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1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2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3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4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州省铜仁市印江民族中学贵州省铜仁市印江民族中学 历史组历史组 吴运江吴运江 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出现与形成的?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出现与形成的? 秦朝时,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请秦朝时,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请 用史实说明。用史实说明。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老子 “无为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 “治治”:治理。:治理。 意思是意思是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无为而治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无为而治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 什么都不做。应该是不妄为,不随意什么都不做。应该是不妄为,

2、不随意 而为,不违道而为。而为,不违道而为。 什么是什么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一)、含义:(一)、含义: “无为无为”就是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就是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二)、原因:(二)、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贫困,国力不强。客观原因:社会贫困,国力不强。 主观原因:吸取秦亡教训,缓和阶级矛盾主观原因:吸取秦亡教训,缓和阶级矛盾 (三)、目的:(三)、目的: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四)、表现:(四)、表现:采取与民休息政策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减轻田租;释免奴婢;减轻田租;释免奴婢; 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减免赋役。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减免赋役。 (五)、成效:?(五)、

3、成效:? 一、西汉初年的一、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 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 死者过半。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天下既定,民亡盖臧,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汉书食货志食货志 请结合材料分析汉初为什么提倡请结合材料分析汉初为什么提倡“黄黄 老之学老之学”, ,实行实行“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 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

4、庾尽满,而府 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 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乘牸 牝(泛指雌性的牲畜)者摈而不得会聚。守牝(泛指雌性的牲畜)者摈而不得会聚。守 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 姓号姓号。汉书汉书食货志食货志 根据材料分析汉初根据材料分析汉初“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收收 到了怎样的成效?到了怎样的成效? 西汉初期以西汉初期以“无为无为”而治而治思想,会出现思想,会出现 怎样的

5、后果呢?怎样的后果呢? 1.1.经济恢复、增强。经济恢复、增强。 2.2.社会繁荣稳定。社会繁荣稳定。 3.3.人民生活安定改善。人民生活安定改善。 土地兼并土地兼并, ,商贾膨胀商贾膨胀 中央软弱无力中央软弱无力 边境不宁边境不宁和亲和亲 王国问题王国问题放纵、姑息放纵、姑息 民族、阶级矛盾日益突出民族、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1 1、史载:、史载:“汉初萧汉初萧( (何何) )曹曹( (参参) )为相,为相, 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忧乱。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它反 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 A A儒家主张儒家主张 B.B.墨家主张墨家主张 C C道家主张道家主张 D

6、.D.法家主张法家主张 2 2、下列观点与黄老之学相符的有、下列观点与黄老之学相符的有: : 人只能顺从自然,无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人只能顺从自然,无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倡导倡导“待时而动待时而动” ” 倡导倡导“因时制宜因时制宜” ” 强调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 A.A. B B C C D D 3 3、对西汉初年黄老之学、对西汉初年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思想的思想的 理解正确的是理解正确的是: : A.A.要求统治者以要求统治者以“清静无为清静无为”的方式稳定统治的方式稳定统治 B.B.要求统治者不要统治人民要求统治者不要统治人民 C.C.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享受荣华要求统治

7、者无所作为,享受荣华 D.D.要求统治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首位要求统治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首位 (一)、原因:(一)、原因: 经济实力恢复、增强。经济实力恢复、增强。 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 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问题。 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国家。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国家。 分析汉武帝从分析汉武帝从“无为无为”向向“有为有为” 转变的原因,并举例说明汉武帝是转变的原因,并举例说明汉武帝是 怎样实行怎样实行“有为而治有为而治”的?的? 二、汉武帝的二、汉武帝的“有为而治有为而治” (二)、措施:(二)、措施: 1 1、思想上:、思想上:全面肯定董仲舒

