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_第1页
论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_第2页
论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_第3页
论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_第4页
论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内容摘要】宝黛的爱情悲剧,在小说情节无论是从思想还是从艺术上讲,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叛逆形象,以及黛死钗嫁的爱情悲剧在红楼梦的悲剧意识,悲剧结构中都处于中心地位。它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对于古代作品的理解,往往会因为时间、地点、读者的不同而不同。所以现在的读者不容易全面理解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因此,本文试从宝黛爱情的思想基础,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及作者写作本书的思想局限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关键词】红楼梦 恋爱 悲剧 社会意义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里的中心故事,也动人的重要事件。红楼梦里描写了许多爱情故事,但是只有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及其悲剧,才是作者呕

2、心沥血,倾注了最大的艺术力量来加以描绘的,并且是最感动读者的爱情故事。但对这一故事的社会意义却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鲁迅说过:“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目的书。谁是作者和读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就全书而言,单单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而论,看法也有种种:有人说写出了“色宝”,也有人说写出了“人性”。对于我们今天的青年人来说,由于时代、环境的隔膜,对于这一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可能更难理解了。这也正如鲁迅所说:“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和非洲腹地的黑人,我以为是不会懂得林黛玉型的,健全而合理

3、的好社会中人,也将不能懂得,他们大约要比我们听见秦始皇焚书、黄巢杀人更其隔膜。”今天的读者,对于黛玉和宝玉以及他们的爱情悲剧的确已不能完全懂得。但是这一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是客观存在的。一、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以封建思想为基础。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不是一般的封建社会中公子、小姐的才子佳人的爱情,而是在封建贵族家庭内部所发生的两个叛逆青年的爱情。这一爱情,是以叛逆思想为基础的,如果有一方是“顺民”,这爱情便不存在了。这里首先看看贾宝玉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贾宝玉虽然是贵族阶级的青年公子,但在他身上却存在着某些跟封建制度不相容的东西。首先,他对若干传统的封建观念表示了大胆的怀疑。他说:“只除明明德外无书,都是

4、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 另出已意编纂出来的。”(十九回)在孔子以后,历代的封建统治阶级为了适合自己统治得需要,把儒家思想发展得愈来愈严密,从而也就越来越严重地桎梏着人们的心灵,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宋元理学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在这里,宝玉虽然还没有否定孔子,但却对孔子以后的,诸如宋元理学这一类的思想已有不满,这正表现了他企图在一定程度上从某些封建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的愿望,从而也就违反了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得的利益。其次,他对于封建秩序的若干方面采取了一种轻视的态度。兴儿批评他说:“再者,也没刚柔。有时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玩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们坐着、卧着,见了他也不理

5、,他也不责备。因此,没人怕他,只管随便,都过的去。”(六十六回)这也就是意味着,他并不严格遵守封建秩序所规定的主奴关系得准则,具有一定的平等的思想。而平等的思想观念却正是封建制度的对立物。第三他不愿意追求功名利禄,而且“读书上进的人”他“就起个名字,叫做禄蠹”(十九回)。追求功名富贵,不是一条贵族阶级的必由之路,而且,就根本的意义说贵族阶级也正是依靠这批追求和已经获得功名富贵的人物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和保证对人民的剥削的。因此,宝玉得的这种表现,是跟贵族阶级的利益背道而弛的。而为宝玉所爱的林黛玉,在性格中也体现了这样的成分。她鄙弃女子必须“稳重和平”之类封建道德的信条,“目无下尘”,对贾府中极有权

6、势的王熙凤,她也当面斥为“贫嘴贱舌,惹人厌罢了”(二十五回)她不遵守封建道德中那些扼杀爱情的清规戒律,不仅与宝玉一同以赞赏的态度阅读西厢记,自己也热烈地追求爱情。尤其重要的是,在不愿追求功名利禄这一点上,她与宝玉站在同样的立场。而且,她与宝玉的爱情就是建立在这一思想基础上的:贾宝玉因“独有林黛玉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话,所以深敬黛玉”(三十六回)林黛玉听见贾宝玉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指劝他立身扬名的那些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话,我早和她生分了”(三十六回)林黛玉听了这话,又喜又惊,喜的是自已果然眼里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正是对于这个问题的共同认识,把他们的感情紧紧的联

