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设计:桃花源农庄农家乐项目策划_第1页
农家乐设计:桃花源农庄农家乐项目策划_第2页
农家乐设计:桃花源农庄农家乐项目策划_第3页
农家乐设计:桃花源农庄农家乐项目策划_第4页
农家乐设计:桃花源农庄农家乐项目策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赴四川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考察报告2007-07-17 09:48:10 来源:蒙阴旅游局阅读次数:991 为学习借鉴外地农家乐旅游发展先进经验,加快全县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步伐,县政府组织旅游局、建设局、岱崮镇、桃墟镇及坡里、花果庄、安口、九泉峪村的负责同志一行10人,于6月28日至7月4日对四川省成都市三圣街道办事处的五朵金花村和郫县农科村等农家乐乡村旅游点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都市五朵金花及农科村农家乐旅游的基本情况 成都市是中国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目前,成都市郊共有农家乐5596户,直接就业人员5.8万人,带动相关就业人员30万人,2006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

2、7亿元。近几年来,成都市三圣街道办事处的“五朵金花”、郫县的农科村、龙泉驿区的万亩桃花果园、都江堰的猕猴桃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全国农业观光示范点,已经被培育成为高品位、多功能、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农家乐庄园,被人们誉为“没有围栏的公园,鲜花盛开的村庄”。 (一)三圣街道办事处的“五朵金花”模式。 1、“一村一品”,推进产业布局特色化。成都市三圣街道办事处抓住2003年举办“中国成都首届花博会”的有利时机,借势发展,集中财力,将花博会周边的五个村庄在原来经营花卉的基础上,由政府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在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别打造了幸福梅林、花乡农居、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等不同特色的旅

3、游村,把原本相对独立的五个片区整体提升为一个特色鲜明的综合旅游区,人称“五朵金花”。“幸福梅林”围绕梅花文化和梅花种植欣赏,梅花种植面积超过2100多亩、20余万株,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产业;“花乡农居”主要以花卉种植销售为主,形成了以发展小盆、鲜切花和旅游观光产业为主导的国家级风景区;“江家菜地”把传统种植蔬菜、瓜果和农作物变为市民和学生体验农家生活的休闲产业,实现城乡互动;“东篱菊园”突出多种类的菊花和大规模的菊园,形成了“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交融;“荷塘月色”则以池塘荷花、榕树成荫、川西小镇和田园风光为特色,成为艺术家写生、创作的基地。 2、规划先行,推进农村建设景观化。在开发建设中,

4、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把农村建设与发展文化、旅游、观光、休闲等有机结合起来,以城市的建设规划指导农村建设。一是农房改造景观化。按照农民投资、政府补贴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建设标准,强化对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的引导,鼓励农民修建新居,加快改造老民居,打造了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建筑群。二是基础设施城市化。按照城市道路、污水处理、天然气等生活设施标准,完善乡村基础建设,让农民就地享有城市文明成果。三是配套设施现代化。实现了农村户户通光纤;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在行政村建成了300平方米的村卫生服务中心。四是环境建设生态化。打造湿地,新建绿地,保护原生态植被;搞好微水治旱工程,建设农业文明记忆

5、馆等人文景观,举办梅花节、菊博会等吸引人气,营造了优美的生态环境。五是土地开发集约化。整合农宅,减少农房占用耕地。不搞大拆大建,利用荒山、沟渠、坡坎等修建会所,使土地资源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3、政府引导,推进融资渠道市场化。打造“五朵金花”,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区、街道办事处已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以此搭建融资平台,撬动和吸引民间资金,同时各村村集体以土地、堰塘、荒坡等固定资产折股,参与“五朵金花”的建设投入,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二)农科村农家园林型模式。 成都市郫县农科村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地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中国盆景之乡的核心地带,东距郫县县城8公

6、里,到成都市区仅20公里,是成都市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全村总面积2.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400余亩,人均耕地1.02亩。村内田园风光秀美怡人,鲜花不断,草木常青。目前,农科村旅游接待景点有100个,可同时接待游客1万人,该村农民年人均收入突破4万元。据了解,当地农户的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出售自家种植的盆景,大小不等,价格不同,售价从几十元到十几万元,能够满足家庭、公司、会所和高档饭店等各类消费者需求。二是依托自家的园艺美景经营“农家乐”项目。农家小院里设置了秋千、滑梯、转圈椅、台球、茶座等,供游客休闲娱乐。这种经营机制非常灵活,有游客时可商,无游客时可农,从事旅游服务和务工务农两不误,

7、不但利用了闲散劳力,而且可将农副产品直接作为商品出售,这种“农家乐”即成为销售盆景苗木的经营平台,也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消费场所。 二、五朵金花、农科村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政府支持是关键。为了打造“五朵金花”,三圣街道办事处所在的锦江区政府投入8300万元,用于搭建融资平台,吸引民间投资,改善了农村环境,搭建了农民增收平台,建成了市民休闲的开放式公园,成功走出了一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路子。从“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农科村来看,农家乐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能够最先在这里诞生,其中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引导起到关键性作用。郫县集中交通、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先后投入2600万元