8、的新儒学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 。 2 2、军事上:、军事上:北击匈奴。北击匈奴。 3 3、政治上:、政治上: (1 1)、颁布推恩令。)、颁布推恩令。 (2 2)、启用儒学家参政。)、启用儒学家参政。 4 4、教育上:、教育上: 教科书:教科书:儒家经典儒家经典五经五经 教官:教官:五经博士五经博士 官办最高学府: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太学,考试合格做官 地方教育系统: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郡县立学 二、汉武帝的二、汉武帝的“有为而治有为而治” 影响:儒学垄断教育影响:儒学垄断教育 影响:凭儒学入仕影响:凭儒学入仕 影响:儒学在民间独尊影响:儒学在民间独尊 4 4、史记史记记载:记

9、载:“诸吕作乱,诸吕作乱, 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 天狗过梁野。天狗过梁野。”这段史料:这段史料:反映了反映了 汉代儒家的思想观念汉代儒家的思想观念留下了后人研留下了后人研 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表现了封建史表现了封建史 学家写史的局限性学家写史的局限性古史对天象的记古史对天象的记 载缺乏研究价值载缺乏研究价值 A.A. B B. . C.C. D D. . 材材料一: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材料二:材料二: “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 ” 董仲

10、舒董仲舒春秋繁露春秋繁露 材材料三:料三: “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 知所守。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勿使并进。” ” 汉书汉书 董仲舒传董仲舒传 三、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三、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为什么?为什么? 1 1、汉武帝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进一步统一国家。、汉武帝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进一步统一国家。 2、“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不适应加强中央集权。不适应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一材料一

11、: :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 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边境)廪庾(粮仓)尽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边境)廪庾(粮仓)尽 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计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计 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泛指雌性的牲畜)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泛指雌性的牲畜) 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 者以

12、为姓号。者以为姓号。汉书汉书食货志食货志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材料二: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 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 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 宁等问题。宁等问题。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材料一、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怎样的经济状况?材料一、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怎样的经济状况? 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存在着哪些问题?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存在着哪些问题? 汉武帝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汉武帝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

13、什么? 材料一材料一: :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 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边境)廪庾(粮仓)尽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边境)廪庾(粮仓)尽 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计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计 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泛指雌性的牲畜)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泛指雌性的牲畜) 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

14、者长子孙,居官 者以为姓号。者以为姓号。汉书汉书食货志食货志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材料二: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 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 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 宁等问题。宁等问题。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材料一、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怎样的经济状况?材料一、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怎样的经济状况? 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存在着哪些问题?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存在着哪些问题? 汉武帝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汉武

15、帝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一)、内容:(一)、内容: (1 1)“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 2)“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感应” 有利于加强君权。有利于加强君权。 (3 3)“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伦理道德伦理道德 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4 4)、薄赋税,省徭役,以宽民力。)、薄赋税,省徭役,以宽民力。 三、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三、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儒学独尊,思想专制。儒学独尊,

16、思想专制。 宣扬宣扬”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带有神学倾向。 借神权强化皇借神权强化皇权,以思想上的大一权,以思想上的大一 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 (三)、实(三)、实质:质: (二)、(二)、 特点:特点: 天天 人人 感感 应应 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不变,道亦不变。” ”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古之古之 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 而连其中,通其道也,谓之王。而连其中,

17、通其道也,谓之王。” 三纲: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五常: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 儒家学派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儒家学派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 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 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 “三纲三纲”。三纲是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三纲是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项品德标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项品德标 准,是准,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品德规范。人们为人处世的品德规范。 5、(、(2010潍坊高三第

18、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潍坊高三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B 卷)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卷)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 的小品的小品说事儿说事儿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人难!做人难! 做女人难做女人难”请问这个请问这个“难难”的深刻含义是:的深刻含义是: A.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 B.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 C.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 D.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 6、(2009海南单科,海南单科,3)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 各家

19、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 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春秋 B论语论语 C孟子孟子 D易经易经 D A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 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 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 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

