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才资源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大学毕 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果不能有效应对,不仅可能对人力资源市场产生较大 的负面影响,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阐述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 与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政 府、教育机构及社会各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强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力,提供 有效参考。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原因;对策、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二、 .我国大学生就业不充分的影响分析 4(一).主观原因 4(二).客观原因 4三、 .我国
2、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5(一) .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失衡 5(二) .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失调 5(三).毕业生自身对就业的消极影响 6(四).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体系功能欠缺 7(五).就业市场环境亟需公平公正 7四、改善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 8(一) .用人单位的对策 8(二)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 . 9(三).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 9(四)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 . 10.参考文献 . 11.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大量增加的高峰已 经来临多年,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 611万人,比2002年增长466万人(见 表1)。按照
3、经济学的观点,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由于我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调整,2002年至2007年五年中同期的社会新增加就业岗位基本稳定在每年900万个i,2008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也没有明显的 增长。可以说,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紧张,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更加凸显,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一问题 也可能会长期存在。二我国大学生就业不充分的影响分析主观原因:首先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减员增效,国有单位这些传统的就业领域对毕业生的需求 没有明显增加,而且
4、还相对萎缩。其次是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06年是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毕业生的数量比往年明显增加,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一我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大量增加的高峰已经 来临多年,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 611万人,比2002年增长466万人(见 表1)。按照经济学的观点,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由于我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调整,2002年至2007年五年中同期的社会新增加就业岗位基本稳定在每年 900万个,2008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也没有明显 的增长。可以说,人力资源市
5、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紧张,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更加凸显,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一问 题也可能会长期存在。二我国大学生就业不充分的影响分析主观原因:首先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减员增效,国有单位这些传统的就业领域对毕业生的需求 没有明显增加,而且还相对萎缩。其次是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06年是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毕业生的数量 比往年明显增加,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 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的增 加,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
6、解决这些毕业生的就业,将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最后,来自农村的学生、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根据有关调查 显示,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9%,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 6.4%。客观原因:第一:动力人口供大于求。我国实际劳动力供给量愈来愈大,形成若干相互叠 加、相互冲突的迅速增大的就业压力。这主要是因为:(1)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期,达到每年1000万人的水平。“十五”期间,我国新生劳动力供给总量升至 峰值,达到4650万人。(2)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超过540万人,实现就业比率十 分低下。(3)城镇登记失业、下岗失业和其他失业人员越来越多,
7、已达1900万人,即使按再就业率30%+算,这些实际失业人员可能就业的只有 540万-570万人。(4) 大批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每年新增人数在 800万-1000万人。“十一五”期 间,估计每年还要新增500万-600万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任务十分艰巨。(5) 高等学校连年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大学 生就业不求开始出现一些新的问题。第二:产业结构不够协调。我国目前的 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第六位,但与世界发 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就业结构落后,需要较高文化水平劳动力的第二、第三产业不够发达,发达国家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占65%(美国达75.6%),很多
8、发展中国 家已经达到60%上,而我国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仅在30%右。三.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一)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失衡1. 在数量上。是指扩招对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关系的短期影响。虽然国家已经停 止了扩招,但是扩招的影响在这几年依然存在,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和待业大 学生人数近年迅猛增长,其直接结果就是目前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 近几年,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增劳动力涌入市场,导致大学生供给量绝对值增加。随 着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逐步显现,劳动力的社会实际需求增加缓慢,与过多的新增 毕业生的数目相抵消后,形成相对供需失衡,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困难。2. 在结构上。是指大学毕业生就业
9、市场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大学培养出来的毕 业生还不能满足市场对以下几类人才的需求。一是劳动技能型人才。由于中国国际 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 岗位,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 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然而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本不可能 学会这些技术技能,也不愿意毕业后从事这些技术型工作。 二是农业人才。据统计, 我国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科技人员数量及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农业从业人员中大部分没有接受高等教育。 三是落后地区的人才需求。在我国的西部、在
10、农村、在基层、在工作条件艰苦的行 业急需引进大量知识型人才,帮助改变贫困落后的状况,然而却乏见大学生的身影, 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非常小。(二)咼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失调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高等院校虽然在软硬件设施建设上有了较大 的发展,但并不能缓解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压力。1. 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凸现。 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 专业设置调整逐渐滞后以致错位。此外,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能力不足,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导致高校教育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 矛盾凸现的原因。2