8、,改扩建农科村旅游环线公路13公里,完成8.5公里供水、供气、排污等管网建设和6.8公里旅游干线绿化、亮化、美化的景观营造。五朵金花和农科村的实践证明,政府的参与支持是农家乐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产业支撑是基础。所考察两地均以花果为主导产业,花果基地为旅游提供了环境,旅游促进了花果业的发展。由花果业嫁接起来的旅游业,既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三产业就地融合的创新模式,又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更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成功范例。“别人种粮我种花,率先致富乐农家”。目前农科村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1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7.5%;村内有5家园林绿化企业,年产值2800多万元。村内成立了

9、花木协会,帮助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组织花木生产和销售。“组织+协会”的发展模式,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三)规范管理是保证。加强农家乐的管理,规范农家乐经营所需手续,是引导农家乐健康规范发展的根本保证。成都市政府在这方面采取了得力措施,先后发布了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和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两项地方标准,明确了办证的内容、手续和收费标准。在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工作中明确规定市、区(县)两级评委会职能,市评委会具体受理四星级、五星级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的等级评定,三星级以下由区(县)评委会受理,并报市评委会备案,聘请专家撰写导游讲解词,并由专业导游进行讲解。 三、对我

10、县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把农家乐旅游发展放到重要位置,在领导力量、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一是成立农家乐旅游组织机构。县里成立农家乐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和农家乐旅游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小组,派驻专业技术人员赴重点村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各乡镇成立旅游工作办公室,村里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具体负责落实农家乐旅游工作的开展。二是给予物资支持。开发启动阶段,政府可以给予水泥等物资支持,并制定相应的物资奖励政策,进一步调动农家乐经营业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的良好氛围。 (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邀请民俗旅游规划专家,在符合全县旅游大规划的前提下,尽快编制

11、我县农家乐旅游总体规划和各村农家乐详细规划。规划要突出地方民俗风情、生活习惯及文化特点,建筑风格要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风格显明,布局合理。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把农家乐旅游村入口建筑、农家乐经营业户房屋作为重点,邀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建筑施工队伍进行建设,确保建设与规划一致。同时,农家乐房屋内的客厅、卧室、厨房等要设施齐全,卫生整洁,配有洗手间、太阳能、水冲式厕所等。 (三)因村制宜,抓出一批农家乐旅游示范村和示范户。在岱崮镇、桃墟镇等农家乐旅游发展基础较好的乡镇,尽快把燕窝、坡里、百花峪、花果庄、安口、九泉峪等村的农家乐旅游发展起来。燕窝村要坚持山水综合开发的原则,硬化公里长的卧龙崮水泥

12、路工程,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游客接待能力,提高档次和水平。坡里村作为岱崮农家乐旅游的一个城镇服务区,尽快编制坡里村村镇规划,加快商业街的南北拓宽及岱崮公园二期开发工程建设。安口村在已有源泉山庄“树上餐厅”的基础上,扩建食宿一体的农家乐饭店4至5家,硬化长5公里的环山公路,对安口水库周围环境进行绿化、美化,设置垂钓台,供游人垂钓、娱乐。花果庄村要发挥位于蒙山脚下的优势,在蒙山山门西侧水库上建设农家乐水上餐厅;加快农户整体搬迁进度,为农家乐旅游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科学规划,精心建设,打造我县农家乐旅游强村。九泉峪村在已有古槐山庄的基础上,做好规划设计,建设好养心园工程,开发山水相结合的旅游景

13、点,完成村内户户通水泥路工程,发展4至5户农家乐示范户。 (四)完善体制,激发蒙山周边村的旅游发展活力。我县目前的农家乐旅游是由蒙山、孟良崮旅游带动起来的,特别是蒙山周围的百花峪、花果庄、安口等村受景区的带动作用更为明显。从目前发展现状看,旅游管理体制问题成为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应尽快建立以蒙山为龙头,花果庄、百花峪、安口等农家乐旅游区为支撑,整体开发,综合管理,全面发展的大旅游格局。 (五)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形成浓厚舆论氛围。对在农家乐旅游乡镇、村、户建设经营中涌现出来的示范村、带头户、带头人,以及通过摸索、创造出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好思路、好做法,要通过奖励、表彰、新闻报道等多种渠道和有

14、效形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使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从而引导广大农村、农户自觉参与到农家乐建设工程中来,带动全县农家乐旅游的快速发展。川渝两地“农家乐”发展情况考察报告四川省郫县农科村是业界公认的“农家乐”发祥地,始于1987年,成都是最早开展“农家乐”旅游活动的城市,也是全国“农家乐”旅游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为了借鉴外省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动我省“森林人家”休闲健康旅游的发展,遵照厅党组的部署,兰思仁副厅长为组长的考察组一行25人,对川、渝两地的“农家乐”经营现状及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四川农家乐的规模与发展历程 四川省的“农家乐”已遍布21个市、州,截止2005年

