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填筑与质量控制_第1页
大坝填筑与质量控制_第2页
大坝填筑与质量控制_第3页
大坝填筑与质量控制_第4页
大坝填筑与质量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坝填筑的质量控制与检验大坝填筑的质量控制与检验 ,是面板堆石坝施工管理的重要内 容。为切实保证坝体的填筑质量,必须按有关的规程、规范及设计具 体要求, 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全面管理。 控制坝体填筑质量 应对坝体填筑的各环节(包括坝料、铺填、洒水、碾压等)进行抽样 检查,并把检查结果反馈给施工人员,以便及时控制施工质量。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碾压是控制大坝施工质量的关键工序。 按照 规范要求, 大坝填筑前应进行碾压试验来确定填筑压实参数, 施工中 应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压实参数进行施工过程控制, 最后通过高精度 的试验来检测各个区段的施工质量, 确保坝的施工符合设计、 规范要 求。第一节 填筑

2、计划与技术措施一、计划坝体填筑施工应与导流度汛要求相结合, 根据工程总工期和拦洪度 汛的标准,以施工导流为主导,结合施工场地布置、上坝道路、施工 方法、土石方挖填平衡等各项技术要求,反复研究论证,编制施工进 度计划和施工组织措施,从而确定合理的分期施工计划。二、技术措施( 1)坝体填筑施工应与枢纽建筑开挖结合起来考虑,尽可能使开挖 料直接上坝填筑,以减少二次倒运工作量,争取挖填平衡。( 2)填筑施工应与大坝导流与度汛、面板施工结合考虑,尽可能使 填筑施工连续进行。为了在汛期前较短时间内达到坝体度汛挡水高 程,可以填筑坝体上游部分断面,汛期则可继续填筑下游部分坝体。面板浇筑时,坝体填筑可以继续进

3、行而不必中断, 以保持施工的连续 进行。(3) 在保证按期达到各期计划目标的前提下,力求各个施工分期的 填筑强度比较均衡,尽量减少其高峰强度与平均强度的比值, 避免使 用过多的施工机械劳力和过大规模的临时设施,以保证施工的均衡性。(4) 面板后2030m范围内的垫层、过渡层和堆石体应保持平起上升。这一范围以外的堆石体可以在任何部位留下施工接缝,要求其接缝面坡度不陡于1: 1.3,以保证填筑堆石体的稳定和结合部位的碾压。(5) 为充分利用截流后的施工时段,争取更多有效工作日,截流后 可先期填筑趾板线下游 2030m范围以外的堆石体,在此范围内的 垫层、过渡料和部分堆石体待浇筑趾板后再填筑。(6)

4、 拟定几个施工方案和总进度计划进行分析,比较和优先,应尽 可能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优化计算,选定最为经济并切实可行的方案。(7) 施工强度的确定方法,是先根据面板坝施工分期,计算各时段内的填筑工程量有效施工天数,利用式(7-1)计算日平均填筑强度, 利用式(7-2)计算日运输强度,利用式(7-3)计算日坝料供应强度:Qt=TKi(7-1)式中Qt日填筑强度(压实方),m3/d;V某时段内的填筑方量,m3;T某时段内的有效施工天数;K1施工不均衡系数,可取1.11.3。qy= qt K2(7-2)0式中Qy日运输强度(自然方),m3/d;Y d坝体设计干密度,t/ m3;Y o坝料的自然干密度,t/

5、 m3;K2运输损耗系数可取11.02。Qw=QtK2K3(7-3)0式中 Qw日填坝料供应强度(压实方),m3/d;K3坝料开采损耗系数,可取1.031.05。第二节坝面填筑工艺与重要结合部的处理一、填筑工作面坝面填筑作业包括铺料、洒水、碾压三道工序。还有超径石处理、垫层上有坡面整坡、斜坡碾压及防护、下游护坡铺设等工作。为提高 工效,避免相互干扰,确保施工安全,坝料填筑作业应采用流水作业 发组织施工,即把整个坝面适当的划分工作面,形成若干个面积大致相等的填筑块,在填筑块内一次完成填筑的各道工序,使各工作面上所有工序能够连续进行。二、填筑工艺堆石坝料由自卸车运至坝面填筑区后,采用推土机摊铺、平

