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引 言一、本文的选题及意义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也留下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迫切且最具有挑战性的当属“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三农”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增加农业投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改革农村税费制度、推进城镇化建设等等,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时,曾指出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 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全文)人民日报第一版,2006.3。不错,土地问题处理得妥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农民群众的生产
2、积极性,当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但在当前的形势下,除了须对土地问题给与密切关注之外,还有绝对不能忽视的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就要使农民富裕起来,而要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人口。我国是世界上农村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相反土地资源却极其有限。我们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曾经这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事情。而如今时代赋予我们更为艰巨的使命,我们树立了更为远大的目标,那就是实现全社会的现代化、全民奔小康,而非仅仅满足于解决温饱。全社会的现代化迫切需要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
3、提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以及自然和体制的因素,我国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试问,如果劳动力资源闲置、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那么又何以体现其价值、从而使其获得与付出相应的收入报酬呢?而且,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拥挤在狭小的土地上,农业生产效率也无法提高,不利于农业以及农村的发展。倘若农业发展缓慢,那也势必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可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并最终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如何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理论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难
4、点问题,更是当前我国急需大力推进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将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研究的课题:首先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成因;其次认识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再次介绍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并通过比较,找到适合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最后,明确转移过程中的障碍,找到克服障碍的对策。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探索为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二、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1、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概念源于刘易斯无限劳动力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以下的基本事实:庞大的传统农业部门,人口增长快,人多地少。按照边际生产率递减原理,在
5、土地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劳动要素不断地投入将导致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以至于有一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接近或者等于零。这一观点为后来的拉尼斯和费景汉继承,提出了“多余劳动力”的概念,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为零,将他们从农村总劳动人口中撤出,农业产量不会减少。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界定,国内的理论界存在着多种看法,继而延伸出了以下这些概念: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业富余劳动力,绝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相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有学者认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业富余劳动力是同一概念,都是指那些超过农业生产需要,但又滞留于农业生产领域内的劳动力,其数量等于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差
6、额;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业富余劳动力是第一产业即广义农业部门的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但包括农业富余劳动力,还包括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富余劳动力。另外又有学者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分为绝对和相对两部分,它们之间的区别有点类似于马克思对绝对和相对剩余时间的区分。前者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区域范围及生产率水平条件下,农村边际生产率为零时,农村总劳动力中大于必要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后者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区域范围及生产率水平条件下,农村劳动生产率达到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时,农村劳动力中大于必要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在参考了上述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本文将农村富余劳动力作如下定义: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
7、部分农村从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指农村人口中劳动年龄在16周岁以上实际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实物或货币收入的人员,包括劳动年龄内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也包括超过劳动年龄但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但不包括户口在家的在外的学生、现役军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不包括待业人员和家务劳动者 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9。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表现为农业(指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富余劳动力。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率的逐步提高,耕地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步减少,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成了富余人员。农村劳动力除了农业劳动力外,还包括农村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这部分也会出现
8、富余。由于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实行的是这样一种“自然就业”制度:农民的子女在上完学堂或者毕了业之后,通常就自然地成为了农民,就业都是在第一产业,所以在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建立并发展后,其所需的劳动力也多是来自于农村中原先的农业劳动力。并且他们在将二、三产业作为主业的同时,很多仍将农业作为副业在从事。因此在第二、第三产业产生劳动力富余后,这部分富余人员也将回到农业生产中,或者进入城市的二、三产业,最终其表现仍为农业富余劳动力。本文没有采用绝对和相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说法,原因是:(1)农村边际生产率为零,往往运用于理论研究,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做理论上的定义。事实上,只要参与了劳动,而且没有遇到突发