15、底,全省“农家乐”经营接待户总计达17037家,旅游吸纳的就业人员237920人,接待旅游者高达8244万人次,旅游接待收入246881万元,上交税费9049万元。“农家乐”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和经济来源,其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71991)为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农业生产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过渡,一部分农民利用自己的庭院和责任田从事旅游接待活动,郫县友爱乡农科村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点是规模小,较分散。 第二阶段(19922002)为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指导思想为“先发展后规范”。从事旅游接待的农户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16、在农科村的带动下,成都周边乡村纷纷开展“农家乐”旅游,成都“农家乐”的快速成长又为省内其他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树立了榜样,推动了其他市、州的发展,特点是规模逐步扩大,功能逐步完善,分布趋于集中。 第三阶段(2003),“农家乐”旅游开始向品牌化、规范化方向发展,2004年,郫县友爱乡、锦江区三圣乡、龙泉驿区兴龙镇,都江堰青龙镇被授予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标志着成都“农家乐”旅游进入树立形象,打造品牌的新阶段,特点是旅游氛围比较浓厚,旅游特色更加突出,旅游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二、重庆农家乐的发展状况 重庆是我国名闻遐尔的山城,城市周边较具规模的农家乐已有近80家,多以度假村和山庄的形式出

17、现,主要有花果观赏型,农家园林型、花园客栈型、景区旅舍型、会训娱乐型和农家饮食型等六种类型,至2005年底,全市“农家乐”已达3650多个,年接待游客613万人次,实现年收入约2亿元,本次考察选择了重庆市九龙坡区,该区辖5个街道11个镇,常住人口80多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万人,农民人均收入4283元,旅游农业示范建设项目于2006年初启动,11月底基本完成,现初步形成日接待能力3000人,年旅游接待能力3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1.5亿元,实现利税5000万元,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5000余人,当地农民人均增收500元。 三、川渝两地“农家乐”的主要特点: (一)起步早,规模大。“农家乐”发轫于四

18、川,目前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截止2005年底,成都共评出453家星级农家乐,全市登记在册农家乐就有7895家,直接就业人员近6.68万人,带动相关人员就业29万人,旅游直接收入7.3亿元。接待游客4021万人次,成都市锦江区的三圣“五朵金花”去年接待游客746.9万人次,收入达1.9亿元。 (二)领导重视,扶持有力:成都、重庆的农家乐发展都贯穿着地方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政策的扶持。三圣“五朵金花”的打造,成都与锦江区共投资1.2亿元,利用“花博会”的契机,改造三圣乡的五个村庄,乡村道路硬化和房屋立面改造90%的资金由政府投入。第二次改造区政府按人均35m2的宅基地面积,每平方补助100元

19、的标准投入。以买一把遮阳伞送一把,买一套餐桌椅送一张桌布等方式引导农民对设施升级换代。重庆九龙坡区白市驿清河村“花都”农家的外墙装饰每平方65元,政府补助60元,乡村道路硬化每公里30万元,政府补贴70%。此外,区政府按每个经营户补贴2500元灶具,在税费方面,实行能免则免,不能免的减半征收等方式给予扶持,与此同时,区政府整合支农资金,强化对“农家乐”的扶持,“农家乐”的星级评定也是免费的。成都市为三圣花乡开通八条公交线路,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三)特色鲜明,融乡村野趣和乡土文化为一体:三圣“五朵金花”各具特色,“幸福梅林”的3000多腊梅是我国三大赏梅基地,“江家菜地”则突出农耕文化主题,“

20、东篱菊园”以菊花生产基地为依托,营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花乡农居”以花卉生产大户为龙头,引进国际和国内知名花卉生产企业,“荷塘月色”则以夏赏荷,冬赏灯为经营特色。重庆的陶然居阳光生态酒店以温室花卉和山水园林见长,见迪颐园温泉度假酒店则集生态农业,温泉度假和生态餐厅为一体。“江家菜地”推出800元一分地的认养、认种活动,吸引了城市居民和企业的体验式,参与乡村旅游。在三圣花乡随处可见农谚和农科知识的宣传牌,揉进了乡土文化和乡村野趣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农家乐”的文化品位。 (四)体制多样化,投资多元化,川、渝两地农家乐主要有三种发展模式。 1、乡村组织型:以具有丰富旅游资源,交通

21、便利,有一定经济发展基础的乡村为依托,通过乡政府、办事处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该模式可以改善农村环境和基础设施,转移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2、公司+农户型:对具有旅游特色的村镇,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指导村镇居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乡村开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3、综合开发型: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市),由政府主导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投入资金建设和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开发核心景区景

22、点,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引导居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如三圣“五朵金花”就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以城乡一体化的方式打造的案例,通过政府合作经营,先行投入再溢价退出,将开发的项目整体转让给公司。 川渝两地“农家乐”的投资主体以民企和个人投资为主导,也有部分村集体的投资行为,投资主体呈多元化格局,三圣乡建立了十分有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1)锦江区政府对各村的投入分别为花乡农居1400万元,幸福梅林1800万元,江家菜地1500万元,东篱菊园1800万元,荷塘月色1800万元。(2)引入社会资金:仅花乡农居就引入28家农业大户,吸引民间资金1亿多元;(3)集体资产参

