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招聘淘宝工作室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优秀说课稿亲,欢迎您的光临哦。 (版权所有,违法必究)一、分数乘法分数乘法(一)说课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应聘小学数学阶段的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数乘法一。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展开我的说课,下面开始我的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分数乘整数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加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本课内容是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也是后续学习分数除以整数的基础。2、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地位与作用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念
2、的指导下,指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过程,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分数乘法的计算能力,发展初步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3、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由于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一知识,本课的难点是分数乘整数方法的探究。二、说学情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
3、都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教学之始,掌握学生的情况尤为重要,接着我说一下学情。一方面: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始增强,兴趣爱好也有所分化,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但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自控能力较差。另一方面:这个学段的学生已经在五年级上册学习了乘法和分数的一些内容,而本节课正是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继续探究分数与整数的乘法,所以有很多的学生对于以上所学知识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仍有难度。学生在此基础上对新知识的学习,应该能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达到方法的多样化。但是对于方法的交流、借鉴、反思及优化上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要重视
4、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三、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之上,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和经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主要运用一下几种教学方法: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三是注重渗透数学思考方法(联想法、类比法、数形结合等一般科学方法)来展开教学活动,体现“教就是为了不教”。对于学法方面,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
5、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我采用自主观察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进行学习归纳的学习方式。四、说教学准备在课前,要准备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PPT,学具有学习卡片,彩笔。五、说教学过程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设定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第2页的例题1,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选代表在班上进行汇报,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方式找出用乘法列式的方式导入今天的新课。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环节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了如下几个活动来实施教学。活动一,看一看。要求同学们看看板书在黑板上的不同例题的计算方法,感知分数的加法与分数
6、乘法的联系。活动二,涂一涂。让学生在小组内涂一涂2个3/7的和,并且相互检查是否正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让学生再涂一涂3个5/16的和。活动三,写一写。在学生涂完上面两个图之后,让学生把它用算式写出来。如果在写第一个式子时。学生只用加分算式计算,那么,我们可以在写第二个算式的时候,提示学生用乘法算式表达。在这个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的联系。活动四,比一比。要求学生从以上三个不同的计算方法中找出共同点,并要求学生通过比较找出他们的特点。活动五,议一议。在这个活动中,让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计算的方法总结出来。并板书,计算法则。环节
7、三,分层练习,巩固内化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课本上的试一试。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我会深入学生当中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出现的个别问题及时进行辅导,如果有普遍的问题,就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效果最优化,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很好的发展。环节四,总结反思,升华新知。要求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整理总结,如果有遗漏我会进行补充、完善。环节五,布置作业,拓展转化。课后作业是P32、3、4三道题。六、板书设计这是我的板书设计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鞠躬)分数的乘法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数乘法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分数乘法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
8、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个内容中,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整整数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变成了分数,同时分数乘整数又是分数乘分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基于以上原因,我确定了如下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过程与方法: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尝试探究,合作学习的好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分数乘整数的
9、计算方法。二、说教法在教法的运用上,我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并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我采用观察比较法,实践操作法,合作交流法,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的辅助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已有,并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这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涂一涂”“看一看”“比一比”“练一练”等有趣的活动,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体现“做数学”的乐趣。三、说学法本节课的学习依据
