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表格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5/405f5705-2c34-4bc5-94d8-34b2ea34ff43/405f5705-2c34-4bc5-94d8-34b2ea34ff431.gif)
![《醉翁亭记》表格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5/405f5705-2c34-4bc5-94d8-34b2ea34ff43/405f5705-2c34-4bc5-94d8-34b2ea34ff432.gif)
![《醉翁亭记》表格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5/405f5705-2c34-4bc5-94d8-34b2ea34ff43/405f5705-2c34-4bc5-94d8-34b2ea34ff43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课题醉翁亭记 (第一课时)设计者教授者学科语文 授课班级八( 1、 2) 授课时数 四课时课 型 新课维 目 标知识目标1、学习、积累本课文言词语,重点掌握以下词语的含义:也、而、 于、之、名、辄、乎、寓、风箱高洁、水落石出、颓然、谓。2、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创作经历,从而加深理解课文。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文章借景抒 情的特点;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情感目标接受课文美好情感的熏陶,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与民同乐的高尚 情怀。教学 重点重点: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认识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 难点难点:把握课文的脉络,理
2、解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教学 方法1、反复诵读,感受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理解作者旷达的情怀和美好 的理想。 2、学生探究、比较与辨析。 3、思考和感悟。教学 资源录音、欧阳修以及唐宋八大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 过 程一、 导入新课: 通过介绍作者和写作背 景知识引入新课文。1、介绍作者 欧阳修( 1007-1072 ),字永叔,号醉 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 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古文运动 的领袖,宋代散文家之首席。 主张文章应 “明 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 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本文选自欧阳文 忠公集。2、写作背景庆历 5
3、年( 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 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 守。第二年,写了本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 过 39 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 “苍颜白发” 的“醉翁”,都是夸张的写法这有点自嘲的意 味。滁州之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方便,民 风淳朴。欧阳修虽壮年被贬,仕途失意,但 不悲哀,以积极的态度当好他的地方官,为 百姓办事。滁州风光秀丽,欧阳修便寄情山水,以 诗酒自娱,与民同乐,把内心的抑郁掩压在 山水与诗酒之乐之中。二、正音,配乐朗读课文。 1、正音,结合课下注释读准字音。学生主动听, 认识 作者。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 学 过 程滁 琅 琊 辄 肴 翳 伛偻 洌弈觥蔌瞑
4、颓霏2、听教师配乐朗读,3、然后自由朗读课文,达到熟读的地步。4、老师检查学生的读5、听配乐朗读录音四、 美读课文,巩固效果。学生读准字音学生把握断句。请学生反复朗读 课文,要读出语气 和重音,特别强调 要读出层次。学生分段朗读,其他同学评议学生找寻差距学生分角色美读作 业1、 背诵 1、2 段2、 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全文,思考课后练习板书设计醉翁亭记39 岁 “醉翁”夸张自嘲与民同乐 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文忠公集 正音:滁 琅 琊 辄 肴 翳 伛偻 洌弈觥蔌瞑颓霏教 学 感 悟教学设计课题醉翁亭记 (第二课时)设计者教授者学科语文 授课班级 八( 1、 2) 授课时数四课时课
5、 型 新课维 目 标知识目标1、学习、积累本课文言词语,重点掌握 于、之、名、辄、乎、寓、风箱高洁、 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创作经历,从而加深以下词语的含义:也、而、 水落石出、颓然、谓。2 、理解课文。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文章借景抒 情的特点;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情感目标接受课文美好情感的熏陶,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与民同乐的高尚 情怀。教学 重点重点: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认识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 难点难点:把握课文的脉络,理解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教学 方法1、反复诵读,感受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理解
6、作者旷达的情怀和美好 的理想。 2、学生探究、比较与辨析。 3、思考和感悟。教学 资源录音、欧阳修以及唐宋八大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 过 程一、抽查背诵。二、研读课文(一)、教师指导学生研读第一段。1、朗读第一段2、学生翻译第一段,并找出难懂的字句。3、师生共同解析难懂的字句。4、欣赏第一个景点醉翁亭 、补充交代:欧阳修在描写滁州四周的 山时起初用了 40 个字,把东南西北四方都写 了,但最后改成: “环滁皆山也” 5 个字。这 5 个字高度凝练, 高度概括, 是锤炼字句的典范, 鸟瞰全景,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划分段落内部层次,理清文脉: 这段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 名。
7、分两层:第一层写环境并点题:环滁皆山西 南诸峰琅琊(鸟瞰)酿泉(由俯到仰) 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 ;第二层写亭的得 名:建亭者名亭者乐(题眼,主线) 。学生接受检查指名朗读学生结合注释翻译 并找出难懂的字句学生批注做笔记在学生思考的基础 上回答交流划分情 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分析第一层的写景方式:自远而近,从大环境写起,层层烘染,步步推进,一步步 把读者带入佳景, 并交代了下文的游乐路线与 环境。、根据提示背诵此段。学生试背教(二)、教师指导学生研读第二段。1、朗读第二段指名朗读学2、学生翻译第二段,并找出难懂的字句。3、师生共同解析难懂的字句。学生结合注释翻译 并找出难懂的字句
8、 学生批注做笔记过4、欣赏第二个景点琅琊山早晚及四季 美景。学生自读第二段,教师点拨,欣赏景点之二:琅琊山早晚及四季美 景。这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是 上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作者在写朝暮图 及四时景物时抓住各自特点来写。学生听教师讲解做 笔记程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 写四 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 “明”“晦”的特点,用“日出” “云归”写出 “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 的两幅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 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根据提示背诵此段(三)齐读一、二段学生试背 学生分角色朗读作 业1、 背诵 13 段2
