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抗原及抗原识别一、抗原(一)抗原的概念: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应答产物特异结合的物质。1.抗原分子的两种特性: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2.完全抗原(免疫原)3. 半抗 原(二)构成完全抗原的条1.异物性2.抗原分子的理化特性:化学性质、分子疑大小、结构复杂性、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 以及物理状态。(三)抗原特异性1.抗原决泄基(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具有特殊的立体构型和决泄抗原特异性的化 学基团。2.构象决定基:抗原分子中由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分子基团按一左的空间构象 形成的决定基,一般位于分子的表而,见于BCR或抗体识别的决泄基。顺序决左基:抗原分子中一断序列上连续的氨基酸片断,又称线
2、性决泄基。多位于分子 内部,主要是T细胞决定基。3.抗原的结合价:能和抗体分子结合的功能性表位的数目。4.T细胞表位:TCR识别的抗原表位。是APC加工提呈的线性抗原多肽。B细胞表位:BCR识别的抗原表位。一般为构象表位,也可以是线性表位。5.功能性表位:易被BCR或抗体结合的抗原分子表而的表位。非功能性表位:位于分子内部不能直接与BCR或抗体结合的表位。6.载体效应:在二次免疫时,当与半抗原偶联的载体同初次免疫的偶联载体相同时, 才能产生二次应答的现象。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T细胞识別载体表位,载体 将T-B细胞连接起来,T细胞才能激活B细胞。(四)共同抗原和交叉抗原两种不同的抗原之
3、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抗体对带有共同抗原 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为交叉反应。(五)抗原的分类1.TD-Ag 和 TI-AgTD-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的辅助,TI-Ag则不需要。TI-lAg多为B细胞丝裂 原,如细菌脂多糖;而TI-2Ag仅由多个重复的B细胞表位组成,只能使成熟的B细胞应答, 如夹膜多糖。2.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和独特型抗原。(六)超抗原(SAg)SAg 一端与TCR VP的CDR1及CDR2区结合,一端与APC的MHCII分子外侧结合,不涉及抗 原的识别和MHC的限制。图示 超抗原桥联TCR和MHC
4、激活T细胞(七)佐剂:常用的弗氏完全佐剂和弗氏不完全佐剂CFA: A計矿物油+乳化剂+死的分枝杆菌二抗原识別(一)细胞识别抗原的部位淋巴液淋巴结病原菌及其产物血流脾脏粘膜淋巴管引流局部淋巴结或扁桃体(二)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1.TCR的结构TCR有B、丫、各四种肽链,组成TCRa B和TCRY两种异二聚体分子,成Ig样结构 ,每条链均含可变区和恒左区。TCR和CD3分子以非共价键形成复合物,CD3转导T细胞活 化的第一信号。图示TCR复合物的组成2.TCR识别抗原的特点TCRa B可变区CDR1、CDR2结合MHC多态区及抗原态的两端,CDR3结合抗原肽中的T细胞表位,CDR3决泄了 TCR识别
5、抗原的特异性。图示CD4、CD8分别对MHCI和MHCII的识别3.TCR识别抗原肽的MHC限制性一泄种系的TCR只能识别该种系APC表而的特左MHC:Ag复合物。4.T细胞激活的双信号刺激和信号转导图示 勺T细胞和APC相互作用的膜信号分子和膜辅助分子细胞膜TCR/CD4 结合 Ag/MHCIICD28 CTLA-4Lck/Fyn 磷酸化 CD3 链TAMZAP70Ras细胞浆PLCPIP2IP3DAGCa2+PKCJNK细胞核NFATNF-KBJun (AP-1 组分)Fos (AP-1组分)图示T细胞激活的信号转导图示T细胞激活的重要协同刺激分子(三)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1.BCR的结构图
