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医古文 ( 一)课程代码: 02976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医古文课程是学习中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专业的专业 课程,设置本门课程的目的是为培养自学应考者阅读古代医药学著作的能力。 医古文 考试 也将着重检验自学应考者阅读古代医药学著作的能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具有高中毕业语文水平的自学应考者掌握 1200 个以上常用 词语及其主要义项、 古汉语基础知识以及标点与语译的基本技能, 能够借助工具书比较顺利 地阅读中医药古籍,以便发掘其中的精华,提高医药学水平与学术素养。本课程是学习中药学专业其它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紧密围绕阅读
2、能力的培养这一根本目 的,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是文选。选注与医药相关的古文四十篇。通过文选的学习, 使学生熟悉掌握古代语言的常用词汇、语言规律和修辞表达方式,从而积累古代语言材料, 增强感性认识。 二是基础知识。 系统介绍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及古代文化的有关常识, 使学 生在通过文选学习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提高对古代汉语的理性认识, 掌握古代汉语 的规律和文化常识,并学会运用规律来指导阅读古典医籍,提高阅读能力。II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上编 文选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编的学习,熟读并理解全部文章, 熟悉、掌握古代语言的常用词汇、语言规律和 修辞表达方式。积累 1200 个以上的常
3、用词语及其主要义项,包括实词和成语典故的意义、 常用虚词的作用及其相应的意义, 尤应注意古今意义不同的实词、 同形词以及偏义复词和一 词多义的现象。 掌握借字与本字、古字与今字、异体字与正体字的对应关系,掌握常见固定 结构的语译规律,掌握词类活用、古汉语的特殊语序和常用虚词。二、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共四十篇。 所设栏目有 “词语” (包括通假字、 古今字、 异体字以及虚词、 固定结构等 )、 “语序”、“今译”与“其它” 。从考试的实际出发,有些篇目并非各栏皆备。凡栏目所收内 容均属应当掌握的要点。各栏所收均以在该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凡所收词语为单音词者, 为明确所指, 在该单音词的前或后加括弧
4、引出其上下几字。 含义或用法相同的词语, 前文已 出,后文一般不再赘引, 但应考者仍须掌握。 凡未标注考查要点的篇目均为自考应考者自学 阅读内容,不属必考范围。(一)秦医缓和 词语 1.晉(侯) 2. (大)厉 3.被(发) 4.搏膺 5. (而)踊 6. (公)觉 7. (不食)新 8.( 公)疾 病9.二豎子 10.为(之礼) 11.归(之) 12.(欲)麦13.馈人 14.示(而) 15.张16.如廁 17. (有)晨 18.(出)诸 19.(是)谓20.慆堙(心耳)21.(乃)忘22. 琴瑟 23.发(为)24. 征(为)25. 序(为)26.淫(生六疾) 27. ( 为)菑28. (
5、 不)时29.(无)阙30.荣(其) 31.图恤 32.社稷 33. (谷之)飞 34. 厚(其礼) 语序 1.主是谓 2. 是以 今译 1.晉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 “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 ”2.六月丙午,晉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廁, 陷而卒。3.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祐。4.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有菑禍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 其它 若何二、扁鹊传 词语 1.少时 2. 奇(之) 3. 谨(遇) 4. 遇(之) 5. 閒(与) 6.( 传)与 7.( 与) 公 8. 毋
6、(泄) 9. 上池 之水 10. 悉(取) 11.殆(非人) 12.以(其言) 13. 垣(一方) 14.一(方) 15.或(在齐) 16.当(晋 昭公时 ) 17. 专(国事 ) 18.( 皆) 惧 19.( 血脉)治 20. 而(何怪) 21.( 必) 閒 22. 居(二日 半) 23.( 治)穰 24.( 暴)蹷 25. 何如 26. 收(乎) 27.( 未)能 28.( 未)尝 29. 生(之) 30. 得无 31.诞(之) 32.( 诞)之 33. 因(五藏之输 ) 34.( 之)输 35. 诀(脉) 36. 搦(髓脑) 37.( 揲)荒 38.爪(幕) 39.( 爪)幕 40. 湔
7、浣 41. 漱涤 42. 易(形) 43.曾(不可以) 44.咳(婴) 45.终日 46. 以管窥天 47.( 以)郄 48.( 视)文 49. 写(形) 50.见(于) 51.( 不)瞚 52. 挢(然) 53.窃(闻) 54. 弃捐填沟壑 55.( 不得)反 56.( 未)卒 57. 因(嘘唏) 58. 服臆 59.( 流)涕 60.( 长)潸 61. 忽 忽 62. 厉(针) 63.( 以)取 64. 更(熨) 65. 更(适) 66. 但(服汤) 67. ( 复)故 68. 客(之) 69. 腠理 70. 寡人 71. 左右 72. 好(利) 73.( 退)走 74. ( 问其)故 7
8、5. 司命 76.( 体)病 77.( 逃) 去 78. 使(圣人) 79.( 得)蚤 80.( 可)已 81.( 所)病 82.( 不能)适 83. 阴阳 84.( 阴阳)并 85.( 形)羸 86. 重(难治) 87. 贵(妇人 ) 88. 带下医 89. 伎(不如) 90. 由(扁鹊) 语序 1.何怪 2. 中庶子喜方者 3. 何以 今译 1.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 ?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 必閒。”居二日半,简子寤。2.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3.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
9、偏国寡臣幸甚,有先 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4.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 病,病道少。 其它 1.特耳 2. 以为 3. 谓曰 4. 无奈何三、华佗传 词语 1.( 数)经 2. 举(孝廉 ) 3. 孝廉 4.( 黄琬)辟 5.( 不)就 6. 养性 7.( 年)且 8. 节度 9. 辄(愈) 10.( 七八)壮 11. 应(除) 12.( 某)许 13. 行(差) 14.( 行)差 15. 刳(割) 16.( 便)饮 17. 须臾 18.无所 19. 膏(摩) 20.( 共)止 21. 或(难其异) 22. 难(其异)
10、23.( 宜)殊 24.( 并)起 25. 病 (咽塞) 26. 车(载) 27. 语(之) 28. 向来 29.( 卖)饼 30.( 蒜)齑 31.( 大)酢 32. 县(车边) 33. 造(佗) 34. 逆(见) 35.( 我)公 36.( 车边)病 37. 无何 38.( 留)书 39. 属(使) 40. 瞋恚 41. 不快 42.( 寿)俱 43. 不足 44. 故(自) 45.痛痒 46. 寻(差) 47.竟(死) 48.脉(之) 49.斯须 50. 食顷 51.( 三升)许 52. 左右 53.( 针)鬲 54. 伤娠 55. 案(脉) 56.( 妇)稍 57. 小(差) 58.