20、统纪可一而法度可 明,民知所从矣。明,民知所从矣。汉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结合结合 材料分析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趋势实质?材料分析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趋势实质? 1 1、政治上:、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2 2、思想上:、思想上:思想文化专制。思想文化专制。 7 7、董仲舒对儒学做了较大的、董仲舒对儒学做了较大的 改造,其本质意图是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 A.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B.B.发扬光大儒学发扬光大儒学 C.C.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 D.D.使儒学适应政治统一的需要使儒学适应政治统一的需要 B 思考:

21、怎样正确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考:怎样正确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 1、“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利:利: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社会秩序、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社会秩序、加强中央集权。 弊:弊: 充满唯心主义色彩,形成文化专制氛围;钳制思想不利充满唯心主义色彩,形成文化专制氛围;钳制思想不利 于文化科技发展。于文化科技发展。 2、“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利:利: 起到限制君权、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的作用。起到限制君权、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的作用。 弊:弊: 为儒学披上神学外衣,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为儒学

22、披上神学外衣,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 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 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 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 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的 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 学术思想的争鸣。学术思

23、想的争鸣。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和和“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学说,纯属唯心主义, 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 治长久的。治长久的。 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扬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扬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 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 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

24、,是人们的社会义务。 3、“薄赋税,省徭役,以宽民力薄赋税,省徭役,以宽民力”。怎样评价?怎样评价? 延续儒家延续儒家“仁仁”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推动封建经济发展。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4、“三纲三纲”怎样评价?怎样评价? 充满封建意识,应该批判。充满封建意识,应该批判。 “五常五常”怎样评价?怎样评价? 去除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去除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孝道孝道”怎样评价?怎样评价? 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依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依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美德。 5、主张办太学。

25、、主张办太学。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作用? 总之,总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 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确立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确立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思考:怎样正确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考:怎样正确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 ? 推动教育发展。推动教育发展。 8 8、(2000(2000年津赣卷年津赣卷) )秦秦始皇始皇“焚书焚书 坑儒坑儒”的目的是的目的是崇法反儒崇法反儒防止旧防止旧 势力复辟势力复辟毁灭文化毁灭文化加强思想控制加强思想控制 A A B B

26、C C D D D 边境不宁 诸侯王势 力割据势 力威胁中 央集权 土地兼并 严重 阶级矛盾 尖锐 加强中央 集权 加强君权 限制土地 兼并 缓和阶级 矛盾,制 定规范限 制人民 面临问题董仲舒董仲舒 的学说的学说 解决之道 “春秋大一春秋大一 统统”“”“罢黜百家,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独尊儒术”,思想,思想 上的统一上的统一 “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天 人合一人合一”天人感天人感 应应” 限田、薄敛、省役限田、薄敛、省役 制定道德标准制定道德标准“三三 纲五常纲五常”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区别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区别 与联系?与联系? 联系:联系: 1、新儒学融合了阴阳五

27、行家、黄老之、新儒学融合了阴阳五行家、黄老之 学、法家的一些思想。学、法家的一些思想。 2、新儒学继承了先秦儒学的、新儒学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仁仁”、 “礼礼”、“仁政仁政”、民本思想,适应了汉、民本思想,适应了汉 武帝统治。武帝统治。 3、新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发展成汉武、新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发展成汉武 帝后的官方学说。帝后的官方学说。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区别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区别 与联系?与联系? 区区 别别 新儒学新儒学先秦儒学先秦儒学 被当成真理而独尊被当成真理而独尊只是百家之一只是百家之一 谈论神学谈论神学 谈论现实问题谈论现实问题 成为儒者的成为儒者的“政治敲门

28、政治敲门 砖砖”。 对对“真理真理”的追求的追求 被当作被当作“圣经圣经”。充实发展中充实发展中 增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增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强化神权和等级秩序,三纲五常、强化神权和等级秩序, 符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根符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根 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话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话 君权;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君权;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9 9、儒学到了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儒学到了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 A.A.人定胜天人定胜天 B.B.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C.C.君权神授君权神授 D.D.仁政思想仁政思想 1010、汉武帝的、汉武帝的“