9、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总会有产出,本文将富余劳动力定义为是供给超过需求的那部分人员,更形象,也简单易懂。(2)当前,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业机械化并未普及,许多地区靠的仍是劳力耕作。将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工业、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相比的做法,欠缺合理性。农业劳动生产率要赶上并接近全国平均的劳动生产率,还需要一个过程。2004年农业劳动力占整个经济活动人口比重为70%,而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为15.2% 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9。2、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指农村富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转移单单是指劳动力从事的职业的转换,而并不
10、一定要居住地或其他也随之更改。转移模式可分为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就地转移是指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模式;异地转移是指离乡离土、进厂进城模式。(1)“离土不离乡”模式该形式是指农村劳动力离开农业并就地从事非农生产。农村的非农产业,其发展相对于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来说要缓慢得多,但仍不失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的好去处,而且它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尤其是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上功不可没。(2)“离土离乡”模式该形式是指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地域间进行职业的变换,离开农村和农业,进入城市并为那里的二、三产业所吸纳。可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涉及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移两个方面,但职业转移才是根本性
11、的,才是确定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否实现转移的关键。三、本文的结构体系及创新之处本论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紧紧抓住提出的问题,展开思考和研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本文综合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力求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高度,以严谨、科学、理性的态度对该问题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并最终提出自己的对策和建议。1、本文的结构体系本文由以下八大部分组成:引言。本章明确了本文将以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研究对象,并对本文涉及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作了界定,最后介绍了本文的框架和创新之处。第一章: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综述。本
12、章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西方经济学家以及国内学者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的见解,其次介绍了马斯诺和奥尔德弗的需要层次理论,最后是本文将运用的分析工具的介绍。第二章: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成因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农村从业人员基本状况,然后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人口增长、土地资源减少、农村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农业技术的日新月异等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生。并借助等产量曲线这一分析工具,阐明可以通过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三章: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实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生产
13、率;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增进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第四章:当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分析。本章首先介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两种模式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及转移的基本状况;然后通过引入“等富裕线”对两种转移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更适合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是就地转移模式。第五章: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中的障碍。当前就地转移的障碍,一是缺乏足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吸纳大量存在的富余劳动力,二是富余劳动力受到本身一些不利条件的限制,这阻碍了就地转移的顺利进行。第六章:克服就地转移障碍的对策。通过大力发展农村轻工业和服务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转移的场所;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
14、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则可以改善富余劳动力自身的不利条件,帮助其实现彻底转移。结论:对本文作总结性的陈述,阐明本研究的创新之处,。2、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抛开了就转移而论转移的旧思路。首先运用经济学的观点解释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是资本和劳动间的相互替代,因此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其次,引入了“等富裕线”,用来比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两种模式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孰优孰劣,比较的结果是就地转移应该成为首选,从而得出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是通过在农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就地转移;最后针对就地转移中所存在的障碍,提出克服就地转移障碍的对策是:大力发展农产
15、品加工业、统筹城乡工业发展壮大现有的乡镇企业、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以及加强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第一章: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综述第一节: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理论概述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等虽然没有专门著书来论述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但在他们的经典著作中也有与此问题相关的见解。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农村富余劳动力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随着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农业部门所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减少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如果说机器在农业中使用避免了机器使工厂工人遭到的那种身体上的损害,那么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在造成工人过剩方面却发生了更为强烈