11、多 (脊痛) 59.( 长)可 60. 见(业) 61. 笃重 62.( 此)近 63. 当(得) 64. 暂(还) 65. 累(书) 66. 书(呼) 67. 敕(郡县) 68. 犹(不) 69. 信(病) 70.( 四十)斛 71. 收(送) 72. 考验 73. 首服 74.( 实)工 75.( 所)县 76. 含宥 77. 考竟 78. 养(吾病) 79.病困 80. 散(两钱) 81.( 两)钱 82. 将(爱) 83.故(当死) 84.卿(今) 85.去(药) 86.已(故) 87.( 适)值 88. 见(收) 89.全(济) 90. 劳动 91.( 使)极 92.( 五)禽 93
12、. 沾濡 94. 因(上) 95. 善(针术) 96. 凡(医) 97.( 皆)瘳 98.( 为)率 99. 轻(体) 100. 处所 101. 云 今译 1.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 破取。2.即如佗言, 立吐虵一枚,县车边, 欲造佗。佗尚未还, 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 “似 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3.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 犹户枢不朽是也。 ” 语序 虵一枚 其它 1.如者 2. 熊颈鸱顾 3. 耳目聪明 4. 齿牙完坚四 皇甫谧传 词语 1.出后 2. 三牲 3. 存(教
13、) 4. 无以 5. 卜(邻) 6.( 所)阙 7.( 何)尔 8. 鲁钝 9. 修身 10. 感激 11.躬自 12. 稼穑 13.( 而)农 14. 辍(卷) 15. 修名 16. 出处 17. 乐(尧舜) 18. 鞅掌 19. 理世 20.不赡 21.( 不)堪 22. 没齿 23. 孰与 24. 喑(聋) 25. 苟(能) 26. 体(坚厚) 27. 居(不薄) 28.( 之)表 29. 耽翫 30. 箴(其) 31. 修短 32. 分(定) 33.( 既)冠 34. 从(姑) 35. 饯(之) 36. 布衣 37. 贵(城阳太守) 38.贱(梁柳) 39.中(古人) 40.抽簪 41
14、.( 林)阜 42.( 不)闲 43. 蒿艾 44.振褐 45. 惟(顽蒙) 46.速(祸) 47.(久)婴 48. 不仁 49. 辛苦 50. 荼毒 51. 呼噏 52. 见(出)53. ( 妻)息 54. 韶卫 55. 雅郑 56. 糠? 57. 糅(之) 58. 彫胡 59.( 不)称 60.( 咸)以 61. 抱衅 62.明时 63. 箕山 64. 输实 65. 委情 66. 唯(陛下) 67. 垂(恕) 68.( 更)旌 69. 无(令) 70. 泥 滓 71. 清流 72. 见(听许) 73. 诔(颂) 语序 何有 今译 1.谧以为非圣人孰能兼存出处,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
15、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 然后为名乎 ?2.人之所至惜者,命也;道之所必全者,形也;性形所不可犯者,疾病也。若扰全道以损性 命,安得去贫贱存所欲哉 ?3.夫唯无损,则至坚矣;夫唯无益,则至厚矣。坚,故终不损;厚,故终不薄。苟能体坚厚 之实,居不薄不真,立乎损益之外,游乎形骸之表,则我道全矣。4.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迎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肉为礼。今作郡而送之,是贵 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 ?是非吾心所安也。 其它 1.孟母三徙 2. 曾父烹豕 3. 安得哉 4. 披榛采兰 5. 唐人击壤 6. 卻子入周, 祸延王叔 7. 虞丘称贤,樊姬掩口 8. 索隐傅岩 9. 收钓渭滨 五 钱
16、仲阳传六、 丹溪翁传 词语 1.讳(震亨) 2. 日记 3.( 千)言 4. 治(经) 5.( 拜)焉 6.( 起)之 7. 向(所习) 8. 一(于医) 9. 时方 10. 鲜(克) 11.( 鲜)克 12. 治(装) 13. 叩(之) 14. 寺人 15. 旁(通) 16. 褊(甚) 17.( 愈) 笃 18. 北面 19. 敷扬 20. 一( 断) 21. 涣焉 22. 末(疾) 23. 良(验) 24. 声闻 25. 消息 26. 寻 (其) 27. 指归 28. 辐凑 29. 凡几 30.( 得)诸 31. 班班 32.( 无)伦 33. 盖(得之) 34.( 酒且) 内 35. 治
17、(人参膏 ) 36. 促(灸) 37. 内观 38. 辟如 39. 大吐 40. 衣裾 41. 皮工 42. 皴(其皮) 43.少选 44. 恻然 45. 庶几 46. 靡(所) 47. 靳靳 48. 卒(与) 49. 声随影附 50. 亹亹 51. 春秋52. ( 乃)徇 53. 节宣 54.( 不)友 55. 拂衣 56.( 去)就 57.( 将)浼 58. 卓卓 59.庶(使) 60. 蓍 龟 61. 利害 62. 源委 63. 毓(神) 64.一(语) 65.不暇 66.( 利)溥 67. 信(矣) 68.( 直)谅 69. 少(之) 语序 1.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 2. 诸医之笑且
