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循环系统》教学大纲(基础修改)0001_第1页
2019-4《循环系统》教学大纲(基础修改)0001_第2页
2019-4《循环系统》教学大纲(基础修改)0001_第3页
2019-4《循环系统》教学大纲(基础修改)0001_第4页
2019-4《循环系统》教学大纲(基础修改)00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循环系统教学大纲供 临床医学专业 卓越班 使用)锦州医科大学教务处O 九年四月循环系统教学大纲(基础部分)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卓越班)总学时: 108理论学时: 62 实践学时: 38 PBL: 8一 、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循环系统是一门针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班开设的“器官系统”整合课程,该课程 依照“发生结构功能常见疾病治疗”的认知规律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将循环系统涉及的组 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剔除了重复 内容,力求使学生对循环系统进行微观到宏观、局部到整体、基础到临床的全面把握,增强学习知 识的连贯性,提高对循环系统的整体认识,为

2、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阐明循环系统的基本理论,依据国家教委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临床专业本科五年制”课程基本要求 ,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制订了循环系统教学大纲, 作为组织本课程教学活动以及对授课和学习水平进行监测、检查和评价的主要依据。教学大纲所列 课程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学习的,但不一定都在课堂讲授,可通过多种方式教给学生(包括自学、参 考书),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循环系统的重点内容。二、相关课程的衔接本课程前续的医学基础课程有人体基本形态与结构、生命的细胞生物与遗传学、生命的分子基 础、免疫系统、病理学基础、药理学基础、病原生物学、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与本课程并行

3、 的医学基础课程有医学影像学、呼吸系统等。因此,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将形态学与机能 学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并注意与其它相关课程内容的分工、衔接和配合,防止知识点的遗漏。处理 好本课程与选修课程、后续课程之间的衔接,既要避免讲授内容的重复,又要保证本课程体系和结 构的科学性与完整性。三、教学的基本要求1. 正确认识循环系统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全面了解本课程的体系和结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 思想和方法论,即用整体唯物、动态发展、相互联系和对立又统一的思想观点去认识人体的循环系 统。2. 要准确掌握循环系统课程的重要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特点及其重要疾病的治疗。3. 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学习知

4、识的连贯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4. 要结合课程内容,适当介绍本课程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国内外研究动态。四、学时分配(理论)本课程理论授课为 62学时,各章学时分配可参考下表:章节教学内容学时第一章循环系统的发生2第二章循环系统的微细结构2第三章循环系统的功能12第四章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10第五章心力衰竭6Zf-Zr 、:心律失常6第八早第七章高血压4第八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第九章心脏瓣膜病4第十章感染性心内膜炎2第十一章心肌疾病2第十二章心包疾病2第十四章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急性动脉栓塞、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

5、静脉血栓形成2第十五章先天性心血管病2合计62五、课程考核 本课程为考试课,总成绩 100分,具体分配如下:20 %;1.平时:包括课堂出勤、作业、测试、实验,占总成绩的2. PBL :占总成绩的10 %;3.临床实习(见习):占总成绩的10% ;60 %。4.期末考试:闭卷,卷面总分100分(包括基础内容 30分和临床内容70分),占总成绩的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一)教科书1陶贵周王爱梅主编.循环系统(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二)参考书1朱大年王庭槐主编 .生理学(第 8 版)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3.2臧伟进吴立玲主编 .心血管系统(第 1 版) . 人民卫生出版社

6、, 2015.3邹仲之李继承主编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 8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3.45葛均波徐永健主编 .内科学(第 8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3.6万学红卢雪峰主编 .诊断学(第 8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3.7陆再英钟南山主编 .内科学第七版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8.杨宝峰主编 . 药理学(第 8 版)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3.ed. McGraw-Hill, 2012.8 Kenneth Mattox, Ernest Moore, David Feliciano.Trauma.7th9 石应康主编 . 急诊手册 (第 4 版).

