的客户服务体系,营造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运营环境,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国际科技园、软件园、信息产业园发展的重要载体。2003年园区实现工业产值636.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1。苏州高新区新增合同外资10.14亿美元,占全市新增合同外资总数的8
18、.11,实现财政收入3511亿元,进出口总额15937亿美元。而温州市现有工业区?8个,但规模都偏小,其中规模和实力最大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工业总产值只有1324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o255亿美元,仅分别相当于苏州工业园同一指标的208和3左右,工业园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六)人才、科技与经济增长后劲的差异 众多高素质的人才和科技研发机构是快速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内在动力。近年来,苏州市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的发展战略,积极构筑人才与科研高地,出台一系列引才、引智的政策措施,大力引进国内外各类人才,花巨资设立苏州研究生城,切实做到
19、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着,仅2003年就引进各类人才4万多名。其次,大力鼓励外资设立研发机构,积极建设科研基地。东莞台商部分外移现象给予苏州极大的启发,苏州市政府深刻认识到只有吸引和培育拥有世界先进科研力量的人才,才有可能吸引科研机构的入住,才能增强外资企业的“根植性”。因此,在鼓励外资设立研发机构的同时,积极建立科研基地,企业的发展后劲大大增强,加速了跨国公司特别是国际IT产业集聚苏州,成为近年来苏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因素。 根据初步调查,苏州工业园区内设研发机构已经超过50家。主要有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爱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研发有限公司、三星半导体(中国)研究开发有
20、限公司、世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安德鲁电信器材研发中心等。苏州新区设有摩托罗拉国家级0.13微米的IC研究设计中心、飞利浦高清晰度视频显示系统研发中心、华芯微电子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品设计中心等10多家外资研发机构。周庄的昆山高科技产业园被授予“国家火炬计划昆山传感器产业基地”称号,目前已创办了13家由科研院所、国内外厂商共同参与投资的高科技企业。 温州人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率先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从事市场交换活动,依靠亲戚朋友等熟人的关系,建立了与当时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家族式企业,有力促进了资本积累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以轻工产品为主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家族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发展
21、现状决定了温州产业难以在短期内 实现升级,单个企业也难以进行大规模的科技研发投入,特别是由于惯性作用,家族企业人格化交易方式被固化,外地资金、人才、企业难以进入,科技、人才缺乏成为温州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制约因素。据统计, 目前温州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不到1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6,大大低于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 口23的平均水平。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通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投资软环境,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优化经济结构,抓好中心城市和工业园区等载体建设,抢抓乡镇企业发展、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全球化的良好机遇,不断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顺利实
22、现了农村经 济向开放型经济的历史性转变。而温州由于区位环境的客观原因,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不快,投资主体过于单一,交易方式人格化,资金外流、企业外迁,经济增速明显不如苏州,经济发展的后劲有待大力加强。 三、当前泉州市经济发展态势的总体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正逐步复苏,全国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上升期,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和环境性障碍正逐步消除,为泉州市经济实现新一轮跃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同三国道主干线的全线贯通,赣龙铁路、京福、漳龙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温福铁路的开工建设以及福厦高速铁路、泉三高速公路即将动工兴 建,将大大改善泉州市的区位条件,有利于省际的沟通与联系和侨台、人文优势的充分发挥。
23、特别是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长远目标,为泉州市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中西部地区发展迅猛,东北老工 业基地蓄势待发,省内兄弟城市争相竞发,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技术贸易壁垒与反倾销日益加剧,土地价格与生产成本上升等,使泉州市以低附加值传统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外部压力与新的挑战。 (一)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有待加快推进 经过改革开放25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泉州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全省、东南沿海地区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特别是2003年以来,泉州市经