18、排者 3. 末是务 今译 1.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闻翁言,即大惊而笑且排,独文懿喜曰: “吾疾其遂瘳矣乎 ! ” 文懿得末疾,医不能疗者馀十年,翁以其法治之,良验。2.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夫行,本也;辞,从而生者也。苟见枝 叶之辞,去本而末是务,辄怒溢颜面,若将浼焉。3.左丘明有云: “仁人之言,其利溥哉 ! ”信矣。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 医师少之哉 ? 其它 1. 尽去而旧学,非是也 2. 而且 3. 是疾世号难治者,不守禁忌耳七、明处士江民莹墓志铭八、 汉书 ?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词语 1.( 仲尼)没 2. 从衡 3. 患(之) 4. 燔(灭)
19、 5. 迄(孝武世 ) 6. 书(缺) 7. 简(脱) 8. 朕(甚闵) 9. 闵(焉) 10. 诏(光禄大夫 ) 11. 校(经传) 12. 条(其篇目 ) 13. 指意 14. 会(向卒) 15. 卒(父业) 16.删(其要) 17. 右(医经) 18. 原(人) 19.( 以)起 20.( 而)用 21. 箴(石) 22. 假(药味) 23. 因(气感) 24. 辩(五苦) 25.( 于)平 26. 及(失) 27. 中医 28.( 之)际 29. 节文 30. 寿考 31. 聊(以) 32.同(死生) 33.怵惕 34. 索隐行怪 35.( 有)述 36. 生(生) 37.( 一)守
20、38. 晻昧 39. 序( 方技 ) 今译 1. 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2.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 卒父业。3.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 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4.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 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九、 伤寒论序 词语 1.( 才) 秀 2. 曾(不) 3. 企踵 4. 孜孜汲汲 5. 崇饰 6. 华(其外 ) 7. 悴(其内) 8. 婴(非常) 9. 钦(望)
21、 10. 束手 11. 赍(百年) 12. 重器 13. 厥(身) 14. 重泉 15. 举(世) 16. 进(不能 ) 17. 知(人) 18.退(不能) 19.惷(若) 20.遊魂 21.徇(物) 22.冰谷 23.( 十)稔 24. 感(往昔) 25. 沦(丧) 26.伤(横夭) 27.横夭 28. 撰(用) 29.平(脉)30. 思过半 31. 自非 32. 理致 33. 演(其)34.口给 35.( 不)参 36. 短期 37. 髣髴 38. 明堂 39. 阙(庭) 40.( 阙)庭 41. 窥管 42. 视(死) 43.亚(之) 44.( 博)识 45. 宿(尚) 46. 尚(方术
22、) 47. 事(斯语) 语序 1.惟名利是务 2. 安附 3. 何荣势之云 4. 未之闻 今译 1.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 身长全,以养其生。2.但竞逐荣势, 企踵权豪, 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 崇饰其末,忽弃其本, 华其外而悴其内。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3.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十 新修本草序 词语 1.含灵 2.亭(育) 3.范(金) 4.揉(木) 5. (或)爽 6. (斯)沴 7. (易)愆 8. (寒)燠 9.伺釁 10. (之)眚 11. (之)災 12.剸(犀) 13
23、. (功)侔 14.造化15. (恩)迈 16. (不) 刊 17.浸(远) 18.踳駮 19.勒(成) 20. 琱(琢) 21. (时)锺 22. 鼎峙 23.佥(议) 24.谬(粱 米) 25.鈆(锡) 26. (莫)辩 27. (自)时 28.厥(后) 29.釐正 30.良(深) 31.表(请) 32. (形)生33.舛(性) 34.殊(功) 35.神规 36.(不)臻37.(咸)萃39. 鈆翰40.庶(以)41.祀 42. 悬 语序 是赖 今译 1. 蛰穴棲巢,感物之情盖寡;范金揉木,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 斯沴,易愆寒燠之冝。2.饮食伺釁,成肠胃之眚;风湿候隙,
24、构手足之災。机缠肤腠,莫知救止;渐固膏肓,期于夭折。3.大庇苍生,普济黔首。功侔造化,恩迈裁成。日用不知,于今是赖。4.梁陶宏景雅好摄生,研精药术。以为本草经者,神农之所作,不刊之书也。惜其年代 浸远,简编残蠹,与桐、雷众记,颇或踳駮。5.庶以网罗今古, 开涤耳目, 尽医方之妙极, 拯生灵之性命, 传万祀而无昧, 悬百王而不朽。 其它 1. 云瑞名官 2. 飞丹炼石 3. 引纳清和十一、 外台秘要序 词语 1.变沴 2. 昬札 3. 土宇 4. 用(能) 5. 洎(周) 6.( 之)王 格(于) 8.( 制其)食 9. 率由 10. 加 (于此) 11.( 不)受 12. 载祀 13.( 亏)
