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课程与教学评价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领域。 古老,是因为比较正规的课程与教学评价可追溯到我国隋朝即已出现的科举考试,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年轻,是因为从教育自身发展着眼的系统评价活动,是于19世纪末才出现于美国的,距今刚满100年。 不同的学者根据各自的标准进行了不同的划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以色列著名教育学家、课程论专家利维对教育评价的历史进行了大跨度的审视,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古典的考试型时期;(2)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的时期;(3)后现代时期。 教学评价和整个教学系统一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古代教学评价古代教学评价|现代教学评价现代教学评价 |早在

2、西周时期,就有文献记载了周王命令静在学宫中掌管射猎,并在一段时间后考验其教学效果和赏赐他的史实。|我国古代最早一部教学论专著学记中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表明当时的学校已建立了稳定的具有明确内容和标准的“考校”制度,即教学评价体制。这可是最早的教学评价思想。|西方,考试制度建立要稍晚些,大学考试用口试是在1219年,中学笔试是在I599年,毕业考试论文式作业考试是在1787年,法国于1791年参照我国科举制度建立文官考试制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实验心理学个体差异研究的进

3、步和教育统计学的发展,教育理论工作者们开始探讨如何将心理测验的方法应用于教学领域,实现学业成绩考核客观化、标准化与数量化。现代教学评价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确立的,并在随后的岁月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研究指出,现代教育评价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四代不同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 测验和测量时期|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观点:评价在本质上是以测验或测量的方式测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或某项特质。代表人物:英国遗传学家、心理学家高尔顿的英国科学家:他们的秉赋与教养、法国的“比奈-西蒙智力量表”、德国冯特的实验心理研究成果和美国桑代克的心理及社会测量理论|基本特点:

4、 认为评价就是测量,评价者的工作就是测量技术员的工作选择测量工具、组织测量、提供测量数据。因此,这一时期称为“测验”和“测量”的时期。|描述时期 时间:20世纪30年代50年代 观点: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代表人物:泰勒(“八年研究”的评价组主任)|基本特点: 认为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订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验,尽管考试和测验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 与第一代评价相比,第二代评价步入科学化的历程。|判断时期时间:1957以后至70年代观点:评价本质上是

5、“判断”代表人物:艾斯纳、斯克瑞文、斯太克等|基本特点: 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既然目标并非评价的固定不变的铁的标准,那么评价就应当走出预定目标的限制,过程本身的价值也应当是评价的有机构成。 第三评价是对第二评价的重要超越,它走出了第二评价“价值中立性”的误区,确认了价值判断是评价的本质,确认了评价的过程性。|建构时期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古巴和林肯所谓的“第四代评价”1.对前三代评价的批判及其启示2.以“共同建构”为特征的第四代评价1.对前三代评价的批判及其启示 一是“管理主义倾向” 二是“忽视价值的多元性” 三是“过分依赖科学范式”2.以“共同建构”为特征的第四代评价 第四代评价的中心思想是,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因此,评价应坚持“价值多元性”的信念,反对“管理主义倾向”。|基本特点: 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受“多元主义”价值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