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课堂实录张宗远(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五中学) 一、教学设计 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以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核心,本节课教学设计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改理念;以“导学纲要”为载体,通过“导”,生发学生自主的“学”。本节课教学设计将围绕导学纲要的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三部分作出阐述。 (一)导向:学习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纲领,学习目标是学习中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导向,也是学习评价的依据。依据课标和学科指导意见,本节课确立如下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依托导学纲要,加深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
2、含义及其关系的认识。 能力目标:通过合作探究,能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案例,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包含矛盾的具体事例,展示思辨思维的行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诵读、评析经典语录和案例分析,开启心灵之门,打开智慧之窗,领悟哲学思辨之美,能理性处理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等。 (二)导学:学习活动 第一阶段:课前预学,学情自查 1学生通读教材第67-68页,借助校园平台和同学间的互助学习,尝试解决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辅助文中的名言、专家点评中的疑难问题。 2知识扫盲 (1)联系的_是矛盾,发展的是矛盾。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_。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_。 (2)矛
3、盾就是_。矛盾的对立属性是_,矛盾的统一属性是_。 (3)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_、_的属性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_、_的属性。同一以_为前提,斗争性_同一性之中。 第二阶段:课中探学,学能自测 1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这表明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这里的“矛盾”是指 a反映事物内部既对立又斗争的关系 b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c事物内部双方相互联结的趋势 d事物内部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 3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a心想事成 b相反相成
4、c量体裁衣 d因地制宜 4“兢慎”一词,见于唐杜荀鹤泾溪-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的哲学寓意主要是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辩证的统一 b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决定认识程度 第三阶段:课后拓学,学力自磨 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首当其冲。为此,我国大力推广节能灯以代替白炽灯。因为同样亮度的节能灯耗电只是白炽灯的1/5。但是1只节能灯所含的汞,在废弃后渗入地下将会污染1800吨水。我国正在使用的节能灯已高达2亿只以上,潜在的污染风险不言而喻。因此在人大会议上出现了要求立即建立节
5、能灯回收机制,防止汞污染的提案。 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评价上述现象。 (三)导评:学习评价 1学生自评:通过对自己课前预学、课中探学和课后探学的表现作出评价。 2同桌互评:通过检查同桌完成导学纲要的状况,结合同桌合作探究中的表现作出评价。 3教师评价:基于学生课堂学习表现和导学纲要完成的状况,结合学生自评和同桌互评,作出评价和学习建议。 二、课堂实录 【教师】在屏幕上展示狄更斯双城记开篇经典语录,并深情吟诵。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拥有一切,我们
6、一无所有;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以狄更斯的这段经典话语导人,并通过教师的声情并茂的演绎,因势利导要求全班学生齐读。 【教师】一些同学读后好像有意见想发表。 【学生a】这段话有许多反义词。 【学生b】这段话中,每句的意思都是矛盾的。 【教师设问】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第67页,谈谈什么是哲学范畴的矛盾?(让学生初步了解) 【学生】自主学习,提取教材知识信息。 【学生c】(反问)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这里的“两个方面”是指
7、哪两个方面? 【教师】同学们中,谁能帮老师解答一下?(停顿片刻,全班同学没有作出反应。)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数一下狄更斯这段话有几对反义词,能否说出有几个矛盾及矛盾的两个方面? 【学生】(顿悟)相互间交流、验证有几对反义词和几个矛盾。 【学生d】(汇报)矛盾的两个方面有最美好与最糟糕、智慧与愚昧、信仰与怀疑、光明与黑暗 【教师总结】最美好与最糟糕、智慧与愚昧、信仰与怀疑、光明与黑暗等两方面都是对立的,最美好与最糟糕、智慧与愚昧、信仰与怀疑、光明与黑暗等两方面也都是统一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教师】用屏幕展示教材第67-68页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问题
8、。(教师改编了教材的探究问题) 老子说:“天下皆知关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孙武:“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探究问题: (1)找出上述材料矛盾的两个方面。 (2)说明善恶、有无、难易、高下等相互依存的道理。 (3)说明治乱、强弱、祸福、荣辱等相互转化的道理。 【学生】在完成导学纲要的基础上,小组相互交流答案。 【学生e】(汇报)矛盾的两
9、个方面有善恶、有无、难易、高下、治乱、强弱、祸福、荣辱等。 【学生f】(汇报)善恶、有无、难易、高下等都是矛盾双方。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因此,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依存。 【学生g】(汇报)治乱、强弱、祸福、荣辱等都是矛盾双方,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追问】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否是任意的、无条件的? 【学生】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转化是有条件的。(部分学生作出了回答,部分学生沉默) 【教师】屏幕展示例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10、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请结合材料,指出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 【学生】天下事的难易转化条件是为或不为,学习难易转化条件是学或不学。 【教师】(知识运用,能力提升)屏幕展示教材第67页漫画他敢吗。 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说明“他敢吗”。 【学生h】运用了矛盾同一性的原理,得出的结论是“他不敢!”。(这也是大部分学生的看法) 【学生i】突然说:“老师,我认为他敢!”(全班学生好奇的目光投向他)(老师一愣) 【学生追问】“为什么?”(教师也加入学生追问的行列) 【学生i】“因为他想与对方同归于尽!”(这个回答出人意料) 【教师】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哪位同学能帮老师解围? 【学生g】