16、的作用,而且没有遭到什么抵抗”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551页。2、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是社会分工。马克思把分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纯生理基础上产生的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389页、由人们的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引起的自然分工,另一类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生的社会分工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390页。社会分工促进了新兴产业部门的形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打下深厚的生产力基础。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向和方式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或地区,
17、工业和其他城市非农产业发展也较快,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就较强。相反,在那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不够发达的现代工业和其他城市非农产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就较弱。4、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现代工业的发展。现代工业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转移,其中必然伴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否则无法实现经济结构的转换。农业富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游离出来,不仅为现代工业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建立了国内市场”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816页,因为“以前农民家庭生产并加工绝大部分供自己以后消
18、费的生活资料,现在,这些原料和生活资料都变成了商品”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816页。5、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消灭城乡对立的条件。社会分工在促使产业分化的同时也造成了城乡的分离与对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农村人口从几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中挣脱出来,并且促进了农村协作的发展、生产手段的改进、资金的积累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融合为消灭城乡对立创造了条件。二、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西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对在非农化、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1、李嘉图假定大卫李嘉图在政
19、治经济与赋税原理一书中曾阐述工业和农业之间的主要关联。他提出了两个基本假定:一是农业部门存在收益递减规律,在保持一定水平投入的条件下,农业产出是逐步下降的;二是工业部门可以吸收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而且一般不会引起城市或乡村地区工人工资的上升。这两个基本假定实际上暗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刘易斯模型刘易斯最先较为系统地解释劳动力转移现象。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刘易斯建立了一个二元结构的理论模型。刘将发展中国家的整个经济区分为传统和现代两大经济部门,前者以农业为代表,具有劳动力过剩的特征,后者以制造业为代表,不存在失业;现代部门拥有高于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由于城乡
20、实际收入存在差距,只要无人为的障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离开土地从农业流向城市的工业部门,直至他们被吸收完为止。3、拉尼斯和费景翰模型拉尼斯和费景翰仍然沿袭劳动无限供给的前提,但对刘易斯的模型进行了修正和发展,他们把农业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与工农业的发展联系起来,划分出三个阶段:(1)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隐蔽失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这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并不会减少农业生产总量;(2)随着工业的扩张,边际劳动生产率低于平均产量的隐蔽失业人口也全部被吸收完毕,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虽然低,但仍为正值,他们转入工业部门引起了农业总产量下降,农业剩余开始
21、不能满足他们转入工业后的需要,粮食发生短缺;(3)经济进一步扩张,农业部门富余劳动力已不存在,此时农业劳动力的工资由市场力量形成,工业部门要吸收农业劳动力必须要付出由劳动边际生产率决定的工资,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粮食短缺问题也有望得以解决。4、托达罗模型托达罗认为,决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因素是城乡经济结构的差异以及迁移者对迁移成本和效益的权衡。人们做出流入城市的决策依据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收入差异。这种流动决策的依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乡实际工资差距,二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工作的概率。引入概率变量是托达罗的一个重要贡献,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城市存在大量失业的情况下,
22、农民还会做出移民的决策。5、乔根森模型乔根森模型认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的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一般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有生理限度,而对工业品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农业人口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基础是农业剩余,而非边际生产率等于零或虽大于零但小于实际收入水平时存在的劳动力剩余。农业剩余的出现为农业人口流向工业部门提供了充要条件,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从而农业剩余规模的不断扩大,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将转移到工业部门。6、唐纳德伯格的人口迁移理论唐纳德人口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口迁移是两种不同的力作用的结果,一种是促使人口迁移的力量,一种是阻碍人口迁移的力量。在人口迁出地,存
23、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在迁入地则存在着起主导作用的“拉力”。产生拉力的因素有就业机会、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好的生活水平、较多的受教育的机会、较完善的文化卫生设施和交通条件等。与此同时,迁入地也存在不利于人口迁入的“推”的因素,如迁移可能带来的家庭分离、陌生的生活环境、激烈的竞争、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但综合而言,迁入地的拉力要比推力大。三、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纵观国外学者的理论模型,可以说大多是以某个或某些发达或发展中国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希冀以对历史的总结来指导新的实践。但各国的国情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也有差别,纵然不同国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具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已有的理
24、论模型也只能是作为参考地加以借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转移问题也越来越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所关注。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尤其在最具有现实意义的转移途径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些意见和建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的转移 孙丽欣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经济学诠释河北学刊,2003(9),重点发展小城镇 吴元波试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聚集于小城镇发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6),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徐寒梅,刘丽艳农业产业化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观察与思考,20
