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字知见录(1)_第1页
杂字知见录(1)_第2页
杂字知见录(1)_第3页
杂字知见录(1)_第4页
杂字知见录(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蒙学读物杂字及其版本知见录李 国 庆 一、杂字说略杂字是自古以来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类蒙学读物。所谓“杂字”,顾名思义,就是把各类字词汇集在一起而编成的书。经过长期发展演变,由原来的单一胪列字词,而逐渐变成了由数个字词相连成句、可以诵读的一种形式。无论属于哪种形式,在一种杂字书中,所用字词一般不重复,以达到识字的目的。笔者从所见明清以来传本获知,杂字具有以下显著特征:书名题写“杂字”,作者大多佚名,句式多种多样,内容十分丰富,开本既小又薄。杂字起源很早。依据文献记载,早在汉魏时,就出现了以杂字题名的书,如汉郭显卿的杂字指,魏张揖的杂字,周成的杂字解诂等,今均有辑本。隋书经籍志还著录了邹里的要

2、用杂字、李少通的杂字要等。敦煌遗书中有诸杂字(见敦煌杂录下辑)等。可见杂字书早在隋唐以前就已经开始流行。宋史列传二四四有这样的记载:“元昊(按:即李元昊,西夏国君)自制蕃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成十二卷,字形体方整,类八分,而画颇重复。教国人纪事用蕃书,而译孝经、尔雅、四言杂字为蕃语。”西夏创造了文字之后,首先翻译四言杂字,与孝经、尔雅并列,可见这本杂字书在当时的重要性。南宋诗人陆游作七言绝句秋日郊居曰:“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著面看人。”诗下双行注文:“农家十月乃遣子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 可见当时杂字与百家姓之类的蒙学读物并行于世。

3、随着雕版印刷业的兴盛,明清时期这种杂字读物在民间更得以广泛流传。民国时期接续余韵,甚至在解放区的革命文献中还能看到它的踪影。从起源时间和流传情况看,笔者认为,杂字是中国古代产生时间最早、流传最广的一类蒙学读物。早期的杂字均属于字词单列,间或释义;后来发展成字词相连成句的形式。三言或多言杂字应该是在字词单列式杂字的基础上,为了便于诵读,易于识字,经过不断演变而逐渐形成的。我们依据早期的辑本和后来的传本便可以了解这种情况。魏张揖的杂字仅辑得七条,周成的杂字解诂仅辑得十四条。检阅可知,这些书的内容都是解释字词的音义,如张书第一条:“诂者古今之异语也。” 周书第一条:“啸,吹声也。” 据敦煌遗书总目索

4、引新编著录知,在敦煌遗书中,有不下十种杂字。其中S.5513,题杂字:“窄纸幅,残卷,大抵以偏旁相同者相隶属”;S.5690,题杂字:“共三行,约十七字,比较冷僻”;S.5712,题杂字:“仅九行,不满百字兼有注音,如羼注以善,暨注以既”。这是早期杂字的特点。从文献记载和流传情况判断,大概隋唐以前的杂字可以归入这类,即单一胪列字词或解释字词的音义。自宋代以后,杂字书的内容丰富起来,形式也趋多样化,除单一胪列字词或解释字词的音义外,还把常用的字词进行组合相连,逐渐演变成了这种既有一定句式、又有一定内容的可读性读物。杂字的主要功用是识字,而且书中所载都是属于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字词。那些村塾秀才或

5、市井中人把日常使用的字词进行分类编写成句,用来教人。这类杂字受到欢迎的原因是它既便于熟记,又可以从中学到所用文字和各类知识。广泛流行的南朝梁代周兴嗣编的千字文、相传为北宋时佚名编的百家姓和相传为南宋王应麟编的三字经,实际上也是具有一定句式、又有一定内容的启蒙读物。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一句;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和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均是四字一句。仅从这方面进行比较,其与杂字没有太大区别。笔者认为,“三、百、千”所具有的优点的地方,也正是其不足之处:三字经宣扬儒家伦理道德,重在进行说教;百家姓列举百家姓氏,集常见的408个单姓和30个复姓,加在一起也仅有430多个字

6、;千字文的内容有关于自然、社会、历史、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也只是以教人认识一千个汉字为目的。内容比较单一,字数偏少,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实际需要。而杂字这种读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弥补了“三、百、千”的不足。这或许就是杂字在民间长期、广泛流传的主要原因。杂字内容丰富。内容有综合性的、有专题性的。一书包括了多个门类,是所谓的综合性杂字;有一书只讲一个门类,如只讲字(词)义,或只讲农业,或只讲经商等,是所谓的专题性杂字。杂字形式多样。有字词式杂字、三言杂字、 四言杂字、五言杂字、六言杂字、七言杂字、十言杂字及十三言杂字等。这些杂字显得特别实用,受到了下层百姓的欢迎。这种启蒙读物不受官方重视,更不

7、被读书人认可。如专门搞普及教育的清季学人张之洞在其“为告语生童而设”的书目答问一书中,在称赞仪礼韵言时就曾说过这样的话:是书“岂不胜于读村书杂字、百家姓万万耶!”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谈到杂字的作用,他说:由于杂字具有通俗、实用和地方色彩等特点,“杂字书居然能跟几乎是官定的三、百、千相抗衡,在不被读书人认可的情况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在实际上,也确是靠了这一路土教材,才真正解决了中下层社会人家的子弟只用短时间学会识字,以应付日用需要的问题。任何一种编得好些的杂字书,大致都能用一次(顶多两次)冬学的时间学完;学会那些字,记记帐,写写信,看看通俗小说和唱本,的确可以对付对付了。” (见张志公著传统语文

