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认识时间(第8185页)(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教材说明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第二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
2、与习惯。这部分教材在编排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材注意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例如,教材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上课情景引入,在练习十五中又编入了两道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习题(第1、8题),最后还安排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来说明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间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用直观的图画来呈现知识。在引出“1时=60分”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图中1小时里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范围进行比较,就能对时与分
3、的关系一目了然。在练习十五中,除了安排看钟表读出时间的巩固练习以外,还安排了让学生用不同表示法记录时间以及按要求在钟表上拨出时间的相关练习和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建议本单元内容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在教学中要注意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学具、教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掌握概念和知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时间概念的已有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一年级上册中只是让学生知道并记住“1230就是指12时半”,而对于为什么分针指向刻度“6”就是“几时半”,为什么要表示“几时半”
4、在冒号后面就要用“30”,学生并不理解。等学生学习了这个单元的知识,了解了时与分的关系后,对这些问题就会有新的认识。如果教师能注意把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升到一种新的高度来教学,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理解就会融会贯通。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分清“一段时间”和“一个时刻”这两个概念的实际含意是很困难的。在教学时,没有必要对“一段时间”和“某一时刻”特别加以区分,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使学生明白所讨论的是某一点上的时间还是一段时间。在以后的学习中,这两个概念是并存的,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就会造成概念混乱。“生活中的数学”的内容虽然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但如果有时间的话,教师也可以利用教科书上
5、的题材进行相关的教学。除了向学生介绍教科书上两个例子中对于时间的应用以外,还可以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时间的实际应用方面的例子。除了教材上安排的练习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更多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1主题图。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学生们正准备上课的情景图,墙上的钟显示的时间是8时15分。编排这个情景图有两个目的:一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对于“我们生活在时间里”很难理解,可以通过生活中具体的实例使学生明白,时间与我们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二是引出本单元将要学习的知识,一年级上学期学生见到的钟表的分针都是指向6或12的,而实
6、际的情况远非这么简单,比如这幅情景图上的时间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由此引出下面的内容。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再说一说钟表上表示的时间是多少,可能大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是几时几分,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几时半”的认识,根据时针的位置在8和9之间粗略地说出是8时多。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哪些情况下要用到时间,例如,什么时间到校,什么时间放学,要鼓励学生开阔思路,说出不同的答案。2认识钟面刻度。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时间的基础。教材出示了一个钟面,学生可以观察到钟面内部是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钟面外部对应12个大格有12个数,教材上
7、已经给出两个数,其余的要学生自己填写。安排这个钟面,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钟面刻度的结构,告诉学生时针转过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转过一小格是1分钟。钟面上的阴影表示分针从刻度12转到刻度1,经过了5小格,每一小格表示1分钟,一共经过了5分钟,所以刻度1所对应的外部的数是5。也就是说,刻度1可以表示两种含意:当它表示时针的刻度时,它表示“1时”,当它表示分针的刻度时,表示“5分”。理解了这一点以后,就可以数出每一个大格的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分了。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钟表上的刻度,说出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一大格里有多少小格,每个大格的刻度所对应的数表示什么。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说明:时针转过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转
8、过1小格是1分钟。然后再让学生观察:分针从刻度12转到刻度1,一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刻度1可以表示几分。再用同样的方法数下去,刻度2、3分别表示多少分,要求学生在括号里填出相应的数。等学生把所有大格的刻度对应多少分都写出来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观察:分针转一周,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钟,为下面引出“1时=60分”做好铺垫。最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钟面上每个大格的刻度作为时针的单位时是几时,作为分针的单位时又是多少分。3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出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教材中举了两个例子,每个例子中的钟面上都用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区域,非常直观,下面用中文“几时几分”和电子表的表示