25、00(12),积极发展乡镇企业 冯有贵,韩盛文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江南论坛,2003(6)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程长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经济论坛,2003(23)等。围绕着这些转移途径,学者们又进一步建议在社会体制方面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包括改革限制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等 丁胜如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的思考工人日报,2004(9)。同时针对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现状,要增加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 申培轩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3)。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农村富余
26、劳动力转移的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纵览以上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它们亦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1、农村富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马克思认为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是造成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直接原因,他是在研究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基础上得出了上述结论;刘易斯研究的则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因此就更多地关注到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人多地少以及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分析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成因,显然中国的国情亦是最基本的立足点。2、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1)工农部门收入差距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刘易斯(以及后来的拉尼斯和费景翰)认为现
27、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要高于传统农业部门,并且不存在失业,因此只要无人为的障碍,工农业间收入差距将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离开农业流向工业部门,直至他们被工业部门吸收完为止。托达罗也认为工农业部门间工资收入的差距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不过他引入了概率变量,即在工业部门能够找到工作的概率,这使得他的理论更具完整性,也为后来者的研究留足了余地。(2)收入差距之外的其他因素这是在进行异地转移时最需要考虑的。异地转移可能带来较多的就业机会、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可能享受到较完善的文化卫生设施和交通条件等。当然有利必有弊。异地转移也可能带来家庭分离,而且处于陌生的环境之中,人们将倍感寂寞,同时
28、可能因更为激烈的竞争而身心疲惫,出现生活质量下降的状况等。(3)消费结构的变化乔根森认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的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农产品能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但很显然这种需求有生理限度,随着消费水平和需求层次的提高,农产品消费在人们消费的食物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必然下降。而工业品不同,人们对工业品的需求可以说是无止境的。这为我国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理论的基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实质上是一种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当大量滞留于农业部门的富余劳动力被转移出农业部门时,农业生产的自给性就很有可能被打破,劳动生产率亦能得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工业部
29、门,不但有利于现代工业的发展,而且还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方式必须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马克思写到,在工业国的英格兰,工业后备军从农村得到补充,而在农业国的爱尔兰,工业后备军则是从城市、从被驱逐的农业工人的避难所得到补充。在英格兰,过剩的农业工人变成工厂工人;而在爱尔兰,被驱逐到城市里的农业工人,虽然对城市的工资形成压力,但仍然是农业工人,并不断地被送回农村去找活干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可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方式必须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就地转移还是异地转移都要立足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否则转移就不彻底。这点对当今
30、的中国尤为重要。国外的学者大多就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即城乡间的转移展开论述。而中国特殊的国情使得国内的学者对就地转移也给予了相当的关注,提出了相当多的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不过,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没有较为系统的理论,往往是就转移而论转移,解决的办法都是针对具体的某一具体问题提出,内容繁多,几乎涉及到所有可以涉及的方面,却也正因为如此而没有顾及到主次。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矛盾又分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都是不同的,我们要牢牢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缓和并最终解决矛盾,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所以,从我国当前
31、农村的实际出发,明确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主要矛盾所在,分清各项操作的轻重缓急,才能找到转移的有效途径。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一、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有五个层次的需要: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摄食、喝水、睡眠、求偶等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2、安全需要。是生理需要的延伸,人在生理需要获得适当满足之后,就产生了安全的需要,包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不受侵害,身体健康,工作有保障,生活条件安全稳定等方面的需要。3、社交需要。指感情与归属上的需要。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
32、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系和照顾。4、尊重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两种需要。前者包括自尊、自信、自豪等心理上的满足感;后者包括名誉、地位、不受歧视等满足感。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在马斯诺看来,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要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
33、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不过一般来说,只有当某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之后,才会产生对高一层次的需要。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而且,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科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在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们的需要层次会随着生产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二、 奥尔德弗ERG需要理论 奥尔德弗在人类需要新理论的经验测试一文中修正了马斯洛的论点,认为人的需要不是分为