25、替 14. 笔削 15. 尸(之) 16.( 遂)蹑 17. 亨衢 18. 便繁 19.( 久)知 20. 繇(是) 21. 覩奥升堂 22. 徂(北) 23. 契阔 24. 仅(得) 25. 刊削 26. 一隅 27. 向(数千百卷 ) 28.( 并)味 29. 钤(其) 30. 捐(众贤) 31. 砂砾 32. 翠羽 33. 乃(至于此) 34.倍(情) 35. 悬解 36. 常(闻) 37. 刑(国) 38. 则 ( 圣人) 39.( 不)合 40. 条(玉版) 41.( 之)玷42.吾子 43. 唯唯 44. 适(足) 45. 请益 46. 缮辑 47. 能事 48. 若乃 49.(
26、不)诬 50. 方将 51. 哉( 生明 ) 语序 1.曷为 2. 宜其用心 今译 1. 洎周之王,亦有冢卿,格于医道,掌其政令,聚毒药以供其事焉,岁终稽考而制其食,十 全为上,失四下之。2.然而载祀绵远, 简编亏替,所详者虽广, 所略者或深。 讨简则功倍力烦, 取舍则论甘忌苦。 永言笔削,未暇尸之。3.死生契阔,不可问天,赖有经方,仅得存者。神功妙用,固难称述,遂发愤刊削,庶几一隅。4.夫为人臣,为人子,自家刑国,由近兼远,何谈之容易哉?则圣人不合启金縢,贤者曷为条玉版 ?斯言之玷,窃为吾子羞之。十二、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词语 1.黎元 2. 仁寿 3. 羸劣 4. 序(尚书) 5. 三坟
27、6.( 代)革 7. 其人 8. 趣 ( 深) 9.( 之)候 10. 遐 迩 11.( 斯)契 12. 之(事) 13.( 不)忒 14.( 之)宗 15. 奉生 16. 蒇谋 17. 标格 18. 诂训 19. 目牛无全 20. 命世 21. 蒸人 22. 华(叶) 23.( 天之)假 24. 弱龄 25. 夙(好) 26. 式(为) 27. 龟镜 28. 纰缪 29. 披 (会) 30.( 披)会 31.( 既)淹 32. 袭(以) 33. 都(为) 34. 脱简 35.( 奚) 为 36.( 莫)适 37. 并(有) 38. 得失 39.( 深)遂 40. 环周 41. 冰(释) 42
28、.师资 43. 用(传) 44. 勒(成) 45. 童蒙 46. 昭( 其义 ) 47. 错简 48. 碎文 49. 朱( 书) 50. 昭彰 51. 敷畅 52.( 列) 宿53.鳞介 54. 夭枉 55. 夷夏 56. 俾(工徒) 57. 徽(音) 58.( 累)属 59.( 岁)次 今译 1. 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徵,验之事不忒。诚可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2.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相副。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3.且将升岱嶽,非逕奚为 ?欲诣扶桑,无舟莫适。4.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 其它 君臣无夭枉之期,
29、夷夏有延龄之望十三、 本草纲目原序 词语 1.纪(称) 2. 觇(宝气) 3. 晨星 4. 睟(然) 5. 癯(然) 6. 谭(议) 7.( 其)装 8. 长物 9. 鄙人 10. 渔猎 11. 子(史) 12.(经)传 13. 乐府 14. 旧(矣) 15. 僭(纂述) 16.绳(之) 17. 集成 18. 土产 19.体用 20. 传奇 21. 种色 22. 冰壶 23. 玉鉴 24. 指(数) 25. 究竟 26. 渊海 27. 觏(哉) 28. 性理 29. 格物 30.( 秘)箓 31. 臣民 32. 嘉惠 33. 碔(玉) 34.( 相)倾 35. 博(支机) 36.盍(锲) 37
30、.锲(之) 38. 共(天下) 39. 上元日 语序 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 今译 1.予窥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解其装,无长物,有 本草纲目数十卷。2.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李君用心嘉惠何勤哉 !3.予方著弇州卮言 ,恚博古如丹铅卮言后乏人也,何幸睹兹集哉 ! 兹集也,藏之深山 石室无当,盍锲之,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 ?十四 类经序 词语 1.讨论 2. 发明 3.( 大)而 4. 肇端 5. 曲折 6. 缕指 7. 寿域 8.( 岂)直 9. 规规 10
31、. 辟(之) 11. 臆度 12. 弁髦 13.( 皆)理 14.( 皆)法 15.( 而)然 16. 杀(于) 17. 先人 18. 赤子 19. 涂地 20. 夭殃 21.( 奥)衍 22.( 之)邈 23. 敷演 24.( 何)裨 25.( 之)与 26. 究心 27. 绎(之) 28. 由堂 入室 29. 晰(其韫) 30. 粤(稽) 31.( 之)比 32. 醒瞆 33. 更(秋) 34. 稍(得) 35.( 其)绪 36. 葆(其真) 37.两仪 38. 三才 39. 五内 40. 三垣 41. 治(内) 42.四大 43.( 万)殊 44. 五宫 45. 驹隙百年 46. 二竖
32、47. 指诸掌 48.( 通)融 49. 歧贰 50. 秋毫 51.( 志)切 52. 尊生 53. 效矉54.蚊负 55. 沿街持缽 56. 载(思) 57.( 何人)斯 58. 敢(妄正) 59. 阚(余) 60. 壁影 61. 萤光 62.操觚 63. 毫(端) 64.( 共)掖 65. 锡(之) 66. 斤正 67. 相成 68.( 之)吉 语序 1. 何裨之与有 2. 讹以 今译 1. 奈何今之业医者,亦置灵 素于罔闻,昧性命之玄要,盛盛虚虚,而遗人夭殃,致 邪失正,而绝人长命。所谓业擅专门者,如是哉 !2.及乎近代诸家,尤不过顺文敷演,而难者仍未能明,精处仍不能发,其何裨之与有 ?