23、与,村集体以土地、堰塘、荒坡等固定资产折股,参与经营。(4)村民的土地90%由村土地流转中心流转,定向引入知名企业和行业领先企业。 (五)科学规划,标准化管理:乡村旅游开发,科学规划是前提,两地的规划坚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充分注重乡村旅游规划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注重因地制宜,突出优势,突出特色。抓住重点,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两地的规划都是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实行面上的规划与点的规划相结合,对村镇实行在统一规划后的统一改造,按民居风貌进行设计,开展农居外立面改造,通过“四改”(即改厨、改厕、改水、改环境),修建排污设施,应急蓄水池,垃圾收集点等公共设施,拆除乱搭建房屋,从而达

24、到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为“农家乐”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两地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制定了农家乐量级评定标准,并开展了农家乐量级评定,成都市还对乡村旅游业态进一步细化,对乡村旅游的三种业态即农家乐、乡村酒店、乡村古镇等分别进行了规范。在此基础上,四川省正着手制定四川省乡村旅游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成都市共出台了成都农家乐旅游服务暂行规定、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成都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实施细则成都市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评分标准等管理文件,对辖区“农家乐”经营进行了全面规范。 (六)宣传营销,打造品牌:

25、四川省大多数乡村旅游的知名度不高,但各级旅游管理部门下大力气,花真功夫指导和帮助抓好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特别是以乡村旅游节庆为突破,如结合中国乡村旅游年主题,分片区举办“2006四川乡村旅游启动大会”,以2006年中国首届乡村旅游节为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工作,适时举办梨花节、桃花节、梅花节、荷花节、菊花节等主题节庆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旅游局专门推出乡村旅游路线和乡村旅游套餐活动,打造“农家乐”品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几点体会:考察组成员在考察期间组织了讨论、交流,形成以下几点共识: (一)领导重视是推动农农乐全面发展的关键:四川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书记和

26、省长多次考察调研四川的乡村旅游,省长亲自担任四川省生态旅游发展报告编制组组长,并指出“发展乡村旅游农民是主体,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产业化、市场化和标准化。”省级各有关部门也积极配合,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帮助农民做好策划、宣传和管理工作,不断改善乡村旅游的发展环境。抓规划,抓营销,抓政策优惠。政府主抓面上推进即基础设施投入和点上突破即星级标准实施和设备支持。如三圣“五朵金花”的打造完全是以锦江区政府为主导,从政策、资金、规划诸多方面给予了全面扶持,重点出台了对被评为国家乡村旅游示范点的一次性奖励1020万元的鼓励政策,川渝两地的农家乐项目的推广基本都以当地政府主导。因此,调动

27、地方政府的积极行是森林人家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科学规划是引导农家乐有序发展的保证:考察组所考察的农家乐项目大多是经过精心规划和设计,不仅特色突出,而且环境优美和谐,市、区政府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单位编制新村建设规划,起点高,档次高,为农家乐的有序发展把握了方向。本次考察的彭州市龙门山镇九峰村,依托于九门山国家级风景区和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全村650户有420户参与农家乐经营,收益极佳,但由于缺乏规划,建设风格和布局杂乱,大大阻碍了旅游档次的提升,我省在开展森林人家时应引以为戒。森林人家的建设必须紧密地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纳入地方的盘子,规划先行。 (三)多元化投入是加快农家乐迅速发展的动力:资金

28、投入缺乏是制约农家乐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是一家一户可以完成的,需要政府的主导和支持,需要大胆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招商引资,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四)产业支撑是保证农家乐稳定发展的基础:农家乐离开了特色产业支撑,就难以实现稳定、持久的发展,应根据各地农业产业区域的差异,依托当地的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开展农家乐经营。森林人家应以林业产业为支撑,以旅游延伸林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同时应不断挖掘和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以文化提升产业,按照一村一品推出特色森林人家。 (五)标准化管理是实现农家乐健康发展的前提:川、渝两地农家乐都经历了先发展后规范的过程,但标准化管理的

29、推行对规范农家乐经营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避免了无序竞争,打消了消费者的价格卫生、安全等诸多顾虑,保证了农家乐的健康发展。森林人家的起步应从准入制度入手,从颁布标准入手,将鼓励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结合,避免走弯路。 (六)人才培养是提升农家乐发展质量的根本:为了提升农家乐行业管理水平四川组织了大规模的培训班,直接培训乡村旅游业务骨干1000名,带动培训各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10万人次。自2005年以来,成都先后办班300期,培训从业人员5.3万人次。我省的森林人家建设也必须充分考虑人才因素,着手人才储备和人才培训准备工作。 (七)宣传促销是提高农家乐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川渝两地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节

30、庆促销,和以旅游管理部门为主导的旅游营销活动,扩大了农家乐品牌的影响和社会知名度,保证了农家乐的长盛和兴旺。因此,宣传促销应列入森林人家推进工作的重头戏,拿出一个系列的策划方案,调动各类媒体的积极性。同时还应有经费的支持。 (八)环境保护是促进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卫生、环保、服务质量等问题曾一度制约农家乐的发展。在星级评定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实现了发展乡村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统一,保证了农家乐的持续发展。龙门山镇九峰村也面临着环保问题如水资源枯竭,垃圾清运困难,排污不达标等同时还存在着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这些问题在发展森林人家时也必将遭遇应当未雨绸缪。 川、渝两地农家乐在蓬勃发展的同