24、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优势初显,初步具备了新一轮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但与苏州、温州比较,泉州市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运行质量还有较大差距,2003年全市经济总量还不到苏州的一半,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仅有7.8,而苏州、温州同期的这一指标分别高达14.6和12.5。 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制造五大传统产业仍是泉州市经济发展的支柱,石化、电力工业、电子信息等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还较低,泉州市产业结构与温州市较为相似。多数产业集群仍属于低成本聚集的低端集群,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还需要较长的时间。与苏州比较,泉州市多为 家族式中小企业,上规模的龙头
25、企业明显偏少,缺少能起支撑、支配、主导地位的大型工业企业,全年工业总产值超50亿元的只有l家,超l0亿元的也只有2家。由于企业规模小,无法集中更多资金和技术优势用于主导产品的生产和研发,造成优势产品不多,竞争力不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不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因此,泉州市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重化工业的崛起、新兴产业的培育等面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投融资体制尚未健全,招商引资工作须有新的突破 随着泉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一大批关键性重点建设项目的全面启动,新一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利用外资高潮迭起。据统计,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8815亿元,增长241;实际利用外资99亿
26、美元,增长21,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泉州市投融资体制尚未健全,大量民间资金仍积淀于各商业银行和社会。至2003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02321亿元,增长248,突破干亿元大关,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134亿元,增长196。 从引进外资情况看,目前泉州市外资企业的规模不大,大部分“三资”企业属持境外护照的泉州人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月有1家至2家落户泉州市,与苏州的差距很大。但随着“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全面启动,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对泉州市的投资将有较大突破。由于泉州市地价和人力成本上升,加上一些省市出台了更优惠的政策,部分企业出于自身发展需要和现实利益考虑,纷纷
27、在外设立分厂或整体搬迁,也对泉州市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泉州市对台优势突出,加强与台湾产业合作前景广阔,要加大招商力度,力争在石化、电子、机械、电力及金融服务等行业对台招商合作有新的进展。 (三)体制创新与投资软环境建设有待深化 目前,泉州市企业制度创新进展较快,98的国有企业已完成改制,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束缚正逐步解除;民营企业的改制与上市进程加快,成效较为明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并取得新进展。自2000年起,泉州市先后向社会公布了五批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767项,并通过试行“直接登记”制和“先照后证,告知承诺”新办法,简化了企业登记注册办法,实施泉州市深化投资项目
28、审批运作流程改革方案,创新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45,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改善投资软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但与苏州相比,泉州市国有企业改革不够彻底,真正涉及产权制度改革的不多;民营企业多数仍实行家族式管理,与温州类同,产权单一封闭,生产、经营和交易行为规范有待进一步改善,“熟人经济”现象较浓,难以接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部门本位主义仍然存在,服务意识不强,不作为或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办事效率依然不高;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不高,特别是高级熟练工人短缺,“人力资源开发也是一个产业”的观念亟待增强;信用环境有待于下大力培育和规范。 (四)城市化与开发区
29、建设亟待加强 近些年泉州市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以每年47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目前,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582平方公里,全市城市化水平达459,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半小时城市群已基本形成,集聚与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区域中心的地位已日益突显。但受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制约,中心城市规模偏小,城市空间难以进行有效拓展和整合,城市经济实力与城市品位难以迅速提升,与周边县(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进行有效协调与资源共享,难以充分发挥在泉州市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目前中心城市无论是建成区规模还是经济实力都不及苏州市与温州市。从工业园区发展情况看,近年来,泉州市开发区建设与发展己取得很大成效。据有关部门调查,泉州市现有