34、5种而是分为3种:生存的需要(Existence),包括心理与安全的需要。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Relatedness),包括有意义的社会人际关系。成长的需要(Growth),包括人类潜能的发展、自尊和自我实现。与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相比,ERG理论不仅体现满足上升的理论,而且也提到了挫折倒退这一方面。挫折倒退说明,较高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把欲望放在较低的需要上。ERG理论认为需要次序并不一定如此严格,而是可以越级的,有时还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需要。无论是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还是奥尔德弗的ERG需要理论,都向我们说明,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对于安全、感情、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等精神财富
35、的追求也是锲而不舍的。这是下文比较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不同转移模式时的重要理论依据。第三节:本文运用的分析工具一、 等产量曲线K TF T EDE CE QQO B G A L图1-1:等产量曲线如图1-1所示,横轴表示劳动L的投入量,纵轴表示资本K的投入量,曲线Q、Q是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用来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同量产品的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所有可能投入量组合的轨迹,距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越高。T、T、T是等成本线,用来表示在给定成本和要素价格的条件下,可以使用的两种要素的不同组合,T、T与等产量曲线Q分别相切于点E、E,T与曲线Q相切于点E。吸纳劳动力意味着要增加劳动投入
36、量。借助等产量曲线,我们可以找到两种途径,在产量不变甚至提高的情况下,提高就业的水平,具体如下:1、总产量不变的情况下用劳动替代资本,体现在等产量曲线Q上就是资本、劳动投入量的组合从点E移至点E。通过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加工制造业、服务业等可以实现这种转换。2、增加资本投入,以此带动劳动投入的增加,等产量曲线随之右移,体现在图中就是等产量曲线由Q向Q移动,此时资本劳动投入量的组合点位E,与E相比,资本、劳动的投入量都有所增加。通过在原有产业基础上追加投资,或通过创立当地原先不存在的产业部门来吸纳劳动力,就是该思想的体现。二、 劳动要素流动模型 赵春明国际贸易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
37、003 劳动的边际产品(A部门) 劳动的边际产品(B部门)JFMHNERTCGOBAO图1-2:劳动要素流动模型劳动要素流动模型原先用于分析劳动力跨国转移时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变动情况。此处加以引申,用来分析劳动力跨部门流动引起各相关利益主体收益的变动情况。设有A、B两部门,图1-2中的横轴为两部门劳动力的存量,纵轴为劳动的边际收益率(劳动的边际产品),即在技术、资金状况不变时,每单位劳动增量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左面为A部门的劳动的代表性边际收益率,右面为B部门的劳动的代表性边际收益率。可以看出B部门的劳动边际收益率高于A部门,劳动将从边际收益率低的A部门,流向边际收益率高的B部门,当两部门劳动边际
38、收益率一致时,劳动流动停止。A部门的劳动量从左原点出发为OA,B部门从右原点出发为OA,A部门的总产出为FOGA,其中OCGA为劳动的收入,CFG为其他要素收入,劳动的边际产出为OC;B部门的总产出为OJMA,OHMA为劳动的收入,HJM为其他要素收入,劳动的边际产出为OH。在自由的条件下,劳动力由收益较低的A部门流向B部门。劳动力产生流动(AB的量),在E点达到均衡,边际收益为ONOT,A部门总产出为OFEB,B部门为OJEB,总的情况从OFGAOJMA增为OFEBOJEB,净增 EGM。在新递增的EGM中,ERG为劳动力流出部门所得,MER为劳动力流入部门所得。A部门的总收人为OAREF,
39、劳动的收益为ONRA;B部门的总收入为OJERA,劳动的收益为OTRA,A部门其他要素的收为NFE,B部门其他要素的收入为TEJ,新增部分是劳动力流动的利益。劳动要素流动模型可以用于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A相当于农业部门,B相当于非农产业部门,非农产业部门有着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非农产业部门劳动边际收益高于农业部门)。在劳动力能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农村富余劳动力将由工资低的农业部门向工资相对较高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转移提高了富余劳动力的收入,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财富,因此实现转移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二章: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成因分析第一节:我国农村从业人员基本状况一、 农村从业人员分布状况表
40、2-1:农村从业人员(年底数)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9 单位:万人年 份农林牧渔业(A)非农产业(B)A/(A+B)198530351.56713.60.819199033336.48673.10.794199532334.512707.40.718200032797.515164.60.684200132451.015777.90.673200231990.616536.30.659200331259.617711.40.638200430596.019099.30.616表2-1反映了1985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分布状况,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
41、力不但绝对数量下降,其在农村劳动力总量中的占比也在下降。而从事非农生产的农村劳动力在绝对数量和比重上都在上升。尽管如此农业劳动力仍占农村劳动力的大多数。二、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构成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按性质可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指农村住户成员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靠出卖劳动而获得的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农村住户家庭经营活动按行业划分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电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文教卫生业和其他家庭经营。财产性收入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
42、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无须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产所有权等,不包括无偿提供的用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资金。一般情况下,是指农村住户在二次分配中的所有收入。 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9表2-2: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0,2002,2003,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单位:元项 目1985199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纯收入 397.6686.41577.82253.52366.42475.62622.32936.5
43、按收入来源分 工资性收入 71.7138.8353.7702.3771.9840.2918.4998.5 家庭经营纯收入 296.0518.61125.81427.31459.61486.51541.31745.8 农业收入245.6456.0956.51090.61126.61135.01195.61398.1 非农业收入50.462.6169.3336.7333.0351.5345.7347.7 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29.9 29.098.3123.9134.9148.9162.6192.2 农业收入/纯收入0.6180.6640.6060.4840.4760.4580.4560.476(工
44、资性收入+非农业收入)/纯收入0.3070.2930.3310.4610.4670.4810.4820.458表2-3:农业收入构成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0,2002,2003,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单位:元项 目1985199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农业总收入245.6 456.0 956.5 1090.6 1126.6 1135.0 1195.6 1398.1 农业收入191.4 344.6 799.5 833.9 863.6 866.7 885.7 1056.5 林业收入6.2 7.5 13.5 22.4 22.1 25.5 29.3 34.