6、示BCR复合物的组成图示BCR复合物及貝辅助受体2.B细胞对TD-Ag和TI-Ag的识别图示BCR和辅助受体参与B细胞的激活3.B细胞激活的双信号刺激和信号转导图示B、T细胞激活的相互作用图示T细胞辅助B细胞的激活BCR与抗原结合,受体交联激活 PTK(Blk、Fyn 或 Lyn)BCR胞浆区磷酸化,Syk 磷酸化的Ig B结合PLC-Y和GEFs活化PIP2途径激活转录因子Ras和Rac激活MAP激酶的级联反应图示B细胞激活的信号转导(四)T细胞和B细胞激活的信号转导比较BCR复合物信号转导 TCR复合物信号转导受体 BCR TCR转导信号分子Ig/Ig3 CD3与磷酸化ITAM结合的激酶S
7、yk ZAP-70小 G 蛋白 Ras, Rac Ras特异转录因子BASP NFAT伍)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基因与多样性的产生1. BCR的胚系基因和编码基因2.TCR的胚系基因和编码基因3.抗原受体基因的重排 4.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多样性第四单元B淋巴细胞免疫应答B细胞与抗体生成有关。而抗体是淸除可溶性抗原、细胞膜抗原以及衰老破损的细胞起 重要作用。抗体的异常会导致变态反应和免疫缺损伤。本单元分六个部分讲述:(1)B 淋巴细胞:(2) B细胞激活和载体效应;(3)生发中心在TD-Ag应答中的作用:(4)抗 体的生物学意义与变态反应;(5)细胞因子:(6)以HBY为例,讨论特异性T细胞
8、免疫 与体液免疫应答,机体是如何引起炎症反应而淸除病毒的?第一部分B淋巴细胞1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附图全国统编P119)2造血干细胞(HSC)的特性3HSC的起源4HSC的表而标志5免疫细胞的生成6B淋巴细胞分化发育过程7在中枢免疫器官的发育过程8表而标志的变化(见教材P156图10-1)9Ig基因重排(见教材P157图10-2)10阴性选择11在外周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发弃过程12B1细胞分化发育13B2细胞分化发冇14B细胞亚群15B1与B2细胞的表型16B1与B2细胞的其它区别17B细胞的表而分子18表而受体:BCR复合物;CR2复合物:IgFc受体:丝裂原受体;细胞因子受体19重要
9、 CD 分子:CD5、CD10、CD19、CD20、CD21、CD23、CD40、CD79、CD80/CD8620MHC分子MHCII类分子本章提要(见P155 )B细胞主要执行体液免疫功能。人类B细胞发冇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抗原非依赖性的, 在骨髓中从多能造血干细胞经立向干细胞、原B细胞、前B细胞、未成熟B细胞和成熟B 细胞几个阶段。向T细胞一样,也有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因而成熟B细胞仅对外来抗原应 答,对自身耐受。第二阶段为抗原依赖的,在外周淋巴组织中进行,TD抗原主要在生发 中心进行,并在TD-Ag下经历体细胞突变、抗原选择、亲和力成熟、Ig类别转换。外周B 细胞分B1和常规B2两个亚群
10、,B1在表型、分布、个体发生、自我更新及功能上均不同于B 2O B细胞表面有特异性BCR-Ig a . IgB复合物,有协同受体的CR2复合物、CD40、CD80/8 6等重要CD抗原,B细胞表达MHCII类分子,故是APC,是特异性APC。参考资料1刘村兰。B淋巴细胞。见何球藻等主编:细胞与分子生物学。1997, 1551722陈慰峰主编。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161223Janeway CA et al Immunobiology. 3rd, 1997, 5一 165一 19第二部分B细胞激活和载体效应1TI抗原对B细胞的活化2TI抗原的分类(见附表9-3)3B1和B2