6、整。铺 填方法主要有进占法、后退法和混合法三种方式:(1) 进占法铺料是运料汽车在新填筑的松料上逐步向前卸料,并用 推土机随时整平。这是最常用的铺料方法,其优点是:容易整平,容 易控制堆石的填筑厚度,为重车和振动碾行驶提供较好的工作面,有 利于减少推土机履带,汽车轮胎和振动碾的磨损。缺点为:容易使土 石料分离, 由于在每层一铺好的表面上推土机推一小段距离, 可以是 大块石在填层的下部, 小石及细料在填层的上部, 压实密度也有不同。 ( 2)后退法铺料是运料汽车已压实的表面上后退卸料,形成许多密 集的料堆,在用推土机整平,这样做可改善堆石分离的情况,但却使 堆料层面不易整平,层厚也不易控制,为振

7、动碾压实带来一些困难, 所以较少采用。 优点是对细料含量较大的垫层、 过滤层料采用后退法 铺料以减少分离。( 3)混合法铺料是在已压实的层面上先用后退法卸料做成一些分散 的料堆,在用进占法卸料,用推土机整平达到所要求的厚度。此法建 有进占法和后退法的优点,使用于层厚较大的情况。(4)铺料时必须用大功率的液压式推土机,在刀片施加压力,以便 控制层厚。( 5)对于层料的摊铺方法:如采用自卸车卸料和推土机平料方式, 则其宽度取决于推土机刀片的宽度,一般需 3m 左右。若填层料设计 较薄,其摊铺方法则需采用掺和装卸机的斗子沿上游边线铺料, 并辅 以人工整理。垫层区摊铺时的上游边线应超出设计边线 101

8、5m (坡 面法线方向)待坡面修正和斜坡碾压后到到达设计边线 /三、不同坝料接合部位的处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分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和次堆石区。 各种坝料的颗粒组成及填筑碾压参数不同。 为使过渡区和堆石区有良 好的搭接,并保持上游坝面的平起填筑,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 的上料顺序为从上游向下游铺料, 允许垫层料侵占过渡区, 过度石区 侵占主堆石料区, 但不允许过渡料侵占垫层料区, 过渡料侵占主堆石 料区。过渡料区和垫层料区和主堆石料区的界面不能有超径大石块集 中和架空的现象,对于超径石,必须严格控制。过渡料区填筑过程中 存在超径石如符合主堆石料区的粒径要求可用推土机推到离界面较 远的主堆

9、石区使用, 而主堆石料区的超径石可采用集中爆破或拉直把 下游护坡使用。 主堆石料区和次堆石料区的界面要求不十分严格, 但 次堆石料区不能侵占主堆石料区。盘石头水库面板堆石坝分为: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次堆 石区。通过碾压试验,对碾压层试验,对碾压层高进行了确定:垫层 料区、过渡层料区每层层高为 0.4m,主堆石层高为0.8m,次堆石料 区页岩料层高为0.6m,灰岩料层高为0.8m。主堆石区层高为垫层区、 过渡区层高的 2 倍,以便使过渡区和堆石区有良好的搭接层区, 保持 坝面的平起填筑。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的铺料顺序为从上游向 下游铺设,允许垫层侵占过渡区,过渡区侵占主堆石区,反之不可

10、。对于垫层料的摊铺方法: 一般采用自卸汽车卸料和推土机平料的 方式,及进占铺料的方式,如图 7-1 所示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是容易 整平, 容易控制坝料的铺筑厚度, 为重车和振动碾行驶提供较好的工 作面,有利于减少推土机履带、汽车轮胎和振动碾的磨损。四、坝体与岸坡结合部位的处理( 1)坝体与岸坡或混凝土建筑物结合部填筑时,可填筑篇细的材料 (垫层或过滤料) ,减薄辅层层厚,然后尽可能使振动碾沿岸坡方向 碾压,压不到的局部地方, 使用打夯机夯实或小型振动碾压实或用小 型振动碾压实,同时多洒水,或采用平板振动器压实结合部位。( 2)如岸坡残存坡积物,天然容重较高,中间不存在粘土夹层,则 除应清除草皮

11、与腐殖土外,可不予清除,但必须设置反滤层。反滤料 一般是用砂石或过滤料,填筑时先田堆石料,沿岸预留沟槽约2030cm 最后向沟槽中回填反滤料。五、坝体分期分段填筑时接合部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1)对于一坡到顶的处理方法:是进行削坡。利用装载机或反铲将 松料挖下铺平,然后碾压。或利用推土机削坡在后填筑区填新料时, 靠近先填筑体边坡处留一沟槽, 推土机在先填筑层数削坡边填至预先 留下的沟槽中。如图7-2所示,将图中的T沟槽中,削至水平宽度 1.0 1.5m 左右,这是为压实或半压实的顶部露出,待碾压新填料时 一并骑缝碾压结合部, 然后依次变削坡边填边碾压到顶部, 是先填筑 区的外坡松散带得到处理。(