29、独尊儒术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主要利用了儒学的 A.“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B.民贵君轻民贵君轻 C.C.性善论性善论 D.D.大一统大一统 1111、从、从“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到到“独尊儒术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的转变体 现了现了: :中央集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的形成大一统的形成 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 消亡消亡 A A. . B. B. C. C. D. D. A 想一想,汉武帝既然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独尊儒术”, 为什么在他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为什么在他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 其他学派的思

30、想?其他学派的思想?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不单纯是为尊儒,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不单纯是为尊儒, 其真其真正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正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于是所有其他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他于是所有其他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他 也都会吸取。也都会吸取。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与秦朝的“焚书坑儒焚书坑儒” 是相同的。是相同的。 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 理?并说明理由。理?并说明理由。 有道理。有道理。 秦朝秦朝“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和汉武帝和汉武帝“罢黜百家,

31、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 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 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 (高考题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高考题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分) 材料一、仲舒复对曰:材料一、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 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 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 愚以为诸不在六艺

32、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 材料二、为纪念董仲舒,材料二、为纪念董仲舒,2009年年12月月16日,中国日,中国广广 川董子文化协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召开,决定成立中川董子文化协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召开,决定成立中 国国广川董子文化协会,研究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广川董子文化协会,研究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请回答: (1)董仲

33、舒的上策中体现了他的哪些儒学思想?这)董仲舒的上策中体现了他的哪些儒学思想?这 些思想和先秦时期的儒学相比有什么不同?些思想和先秦时期的儒学相比有什么不同? 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更多地考虑为现实政治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更多地考虑为现实政治 服务,突出了儒学的地位。服务,突出了儒学的地位。 (高考题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高考题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分) 材料一、仲舒复对曰:材料一、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 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

34、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 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 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 材料二、为纪念董仲舒,材料二、为纪念董仲舒,2009年年12月月16日,中国日,中国广广 川董子文化协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召开,决定成立中川董子文化协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召开,决定成

35、立中 国国广川董子文化协会,研究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广川董子文化协会,研究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请回答:(:(2)董仲舒之所以备受后辈尊敬,)董仲舒之所以备受后辈尊敬,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他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他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 思想。那么他的新儒学思想中究竟有哪些是对现在仍有积思想。那么他的新儒学思想中究竟有哪些是对现在仍有积 极意义的?极意义的? “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提倡孝道,对的伦理道德,提倡孝道,对 中华美德的发扬光大起了积极作用,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中华美德的发扬光大起了积极作用,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 也具

36、有深刻的启示。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对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对于巩固大一统国家、 稳定社会秩序起着积极作用。稳定社会秩序起着积极作用。 (高考题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高考题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分) 材料一、仲舒复对曰:材料一、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 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 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 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37、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 材料二、为纪念董仲舒,材料二、为纪念董仲舒,2009年年12月月16日,中国日,中国广广 川董子文化协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召开,决定成立中川董子文化协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召开,决定成立中 国国广川董子文化协会,研究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广川董子文化协会,研究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请回答:(3)有学者认为董仲舒提出的)有学者认为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天人

38、感应” 思想对统治者实行暴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你认为是否有思想对统治者实行暴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你认为是否有 道理?请简单说明你的理由?道理?请简单说明你的理由? “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如果天子无道,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如果天子无道, 上天便会降灾于他,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不敢太过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不敢太过无道, 对暴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暴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是是 春秋春秋时期,应运而时期,应运而生生 战国战国后期,蔚然后期,蔚然大宗大宗 秦朝秦朝时候,遭到时候,遭到打击打击 西汉初年西汉初年,逐渐,逐渐复苏复苏 汉武帝汉武帝时期,时期,正统正统思想思想 中国的学术思想在不断的相互渗透、改造,以中国的学术思想在不断的相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