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报告:聚焦、提炼、升华_第1页
课例研究报告:聚焦、提炼、升华_第2页
课例研究报告:聚焦、提炼、升华_第3页
课例研究报告:聚焦、提炼、升华_第4页
课例研究报告:聚焦、提炼、升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聚焦 提炼 升华 周老师三教文言文比较阅读浙江省永康市明珠学校吕惠平一.研究背景: 周伟芳老师是明珠学校的年轻教师,基本素质好,虚心好学,是学校重点培养的青年教师,在近几年分别荣获永康市优质课一等奖、永康市青年教师下水作文比赛一等奖、永康市青年教师技能比武一等奖。在2012年12月份周老师又接受了金华市教研员刘启才老师布置的任务:在2011年12月28日为金华市九年级语文中考研讨会上出一堂文言文比较阅读的专题复习课。为此,永康语市文教研员胡新民老师、永康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胡德方老师和王艾荷老师、明珠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帮助诊断、评议、改进。二、研究线索:深入现场观察分析思考: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关注

2、点发生了什么变化?对复习内容的筛选处理、复习策略的提炼有多少提高?对教学过程的掌控、处理上有哪些改进?三、课例研究过程第一次蜻蜓点水 面面俱到第一次研究课是原生态语文课,课后按观察点研讨,我们发现:这堂课周老师从文言文字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内容的理解、比较阅读等角度一一讲述,因为要讲的知识点太零碎了,每一个知识点蜻蜓点水般一晃而过,根本没有突出重点文言文比较阅读中“比较”二字,而是上成对一般文言文的复习课了。(一)第一次研究课流程:1.导入2.考试题型(1)解释常见的实词与虚词(2)句子的翻译(3)比较材料的异同点3.考点呈现 a.字词的解释(虚词、实词)经常考到的字词类型有:通假字、古今异

3、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举例(略)b句子的翻译经常考到的句子类型有: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省略句、主旨句(关键句)、描写优美的句子。(举例略)c.比较阅读内容理解上的比较文章主旨上的比较写法差异上的比较表达方式上的比较4.技巧点拨a.字词的解释平时注意积累,特别关注课文下面的注释加字组词法联系迁移法(链接法):联系上下文有效地理解b句子的翻译判断句(加“是”)省略句(加省略的成分)倒装句(调换位置)主旨句(先分后合)总的要求是:信、达、雅c.比较题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二、课后调查课后访谈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对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答题技巧还是模模糊糊,并没有更新更深的了解,更不用说学以致用了。三、同

4、伴们的改进建议:1.根据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重视师生的互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议采用学案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探究文言文比较阅读的题型与复习策略后,再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总结提升。2.复习的重点要明确,应该聚焦比较阅读。这是一堂专题复习课,就要抓住比较阅读这个重点,以近几年各地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的考题为例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文言文比较阅读,让学生明白文言文比较阅读的选材范围,文言文比较阅读的考题类型,让学生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比较角度及解题策略。这样才能突出重点,从而突破难点。不能面面俱到,重点部分如蜻蜓点水般,一晃而过。3

5、.教师语言还需准确、精炼。过渡语衔接要自然,评价语要适时得当。第二次浅尝辄止 不得要领为了第二次的课,周老师在各位同仁的帮助下,又不断钻研,不断改进。在第二次课上,以中考题为例,紧扣比较阅读这个专题,重点是比较突出了。但是,新的问题又出来了,那就是教师对这个专题复习每一类题型解题策略的概括,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参考,得自己去提炼概括。而周老师在概括提炼上浅尝辄止 ,有不得要领之感。解题策略语言的提炼将关系到这堂课的难点能否突破,教师的本人的水平能否得到体现,因此必须加以提炼。(一)第二次研究课流程1.导入2.什么是文言文比较阅读3.文言文比较阅读的考题有哪些?能解释常见的实词与虚词句子的翻译比较材

6、料的异同点4.选文上有什么特点?有联系点的:课内与课外、课内与课外、课外与课外5.文言文比较阅读比什么比较主旨感情比较人物形象比较内容异同比较写作手法6.解题策略比较主旨感情的解题策略:看开头结尾的句子;看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比较人物形象的解题策略: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人物的各种描写。比较内容异同的解题策略:理清思路,筛选关键词语。比较写作手法的解题策略:看到课外,先想想课内,由课内已知的,推测课外未知的。(二)课后调查学生对文言文比较阅读的选材范围,考题类型,比较角度有了初步的认识,有了基本的思路,但对解题策略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和模糊。(三)同伴们认为可