12、2)如填筑场面较大,也可用台阶收坡法,下一期填筑接坡时不在 削坡,仅用碾压机具骑缝压实即可。如图 7-3 所示。台阶宽度可视层 厚而定,层厚0.8m台阶宽度以1.01.5m为宜,层厚1.6m时,台阶 宽度以1.52.0m为宜。这种方法可以简化工序,易保证质量,更能 适应机械化快速施工需要,故应优先选用。六、下游护坡施工工艺的选择(1)国内一般采用传统的人工干砌石。这种方法外形美观。但由于 人工进行, 劳动力强大, 施工速度慢, 不能适应目前机械化施工需要。 在盘石头水库大坝下游护坡采用了人工干砌石的方法。(2)国外一般采用台阶式的机械摆砌方法。下游护坡随坝坡填筑同 时进行。 即推土机从填筑面上

13、将大块石推至下游边缘, 用推土机或反 铲调整定位,辅以人工撬码整齐,并以块石垫塞嵌合牢固。第三节 碾压试验一、碾压试验的目的( 1)校核坝体填筑的设计压实指标的合理性,如所规定的压实干密 度孔隙率能否达到。通过碾压试验对原设计的压实密度,进行验证。 提出相应的建议,又设计单位核定。(2)检验所选用的填筑压实机械的适用性及其可靠性。(3)确定经济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如铺层厚度,碾压遍数、加水 量等。(4)研究和完善填筑的施工工艺和措施。二、碾压试验的准备工作(1)作好料区调查工作,试验前应对各类堆石料料源(爆破料、建 筑物开挖料、天然砂砾料、掺配料)进行充分调查,掌握各种料物的 物理力学性质,以

14、便选择有代表性料物进行碾压试验。(2)熟悉设计对各填筑区坝料的要求和压实标准。( 3)制定碾压试验大纲,确定试验要求与内容。选定压实机械分别 对主堆石料、次堆石料、过渡料、垫层料进行碾压试验。(4)选定场地,在坝体进处,地基较为坚实平坦的地段。具备交通 方便、通水等条件。( 5)根据选定的施工压实机械和备齐试验所用的设备工具器材,并 逐渐检查。对测量仪器和工具应核对其规格、量测范围和精度。如装 载机(或挖掘机)自卸汽车,不同类型的振动碾、推土机积试验用的 筛分工具,取用套环、称量设备和供水设施等。对选定的振动碾,应 进行各种技术性能和参数的率定。 根据振动碾的压压效果, 在不同程 度上取决于振

15、动碾的静重、振动轮的个数、工作量、前轮分配质量、 后轮分配质量、静态线性载荷、振动频率和振幅(包括大振幅和小振 幅)、碾子的工作速度 1 档、2档行驶速度、 1档工作极限、爬坡能力、 转弯内半径、振动轮与机架重量比等参数。三、碾压试验内容和参数的组合 (1)碾压试验内容:试验前应根据工程类比的实践经验初步选定几 种碾压设备,并核定若干个施工参数:即铺层厚度、碾压遍数、行车 速度、加水量等。( 2)参数的组合要求:堆石料压实参数包括机械参数和施工参数两 大类,碾压施工参数组合时,一般采用逐步淘汰法,即固定其他各参 数变动另一个参数,通过试验得出此参数与压实效果(干密度)的关 系曲线,然后固定此参

16、数变动另一个参数,通过试验求得一最优值。 最后用全部最优参数, 在进行一次复核来满足设计施工要求, 即为最 佳施工时的碾压参数。(3)在选择填筑、碾压参数时可参考下列数值:铺层厚度:对硬岩堆石料可取 60 cm、80 cm、100 cm、120 cm;主堆石区可取 60 cm、80 cm;次堆石区取 80 cm、100 cm;过渡区和垫层区可取堆石料的一半 即30 cm、40 cm、50 cm、60 cm;软岩堆石料和砂砾料宜选取偏低值。碾压遍数:可取 2、 4、 6、 8、 10 遍;垫层斜坡碾压试验时,可取 静压24遍(上、下往返一次为一遍);动压2、4、6、&遍(上 振下不振为一遍)。行