11、细胞对TI-1抗原的应答(见附图9-6)4多克隆B细胞被非特异性激活5寡克隆B细胞被特异性激活6B1细胞对TI-2抗原的应答(见附图9-6)7TD抗原对B细胞的活化8B细胞活化的第一和第二信号9B细胞作为特异性抗原呈递细胞10T-B细胞间相互作用(图9-5): CD40L与IL-4是Th细胞提供B细胞重要的第二信号11B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12抗原识别信号通路的激活13抗原对BCR的交联活化PTK的Src成员14 PTK的Syk被活化作用转接蛋白,共同引起三条途径活化。15三条信号转导途径被激活:(1)磷脂酰肌醇(PI)途径:(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3)磷酰肌醇3激酶(PI3
12、-K)途径。16转录因子和基因的激活:同T细胞活化四、T、B细胞激活信号转导中主要成分的比较(见表9-2)五、活化的B细胞增殖与分化1与TD抗原活化的B2细胞有关增殖与分化因子2增生因子:主要是 IL-2、IL-4、IL-5、IL-7、IL-13、IL-143分化因子:主要是 IL-4、IL-5、IL-6、TGF-B、IFN-y、IL-104与TI抗原活化的B细胞有关增殖和分化因子活化的 B 细胞可分泌 IL-l、IL-2、IL-4IL-7、IL-10、IL-12、TNF-a、TNF-B、IFN- 丫、GM-CSF等系列因子,这些因子作为自分泌推动B细胞增生和分化。六、载体效应(Carrier
13、 Effect)1 载体效应现象用半抗原二硝基酚(DNP)与载体牛Y球蛋白(BGG)结合,将DNP-BGG免疫三组家 兔。第二次免疫时,第1组注射DNP-BGG;第2组注射DNP-OA (卵白蛋白):第3组注射BGG 。结果只有第1组有很强的抗DNP抗体产生。表明再次免疫时半抗原结合在第1次载体上才 产生较高免疫效应,称载体效应。2 载体效应分析半抗原(H) -载体(Ca)构成完全抗原,早期认为B细胞识别HT细胞识别Ca,是H-Ca完 整分子把T与B结合在一起,T辅助B产生抗体。但以后实验证明第一次免疫的DNP-BGG,在 再次免疫时,可用DNP-OA免疫(但该组鼠已被0A免疫过),仍能取得D
14、NP-BGG同样的效果。 即DNP与BGG是可分开的。此实验提出是载体而不是完整抗原分子把T-B细胞连接起来。 本章提要:TI-Ag可直接与BCR交联,或通过LPS受体及CD21起作用,活化B细胞。分 泌的细胞因子可辅助B细胞活化和增殖。TD-Ag可通过BCR和CD21等提供第一信号,而第二 信号是T细胞提供的CD40L (为主)及IL-4的作用。B细胞作为特异APC可提高T-B协作有效 性。B活化信号转导途径类似于T,仅具体分子不同。参考文献1周光炎主编。免疫学原理。2000, 1611702何球藻等主编。细胞与分子免疫学。1997, 209214 思考题1TD抗原是如何活化B2细胞的?2试
15、比较T细胞与B细胞信号转导的异同点。第三部分生发中心在TD抗原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一、TD抗原诱发的初次免疫应答与再次免疫应答B细胞对TI-1和TI-2抗原的初次与再次免疫应答,均不发生在生发中心,所以初次与再 次免疫应答无区别,但B细胞对TD抗原的初次与再次免疫应答所发生的免疫应答场所不同 ,故两者有很大区别 见表:B细胞对TD抗原初次与再次免疫应答的区别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 GC)(-)GC的结构与功能 见表:生发中心的组成、特点与功能(-)GC形成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1、 GC的形成(图10-5)2、 影响GC形成的因素:B细胞趋化因子受体(BLR1)、TNF及TF受体、
16、CD21、CD35、CD1 0 与 CD40L三、抗体亲和力成熟(一)体细胞高频突变及其特点1、 发生在特泄的解剖部位2、 突变频率很髙3、 只发生于重排过的V基因4、 主要是点突变5、 突变有累积效应,抗体亲和力逐步成熟(二)抗原的选择1、 FDC细胞固定抗原2、 Bel2+ B细胞免于凋亡四、抗体的类别转换(-)影响类别转换的因素1、 抗原的性质2、 CD40-CD40L 的作用3、 免疫方式(二)细胞因子的作用1、 IL-42、 IL-53、 IFN-y4、 TGF-B5、 IL-26、 IL-6四、 记忆性B细胞(Bm)Bm与初始B细胞有明显的不同。Bm髙表达mlgM和热稳左抗原,长寿