31、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一些农家乐缺乏统一规划,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同质现象明显;季节波动性大;旅游经营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滞后等。主要表现为1.发展不平衡,主要城市经济圈发展快、效益好;2.产品单一,主要活动以就餐、钓鱼和棋牌为主,产品不多形式不活,参与性不强;3.资源利用差,特别是乡村文化发掘差;4.市场辐射半径小,一般以50km车程为主,跨区旅游消费少。 川、渝农家乐有城市依托型,景区带动型,特色村寨型,历史文化型四种主要类型,早期的农家乐是一种由农民利用自家院落以及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前来吃、住、游、玩、购的旅游形式,农家乐的兴起是城市消费方式改

32、变的一种新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市场需求碰撞的结果,成都的农家乐与其特定地域环境和休闲习惯有密切关系。一是城市的消费能力,成都是中国中西部特色中心城市,属居民收入较高的城市;二是现代“都市病”,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产生了诸如交通拥堵、空间狭窄、污染严重等后遗症,造成城市人生活紧张、压抑、人际关系疏离、冷漠,市民渴望有一个回归自然的人性化环境;三是双休日工作制度的形成和“五一”、“十一”黄金周的出台使市民有充分的闲暇;四是成都市素来以休闲文化著称,居民喜郊游,爱踏青,好喝茶、打牌;五是有车一族的兴起,成都私家车的保有量在全国居首位,因此成都周边的农家乐发展有其深刻的人文背景。

33、 五、对我省开展森林人家休闲健康游的几点想法: 通过对浙江、四川、重庆三地农家乐的深入考察,借鉴三地的成功经验,考察组成员一致认为:森林人家是符合我省资源特色的全新品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林改后增加林农收入的配套措施,是改变生态公益林利用模式,解决保护与利用矛盾,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的切入点,是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森林公园和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突破口,是城乡文化的一个交汇点,是宏扬、挖掘和传播森林文化的重要平台。森林人家是以良好的森林资源环境为背景,以有游憩价值的景观、景点为依托,以林农和大户为经营主体,充分利用林区动植物资源和乡土特色产品融

34、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的,为城市游客提供价廉物美的吃、住、游、娱、购等旅游要素服务的生态友好型旅游产品。为推进森林人家休闲健康游的迅速开展,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森林人家示范点的确定:按照自愿、主动、积极的原则,下文通知各地申报示范点,由专家组对示范点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依照不同类型确定一批示范点如企业带动型、公司加农户、林场、采育场、保护区、林农等类型各选1-2个示范点,示范点的确定应在春节前完成,示范点的确定要走规范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的路子,重点放在规范改造上,将现有一定基础的乡村旅游项目进行规范、提升,如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九鹏溪景区、九龙谷国家森林公园、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双

35、峰村,建宁闽江源保护区的生态迁移新村高峰村都具有一定的基础,通过出台标准进行规范改造后,授牌经营即可达到示范的效果。新建示范点则通过榕树王规划设计院进行品牌规划、设计,打造成精品,该类型示范点1-2个即可。 (二)尽快出台示范点资金补助方案:按不同类型划分资金补助标准,出台补助办法,原则上补助设施、设备,落实到经营户。 (三)提出管理办法和森林人家准入和评级标准,由林业调查规划院提出上述标准,与考察报告,实施方案一并下发各地征求意见,争取四月前对外颁布。 (四)编制我省森林人家休闲健康游近、中期发展规划,由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在本月内编制我省森林人家休闲健康游近、中期发展规划,该规划应与省旅游局乡

36、村旅游发展规划相衔接,并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评审。 (五)打造森林人家品牌:由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榕树王规划设计院提出商标图案和进行品牌形象设计,同时向社会各界开展征集商标、设计方案和森林人家旅游形象策划大奖赛,从中优选方案,该项工作可在近期展开。 六、宣传营销 遵照边建设边宣传的原则,在近期拿出宣传策划案,在四月份展开立体宣传,打出森林人家品牌,同时策划一个现场启动仪式,拉开森林人家休闲健康游的序幕。 关于巴中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009-12-24 作者:四川省旅游协会赴巴中市调研组 阅读975次 根据省旅游协会的部署,12月1113日,省旅游局副巡视员张令祥一行3人,对巴中市旅游协会“

37、五大行动”中,农家乐上档升级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召开了座谈会,市、区、县旅游部门负责人共计1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调研组听取了巴中市旅游工作汇报,与当地旅游部门进行了座谈讨论,对巴中贯彻省旅游协会关于对农家乐业主进行培训和指导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今后提升乡村旅游质量提出了要求。会后,调研组分别对大佛寺村、诺水河、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苏区红军烈士陵园景区(点)等乡村旅游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巴中现有“农家乐”425家,从业人员约2000余人,旅游旺季时可达6000多人,2009年接待游客45.6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524万元,