17、车速度:23km/h (I挡);343km/h (H挡)。4)加水量:在堆石体积的 25%以内的范围内选取, 可取 5%、 10%、20%、25%等。(5) 试验场地布置的一般要求。试验场地面积最好不小于30mx 90m, 在该场地中按不同铺层厚度和碾压遍时布置试验单元面积。 每个单元 面积的长度, 已能或得 2 个试验检查压实密度为宜, 其宽度以振动轮 宽的 3 倍为宜。铺层厚度布置试验组数通常为 4 组、5 组之间的距离 为8 12m。具体布置如图所示,每个单元内还应布置 2mx 1.5m的 方格网,以测量压实沉降量。(6) 试验的程序和步骤。1 )程序:平整压实场地检测和率定碾压机械工作

18、特性填筑铺料 布置方格网测点碾压测量压实沉降值取样检查 (干密度)值。2) 步骤: 平整压实场地。试验场地必须要进行平整处理,其表面不平整度 不得超过士 10cm,并进行振动压实处里,基层的密度要与试验设 计值相同,并设置测量方格网和起点高程点。 检测和率定振动碾工作特性的参数,如振动频率、振幅、减振气 胎压力、碾重等参数并做好详细记录。 按试验计划所拟定的碾压参数填筑铺料,用进占法铺料,推土机 平整 布置方格网点:在各单元试区内布置 1.5mx2m的网格,以测量压 实沉降量, 并在各单元外设置控制基桩。 在各单元的网格测点上以颜 色标刻编号。用水准仪测量并记录其初始厚度与相对高程。 碾压:分

19、别按核定的碾压行车速度、碾压遍数和加水量进行试验。振动碾应在振动滚筒宽度的同一碾压带上进推碾压, 进退时均振各算一遍 测量压实沉降值,碾压实后按期那树方法分别测量各网格测点在碾 压前后的相对高程变化,从而利用式(7-4)计算出每一次试验单元 平均沉降量,利用式(7-5)计算出每一次试验单元的平均沉降率。nn(7-4)(7-5)Z h= i卩=乂 xiOO% H式中 h平均沉降量;卩一一平均沉降率;hi 碾压前各网格测点的相对高程;hi碾压后各网格测点的相对高程;n试验单元内测点数;H试验单元的平均铺层厚度。 取样检测:用注水法在各试区分别取样测定压实密度及填料级配个 试验单元压实密度均以2个试

20、样的平均值为试验值。 根据需要还可进行一些对比性试验,如采用面波仪、压实及等堆石 密度无损检测试验,在垫层料试验区,也可采用核子密度仪进行对比 试验,在碾压试验中积累面波仪、压实计,核子密度仪与挖坑施测干 容重关系的资料,统计相关关系,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现场压 缩模量或变形模量试验,由于室内实验,不能用原型材料,有比尺效 应,所以有特殊要求时,可在现场碾压试验过程中,用承压法实际测 (7)试验结果的整理及碾压参数的选定: 1)试验结果的整理,根据碾压试验结果,有专人整理试验资料,并 进行整理分析, 根据所收集的各单元测量和取样试验值, 绘制如下关 系曲线。 以铺层厚度H (各种计划试验铺

21、层厚度,如60cm、80cm、100cm、 120cm)为参量,绘制压实沉降值 h与碾压遍数Ni的关系曲线。 以铺层厚度Hi为参量,绘制干密度丫 d与碾压遍数Ni的关系曲。 以铺层厚度Hi为参量,绘制干密度丫 d与压缩模量的关系曲线。 经过计算,绘制孔隙率n与碾压遍数Ni的关系曲线。 绘制各试验单元的填筑石料碾压前后的级配曲线。 绘制在最优参数组合条件下,压实密度与加水量的关系曲线。 2)碾压参数的选定: 通过碾压试验应论证能否到达设计密度和孔隙率。则根据碾压试验成果,提出相应建议,由设计单位核定施工控制的干密度值。 选择适宜各种坝料的压实机械及其参数,如振动碾类型、 行车速度等。 提出最优的