30、省级开发区13个,规划面积303.51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92.8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资总额63.17亿元,人区企业数4903家,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08亿元,利税3521亿元。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全市经济的新增长点和重要税源,成为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对外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有力地推进了泉州市五大基地建设和大泉州发展战略的实施。但目前泉州市工业园区还存在着“散、乱、小、低”现象,没有国家级的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还比较低,入园企业的规模较小,缺乏大型的跨国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加快推进泉州市跨越式发展的
31、若干建议 根据泉州市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分析,着眼于参与全球化和区域竞争与合作的考虑,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应继续坚持民营化、外向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取向,实施轻重工业并举、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并重、内外资并进、政策扶持与营造环境并行的发展策略,着重搞好五大基地区域布 局和集群经济发展规划,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发挥产业集群的块状效应,扎实做好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优秀人才引进与培养、软硬环境建设、制度机制创新、中心城市与工业区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全力构建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格局。 (一)实行轻重工业并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要紧紧围绕全市产业升级与互
32、补,实行差别发展、错位竞争的发展战略,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一,大力解决同类中小企业的共性技术和员工培训问题,加速现有传统产业逐步由低端集群向高端集群发展。目前泉州市企业单打独斗搞研发、品牌、培训和营销,缺乏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普遍存在开发成本和费用过高问题。因此,可考虑以行业协会(商会)为依托,构建各类公共技术和培训服务平台,通过政府扶持、企业资助等方式,集中力量建设纺织、服装、制鞋等产业研发中心、设计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培训中心和中试基地,达到公共资源共享,以节约企业成本。其二,加快企业信息化改造。对全市性信息化示范企业重点给予政策、资金的扶持和资助,加强企业信息化人才
33、培训,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其三,用好用足相关技改政策。充分利用技改贴息来推动企业技改投资,改善生产设备和条件,促进企业转型,重点扶持规模较大、科技含量高和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其四,加强新产品研发。依靠泉州市现有的高新技术孵化基地,聚集孵化基地的各种生产要素,使生产厂家、研发机构、各种技术开发平台以及产业配套的要素有机集合、互动、联系。在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建立产业风险投资机制,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二是全力打造新兴产业。 要紧紧抓住福建省经济结构向重化工业转型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泉州市港口资源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石化、修造船等临港重化工业,抓住机遇、创造条件
34、,大力发展电力工业。 石化工业。要统筹考虑石化工业“规划、协调和配套”的问题。首先要做好石化工业区中长期规划布局,以“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依托,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扩大石化工业区规模,在惠安划出石化后工业区。做好关联项目、用地功能的规划,形成原油、乙烯等上游产品,聚苯树脂、氯碱等中游产品,精细化工、合成材料等下游产品较完整的产业链;加强与中央、省级有关部门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的沟通联系,招商合作开发上游产品,确保原辅材料供应,增强发展后劲。完善石化工业区的配套设施,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做好区内的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工作,成立专业公司,集中建设供水、供电、供气为一体的公用工程,统一区内能源供
35、给,完善专业输送管网与仓储、码头、铁路和道路等一体化的物流运输系统。集中建设废水和废弃物统一处理,形成一体化的清洁生产环境。 修造船工业。主要是加快做好泉州修船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造船项目的申请审批,学习大连、上海等国家造船基地的成功经验,高起点规划好斗尾港造船、修船工业基地,积极探索招商引资的方式,实行以码头、土地人股的方式参与投资建设,以所得税返还和税后利润逐年交纳土地使用费等方式鼓励投资,尽量争取与中国远洋集团以及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重型船舶建造企业合资合作。 电力工业。要充分利用泉州市的港口岸线资源和介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三角洲连接点的有利条件,依托海上运输的大吨位、远距离