11、他想与对方同归于尽,说明原先的矛盾统一体就不存在了。(学生掌声一片) 【教师】对上述两位同学的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表现加以表扬。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概括了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内涵。指出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具体的,矛盾双方的斗争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并进一步说明教材中两处同一性的不同,即矛盾的“同一性”区别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教师】用屏幕展示教材第68页探究活动。 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学生】学生课前通过查找资料,汇报对两句名言的理解。(学生理解千差万别,甚至误解) 【教师】(老师补充了齐景公和晏子评价大臣梁丘据的历史故事)齐
12、景公田猎回来,说:“只有梁丘据,与我相和。”晏子说:“梁丘据与您只能说是同,怎么能说是和呢?”齐景公就说了:“和与同不一样吗?”晏子说:“当然不一样了。和就像是制好的肉羹,用醋、酱、盐、梅,再烹调上鱼、肉,然后以薪火慢慢地炖煮,厨师再加好各种调料,口味佳美,君子食之,可以平其心火,这个才叫和。但是现在梁丘据却不是这样,您只要一说行,他就说行;您说不行,他就说不行。这就像做饭时的水里边再加上水一样,谁能吃啊?弹琴时只有一个声音,那么谁能听呢?所以他的这种行为就是同,这样做能行吗?” 【教师】(概括晏子的观点)晏子认为,“和”中有“同”有“不同”,它的目的是为众人,为国家,为天下的;而一味的“同”
13、则是狭隘的、自私的。梁丘据一味求“同”,不是君子,是小人。这也就是孔子总结的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教师】(改编了教材探究活动中的设问)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一说法蕴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h】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密不可分的。 【教师】(难点突破)用屏幕展示诗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观点。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一鸟不鸣山更幽宋朝 (王安石) 问题:王安石反用王藉“鸟鸣山更幽”,将它改为“一鸟不鸣山更幽”。这两种“幽静”的表现手法,你更欣赏哪种?请你运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
14、性的关系作出分析。 【学生i】欣赏王安石对幽静的表现手法,以“鸟不鸣”更突显环境的静谧幽深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拓展了意境。 【学生j】批驳了学生1的认识,认为王籍以动衬静的手法更加高超。认为王安石只是看到了矛盾双方的对立,不见统一,没有看到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教师】(总结)王安石以正衬表现幽静,王籍以反衬表现幽静,各有其美。从矛盾的基本属性角度欣赏,王籍的诗句蕴含了相反相成的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三、教学反思 哲学是思,是辩,是追问,哲学家对世界、对人生的真知灼见,用心血凝成一句句发人深思的锦言妙语或哲学命题,具有浓郁的哲学味。生活与哲学辅助文广
15、泛引用哲学家的名言、哲学命题等,其深邃的哲理、丰富的内涵,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文以载道,深刻的哲学道理蕴含在哲学家的言语与命题之中。在哲学教学阐述概念、原理等疑难问题时,适时、恰当地嵌入一句句富有深刻哲理的名人名言,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古诗词印证教学内容,溶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感染力,使学生学得轻松。通过借助名人名言把深奥的原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从而化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能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 【专家点评】(林月周,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特级教师)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过程,因此把握学生实际也是动态的过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对话。张老师这节课充分运用言谈、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在互学互评的对话教学中演绎了一堂成功的学本课。 课堂教学中的“对话”,要求双向沟通、共同学习。张老师的课堂从狄更斯双城记的经典语录导入,在笑声中开启课堂,再引入书本材料设置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可以看出他在课前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强调生本意识。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多次反问、追问,这也需要教师充分重视反思,拓宽预设的思路,在课前充分地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话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境,这才能为对话留出充分的空间。其次,张老师在学习菜单中设置了四个探究问题,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他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器学习技术应用》课件-pro1-1-1 校园消费数据分析流程的设计
- 《行业会计实务》课件-项目四 4.4.2 周转房的核算
- 吻合口溃疡的临床护理
- 组织新质生产力活动
- 2025年二手车交易合同范本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合同管理综合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
- 2025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矿业工程实务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
- 2025年房地产经纪人之业务操作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 2025中外合作企业合同及章程详解
- 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护理
- 医院浅层地热能评估报告
- GB/T 14975-2012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 DB21-T3683-2022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
- GB 17957-2021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安全要求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修辞手法
- 中药学-七版教材
- 红军五次反围剿课件
- ISO9001注册审核员专业划分小类
-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 -保家卫国 独立自主 部编版 (共48张PPT)
- 安徽省历年中考数学试卷,2014-2021年安徽中考数学近八年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 利益冲突申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