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阅读训练_第1页
社科文阅读训练_第2页
社科文阅读训练_第3页
社科文阅读训练_第4页
社科文阅读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科文阅读训练(一)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 (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

2、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

3、添了精彩的一页。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等等。仅以政府

4、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节选自2011年新华文摘,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第二、三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中的“有容,徳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都是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B.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我们可以用“海纳百川”四个字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C.中华文明的整合模式具备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

5、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特点。D.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融入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后,就逐渐消亡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B.我国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山西应县木塔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C.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

6、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D.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B.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比较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C.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D.唐代儒、释、

7、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二)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为清初王士祯所倡导,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 王士祯之前,虽有许多人谈到过神韵,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神韵的概念并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说法,只是大体上用来指和形似相对立的神似、气韵、风神等一类的内容。到王士祯时,他才把神韵作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提了出来。王士祯所提出的神韵说的根本特点是,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空寂超选、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神韵为诗中最高境界,王士祯提倡神韵,自无可厚非,但并非只有空寂超逸,才有神

8、韵。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可见神韵并非诗之逸品所独有,而为各品之好诗所共有。王士祯将神韵视为逸品所独具,恰是其偏失之处。 王士祯对严羽的“以禅喻诗”或“借禅喻诗”深表赞许,同时更进一步提倡诗要入禅,达到禅家所说的“色相俱空”的境界。他说:“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还说:“诗禅一致,等无差别。”他认为根植于现实的诗的“化境”和以空空为旨归的禅的“悟境”,是毫无区别的,而最好的诗歌,就是“色相俱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逸品”。从诗歌反映现实不应太执著于实写这一点讲,他的诗论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从

9、根本上来说,他是以远离现实为旨归的。 关于诗歌风格,王士祯推许“冲淡”“自然”“清奇”三品,而不提“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他反对诗歌“以沈著痛快为极致”,一再强调严羽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并认为“唐诗主情,故多蕴藉;宋诗主气,故多径露”。最明显的是他对几首咏息夫人的诗的评论,有评论认为杜牧的“至竞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是“正言以大义责之”,他颇不赞成;他认为只有王维的“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才“更不著判断一语,此盛唐所以为高”。正因为如此,所以王士祯撰唐贤三昧集时,竞不选李白、杜甫的诗。 在王士祯之前,由于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运动,言

10、必汉、魏、盛唐,造成了诗走向肤廓、貌袭的流弊,而公安派矫正前后七子之失,其弊又流于浅率。王士祯企图矫正两派之失,提倡神韵说,倡导诗应清远、;中淡、超逸,在表现上应含蓄、蕴藉,片面强调诗的空寂超逸、镜花水月的境界,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同时他反对现实性强的诗歌及“沈著痛快”、酣畅淋漓的风格,抹杀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这又导致诗歌走上了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 (节选自2012年诗歌美学第1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神韵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神韵说是清初王士祯倡导的在清朝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 B神韵说强调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要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

11、形迹的境界。 C神韵说推崇“冲淡”“自然”“清奇”的创作风格,反对“雄浑”“劲健”等风格。 D神韵说导致诗歌走上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这抹杀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2下列诗句中,符合“神韵说”的创作主张的一项是 A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B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柳宗元渔翁)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D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一种文学理论的提出离不开前人的理论基础,“神韵说”的提出就是如此。 B在诗歌创作主张上,王士祯和严羽有同有异,相同点是都主张含蓄蕴藉的创作风格。 C

12、“神韵说”尽管也有不足之处,但在清代前期的诗坛上是占统治地位的一一种创作理论。 D同是咏息夫人的诗歌,王士祯认为从诗歌的主旨考虑,杜牧的诗比不上王维的诗。(一)1.D.( “就逐渐消亡了”文中无根据) 2.C(“最早追溯” 时间推断有误)3.A(“致使” 强加因果)(二)1(3分)D(条件和结果颠倒,原文最后说的是“他反对现实性强的诗歌及沈著痛快、酣畅淋漓的风格,抹杀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这又导致诗歌走上了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2(3分)B(“神韵说”强调含蓄、蕴藉,只有B项符合这一要求。)3(3分)D(王士祯是从诗歌的含蓄、蕴藉这个角度来评价杜牧和王维的咏息夫人的诗的。)二理解文中重

13、要语句 句子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阅读现代文,当然要理解句子,把握语句的含义,特别要把握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谓“重要的语句”,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不能理解这些句子,就肯定无法准确把握文意。有些句子结构很复杂,那也只有先理清脉络,做一番结构分析,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有时还必须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还是相承的,是总分的还是转折的,这样才能为阅读整篇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理解语句的内涵 对现代文中的一些语句,理解其字面的、表层意义比较容易,而理解其内在的、暗示的意义比较困难。要做到理解语句内在深层的含义,如同理解词语一样,要把它们置于语境中。 【例8】1991年全国高考第28

14、题: 阅读材料: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 问题:“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的意思是 A(他的一生)曾像流浪汉

15、一样遭遇坎坷,曾像士兵一样战斗。 B(他)终于与流浪汉、士兵那样的社会底层民众融为一体。 C(他)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士兵一样在世上消失。 D(他的声名)像流浪汉、士兵等劳苦大兵那样被社会吞噬。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句意的能力。“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这一精彩绝伦的类比内涵深厚,反映了托尔斯泰的精神境界和作者崇高的敬意。正确理解这一类比,需要有较高的文学鉴赏水平。正确答案为C。不少考生错选了B项,显然没有理解作者所赋予的意义,同时也缺乏有关的背景知识。【例9】1994年高考第28题 阅读材料:新风气的代兴也常

16、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1718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 问题:请用文中的词语,稍加组织,填入空格,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的衔接。 文中用“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当时_现象。 本题考查对文中两个比喻所蕴含内容理解的能力