36、和低成本的港口资源优势,抓紧临海型燃煤、燃油、燃气发电厂规划和建设,争取将电力工业发展成为泉州市新的支柱型基础产业,通过向周边地区输电,进而密切与长江三 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联系,积极参与其分工合作。 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和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步减少耗能大、占地多、污染严重、产品难以降解等工业项目,减轻环境恶化压力,加快中心城市“退二进三”进程,重点做好污染集控区工作,严格限制新的污染型项目分散进入各工业园区。 (二)注重内外资并进,拓宽融资、引资渠道 一是全面开放投资领域。 重点推进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37、等领域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开放国资垄断领域;鼓励国有资产从完全竞争领域积极退出,鼓励外资和民资以BOT(建设运营移交)、TOT(只转让经营权,不转让产业、经营权)、BT(投资者建设后移交政府经营)、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等多种投融资形式参与国资垄断或控股的公用事业、交通、港口、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投资。近期要在公交运营线路、自来水等特许经营领域重点推出一批项目让民资、外资进入。尽快建立新建项目准人机制和发布体系,将泉州市在建、拟建的重点项目的基本情况以及具体的招商方案及时在网上进行公布,为广大外资、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创造条件。 二是创新招
38、商机制和办法。 对外招商要从由政府为主转向以企业为主体,把招商引资由行政行为逐步转向以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办事。要以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实施及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契机,积极组织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参加有关的高层沦坛和各种项目招商会,积极举办泉台、泉港,泉沪、泉粤、泉厦、泉赣、泉皖等项目推介会,大力加强区域合作。一方面,可将泉州市的对外招商引资项目进行筛选、储备和积极推介,引进国外、省外、市外资金;另一方面,通过省际、区际合作,积极引导泉州市企业到省外、市外拓展产品市场和产业分工协作领域,进而扩大和巩固泉州市的发展腹地,为泉州市今后
39、建设成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尽力做好对台招商工作。 认真分析台湾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台湾重点企业外移的新趋势,密切关注台湾与大陆经贸政策走向,紧紧抓住台湾机电、装备工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做好台湾成熟产业转移对接工作,特别要在石化、电子、机械、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开展合作,着重做好台湾鞋业机械工业外迁的承接工作,抓好与台湾塑胶行业公会及台湾石化界企业在泉港区台商塑胶工业园项目洽谈工作,力争在对台招商引资工作亡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摒弃“熟人经济”障碍,促进制度创新。 一是推进企业制度创新。 着力引导家族式企业经营管理者提高职业化水平,推动上规模、上档次、具备良好条件企
40、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企业改制上市的力度,冲破传统家族管理模式束缚,大胆引入职业化经理人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继续做好挂靠集体的民营企业产权甄别工作,理顺挂靠单位的产权关系,尽快解决挂靠企业产权甄别问题。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大胆嫁接外来战略性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二是培育发展产权市场。 抓紧以公司制形式建立泉州市产权交易市场(或海峡产权交易中心),并按“政府牵头、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模式开展业务。完善扶持泉州市产权交易市场(或海峡产权交易中心)发展配套政策,就国有、集体产权必须进场交易做出明确规定,支持开展各项经营业务,促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 三是狠抓诚信
41、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诚信泉州”建设,加快构筑政府、企业、个人的诚信公示平台,重点建设综合性“泉州企业信用网”。按照“统一规划、联合共建、互联互通”原则,采用联合征信方式,尽快对企业信用进行等级评定,建立综合的企业信用风险预警、传递、监控机构,实现联合监控、分类管理,同时,建立网上信用信息发布查询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四)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健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政策体系。 认真落实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政府制定的有关人才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相关政策做出适当调整,切实解决现有人才优惠政策规定吸引力不够、可操作性不强、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探索实施人才居住证制度、政府雇员制度、党政机关“公选”制度、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教育合同纠纷仲裁收费标准
- 金鹰颁奖礼仪培训方案
- 灭火与应急疏散培训
- 重庆市第九十四初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解析)
- 19 C光的干涉 提升版2025新课改-高中物理-选修第1册(21讲)
- 海洋水文气象自动观测系统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本
- 肝功能评定及肝功能储备课件
- 规划设计类答辩
- 碘缺乏病诊治指南
- 跨境物流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 ASTM_A29/A29M热锻及冷加工碳素钢和合金钢棒
- 培训机构全日制全托生管理制度
-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
- 行政中心副总裁岗位职责
- 合伙购校车合同协议范本模板
- 通信光缆工程施工技术标投标文件(可编辑)
- 餐饮店劳动合同
- 民航气象常用缩略语及符号含义
- GB∕T 14480.3-2020 无损检测仪器 涡流检测设备 第3部分:系统性能和检验
- 《锅炉节能管理制度》
- O-RING槽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