7、系在一起了,而且也说出了两人互相爱悦的最根本的原因。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突破了过去一般才子佳人小说的旧套。过去的才佳小说的结构大抵就是“郎才女貌,一见倾心;小人拨乱,偷期私奔;状元及第,奉旨成婚”这样的大团圆结局。即使是脍炙人口的西厢记、牡丹亭,也没有突破这样的框子。这些作品,自然也有值得肯定得的积极的一面,那就是从婚姻自主的角度提出了反封建的思想主题,歌颂了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但是这些作者,由于时代的局限和阶级的局限,还没有认识到封建社会里,男女之间的爱情悲剧是由整个封建制度造成的,是封建礼教的罪恶。因而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在爱情上都是个叛逆者,在政治上却都是个妥

8、协者。他们的最后的大团圆结局实际上是顺应了整个封建制度,向封建制度作出了妥协,因此他们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是不彻底的,是无力的。而红楼梦就不同了,曹雪芹没有将红楼梦安排成为大团圆结局。相反,红楼梦确是个以悲剧结局收场的,其中的主要人物宝黛钗凤等没有一个幸免。为什么呢?因为曹雪芹看到了本阶级必然灭亡的征兆,因而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悲剧不仅是爱情的悲剧,而且是社会的悲剧。这样就不仅使宝黛爱情的描写,在艺术处理方面表现出新的特点和风格,反映了作家在艺术构思上的创造性,更重要的是使小说的反封建意义有了很大的提高。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写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所听到的两支曲子,就已经预示了这一爱情的不幸结局。都

9、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言,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终身误)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枉凝眉)小说家在这里以充满感情的诗的语言,写出了他笔下主人公爱情的不幸。在这里,贾宝玉在婚恋上的感情倾向是很明显的。他不满意跟薛宝钗是婚姻,所以“纵然是举案齐眉”,但是“到底意难平”。贾宝玉真正热恋的是林黛玉,但是,封建社会,封建礼教是严酷无情的,他们不能如愿以偿,

10、只得遗恨终身。“阆苑仙葩”的林黛玉,最后是被无情的夺去了生命;而贾宝玉却不得不被迫接受封建家长的安排,跟薛宝钗相结合。但是,在那样的社会里,婚姻和爱情不都是一致的。贾宝玉婚后,陪伴着他的是合乎封建规范的薛姐姐;而他心里怀念着的是超出世俗的知己妹妹,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是痛苦的。还在黛玉去世以前,恋爱不得自由的环境已经使他们不得不常以眼泪洗面。在腐朽黑暗的旧社会里,决不是所有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贾宝玉、林黛玉的自由恋爱跟封建社会的种种压迫势力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尽管两颗心儿紧紧相连,但却无法结成婚姻。一对真心相爱的青年,他们的爱情却只能伴随着凄苦的泪水。最后竟至于

11、落得了这样不幸的结局,一个是悲愤而死,一个是离家出走。这样,红楼梦有关宝玉黛玉爱情及其悲剧的描写,就决不是那千篇一律的庸俗的才子佳人小说可比拟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说比一般才子佳人小说所写的恋爱更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反封建的共同思想基础之上。他们不仅在爱情上反封建,而且对待仕途科举,功名富贵等问题上也具有叛逆的思想。这就是说,他们的爱情不只是一般怜才惜貌的爱情,乃是一对封建贵族阶级叛逆着的爱情。在从前的诗歌小说中,爱情是有的,但比较起来,却和完全的爱情有差别。汉乐府里的“长命无绝衰”曾写出了男女之间真情实感。而向我国古代以恋爱婚姻为题材的文艺作品西厢记和牡丹

12、亭确实要比较优秀的了,可是,如果比较一下的话,人们就会觉得,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比起西厢记里张生、崔莺莺,或者牡丹亭里柳梦梅、杜丽娘的爱情故事,其社会内容和思想意义要深刻得多。西厢记里张生和崔莺莺的相爱,主要的只是由于双方的相貌才情。牡丹亭写柳梦梅、杜丽娘爱情的思想内涵,也是比较简单的。杜丽娘就对柳梦梅说,“爱的你一品人才”,看上的是你“年少多情”。而且这两对恋人的主人公,结果都跟封建势力和谐一致,张生、柳生最后都赴举成名,就成了他们各自的“夫荣妻贵”的大团圆结局。可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就不同了。他们的爱情是具有封建的思想基础的。贾宝玉之所以爱林黛玉,主要的并不是由于林黛玉的

