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案例_第1页
愚公移山教学案例_第2页
愚公移山教学案例_第3页
愚公移山教学案例_第4页
愚公移山教学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愚公移山教学案例【推荐】一、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 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课文。 在这篇寓言课文中,作者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具有神话色 彩的人物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 魄和坚强毅力。愚公的伟大精神,无疑是对学生树立人生信 念,将起到熏陶、感染和鞭策作用。2、学生分析 : 学生进入初三阶段,两级分化的现象更加明显。分析这 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无疑与学生智力差异有关,但更与他们 后天形成的学习品质和学习精神有关。本文对学生树立良好 的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无疑起到了较好的榜样的作用。3、教学目标 :(1) 体会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2) 概括愚公移山

2、的精神,概括故事的寓意 : 要取得事业 的成功,就必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3) 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做出不 同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4、教学思路 :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 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第 1 页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因此,本文 设计时,我重点设法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体验,引导学 生从“文本表面”进入到“文本底层” ,去感悟文本的文 化,激活学生的潜能, 让他们得到精神的享受。5. 教学手段 :(1) 指导点拨,本文中,学生要想感知愚公的人物形象, 首先要抓住人物的对话,通过

3、对愚公和其妻子、愚公与智叟 之间的对话,体会人物形象。(2) 比较阅读, 通过与其他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夸 父逐日”的比较, 体会愚公移山所蕴含的寓意。(3) 思辨法,寓言的神话结尾是否会削弱愚公的形象, 这样的愚公精神在现代是否还有意义 ?通过问题的辩证式思 考,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做 出不同的评价, 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同时, 感悟传统文化, 并体会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意义。二、教学步骤( 一 ) 教学铺垫师: 学习好文言文主要靠积累,知识积累的好方法是自 我整理,请说一说你整理了什么知识点。( 学生自主上台,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知识整理:文学常识、重点

4、字词解释、特殊句式、通假字、一次多义、古今异义 )( 二 ) 简析课文1、朗读文章,把我内容。 (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 太行、王屋二山的规模怎么样 ? 愚公当时的状况如何 ? 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的目标如何 ? 移山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 简要概述寓言故事。2、默读课文, 分析文章。 ( 小组讨论、 展示交流 )师: 请默读课文,结合文章具体语句说一说移山这事做 起来难在哪里。生: 方七百里,高万仞 工程量大生: 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之子。五人,人数少生: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方法原始工具简陋行程远生: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时间漫长( 三 ) 分析人物师: 移山的任务的确很艰巨,但

5、越是艰巨,越能体现出 人物不同的精神风貌。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些人物对移山 的不同的态度。( 屏幕展示 )学法指导 : 表现人物思想情态的基本方法是对话,它不 仅能在情节发展中起推动作用,而且不同的问话表达了不同 的语气,还可以表现人物不同的思想情态。1、分析愚公妻和智叟对愚公“平险”的对话。其妻献疑曰 :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 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反对愚公移山,他们的理由有 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 认为没有办法处理挖下来的土石( 屏幕展示 )学法指导 :

6、“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 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发展 我们的思维能力。师: 请同学们与同桌讨论,从目的、语气和称谓的角度 思考两段话的区别。生: “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式的运用,说明了智 叟对愚公的轻视。 “且焉置土石 ?愚公的妻子有这个疑问,说明她考虑到丈夫面临的困 难,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生:愚公的妻子 : 合乎情理“献疑” 智叟 : 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 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生: 从称谓看,还有什么不同 ?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 显得不客

7、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轻视、看不起2、指导朗读师: 愚公之妻关切、担心愚公,智叟讥笑、责难愚公, 你觉得他们说话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 ?生: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 ; 带有关切、担心 的语气,生: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 轻、委婉。生: 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 “甚矣,汝之不 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生: “残年余力”显出十足的轻视,“其如土石何”语 气很重。学生试读3、分析智叟的形象师: 愚公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智叟 “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由此可以看出,面对 困难时,智叟是怎样的态度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 害怕

8、困难 还不如邻人家的儿子总结: 畏难而止 自作聪明 板书4、分析愚公的形象师: 智叟自作聪明地反对愚公移山,愚公针锋相对地驳 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 我们一起读愚公反驳智叟的话。学生找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齐读师: 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 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移山很有信心, 使人感受到移山的可能性。点拨: “而山不加增”, 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 ?体会“而”字的转折作用 ; “加增”就是“更增高”。 子子孙孙无穷尽, 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 挖去一点就少一点, 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 :“(山 )何苦而不平 ?”师: 面对那么大的困难,愚公对智叟说的这段话表现了 愚公什么样的

9、性格 ?生: 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 不惧怕任何困难的人,生: 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不怕吃苦, 生: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总结: 知难而进 大智若愚 板书师: 愚公“年且九十”,只剩“残年余力”,却要带领 老老小小五个人,移走两座“高万仞” 的大山,这到底是 “愚”还是“不愚” ?请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看法。学生自由分析生 : 愚公移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生: 他移山的目的明确。有数移山之利生: 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 移山的整个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生: 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 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