38、旅游综合收入3.2亿元,占全市旅游收入的23%。“农家乐”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巴中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建设,推动了乡村旅游有序、较快发展 (一)坚持政府主导、尊重农民意愿发展乡村旅游。巴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建设,市政府启动了巴中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省、市政协加大了调研力度,今年2月省政协调研组专程赴巴中市巴州区大佛寺村开展了专题调研。巴中市加强了与周边市州的学习交流,10月-11月,与广元开展了农家乐交叉学习检查,相互取长补短、交流经验。各县(区)党委、政府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

39、积极发展,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形成了市、县(区)、乡(镇)多层次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格局。南江县、通江县依托光雾山、诺水河重点景区,积极发展农家乐;巴州区、平昌县依托城镇发展农家乐,推动了乡村旅游有序、较快发展。 各县(区)政府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依靠农民的智慧,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光雾山镇采取宣传发动、考察促动、示范带动和政策推动的工作举措,有效地激发了农民发展农家乐的内在动力,全镇共发展农家乐34家,拥有床位184张,直接从业人员达124人,全年营业收入达170多万元。 (二)狠抓技能培训、坚持突出地方特色。近两三年来全市组织农家乐培训2次,

40、一是2008年4月省培训中心支持,邀请省上院校专家来巴中培训;二是2007-2009年市局在光雾山景区组织业界及农家乐业主进行了现场培训;同时,2008年8月市局与各县区组织了宾馆、饭店技能大赛,邀请农家乐业主观摩学习。 各县(区)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都坚持依托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光雾山镇依托核心景区,围绕“原生态、农家屋、特色菜”做文章,依托生态农业,打造“生态观光游”,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平昌县依托工业优势,将酒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倾力打造了欢乐谷小角楼酒文化主题公园;通江县、巴州区则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和红军文化,丰富了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增强了乡村旅游的生命力。 (三)注重创新

41、管理、确保乡村旅游规范发展。各县(区)牢固树立服务促发展的理念,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管理手段,积极引导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南江县对农家乐坚持星级管理制度,参照星级饭店的标准,突出农家乐特色,对农家乐实行星级管理,仅光雾山镇就有星级农家乐8家。通江县、巴州区、平昌县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切实加大管理力度,确保了乡村旅游的规范发展。 三、调研中反映的主要问题 一是责任不明确。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的过程中,由于乡村旅游涉及的职能部门多,一定程度上存在各部门难以配合协调、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如省委农办下发的文件与旅游部门的职能难以配合,给有效落实工作带来影响。 二是发展档次低。一

42、些“农家乐”一直停留在初始阶段的休闲和简单的娱乐状态,布局分散、规模小、品位低,缺少文化内涵,乡村风味逐渐向城市风味发展,乡村野趣逐渐淡化,发展方向目标不明确。 三是基础设施差。一些地方基础设施还不配套就开始接待游客,客人不满意,只好勉强维持,甚至赔钱关门。 四是服务质量低。一些业主缺乏经营管理新观念,营销策略陈旧,从业人员又未通过培训,对旅游要素、服务标准不了解,服务质量低、活动单一、不能吸引客人,回头客低,经营业绩难以提升。 五是政策不配套。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政策尚未配套,如保护政策、鼓励投资开发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等等都还未出台。 四、今后工作建议 为更好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

43、业的意见指示精神及省旅游局、“五大行动”的精神,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愿、管理规范、突出文化”的原则,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找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促进全市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一是主动出击,争取多部门配合。遵照意见“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丰富旅游文化内涵。”的要求,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的建设发展,找好与其它职能部门的结合点,主动出击,全方位争取其它职能部门智力、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与

44、配合。 二是抓规范化管理,开展行业培训。严格按照四川省农家乐(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发展农家乐,通过与卫生、工商、质监等部门联合,加强对农家乐餐馆管理,提升对客服务水平,规范经营行为。针对服务质量低,从业人员对旅游要素、服务标准不了解的情况,全市各县(区)应各自行组织相关培训,主要抓骨干培训,抓重点,以点示范,不能遍地开花,形成以点带面最后覆盖全市范围。通过邀请省上相关专家、院校老师进行有偿讲课的方式进行培训。 三是抓规划管理,实现布局合理。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重点做好乡村旅游产品的区域规划。确保各种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布局更加合理,规模逐步壮大,实现协

45、调发展,避免因旅游产品的雷同和单一性而缺乏生命力。 四是抓宣传引导,激发农民动力。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农民发展“农家乐”的内在动力,才能有效推动其发展。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始时期,更要注重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宣传发动、示范带动、培训推动等工作举措,充分宣传发展乡村旅游的重大意义,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了解、掌握、并主动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 五是抓特色优势,打造旅游品牌。特色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生命线。乡村旅游特色在“乡村”,要立足当地的旅游资源、民俗风情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尤其要注重突出文化特色,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当地丰富多样、绚丽多彩、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

46、结合起来,打造出地方特色突出、民俗风情浓郁的乡村旅游品牌。 六是抓扶持引导,确保健康发展。鼓励多方经营,有目的、有计划、有序的落实乡村旅游建设;充分依靠企业发展,按产业政策、合情理的发展,为革命老区办实事。主要从五个方面加以扶持和引导。一要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既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又从政策上加以扶持和引导;二要处理好共性要求与个性特色的关系,既体现乡村旅游的共性,又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三要处理好重点突破与因地制宜的关系,既避免一哄而起,又确保加快发展;五要处理好启动内力与借助外脑的关系,既充分调动农民自己的积极性,又要聘请专家进行策划和规划,确保乡村旅游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