13、美丽,林黛玉之所以爱贾宝玉,主要的也不是由于贾宝玉的品貌才情。在曹雪芹笔下,林黛玉这个少女诚然是美丽动人的;但是在红楼梦里,薛宝钗外貌的美丽完全比得上林黛玉,有些地方似乎比林黛玉还美丽一些。然而,贾宝玉真心爱着的却不是宝姐姐,而是林妹妹。这主要因为薛宝钗的人生理想跟贾宝玉是不协调的,冲突的,而林黛玉的人生理想跟他是一致的。而林黛玉之所以把爱情献给贾宝玉,献给这个被众人视为“不肖”、“孽帐”的贾宝玉,并不是由于宝二爷在贾氏家庭的地位,而是因为宝哥哥不仅跟她自幼耳鬓厮磨,一起长大,因为感情更加亲密;最主要的是,她觉得贾宝玉是一个知己。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既然是以封建思想作为思想基础,在他们活着的那

14、个社会,那个阶级里,他们能够把功名富贵、仕途经济、八股文章之类的东西,毫不留恋地抛在脑后,而以反对封建礼教,反对科举制度这些进步的思想作为爱情的共同的思想基础。封建社会、封建家庭自然就更不会允许他们有爱情婚姻的幸福。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性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婚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在这方面,始终存在着家长包办和本人自主的矛盾。中国封建社会里的家长包办婚姻制度的主要内容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它是由儒家的“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想见”(礼记坊记)礼教而来的,儒家的这种礼教的产生,和为了纠正“民但知

15、其母,不知其父”的乱婚现象有关。但这种礼教在表现出它进步性的同时,也显示出它的不合理性。它排斥了男女双方在婚姻上的自主,甚至排斥了男女双方表达爱情的权利,竞发展到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地步,宋代以来出现的“理学”正统儒学的变种,更把男女爱情看作是需要扑灭的“人欲”。因此,在通常的情况下,中国封建社会里的男女婚姻不是当事人双方思想和感情相投相爱的结果。而且纯粹受代表阶级和家族利益的家长强制而成。一般说来,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在阶级社会里,男女之间的婚姻,必然会受到阶级利益的影响和制约,也就是说,不可能有个人绝对的自由选择,但合理的情况应该是,在当事人自主的基础上,阶级利益和个人喜爱的统一,由此产生的

16、婚姻。家长包办的婚姻常常会造成各种悲剧事件,这里可能是男女双方没有互爱的感情的悲剧,也可能社会思想不投合的悲剧,等等。至于封建礼教剥夺男女之间表达爱的权利,这种不合理的反常的现象更造成了青年男女的痛苦,产生了许多爱情上的悲剧事件。正如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他们两人情投意和,心心相印,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共同的价值取向,本应该为连理的。可是,最后却被生生拆散。贾宝玉不得不娶了自己并不爱的薛宝钗,这是为什么呢?论容貌,林黛玉与薛宝钗不相上下,论才学,薛宝钗有时更胜一筹。这是因为薛宝钗的思想言行完全符合封建道德的规范。她总是劝贾宝玉好好读书。劝他走封建科举之路,劝他讲究“仕途经济”劝他不要辜负整

17、个家族的热切的希望,做一个贵族官僚家庭的孝子贤孙。她尊上爱下,食物专挑老祖宗爱吃的说,点戏专挑老祖宗爱听的点。凡此种种,无不表现出薛宝钗的特征一个标准的封建社会的淑女。而林黛玉呢,却是一个标准的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对于贾宝玉那些在别人眼中的古怪言行,她给予完全的同情、理解和支持。这样,他们不幸的结局就不可避免。封建统治阶级固然很强调所谓“风化”,所谓“男女之防”;但如果不触犯更多的或者更根本的封建秩序,仅仅在男女关系上有些逾闲越检,对于本阶级男子,还是完全可以赦免的。而贾宝玉却不但在林黛玉死后还爱着她,而且他对一系列的封建制度都不满和反对。但对这样一个叛逆者,林黛玉却同情他、支持他、爱他。而且她