22、施工工艺与参数, 根据碾压试验提出施工控制的铺料厚 度与碾压遍数,即在选定铺料厚度 h 的条件下,按碾压遍数 Ni 最终 稳定的最大干密度,在乘以0.095的折减系数,得出施工控制值:丫 d=0.95 丫 dmax,从Y d与Ni的关系曲线上求得相应于某铺层厚度 h与N, 此对应值 h、 N 即为施工控制值。( 8)淇河盘石头水路大坝材料碾压试验实例。1 )试验场地:碾压试验的场地设于双塔寺附近的淇河河滩上。平整 后的场地面积为50X 100=5000川,试验场地分7个区,实际填筑面 积为40X 75=3000 m2,从上游面至下游面依次为:混凝土边墙区0.8mX 50m,垫层料去3mX 50

23、m,过度料区4mX 50m,灰岩主堆石区10mX 50m,页岩次堆石区10mX 50m,灰岩次堆石区8mX 50m,砂卵石 区7mX 50m。大坝筑坝材料碾压试验场地平面图见图 7-5,试验剖面 图见 7-6。2)试验的目的是复核大坝设计填筑指标,确定大坝压实参数。3)大坝设计指标及坝料的特性指标:灰岩垫层料:最大粒径 80mm,小于5mm含量35%50%,小 于0.075mm含量小于6%。D50=5 13mm连续级配料。灰岩过渡料:最大粒径 300mm,小于5mm含量20%,小于 0.075mm含量小于5%。5=50110mm连续级配料。灰岩主堆石料:最大粒径 600mm,小于5mm含量15

24、%,小于 0.075mm含量小于5%。D5o=50110mm连续级配料。页岩次堆石料:最大粒径400mm,小于0.075mm含量小于10%, 保证施工时自由排水,无严格级配要求。灰岩次堆石料:最大粒径 600mm,小于0.075mm含量小于5%, 无严格级配要求。4)大坝设计填筑指标大坝设计填筑指标如表 7-1 所示坝体填料主要设计指标项目单位垫层区小区料过渡料灰岩主堆石料页岩次堆石料灰岩次堆石料砂卵石设计干容重t/m32.252.252.202.152.152.102.20孔隙率%17.917.919.721.521.823.419.7比重一2.742.742.742.742.752.742

25、.74渗透系数cm/s31X 10-3-41X 10 10-21 x 10-11 x 10-11x 10-274 X 10填筑厚度mm400200400800400800800型号一18t平板18t18t18t18t18t碾压遍数遍68686868686868加水量%10102015试验定15155 )碾压设备的选择及其主要参数。这次试验所选择的设备:宝马BW202AD振动碾及YZT 18拖式振动碾。推挖装设备:卡特 D8R 推土机,小型平仓机,PC400型挖掘机和420型装载机。运输设备为太拖拉18.5t自卸汽车。其主要技术参数如表7-2、7-3所示表7-2碾压设备主要参数设备名称型号工作质

26、量(t)振动轮尺 寸直径X宽 度(mm激振力(KN)振动频 率(Hz)发动机功 率(kW)牵引功率(kW托式振动 碾YZT18181200 X230036532135103自行碾BW202AD10.5800X 21001803070一表7-3牵引设备及自行振动碾压时速表最高时速(km/h)T140推土机BW202A自 行碾前进后退前进后退一挡2.53.56无极变速0 8.5无极变速08.5二挡3.554.96三挡5.687.946)试验场次及施工参数组合见表7-4表7-4六中料区的铺料厚度、加水量、碾压机械组合情况表填料区试验层次料原铺料厚度(cm)加水量(%)碾压机械灰岩垫层料第一层砂石料系

27、统4010BW202AD10.5t自行碾第二层405第三层40自然含水复核一层4010灰岩过渡料第一层花尖脑料场4010BW202AD10.5t自行碾第二层40自然含水第三层溢洪道料场4020复核层4010灰岩主堆料第一层花尖脑80自然含水YZ1818t托式碾第二层8015复核层溢洪道8015页岩次堆料第一层存料场导流 洞挖料40自然含水YZ1818t托式碾第二层8010第三层6010复核层8010灰岩次堆料第一层花尖脑80自然含水YZ1818t托式碾第二层12015复核层溢洪道8015砂卵石第一层大坝坝基80自然含水YZ1818t托式碾第二层8010复核层80107)试验程序。试验场地经过平

