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温故而知新”新解_第1页
孔子“温故而知新”新解_第2页
孔子“温故而知新”新解_第3页
孔子“温故而知新”新解_第4页
孔子“温故而知新”新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孔子“温故而知新”新解对于孔子的名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为政), 朱熹的解释长期以来被看作是经典。 他说:“故者,旧所闻。新者, 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 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 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 ,正与此意互相发也。 ”(论语集注) 着眼于教育学的解读,把“温故而知新”视为为师的重要条件。 平心而论,朱熹的理解应该说是对的,但如果仅此而已,恐怕又 是不够的。 孔子的言说都是有其情境和针对性的。 通过对 论语 的分析,我们认为,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统摄了孔子对待整个传统、对待一切知识形态

2、的态度。他是通过 言说“为师”的具体事实来阐发其认识论的一般。 本文尝试从 论 语的记载探讨 “温故而知新” 的内涵, 以及孔子自身是如何 “温 故而知新”的。一、何谓“故”从普遍的意义上看,一切历史与现实的文化构成都是可以为 后人所用的“故” 。在孔子那里,可以分为两类:由于孔子“述而 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所以,古代的典籍就成了 “故” 的主要部分,这一类是“故”文本的形式,即诗 、书、礼、 易、春秋等以及成文的典章制度。在这一方面,孔子主张 “博学于文”。另一类是非文本形式,主要是指体现在社会行为中 的礼仪习俗知识。孔子所强调的闻见之知,就属此类。在孔子那 里,所有的“故”都可

3、能成为学习的资源。如子贡所说: “文、武 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 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论语 ?子张) 但是,孔子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教育家,还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有选 择地“述”。这种选择就是“既述又作”了。 史记 ?孔子世家说 孔子“追迹三代之礼, 序书传”,对当时流传的三千多首诗歌, “去 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成诗经 。为他的学生以及后来的人 选取了有价值的可以知新的典籍。二、“故”何以有知新的价值“故”自身不会产生新,因为“新”的产生要依赖于主体的 资质和其所处的情境。但是“故”必有某种品质才能使主体“知 新”。这种品质就是“故

4、”中所体现出来可以迁移到新情境中的抽 象道理。这个抽象的道理就是孔子所说的“一” 。孔子的言说方式 虽是“泛应曲当,用各不同” (论语集注),针对不同的具体人 事情境而有不同言说, 但其“道”却是一以贯之, 他对子贡说:“予 一以贯之” D论语?卫灵公E。又对曾子也同样说过“吾道一以 贯之” D论语?里仁E。虽然,这里的“一”据曾子的理解是“忠 恕而已”,也有具体的所指,但是我们关注的是孔子在其中体现出 来的思维方法。朱熹注曰: “盖至诚无息者,道之体也,万殊之所 以一本也。万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以 此观之,一以贯之之实可见矣。 ” ! 论语集注这种“一本万 殊”说明在孔

5、子那里虽然在讲着“万殊” ,但万殊背后有一个抽象 的“一”存在,即有一个贯穿其思想各个层面的基本原则! 道,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由此原则出发并以之为归宿。其基本的思维方式 就是以一个基本原则统帅其思想各个层面,也就是古代圣哲们常 用的执一驭多思维方式。 “故”中蕴涵着可以在新情境中起作用的 抽象的哲理(“一”),说得通俗一些,就是相信事物有其共通性, 这是“故”对“知新”价值的核心层面。此外, “故”还有另外一 个层面的价值,这就是,先前的具体的典章制度,在新的情境下 经过损益后,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 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 世可知也。”(

6、论语 ?为政)何晏曰:“物类相召,势数相生,其 变有常,故可预知。 ”(论语集解)只要了解了其损益之“常” , 就可从“故”里预知未来。“故”事乃“人”事,所以,孔子对“故” 有“一”有“常”、可以使人知新这一信念的背后还有更为基本的 假设,这就是对人性共通的认定。 他说“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论 语?阳货)。人性相近,这是人与人可以交流可以理解的前提,从 而也就是后人可以理解前人,理解前人的各种文化成果的前提。 这应该是他认识论的起点。三、温故知新的个体差异 “温故而知新”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能力,这可以从如下对温 故与知新关系的宽泛理解中得到解释。 知新是个人面对新的时空、 新的言说对象、新

7、的事件时,对已有经验的或因循、或批判、或 创造的运用。一个人面对现实要知新,就必然要运用已有经验, 也就是必然要温故;而任何温故都是在新情境下的温故。时空的 变化是必然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子罕),所以 也就必然地蕴含着知新。从这个意义上讲, “温故而知新”是对人 类认识的一种真理性概括。但是,知新温何故,温故知何新,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极不一样的。这就涉及到个体条件的差异。温 故而能知新的程度依赖于个体的条件而有不同。首先,人有天赋 资质的差异。 孔子认为“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论语 ?阳货),“中 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雍也)。 其次,更为

8、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后天的学习。对于这一点,孔子反 复谈到。他说自己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 好学也”(论语 ?公冶长),“学而不厌”(论语 ?述而),“我非 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 ?述而),他对颜回的 好学也是称赞有加。 子贡在回答孔子 “女与回也孰愈?” 时说:“赐 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 也!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 ?公冶长)颜回好学的结果是“闻一 知十”。温故知新还有着价值取向的不同,这在孔子看来是更为重 要的维度。 孔子说:“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论语 ?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

