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你我共享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目前 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开征了这一税种。据统计,1991年,全世界20多个低 收入国家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收入的平均比例为 9.3%,个别发达国家达40%以 上,而我国1998年仅占到3%左右。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个人所得税是我国 最有发展前途的税种之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 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由于个人所得税征收范 围的广泛性以及发展趋势的看好,个人所得税的避税方法对每一个纳税义务人来 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里我们系统地介绍了利用纳税人身
2、份认定、利用附加减除费用、利用分次申报费用、利用境外扣除费用、利用捐赠抵减、利用账面调整、利用资产处理、 利用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等八种避税筹划法的案例。个人所得税直接涉及到个人 自身利益,个人避税的主观愿望必将十分强烈。这里正是符合个人的这一需要, 为纳税人提供了许多参考。同时,科学的例证也能有效地避免逃税行为的发生。利用纳税人身份认定的避税筹划案例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两种。 居民纳税义务人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或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很明显,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将会承担较轻的税负。居
3、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海外侨胞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如果在一个 纳税年度里,一次离境超过30日或多次离境累计超过90日的,简称90天规则 ,将不视为全年在中国境内居住。牢牢把握这个尺度就会避免成为个人所得税 的居民纳税义务人,而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例.一位美国工程师受雇于美国总公司,从 1995年10月起到中国境内的 分公司帮助筹建某工程。1996年度内,曾离境60天回国向其总公司述职,又离 境40天回国探亲。这两次离境时间相加超过90天。因此,该美国工程师为非居 民纳税义务人。他从美国总公司收取的96000元薪金,不是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 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就是说
4、,该美国人避免成为居民纳税义务人,从而节 约了个人所得税 5700 元,即:121(96000/12 4000) 15%- 125 = 5700(元)利用附加减除费用的避税筹划案例在一般情况下,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800元费用后为应纳税 所得额。但部分人员在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减除800元费用的基础上,将再享受 减轻3200元的附加减除费用。主要范围包括:1 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并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2. 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并取得 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专家;3.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
5、所得的个 人;4. 财政部确定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其他人员。例.某纳税人月薪10000元,该纳税人不适用附加减除费用的规定, 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过程如下:应纳税所得额=10000 800= 9200(兀)应纳税额=9200&0% 375= 1465(元)若该纳税人为天津一外商投资企业中工作的美国专家(假定为非届民纳税 人),月取得工资收入10000元,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过程如下:应纳税所得额=10000- (800+ 3200)= 6000(元)应纳税额=600020% 375= 825(元)1465 825= 640(元)后者比前者节税640兀。利用分次申报纳税的避税筹划案例个
6、人所得税对纳税义务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七项所得, 都是明确应谅按次计算征税的。由于扣除费用依据每次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 分 别规定了定额和定率两种标准,从维护纳税义务人的合法利益的角度看,准确划分次,变得十分重要。对于只有一次性收入的劳务报酬,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例如,接受客户 委托从事设计装横,完成后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劳务报酬 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应视为另一次稿 酬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同一作品先在报刊上连载,然后再出版;或先出版,再 在报刊上连载的,
7、应视为两次稿酬所得缴税。即连载作为一次,出版作为另一次。 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例.某人在一段时期内为某单位提供相同的劳务服务,该单位或一季,或半年,或一年一次付给该人劳务报酬。这样取得的劳务报酬,虽然是一次取得,但 不能按一次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假设该单位年底一次付给该人一年的咨询服务费6万元。如果该人按一次申报纳税的话,其应纳税所得额如下:应纳税所得额=60000- 60000X20% = 48000(元)属于劳务报酬一次收入畸高,应按应纳税额加征五成,其应纳税额如下:应纳税额=4800020% X (1 + 50%)= 14400 (元)如果该人以每个月的平均收入50
8、00元分别申报纳税的话,其每月应纳税额 和全年应纳税额如下:每月应纳税额=(5000 5000X20%) X0%= 800 (元)全年应纳税额=800X12= 9600(元)14400- 9600= 4800(元)这样,该人按月纳税可避税4800元。利用扣除境外所得的避税筹划案例税法规定: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 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 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走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依照我 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如何准确、有效地计算准予扣除的税额?请看以下 案例:例:某中国纳税人,在B国取得应税收入。其中:在 B国某公司任职取得工资收入60000元,另又提供一项