33、3.第以人心积习既久,讹以传讹,即决长波犹虞难涤,使辨之不力,将终无救正日矣。此余 之所以载思而不敢避也。4.吁! 余何人斯,敢妄正先贤之训 ?言之未竟,知必有阚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 其它 1. 虽有忠孝之心,慈惠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 2. 其是其非 3.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4. 竹头木屑,曾利兵家十五 串雅序 词语 1.食医 2. 疾医 3. 禁(截) 4.( 禁)截 5. 贱薄 6. 货(药) 7.吮舐 8. 跡(类丐) 9.恣睢 10. 僊遗 11.魇迷 12. 诧(为) 13. 贪天 14.( 华)轩 15. 繁(徒卫) 16. 胥(能) 17. 元(妙) 18. 俨
34、然 19. 峨(高冠) 20.( 厚)奉 21. 侈(功德) 22. 岐黄家 23.( 靡)倦 24. 顶(串) 25.( 顶)串 26. 大率 27.( 知其)所以 28.( 无)由 29. 宗子 30. 质(其道) 31. 颇(有) 32. 迥异 33. 夸新斗异 34. 国 医 35. 部(居) 36.( 别)白 37. 牛医 38. 下走 今译 1. 为问今之乘华轩、繁徒卫者,胥能识证、知脉、辨药,通其元妙者乎?俨然峨高冠、窃虚誉矣。2.诘其所习,大率知其所以,而不知其所以然,鲜有通贯者。以故欲宏览而无由,尝引以为憾。3.质其道,颇有奥理,不悖于古,而利于今,与寻常摇铃求售者迥异。4.
35、因录其所授,重加芟订,存其可济于世者,部居别白,都成一编,名之曰串雅 ,使后 之习是术者,不致为庸俗所诋毁,殆亦柏云所心许焉。十六 温病条辨叙 词语 1.( 无论)已 2. 作者 3. 述者 4. 亡如 5. 知十 6. 阙如 7. 举一反三 8. 按图索骥 9.( 以)絺 10. 指鹿为马 11. 杜撰 12. 相与 13. 宗(之) 14. 亟( 矣) 15. 常候 16. 中流一柱 17. 膏肓 18. 一辙 19.当名辨物 20. 向方 21. 犹且 22. 是(师说) 23.( 不)厌 24. 抗志 25. 希(古人) 26.贸贸 27. 格言 28. 摅(生平) 29. 穷源竟委
36、30.( 诸)笥 31. 旦暮 32. 幸(也) 33. 折杨皇荂 34. 听(然)35. ( 十)有 36. 壮月 37.( 同) 里 语序 未之及 今译 1.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以阙如为耻,不能举一反三,惟务按图索骥。2.世之俗医遇温热之病, 无不首先发表, 杂以消导, 继则峻投攻下, 或妄用温补, 轻者以重, 重者以死。3.好学之土, 咸知向方; 而贪常习故之流, 犹且各是师说, 恶闻至论; 其粗工则又略知疏节, 未达精旨,施之于用,罕得十全。4.吾友鞠通吴子,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嗜学不厌,研理务精,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 师百氏。病斯世之贸贸也,述先贤之格言,摅生平之心得,穷源竟委,
37、作为是书。十七 、宝命全形论 词语 1.留淫 2. 著(于) 3.( 心)私 4. 虑(之) 5.针(除) 6.( 木)敷 7.( 叶)发 8.( 声)哕 9. 坏府 10. 毒药 11.( 无)取 12. 绝(皮) 13. 更代 14. 残贼 15. 悬(命) 16. 经(天地 ) 17.( 不能 )欺 18.( 能)存 19. 呿吟 20. 九野 21.( 其)方 22.( 而)达 23. 黔首 24. 馀(食) 25. 为(真) 26. 末 世 27.( 众)工 28. 法(天) 29.则(地) 30.( 若)响 31.( 之)真 32.( 众)脉 33.( 众)凶 34.( 可) 玩
38、35. 五虚 36. 五实 37. 间不容瞚 38. 若(务) 39. 冥冥 40.( 发)机 41. 须(其实) 42.( 无) 营 今译 1. 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絃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2.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3.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4.凡刺之真, 必先治神, 五藏已定, 九候已备, 后乃存鍼。 众脉不见, 众凶弗闻, 外内相得, 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 其它 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十八、百病始生十九、气寿二十、 养生论 词语 1.( 力) 致
39、2. 上寿 3. 目(见) 4. 较( 而论) 5. 自然 6. 涣(然) 7. 流离 8. 终朝 9. 嚣(然) 10. 衔( 哀) 11. 夜分 12. 低迷 13. 殷( 忧) 14. 醇醴 15. 赫然 16. 殊观 17. 植( 发) 18.( 冲)冠 19.( 不可)诬 20. 侵(性) 21. 轻(而) 22.( 不)栖 23. 泊然 24.( 相)亲 25.( 俱)济 26.( 令人) 重 27. 蠲(忿) 28.( 处)险 29. (而)瘿 30.玄黄 31. 淫哇 32. 醴醪 33. ? (其肠胃 ) 34.悖(其 正气) 35.销(其精神) 36.蕞尔 37.( 一)涂
40、 38.( 其)能 39. 自用 40. 持生 41. 措身 42. 亡(之)43.闷若 44. 无端 45. 纵(少) 46.( 未)兆 47.( 是)由 48. 驰骋 49. 一切 50. 仰观俯察 51. 自 力 52. 畎浍 53. 尾闾 54.( 所)希 55. 战(于内) 56. 交(赊) 57.( 交)赊 58.( 相)倾 59. 希静 60.应(远) 61. 悠悠 62.( 自)溺 63.( 不)营 64. 累(心) 65. 醇(泊) 66.( 独)著 67. 旷然 68. 醴泉 69. 晞(以朝阳 ) 70. 绥(以五弦) 71. 无为 72.( 心)玄 今译 1.世或有谓神
41、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过此以往,莫非 妖妄者。此皆两失其情。请试粗论之。2.夫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于燋烂,必一溉者后枯。然则,一溉之益固不 可诬也。3.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外内受敌。身非木石,其能久乎 ?4.中智以下,谓之自然。纵少觉悟,咸歎恨于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于未兆。是由桓侯抱 将死之疾,而怒扁鹊之先见,以觉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 其它 世人不察,惟五谷是见,声色是躭,目惑玄黄,耳务淫哇二十一、极言 二十二 大医精诚 词语 1.( 由来)尚 2. 今(病) 3.( 诊)候 4. 彻(之) 5.艺能 6.( 博)极 7.