9、利” (论语 ?里仁)。 价值取向不同,其知新亦不同,行事亦不同: “君子上达、小人下 达”(论语?宪问)“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 ?季氏)四、所知何新孔子温故而知新的实践孔子言“天生德于予”(论语 ?述而),对自己的道德天分充满自信,同时他又“学而 不厌”、“发愤忘食”。所以,他自己的生命历程就是对“温故而知 新”最伟大的阐释。孔子虽言自己“述而不作” ,但他其实就是通 过温故,通过对“故”继承以及重新解释来阐发自己的观点,构 建自己的思想体系,是一种整体性的转换和创造。有论者通过对 论语与孔子之前已经存在的尚书 、诗

10、经、易经、左 传、国语中一些关键词意义变化的研究指出, 论语与其他 典籍的最主要区别在于论语中的关键词属于一个意义完整、 有所统贯的思想体系 #$%。这个体系是由孔子个人所创立的, 并“一 以贯之”,而在此之前,不曾存在过这样一个体系。由于这个体系 的作用,论语中的许多术语开始明确地具有普遍性、抽象性的 哲学范畴意义了。其变化主要表现在,其一,不少原本是一般词 汇的词语上升到哲学的层面,如“知”字, 诗经里出现 & 次, 都是作动词解,而在论语里则成了辅助仁、义的一个概念。 其他概念如“中”由诗经里表示空间位置的词,在论语 中则具有了“适宜” ,“不极端”的意义,并且与“庸”结合起来, 从而成

11、为了既为恒常、又体现于日用生活之间的儒家方法论。其 二,论语中的一些词汇,从字面看来没有太大的新意,然而置 于论语的意义整体之中加以考量后,则会发现它们也经过了 孔子的改造,并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如“时”字,单就 此字本身看,论语中并无新解,然而当它和中庸方法联系起来 后,就具有很独到的意思,这便是“时中”概念的形成。孔子的 “时中”,不仅使得“时”具备了道义的方向,而且使得君子之言 行举措无不恰到好处,此即所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 道”。故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 小人而忌惮也。 ”(中庸)其三,思想体系的变化,导致了思想 核心的改变。西周初期周、召诸

12、公强调修德、敬德,虽然客观上 促成了天命与人事的紧密关联,但其主观愿望却完全在于宗族利 益之维系,个人自身的道德境界不是敬德的目标所在。孔子标举 “克己复礼”、“仁者爱人”,其目标也在于藉此以实现有道之天下, 不过,其利益不再专属于某一宗族集团;更为关键之处在于,孔 子虽不自许仁圣,然而其孜孜以求的却正是道德心灵世界的不断 提升,而这则是论语最具创造性的思想转变之一。五、论语中温故知新的具体形式 如前所述,孔子的言说方式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对不同的 对象、针对具体的人事的言说,但其中有共通的纲领、哲理,即 “吾道一以贯之” 。但这“一”是蕴涵在“多”中的。孔子哲学表 达的这一方式有人称之为“事

13、件本体论” 。如美国汉学家郝大维, 在孔子哲学思微一书中指出: “孔子的哲学是事件的本体论, 而不是实体的本体论。了解人类事件并不需要求助于质 、属 性或特性。因此,孔子更关心的是特定环境中特定的人的活 动,而不是作为抽象道德的善的根本性质。 ” 678 事件本体论就是 体用一如、本末一体的本体论,本体并不高高在上,而是就存在 于特定的事件之中,且只能通过特定事件来显示。因此,要言说 此一本体,惟一的办法就是通过特定的事件来显示,并且在不同 的事件中有不同的显示。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孔子及其 弟子们是如何温故,如何知新的。其具体的形式如下:其一,发 现“故”事(文献) 所包含的抽象意义与

14、新情境、 新话题的契合。 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可也。未若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 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子夏问曰:“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 “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八佾)从这两例 看,诗文本身并不包含子贡、子夏所悟出来的意义,但是经过他 们的抽象之后,“切磋”、“琢磨”与君子的修养产生了共通; “素” 与“绘事”、仁(道)与礼在“先后”这一层面上产生了共通。古 文献与新情境在抽象意义上的相通

15、体现的是它对人的启发价值。 后一例是论诗而得新意,是真正的“温故”后“知新” ,“故” 是缘起,“新”是意义的联想;而前一例是引诗证理,是“知 新”后“征故” ,赋予了“故”新的含义。其二, “故”事在新情 境中作为证据的运用。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子曰:“书 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 政?”(论语 ?为政)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 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 天子穆穆, 奚取于三家之堂?”(论语 ?八佾)在这两例中, 孔子引用了书、 诗中的句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些被征引的古典文献的 意义并没有被过度地抽象和延伸。这样, “温故”本身没有产生新 的意义,但是这种旧意却是参与新情境、新观点的言说,对于当 下的情境来说,它们是有生命力的。所以这种情况无疑也是一种 “温故知新”,或者叫做“知新而征故” 。其三,“故”事在新情境 中的被修正和改造。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 “有诸?”子路对 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癨 ”子曰:“丘之祷久矣。 ” (论语 ?述而)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 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论语 ?子罕) 在第一例中,子路“知新而征故” ,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