9、专有技术使用权,一次取得工资收入30000元,上述两项收入,在B国缴纳个人所得税5200元。按照我国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和税率该纳税义务人应缴纳的税额(该应)如下:纳税额即为抵减限额1工资所得:(5000 4000) 10% 25= 75(元)75X12= 900(元)每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额=2.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30000X1 20%) X0% = 4800(元)抵减限额=900+ 4800= 5700(元)根据计算结果,该纳税人应缴纳 5700元的个人所得税。由于该人已在 B国 缴纳个人所得税5200元,低于抵减限额,可以全部抵扣,在中国只需缴纳差额 部分500元(570
10、0- 5200)即可。如果该人在B国已缴纳5900元个人所得税,超 出抵减限额200元,则在中国不需再缴纳个人所得税,超出的200元可以在以后 五个纳税年度的B国减除限额的余额中补减。利用捐赠抵减的避税筹划案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 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 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 贫困地区的捐赠,金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这就是说,个人在捐赠时,必须在捐赠方式、捐赠款投 向、捐赠额度上同时符合法规规定,才能使这部分捐赠款免缴个人所得税。例.某人获10000元的劳务报酬,将2000
11、。元捐给民政部门用于救灾,将 1000元直接捐给受灾者个人,那么,此人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呢?捐给民政部门用于救灾的2000元,属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捐赠范围,而 且捐赠金额未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的 30%:捐赠扣除限额=10000X1- 20%) X0% = 2400(元)实际捐赠2000元,可以在计税时,从其应税所得额中全部扣除。直接捐赠给受灾者个人的1000元,不符合税法规定,不得从其应纳税所得 额中扣除。根据劳务报酬一次性收入超过 4000元的,其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个 人所得税如下: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 X1 20%)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允许扣除的实际捐赠额)X0%根据上
12、式计算,该人应纳个人所得税如下:10000 1 20%) 2000 X0%= 1200(元)利用账面调整的避税筹划案例不同行业的纳税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都可以把纳税人的账面利润作为计 算应纳税所得额起点,通过计算,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不一致而造成的差额, 将账面利润调成应纳税所得额。在调整时,有些企业纳税人由于不懂调整公式和 方法,任凭征管人员调整,更谈不上利用调整机会为企业避税服务。 这里就是通 过举例,让避税者掌握如何调整,并通过调整的机会为企业避税服务。调整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账面利润额+调增利润额-调减利润额-税前弥补亏损额举例:某企业1994年底账面利润额为200万元,已预交所
13、得税额为45万元,该企 业委托税务代理人计算申报企业所得税额。税务代理人站在企业避税的角度计算所得税额的程序如下:第一,计算调增额和调减额,并作为挖掘调减额,缩小调增额。1. 审计营业收入账户,发现该年取得国债利息为1万元。从国内企业取得 投资分回已税利润9万元,按税法细则规定:国债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纳税所 得额,分回已税利润再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调整。2. 审计营业外支出账户,发现该年支付税款滞纳金和罚款2万元。3. 审查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发现,企业某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短于规定年限, 经计算本年多提折旧8万元。4. 企业基本建设工程领用企业商品产品没有作为收入处理,经计算该部分 利润额为5万元。根据
14、上面审计结果,该企业所得调整额为:调减额=I + 9= 10(万元)调增额=2 +8 + 5= 15(万兀)第二,计算弥补亏损额。税务代理人根据历年亏损弥补情况有关资料确定1994年以前尚未弥补亏损额共计55万元,其中1993年30万元,1992年10万元,1991年8万元,1990 年3万元,1989年2万元,1988年2万元,由于1988年亏损对1994年来说弥 补期已超过5年,因此不应弥补。1994年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额=55 - 2 = 53(万元)第三,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和汇算所得税。1994 年应纳税所得税额=(200+ 15- 10- 53) 33%= 50.16(万元)汇算应补所得税额=50.16- 45= 5.16(万元)沁园春 :北国风光,里冰封,万里雪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AAAAAA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 祖,稍逊风骚。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v -克还看今朝。沁园春雪北国风光,里冰封,万里雪I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下,顿失滔滔。大河上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比高。欲与天公试须晴日,看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行业人才流失原因与吸引机制创新路径研究报告
- 2025年植物基因编辑技术在转基因植物抗病虫害育种中的应用成果鉴定报告
- 自卸吊车买卖合同协议书
- 泵车转卖合同协议书范本
- 防尘布工地销售合同范本
- 理疗店合伙协议合同范本
- 物业小区的广告合同协议
- 法院婚内财产协议书模板
- 竹制半成品采购合同范本
- 罗非鱼鱼苗订购合同范本
- 2025年施工员-土建方向-岗位技能(施工员)考试题库
-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含答案)
- 胸痛单元建设课件介绍
- 超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度
- 酒店服务流程与空间布局优化
- DB11∕T 2380-202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盖挖法施工技术规程
- (2025)医疗护理员理论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贵州省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2025年广西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 建设工程法律培训
- 2025年南京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