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的审美阐释_第1页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阐释_第2页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阐释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媒体艺术的审美阐释摘要新媒体艺术是 20 世纪末诞生的一种艺术 形式。新媒体艺术以科技发展和全新传媒技术为基础, 又并不完全依赖艺术创作者的纯熟技巧,而主要是借 由艺术家的想象来创造新的视觉世界,因而新媒体艺 术的审美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在审美交互主体性 和审美体验主动性两个方面。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审美交互主体性 审美体 验主动性新媒体艺术是指以科技发展和全新传媒技术为基 础,将人类理性思维和艺术灵感融合为一体的、以计 算机、数码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 而完成的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 它主要包括影像艺术、录像艺术、装置艺术、虚拟现实 (VR) 、多媒体光盘、 电子游戏、卡通动

2、漫、网络艺术、数字图像以及实验 性音响等。以依附新技术、关注现实问题为特征的新 媒体艺术正逐步走进当代社会生活的视野。新媒体艺 术在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审美变化的需求 方面,在传统艺术与新的艺术载体结合、创新方面, 是对视觉经验的充实,也是对传统美学观念的冲击, 因而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在以下 两个方面。一、审美交互主体性:从独白到对话在传统的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总是在与审美客 体的碰撞过程中获得自身的主体性规定。主体一客体 模式或者是主体一中介一客体模式使得主体在审美活 动中能以一种“距离感”来对待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 并从中获得审美感受。具体到艺术活动中,这种模式

3、又分化为作者一作品的创作关系和读者 (观众 )作品 的欣赏关系。在这种模式中,作者与读者 (观众 )之间 的正面交流几乎是零。这种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的断 裂关系应归咎于技术因素。尤其是在纯文字文本的阅 读中,阅读只能围绕作者的主体性展开,读者只能以 屈从的态度去阅读,而最终要么接受,要么拒绝。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一传统的主体审美方式,以 计算机、数码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网络技术相结 合完成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正日益改变着主体关系与艺 术交流的方式。审美主体性理论开始让位于审美的交 互主体性理论。交互主体性 (主体间性 )经过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现象学大师阐发后逐渐成为哲学领域里的一个非常重 要的概念

4、。交互主体性理论以主体一主体模式或主体一 中介主体模式来确立人与人的交往关系, 表明一种新 型人、我关系的确立。具体到艺术创作中形成的就是 作者与读者 (观众)紧密关联的模式: 作者一读者 (观众) 或者作者一作品一读者(观众)模式。这种理论使得艺术 的创作和欣赏紧密相联,从而使得艺术的生产和接受 进入一个全新的空间。为了增加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效果,日常生活中人 们常用不同的方式同时表达自己的想法。 比如说话时, 经常伴随着一些肢体动作,指手划脚,挤眉弄眼。在 和外界沟通时,人类经常运用各种不同的感觉搜集信 息:用眼睛看的视觉、用耳朵听的听觉、用鼻子闻的 嗅觉、用舌头感觉的味觉、用手脚碰触的触觉

5、。作为新媒体艺术的技术支撑,多媒体计算机的优点是能够迅速而可靠地交换和变换信息,很容易帮助 人们有效且迅速地交换文字、语言、面部表情、影像 等重要沟通因素, 因此能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提供“临 场感”和“良好沟通情绪”,进而帮助创作者与欣赏者之 间建立起友谊的桥梁:双方可以互相尽情地表达彼此 的想法,对于共同关心的主题能相互了解。 进一步说, “临场感”就是新媒体艺术在帮助艺术创作与欣赏过程 时,希望达成沟通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动态交互可以有两种主要存在形式:一种是 由创作者个人独立完成艺术创作, 随之将作品 (或其中 的一部分 )公之于众,通过 BBS 或创作者的个人 Email 地址,及

6、时从公众那里了解到他们对作品的评论与意 见,然后将这些反馈意见体现在创作者对作品的修改 或未完成部分的创作中。另一种存在形式则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共同完成 作品。新媒体艺术打破了传统的在特定地点与特定时间中的作品展出方式, 任何一个人,不管在什么地方, 只要他有了必备的上网条件与交流技术,他就可以参与到作品的互动过程中。欣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 和喜好,对艺术作品进行修改,创造出符合自己审美 趣味和理想的新的艺术版本。这种新的艺术版本不再 只是存在于欣赏者意识中的审美经验,而是经过欣赏 者的再创造转化为现实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原创 者和欣赏者之间的界限将不复存在。例如,周啸虎的 网络电影剧本阿

7、 B 日记,打开电脑屏幕,一半是 文字剧本,文字中有一些是可以点击的,点击出屏幕 的另一半是他制作的数码影像。如点击一处“跑”字。 旁边的屏幕上是一个穿着一件白衣白裤的人像罗拉那 样没完没了地跑着。再比如,将张燕翔的作品表情 2002 (布什 )以及该作品的所有素材 (视频、音频、各种软件等)放到创作者的网页上, 一个或多个欣赏者在 观看完该作品后,可以自己动手将所有素材重新调度, 并且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搜集资料,创作出自己 较为满意的作品。创作者根据欣赏者的改动还可以继 续进行自己的新创作,这样的互动持续下去,实际上 就促使每个参与者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创作者又是欣 赏者。作为创作者,他必