47、。 七是尽快完善“一套班子、两个牌子”建设。为更好更快的推进巴中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从制度和职能上进行明确分工,发挥好旅游协会的职能;旅游局为行政主管部门,旅游协会为行业服务,二者分工不同,相互配合,职责明确。 八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为了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及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给广大游客提供方便,加快完善线路要素整合的建设,加快旅游标志标牌的建设,在不断完善景区硬件服务设施的同时,要把解决“入厕难”作为乡村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的突破口,大力改造不达标旧厕所,使服务功能和档次都得到显著提升,有效解决游客入厕难的问题,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功能和档次。 四川省旅游协会赴巴中市调研组

48、二oo九年十二月十五日农家乐存在的困扰2010-07-23 11:03:30 作者:zhjn 来源:河南商报 浏览次数:19 网友评论 0 条 农家“饭”没味,农家“乐”难享,调查发现,六大困扰束缚了农家乐经营者的手脚.“来了就吃,吃过就走”成为沿黄农家乐消费中最常见的现象 商报记者 王俊伟/文 王棣/图在惠济区各种关于农家乐的文件和领导讲话中,有句话很常见:“惠济区要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旅游产业。然而如今,沿黄农家乐得到的普遍评价是:农家乐饭菜雷同;农家“屋”没人提供;农家“活”和农家“乐”很难找到。农家乐的经营者,其实也一肚子苦水,他们何尝不想

49、做得更好?困扰1餐饮业卫生环境要美化一位郑州市民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去农家乐吃饭时的感受:饭菜真香,但卫生真差。采访中记者发现,部分沿黄“农家乐”景区设施简陋,服务上也仅限于端茶倒水和上菜,甚至一些农家乐没有纳入政府的统一管理,厨房连基本的消毒设施都没有,部分从业人员也没有健康证,整体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惠济区旅游局认为,政府对农家乐应给予宽松政策,“农民能自己找到一个养活自己、富裕自己的门路,已经很不简单了。”惠济区的做法是,一般先允许其经营,然后再规范。“现在已经很好了。”一位农家乐老板告诉记者,现在饭店所使用的都是经过消毒的一次性餐具,家家都配备有像样的厨房和卫生间。据了解,惠济区已先后出台了

50、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和农家乐星级评定标准等文件,对农家乐监督、帮扶。困扰2农家乐何时才能“乐”起来业内人士认为,相比卫生情况,制约农家乐发展的最大问题还是经营形式比较单一:除了去农家乐吃农家饭,其他的娱乐一概没有!不管是惠济区旅游局党组书记乔国旗,还是副局长罗荣庆,在接受采访时均坦言,现在沿黄农家乐、渔家乐中,绝大部分还是停留在“吃”这个层面上,“乐”字上还没有体现好。“而真正的农家乐,应该是吃住玩一体化的。”在沿黄农家乐的采访中,少见特色民俗活动及农事、农耕体验旅游等项目,“来了就吃,吃过就走”成为沿黄农家乐消费中最常见的现象。郑州新家园渔村农家乐老板刘宝明对记者说,有一次他们那里来几个客人,

51、吃过饭之后想住宿,但刘宝明这个渔村并不具备住宿的条件,于是他开着车带着客人去黄河边的另外一家高档宾馆住,但客人看了房间以后,觉得价格太贵很难接受,结果折腾了十几公里路,才给客人勉强找个地方休息。“我觉得光吃饭是不行的。”刘宝明说,他想在自己的渔村附近建一排能够住宿的简易房间,“容纳100到200人,能够接待个小型会议,周末的时候几家人来这里,可以去地里采摘,还可以住宿和娱乐,这才是一个像模像样的农家乐。”位于黄河大观内的大年农庄经理章银环说,成都农家乐搞得非常好,“那才是规模化,一个村全都是农家乐,餐饮、娱乐、住宿和休闲的分工明确,客人来了就能住好几天,有时间玩,也能多消费。”困扰3“吃”也同

52、质化,这样很危险另一个问题是,郑州农家乐的水平不但停留在“吃”的层面,而且这个“吃”的文章也没有做好。惠济区旅游局一位负责人坦言:“饭菜雷同:炸鱼块、黄河虾、柴鸡就那几样,谁还会再来?”刘宝明在这一点上最有发言权,他最早在鱼塘边卖炸鱼块,但现在几乎所有农家乐都有这道菜。“反正不管味道做得怎么样,就只管上这道菜。”刘宝明说,很多人听说炸鱼块很好吃,点了一尝发现很不好吃,结果把这道菜的“名声”毁了。一家农家乐的店主告诉记者,只要他们新开发一道菜,不到一个月,周边所有的农家乐就都有了这道菜,于是他也偷懒了,也经常带着他的厨师到黄河沿线各家农家乐吃饭,然后让厨师回去模仿着做,于是大家的菜几乎一模一样罗