28、整年压后测量放线,划分各种填料区 域即开始。每一场次的试验施工过程为:测量放线-埋设基础面观测 钢板即观测t铺料t洒水t埋设表面观测钢板观测t碾压t检验测 试。 铺料。垫层料、过渡料、采用后退法铺料,自卸车行走在以压实的 下一层面上,这样可有效防止粗料分离,其余填料采用进占法铺料, 即自卸车行走在径推土机平好的本层填料上, 卸料及平料时石料有自 然分离现象,大块石滚落至本层底部,小块石及喜粒部分填充与大块 石间,部分留在本层上部,故表面较平整。 洒水。对于灰岩过渡料、灰岩主堆石料、灰岩及页岩次堆石料、砂卵石料,再铺料平整完成后,即在表面均匀洒水,洒水量按填料体积 的百分数计,由3只水表计量。对

29、于灰岩垫层料,因为含细粒多,渗 透性弱,如果在吧上碾压前洒水,水不易渗入中、下部,而表面会因 积水过多形成“弹簧土”,导致无法进行碾压作业,因此必须是灰岩 垫层料在上坝前具有合适的含水量, 为此先测定其自然含水量,然后 根据试验要求在堆石料场按拟定含水量均匀洒水,调料23d后供试验使用。 碾压。自行碾河振动碾均采用前进、后退全振错距法碾压、前进、 后退一个来回按两遍计,碾亦重叠20cm,碾压行走速度控制在2km/h 左右。 高程观测。用全站仪随填料基础面、表面埋设的钢板高程进行观测, 测出填料松铺后、静碾后、振动碾压 2遍、4遍、6遍、8遍、10遍、 12遍后的压缩沉降量,进而计算压缩沉降率。

30、检查测试。碾压试验测试项目如表7-5所示表7-5碾压试验项目测次表料区试验场次填筑方量(m3)密度试验次数筛分试验次数渗透试验次数基础面一一55一灰岩垫层料428830324灰岩过渡料43842425一灰岩主堆石料314401213一页岩次堆料41560191一灰岩次堆料313441212一砂卵石料310081212一合计2160241141004a.密度试验、筛分试验:用试坑灌水法在填料振动碾压2遍、4遍、6遍、8遍、10遍、12遍后检测干密度和颗粒级配,具体情况如 表7-6所示。料区灰岩过渡料灰岩主页岩次灰岩次砂卵石料灰岩垫层料堆石料堆石料堆石料套环直径(mm)50010001800100

31、018001000塑料薄膜(mm)仿丝绸台布(极薄)0.08 0.120.08 0.120.08 0.120.08 0.120.08灌水法密度试验:在选定的层面上放置刚质套环,套环要放稳放平,整个操作过程中不能移动,将隔水塑料薄膜放入环内灌入清水, 当水 从套环一边开始溢出时停止灌水,并记下灌入的水量和溢水位置, 取出塑料膜开始挖取试坑,分次称量湿试料质量m。试坑挖好后,将塑料膜铺于试坑内,灌入清水,分次称量灌入的水量,直到水面溢出 位置与套环灌水是相同,停止灌水,计算灌水总量V2,则试坑湿密度 p=m/( V Vi)。b. 含水量测定:根据填料不同,将湿试样现场筛分至10mm或5mm, 按D

32、 10mm或D 5mm分别取样,分别测定各自含水量, 按级配加权平均,计算出试坑料的平均含水量。c. 在过渡料和灰岩料复核层试验时,针对 0.12mm、0.08mm两种塑料薄膜堆干密度测值的影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表明在试坑直径 1000cm时用0.12mm薄膜测得的干密度值比用大筛分至10mm或5mm (试填料性质和含水量而定),小于10mm或5mm的细颗粒,经 四分发取样进行室内筛分,最终计算级配组成。d. 现场渗透试验。垫层料现场渗透试样使用得渗透环为单环,环刀直 径500mm、高300mm,带供水筒、溢流管、水位管。将环刀嵌入试 体3050mm,用湿粘土将环刀下口内外两侧密封,防止水流向

33、环刀口外。加水后测记渗透速度,当渗透稳定后,在一小时内测记渗入量56次,计算平均渗透系数。8)碾压试验成果分析:各种坝料碾压试验成果汇总如图 7-7图 7-12和表 7-7表 7-12所示。表7-7灰岩垫层料碾压试验成果汇总试验层次试验日期 (年月日)设计干密度(g/cm3)铺盖厚度(cm)加水量(%)碾压机械碾压遍数实测含水量(%)实测干密度(g/cm3)孔隙率(%)沉降量(mm)沉降率(%)渗透系数(cm/s)第一层2001.10.272.25松铺45.6静压45.2压实42.3加水+ 自然含 水=10%(体积比)BW202AD静2一一一40.9一振2一一一163.5一振45.12.331