17、。暴发户本来无“谱牒”可造;既是“野孩子”,又哪里去找父亲呢?结合上文看,上文谈的是新风气代兴的相反相成现象的两个方面:个是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另一个是强调“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这里比喻的显然不是前者而是后者。按题 要求“用文中的词语”来组织答案,那就是:新风气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的。解答此题时还应当注意上下文的衔接。 (二)把握文中重要语句 “重要语句”是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只要准确把握住这些语句,就能正确地理解文意。人们常把这种关健性语句称为“文眼”,现代文阅读测试题的“考点”往往就设在“文眼”上。 【例10】198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 阅读材料:华山脚下的玫瑰与燕山以北

18、的龙在桑干河上游(河北、山西北部)对接。二者真正结合到一起的证据是在大凌河上游的凌源、建平、喀左(辽宁西部)发现的。近年来那里发现了红山文化后期的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其中有玉雕猪龙、玉雕玫瑰、玫瑰图案彩陶筒座和彩陶盆,这些距今不晚于五千年。玉雕猪龙放在男性墓主人身上,玫瑰图案彩陶筒座和彩陶盆配置在积石冢四周-以龙和花(华)为象征的两个不同文化传统结合成了共同体,进发出文明的“火花”。问题:这一段话说明了 A. 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古文化的结合。 B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不同文化真正结合到一起的证据。 C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不同文化结合的地点、时间。 D近年来后期红山文化的考

19、古发现。 对这一段话的理解,首先要辨识关键性语句,看有没有中心句。这并不难找,最后一句就是。再看选项,首先应排除D项,因为它只说明了证据材料,不是段落的中心意思。B、C两项把原文中“两个不同文化传统”改为“两种不同文化”,虽然只丢掉“传统”二字,意思相差甚远,只有A项的“两种古文化”,意思与原文最接近,由此可判定A就是这一段的中心。【例11】1992年(新科目组)高考现代文阅读26、27题 阅读材料:(l)有些人学问渊博,但少才识,往往只成为供人查阅的活字典。唐朝李善,学淹古今,精通典故,为昭明文选作注,旁征博引,后人叹服。他的工作是有益的,但也有人说他才识不高,缺乏创造,没有起到更大的作用。

20、 (2)苏轼贾谊论说,贾谊才学虽高,但不善于分析把握形势,以致郁郁而死,没有发挥自己的才能。苏轼分析说:“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尽管苏轼的意见未必正确,因为导致这场悲剧主要是统治者的错误,但是贾谊未尽其才,却是历史事实。在这点上他不如司马迁。司马迁为了写成史记,忍受人间最大的侮辱,终于达到了目的。 (3)由此可见,一个人有学问未必有才能,进一步说,即使才学有余也可能识见不高。这就需要有自知之明,在实践中针对自己的弱点有意识地进行锻炼,弥补不足。 (4)1781年,赫歇尔认定天王星是行星。其实,在这以前,已有好几位天文学者观出过它了。当时流行着一种陈腐的观念,认为太阳系的范围只到土

21、星为止,土星以外,再没有行星了。要打破这种观念,需要胆识和勇气。持这种观念的天文学者因循守旧,他们既不敢,也从未想到应该扩大太阳系的领域,因而总是把天王星当作恒星而不加注意。勒莫尼耶甚至观察过它达十二次之多,最后还是让它逃之夭夭。识见不高,可为发一浩叹!“自谓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谁又能断定,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太阳系已经到了尽头呢? 26.(1)(2)两段中用来说明下列两个论断的事例分别是 说明“有学向未必有才能”的事例是A苏轼和贾谊的事例B贾谊的事例 C贾谊和司马迁的事例D李善的事例说明“才学有余也可能识见不高”的事例是A李善和贾谊的事例B贾谊的事例 C贾谊和司马迁的事例 D司马迁的事

22、例 27对文中“自谓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一句最确切的理解是A概括上文指明勒莫尼耶的工作离成功还有很大距离。 B借行星发现的过程表明天外有天,宇宙无限的观点。 C引出下文感叹我们今天对太阳系的认识尚未到达尽头。 D就天王星之事慨叹科学发现需要远见卓识。 以上两题均是考查把握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第26题第小题对“有学问未必有才能”一句的理解。从第(1)段看,李善“学淹古今,精通典故”,但“缺乏创造”,正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苏轼是论者,没有他的事,A可先排除;第(2)段引苏轼的话,分析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故B、C也可予以排除。苏轼对贾谊的评价正好适合第小题B项,这样答案也就

23、有了。 第27题考查对自谓一层楼这一比喻句的理解和把握。综观第(4)段,我们可以知道,在1781年以前,人们习惯于把天王星当作恒星而不加注意,这是由于陈腐的观念在作怪,没有勇气和胆识去打破这种观念;有人甚至观察过它达12次,还是让它逃之夭夭。因此,这句话的比喻义已十分清楚:作者就天王星之事慨叹科学发现需要远见卓识(D)。并不是要去评价勒莫尼耶的工作是否成功(A),也不是为了说明“宇宙无限”(B)、“认识尚未到达尽头”(C)。 【例12】1992年高考第27、29题 阅读材料(为该文的第二段):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

24、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勒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27对徐渭画雪竹,下面的说法中与原文意思相符的有哪几项? A他画雪竹时,取材不限于一类竹子,因而能使人隐约感到全体竹子的形象。 B他画的雪竹,满身处处有雪,枝干叶若隐若现。 C他画的竹虚实结合,因而不像竹子。 D他能用不好的笔,画出极为精绝的艺术珍品。 E他先画枝节叶片,然后再用淡墨勾画渲染。 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