42、 道听途说 8.( 已)了 9. 大医 10. 恻隐 11. 含灵 12. 疾厄 13. 妍蚩 14. 华夷 15. 瞻前顾后 16. 嶮巇 17. 苍生 18. 生命 19. 良( 由此 ) 20. 其( 虻虫 ) 21. 市( 而用之 ) 22. 混沌 23. 大段 24. 隐忍 25. 一念 26. 蔕芥 27.( 之)体 28. 澄(神) 29. 内视 30. 俨然 31. 宽裕 32. 汪汪 33.( 不)皎 34.( 不)昧 35. 省 (病) 36. 参差 37. 审谛 38. 覃思 39. 率尔 40.( 自)逞 41. 俊快 42. 邀射 43. 名誉 44. 绮罗 45.顾
43、眄 46. 丝竹 47. 凑(耳) 48. 珍羞 49. 迭(荐) 50.( 迭)荐 51. 尔(者) 52. 向隅 53. 谈谑54.戴面 55.( 自)许 56. 膏肓 57. 阴(德) 58. 寻(此) 59. 诬(也) 60. 经略 61. 谅(非) 62. 忠 恕 63. 救济 64. 曲碎 65. 耻(言) 66. 鄙俚 语序 艺能之难精者 今译 1.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麤至浅之思,其不殆哉 ?2.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3.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 醽醁兼陈,看有若无。4.志存
44、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二十三、 与崔连州论石锺乳书 二十四 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 词语 1.( 不)过 2. 幸(中) 3.( 幸)中 4.( 而)罪 5. 纯(补) 6. 渠(亦) 7. 终老 8. 之(与) 9. 鲧湮洪水 10.( 之)诠 11. 该(治病) 12. 凭藉 13.( 加)诸 14. 何其 15. 颇(甚) 16.( 未)胜 17. 为(来者) 18.( 在)乎 19. 处(之) 20. 走注 21. 不仁 22.( 可)汗 23. 涌(而) 24. 固冷 25. 客(下焦) 26. 泄(而) 27. 散(论) 28.流言 29.( 一)阶 30. 运气
45、 31. 文具 32. 至(其) 33.统(论) 34.殊(不) 35.止(有) 36.( 以)若 37. 口体 38. 德教 39. 及(其) 40.( 有)过 41.( 刑)措 42.( 大)瘵 43. 末由 44. 门墙 45.( 有)揃 46. 傲笑 47. 苦(辩) 48. 嚏气 49. 追泪 50.( 各)条 51.( 于)左 52.( 不) 预 语序 是之谓 今译 1. 谬工之治病,实实虚虚,其误人之迹常著,故可得而罪也。2.夫补者人所喜,攻者人所恶,医者与其逆病人之心而不见用,不若顺病人之心而获利也, 岂复计病者之死生乎 ?3.若人无病,粱肉而已;及其有病,当先诛伐有过。病之去
46、也,粱肉补之,如世已治矣,刑 措而不用。岂可以药石为补哉 ?必欲去大病大瘵,非吐汗下末由也已。4.即今著吐汗下三篇,各条药之轻重寒温于左。仍于三法之外,别著原补一篇,使不预 三法。 其它 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二十五、赠贾思诚序二十六、医俗亭记二十七、诸家得失策二十八 病家两要说 词语 1. 延(医) 2. 能(之) 3. 第(以) 4. 错节盘根 5. 阳春白雪 6. 和(者) 7. 而矧 8. 鼓(事外) 9. 口吻 10. 挠(反掌) 11. 反掌 12. 而(是) 13. 畧(同) 14. 精切 15. 遗策 16.( 大)隳 17. 见几 18.袖手 19. 浮言 2
47、0. 主持 21. 朱紫 22. 骐骥 23. 帷幄 24.( 之)秋 25.( 一)着 26. 浅深 27. 执拗 28. 滔滔 29. 凿凿 30. 不反 31. 执两端 32. 天功 33. 经权 34. 格致 35. 何物 36. 接物 37.要道 38. 谓 ( 人己) 39.征(医) 40.小大方圆 41. 仁圣工巧 42. 会(精神) 43.( 相)与 44. 烛(幽隐) 45. 玄冥 46. 当(性命) 47. 皮质 48. 心口 49. 守中 50. 怀玉 51. 熟(察) 52. 倾信 53.( 铸)兵 54. 趋赖 55.( 吾)侪 56. 其(毋) 57.( 今日)怪