8、教育初探,1962年上海教育出版社)来新夏教授对杂字这种蒙学读物曾提出自己的认识,他说:“与正规教育之路并行的幼(蒙)学教育,还有一条业余教育之路。它的读者不限年龄,不拘身份,男女老幼都可以选择这条识字途径。这种所谓幼学教育不是从年龄立意,而是指扫盲性质的启蒙教育。这是一条非正规的业余教育之路。它的主要读物就是因地制宜、因事制宜,以不同句式编排的各种杂字。”(见中华幼学文库杂字来新夏前言,来新夏主编,1995年南开大学出版社)历来人们很少关注这种蒙学读物,甚至不知杂字为何物。究其原因,主要是杂字属于民间读物,没有得到官方认可,没有升到正统地位,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李丽中、高维国认为:“由于历

9、代统治者对杂字的偏见和鄙视,给今天的杂字搜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已往的杂字书编写者多不著姓名和撰写年代,官方编辑出版的书志、书目上又绝少收录,以至许多珍贵的杂字读本在长期流传中散失,有的虽找到残本但无法对证。杂字搜集工作进展缓慢直接影响了对杂字这一文化现象的研究。”(见中华幼学文库杂字李丽中、高维国前言,来新夏主编,1995年南开大学出版社)就笔者历年访求杂字实践获知,上述观点是正确的。早期的杂字现在只能看到少数几种辑本,宋元版杂字现在已经没有了踪迹,明版杂字已成凤毛麟角,清版杂字十分少见,民国版杂字偶或见之。作为历代私家的藏书楼对这类读物根本不屑一顾,遑论珍藏!作为公藏的图书馆对这类读物一般不

10、去特意购藏,偶有零星收藏。在一般书店售书目录中甚至找不到有关它的题名。这些随时都有可能佚亡的蒙学读物,在我国历代蒙学教育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这是一宗急需关注的重要历史文献,它记载着曾经使用过的(有些现在仍在使用)字词、俗语、俚语和警句,真实反映下层民众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在语言学、教育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等领域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所见杂字书目下面简要介绍笔者见到的13类81种杂字的170个版本,其中包括:第一类 字词式杂字9种15个版本;第二类 三言杂字 2种8个版本;第三类 四言杂字 37种74个版本;第四类 四三言句式杂字 1种1个版本;第五类 四八言句式杂字 1种1个版本;第六类

11、五言杂字 8种21个版本;第七类 五四言杂字 1种2个版本;第八类 五七言杂字 1种1个版本;第九类 六言杂字 4种12个版本;第十类 七言杂字 8种21个版本;第十一类 十言杂字 2种6个版本;第十二类 十三言杂字 4种6个版本;第十三类 词句对应杂字 1种1个版本。是目以类相从,以句式为序,次列各种杂字,每种杂字之后介绍不同版本。每部杂字著录书名、撰者(一般题“佚名撰”)、版本、正文首句和末句,以及必要的简短说明。见诸公藏者,注明藏家名称;见诸私家者,不具题名。第一类 字词式杂字这类杂字一般按类收录相关字词。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单列字词,字词后面没有释义;二是既列字词,又在字词的后面添加

12、释义。字词式杂字的作用类似我们现在使用的字(词)典。今见9种15个版本。第一种 今见1个版本 新刻增校切用正音乡谈杂字大全(一名乡谈正音杂字、乡谈正音什字),佚名撰,明末刻本。前三词:“天光、天暗、寒天”;末数词:“几遭、无教、越多、簇成、暂且、临近”。乡谈指地方俗语,正音指标准用语。如:乡谈与正音的对应词:天光天亮、天暗天黑、寒天冷天。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收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汇刊,200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二种 今见2个版本 1、五刻徽郡释义经书士民便用通考杂字(一名通考杂字),佚名撰,明崇祯刻本 首尾残。存二卷:1、2。每半叶10行,四周单边。上下双

13、栏。上栏为知识性内容,下栏是杂字。杂字正文分病症类、人事类、俗语类、婚姻类及虫类等。病症类前三词“针灸、膏肓、荣卫”,虫类后三词“蝤蛑、蜜蜂、螺蛳”。天津图书馆藏,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类书。2、重增释义徽郡世事通考元龙杂字(一名万全世事元龙通考杂字),佚名,清文萃堂刻本。每半叶13行,左右双边。正文首三词“乾坤、宇宙、太极”,末三词不清。先列词,后有释义。分70类。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第三种 今见 1个版本 新刻增订释义经书便用通考杂字二卷 外一卷(一名世事通考全书、增补通考全书、敦义堂二刻增补便用杂字世事通考全书、敦义堂新刻分类元龙便用世事通考全书),清徐三省辑 清黄惟贤增订 ,清康熙