10、叫做“大智若愚”。师: 既然还有其他的方法解决“出入之迂”的问题,文 章为什么还要安排愚公去移山 ?屏幕展示 : 寓(寄托)言是一种文学体裁,用假托的故事 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 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 的故事之中。学生小组讨论明确: 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 理,我们不需要以今天的眼光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 “智”。关键是掌握这个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四 ) 理解寓意师: 你觉得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交流生 : 敢于迎接挑战 ;生: 持之以恒,坚持就是胜利 ;生: 志当存高远 ;生:

11、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躬生: 团结就是力量 ;补充资料 :夸父逐日: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 赶太阳。当他到达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他喝干黄河和 渭河的水后 , 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 了。精卫填海 : 精卫她本来的名字叫女娃,炎帝的女儿, 后来在游泳的时候被淹死了,魂魄化成一只精卫鸟,经常衔 一些微小的土、石、木头,要把大海给填平。师 : 阅读以上材料, 比较他们与愚公移山之间的异同生: 都经过不懈的努力, 试图完成自己的梦想生: 表现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 和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精神。生: 人数不同,精卫、夸父都是一个人在努力,愚公有 自

12、己的家人的支持, 邻人之子可能代表新生一代。生: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都是没有成功,甚至是悲剧结 尾,而愚公移山成功了。( 五 ) 拓展延伸师: 文章为什么用神话结尾,这是不是影响了愚公坚持 不懈的形象 ?(书 p175 第一题 )生: 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派山神的儿 子背走大山,衬托了愚公的精神生: 作者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 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师: 所有的神话和寓言,在“科学”的手术刀下,都经 不起解剖。当代著名作家迟子建去香港某大学座谈时,直言 自己的文学、世界观与神话是分不开的,然而一位女生咄咄 逼人地提问 : “来自东北的女作家,你讲得太夸张了吧,狐

13、 狸怎么能开口说话呢 ?再说了,现在是一个科学的时代,这 些神话都是糊弄人的,有什么意义呢 ?”与同桌讨论 : 你认为,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寓言和神话 吗?生: 需要,因为这些寓言和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 结晶。生: 需要,这些寓言神话体现了古代人在条件落后的情 况下美好的理想。生: 需要,这些语言神话在现代也能给我们精神的力量。 要取得事业的成功, 就必须不怕困难, 坚持不懈地奋斗。( 六 ) 总结升华 也许,故事不足为信,但我们要传承故事中所包含的精 神。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 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小到我们 的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建设,我

14、们都要发扬愚公移山精 神,只有这样, 我们的学习才会进步, 国家才会富强。( 七 ) 布置作业1、 背诵第三段2、 以“有志者事竟成 - 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 写一篇读后感。附板书设计:愚公移山列子愚公 知 而进 大智若愚难智叟 畏 而止 自作聪明参考资料:任何时代都需要神话的存在,人不可能总处在积极地、 向上的,努力奋斗这种工作亢奋状态的。人需要放松,需要 减压,相信神话的存在就是一种最好的精神寄托,人类因为对万事万物有悲悯的情怀,所以才一路走到今 天,我想如果有一天神话绝迹了, 人类也就到了消亡的边缘神话是人类开始对世界和自己的来源问题感到疑惑并 做出各种不同的解答,古代的劳动人民都坚信

15、这就是宇宙、 人类、自然万物的起源。神话反映了古人对宇宙、人类本身 的思考及解释,也包含了古人的美好愿望。“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 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 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 际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 马克思三、教学反思一、设法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体验,引导学生从 “文本表面”进入到“文本底层” ,去感悟文本的文化, 激活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得到精神的享受。首先把培养学生 的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上愚公移山故事情节简单,揭示 的寓意是深刻的,从寓意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也是优秀寓言 的魅力所在。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 道理,我注意引导学生

16、从寓言文体特征的角度看待愚公的 “愚”和智叟的“智”。关键是掌握这个故事中所蕴含的道 理。其次,注意创新意识的激发与批判思维的启迪。学生如 果只是积累、继承与保存文化传统,那么语文课程将永远不 能与时俱进, 也不能引领文化的创造与发展。寓言故事浅 显易懂,情节吸引人,中心人物是愚公,中心事件是移山。 在文中对愚公的移山壮举早有争论,最反对的人物是智叟, 智叟认为愚公移山是一件极为愚蠢的行为。文中的智叟是以 自作聪明、目光短浅的艺术形象出现的,而愚公却站得高, 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也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愚公的行为到底愚不愚蠢 , 教学中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 观点。二、关注学生的思想。我在执教愚公移山时为了 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深入体验文本,我让学生比较愚公移 山 、 夸父逐日与精卫填海这三个故事结局的不 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在比较中得出新的结论, 并能够言之有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让学生的思维从发 散中走向深入。另外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神话和寓言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