9、法两种方法表示出钟表上显示的时间。由于对于每一大格,“5分”是最基本的单位,所以第一个例子是教学“几时5分”,在此基础上,再认识更一般的时间。由于学生已经知道了每个大格的刻度对于时针和分针分别对应于几时和几分,所以教学时,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读出时间的具体方法。可以先让学生讨论一下如何读出钟面上的时间,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要读出一个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可以先看时针指在哪两个数之间,确定是几时多,再看分针指向哪儿,根据每一大格的刻度对应多少分来确定是几时几分。也可以先根据分针位置确定是多少分,再根据时针来确定是几时几分。例如认识“6时25分”,先看时针指在6和7之间,所以可以
10、确定是6时多,再看分针指向刻度5,对应的是25分,所以这个时间是6时25分。在教学9:05的电子表的表示法时,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如果分钟数不到10,在分钟数的前面要加0。4时与分的关系。教材提供了连续的三幅图,来表示时针与分针的动态关系,直观地显示了当时针转动一大格时,分针转过了多少,以揭示时与分的关系,第一幅图是起始状态,时针与分针显示的时间是12时,第二幅图表示当分针转过30分时,时针转过了一大格的一半,第三幅图表示当分针转了一周以后,时针从刻度12转到刻度1,也就是时针转过了1大格,是1小时,而分针转过了一周,即60小格,也就是60分钟。所以可以得出“1时=60分”的结论。教学时,可以通
11、过两方面来达到教学目标。一方面让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的变化,使学生看到时针与分针转动范围(即阴影部分)的对比和关系,得出1时=60分的结论。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直观地理解1时=60分的含意。在让学生观察时刻12:30时,可以先让学生按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要求说出是几时半,再按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是几时几分,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12时半和12时30分是一回事,使学生明白在几时半时,时针转过的是一大格的一半(半小时),而分针转过的是整个钟面的一半(分针指向刻度6,即30分),更加深刻地理解“几时半”的含意。在这里,只要学生能知道“1时=60分”的结论并能结合直观图初步理解其含意就可以了,不
12、要提过高的要求。5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例2中有两个钟面图,也体现了一个动态的过程。第一个钟面图的时间是4:15,学生运用例1的方法已经能读出这一时间,在此基础上,分针又转过了4小格,要求学生1分1分地数下去,图上直观地表示出了每一小格对应的分钟数,便于学生理解。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读出4时15分,再接着数4时16分、4时17分、4时18分、4时19分,也可先让学生读出4时20分,再往回数1分。在这里,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100以内的数数能力。6“做一做”。这两道题目是让学生巩固时间的读取方法,并写出时间,学生可以采用“几时几分”的计时方法,也可以用电子表的表示方法来写。第2题,
13、要引导学生尽量使用钟表外圈已有的分钟数很快读出时间,例如,第3小题中可以先读出10时35分,再1分1分地数到10时39分,也可以先读出10时40分,再往回数1分钟。7关于练习十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第1题用4幅图直观地展示了一个小学生一天的生活作息时间,钟表上的分针都指向某一大格的刻度,要求学生用“几时几分”和电子表的表示方法记录钟表上显示的时间。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大格的刻度分别对应多少分,再说一说每一幅图中的学生在做什么,读出时间是几时几分,再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时间。最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做这些事情时大概是几时几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和自己生活的联系。第2题和第6
14、题都是连线题,所不同的是第6题下面的时间用两种不同的形式表示。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不看下面的时间,直接读出钟表上的时间,再连线。最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连。第3题和第5题是两个活动。第3题是教师拨出一个时间,让学生读出来。第5题正好相反,教师说出一个时间,让学生在钟表上拨出来。教学时,要使学生真正地活动起来,除了教科书上的活动形式以外,还可以让每两名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活动,活动中注意交换角色,体现合作学习的精神。第4题让学生记录钟表上的时间,学生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记录方式。第7题让学生说出钟表上的时间再过几分是几时几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还不会时间的计算,可以用数的方法来得到答案,例如,第2小题钟表上的时间是9时33分,要求再过2分是几时几分,可以这样数:9时34分、9时35分。也可以判断出几分后分针的位置,再读出时间,还是以第2小题为例,“过2分”就是分针转过两小格,指着数字“7”,就是9时35分。如果学生仅凭想象做此题有困难,可以利用学具,实际拨一拨。第8题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题材,描绘了一个小朋友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汽车托运合同范本
- 2025年泰州货运从业资格证怎么考
- 修复车交易合同范本
- 医院弱电集成合同范本
- 制衣厂劳动合同范本
- 主厨合同范本
- 与中介定金合同范本
- 棉花劳务合同范本
- 冠名使用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完整
- 中央2025年全国妇联所属在京事业单位招聘9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CentOS 7系统配置与管理(Linux 试题库) 习题答案 (杨海艳 第2版)
- 手机直连卫星的可用频率分析
- 中国氢内燃机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2024版)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16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 施工单位工程质量自评报告三篇
- 开学季初三冲刺中考开学第一课为梦想加油课件
- 2025年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碳化硅(SiC)市场分析现状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沙洲职业工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