11、. 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大学生在市场中与各群体人在一个平台 上竞争岗位,核心竞争力是学得多、学得快、转化率高。因此,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 是什么。然而,目前在我国,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实际情况却与这一指标要求却相距甚远。 一方面,大学生自认为很难学以致用。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到岗位后实 际能力弱。据部分高校的追踪调查,两年之内能适应工作的毕业生不足七成,很多 用人单位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 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 能力。
12、上述提及的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及学生质量不够硬等问题, 可能与高校的用人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目前大多数高校人事缺乏灵活 性、流动性和主动性,学校需要的人才进不来,别的学校需要的人才也出不去;有 的学校追逐热门专业,师资、教材没有能力应付,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三)毕业生自身对就业的消极影响大学生自身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由于缺少正确的就业观念的引导,职业生涯 模糊,自立自信心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社会适应力较差,这些都对大学生解决就 业问题带来了消极的影响。1. 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当 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
13、;片面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 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这些不合适宜的价值观取向和就业观念,导致大学生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 实脱节。此外,大学生在诚信观上的缺失也影响了择业与就业,不少毕业生觉得求 职时优秀的成绩和评优奖励的证书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不惜通过造假来求得一张 证书以骗取企业的青睐,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2. 职业生涯模糊,就业准备不足。 其实,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就应该对大学四 年学习做出明确的目标计划,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但在实际中, 上了大学的很多学生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
14、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没有“生涯”的概念,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 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 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报佛脚”3.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首先是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难以符合用人 单位的要求。由于很多大学生没目标、没准备,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在学校里 只满足所学课程,忽视了对广博知识的积累和对实际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社会实践 经验不足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 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其次是对家长的依赖性强。我国部分大学生在大事还得家
15、 长拿主意,完全独立靠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大学生不足一半。甚 至有些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家长在后面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 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成功率。(四) 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体系功能欠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我国各级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大学生在离校前的职业指导服 务工作,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则负责做好大学生离校后的职业指导服务工 作,然而现阶段,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体系功能还不够完善,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 需求。从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看。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大
16、学职 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在职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方面,目前我国大多数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围绕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功能和内容比较单 一,仅停留在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和就业政策、规定的诠释上,在自主创新、自 由创业方面显得较为薄弱,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 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在就 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方面,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大会“灌 输”,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在就业指导的机构建设和队 伍建设方面,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工作机构中的就业指导人员素质参差 不
17、齐,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 果。从各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开展的工作情况看。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才市场运营分析证明,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的总量每年都在递增,而人才市场的服务手段、服 务方式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部门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趋增长 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差距。1、大学生就业现场招聘形式陈旧。当 前大学生招聘会存在过多过滥、效率低下,专业性、针对性不强,竞聘的毕业生人 数多,不时的产生拥挤和踩踏事故等弊端。2、部分人才网站招聘信息陷阱扰乱就业 市场。网络求职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应聘市场最为常见的求职途径之一,但网上求 职有时会
18、真假难辨,过期的职位或虚假信息、出卖应聘者个人资料等情况时有发生, 更有胜者,一些不良网站通过发布虚假信息从事传销等非法活动,侵害了应聘者利 益。3、权威的人才需求预测机制缺失。目前,我国人才市场在人才需求预测方面的 工作还很薄弱,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和发挥宏观指导作用、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 的人才需求预测预报,尤其是中长期预测预报,尚未普遍启动。(五) 就业市场环境亟需公平公正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很多障碍,如专业学历条件苛刻、户籍档案壁垒、就业歧视 等,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年代,缺乏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对于弱势群体来说 更是雪上加霜。一些用人单位亟需规范,政府部门亟需提供相关政策性支持。1.用人
19、单位盲目设置各种条件。 一是盲目的人才高消费。某些用人单位的人才 意识短视,出现了唯经验、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标准,使得大学生就业成本提高, 就业难度增加,同时也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二是缺乏人才储备观念。 有些用人单位没有长远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为节约员工培养成本只看重工作经验, 这也给刚走出校门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困难;三是用工制度极不 合理,少数私企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 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同时,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 学生确实无法接受。2.社会壁垒加大了就业的难度。 尽管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时期,毕业生