17、,易被抗原激活,不易 诱导耐受,多数参与再循环。本章提要:TD抗原诱导的再次免疫应答,因形成生发中心,促进B细胞增殖、V区基因突变、抗体亲 和力成熟、Ig类别转换以及记忆B细胞生成,对增强特异性体液免疫能力,淸除抗原起十 分重要的作用。同样再次和多次免疫应答对生成高亲和力自身抗体,尤英是致病性IgG类 髙滴度的自身抗体起关键作用,因而自身抗原持久刺激与自身免疫病发病有关。参考文献:1、 何球藻等主编细胞与分子免疫学1997, 1591642、 周光炎主编 免疫学原理2000, 1671753、 Camacho SA etal Immuno Today 1998,19: 511第四部分抗体的生物
18、学意义与变态反应一、抗体的生物学作用(-)结合抗原1、 中和毒素2、 抑制酶活性3、 酶解抗原(二)激活补体系统1、 抗体类型:I刮最易激活补体:要一泄浓度的IgG才能激活补体2、 补体的作用:CDC与免于粘附、调理吞噬(三)免疫调理作用1、 IgG亚类的作用2、FCYR的作用(四)细胞外杀伤作用(ADCC)SGgxgigESGgxgigEI I I I I I I I、 、 、 、1212 3 3 4 41、 Fc y R2、 K细胞(五)不同Ig的主要功能(六)免疫调节1、 抗体抑制特异性抗体生成2、 独特型网络的下涮作用二、抗体介导的变态反应(-)I型变态反应1、 FcR的作用2、 肥大
19、细胞的作用3、 介导I型变态反应的主要炎症介质(二)II型变态反应1、 靶细胞被损伤的机制2、 抗细胞膜受体抗体的其他作用(1)功能增强作用(2)功能抑制作用三、III型变态反应一一免疫复合物型(-)致病性免疫复合物的特点() III型变态反应的损伤机理参考资料:1、 周光炎主编:免疫学原理。2000; 176178: 2082192、 何球藻等主编:医学免疫学。199; 116118: 129138第五部分细胞因子与受体一、概论(一)细胞因子概念与来源1、 槪念2、 来源:MK、NK、肿瘤细胞与Th细胞(二)分类按习惯分类1、 白细胞介素(白介素、IL): IL-1 (la、IB、1Y )o
20、oo IL-18,计 20 个2、 IFN: IFN-a (24 个亚型、IFN-B 和 IFN-Y3、 TNF: TNF-a、TNF 0 (LTa )和 LTB4、 CSF: M-CSF、G-CSF、GM-CSF、EPO、CSF。5、 TGF: TGF-a 和 TGF-B (又分 4 个亚型)6、 趋化因子家族:有C-X-C. C-C、C和CX3C 4型7、 生长因子:EGF、VEGF、PDGF、FGF、IGF、HGF、NGF二、细胞因子共同特性1、 主要活化细胞分泌2、 大多为低分子量糖蛋白3、 分泌是短暂的自限过程4、 大多数作用在局部5、 具有多源性6、具有高效性1、多效应性8、以网络
21、形式发挥作用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一介导天然免疫应答和效应功能(二)调节免疫功能1、 上调T细胞功能2、 上调抗体生成3、 下调T和B细胞因子4、 上调MHC表达(三)调节炎症反应(四)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抗肿瘤的作用四、细胞因子受体(一)结构1、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或称造血因子(CHP)受体(1CD130 家族:IL一6RB、CNTFRy . LIFRB、0SMRBIL-11RB(2)CD131 家族:IL3RB、IL一5RB、GM-CSFR0(3)CD132 家族:IL一2RY、IL一4RB、IL一7RB、IL一9RB、IL-15Ry(4)其他2、IgSF3、 TNFR超家族4、 PT
22、K受体超家族5、 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五、纽I胞因子的临床应用(一)批准应用的细胞因子1、IFN-a2、IFN-P3、IFN Y4、IL-25、G-CSF6、 GM-CSF7、EP0(二)主要应用方而1、 竹储移植2、抗病毒感染3、 抗肿瘤4、 变态反应本章提要:见教材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参考资料:3、 周光炎主编:免疫学原理。2000; 82994、 何球藻等主编:医学免疫学。1997; 83103第六部分免疫应答的讨论经牛血淸蛋白(BSA)多次免疫过的Balb/c小鼠,可恒定高效价抗BSA抗体,以IgG为主; 用BSA给致敏鼠作皮内实验,可观察到立即型(20min内)皮趺反应,8h可见有岀血点
