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实验报告1_第1页
自控实验报告1_第2页
自控实验报告1_第3页
自控实验报告1_第4页
自控实验报告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绩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学 院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方向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班 级 120715 学 号 12071136 学生姓名 刘嘉蕾 自动控制与测试教学实验中心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 一、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的动态测试实验时间 2014.11.5 实验编号 36 同组同学 无 一、实验目的1.了解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及其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2.学习在电子模拟机上建立典型环节系统模型的方法。3.学习阶跃响应的测试方法。二、实验内容1.建立一阶系统的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不同时间常数t时的跃响应曲线,测定其过渡过程时间ts。2.建立二阶系统

2、的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不同阻尼比时的跃响应曲线,测定其超调量%及过渡过程时间ts。三、实验原理1、一阶系统阶跃响应性能指标的测试:系统的传递函数为:模拟运算电路如下图 :其中,。在实验中,始终保持即,t=c,通过调节和的不同取值,使得的值分别为0.25、0.5、1。理论调节时间:。2、二阶系统阶跃响应性能指标的测试:系统传递函数为:令n = 1 rad/s,则系统结构如下图:二阶系统的模拟电路图如下:取 ,则 , .在实验当中取r1=510k,通过调整取不同的值,使得分别为0.25、0.5、1.超调量和调节时间的理论值:.四、实验设备1、hhmn-1型电子模拟机一台。2、pc机一台。3、数字万

3、用表一块。4、导线若干。五、实验步骤1、熟悉hhmn-1电子模拟机的使用方法,将各运算放大器接成比例器,通电调零。 2、断开电源,按照实验说明书上的条件和要求,计算电阻和电容的取值,并填入表格。3、按照模拟线路图搭接线路,不用的运算放大器接成比例器。将d/a1与系统输入端ui连接,将a/d1与系统输出端uo连接。4、线路接好后,经再次检查(主要是用万用表测电阻),确认无误后通电。 5、在windowsxp桌面用鼠标双击“matlab”图标后进入,在命令行处键入“autolab”进入实验软件系统。6、在系统菜单中打开“实验项目”项,选择实验一,在窗口左侧选择实验模型,将终值改成1(单位阶跃);特

4、别的,二阶系统模拟时将测量时间改为30s。7、点击“编译”,“连接”,然后“复位”,即可开始模拟测量。8、待测完后,用matlab绘制响应曲线图,并保存。9、在命令窗口输入os,ts,tr=stepspecs(rt_time,rt_output,rt_output(end),5)计算调节时间和超调量,记录数据。10、待老师检查无误后,断电,整理仪器,收拾试验台。六、实验结果1、模拟一阶系统信号的系统动态响应t/s0.250.51r2 250 k500 k1 mc1 f1 f1 f实测0.7440 s1.5320 s3.0565 s理论0.7500 s1.5000 s3.0000 s阶跃响应曲线

5、如图(1)如图(2)如图(3)相对误差: t=0.25时:t=0.5时:t=1时:整体相对误差较小。(图见下页)图(1)图(2)图(3)2、模拟二阶系统信号的系统动态响应0.250.5121501f1f1f实测44.254316.62590理论44.434416.30340实测11.2055 s5.4755 s5.0055 s 理论14.0s / 10.5s7.0 s / 5.3s3.5s /4.8s阶跃响应曲线如图(4)如图(5)如图(6)说明:. 理论值是按照经验公式(ts按照5%误差带)的计算结果。 试计算中“理论”误差太大,明显不合理,故按教材表3-18查得,写在经验值之后。. 系统有

6、0.5 s迟滞,在计算实测值时已减去。相对误差:0.25时,0.4, 4.28, =19.96%0.5时, 1.9, 3.31, =21.78%1时, 0, 6.71, =43.01%注:按查表所得“理论值”计算;按经验公式所得“理论值”计算得。(图见下页)图(4) 图(5)图(6)七、结果分析在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当中,调节时间的实测值与按照经验公式的计算值很接近,误差很小,说明在一阶系统当中用经验公式估算系统调节时间还是比较准确的。在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当中,不难看出,超调量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经验值)很接近。但是,调节时间的理论值(经验值)与实测值有较大误差,这一方面,是因为理论值本来就是经验

7、公式计算所得,并不完全准确;另一方面,可能与在开始实验采集数据按下电容放电的复位键、实验过程中电路连接中产生较大的接入电阻、数据采集过程中的电噪声等因素有关。 八、收获、体会及建议这是自动控制原理的第一次实验课,接触到了新的仪器和设备,但,实验中,我们并不要求去理解那些特别深奥的原理,只需要按照既定的参数和原理图,连接好电路,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完成整个实验。说起来特别简单,可是实际做起来,还是有不少的潜在问题。比如说,一阶系统和二阶系统各有三组实验,但是各只需要编译一次程序,而我因为对此不清楚,就每次都编译,后来问了老师,才得以确认。我那么做虽然也没错,但是浪费了本就紧张的试验时间。在一阶系统实验做完后,整个线路需要重新连接,我出于好意,为了省电,就把电源开关关掉了,等到线路连好后,没注意开关状态,就直接编译连接运行,傻傻的等了一分钟,虽然出了结果,可是绘图却是蝴蝶形的蓝色图案,与理论分析相差甚远,我虽然知道弄错了,可是却没有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以为是忘了按复位键,又试了一次,结果还是不对,才察觉到电源没开,恍然大悟。以后做实验,一定提前要预习,对实验内容要大致了解,不能一问三不知就进实验室。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