20、自主择 业已成主流,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户籍、档案等一 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用人的限制。 一方面,许多大学生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 失之交臂;另一方面,不少中小型私营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 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档案等问题,降低了企业 引进人才的竞争力。3.就业市场的歧视现象愈演愈烈。 大学生在就业市场本来就是弱势群体,就业 除了遭受工作经验、工作能力歧视外,还有五花八门的性别歧视、户口歧视、相貌 歧视、地域歧视、身高歧视等等。这些歧视现象,不同程度地侵
21、害了求职者公平竞 争和平等就业的权利,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虽然国家出台了 有关男女平等就业的各项规定,但限男生、男生优先这样的字眼在各类招聘信息上 仍然随处可见。所以,很多女大学生尽管非常优秀,还是被用人单位无情地拒之门 外。而另一个事实是,现在大学毕业生中女生所占的比例比以往高了许多,这就使 得女生在求职的道路上比男生走得更加艰辛。四.改善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 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一)用人单位的对策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 视
22、,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 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 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 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基 本上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来完成:第一步初选。按照岗位要求,考核硬性指标。如年 龄、文化程度、经验等,要查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及相应能证明经验能力的成 果和有关获奖证明等,确定初步合格的人选。第二步考试。包括口试、笔试、实际 操作等形式,主要考核相关业务能力。第三步复试。经过双方面谈,做出录用决定, 主要是考
23、核受聘者的需要层次与岗位对受聘者的满足程度是否相符,最后录取合适 者。(二) 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 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 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 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 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 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
24、要有良好身体素 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 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 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 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 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 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 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
25、过分关 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 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 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 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 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 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 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 基础。(三) 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首先,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
26、,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 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 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 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其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 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 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现有科类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 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必须适时调整。实施高校扩招后,必 须协调高校招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必须实行不同层次教育要求水平不一的政策, 如对高职教育实行宽松政策,对于本科及以上教育采取宽进严
27、出政策,保证教育质 量。必须强调的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技术工人需大于供的态势,特别是高 级技术工人极度缺乏,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时,缩短高职教育年限,由现 在的3年变为2年,既有利于这类学生提早就业,也有利于满足用人单位对这类人 才的需求。第三,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教育、管 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 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 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 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
28、才市场的竞争 创造有利条件。(四)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要政府、社会共同努力。首先,政府、社会必须进行 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 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 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 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加入人民解放军,既 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延缓大学 生就业时间,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人
29、才。参考文献:I. 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 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 姚裕群.走向市场的中国就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 张彦,陈晓强.劳动与就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 赵建国,苗莉.城市就业问题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朱力.当代中国社会问题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7. 曹殊.高校毕业生成为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竞争者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18)8. 王世斌.以理性选择理论为视角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社会学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 (12)9. 杨雪梅.大学生薪酬期望调查之应届生薪情现实全接触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1)10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II.孟庆伟.透视大学生就业难后面的七大深层次问题EB.沈阳市人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涂料产品质量承诺保证书
- 临时性劳务用工合同样本
- 住家保姆劳务合同范本
- 店面出租合同样式
- 业务员提成协议书范本2024年
- 2024以土地入股建厂合同
- 贵州省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7套【附答案】
- 工程总承包合同书模板示例
- 企业合作项目协议
- 借款合同范例解析
- (新教材)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 第16课《它们占据空间吗》教学课件
- 白云区地图广州市白云区乡镇街道地图高清矢量可填充编辑地图PPT模板
- 反对三股势力和两面人的发声亮剑发言材料精选4篇
- 员工心理健康培训(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打好心里防疫战)
- 急救药品教学课件
- 店长离职交接表
- 可爱卡通小熊背景小学班干部竞选自我介绍PPT模板
- 高温合金精品PPT课件
- 课题研究计划执行情况(共10篇)
- DB51∕T 5057-2016 四川省高分子复合材料检查井盖、水箅技术规程
- 教师德育工作考核细则条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