14、间仇村黄惟贤刻本。正文分天文、地理、时令、人物等68类。首三词“乾坤、宇宙、太极”,末为“诸译国名、江湖风暴、治骨鲠神符”。字词后面添加释义。国家图书馆藏。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类书。第四种 今见1个版本益幼杂字不分卷,清文奎阁书庄撰,清金陵状元境文奎阁书庄刻本。首三词 “秈(籼xian)米、晚米、穤(糯nuo)米 ”; 末三词“陕西、云南、河南”。正文分类52类。第五种 今见1个版本 元龙杂字,清佚名撰,清梅继培校,清道光十三年抄本。分天文类、地理类、时令类、职官类、人事类等41类。正文云“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二十八宿,半在天上,半在地下”;末四词“浑食虫、蝤蛑、蛴螬虫、牛蟾虫”

15、。有梅继培校跋及半农识语。人民大学图书馆藏。第六种 今见 1个版本 新镌智灯杂字二卷(一名新增绘图智灯杂字绘图智灯杂字、智灯杂字),佚名,清宣统元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正文首三词“、霉天、”,末“五字对、六字对、七字对”。分43类。上图下文。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第七种 今见2个版本。首三词“生瓜、茄子、落苏”,末三词“夯槌、砟刀、六尺杆”。 正文分38类。1、绘图日用杂字,佚名撰,无年月北京老二酉堂石印本。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2、最新改良绘图日用杂字不分卷(一名绘图日用杂字、绘图中西日用杂字),佚名撰,无年月上海昌文书局石印本。书后附四体英文字母,故又名绘图中西日用杂字。版面分成上下两部分

16、,上部分为插图,下部分为文字(以下简称“上图下文”)。第八种 今见5个版。首数字(词)“乾、坤、日、月、雷、雨、风、云”相同,末字(词)稍异。 1、新增幼学杂字(一名幼学杂字、对像杂字),佚名,清光绪二十三年文成堂刻本。冰、雹、雪、散”和末数句“壁虎、蜗牛、蚯蚓”, 图文对照。2、改良绘图幼学杂字(一名绘图幼学杂字),佚名撰,无年月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末三字(词)“蚯蚓、蝌蚪、蜉蝣”。图文对照。3、改良绘图幼学杂字(一名绘图幼学杂字、幼学杂字),佚名撰,无年月久敬斋石印本。末三字(词)“蚯蚓、蝌蚪、蜉蝣”。书后有久敬斋石印启示。图文对照。4、书名最新绘图幼学杂字(一名绘图增订幼学杂字、幼学杂字

17、),佚名撰,民国8年铸记书局石印本。末三字(词)“蜥蜴、蝗虫、金虫”。5、最新绘图幼学杂字(一名绘图幼学杂字),佚名撰,无年月鸿文书局石印本。末三字(词)“衣鱼、石蚕、赤蜂”。图文对照。第九种 今见1个版本 新刊较正方言应用杂字(一名方言应用杂字),清张国潘较正,清刻本。首句“天、星、日、月、斗、宿、参、辰”,末句“遽、忽、应、用、庶、免、蒐、寻”。正文分25类。第二类: 三言杂字杂字正文每句三字,故名。今见2种8个版本。第一种,今见7个版本。正文首四句:“说杂字,头一宗,治酒席,请宾朋”;末四句“哭啼啼,似可怜,过新春,又一年”。1、大字三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刻本。2、绘图三言杂字,佚名撰

18、,无年月北京文成堂石印本。上图下文。3、绘图三言杂字(一名三言杂字、绘图重校三言杂字),佚名撰,阎敏之书,无年月北京老二酉堂石印本。上图下文。4、新出改良绘图大三言杂字(一名绘图大三言全集、绘图三言杂字、绘图大三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北平泰山堂书局石印本。上图下文。5、新出改良绘图大三言杂字(一名绘图大三言全集、绘图三言杂字、绘图大三言杂字、三言杂字),孙虚生撰,康德三年安东诚文信书局石印本。书后有版权页,为杂字书中所少见者,是本书一个特点。上图下文。6、新出改良绘图大三言杂字(一名绘图大三言全集),佚名撰,无年月石印本。上图下文。7、新出改良绘图大三言杂字(一名绘图三言杂字、绘图大三言杂字

19、),佚名撰,无年月锦章图书局石印本。上图下文。第二种 今见1个版本新出改良绘图续三言(一名绘图续三言杂字、三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石印本。首句四句“贺新正,才立春。常鲜纸,贴满门”,末句四句“今虽续,犹不全。二十四,节气完。望才子,再补添”。第三类 四言杂字杂字正文每句四字,故名。四言杂字是笔者所见各种杂字当中传本最多的一类。今见38种74个版本,第一种 今见1个版本 新刊正音注解日诵总类大全杂字四卷,明吴心盘撰,清抄本。正文首句“天云风雨,皓月青天”和末句“星辰斗宿,冰雹闪电”。故宫博物院藏。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类书。第二种 今见1个版本 杂字类考二卷,清丁公恕撰,清乾隆52年经元堂刻

20、本。首四句题“天覆万物,日月代明。星辰次列,宿度绕行”;末四句题“草稿改窜,叙跋批评。抄誊剞劂,印拓传行”。本书共分85类。其中上卷分天类、地类、帝王、文官、武职等46类;下卷分族戚、师弟、朋友、子弟、女流等39类。有自序。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第三种,今见3个版本。首二句题“东西南北,春夏秋冬”,末二句题“防备终身,自思自想”。1、总魁杂字,佚名撰,民国八年(1919)抄本。2、新抄总魁四言杂,佚名撰,民国二十七年(1938)抄本。3、总魁杂字,佚名撰,民国抄本。第四种,今见14个版本。首二句是“天地三光,上下四方”,末二句是“山人谚语,贤者再添”,有个别的版本末句稍有不同。1、正讹四言杂字(一