34、5.0235.1一振64.12.3215.3265.8一振84.12.3016.1306.6一振104.72.3613.9316.9一振124.42.3115.7337.3一第二层2001.10.292.25松铺40.4静压39.6压实37.1加水+ 自然含水=5%(体积比)BW202AD静2一一一82.0一振2一一一143.5一振42.62.2318.6205.1一振63.12.3016.1235.8一振83.02.3115.7246.1一振103.02.3414.6266.6一振123.12.2916.4297.3一续表:试验层次试验日期 (年月日)设计干密度(g/cm3)铺盖厚度(cm)

35、加水量(%)碾压机械碾压遍数实测含水量(%)实测干密度(g/cm3)孔隙率(%)沉降量(mm)沉降率(%)渗透系数(cm/s)第三层2001.11.22.25松铺39.8 静压39.3 压实37.4自然含水分BW202AD静2一一一51.3一振2一一一153.8一振42.42.2418.2184.6一振62.62.2119.3215.3一振82.52.2816.8225.6一振102.52.2717.2235.9一振122.62.2916.4246.131.2 X 10-复核层2001.11.82.25松铺46.3静压45.3压实43.2加水+ 自然含 水=10%(体积 比)BW202AD静2

36、一一一102.2一振24.82.2916.4214.631.1 X 10-振45.42.3115.7224.9-49.6 X 10试验层次试验日期 (年月日)设计干密度(g/cm3)铺盖厚度(cm)加水量(%)碾压机械碾压遍数实测含水量(%)实测干密度(g/cm3)孔隙率(%)沉降量(mm)沉降率(%)渗透系数(cm/s)第一层2001.10.162.20松铺35.4静压34.5压实31.310(体积 比)BW202AD静2一一一102.9一振2一一一226.4一振43.52.3414.6308.7一振63.42.3016.1349.9一振82.52.2717.23811.0一振102.82.

37、3115.73710.7一振123.42.3414.64111.9一第二层2001.10.202.20松铺43.9静压43.4压实40.0自然水BW202AD静2一一一51.2一振2一一一194.4一振41.02.1023.4276.2一振61.32.1023.4306.9一振80.82.2318.6378.5一振100.72.2119.3409.2一振121.12.2219.0409.2-48.2 X 10续表:试验层次试验日期 (年月日)设计干密度(g/cm3)铺盖厚度(cm)加水量(%)碾压机械碾压遍数实测含水量(%)实测干密度(g/cm3)孔隙率(%)沉降量(mm)沉降率(%)渗透系数

38、(cm/s)第三层2001.10.312.20松铺46.0 静压44.9 压实42.315BW202AD静2一一一112.4一振2一一一204.5一振41.62.0425.5255.6一振61.82.1521.5296.5一振81.42.2717.2316.9一振102.42.2617.5347.6一振122.22.2119.3378.231.2 X 10-复核层2001.11.152.20松铺49.0 静压48.5 压实45.110BW202AD静2一一一51.0一振22.02.2119.3316.431.1 X 10-振42.82.2617.5347.0-49.6 X 10表7-9灰岩主堆

39、石料碾压试验成果汇总试验层次试验日期 (年月日)设计干密度(g/cm3)铺盖厚度(cm)加水量(%)碾压机械第一层2001.10.202.15松铺35.4静压34.5压实31.30YZT-18第二层2001.11.72.15松铺43.9静压43.4压实40.015YZT-18复核层2001.11.152.15松铺84.7静压83.6压实76.215YZT-18碾压遍数实测含水量(%)实测干密度(g/cm3)孔隙率(%)沉降量(mm)沉降率(%)静2一一一30.4振2一一一202.8振40.92.0425.5324.5振60.82.0923.7486.8振80.92.1421.9537.5振10

40、0.72.2119.3608.5振121.52.3115.7709.9静2一一一161.8振2一一一576.3振41.02.1123.0839.1振61.32.1621.2909.9振80.82.2019.79910.9振100.72.1920.110411.4振121.12.2019.710811.8静2一一一111.3振2一一一一一振4一一一一一振6一一一一一振82.72.2517.9728.6振104.52.2019.7748.9振12一一一一一表 7-11页岩次堆石料碾压试验成果汇总试验层次试验日期 (年月日)设计干密度(g/cm3)铺盖厚度(cm)加水量(%)碾压机械第一层2001.