48、58. 惟(好生) 语序 何所趋赖【今译 1. 危急之际,奚堪庸妄之悮投 ?疑似之秋,岂可纷纭之错乱 ?2.然必也小大方圆全其才,仁圣工巧全其用,能会精神于相与之间,烛幽隐于玄冥之间者, 斯足谓之真医,而可以当性命之任矣。103.故非熟察于平时,不足以识其蕴蓄;不倾信于临事,不足以尽其所长。4.倘亦有因予言而留意于未然者, 又孰非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之明哲乎 ! 惟好 生者畧察之 ! 其它 第欲以慎重与否观其仁, 而怯懦者实似之;颖悟与否观其智, 而狡诈者实似之;果敢与否观 其勇,而猛浪者实似之;浅深与否观其博,而强辩者实似之。二十九 不失人情论 词语 1.殿(之) 2. 瞿(然)
49、 3. 喟(然) 4.( 甚)亟 5. 戛戛 6. 阳藏 7. 阴藏 8. 藏气 9. 欣(厌) 10. 危 言 11. 善(疑) 12. 深言 13. 交际 14.( 不)周 15. 怀抱 16. 甫(信) 17. 更(新) 18. 多歧亡羊 19.画饼 20.( 无)主 21. 车薪杯水 22. ( 不)偶 23.( 未)遂 24. 深情 25. 濡滞 26. 痞塞 27. 飘扬 28. 成心 29. 且如 30.( 或)兴 31.( 无)本 32.( 之)柄 33. 非(之) 34. 执言 35. 密戚 36. 动(关) 37. 意气 38. 利口 39. 薰莸 40. 品评 41. 怀
50、奇 42. 甘言 43. 悦听 44. 危言 45. 便佞 46.修好 47. 阿谄 48. 漫(不) 49.孟浪 50. 阳(若) 51.阴(为) 52. 浸润 53.( 难)必 54. 回春55. ( 妄)轻 56. 嫁谤自文 57. 贪倖 58. 曲高和寡 59. 一傅众咻 60. 苟且 61. 遇(延) 62. 倏 (赵) 63. 虽然 64. 必期 今译 1. 有良言甫信,谬说更新,多歧亡羊,终成画饼。此无主之为害也。2.或操是非之柄,同我者是之,异己者非之,而真是真非莫辨。3.甚至薰莸不辨,妄肆品评,誉之则跖可为舜,毁之则风可作鸮,致怀奇之士,拂衣而去, 使深危之病,坐而待亡。4.
51、如病在危疑,良医难必,极其详慎,犹冀回春;若辈贪功,妄轻投剂,至于败坏,嫁谤自 文。此贪倖之流也。三十 秋燥论 词语 1.霄壤 2. 就(燥) 3.( 相)谋 4. 斯(草木) 5.( 天气)肃 6. 奈何 7. 背戾 8.( 一)抉 9. 然则 10. 遽(燥) 11.( 星)润 12.( 露)湛 13. 天香 14. 一往 15. 四塞 16. 孟月 17. 季月 18. 二分 19. 二至 20. 王气 21. 平人 22.( 所)加 23. 天真 24.( 几)顿 25. 珠辉玉映 26. 却(暑) 27. 比例 28.赤地 29. 皴揭 30.( 肉)烁 31.( 云)熯 32. 治
52、节 33.( 此)惟 34. 纪纲 35.( 火)刑 36. 型埴 37.( 欲)仍 38. 白血 39. 菁英 40.( 可)掬 41.( 一)乘 42. 忽焉 43. 华盖 44. 膹郁 45. 了(无) 46.馀义 47.( 左)胠 48. 面尘 49. 丈夫 50. ? (疮) 51.( 可)赞 语序 伤燥云 今译 1. 燥之与湿, 有霄壤之殊。燥者,天之气也;湿者, 地之气也。水流湿, 火就燥, 各从其类, 此胜彼负,两不相谋。2.大意谓春伤于风,夏伤于暑,长夏伤于湿,秋伤于燥,冬伤于寒,觉六气配四时之旨,与 五运不相背戾,而千古之大疑始一抉也。3.岂有新秋月华露湛,星润渊澄,天香遍
53、野,万宝垂实,归之燥政,迨至山空月小,水落石 出,天降繁霜,地凝白卤,一往坚急劲切之化,反谓凉生,不谓燥乎 ?4.夫干之为害, 非遽赤地千里也。有干于外而皮肤皴揭者,有干于内而精血枯涸者,有干于 津液而荣卫气衰、肉烁而皮著于骨者,随其大经小络所属上下中外前后,各为病所。燥之所11 胜,亦云熯矣。 其它 所以春、夏、秋、冬孟月之脉,仍循冬、春、夏、秋季月之常,不改其度。三十一 与薛寿鱼书 词语 1.何容 2. 若(孙) 3. 纳(之) 4. 悁悁 5.( 秋之)弈 6. 宇宙 7. 大父 8. 不禄 9. 梗概 10. 永(其 人) 11. 不意 12. 墓志 13. 云云 14. 躬行 15.