8、须积极参与到前一个创作者 的创作中去;作为欣赏者,他也必须及时地反馈欣赏 者的想法。这种创作者与欣赏者双方的互动就很好地 体现了审美的交互主体性,实现了由单向的创作者的 “独白”向双向的创作者与欣赏者的互动“对话” O 这种“由独白到对话”的审美交互主体性特征体现 了美学观念的一种当代转型。这种转型有其内在的原 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思想的现代转型。过去,人 们习惯从一个固定的视角看问题,所获得的答案也就 是固定的,所谓“非此即彼”、“有我无你”。现在,随着 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思想认识也就发生 了变化,人们已发现事实上不存在这样一个固定的、唯一的视角,由此出发,就客体而言,世界的不

9、完满性、多义性就得以呈现,这也就意味着互生、互惠、互存,应该成为大干世界的根本之道,更意味着生命之为生命的最大可能是起源于不同物种之间的对话。 于是,“对话”而不是“独白就”成,为大自然演化中公开 的秘密。不难想象,审美活动中的这种“对话”必将成 为一种主流。二、审美体验主动性:我审美故我在传统艺术观认为,艺术生产过程止于艺术作品的完成之日,艺术品的诞生之日即为艺术生产的完成之 时。而自二十世纪 60 年代流行于欧美的接受美学理 论则深刻地批判了传统艺术观把读者抛在视界之外的 致命弱点,大胆扯起读者中心论的理论大旗来抗衡 盘踞艺术史千年之久的作者、作品中心论。诚然,接受美学极力强调读者中心作用

10、的观点不 无偏颇,但其对欣赏者在艺术作品欣赏过程中能动作 用的论述是非常富有启发性的。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 艺术家生产了艺术品,只为消费者提供了创造艺术价 值 的可能性而非价值本身。一般产品的价值是由生 产者创造的,而艺术品的价值却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 共同创造的,艺术作品只有经过接受主体的主动欣赏 和参与过程才能将潜在的艺术化为现实的艺术,因而 艺术作品的欣赏同时也就是艺术创造。虽然在作品欣 赏过程中,接受主体并不一定实际地创造出物态化的 艺术作品。但是,一部艺术作品经过千百人的审美内 化,融进了各自富有个性的人生体验、审美情趣后, 原有物质形态的作品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活”了起来, 化为审美意

11、象,跳起生命的舞蹈,闪动生命的灵光。 以不同的感染方式烛照着每个个体人生的精神生活, 艺术创造到此才算最终完成。接受美学关于艺术生产以接受主体的主动欣赏为 终结点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 一般文本的不同解读使最终的审美创造难以达成一致 的结果,同时“有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 哈姆雷特”的艺术观念也阻碍着人们试图在同一文本 的艺术欣赏中求得众口一致的审美创造结果的努力, 于是,接受美学提出的这一理论因为无法落实到操作 层面而成了一种理论假设, 这是令人不无遗憾的事情。但这种遗憾在电子传媒高度发展的今天,在新媒 体艺术中最终得到了解决。 当一个艺术作品 (如一个视 频)在网络

12、播出的同时,观众就进入了艺术欣赏阶段,作品播完后或作品还在播出过程中,欣赏者就会纷纷 通过网络工具 (如 BBS) 发来信息描述对作品的内心感 受,其中有一致处,更有分歧。创作者自己,或网页 的版主作为作品的代言人帮助欣赏者理解作品内涵, 也在不断接收欣赏者感想过程中触发的灵感火花,就 会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甚至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并对 存在歧义的欣赏者的感想分析品评,从中梳理出更符 合作品本质的认识。 这样在受众与作品的代言人 (或者 创作者自己 )、受众与受众之间连续不断的审美交流中, 对作品的欣赏与认识达到了相对意义上的共识。这种 共识的获得是颇具深意的,它一方面标志着艺术生产 在接受主体的

13、审美创造过程中最终得以完成;一方面 在达成欣赏共识的过程中, 培养了受众的审美感受力、 审美理解力、审美想象力等诸审美能力。而受众审美 能力的提高对于提升受众的整体素质有着不可小觑的 价值。从审美心理角度分析, 审美体验的主动性, 即“我 审美故我在”,满足了人们的交流欲望和表现欲望。 它 使个体行为得到公众的关注与确认,从而增强了艺术 作品欣赏者的主人翁意识。例如,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的马格 ?乐芙乔依的多媒体艺术作品 我的 转折点,以一小段 Flash 所创作的黑白动画开场, 一 段段无名的小故事,将欣赏者带入一种告解的心境。 进入主画面后,欣赏者可以选择观看别人的故事,或 者将自己生命中的转折点与大家分享。为了创造群体 性,马格 ?乐芙乔依将数据库中收集的故事, 依照内容 分为:教育、亲密关系、健康、意外事件、个人观点、 工作、移民、有影响力的理论、战争与政治、经济、 自我认同、成长与家庭等十二大类。欣赏者不仅能以这十二大类来寻找自己关心的故事, 还能选择用性别、 种族、年纪、甚至号码来搜寻。这种充分的选择权, 让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