21、名通用四言杂字、四言杂字、大四言),佚名撰,清同治七年(1868)完县义兴堂刻本。2、四言杂字(一名正讹四言杂字、大字四言),佚名撰,民国元年(1912)京都泰山堂刻本。3、四言杂字(一名正讹四言杂字、大字四言),佚名撰,民国元年(1912)京都泰山堂刻本。4、四言杂字(一名正讹四言杂字),佚名撰,民国间北京泰山堂排印本。5、四言杂字(一名大字四言、绘图启蒙四言杂字、正讹四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北平泰山堂书局石印本。上图下文。6、四言杂字,佚名撰,民国十九年(1930)马先生抄本。7、四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抄本。8、四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抄本。9、绘图四言杂字(一名正讹四言杂字),佚名撰

22、,民国间上海学古堂石印本。上图下文。10、绘图四言杂字(一名正讹四言杂字),佚名撰,民国间北京老二酉堂石印本。上图下文。书后署“阎敏之书”。11、新刻增补四言杂字(一名四言杂字、训蒙必读杂字”),佚名撰,无年月三义堂刻本。12、四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抄本。13、四言杂字,佚名撰,民国二十二年抄本。14、四言杂字,佚名撰,民国三十四年抄本。第五种,今见3个版本。首四句“天地日月,风雨阴晴。雷霆震电,南北西东”,末四句“儒者见笑,童稚喜传。必须杂字,且应眼前”。1、必须杂字,佚名撰,清同治二年聚原堂刻本。2、必须杂字,佚名撰,民国间彰德聚元堂石印本。上图下文。3、必须杂字,佚名撰,民国三十四年石

23、印本。 第六种,今见1个版本。杂字本,佚名撰,民国二十四年(1935)抄本。首二句“四言杂字,口口口口”,末二句“若不用心,忘(枉)费纸钱”。 第七种,今见3个版本。首二句“天地分形,唯人最灵”,末二句“三十九类,群玉殊(珠)终”。1、群珠杂字(一名群玉杂字),佚名撰,民国十年(1921)天津立元书局刻本。 2、群珠杂字(一名群玉杂字),佚名撰,无年月文魁堂刻本。 3、群珠杂字(一名绘图群玉杂字),佚名撰,无年月石印本。末句“仅举数色,群玉殊终,以备常行,三十九类”,与前两个版本不同。上图下文。第八种 ,今见4个版本。首二句“天地日月,宇宙乾坤”,末二句“不堪别用,记账而已”。1、新编四言杂字

24、(一名新刻四言杂字、四言杂字),清曲文炳撰,清文富堂刻本。首有曲文炳于清乾隆五十三年自序,十分珍贵。 2、音注四言商农秘书(一名铜版音注四言杂字、音注四言杂字),清曲文炳撰,王凤梧校,无年月青岛成和堂书局石印本。标注音字。3、改良增广商农秘书(一名四言杂字),清曲文炳撰,王凤梧校订,无年月石印本。杂字旁有注音字。标注音字。4、改良增广四言杂字(一名四言杂字),清曲文炳撰,王凤梧校订,无年月石印本。杂字旁有注音字。标注音字。卷端均印“东武曲文炳焕章甫著”。这是杂字书中明确题署著者的十分少见的例子。第九种 ,今见1个版本。便用杂字,佚名撰,无年月抄本。首二句“天池六安,苦丁徽尖”,末二句“勤学读诵

25、,劳(牢)记心中”。 第十种 ,今见1个版本。四言杂字,复兴书局编,民国二十七(1938)吴桥复兴书局石印本。首二句“人生在世,事有多端”,末二句“教人知道,惹人笑谈”。书后有版权页。第十一种 ,今见9个版本。首二句“人生在世,先入学堂”,末二句“一篇一篇,细细参详”。1、绘图庄农杂字(一名庄农杂字),刘润圃撰,康德七年(1940)义诚印刷所石印本。书后有版权页,题“编纂人刘润圃”。据康德年号知,此书是溥仪伪满洲国时期的出版物。上图下文。2、绘图庄农杂字(一名庄农杂字),佚名撰,民国间上海大成书局石印本。上图下文。3、庄农杂字,佚名撰,民国间石印本。上图下文。4、绘图庄农杂字(一名庄农杂字),

26、佚名撰,民国间石印本。上图下文。5、绘图俗言杂字(一名大字绘图俗农杂字、绘图俗农杂字),孙虚生撰,康德十年(1943)安东德兴印书馆石印本。书后有版权页,题“著作人孙虚生”。作者与第一本不同。上图下文。6、改良绘图农庄杂字(一名绘图农庄杂字、农庄杂字),佚名撰,无年月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上图下文。7、改良绘图农庄杂字,佚名撰,无年月石印本。上图下文。8、绘图庄农杂字),佚名撰,无年月上海昌文书局石印本。上图下文。9、改良绘图庄农杂字(一名绘图大字庄农杂字、庄农杂字),佚名撰,无年月大陆书局石印本。上图下文。第十二种 ,今见4个版本。首二句“石斗升合,分寸丈尺”,末二句“发尔愚蒙,庶用有焉”。1

