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复习初中语文七升八必背古诗文_第1页
暑期复习初中语文七升八必背古诗文_第2页
暑期复习初中语文七升八必背古诗文_第3页
暑期复习初中语文七升八必背古诗文_第4页
暑期复习初中语文七升八必背古诗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上册:1观沧海(曹操 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 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 以咏志。2次北固山下(王湾 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4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元)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 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唐)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6泊秦淮(杜牧 唐)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7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8浣溪沙(晏殊 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 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 径独徘徊。9论语八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 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 而)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 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 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

3、人。有志同道合 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 讲个人修养问题。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 样的学习习惯就可以做老师了。3、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 政)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 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 方法的。4、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孔子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 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 聪明智慧

4、。”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 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 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 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 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 有于我哉!”(述而)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 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 “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 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 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

5、所以他说:“对 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谦虚。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 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 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 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 反复地给他举例了。”七年级下册:1.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6、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 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2.使至塞上(王维 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3.爱莲说(周敦颐)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 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 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中陆上草本木本各种鲜花,值得人们喜爱的 实在

7、繁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唐代以 来,世人非常喜爱牡丹;可是我唯独喜爱莲花的生 长于污泥之中而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而不显妖 媚,中心贯通,外表笔直,不蔓延,无枝节,香气2远播越觉得清幽,俊直地挺立在水面上,只可以 远远地观赏而不可以肆意地玩弄。我总以为,菊花,是众花中的逸隐之士;牡 丹,是众花中的富豪贵人;而莲花,则可以说是 众花中的有德君子。唉!爱菊的人,陶渊明以后 就不大听到了;对莲花的喜爱,像我这样的又有 谁呢?而爱牡丹的人,倒是多得很哪!注释 :1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著有太极图说 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 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2 蕃(fn):多。3

8、 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 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 名诗人。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 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 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 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 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 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 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 钱)者。”5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 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予,我。淤泥, 池塘里积存的污泥。6 濯(zhu)清涟

9、而不妖:经过水播的。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 美丽而不端庄。7 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亭亭:耸立的样子。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的 立在那里。亵(xi)玩:近前把玩。亵,亵渎不尊重。 八年级上册1使至塞上(王维 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

10、更短,浑欲不胜簪。4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 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 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 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 女衣者,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 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 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 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 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 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 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译文晋朝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以捕鱼为职业的人,有一 次,他沿着一条溪水划船行驶,忘记了路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 一棵杂树,散发着清香的草味,落下来的桃花瓣散 乱在地上。渔人感到很奇异,就再向前行驶,想走 完这片桃树林子。桃树林的尽头,是溪水的发源地,一到就看到一 座山。山脚下有个小洞,好像有点发亮。渔人就 弃船登岸,从

12、洞口摸进去。开始极狭窄,只能通 过一个人。又走了几十步,豁然开朗。只见土地 平坦宽广,房屋整齐,那里有肥沃的土地,幽美 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四通八达, 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到处可以听到。众人来来 往往,耕种操作,男男女女的服装,完全和外面 的人一样。老人和孩子全都愉快地自在逍遥。他 们看到渔人,就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渔 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有人就邀请他到家里去, 摆酒、杀鸡、做饭请他吃喝。村里听说来了这样 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上代因为 逃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儿和乡亲们来到这块和 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就此同外面的人断 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居然不知道

13、有 个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渔人把自己的所见 所闻一件一件地全都给他们说了,他们都惊奇感 叹。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的家里去, 都拿出酒饭来招待他。渔人在洞里停留了几天, 才告辞回去。洞里的人嘱咐他说:“不能对外面 的人讲这里的情形呀。”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经过的 路,处处做上标记。回到郡里,渔人就到太守那 里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去,寻 找先前做好的标记,却迷失了方向,不能再找到 那条道路。志阳刘子骥,是个清高的人。他听说这件事,高 兴地打算前去寻找,没有实现,不久,他就患病 去世。以后就不再有去寻找桃花源的人了。5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14、略无阙处。重 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 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 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3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 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译文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 着山,没有一点缺口。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 遮住了天日;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 见到日月的。到了夏季,江水上涨,淹没丘陵,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 路都被阻绝。有时遇

15、到皇帝命令急需传达,早上从四 川的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湖北的荆州。这中间 相隔一千二百多里,即使是乘御快马疾风,也没有 这样迅疾。在春冬季节,则有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 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之上, 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松柏;悬在空中的泉水和瀑 布在峰峦间飞速冲荡,更显出水清山峻,草木茂盛。(这 情景)给人带来无限的情趣。天气放晴或降霜的早晨,在凄清的林木、静寂 的涧谷中,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 常,绵延不息。(那叫声)在空谷中鸣荡,哀婉凄切, 久久不绝。所以,打鱼的人往往唱道:“巴东三峡哦, 巫峡最长;听那绵绵不息的猿猴叫声哦,不禁泪湿 衣裳。”6陋室铭山不在

16、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 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 在于深,有龙(居住)就灵异。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 主人我有美好的德行(就不觉得简陋了)。苔痕碧绿, 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谈笑的是渊博的 学者,往来没有无学问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 阅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奏乐声扰乱两耳,没 有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如同)南阳诸葛亮的茅 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7记承天寺

17、夜游原文及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 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 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 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 觉时,月光照在门上(注:很多地方翻译这句都 翻译为“月光从窗口射进来”,其实是错的,这里“户” 指门口,与木兰诗中“木兰当户织”中的“户”意 思相同),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以交 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 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 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 叉,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 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 人罢了。8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 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