45、1 牧业收入44.4 96.8 127.8 207.4 212.0 210.6 245.7 271.1 渔业收入3.6 7.1 15.7 27.0 28.9 32.2 34.9 36.3 表2-2反映了1985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按来源分平均每人纯收入的构成情况。自1985年至2003年间农业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先上升后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2004年比重略有上升。而随着国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政策逐渐放开,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工资性收入以及非农业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直至2003年一路攀升,2004年有所下降。2004年的反常,其原因很可能是农产品价格上涨。总体来看,不同来源的收入
46、在总收入中比重的变动情况与农村劳动力在不同产业分布的变动情况相吻合。在农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农业收入占主要部分。而农业收入中,种植业和牧业的收入又占主要部分(见表2-3)。这说明,农业内部的结构依然比较单一。应该走农、林、牧、渔业协调发展之路。三、第一产业总产值和就业人员情况 表2-4反映了我国第一产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以及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1985年,就业人员中的64.2%生产了占国内总产值28.4%的农业总产值,2004年,这两个比重分别变为46.9%和15.2%。从百分比数量变化上看,就业人员比重变化了15.5个百分点,产值比重变化了13.2个百分点,农业生产率有所提
47、高。但46.9%的就业人口仅生产了国内总产值的15.2%,这个数字是远远不能让人满意的,提高农业生产率,迫在眉睫,任务异常艰巨。表2-4: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就业人员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9项目1985199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农业总产值/GDP0.2840.2710.2050.1640.1580.1530.1440.152农业就业人员/总就业人员0.6240.6010.5220.5000.5000.5000.4910.469通过分析以上的一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我国农业生产率虽有所提高,但仍旧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村劳动
48、力中农业劳动力仍占多数,但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从事非农产业;农民收入中非农产业收入的比重逐步提高。四、农业富余劳动力数量估计对于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的估算,由于按照不同的统计标准、使用相异的计算方法,学者们的估算也无法统一,估算的数值从4000多万到2亿多,相差甚远 陈先运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方法研究统计研究,2004(2) 。2004年我国农村劳动力约为53783万人,占整个经济活动人口(指在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2004年底数量为76823万人)的7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9。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
49、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经济活动总人口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2.3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则将产生3.8亿剩余劳动力 “中国劳动力转移课题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和发展,国研网专题报告 。第二节: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成因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生是农村劳动力增长、耕地资源减少、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以及农村社会制度改革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农村劳动力的增长与土地资源的减少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农村人口比重高;我国是人口大国,更是农业人口大国。改革开放后的1978至1995年间,我国农村人口总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199
50、5年之后,农村人口总量逐年下降(见图2-1)。图图2-1:中国农村总人口及农村劳动力的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0,2002,2003,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单位:万人表2-5:农村劳动力供给一览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0,2002,2003,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单位:万人项目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农村劳动力L45288.0 45962.1 46432.3 46896.5 47962.1 48228.9 48526.8 48971.1 49695.3 Lt - Lt-1 代表本年度t和上一年度t-1农村
51、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246.1 674.1 470.2 464.2 1065.7 266.8 297.9 444.2 724.2 虽然我国农村人口自1995年开始下降,但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却逐年上升。表2-5反映了1996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量一直呈快速上升的趋势:1996年为45288万人,1997年上升到45962.1万人,年净增246.1万人;此后每年比上一年净增的劳动力供给量依次为674.1、470.2、464.2、1065.7、266.8、297.9、444.2、724.2万人,尤其是最近三四年间,供给量增幅更大。与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相对的却是我国极其有限的土地资源。我们用世界上7