27、、绘图订正四言杂字(一名订正四言杂字),佚名撰,民国五年上海铸记书局石印本。上图下文。2、改良绘图四言杂字(一名绘图四言杂字),佚名撰,民国间上海刘德记书局石印本。上图下文。3、改良绘图四言杂字(一名绘图四言杂字),佚名撰,民国间锦章图书局石印本。上图下文。4、绘图改良四言杂字(一名绘图四言杂字、四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上图下文。第十三种 ,今见1个版本。使用杂字(一名校正无讹新刻使用杂字),佚名撰,清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首二句“新官到任,衙门差役”,末二句“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第十四种,今见1个版本。使用杂字(一名刊刻使用杂字),佚名撰,清绛州永兴堂刻本。首

28、二句“铺内什物,秤尺斗斛”,末二句“世间可乐,第一问善”。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第十五种,今见1个版本。杂字,佚名撰,清光绪二十七年抄本。首二句“天文节令,地理宫室”,末二句“山栀山药,黄连黄苓”。 第十六种 ,今见1个版本。三千杂字,佚名撰,无年月抄本。首二句 “天地上下,时日月年”,末二句“按谱挨读,勿厌琐屑”。 第十七种 ,今见1个版本。绘图童蒙四言杂字(一名绘图童蒙四言),佚名撰,无年月石庄文德书局石印本。首二句 “读书习字,务要心勤”,末二句“以训诸子,皆宜钦尊”。上图下文。第十八种 ,今见1个版本。绘图便用杂字,佚名撰,无年月石印本。首二句“杂货铺店,油蜡纸草”,末二句“赠送远行

29、,饯仪程仪”。上图下文。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第十九种,今见2个版本。首二句“天云风雨,霹雳雷霆”,末二句“香薷白芷,姜蚕续断”。1、叶韵四言杂字(一名时尚四言),佚名撰,民国十六年(1927)天津立元书局刻本。 2、叶韵四言杂字(一名时尚四言),佚名撰,民国三十五年(1946)锌版印本。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第二十种 ,今见1个版本。杂字连珠,佚名撰,清安顺同文堂刻本首二句“教子良方,油盐柴米”,末二句“香料齐整,越吃越香”。包括便益杂字、辨真字眼、应用杂字及居家便用、家常要务、酬世须知、家礼合宜及天下全图等共八类,其中前三类是杂字,后五类是讲常识性内容,非杂字。国家图书馆藏第二十一种 ,今

30、见1个版本。新刻易见杂字农业(一名农业杂字),(明)佚名撰,清婺邑王青云阁刻本。包括农业、种子、作山、园坦、百工、器用、衣冠、行商、坐贾及技业等十部分。每一部分又细分小类。首二句“人生百艺,无如务耕”,末二句“下棋赌博,废(费)事劳心”。国家图书馆藏。第二十二种 ,今见1个版本。四言便读二卷,(清)佚名撰,清咸丰2年刻本。首四句:“自舆纯孝,武穆精忠。尧眉八彩,舜目重瞳” ,末四句:“布重一诺,金慎三缄。古人万亿,不尽斯亟”。国家图书馆藏第二十三种,今见1个版本。大清杂,(清)佚名撰,清上海茂记书庄石印本首四句:“大清世界,一统河山。万邦宾服,四海奠安” ,末四句:“百物皆备,万事具全。诵读不

31、忘,举笔不难”。国家图书馆藏第二十四种,今见1个版本。眼前杂字,佚名撰,无年月抄本。首二句“半百千万,两钱分厘”,末二句“熨斗烙铁,杂字终篇”。第二十五种,今见1个版本。新镌眉公先生四言便读群珠杂字(一名群珠杂字),佚名撰,清李光明家刻本。首二句“鸿蒙混沌,太极分张”,末二句“民安物阜,”。第二十六种,今见1个版本。珠玑杂字,佚名撰,清屯溪大盛堂刻本。首二句“今具支用,帐目分明”,末二句“编集杂字,训诲童蒙”。第二十七种,今见1个版本。买卖杂字,佚名撰,无年月抄本。首二句“买卖之家,帐目要清”,末二句“稻草穰,谷粮麦秸”。第二十八种,今见1个版本。四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抄本。首二句“圣朝治世

32、,文运克昌”,末二句“富贵荣华,辈辈也强”。第二十九种,今见1个版本。所谓杂字,佚名撰,无年月抄本。首二句“所谓杂字,日用寻常”,末二句“今日念完,明天从(重)温”。第三十种,今见1个版本。新刻万全杂字(一名绘图万全杂字),佚名撰,无年月京都文成堂石印本。首二句“天地寒暑,冷热温凉”,末二句“山人谚语,贤者再添”。上图下文。第三十一种,今见2个版本。首二句“油盐酱醋,蒸酒烧黄”,末二句“以此应事,尚有何难”。1、应事杂字(一名绘图应事杂字、绘图应用杂字),佚名撰,无年月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上图下文。2、应事杂字(一名绘图应事杂字、绘图普通应事杂字),佚名撰,无年月上海昌文书局石印本。上图下文。