23、的 红肿反应,24h后排放出现硬结红肿反应。讨论:1、Th细胞是怎样辅助B2细胞生成抗体的?2、细胞因子在B2细胞免疫应答中起何作用?3、不同类型皮肤反应是如何生成的?4、在体外BSA刺激已致敏的Balb/c小鼠脾细胞,你认为能观察到那些反应?你能观察到 哪些细胞因子产生?5、用BSA处理的未免疫的Balb/c小鼠粘附细胞(APC)和处理C57BL/6的小鼠粘附细胞, 发病与已致敏的Balb/c小鼠脾细胞混合培养,你认为这两组增生反应有无不同?为什么 ?抗BSA抗体生成有无不同? T细胞介导的杀伤试验有无不同、为什么?免疫调 ij (Immunoregulation)一、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24、)涮节1、分子水平的调节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网络、趋化性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参与天然免疫细胞活化的信号传 导及其调节、补体2、细胞水平的调节M、NK、粒细胞、NK1. 1+T细胞、 T细胞、细胞因子受体饥饿诱发的凋亡对非特异 性免疫应答的调节3、整体水平的调节神经内分泌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二、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调节1、分子水平的调节抗原、抗体、活化性和抑制性受体及信号传导对免疫应答的调肖2、细胞水平的调节T、B细胞及其亚群独特型网络的调节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及其反馈调肖3、群体水平的调节MHC多态性(特异性免疫诱导的个体差异)一、 抗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一)抗原特性对免疫应答的调节1、抗原的性质
25、蛋白质:HI和CMI多糖和脂类:HI (多为IgM类型)一般无CMI2、剂量TI-Ag :高剂量引起耐受TD-Ag:高剂量或低剂量均可引起耐受高剂量:T细胞或B细胞耐受低剂量:仅T细胞耐受3、进入途径 i. c. i. p. i. v. or oral正应答负应答4、佐剂用否:(二)抗原之间的竞争性抑制1、 不同抗原进入机体的先后2、 抗原肽结构改变诱导的免疫抑制二、抗体的免疫调节(一) 负反馈调节作用1. 中和淸除抗原2. B细胞Fc受体(FcrRII)与BCR交联(图)(二) 协同调节作用IgM抗体三、细胞因子及其网络的调节作用正调节负调节四、免疫细胞对免疫应答的调节(-)APC(二)T细
26、胞Th Thl Th2 ThO分类依据、影响因素、与疾病的关系Ts存在证据(实验)、表型、作用方式、争论(三) B细胞(四) NK细胞KIR (killer -cell inhibitory receptor):含 I TIMKIR: KIR2D(p58) KIR3D(p70) pl40(2xKIR3D)配体:MHC I类分子或MHCI+自身抗原肽结构:IgSFCD94/NKG2 家族配体:HLA-E (MHCIb)及其递呈的九肽配体(主要源于经典MHCI类分子重链的引导 序列)结构:C-lectinKAR(killer-cell activating receptor)1. DAP12(wi
27、th ITAM)+KIR(without ITIM):DAP12 +KIR2DSDAP12+KIR3DS2. DAP12( with ITAM)+CD94/NKG2C(without ITIM)CD94/NKG2D(without ITIM)3. CD16 (Fc RIIIA):低亲和力IgGFc受体(在人主要为IgGl. IgG3 )人CD16复合物有3种形式:与Fc R 结合与CD3分子结合与异源二聚体结小鼠种CD16仅与结合、 链胞质中含ITAM结构CD16是NK细胞发挥ADCC作用的受体五、免疫细胞抑制性受体和信号转导的负反馈调巧(一) 概论免疫细胞表达的刺激性受体和抑制抑制性受体1激
28、活性受体:受体分子胞质区带有ITAM (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基序:YxxL/V x (7-11) YxxL/V-作用机理:招募PTK (SH2 domain)2.抑制性受体:受体分子胞质区带有ITIH (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ion motif)组成:FcrRIIR. KIR. CD94/NKG2. CTLA-4 (CD152)等ITIM 基序:I/VxYxxL-抑制机理:招募PTPase(SH2 domain)通过PTP阻断激活信号的胞内传递(二) T细胞:CTL