7、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5.10 朱晓东 张宝仁主编 . 心脏外科学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7.11 刘维永 易定华主编 . 现代心脏外科治疗学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2009.七、教学内容(理论)第一章 循环系统的发生教学内容】本章课上仅讲授心血管系统的发生,而淋巴管系统的发生则作为学生课下自学内容。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血岛的出现和原始血管的形成;胚胎早期血液循环的建立。心脏的发生 原始心脏的形成:心管的发生,心管的移位; 心脏外形的建立:心管膨大(心球、 心室、心房、静脉窦) ,心袢的形成;心脏内部的分隔:房室管的分隔,心房的分隔,心室的分隔, 心球及动脉干的分隔。胎儿血

8、液循环及出生后变化 胎儿血液循环的途径、特点,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心血管系统的先天性畸形 房间膈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干和心球分隔异常,法洛四联症。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心脏的发生和心血管系统的先天性畸形;熟悉胎儿血液循环的途径、特点及生后变化;了解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心脏外形的建立、心脏内部的分隔;心血管系统的先天性畸形。难点:心管的形成及围心腔与心管位置的关系;动脉球的分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复杂的知识趣味化。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黑板、幻

9、灯片、视频等,系统讲解循环系统的发生和演变,以减轻难度,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第二章 循环系统的微细结构教学内容】血管 血管的一般结构;毛细血管的光镜结构;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的超微结构、分布及其功能;大、中、小、微动脉的结构特点;静脉的一般结构特点及静脉瓣的结构。心脏 心脏壁的组织结构;心脏传导系统的结构与分布。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毛细血管的光镜结构和三种类型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特点及其分布;掌握大、中、小动脉的结构特点及功能;掌握心脏壁的组织结构;了解心脏传导系统的结构;了解静脉的一般结构特点;了解淋巴管的一般结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毛细血管的微细结构;血管壁的一般结构特点;心脏

10、壁的结构特点。难点: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的超微结构;心脏传导系统的结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法,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导学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复杂的知识趣味化。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黑板、幻灯片、视频等,系统讲解循环系统的微细结构,以减轻难度,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第三章 循环系统的功能教学内容】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肌收缩的特点(对细胞外液Ca2+有较大的依赖性,“全或无”式收缩,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心动周期概念; 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心室内压力、容积和瓣膜活动的变化;心房在心

11、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 心音的产生: 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比较。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与心指数、心脏作功量。心脏泵功能的贮备(搏出量贮备,心率贮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和心率。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工作细胞的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特点及其形成机制;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及4期自动去极化的形成机制;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与形成机制。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兴奋性及其影响因素,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自动节律性及其影响因素,心脏各自律组织的相互关系(心脏的起搏点);传导性及其影

12、响因素,兴奋在心脏内传播的特征。体表心电图:正常心电图的波形与生理意义。血管生理 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及其影响因素。静脉血压与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微循环:概念、组成、通路(迂回通路、直捷通路与动 -静脉短路)与功能,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组织液生成:有效滤过压及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心脏的神经支配(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血管的神经支配(交感缩血管神经、舒血管神经纤维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心血管中枢:延髓心血管中枢的作用。心血管反射: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

13、射;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体液调节: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激肽释放酶 -激肽系统;心房钠尿肽。局部血流的调节作用。动脉血压的短期和长期调节。器官循环 冠脉循环的解剖、 血流特点; 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心肌代谢水平、神经和体液因素) 。肺循环的生理特点及肺循环血流量的调节。脑循环的特点及脑血流量的调节。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本章重要的基本概念(心动周期,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心指数,射血分数,心肌收缩能力,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血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微循环,等长调节等);心肌生物电活动及其形成机制(工作细胞,自律细胞) ;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脏泵

14、血的过程和机制;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与影响因素;微循环的通路与功能特点;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冠脉循环的血流特点与调节。了解心肌的功能和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血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心血管中枢:肺和脑循环的特点及调节;血脑屏障与血脑脊液屏障。熟悉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与生理意义; 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 动脉血压的短期和长期调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心室肌细胞、浦肯野细胞、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与形成机制;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心脏的泵血功能及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影响心输出量的

15、因素;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及其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难点: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和产生机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法,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导学生互动,提高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复杂的知识趣味化。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黑板、幻灯片、视频等,系统讲 解循环系统的微细结构,以减轻难度,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第四章 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教学内容】钙通道阻滞药 钙离子的生理作用、钙通道的类型与分子结构;钙拮抗药的分类、药理作用与 临床应用;常用钙拮抗药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硝苯地平、 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的作用特点及用途。

16、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化学结构、分类、药理作用、应用、不 良反应,常用药物:卡托普利应用和不良反应,依那普利、赖诺普利、苯那普利、福辛普利的主要 特点; AT1 受体拮抗药氯沙坦作用、应用、不良反应,缬沙坦、依白沙坦坎替沙坦的主要特点。抗心律失常药 正常心肌电生理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及药 物分类;常用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苯妥英钠、普罗帕酮、普萘洛尔、 胺碘酮、维拉帕米等的作用、用途与不良反应;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原则。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调血脂药(HMG-COA还原酶抑制药、考来烯胺、烟酸、苯氧酸 类)和