9、、 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全文,思考课后练习板书设计教 学 感 悟教学设计课题醉翁亭记 (第三课时)设计者教授者学科语文 授课班级 八( 1、2) 授课时数 四课时 课 型 新课维 目 标知识目标1、学习、积累本课文言词语,重点掌握以下词语的含义:也、而、 于、之、名、辄、乎、寓、风箱高洁、水落石出、颓然、谓。2、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创作经历,从而加深理解课文。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文章借景抒 情的特点;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情感目标接受课文美好情感的熏陶,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与民同乐的高尚 情怀。教学 重点重点: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有感
10、情地朗诵课文,认识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 难点难点:把握课文的脉络,理解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教学 方法1、反复诵读,感受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理解作者旷达的情怀和美 好的理想。 2、学生探究、比较与辨析。 3、思考和感悟。教学 资源录音、欧阳修以及唐宋八大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 过 程一、背诵抽查二、研读课文(一)、教师指导学生研读第三段。1、朗读第三段2、学生翻译第三段,并找出难懂的字句。3、师生共同解析难懂的字句。4、欣赏景点三: 官民同游。、第三段写什么: 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 “至于”有什么作用?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可分为四小层。 分别是 “滁人
11、游”“太守宴” “众宾欢”“太守醉”。其中“太守醉” 是全段核心, 其它俱是陪衬, 写“醉”也是写“乐” 。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 层是平列。、为什么在写“太守宴” 前要先写“滁人 游”?为了给“太守宴” 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 并学生接受检查指名朗读学 生结 合注 释翻 译 并找 出难 懂的 字句学生批注做笔记 在 学生 思考 的基 础上回答交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 过 程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这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用三个并列的层次来突出最后一个层次。 在 大小环境和众多人物中突出太守。、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
12、树,前者呼, 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 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间, 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 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 还有滁州的百姓, 一州之人, 人人都可以纵情山 水。“滁人游” 写得有声有色: 有歌声和呼应声, 有负者和行者, 有老人和孩子, 百姓如此兴高采 烈出游, 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 而这又跟太守励 精图治有关。 太守为此而乐, 也为能与民同乐而 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5、根据提示背诵此段三、朗读全文。学生听教师讲解 做笔记学生试背分角色美读全文作 业背诵全文、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全文,思考课后练习板书设计教 学
13、 感 悟教学设计课题醉翁亭记 (第四课时)设计者教授者学科语文 授课班级 八( 1、2) 授课时数 四课时 课 型 新课维 目 标知识目标1、学习、积累本课文言词语,重点掌握以下词语的含义:也、而、 于、之、名、辄、乎、寓、风箱高洁、水落石出、颓然、谓。2、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创作经历,从而加深理解课文。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文章借景抒 情的特点;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情感目标接受课文美好情感的熏陶,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与民同乐的高尚 情怀。教学 重点重点: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认识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 难点难点:把握课文
14、的脉络,理解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教学 方法1、反复诵读,感受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理解作者旷达的情怀和美 好的理想。 2、学生探究、比较与辨析。 3、思考和感悟。教学 资源录音、欧阳修以及唐宋八大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 过 程一、背诵抽查二、教师指导学生研读第四段。1、朗读第段2、学生翻译第四段,并找出难懂的字句。3、师生共同解析难懂的字句。4、研读第四段。、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太守: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 宾客:从太守游而乐、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 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 既包含娱情山水 排遣郁
15、闷的欢乐, 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 人和后的欣慰。 “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 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5、根据提示背诵此段学生接受检查指名朗读学 生结 合注 释翻 译 并找 出难 懂的 字句学生批注做笔记在 学生 思考 的基 础上回答交流学生试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四、默读全文:思考:本文主旨是什么?写作上有哪些艺学生带着问题默术特点?读全文教五、总结全文1、主旨理解本文是一篇著名游记, 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描述醉翁亭一带的山水景色和游宴场面,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被贬官后寄学情山水的特殊心理, 即展现出一幅作者理想的封 建社会 “官民同乐” 的生活图画, 也在字里行间学生听讲批注做表达了他对朝廷和保守派的不满和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印花梭织面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2-甲基吲哚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压疏水扩容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薄之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吊篮方案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环氧陶瓷喷涂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质稳定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氨用压力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普通调速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径向磁轴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电力系统规划》第1章
- 高二历史【开学第一课】2022年高中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历史课
- 人间生活(外国部分)
- 2023年TOFD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参考版
- 物业保洁团队建设与管理
- 高三数学试题(含答案)
- 施工班组考核评分表
- 脱碳塔CO2脱气塔设计计算
- 《骆驼祥子》通读指导手册
- 股东会会议系列文件(通知、议程、签到表、表决票、决议)
- 口腔种植术单病种质控查检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