29、A-4 (CD152)与CD28同源,同配体:CD80/CD86活化T细胞上表达可于T细胞激活的早期和后期起作用(三) B 细胞:FcrRII-B见抗体的调节作用(四) NK 和 CTL: KIR 和 CD91/NKG2(五) Mast cell: FcrRII-B表免疫细胞的激活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免疫细胞激活性受体抑制性受体B 细胞 BCR FcrRII-BT 细胞 TCR CTLA-4, KIRNK 细胞 CD16 KIR, CD94/NKG2肥大细胞FCERI FcrRIIB, gp49BlDAP12分别和KIR及CD94/NKG2结合后构成NK细胞的激活行受体对不同的细胞及受体类结构可
30、有差异:FcrRIIB: I/VxYxxL; CTLA-4: GxYxxM; KIR: YxxL(x)26YxxL; CD94/NKG2A:YxxL (x)28YxxL六、独特型网络的调节作用独特型的槪念独特型网络理论:Jerner提出为T细胞和B细胞抗原受体V区上的决左族一独特型(Id)所构成的网络位于抗原结合部位或V区的支架区具有很强的自我免疫原性(autoimmunogenicity)Id-AidAbl-*Ab2Ab3-*Ab4 (级联式。闭合式循环)独特型网络的建立和维持不依赖于外来抗原的刺激Aid种类:Ab2a型:针对支架区Id的抗体Ab2Y型:针对抗原结合部位Ab2B型:内在影像(
31、针对抗原结合部位拟外来抗原)应用意义:作瘤苗免疫网络的相互作用以抑制为主,但也存在刺激作用独特型网络的调节作用对常规IR的调节:增强或抑制(图)存在级联式的Id网络对建立T和B细胞库的调节独特型的结构基础Id与Aid的相互作用为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免疫网络的应用意义抗原内影像及英应用Aid疫苗工程化的内影像:抗原化抗体用遗传工程的方法,将抗原肽表达在抗体V区的CDR区 免疫网络和自身免疫病受体病的可能发病机制:Id一一Aid的平衡失调某些抗受体抗体的本质可能为抗独特型抗体七、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整体水平)细胞、分子、基因水平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共同特点及相互关系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控IS的神经支配免疫细胞上的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受体.中枢神经系统对免疫功能的调控神经递质,神经肽及激素对免疫功能的调巧递质:儿茶酚胺Ach5-HT神经肽: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的细胞因子及英受体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免疫系统产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图书馆装修合同书-@-1
- 办公用品快递寄件合同模板
- 农业科技园区肥料配送协议
- 书店装修合同主要条款
- 洗浴中心舒适装修合同模板
- 企业总部卫生间装修合同
- 博物馆装修设计合同模板
- 液态胶水槽罐车物流合同
- 体育馆装修及看台座椅合同
- 专业健身房装修协议
- 2025年中国山泉水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GB/T 18109-2024冻鱼
- 重庆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英语试卷(含解析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 《西安交通大学》课件
-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计算题共4165题
- 一氧化碳中毒培训
- 初二上册好的数学试卷
- 保洁服务质量与服务意识的培训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