53、荣庆建议,无论是在饭菜品种还是服务中,农家乐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农”字,农家乐要“亲农”,离不开农业,“农家乐饭菜以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能够找到那种在市内饭店找不到的味道。”惠济区旅游局更多官员认为,饭菜雷同的问题要真正解决,必须把“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协调起来,综合发展,否则再好的饭菜也有吃腻的一天。困扰4资金只能维持现状其实很多经营者早就意识到农家乐存在经营形式单一、缺乏娱乐的问题,但他们告诉记者,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费用的,这正是他们最缺的。在花园口经营农家乐的张楚嫣告诉记者,她也很想增加一些新项目,“单独的餐饮吸引不了太多人,我想搞全家乐,搞生态园,有房间可以住宿,还要

54、有娱乐设施。想法很多,但就是没有钱。”她告诉记者,她开的这家农家乐共投入100多万元,但店面日常维护等都需要钱,因为黄河边风沙很大,电线腐烂得特别快。所以每年都需要换一遍。再加上其他费用,开支非常大。缺钱的不仅仅是张楚嫣一家,采访记者了解到,很多农家乐经营者都是当地村民,经济基础很薄弱,虽然经营农家乐也赚了一点钱,但增加住宿和娱乐等项目花费太大。困扰5连土地使用权都无着落怎敢放胆开发南裹头渔家乐老板张三和花园口农家乐老板刘宝明,被认为是最早的沿黄渔家乐、农家乐经营者之一。采访中,两人不约而同地提到很想扩大规模,提升经营档次。然而两人却又遇到同样棘手的问题不拥有经营场地的所有权。采访中,刘宝明坐

55、在他的“新家园”湖中凉亭内,指着不远处的厨房侃侃而谈:“我首先想把厨房改造一下,然后再建一个会议中心,最起码能容纳一二百人在这里开个会,再住一晚。”刘宝明说他不缺钱,但酝酿了多年的规划始终没有实施,就是因为土地问题:“这周围一大片土地是我从村里租来的,原本是荒地,没有土地证,也就不可能有建筑许可证,若要建房子,哪怕只是临时性建筑,我也很担心。”困扰6基础设施落后影响客流郑州市通往沿黄农家乐的道路,以及大堤外的道路,多是按照农村公路、乡村道路的标准修建,不少道路高低不平,有些还是崎岖的羊肠小道,若是陌生人,要想找到某个农家乐,一路上得问好几次路,也不见得能找到。去年秋天,通往刘宝明“新家园”的路

56、还是煤渣铺的,你很难相信这里就是赫赫有名的黄河炸鱼块起源地。昨日,刘宝明再次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已喜上眉梢。他说:“我今年生意比去年好,也可能是我现在离大路更近了。”刘宝明说的“大路”,就是天河路,去年底,它直通黄河大堤。这样的道路显然需要更多。而大堤以内因属于黄河滩区,道路标准就更低,也无管理维护费用,年久失修,毁坏严重,车辆通行也更困难。更难的则是无车族。采访中不少市民反映,惠济区的环境近几年搞得很好,黄河湿地周围基本上是郑州空气、环境最好的地方,但是很遗憾没有公交车辆通行,来去很不方便。据商报记者了解,在农家乐发展得很好的成都等地,通往农家乐景区的公交车多达十几条。对于这一点,惠济区也很

57、无奈,区政府也一直在同公交部门协商,但一直无果。实际上,由于沿黄农家乐较为松散,开通公交车的成本应该会很高。但惠济区旅游局一位负责人对于道路和公交的通畅很看好,他分析,随着郑州市对农家乐旅游的重视,道路和公交在将来都不是问题,而一旦将文化路等几条南北路打通至黄河大堤,并开通从市区到黄河大堤沿线的公交,市区的普通市民将成为主体消费人群。而客流即是钱流,农家乐将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何以解忧 拜成都农家乐为师2010-07-23 11:25:03 作者:zhjn 来源:河南商报 浏览次数:26 网友评论 0 条 郑州市惠济区正在设计全新旅游规划,正计划“整村推进”农家乐,郑州尝试移植成都农家乐模式;

58、“幸运儿”或许就会在花园口等几个农家乐较为集中的村子当中产生.成都郊区,这是惠济区旅游部门和农家乐业主最常去“学习”的地方。 源于斯,又盛于斯的“农家乐”旅游,给考察组的每位“学生”都带来不小的震撼:单是一个住着3840户村民的三圣花乡,每天客流就能超过2万人,每逢周末都能超过3.5万人,春夏秋冬,常年不衰,去年的旅游收入3个亿。而惠济区的农家乐年收入为4000万元左右。取经成都农家乐令惠济人心生羡慕一个城市郊区的“农家乐”发展得好坏,事关“蜗居”在这里的“城里人”的享受问题。说起成都郊区的农家乐,惠济区旅游局副局长罗荣庆颇多感慨,他说:“人家成都人那就是会享受。”从成都市区驱车向东南,大约20分钟左右,就来到一个叫做三圣花乡的地方。其实,三圣花乡在三四年前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