41、10.222.15松铺43.7静压42.0压实37.2自然 含水YZT-18第二层2001.10.262.15松铺79.5静压76.9压实67.210YZT-18碾压遍数实测含水量(%)实测干密度(g/cm3)孔隙率(%)沉降量(mm)沉降率(%)静2一一一174.0振2一一一225.2振43.82.1820.7317.4振64.12.2119.6399.3振83.72.2817.15212.4振103.72.2817.16114.5振124.42.2418.56515.5静2一一一253.3振2一一一567.3振44.52.1521.88110.5振65.12.1820.79212.0振85

42、.62.2020.010313.4振105.32.2318.911414.8振124.82.3315.312215.9续表:试验层次试验日期 (年月日)设计干密度(g/cm3)铺盖厚度(cm)加水量(%)碾压机械第三层2001.11.72.15松铺75.4 静压74.6 压实66.910YZT-18复核层2001.11.182.15松铺77.6静压75.0压实69.910YZT-18碾压遍数实测含水量(%)实测干密度(g/cm3)孔隙率(%)沉降量(mm)沉降率(%)静2一一一91.2振2一一一445.9振42.92.0425.8658.7振64.12.2418.5679.0振83.72.26

43、17.8699.2振102.82.2319.3749.9振122.62.2318.98611.5静2一一一263.5振64.02.2119.6628.3振84.92.2318.9719.5表 7-13灰岩次堆石料碾压试验成果汇总试验层次试验日期 (年月日)设计干密度(g/cm3)铺盖厚度(cm)加水量(%)碾压机械第一层2001.11.32.10松铺76.9静压76.4压实67.30YZT-18第二层2001.11.102.10松铺144.8静压143.4压实131.315YZT-18复核层2001.11.202.10松铺81.4静压80.8压实77.615YZT-18碾压遍数实测含水量(%)

44、实测干密度(g/cm3)孔隙率(%)沉降量(mm)沉降率(%)静2一一一50.7振2一一一243.1振40.92.0226.3385.0振60.82.1521.5648.4振81.02.1621.27710.1振101.02.1820.49312.2振120.82.2717.29712.7静2一一一161.0振2一一一573.1振42.21.9429.2845.9振61.81.9728.11007.0振81.42.0923.71127.8振101.82.1222.61309.1振121.72.1521.51349.3静2一一一60.7振2一一一一一振4一一一一一振62.02.1322.3566

45、.9振82.92.2019.7637.8振10一一一一一振12一一一一一试验层次试验日期 (年月日)设计干密度(g/cm3)铺盖厚度(cm)加水量(%)碾压机械第一层2001.11.32.10松铺79.3静压77.7压实71.6自然 含水YZT-18第二层2001.11.102.10松铺65.7静压63.6压实56.710YZT-18复核层2001.11.202.10松铺80.8 静压79.3 压实76.110YZT-18碾压遍数实测含水量(%)实测干密度(g/cm3)孔隙率(%)沉降量(mm)沉降率(%)静2一一一162.1振2一一一405.1振44.52.1920.1435.5振64.32

46、.2617.5658.4振83.82.2617.5739.4振104.82.2916.48110.4振124.32.3115.78510.9静2一一一213.3振2一一一538.3振46.12.1123.0619.6振65.72.2119.37011.0振85.82.2517.97411.6振105.82.2717.28513.4振125.62.2517.99114.3静2一一一151.9振2一一一一一振4一一一一一振66.32.3016.1688.6振86.12.2916.4729.1振10一一一一一振12一一一一一根据碾压试验成果汇总表及曲线,大坝填筑施工采用以下压实指标 和碾压参数,作为

47、质量控制的依据见表7-13。表7-13大坝填筑施工参数表填料名称干密度(g/cm3)孔隙率(%铺料厚度(cm)碾压机械(t )加水量(%碾压遍数备注灰岩垫层料2.2517.94010.5一6上坝前含 水率5%8%灰岩过渡料2.2019.74010.510158灰岩主堆石料2.1521.58018108页岩次堆料2.1521.88018156灰岩次堆料2.1023.48018106砂卵石料2.2019.78018第四节 质量检查与控制一、对坝体质量检查与控制的任务(1)检查的结果能够确定坝体填筑部位的特性是否符合设计规范的 规定要求。(2)通过检查,可以尽早的发现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及时 处理,是填筑质量事故得以克服或减少到最小程度。(3)可及时反馈施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检查结果,在施 工阶段对施工工艺进行修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