18、本人也并不是一个驯服非女儿,等待着她的自然也就只有不幸的命运了。在这个意义上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是封建礼教封建制度所不能容许的叛逆者的悲剧。如果更进一步说,假设贾宝玉和林黛玉能够达到婚姻的结局,又将怎样呢?具体的情形我们不必预料,但只有一点预料可以肯定,这扔是一个悲剧,只是采取另外一条发展道路而已。即使贾宝玉和林黛玉如愿以偿地结为伴侣,悲剧仍不可改变。因为我们很难想象,这两个青年人结婚后,将怎样在那个荣国府里安排他们的生活。“潦倒不通事务”的贾宝玉如何在那个社会里安身立命。结婚之前,他们可以依仗封建家长的宠爱来享有一定的特权,利用这些特权使他衣食无忧,依靠这些特权来给被压迫者以温情和庇护,

19、他可以打破成规,被准许进行为封建主义社会秩序所不容的一些自由的活动(包括他和林黛玉的爱情)。但是,他的特权哪儿来的呢?显然,是封建主义统治势力的支持。 这是可悲的矛盾: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依赖的;他所反对的,正是他所依靠的。表现在林黛玉的爱情上则是他不愿意接受封建家长所安排的“金玉良缘”与薛宝钗成婚,而他与“木石前盟”的林黛玉成婚却又只能期待着封建家长的主持或批准。在成婚上都是如此,成婚之后更难想象,他与林黛玉能过得幸福。 让我们再来看看林黛玉吧,“孤标傲世”的林黛玉难道可以永远呆在满架图书的旁边,过着她那灵智与感情的生活吗?她将怎样实践那一社会对于一个出嫁后的妇女所要求的一套“温柔贤淑”

20、之礼呢?既然林黛玉即使为了爱情也不肯在贾母、王夫人的面前卖乖讨好,难道她可以做媳妇改变自已吗?而处在日暮穷途的荣国府中,她和贾宝玉能过得幸福吗?这一切,又是新的矛盾,新的冲突,新的痛苦。而最后,悲剧的结局是无疑的,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罢了。这不可改变的悲剧的根源,总是由于在十八世纪的中国土地上,找不到一块可以容纳贾宝玉和林黛玉生活道路的国土。因此,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性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三、宝黛爱情悲剧的意义,有它先进的一面,也存在着局限性。诚然,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自有它可歌可泣的地方,但是对于他们爱情悲剧的意义,我们不但应该看到

21、它先进的一面,也应看到它也存在着局限性。而这又和作者描写这一爱情悲剧非观点和局限性有关。在我们今天看来,红楼梦里四大家族子弟的婚姻问题,是只能在政治交易中得到解决的,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设想,都只能是幻想。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达到爱情的目的,那就首先要从根本上拔掉爱情的障碍,也即是要摆脱四大家族的政治势力,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因此,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虽然赋有新的思想,但这一理想的实现却非常遥远。人物本身并不知道怎样去实现他们的理想。作者写他们只是在盲目的反抗,在反抗中,尽管他们可以立有多少海誓山盟,但他们也像是暗自知道,他们的目的是根本达不到的;即使在中途的欢乐中也早已潜伏

22、着悲剧的影子。这是为什么呢?作者不能解答这个问题。他最后把这个问题拆诸命运。于是悲观主义产生了。因此,写宝玉有时似有信心,誓不相负;有时又毫无信心的待死,写到失去信心的时候,人物的内心便弥漫着一层悲观主义的纱幕;而写到似有信心的时候,未来的生活又似乎尚有一丝希望。这是因为作者除了有时悲欢失望之外,有时也是有一丝幻想的。因此,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虽然明明处在遥遥欲坠的危巢之中,而作者又把这个瞬息即逝的栖息之出描写成一块温情的绿洲。可以看到,作者虽然厌倦了这大观园里的生活,但他对于他所写的某些生活片断也还是留恋不舍的。所以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才会产生这样的幻想的情绪。因而也导致了读者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存了一点幻想,或对大观园的生活有所欣美。这当然是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的错误理解。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样的爱情要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得到解决呢?这样的问题不能指望红楼梦作者的具体解答。他能够写出这样的爱情没有出路,也就达到了现实主义大师二百年前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了。问题是,今天的读者应怎样从这一没有出路的爱情悲剧中得到自己的结论呢。对曹雪芹来说,他写红楼梦的时候面对着严酷的现实,抒发了诗人的义愤也就足够了;但是,对今天的读者来说,如果也仅仅满足于义愤,或沉浸于感伤,而不能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