52、%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这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事情,但却也在时刻提醒耕地资源于我们的有限性。工业化建设使得大量农业用地被征用,自然环境恶化又使得大量土地被侵蚀,加上农业结构调整以及一些退耕还林的工程(当然工程本身是非常有益的),耕地资源逐年减少。除了1996年耕地较上一年有所增长之外,其余年份都是逐年减少的。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从1996年到2004年,平均每年减少耕地1425万亩;截至2005年10月31日,中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全国人均耕地为1.4亩 何振红如何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须面对严峻挑战经济日报,2006.6。表2-6:中国耕地总亩数的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
53、统计年鉴1997,2000,2002,2003,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单位:亿亩年份1985199019951997199920002001200220032004耕地亩数14.5314.3514.2519.4919.3819.2419.1418.8918.5118.37人口的增长和耕地资源的减少,导致了人均耕地面积的大幅度降低。人均耕地减少,农业能容纳的劳动力数量必然也要下降,富余劳动力也随之出现。 二、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农业技术的日新月异除了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的原因外,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更是加速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形成,因为后两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劳均可耕种面积(
54、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区域范围及生产率水平条件下,某劳动力一年内能耕种的土地面积)也因而增加了。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农村的改革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无疑是最具有深远意义的。从前,在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一种“自然就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农民似乎不存在失业问题,劳动力过剩的现象也被掩盖。而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以激发,劳动生产率因而大大提高。原先在集体化、人民公社化这种效率极低的管理体制下需要干半年的活,现在只需要二、三个月或者更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于是,又有一批农业劳动力进入了富余劳动力的行列。除了社会制度的变革之外,农业生产技术的日
55、新月异也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首先是农用机械如拖拉机、机引农具、灌溉用农机等的广泛使用。农业机械总动力这一指标年年都在上升(表2-7)。机器替代劳动的效用到底有多大,这是不言而喻的。表2-7:农用机械总动力的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9 单位:万千瓦年份19781985199520002001200220032004农用机械总动力11749.920912.536118.852573.655172.157929.960386.564027.9第二就是化肥和新品种的投入。就拿锄草来说,在诸如敌敌畏之类的锄草剂没有在农业中投入使用之前,锄头或者手就是锄草的工具,可以想象,这种效率肯定没有喷洒药剂来得高;而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化肥的投入使用,增加了土壤的肥力,提高了单位亩产,也就间接地降低了劳动力的投入量;新品种由于对害虫具有更强的抵抗性、对土壤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因而在降低劳动投入如施肥、灭虫、灌溉等的同时却可以提高农业产量。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农业技术的日新月异大大提高了中国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同时也稀释出了相应的劳动力。不管怎样,机器替代劳动总是要发生的,因为机械化、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班组员工绩效评估与激励合同3篇
- 装卸劳务外包服务合同
- 出租房网络合同
- 《汽车新结构与新技术》图解课件
-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课件
- 2024楼盘销售工作计划怎么写(32篇)
- 单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全人力资源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合集【职员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人力资源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汇编人力资源管理十篇
- 第六章传质基本概念
- API-685-中文_
- 政治经济学结构图解
- 服装品质管理人员工作手册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兽医基础》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编号:2776
- 初三毕业班后期管理措施
- 超星尔雅慕课公共关系礼仪实务杜汉荣课后习题及答案(1)word版本
- 示教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 氧化铝生产工艺教学(拜耳法)
- 选矿学基础PPT课件
- 安利食品经销商合同协议范本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