10、知识的迁移,应用转化的思想,通过学生尝试自主探究,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进一步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适时点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教师让学生尝试、观察、讨论、探究中获取知识,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四、说学情: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有的学生并不陌生,有的可能已经会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式。但是,这节课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多余。因为很多学生可能凭借经验只知道怎么算,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尤其是对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为什么直接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而分母不变,学生不一定明确。因此,这节课不能仅仅满足学生会算,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这
11、样算。五、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通过两组计算题:9+9+9+9= 12+12+12+12+12= 1/7+2/7+3/7= 1/5+1/5+1/5=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母相同的分数加法的计算。以旧知揭示课题,为新知的教学做好铺垫。二)、合作探究,发现新知出示情境:首都北京严重缺水,节水意识不足是其中原因之一。做过这样一个测试:一个漏水的水龙头每时滴水 桶,3时滴水多少桶?十时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各自有效的办法。出现三种不同的解题方法,(1)用图形表示(2)用加法:(3)用乘法我既要肯定前两种的解题思路,又要引学生到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上来,根据学生的回答,
12、适当板书:(同时适时渗透节约意识:人人节约每一滴水,相信北京的旱情会有所改善)三)、基础训练,形成认知1、涂一涂,算一算(1)2个的3/7和是多少?(2)3个的5/16和是多少?师生一起分享交流过程。师:你列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呢?对这个算法,你是怎么理解的,别的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吗?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把加法的板书和乘法的板书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计算。2、试一试: 适时引导简化计算过程通过讨论,小结出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四)、巩固训练,理解算理1、练一练: 从交流中进一步熟练分数乘整数的方法,发现计算的结
13、果能约分的要约分,并体验如果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单。2、火眼金睛辨一辨,进一步巩固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五)、反思学习,体验策略让同学们谈谈都有哪些收获?我抓住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再计算等知识点再一次让知识完整的展现给学生,加深学生记忆。六)、拓展延伸小乌龟百米长跑:教科书第4页“数学故事”。让数学课堂变苦学为乐学,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带着欢愉之情走出课堂,也迷恋于课堂。六、说预设效果这节课的设计,主要通过突破难点达到突出重点的教学思路,教学难点的突破主要是给学生充足的尝试探究的空间,学生在探究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涂一涂”“看一看”“
14、比一比”“练一练”等有趣的活动,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分数乘法(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是数学5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百分数的认识,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预设流程和说课后反思。首先说说教材分数乘法(三)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它是本单元的重点。教材首先用我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探究的欲望,再用“折一折”的过程直观
15、展现分数乘分数的理解过程和计算方法,最后通过“讨论”、“说一说”、“做一做”使学生观察归纳出计算方法。教材安排上,突出了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教材的剖析,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别如下:教学目标是: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通过“折一折”,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归纳概括能力。3、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第二、说说学情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充分学
16、习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为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同时,五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好胜心理,爱发表自己的见解,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欣赏。经过四年半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及计算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等。第三、说说教法、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探究法”、“操作法”、“比较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并用讲授、表达、游戏、竞争等方法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等学习方法展开活动。第四、说说教学预设流程本节课的教学预设流程分为以下4个环节完成: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合作探究、明
17、理获知3、深化运用、巩固新知4、回顾总结、拓展延伸。接下来我将具体说说我的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首先用我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的话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永远截不完呢?”,学生可能会小声的议论,激起学生想学习、想探究的兴趣。于是老师引导学生做一做:“请大家拿出小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12,第二次剪去剩下的12,此时,剩下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并引导学生理解此时剩下的部分就是12的12,用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为1212。并得到算式121214此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这样设计,首先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想学习的欲望,在动手操作中初
18、步感知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为下面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过程奠定了基础。二、合作探究,名理获知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首先,接着上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再次感知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如果第三次再剪去剩下的12,此时剩余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根据第一次的经验得出此时剩余部分占这张纸的18,并得出算式141218。在学生初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问题“1434?”引导学生先折出一张纸的14并用斜线表示出来,再折出斜线部分的34,用红色标记。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交流“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