7、以改进的地方:每个教学环节的过渡语言要自然流利,解题策略语言的概括更要精心加以提炼,要有“语文味”,句子要整齐一些,最好是像口诀或顺口溜一样,读起来朗朗上口,又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第三次水到渠成,柳暗花明 周老师又经过了一番精心的准备,终于迎来第三次课(中考研讨会上的那一节),功夫不负有心人,和前两次课相比,在关注重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掌控上都更上了一层楼,可谓水到渠成,柳暗花明。原经验改进后关注重点 把自己归纳出来的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的题型和解题策略的研究灌输给学生,教师说得多,学生说得少。 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仔细聆听,积极回应,恰当引导,以学定教,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8、教学内容蜻蜓点水,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不得要领,没有突出重点、难点。 经历一个“由少到多,由多到少”聚焦、提炼、升华、的过程。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掌握教学节奏、分寸,突出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的掌控教师本人由于对所教内容钻研不够,所以教学中缺乏自信,缺乏激情,学生学习气氛沉闷。 教师找到了感觉,驾驭自如,与学生配合较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发言积极,课堂气氛好。 第三次研究课教案:一、什么是文言文比较阅读文言文比较阅读是把两则或两则以上有某种联系的文言语段作为阅读材料,要求读者在文章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技巧、语言特点、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的阅读形式。二、文言文比较阅读的考题有哪些

9、?1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2 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3 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4 比较阅读材料,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三、文言文比较阅读的选材范围有联系点的课内与课外文言文进行比较有联系点的课内与课内文言文进行比较有联系点的课外与课外文言文进行比较四、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比较角度常见题型(一)、常见题型1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甲】记承天寺夜游【乙】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2011山东省临沂市)【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二)常见题型2比较人物形象异同 【甲】晏子春秋【乙】晏子春秋 (2011江苏省连云港市)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10、【甲】陈涉世家【乙】信陵君窃符救赵甲文的吴广与乙文的朱亥在性格上有什么共同点。(三)常见题型3比较内容异同 【甲】爱莲说 【乙】寒松赋 (2011甘肃省兰州市)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甲】爱莲说【乙】养竹记 (2011安徽省芜湖市)甲乙两文都用了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 (四)常见题型4比较写作手法异同五、解题策略(2011山东省临沂市)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11、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记承天寺夜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分)策略一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议论抒情是重点;文章首尾须看清;人生经历要联系;写作背景来参考。(2011江苏省连云港市)【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

12、:“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策略二评价人物性格异同:概括事件窥个性;语言描写露性情;察言观色评性格。1.(2010江苏省盐城市)(1)甲文

13、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_。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策略三比较内容异同:概括事件,理清前因后果。明确思路,筛选关键词语。(2011甘肃省兰州市)(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

14、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可用而不用,固斯焉而取斯。李绅寒松赋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策略四比较写作手法的异同:常用写法记在心,细看文章精筛选。常用写作手法有:衬托、对比、托物言志、正侧面描写、烘托、拟人化等。实战演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5、)(1)臣之妻私臣 私:_ (2)皆以美于徐公 以:_(3)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 (4)卒得反国 反:_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邹忌修八尺有余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于是入朝见威王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C时时而间进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内外不闻吾过 及鲁肃过浔阳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6分)(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_(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译文:_(3)吾知所以亡矣。译文:_4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3分) 原因:_启发:_课后调查:大多数学生结合学案和

16、练习题,课前认真复习,再加上老师课堂上的引导,对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型与答题技巧(解题策略)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基本能学以致用了。同伴们的评议:1、第三次的课也许还不完美,但已经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符合新课程的理念。2、第三次的课重难点已经突出,对每一部分教学内容都经过了反复的提炼,教师本人总结概括出来的解题策略,与学生总结出来的解题技巧相得益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了很大的收获。执教者感受:在经历了这三阶段两反思的课例研究之后,执教者不禁感叹:为了上好这一节课,真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有时都快到崩溃的边缘了,但正是这一次次的磨练,让自己收获了很多,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课例研究中学会了怎样搜集处理信息,学会了怎样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会了怎样指导学生,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深刻地认识到: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应该拥有一桶水,积累、理解、提炼、升华的过程是教师本身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平时的教学中若能了解每个求学者的需求,尽心备好每堂课,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课堂效果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