33、第三十二种,今见1个版本。(书名残),佚名撰,无年月抄本。首末句残。第三十三种,今见2个版本。首二句:“捷径杂字,家用袖珍。零工簿据,登载分明”,末二句:“病痛药草,昆虫花木。簿据少用,何须多学”。1、捷径杂字,佚名撰,民国间长沙守城书局影印清同治刻本 2、捷径杂字,佚名撰,1996年湖南岳麓书社排印本。第三十四种,今见1个版本。民国杂字,佚名撰,民国年间印本。首二句“中华民国,先学文明”,末二句“才子购去,看了更欢”。第三十五种,今见1个版本。山西杂字,佚名撰,民国年间石印本。正文首二句“人生世间,耕读当先”,末二句“常读熟记,上账不难”。 第三十六种,今见2个版本。首二句“上学识字,先认姓

34、名”,末二句“革命思想,永世不忘”。书中有“毛主席像”和“左权将军像”。1、绘图老百姓日用杂字(一名老百姓日用杂字、日用杂字),辛安亭撰,无年月朝华书店排印本。上图下文。2、老百姓日用杂字,辛安亭撰,无年月太岳新华书店排印本。上图下文。第三十七种,今见1个版本:包举杂字,佚名撰,1996年湖南岳麓书社排印本。首二句:“天地古今,阴阳始终。岁时日月,春夏秋冬”,末二句:“不假脂粉,口碑赞扬。福禄寿喜,历数绵长”。第三十八种,今见1个版本。农村实用杂字,本社撰,1982年湖南教育出版社排印本。首二句:“农村杂字,内容浅显。讲究实用,门类齐全”,末二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丰衣足食,国富民强”。于

35、正文个别字的右侧标以注音字,这是沿用了传统的注音方法。第四类:四三言句式杂字指在杂字正文中,每一句四个字的四言句式和每一句三个字的三言句式交替出现,故名。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今见1种1个版本。新锲鳌头备用杂字元龟(又称鳌头杂字、杂字元龟),明佚名撰,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刻本。全文分二十门类。每一门类前部分为四言,后部分为三言。首句“春饼分团,油堆圆子酱琼脂,岁团”,末句“宗族眷属,长幼尊卑五行人,相伴婆”。第五类:四八言句式杂字指在杂字正文中,共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四言杂字,后一部分是八言杂字,故名。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今见1种1个版本。魁本四言相对(一名魁本四言对相、四言

36、对相),清佚名撰,清绿慎堂刻本。四言杂字首四句“天云雷雨,日月斗星。江山水石,路井墙城”;末二句“跛跎高矮,肥瘦方圆”。八言杂字首二句“剃刀摘镊灯檠(音qing晴)交椅,罘罳(音伏思,意屏风)凉伞水盆轿子”;末二句“羊牢猪圈石菊山茶,牡丹蓉粪升笤埽”。国家图书馆藏第六类:五言杂字杂字正文每句五字,故名。今见8种21个版本。第一种,今见5个版本。首二句“童蒙读杂字,用心细参详”,末二句“君子休讥笑,语句不成章”。分述如下:1、五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文成堂刻本。首末句同上。封面印“启蒙便读 文成堂梓行”。2、五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书农堂刻本。在末句后,有好事者用墨笔添补二句“细悟此书语,言淡意

37、深长”。3、五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京都泰山堂刻本。4、五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泰山堂书局石印本。上图下文。5、五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石印本。上图下文。第二种,今见1个版本。新编五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抄本。首二句“新编五字书,抄写用心读”,末二句“抄写用心念,时刻计(记)在心”。第三种,今见1个版本。五言庄农必读(一名五言庄农),佚名撰,民国七年(1918)京都宝文堂刻本。首二句“起春动工忙,雇人有商量”,末二句“国民同欢乐,四海庆升平”。第四种,今见2个版本。首四句题“人生天地间,农庄最为先。要记日用帐,先念九九篇”,末二句“尚有文明话,乐看在后边”。1、新编改良日用杂字(一名改良日用杂

38、字),佚名撰,民国年间山东长山文义堂刻本。2、改良日用杂字(一名改良杂字),佚名撰,无年月刻本。第五种,今见7个版本。首四句题“人生天地间,农庄最为先。要记日用帐,先把杂字观”,末二句“专心记此字,落笔不犯难”。1、居家必须日用杂字,佚名撰,无年月上海世界书局石印本。标注音字。2、改良绘图日用杂字,佚名撰,无年月石印本。上图下文。3、改良绘图日用杂字,佚名撰,无年月成和堂书局石印本。上图下文。4、改良绘图日用杂字,佚名撰,民国十一年烟台益盛堂排印本。5、日用杂字,佚名撰,无年月刻本。6、日用杂字,佚名撰,无年月刻本。7、日用杂字,佚名撰,无年月抄本。第六种,今见1个版本。五言杂字,佚名撰,抄本

39、。首二句题“村庄农夫忙,终岁不敢康”,末二句“紫荆树好看,烟花的栽竿”。第七种,今见3个版本。首二句题“劝民为善良,教训子孙贤”,末二句稍有不同。1、绘图订正五言杂字,佚名撰,民国五年铸记书局石印本。末二句“知过必改去,家庭多吉庆”。上图下文。2、绘图五言杂字(一名新集五字孝经),佚名撰,无年月石印本。最后二句“知过须必改,方保家无忧”。上图下文。3、绘图五言杂字(一名新集五字孝经),佚名撰,无年月石印本。最后二句“知过要必改,方保家缘计”。第八种,今见1个版本。必须五言杂字,佚名撰,民国二十八年北京老二酉堂排印本。首二句题“正月初一日,新年头一天”,末二句“谷黍渐吐穗,高粱过房檐”第七类:五