19、整张纸的几分之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折的过程和结果得出红色部分占整张纸的316,并引导学生理解得出算式1434316。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把121214,141218,1434316写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其中的秘密吗?”听我这么一说,学生可能就迫不及待的开始找秘密了,老师则四处观察指导。不一会儿,可能就有学生汇报了:“老师,我发现都是分数乘分数,结果还是分数。”“老师,我发现积的分子是乘数分子的积,积的分母是乘数分母的积。”当学生发现这个规律时,先不评论对错,让学生自己再验证一下。“
20、是这样吗?换几个分数试试,还有这样的规律吗?想写啥分数就写啥分数。”学生迫切想证明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于是动手操作起来。可能过不了一会儿,就有学生站起来汇报说:“老师,我们发现确实有这样的规律。”“你们是怎么发现的?”老师追问。“我们是用3512310发现分子331,分母1052。同样,让其他小组说说自己是用哪些分数相乘得到的结论。在学生充分的操作和交流中,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分子相乘,分母也相乘。并尽量多给机会让学生总结发言,这样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得到了落实。在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后,利用教材“试一试”使学生巩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21、,并体会到在计算中,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来简便计算。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三、深化运用、巩固新知本节课是新授课,所以安排教材“练一练”1、2、3题作为巩固联系,第1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再次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探索过程。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并让学生到黑板上演示计算,再组织学生交流,从而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规范格式,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后再相互检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会评价他人和自己。数学学习是一个举一反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这几个
22、联系题有基础到应用,层层深入,形式多样,不仅达到了知识巩固的目的,也消除了学生学习的枯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当然,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还必须让学生自己理解和明白,把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于是本节课就顺利进入到最后一个环节。回顾总结、拓展延伸我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和感受呀?”引导学生总结。这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学生的谈话,此时,学生愿意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告诉大家。“老师,我知道了什么什么”“老师,我学会了什么什么”“老师,我还有什么样的疑问”“老师,我很欣赏某某的表现,我要向她学习”等等。从学生的交流中,不仅让老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
23、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此时,老师适当布置作业题,以深化本课所学。最后,说说课后反思本节课,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从创设情境开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去讨论交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的思维转化为能力,较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当然,本节课设计中还有很多考虑不周的地方,恳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二、长方体(一)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各位考官,大家好!(
24、鞠躬)我是应聘小学数学阶段的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长方体的认识。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展开我的说课,下面开始我的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的等几何图形得基本特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过的基本图形的性质,另一方面,由平面图形拓展到立体图形,既是是对所学知识的延伸,又是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材的编写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并能根据特点解决一些加简单的实际问题。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
25、对教材的分析。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3、说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难点是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二、说学情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教学
26、之始,掌握学生的情况尤为重要,我接着说一下学情。一方面: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始增强,兴趣爱好也有所分化,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但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自控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在五年级上册中学习关于长方形的一些基本知识,而本节课正是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继续探究长方体的认识,所以有很多的学生对于以上所学知识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仍有难度。学生在此基础上对新知识的学习,应该能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达到方法的多样化。但是对于方法的交流、借鉴、反思及优化上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要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
27、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三、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之上,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和经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主要运用一下几种教学方法: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三是注重渗透数学思考方法(联想法、类比法、数形结合等一般科学方法)来展开教学活动,这些都是体现“教就是为了不教”。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我采用自