54、 仁(其民 ) 16. 老安少怀 17. 素位 18. 勳业 19. 烂(然) 20.多(一) 21.然而 22. 相公 23. 挟(相公) 24.( 甚)陋 25. 今(执途) 26. 传(先人) 27. 先人 28. 得毋 29. 斤斤 30. 鸣高 31. 梓匠轮舆 32. 昌(之) 33. 冢宰 34. 转(未绝) 35. 无稽36.村儒 37. 举(目) 38. 即或 39. 衰年 40. 无俚 41.( 尽)没 42. 十(周程张朱 ) 43. 刀圭 44. 心折 45. 虑( 此外) 46. 寿( 世) 47. 伪席 语序 1. 他求 2. 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 今译
55、1. 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2.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 墓志无一字及医,反託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3.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4.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之说为斤斤乎 ? 其它 艺成而下二、医案六则 三十三、药论四则 词语 1. (此)殊 2. (已)芽 3. 大率 4. (而)沈 5. (初)敷 6. 缘(土气) 7. 愆伏 8. (三月) 花 9. 凌(冬) 10. 望(秋) 11. 冬实 12. (夏) 荣
56、13. (先)牙 14. 国祚 15. 倣(之) 16. 先正 17. 执(方) 18. 佥名 19. 标首 20. 决(矣) 21. 春生夏茂 22. 秋花 23. (花) 稿 24. (苗可)蔬 25. (花可)饵 26. (可)药 27. 囊(之) 28. 骚人 29. (落)英 30. 辟(不 祥) 31. (可)伍 32. 寔(有) 33. 好奇眩異 语序 宜乎前贤比之君子,神农列之上品,隐士采入酒斝,骚人餐其落英。 今译 1. 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2.先正尝曰:医无定体,应变而施;药不执方,合宜而用。3.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露霜
57、,叶枯不落,花稿不零,味兼甘苦,性禀平 和。4.费长房言九日饮菊酒,可以辟不祥。 神仙传言康风子、朱孺子皆以服菊花成仙。 荆 州记言胡广久病风羸,饮菊潭水多寿。 其它 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12三十四、素问注文四则三十五、医书凡例三则三十六、方论三则三十七、医书提要三则三十八、医话四则 词语 1.立异 2. 矜奇 3. 轻重 4.( 草)书 5. 孟浪 6.( 字)期 7. 直(嫔御)閤 8.供状 9. 忧挠 10. 呌(云) 11.喫(了)12. 虀水 13. 比晓 14. 巨(钟) 15.傥(以) 16.扣(其) 17. 停汰 18. 顷 (见) 19. 给(
58、之) 20.不肖 21. 聊(记) 22.( 以)质 23. 望洋 24.( 意)沮 25. 镇日 26. 浪(决 人) 27. 移时 28. 危期 29. 遽(辞) 30. 讵(日) 31.( 未)昃 32. 心脉 33.累累 34. 以(此) 35. 如响斯应 36. 经月 37.( 薪)然 38. 寒(士) 39. 木(落)40. 惟(于此) 语序 1. 甘草之细小者 2 医人工于草书者 3. 何辞以 4. 不之信 今译 1. 又有医人工于草书者, 医案人或不识, 所系尚无轻重, 至于药名,则药铺中人岂能尽识草 书乎 ?孟浪者约略撮之而贻误,小心者往返询问而羁延。可否相约同人,凡书方案,
59、字期清 爽,药期共晓 ?2.扣其所从来,曰: “壮而从军,老而停汰。顷见主帅有此,故剽得之,以其易办,姑藉以 度余生,无他长也。 ”李给之终身。3.医必父而子,子而孙,如是其业则精,始服其药,若传至曾、元,更为名医矣。其间贤者 不待言,其不肖者若何 ?4.细思其故,得毋来诊时日已西沉,行急而咳亦甚,因之气塞脉乱,乃有此象欤?然惟于此而愈不敢自信矣。 其它 1. 三折肱知为良医 2.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三十九、理瀹骈文三则四十、素问校记四则 词语 1.不月 2. 到(置) 3. 申(以) 4. (溢)写 5. 便写 6. (澍)案 7. 当为 8. 析言 9. 浑言 10. 阂(于) 11. 痿
60、易 12. 緛短 13. 解弛 14. 如字 15.( 经)恉 16.( 木)敷17.( 叶)发 18. 通转 19. 读为 20. 谓之 21.( 甚)戾 22. 注意 今译 1. “疾”与“病” ,析言则异,浑言则通。2.盖痿跛之病,皆由筋骨解弛,故云“痿易” 、“跛易”。“易”即“弛”也。王如字释之,非 经恉也。3.“敷”为“陈布”之“陈” ,亦为“久旧”之“陈” 。凡一字之有分别义,悉由一义之通转 而得。训诂之法,颇无泥滞。13 其它 大筋緛短,小筋弛长下编 基础知识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理解与掌握工具书、汉字、词汇、语法、标点、语译、古代文化常识的基础 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等式性质说课课件
- 心理技能全套课件资源
- 心理学意识基础知识课件
- 抽成合同协议书范本
-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课件
- 建设工程维修协议书范本
- 几方安全协议书范本
- 牛奶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个人转让协议书范本大全
- 2025年娱乐、游览用船舶项目发展计划
- GB/T 17642-2025土工合成材料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
- 2025年中国瓷质艺术砖数据监测报告
- 《痕迹检验技术》课件
- 光纤通信-08-光波分复用课件
- CCF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 2024真题
- 宠物临床检查技术 课件 3临床六大基本检查方法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实验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全国典型案例专利撰写指南
- 火电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预防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