40、四言杂字指在杂字正文中,分前后两大部分,前部分是五言杂字,后部分是四言杂字,故名。今见1种2个版本。前部分五言杂字,首二句“天地君亲师,深恩报不完”,末二句“是书皆有益,一字值千金”;后部分四言杂字,首二句“太极分剖,宇宙一统”,末二句“应急字演,察访的当”。 1、校正日用杂字(一名日用杂字),佚名撰,无年月文明斋石印本。2、日用杂字,佚名撰,民国三十一年(1942)抄本。第八类:五七言杂字指在杂字正文中,分前后两大部分,前部分是五言杂字,后部分是七言杂字,故名。今见1种1个版本。日用行时杂字,佚名撰,民国三十年成都博文堂刻本。分稚弊、幼学、伦常、家常、庄家、饭店等21类。其中前三类是五言杂字

41、,自家常以后18类是七言杂字。五言杂字首四句“童蒙性易骄,家长把心操。树小击时易,枝大擢则劳”;末四句“以上这些字,皆有精义藏。必须都晓得,不枉进学堂”。七言杂字首四句“油盐柴米酱醋茶,妆拾齐备好当家。嫩姜蘸酱真个好,老蒜泡醋果无差”;七言杂字末二句“丧道此行不高贵,冠婚丧祭颇有名”。第九类:六言杂字杂字正文每句六字,故名。今见4种12个版本。第一种,今见1个版本。建新杂字,佚名撰,清道光二十八年聚文刻本。首二句:“乾坤初开混沌,分别天地阴阳”;末二句“丁忧除服满阕,余哀犹尚留连”。分天文、地理、人物、时令等24类,是综合性内容。难字旁标有注音字。北师大馆藏。第二种,今见8个版本。首二句:“自

42、古人生在世,具秉五行阴阳”,末二句“鸡报晓雁传秋,三字对六言终”。1、六言杂字,佚名撰,清光绪三十年(1904)京都聚珍堂刻本。2、六言杂字,佚名撰,清刻本。3、六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北平泰山堂排印本。4、六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北京文成堂排印本。5、六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北平益昌书局石印本。6、新刻校正通用六言杂字,佚名撰,清刻本。首句同上,末句止于“中秋月九日霜”。7、新刻校正通用六言杂字(一名大字精印便蒙六言),佚名撰,民国二十六年(1937)排印本。首句同上,末句止于“中秋月九日霜”。8、新刻校正通用六言杂字(一名便蒙六言杂字、绘图便蒙六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北京锦章图书局石印本

43、。首句同上,末句止于“中秋月九日霜”。又从正文“凌云志捧日心”开始,到“中秋月九日霜”为止,变成三言杂字,即“凌云志,捧日心中秋月,九日霜”。 上图下文。第三种,今见1个版本。时行课幼大全杂字(一名时行大全杂字),(清)尊安子撰,清文生堂刻本首四句:“凡人生于世上,须知四大五常。覆载资乎天地,生育出于爹娘” ;末四句:“生意般般顺遂,手艺行行高人。叮咛千急行善,皇天不负善人”。分天地伦常、山珍货物、茶食果品等二十三类。 国家图书馆藏第四种,今见2个版本。首二句:“勤俭富贵之本,懒惰贪贱之苗”,末二句“攒成六言要语,最宜诵读参详”。1、绘图改良六言杂字(一名绘图六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上海普通

44、书局石印本。上图下文。2、绘图订正六言杂字(一名订正六言杂字),佚名撰,民国五年(1916)上海铸记书局石印本。上图下文。第十类:七言杂字杂字正文每句七字,故名。今见8种21个版本。第一种,今见3个版本。首二句“日用五谷稷上苍,芝麻荞麦黍稻粱”,末二句“支使收欠问若干,按账除算自得知”。1、庄农杂字,佚名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墨林堂刻本。于正文后有刊记:“光绪二十五年岁次著雍赤奋若相月上浣吉日于保阳莲池书院藻咏楼之南窗下牟圻书 墨林堂锓字”。2、日用庄农七言杂字,佚名撰,清刻本。3、绘图日用七言杂字(一名绘图七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北京老二酉堂石印本。上图下文。第二种,今见1个版本。

45、日用俗字,清蒲松龄编,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蒲松龄集本。首二句“爷娘生来叫做人,发辫髅与囟门”,末四句“诸门俗字多遗漏,难在全掀正字通。古言蛙鸣如擂敲,今闻蝉叫似弹筝”。首载自序,末刊题跋。自序言及“旧有庄农杂字,村童多诵之”等内容。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创造性为一体的高水准的杂字作品。第三种,今见4个版本。首二句“谷子高粮共糜黍,稷秒稙晚粮细糠”,末二句“麻脸人儿其形俏,一个眼的心难防”。1、精选杂字(一名新刊精选杂字),佚名撰,清光绪九年(1883)泊镇善成堂刻本。2、士农工商买卖杂字(一名农商买卖杂字、买卖杂字),佚名撰,民国二十八年(1939)天津义华书帖庄石印本。3、士农工商