28、主观察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进行学习归纳的学习方式。四、教学准备:教具:PPT学具:长方体、正方体模具五、说教学过程为了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几个环节进行: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新课开始时,用多媒体课件以PPT的形式展示几幅含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即建筑物,道路和家具。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联系到生活中的物体,找出2到3个长方体的实物。并在这些实物的基础上呈现长方体的几何图形。也由此导入新课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环节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来落实教学目标。活动一,“数一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29、,让他们观察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请他们找出长方体有几个面,再找出面与面之间的线,由此导入棱的概念,通过观察,他们发现每三条棱相交于一点。由此导入顶点的概念,再找出有几个顶点。并在设计的表格中板书。活动二。“量一量”。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量一量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经过小组讨论,最后发现12条棱可以根据长度分成3组,每组4条是一样长的。为了防止重复,每比一条我就做一个记号。把最后的结论在表格中板书。活动三,“剪一剪”。在这个活动中,在小组内,让学生动手把纸盒相对的面,进行相同的编号,然后把长方体的各个面剪开,然后通过比一比,让学生发现相对面的面积相等这个结论。并把结论板书在设计的表格中。活动四,“
30、说一说”。在前面三个活动中,我们通过观察操作找出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12条棱全部相的这样的几何体还是长方体?那么,他们的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正方体的特点及概念。并板书。环节三:反馈练习,应用新知在这个环节里,让学生完成p15练一练1,2。在此期间老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巡视练习的情况,对于个别的问题个别辅导,对于大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调整教法,使教学效果最优化,让每个同学都有很好的发展。环节四:总结反思,整理新知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对不足之处老师进行补充。环节五:布置作业,拓展转化六、板书设计为了更加清楚明了的体现本节课的内容
31、,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特设计一下板书: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鞠躬)展开与折叠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展开与折叠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617页的内容。展开与折叠在本单元中位于“长方体的认识”与“长方体的表面积”之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主要包括“做一做”、“练一练”两个栏目。“做一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练一练”的目的是通过想像、动手操作进行尝试,强化长方体、正方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相互转化的认识与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本节课的展开与折叠,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
32、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正确的研究习惯,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必须在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上进行,因此在上课之前我先对本班学生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抽查。参与对象:五年级二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随机抽取10人问题设计:对于正方体和长方体你有什么了解?给出一个正方体,让学生动手剪开并折叠回正方体。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刚才折叠的过程。调研情况:问题:学生能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棱、顶点、面的特点。问题:在教师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有两个学生在剪开正方体时将图形剪散。学生在剪的过程
33、中花费时间较长。剪开正方体后再折叠回去,学生非常熟练。问题:两个学生无法用语言描述折叠的过程,其余的孩子需要边折边说。让学生不动手折叠,想象说出刚才折叠的过程学生感觉难度很大。调研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长方体、正方体都有12条棱、6个顶点,以及长方体的6个面的形状与正方体6个面的形状的不同等。这些正是组织“展开与折叠”教学内容的生长点,小部分学生对长方体已初步建立了空间感,但要在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难度是相当大的。分析原因:其一,学生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缺乏认识上的经验,存在认识上的障碍;其二,学生较难用语言来描述
34、自己想象的立体图形或平面图形,存在语言上的障碍;其三,大多数学生无想象的习惯,存在养成习惯上的障碍等等。故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拟定加强想象、操作实践、课件演示、焦点问题讨论等方面,以达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根据新课程标准,我把这节课制定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的展开图,加深对正方体、长方体特点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经历展开与折叠的活动过程,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
35、关系,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一种转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学习,体会学科的价值。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以美国教育家J.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儿童个人生活实践或直接经验作为学习的中心,要求围绕特定的生活事务来学习知识,即“由做而学”。杜威把教学过程分为5个要素构成不同的阶段,这些要素是: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
36、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他要占有知识的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他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要把课堂尽量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展开与折叠作为关于图形的实践活动课,本身就要求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用眼用心观察,用脑思考的基础上自己搜集与整理相关知识,教师在这里充当一个协组者,参与者,补充者得角色。因此根据这一理念,我把这节课的主要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以周华健的盒子世界引入课题,既直接又吸引学生的兴趣
37、,并能够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索长方体、正方体展开与折叠的相关知识。(二)自主探究活动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该内容自身的特征,我设计了一系列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1、探索正方体展开图形的特征。学生通过自己剪一剪,比一比,说一说,归纳与总结正方体展开图形的相关知识:(1)揭示展开图的概念:像这样由正方体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正方体的展开图。(2)探究正方体展开的特征:观察黑板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特点?沿正方体的7条棱剪开,可以把正方体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引导学生感悟:正方体展开图各小图形的特点(正方体的六个面大小都相当)正方体展开图的不唯一的特点(剪开的方法不同,得到的展开图形也不相同)正
38、方体展开图中相对面的位置特点等(相对的面隔一个出现)2、探索怎样的平面图形才能够折叠成一个正方体。(出示做一做1)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对折后能围成正方体?并总结归纳出判断图形是否可以折叠成一个正方体的方法:数:小正方形的个数(6个)看:小正方形的排列方式(一四一式二三一式三三式二二二式)想一想:在心里折一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根据探索正方体展开与折叠的方法自己动手探索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学生在通过对正方体展开与折叠的探索中,已基本掌握了立体图形展开为平面图形或是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的方法,也能自己归纳其中的一些知识点,所以在关于长方体的展开与折叠中,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折一折,看一看,