17、抗氧化剂(普罗布考)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及临床用途;多烯脂肪酸类及多糖类的降脂和- 受体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扩血管药 硝酸酯类抗心绞痛作用、机制、临床用途、药动学特点及主要不良反应;B 阻断药与硝酸酯类合用能相互增效机制;哌唑嗪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其他扩血管药 物的特点。正性肌力药 慢性心功能不全时心脏结构与功能;强心苷的构效关系、作用、用途、药代动力 学以及不良反应与防治;非强心苷类强心药的机制和主要特点。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钙通道阻滞药的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掌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 的药理作用、 应用和不良反应。 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机制和分类。 掌握奎

18、尼丁、 利多卡因、 普萘洛尔、胺碘酮等对心肌电生理活动的影响、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掌握他汀类降血脂药的 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掌握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掌握强心苷类的作 用、临床应用、毒性反应与防治。熟悉钙通道阻滞药的分类和主要药物。熟悉AT1受体拮抗药(氯沙坦)作用特点。熟悉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维拉帕米对心肌电生理活动的影响、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了解钙离子通道分类和作用机制了解常用ACE抑制药的特点。了解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了解考来烯胺、吉非贝齐、烟酸的作用特点。了解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主要类别和代表药主要特点。了解 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了解哌唑嗪的作用机

19、制、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了解其他扩血管药 物的特点。了解强心苷好构效关系和药代动力学特点,了解非苷类正性肌力药的主要特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钙通道阻滞药的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作用、应用、不 良反应;ATi受体拮抗药(氯沙坦)作用特点;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和代表药;奎尼丁、利多卡因、 苯妥英钠、普萘洛尔、胺碘酮、维拉帕米对心肌电生理活动的影响、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他 汀类降血脂药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强 心苷类的作用、临床应用、毒性反应与防治。难点:钙通道阻滞药的作用机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作用和不良反应;

20、心律失常发生机制;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机制;调血脂药和抗氧化剂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硝酸酯类和B -受体阻断药合用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的作用机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式、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法,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导学生 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复杂的知识趣味化。此外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法,让 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突出信息技术化手段的优势,将 从拍摄的图片及精彩的教学视频呈现给学生,此外利用互联网知识传播的优势,实现了知识资源的 共享。八、实验教学(一)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

21、目实验类型是否书写 实验报告学时实验一循环系统的微细结构验证性否2实验二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综合性否4实验三人体循环系统实验综合性否4实验四家兔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及失血性休克与抢救设计性否8合计20(二)实验内容实验一循环系统的微细结构(2学时)【目的与要求】1. 掌握毛细血管的光镜及电镜结构。2. 掌握大、中、小动脉的结构特点。3. 掌握心脏的结构。【内容提要】1. 毛细血管2. 中动脉、中静脉3.大动脉4. 心脏实验二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4学时)【目的与要求】1. 学习在体蛙心模型的制备及蛙心肌收缩曲线描记方法。2. 观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现象,明确其产生机制。【内容提要】1. 制备

22、在体蛙心标本。2. 连接装置并设置参数,描记心肌收缩曲线。3. 期前兴奋与代偿间歇的观察。实验三 人体循环系统实验(4学时)【目的与要求】1. 了解血压计的构造及血压测定的原理,掌握测定人体血压方法。2. 观察运动对人体动脉血压的影响。3. 了解心音听诊的部位和方法,初步掌握正常心音的特点。【内容提要】1. 熟悉血压计和听诊器的构造。2. 学习袖带法测量动脉血压的原理和方法,并测量肱动脉的血压。3. 观察运动对血压的影响。8 学时)4. 明确心音听诊部位和听诊顺序,验证第一、第二心音的特点。实验四 家兔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及失血性休克与抢救(目的与要求】1. 采用家兔颈总动脉插管法,直接测量家兔动脉血压。2. 观察神经因素、体液因素(拟肾上腺素药物)和抗肾上腺素药物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3. 通过动脉放血,复制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4. 观察休克发生发展过程中动物的血压、呼吸变化并分析其发生机制5. 比较用扩血管药,缩血管药,扩容和不扩容在抢救休克时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内容提要】1. 家兔的静脉麻醉、固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