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故事:袁世凯身后的两大谜_第1页
帝王故事:袁世凯身后的两大谜_第2页
帝王故事:袁世凯身后的两大谜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帝王故事:袁世凯身后的两大谜192020年 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中国的君主制,建立中华帝国, 并改元洪宪。总统府改为新华宫。但是,袁世凯称帝的倒行逆施,遭 到了举世反对。不但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坚决反对帝制复活,北洋将 领段祺瑞、冯国璋等也深为不满,段祺瑞甚至致电袁世凯:“恢复国 会,退位自全。”帝国主义列强,亦持续对袁世凯的称帝提出警告和 12 月 25 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 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接着,各省接连宣布独立。北洋派内部 更是危机四伏,以往在北洋一呼百应说一不二的老袁,成了众叛亲离 的孤家寡人。 无奈之下,袁世凯被迫于 192020年 3 月

2、 22 日宣布 取消帝制(称帝仅 83 天,史称“八十三天皇帝梦”),恢复“中华民 国”年号,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 力,支持他继续担任大总统。但起义各省不承认他有再做总统的资格。 段祺瑞也逼他交出军政实权。广东、浙江、陕西、湖南、四川纷纷通 电宣告独立或与袁世凯个人断绝关系。 5 月下旬忧愤成疾。袁世凯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欲续任大总统亦不可得,在心理的重大打击 及家族遗传性糖尿病交煎之下,于 192020年 6月 6日撒手人寰,时年 57 岁。他死后,留下了两个谜。 袁世凯为什么要葬在安阳? 袁世凯死后的两个多月,即 192020年 8月 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

3、 阳。 安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不但是“七大古都”之一、着名 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汉字之都、甲骨文之乡、周易 的诞生地、上古颛顼帝喾二帝陵墓所在地、隋唐瓦岗寨起义地、岳飞 故里,还是现代着名的红旗渠精神发源地。袁世凯老家位于河南省东南部的项城(项城至今保存有各式建筑 248间的“袁世凯故居”,以及有清代宫廷式建筑群典型风格的“袁世 凯行宫”),为什么要葬在河南省最北部的安阳呢?对此,袁世凯生前含糊其辞,近代史家也各有各的说法,莫衷一是。 从现存 文献看,早在袁世凯归隐的 1910 年冬天,他就为自己选择好了墓地, 但究竟在何处他没有明说。 1911年 6 月他在致端方的信中写道:“兄衰病

4、日增,行将就木,牛眠之区,去冬已卜得一段。”据其子袁克文 记述,袁世凯自选的墓地在太行山中。他写道:“昔先公居洹时,曾 自选窀穸(音 zh n x ,意墓穴。)地,在太行山中,邃而高旷,永 安之所也。”袁氏后人最后讨论葬于何地时,袁克文提出按其父生前 的意愿办,但长子袁克定坚决反对,决定将其葬在彰德府洹上村旁。 其实,袁世凯死后没有归葬其老家项城的原因,与其身世、家事相关。 1859 年(清咸丰九年),袁世凯生于河南省项城县袁寨。他们家按照 “保、世、克、家”来排辈分,父亲袁保中有八个子女,长子世昌、 次子世敦和两个女儿为原配夫人所生,其余四子皆是庶出,袁世凯行 四,7 岁时又过继给了叔父袁保

5、庆。袁世凯做山东巡抚时,他的母亲刘氏病死在天津,灵柩运回项城之后,袁世凯的同父异母兄袁世 敦以嫡子主持家务,他认为刘氏不是正房,坚决不准正门出殡,灵柩 也不能埋入祖坟正穴和袁保中合葬。 即使袁世凯颇有权势,但囿 于伦理纲常,只能和哥哥争执,甚至跪下哀求,也没有得到袁世敦的 许可。无奈的袁世凯最后只得另购坟地,才算让母亲安然入土,但也 所以和兄长袁世敦闹翻了脸,盛怒之下与之绝交,从此永远不再回到 项城老家。 而安阳呢,时称彰德,在袁世凯的宦海生涯中,这里 可说是一处风水宝地。他曾在此地向世界充分展示过自己的军事实力, 在那个军事实力即话语权的时代,这无疑意味着他是当时清廷的第一 强人。少年时生性

6、贪玩的袁世凯,早年考取功名屡次落榜,后投身行伍 才逐渐发迹。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是甲午战争后的天津小站练兵,从 此他便青云直上,戊戌变法的第二年当上了山东巡抚,后任直隶总督 兼北洋大臣,进入了大清朝廷的权力中枢。1905、1906 年北洋陆军连续两年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会操,其中 1906年 9月的会操是在彰 德(即安阳)举行的,袁世凯是阅兵大臣。这次会操是直隶两湖等省 陆军的实战演习,精选出来参加演习的北兵有 4 万多人,还有各国驻 华官员和记者 500 余人参加。这是甲午战争以来北洋军队规模的一次 亮相,也是袁世凯对自己家底的一次大炫耀,所以更被朝野以及外国 势力看成是大清的支柱。 所以,袁世

7、凯对安阳感情很深,远远超 过了生他养他的项城。 天有不测风云。 1908 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 后相继登天后,与袁世凯有矛盾的醇亲王载沣摄政,袁世凯的厄运来 了。摄政王载沣发布谕旨,解除了袁世凯所有职务,令袁世凯“回籍 养疴”。袁世凯自从和大哥闹翻之后,就把时称彰德的安阳当成了自 己的故里。 袁世凯小的时候,就知道安阳有个洹上村,相传商朝 名相伊尹在朝中遭人诽谤,到洹上村隐居三年,后来商王亲自到洹上 村迎他复任。安阳也是袁世凯的远祖汉朝大将军袁绍发祥之地, 袁世凯觉得,洹上村对自己是一块吉祥宝地,还在小站练兵的时候, 他就买下了这里二百多亩地,仅仅没想到很快就派上了用场。安阳洹 上村位于河南与直

8、隶交界处,交通方便,离京城也近。隐居这里垂钓 洹水,也便于掌握天下动态。 所以,袁世凯死后,归葬于他曾阅 兵和归隐过的安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袁世凯墓为什么不称 “陵”而称“林”?在所用 70多万银圆中,北洋政府出银 50 万两,其余部分由袁世 凯北洋旧部个人捐款而来,多者都是现币一万元,少者也没有低于两 三千元的。袁公林墓工报告记载,“袁公遗产不丰未忍轻动,而 库币奇拙难在请求爰兴,段君忠枢工统筹议,发起微资萃袍卅年之谊, 竟山陵一篑之功,群策群力集捐款银币二十五万元。” 袁世凯墓 园被称为袁林。袁林的设计者是德国的工程师,它的建筑“仿明陵而 略小”。主体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糙石桥、清白石桥、牌楼门、 望柱、石像生、碑亭、东西值房、堂院大门、大丹陛、东西配殿、景 仁堂、墓台。袁林建筑的总体设计,有其独特之处,在我国陵墓建筑 有着特殊的地位。它的特点是“中西合璧”,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时代特色。堂院以前的部分是中国明清陵寝的风格,后边大墓部分 是西洋陵寝的建筑风格。 那么,袁世凯墓为什么不称“陵”而称 “林”? 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