39、想一想,并记录下自己整理与发现的知识点,在与同桌或是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把每一个小组发现的知识点整理出来,并在班上做交流。最后再通过同学与老师的补充,把知识点进一步完善。知识点: 沿长方体的7条棱剪开,可以把长方体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 剪的方法不同,得到的长方体的展开图形也不同长方体的展开图形是由六个长方形组成,也可以有两个正方形,当有两个正方形时,其它四个长方形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相对的面隔一个出现,且相对的面形状大小完全一样。4检测学生的探索情况出示做一做2: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知识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通过做一做的第2题,检测学生关于长方体展开与折叠掌握情况。尤其是图4的判
40、断与理由的陈述。5.变式练习,提升思维,深层探究由上例引发的思考:(出示3号图形)怎样变一变使3号图形能围成长方体?点拨:摆放的规律2出示下图:怎样移动两个小正方形可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这里的变式练习主要是由上例不能围成长方体的图形引发的探究活动,变不能围为能围、变静为动、变特殊为一般,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课后延伸,拓展探究简单的展开与折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其实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研究其它的立体图形。相信同学们随着课后的不断研究一定会有了不起的发现。在这节课的最后做这样一个延伸,主要是渗透一种转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指导,体现学科的价值。让学生明白
41、,一节课结束,并不意味着知识的学习也已经结束。五、板书设计板书是教学中所应用的一种主要的教学媒体,板书艺术则是教学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有一句话“教育事业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成功的教学是高度的科学性和精湛的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的结果。所以坚持教学原则,采用艺术手法,浇灌学生心田,努力使教学过程审美化,是我们教师的追求。我这一节课,把黑板最大部分留给了学生作为作品展示的舞台,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应聘小学数学阶段的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长方体的认识。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以及板
42、书设计展开我的说课,下面开始我的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的等几何图形得基本特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过的基本图形的性质,另一方面,由平面图形拓展到立体图形,既是是对所学知识的延伸,又是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材的编写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并能根据特点解决一些加简单的实际问题。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长方体,正
43、方体各部分名称。(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3、说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难点是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二、说学情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教学之始,掌握学生的情况尤为重要,我接着说一下学情。一方面: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始增强,兴趣爱好也有所分化,对新鲜事物
44、开始思考、追求、探索。但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自控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在五年级上册中学习关于长方形的一些基本知识,而本节课正是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继续探究长方体的认识,所以有很多的学生对于以上所学知识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仍有难度。学生在此基础上对新知识的学习,应该能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达到方法的多样化。但是对于方法的交流、借鉴、反思及优化上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要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三、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之上,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
45、识和经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主要运用一下几种教学方法: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三是注重渗透数学思考方法(联想法、类比法、数形结合等一般科学方法)来展开教学活动,这些都是体现“教就是为了不教”。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我采用自主观察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进行学习归纳的学习方式。四、教学准备:教具:PPT学具:长方体、正方体模具五、说教学过程为了高效地实现教学目
46、标,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几个环节进行: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新课开始时,用多媒体课件以PPT的形式展示几幅含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即建筑物,道路和家具。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联系到生活中的物体,找出2到3个长方体的实物。并在这些实物的基础上呈现长方体的几何图形。也由此导入新课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环节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来落实教学目标。活动一,“数一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观察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请他们找出长方体有几个面,再找出面与面之间的线,由此导入棱的概念,通过观察,他们发现每三条棱相交于一点。
47、由此导入顶点的概念,再找出有几个顶点。并在设计的表格中板书。活动二。“量一量”。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量一量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经过小组讨论,最后发现12条棱可以根据长度分成3组,每组4条是一样长的。为了防止重复,每比一条我就做一个记号。把最后的结论在表格中板书。活动三,“剪一剪”。在这个活动中,在小组内,让学生动手把纸盒相对的面,进行相同的编号,然后把长方体的各个面剪开,然后通过比一比,让学生发现相对面的面积相等这个结论。并把结论板书在设计的表格中。活动四,“说一说”。在前面三个活动中,我们通过观察操作找出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12条棱全部相的这样的几
48、何体还是长方体?那么,他们的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正方体的特点及概念。并板书。环节三:反馈练习,应用新知在这个环节里,让学生完成p15练一练1,2。在此期间老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巡视练习的情况,对于个别的问题个别辅导,对于大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调整教法,使教学效果最优化,让每个同学都有很好的发展。环节四:总结反思,整理新知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对不足之处老师进行补充。环节五:布置作业,拓展转化六、板书设计为了更加清楚明了的体现本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特设计一下板书: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鞠躬)露在外面的面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