46、买卖杂字(一名买卖杂字),佚名撰,无年月石印本。上图下文。4、绘图买卖杂字(一名买卖杂字),佚名撰,无年月石印本。上图下文。第四种,今见1个版本。百句杂字,杨凌云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杨凌云抄本。首二句“天下一百二十行,惟有庄农最为强”,末四句“书中杂字识不尽,编成百句细参详。若问拙辞谁氏创,字表凌云本姓杨”。第五种,今见6个版本。首二句“圣人留下好文章,教训读书年少郎”,末四二句“若肯熟读并牢记,夺尊显贵在人前”。1、校正七言杂字(一名万事通考七言杂字、七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蔚州德兴堂刻本。2、校正七言杂字(一名万事通考七言杂字、七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京都文成堂刻本。3、校正

47、七言杂字(一名七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京都泰山堂刻本。首末句同上。卷端题名下印“京都泰山堂发兑”。4、新集七言杂字(一名七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完县义兴堂刻本。5、新集训蒙必读七言杂字(一名重校训蒙必读七言杂字、绘图七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北京老二酉堂石印本。上图下文。6、新集训蒙必读七言杂字(一名新校训蒙必读七言杂字绘图七言杂字、七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北平泰山堂石印本。上图下文。第六种,今见3个版本。首二句“木耳香菌合竹笋,鹿筋海带燕窝汤”,末四句“其中或有差误处,高明先生请削删”。1、最新订正绘图七言杂字(一名订正七言杂字、绘图订正七言杂字),佚名撰,民国五年上海铸记书局石印本。

48、上图下文。2、最新改良绘图七言杂字(一名绘图七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上海天宝书局石印本。上图下文。3、绘图七言杂字蒙学教科书(一名绘图七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上海天宝书局石印本。正文字句稍有改动,首二句“耳子香菰兼合笋,鹿筋海带燕窝汤”,末四句“其中或有差误处,高明先生并海涵”。上图下文。第七种,今见2个版本。1、七言杂字,佚名撰,清光绪三十一年古绛宝善堂刻本。首句“家中有事来亲朋,提上篮儿街上行”,末句“说的尽是俗语话,但当用时字不差”。首载识语,末有刊记。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2、最新出版绘图七言杂字(一名最新绘图七言杂字绘图七言杂字),佚名撰,无年月上海昌文书局石印本。首二句“家中有

49、事来亲朋,提上蓝儿街上行”,末四句“说的尽是俗语话,但当用时字不差”。上图下文。第八种,今见1个版本。应用杂字,佚名撰,清抄本。首句“立家锅囊最为先,盆瓮碗盏具要全”,末句“若论庄户务农业,应用杂字一概全”。第十一类:十言杂字杂字正文每句十字,故名。以三三四句式来表示,故也叫“三三四句式”。今见2种6个版本。第一种,今见5个版本。正文首句“有天地,分阴阳,日月星辰”,末句“和欢乐,多福寿,阖家安康”。1、拾字各言杂字(一名拾字各言),佚名撰,清光绪十二年(1886)衡邑三义堂刻本。2、绘图拾字格言(一名拾字格言),佚名撰,无年月北京泰山堂书帖庄石印本。上图下文。3、新刻拾字各言杂字(一名拾字各

50、言),佚名撰,无年月泰山堂刻本。4、拾字各言杂字(一名拾字各言),佚名撰,无年月石印本。5、十言杂字,佚名撰,抄本。正文字句或有颠倒,如首句作“有天地,分阴阳,星辰日月”。 第二种,今见1个版本。拾字文(一名拾字文本),佚名撰,无年月抄本。正文首句“劝谕尔,众百姓,当堂听讲”,末句“怎奈得,是君命,道阻且长”。第十二类:十三言杂字杂字正文每句十三字,故名。又以不同的句式来表示。包括“三三七句式”、“三三七和七三三混合句式”及“六七句式”三种类型。今见4种6个版本。第一种,今见1个版本。以三三七句式来表示,故也叫“三三七句式”。新刻要紧杂字)(一名万全要紧杂字、要紧杂字),佚名撰,清光绪三十年(

51、1904)古绛克明斋刻本。首句“杂字多,写不遍,先将要紧仔细看”,末句“休聒耳,闲扯谈,五经四书用心念”。封面左上角墨笔题“价钱贰十文”。这是仅见的清版杂字书价。第二种,今见3个版本。以三三七句式来表示。首二句“直隶省,天津卫,都督衙门保卫队;官钱局,商务会,交通银行现洋兑”,末二句“这天津,真可陈,提笔琢磨费精神;说到此,杂字终,赏识一笑望诸公”。1、天津地理买卖杂字(一名天津地理名家买卖杂字、天津杂字),刘浚哲撰,民国九年(1920)年天津增文书局刻本。正文中有“刘浚哲,号慕尧,读罢经书兴气豪;刘浚哲,字唐臣,天津迤南沧州人;作杂字,有原因,天津地理日日新”等句。据此知,刘浚哲应当是本书的作者。2、天津地理买卖杂字,刘浚哲,张廷书撰,民国十八年(1929)年天津聚文山房排印本。书中有“刘浚哲,号慕尧,读罢经书兴气豪;张廷书,字奉臣,天津西南冀县人;作杂字,有原因,天津地理日日新”等句。在这个版本中新增一位张廷书。张廷书是继刘浚哲之后成为本书的第二作者。3、天津地理买卖杂字(一名天津杂字),张景珊,孙满常撰,民国二十六年(1937)排印本。此本正文字句稍有改动。如首二句改为:“河北省,天津卫,公安局所保卫队;官银号,商务会,准备银行国币兑”。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