49、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小节内20到21容露在外面的面35中学:程正超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露在外面的面是原教材没有的,旧教材更偏向于研究度量几何,倾向于培养学生会算,而学生只是运用公式计算,逐渐产生对几何学习的厌烦,忽视了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搭一搭,体会几何学习的乐趣.露在外面的面它突破了传统的几何只研究度量几何的局限,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好素材.本节课内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观察物体,找规律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首先呈现了1个正方体纸箱摆放在墙角的情境,让学生观察有几个面露在外面,接着又呈现了4个正方体纸箱堆放在墙角的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观察有几个面露在外面,并求其
50、面积.在观察有几个面露在外面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有序地观察.2、学生分析:学生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索图形经验,但是立体图形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是认识层面上质的飞跃.从以往的教学来看,学生掌握立体图形比较困难,因为它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是立体图形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因此教学中,应给学生思维空间,给学生探索的机会,在实际操作中,自己去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数学的吸引力.3、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经历数学实践活动,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露在外面的面的数量问题,会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发现正方体个数的增加露在外面的面的变化规律
51、.能力目标:能做到有序,多角度去观察,并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同时会用.ppt进行观察,操作,在操作与交流中,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4、教材处理: 考虑学生掌握新知的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方体重叠而引起露在外面的面的变化. 教学难点:发现露在外面的面的规律. 二:说教法学法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设定的学习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1、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作为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的过程
52、中真正感悟知识.本节课我以搭小正方体为主线,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动手摆一摆的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用耳去辨析学生的答案,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露在外面的规律.2、本节课我还利用了.ppt进行演示,主要通过操作,探究,讨论,发现等教学方法,学生的学法与教学相对应,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通过.ppt平台的演示,把观察与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如何观察,推想,想象露在外面的面的数量的感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教学流程: 一、说目标:二、自学指导:阅读教材20到21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 一
53、个正方体有()个面 ,如果把它放在桌子上,()面被遮挡住了,露在外面的面有()。2、 观察教材20页主题图1和主题图2,回答主题图旁有关的问题。3、 要观察纸箱露在外面的面说说你的观察策略。4、 你是如何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积?5、 如果换一种摆法放在墙角,露在外面的面积有变化吗?三、反馈活动一:数一数1、 数露在外面的面师:一个正方体有4个面露在外面很容易数!如果再增加几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变多了,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又快又准的数出有多少个面露在外面?先想一想,把你的数法跟你的同伴说一说。小结:师:同样是数露在外面的面,大家的数法各有不同!有的是先数出每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然后求总数;有的是按不同的
54、观察角度去数,这些有序的数法都可行。计算面积:师:这时露在外面的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动笔算一算!生:10*10*9=900CM2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从观察一个正方体到四个正方体,通过分析、对比,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有序的去观察,为学生今后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方法提供依据活动二:摆一摆1、出示活动要求像这样摆放时露在外面的面积是900 CM2 ,如果将这四个正方体换一种方法放在墙角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呢?在小组里摆一摆,数一数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2、汇报反馈: 师:这个同学真善于学习,通过跟大家的交流他修正了自己的观点,你看你对露在外面的面又有了更深的认识,恭喜你,进步了。
55、师:这种摆法有10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变化了吗?那是不是换了一种摆法后,露在外面的面积就一定会有变化呢?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操作、观察、想象与形成表象中,通过归纳、整理提升学生的理解:物体个数相同,堆放的方法不同,露出的面积可能不同活动三:找规律(一)横摆:1、师:刚才大家是想怎么摆就怎么摆。如果我们都按一定的规律去摆:在桌面上,第一次摆1个,第二次摆2个,第三次摆3个,那么露在外面的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你一边摆一边记录有多少个面露在外面。1个小正方体有( 5 )个面露在外面。2个小正方体有( 8 )个面露在外面。3个小正方体有( 11 )个面露在外面。2、代表汇报数据:师:你是怎么数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生:汇报数据,数法。4、发现规律:师:你们把这些小正方体横着摆时,有什么发现?生:小正方体每次增加一个,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个。设计意图:教师完全放手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影视剧拍摄制作合同
- 2024年度国际贸易购销合同
- 2024年度农药行业人才引进合同
- 2024年度企业广告发布与代理合同
- 2024年度桥梁拆除爆破工程承包合同
- 2024年度光电子器件研发与生产合作合同
- 玻璃钢冷却塔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婴儿奶瓶用奶嘴刷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表带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大学校园车位规划与管理合同
- 教育研究方法观察设计案例
- LED电子显示屏购销合同
- 外出培训学习成果汇报
- 心肌梗死内科学
- 拆除工程施工方案(5篇)
- 认识接触网概述
- (高清版)DZT 0337-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油砂
- 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编制服务采购服务方案
- 供应链弹性和韧性构建理论与方法创新
- 汽配注塑行业分析
- 四字词语大全200000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